>>> 2007年第2期

河北武邑青冢汉墓发掘简报

作者:衡水市文物管理处




  【关键词】武邑县;东汉墓;发掘简报
  【摘要】2005年11月,武邑县青冢村农民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衡水市文物管理处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专业人员前往调查,并进行了抢救发掘,获得了一批实物资料,对研究武邑县及衡水地区的汉墓分布、墓葬形制、埋葬习俗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5年11月19日,衡水市文物管理处接到武邑县文物部门关于该县青冢村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的报告,立即派专业人员前往调查,于2005年11月21日~28日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墓葬位于武邑县青冢村北约1公里处(图一),与该村村南500米处的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窦氏青山墓”[1]隔村相望。该墓呈东西向,方向88度,墓底距地表深5.2米。为砖砌多室墓,由甬道、前室、后室、南耳室组成,后室西壁有1龛,共计3室1龛(图二)。墓室砌筑方法是:先挖土圹,然后将条砖用白灰泥垒砌,全部磨砖对缝。墓砖为长方形,青灰色,有32.5×16×7.5厘米、28×13×7厘米和30×15×7.3厘米三种规格,分别用于墓室的不同部位。因该墓在早年被盗掘,后又塌陷,近期再被村民取土破坏,故墓道已不复存在,墓室顶部几乎破坏殆尽。
  
  墓门无存。甬道长0.53米,宽0.95米,残高1.16米。
  前室略呈方形,南北长3.15米,东西宽2.8米,四壁自墓底向上卧砖错缝平砌,墓壁残高1.45米,墓底平铺一层铺地砖。西壁砌一券门进入后室,南壁偏西砌一券门通向南耳室,券门为双层券顶。
  
  南耳室过道进深0.83米,宽0.83米,残高1.2米。耳室为正方形,边长1.8米,墓底至墓顶高2.3米。墓底横排错缝平铺一层铺地砖,四壁均从墓底向上平砌15层砖后开始内收,顶部呈“棚顶”式,大部分已被破坏。
  后室过道进深1米,宽0.95米,残高1.2米。后室为长方形,东西长3.4米,南北宽1.86米,残高1.83米。墓底错缝平砌一层铺地砖。西壁高出墓底0.1米处砌一双层券顶壁龛,龛高0.85米,宽0.55米,进深0.5米。在后室北部发现已严重锈蚀的铁棺钉12枚、五铢钱40余枚和散乱的人骨、陶器残片、朱红色漆皮等。在过道口发现墓主人头骨。
  
  二、随葬品
  
  因该墓早年被盗掘,随葬品已被扰乱,仅在前室、后室和过道出土一些陶器、铜器、钱币等,现分类叙述于下。
  1、陶器
  奁1件。泥质灰陶。筒形,直口,平底,口下部微束,腹部饰5道弦纹。口径22.5厘米,底径23厘米,高20厘米(图三,1)。
  
  仓1件。泥质灰陶。悬山平顶略有坡度,正脊微翘,墙正面中部开一边长6.2厘米的方形小窗,两侧山墙上端各有一直径3厘米的圆孔。脊上设一长18.8厘米、宽9厘米的平板。仓体表面施白粉,大部分已脱落。通高38厘米;顶长44.6厘米,宽18厘米;屋面宽32厘米,进深12厘米(图三,2)。
  案1件。泥质灰陶。圆形,周边凸起。案面施红彩。直径41.6厘米,缘厚2厘米(图三,3)。
  灶1件。泥质红陶,器表施绿釉。由灶台、釜两部分组成,灶台平面呈桃形,上置一釜,前壁中部做出一长方形灶门,门上部立挡火墙,后壁做出烟道。长19厘米,宽14厘米,通高11.5厘米(图三,4)。
  鼎1件。泥质灰陶。圆唇,侈口,窄沿,鼓腹,圜底,蹄形足。内壁施红彩,上腹部有3周弦纹。口径28厘米,高15厘米(图四,2)。
  
  猪圈1件。泥质红陶,器表施绿釉。猪圈中有陶猪、圈厕。圈呈圆角方形,中部置一条形柱。圈墙有半月形镂孔4个、长条镂孔6个,圈底有长方形镂孔1个。厕所由圈墙与条形支柱支撑,呈椭圆筒状,四阿式顶,正脊与垂脊凸起,饰瓦垄,墙正面开门,两侧和背后各有半圆形镂孔1个,底部有半圆形镂孔2个。陶猪置于圈的正面靠圈墙处。圈宽16厘米,通高17.5厘米。陶猪长10厘米,高5.8厘米(图四,3)。
  鸡2件。泥质红陶,模制。两鸡形制相同。小冠,两眼凸出,长尾弯曲。通体施绿釉,已脱落。长14厘米,高12厘米(图五, 2)。
  
  俑1件。泥质红陶,模制。头戴平巾帻,身着右衽长襦,衣袖挽起,双手扶案呈操作姿。通体施绿釉。高21.5厘米(图五,1)。
  勺2件。形制相同,均为泥质灰陶。鸭首柄,椭圆形口,内壁施红彩。长15.6厘米,宽7厘米(图五,4)。
  灯1件。泥质红陶,通体施绿釉。柱状高柄,座呈喇叭形,柄中部伸出小灯盏3个和叶状装饰3朵。灯柱顶部为一圆形灯盘,盘沿上置叶状装饰3朵。通高41厘米,灯盘直径12.8厘米 (图六,1)。
  
  盘1件。泥质灰陶。方唇,窄沿,敞口,斜腹,平底。底中部微内凹,并饰凸棱纹一圈,内壁施红彩。高2.8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12.5厘米(图六,2)。
  井1件。泥质红陶,通体施绿釉。井壁为束腰圆筒形,井沿上置泥条盘筑的弓形井架,井架左右各饰一叶形装饰。正中立一井架,中间置滑轮。通高31厘米(图六,3)。
  耳杯出土碎片较多,完整者4件,形制相同。双耳,椭圆口,曲腹壁,小平底。器耳施黑彩,内壁施红彩,多脱落。长12.6厘米,宽9.4厘米,高4厘米(图六,4)。
  碓1件。泥质红陶,模制,通体施绿釉,已脱落。上有两男俑,一前一后呈劳作状。长16厘米,高11厘米(图六,5)。
  炉1件。泥质红陶。敛口,鼓腹,平底。沿部置3个乳钉状支钉,底部置3个矮柱状足,腹部交叉饰4个柳叶状镂孔和4个半月牙形镂孔。高8.6厘米, 口径15厘米,底径13厘米(图七,1)。
  盆1件。泥质红陶。方唇,折沿,鼓腹,圜底。口径16厘米,高5厘米(图七,2)。
  磨1件。泥质红陶。由磨体和磨盘组成,磨体下扇已失,只剩上扇,磨扇中部凸起两半月形槽,表面施绿釉。磨扇下正中间有一圆孔。磨体直径14厘米,高4.2厘米(图七,3)。
  壶1件。泥质灰陶。直口,折肩,圆角长方扁腹,平底下置长条凹形两足。腹部施有弦纹及彩绘,彩绘已漫漶不清。通高20厘米,口径5.5厘米(图七,4)。
  魁2件。一大一小,形制相同,均为泥质灰陶。圆唇,直口,曲腹,平底,中间内凹,内壁施红彩。近口沿处置龙首柄,龙首柄制做精细,并施黑、红彩绘。大者口径19厘米,底径13.5厘米,高7.5厘米(图五,3)。小者口径15厘米,底径10.5厘米,高7厘米(图七,5)。
  此外,出土的陶器还有甑、博山炉盖及饰件等。
  2、铜器
  鎏金铜戒指 1件。 鎏金大部脱落,锈蚀严重。直径2.5厘米。
  鎏金铜管状器 2件。一件横剖面为长方形,鎏金大部脱落,长4.4厘米,宽2.4厘米。另一件横剖面为圆形,鎏金大部脱落,直径1.7厘米,长4.4厘米。
  铜柿蒂花 1件。残,原为漆器上的装饰物,中间饰一圆环。对角残长4.9厘米。
  铜钱 42枚。锈蚀严重,多结成块状,保存较好者8枚,钱文均为“五铢”,篆书,对读。直径2.5厘米,穿径0.9厘米。
  3、银指环 1件。银质环形,直径1.8厘米。
  4、石砚台 1件。青石质,圆形,直径16厘米,厚0.9厘米(图四,1)。
  
  三、结语
  
  因墓葬早期坍塌,近期又被取土破坏,墓室上半部已无存,只有南耳室“棚顶”式墓顶尚存一部分。但从墓室残存部分来看,其形制与衡水武邑中角4号汉墓[2]、景县大代庄东汉壁画墓[3]、安平水泥管厂东汉墓[4]等东汉的早、中期墓葬极为接近。从出土的随葬器物组合来看,则进一步体现了东汉时期的主要特征,其出土的井、磨、仓、灶、碓、猪圈、灯等陶器都是东汉早、中期墓葬中所流行的,特别是圈、炉、奁、魁、勺等与景县大代庄汉墓、衡水武邑中角4号汉墓出土的同类器物几乎完全相同,据此该墓的年代应为东汉早中期。
  汉代墓葬制度等级森严,其规模形式与随葬品等根据墓主人的身份而各异,一般是不准超越的。尤其东汉以来,厚葬之风更加盛行,随葬品更丰富。该墓为砖砌多室墓,虽早年被盗,又遭近年取土破坏,但尚出土了成组的陶器及铜鎏金饰件、鎏金戒指等,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使用,由此可见,该墓主人应是当时当地的豪强地主。
  参加发掘人员:王耀宗、王自媛、沈阳、焦月辉、王琳、王晓岩
  绘图:王自媛、沈阳
  执笔:王耀宗、王自媛、王晓岩
  ————————
  [1]张立柱、吴东风:《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通览》,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衡水地区文物管理所:《武邑中角汉墓群4号墓》,《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出版社,1998年。
  [3]衡水地区文物管理所:《河北景县大代庄东汉壁画墓》,《文物春秋》1995年1期。
  [4]衡水市文物管理处:《河北安平水泥管厂东汉墓》,《文物春秋》2005年2期。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