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

东周燕文化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研究(下)

作者:胡传耸




  【关键词】东周;燕文化;中山国文化;齐文化;匈奴文化
  【摘要】东周时期燕国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出具有其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东周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与其周边诸考古学文化息息相关,既有对周边考古学文化的文化因素吸收,也从不同程度上对周边考古学文化产生了影响。
  
  四、东周燕文化与中山国文化的关系
  
  “春秋列国见之传记者,至战国而尽亡,而《战国策》独著中山。《史记·赵世家》: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后惠文三年灭。中山前后百二十年,与燕赵交兵争胜为强国,及周显王四十六年,燕、韩、宋相与称王,中山与焉。凡王中山三十年,而立国本末莫能详。其地,则春秋之鲜虞也;变名中山,亦未知何时。略可纪者,春秋战国之交,一亡于楚,再举于魏,其终入赵为赵地,六国遂以相踵而并于秦。战国所以盛衰,中山若隐为之枢辖,而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如中山者,抑亦当时得失之林也。证诸赵武灵王之言,中山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其时大势所趋,与诸国所以为轻重,略具于是,而于赵尤甚。”[39]上述引文,为清代郭嵩焘为王先谦《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一书所作之序的一部分,燕与中山的关系,由此可窥得一斑。暂不论文献所载史事,下面仅就考古所见燕文化与中山文化的联系略作说明:
  1、平山三汲灵寿古城[40]
  1974~1982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平山县三汲公社调查发现进而全面勘察了战国中山国灵寿古城(图四,6)。城址坐落在北高南低的滹沱河北岸台地上,北倚东陵山,南临滹沱河,城外东、西两侧为高坡,因地制宜,形状不甚规则。城址分为东、西两城,中间有一道南北向隔墙。东、西城内都发现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铸铜、铁及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区位于两城的中部,西城内发现两处居住遗址;西城发现战国中山王陵区;城址外东北、西北、西部及西南部发现春秋至战国中期的墓葬区7处,其中春秋至战国早期等相对较早的墓葬,有些就压在城墙的下面。
  
  据考古勘探和发掘可知,河北易县燕下都城(图四,1)亦为东、西两城制,两城间有一道隔墙,东、西城内亦发现大型墓葬区,虽不能判明其中是否有燕王一级的大墓,但从其规模以及探得的中字形大墓来看,与中山国文化颇相似。
  战国灵寿城内九号遗址出土一件双龙纹半瓦当(图四,7),当面双龙张口曲体,相对而立。近似纹饰的半瓦当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唐山、保定以及东北的赤峰、凌源等地区多有发现[41],尤以易县燕下都所见数量最多(图四,2)。此件战国灵寿城九号遗址所出半瓦当纹饰中的双龙形象已经相当简化,为同类纹饰中较晚的表现,此或为取自燕文化的因素。
  2、中山国墓地[42]
  灵寿城西城内西北部由南向北排列着三座大墓,最南部M6的西面还有三座中型墓(M3、M4、M5),与大墓成东西向排列。M3—M6附近都有车马坑,除M5外,其余三座墓还有陪葬墓。
  M6封土高大,封土和墓室均为夯土筑成,有三座陪葬墓和两座外藏坑。主墓平面为中字形,包括南北两个墓道、椁室、东西两库,通长91米,宽27米余。墓壁残存壁柱,墓室中部为椁室,平面呈方形,上半部为夯土筑成,下半部为岩石凿成,椁室内积石积炭,木质椁棺已毁,东、西两库出土大量器物。M6的年代为战国晚期,墓中出土升鼎9件,简报据以推测亦当为一代中山王之墓。
  1974~1978年发掘的第五代中山王之墓,有高大封土,其上保留有建筑遗迹,周围有六座陪葬墓,二座车马坑,一座葬船坑,一座杂殉坑。主室平面呈中字形,包括南北两个墓道、椁室、东库、东北库、西库,南北通长110米,宽29米。葬具为二棺二椁,椁室内积石积炭,东、西库内发现大量随葬品,包括铜鼎、豆、壶、等成组礼器、成组仿铜陶礼器以及铜纽钟、石磬等成组乐器。
  在燕下都发掘的大型墓中,其规模都没有上述两座墓大,不过墓上亦都有高大封土,未见报道有墓上建筑的痕迹。九女台M16和虚粮冢M8都陪葬一座车马坑,规模最大的虚粮冢M8葬具为二棺二椁,椁室内积炭,不见积石,出土随葬品以仿铜陶礼器为主(原来是否有青铜礼器不明),似遵循列鼎制度(此与中山王墓出9鼎而不成列的现象差别较大),还出土有编磬、编钟等成组乐器。
  透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燕文化与中山文化的中、高等级墓葬,无论其葬制还是随葬品,皆有其相似之处:一般都有高大封土,中山王墓还有墓上建筑;一般为中字形,南北各一条墓道;都有椁室,椁室内积石积炭或仅积炭;出土随葬品都有成组礼器、乐器。此类葬制也见于中原地区其他封国,合于当时中原礼制。
  3、三汲穆家庄M8101[43]
  M8101为战国灵寿城址西城垣门阙夯土基所压,为土坑竖穴积沙墓,墓向300度,有棺无椁,据残存骨架可以看出为直肢葬。随葬品有铜鼎、盖豆、鉴、、壶、带钩、短剑等,其中铜鼎体高,盖近平,体饰细密蟠虺纹,与唐山贾各庄M18铜鼎总体形制近似;铜壶腹部附双环耳,饰绳结方格纹(图四,8),与贾各庄M5铜壶相近(图四,3);盖豆矮柄深腹(图四,9),与燕文化盖豆差别较大,但豆盖、腹皆饰狩猎纹,与贾各庄M5铜壶绳结方格纹内所填狩猎纹近似;铜剑的茎部满饰蟠虺纹,与春秋时期秦式剑近似。简报定该墓年代在战国早期,似嫌偏晚,兹定其年代当春秋晚期。M8101铜鼎及贾各庄M18铜鼎是中原、晋系同期文化中常见器型,应属二者对中原、晋系文化因素的吸收;所出铜盖豆、环耳壶见于燕文化以及山西浑源李峪村等地,亦可归于二者对它文化的借鉴,至于上述相似文化因素在燕与中山文化二者之间是怎样流动的,暂时不得而知。
  4、河北灵寿西岔头村墓[44]
  墓葬位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岔头村,从出土的金盘丝来看,简报定为鲜虞中山文化的墓葬是合理的。此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铜鼎两件,盖豆、瓿、盘、、舟各一件,以及车马器。其中鸟首流形与唐山贾各庄M18铜的形制纹饰几近全同(图四,11、5);高柄盖豆与河北三河大唐迥M1出土铜盖豆形态极近似(图四,10、4),同类器物还见于燕下都采集品。春秋晚期燕文化流行细高柄浅腹豆,与此略异,然观此类豆,柄部亦略高,不同于中原或晋系矮柄铜豆,其纹饰风格亦与燕式高柄豆差别较大,而与晋系铜器纹饰接近,故此种豆或系融合了燕式高柄豆形制而略加改变的器物。朱凤翰定其为燕式豆,认为“是受到燕的影响,或因近于北方,而与燕有共同的北方青铜文化因素所致”[45],其说可从。
  综合上述,春秋晚期燕文化与鲜虞中山文化有着较多的共通因素,这些共通因素或来自燕,或来自双方对于周围文化的借鉴。战国中期,燕下都与中山灵寿城在布局结构方面亦较近似,大型墓葬的形制和埋葬制度也基本近似,或皆系借鉴中原文化而来。灵寿城内还有对于燕文化半瓦当纹饰的模仿,可见二者的联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五、 东周燕文化与齐文化的关系
  
  东周时期的齐文化,学界多有系统研究,这就为燕、齐文化对比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参考了王恩田[46]、王青[47]、张光
  明[48]诸位学者的研究。东周燕文化出土器物,多有与齐文化所见器物形制近似者,以下就几件器物略述之:
  1、 齐侯四器,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于河北易县,出土情况不明,有鼎、敦、盘、各1件,鼎为刻铭,其余三器为铸铭。据铭文内容,四器为齐侯媵女器。四器年代,陈梦家将鼎定为春秋早期,其他三器定为春秋晚期或已进入战国[49];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定为春秋中期偏晚[50],王恩田定为春秋中期后段[51]。关于鼎铭,陈梦家定为伪刻,容庚否定陈说[52],王恩田对其原因已有辨析。易县,战国时为燕下都所在,春秋时亦当燕地。《左传》亦见齐、燕通婚事,四器为燕所有而其制作实来自齐地,非燕文化自身因素。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