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华夏祖庙——娲皇宫

作者:王书俊




  【关键词】涉县;娲皇宫;建筑格局;北齐石窟;摩崖刻经
  【摘要】位于河北涉县唐王山的娲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奉祀女娲氏的古代建筑群,它不仅有珍贵的佛教遗存北齐石窟和摩崖刻经,还有巧夺天工的依崖吊庙型建筑娲皇阁。本文对娲皇宫的历史沿革、主要建筑、北齐石窟及摩崖刻经等分别做了介绍。
  
  娲皇宫(俗称奶奶顶、西顶)坐落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北涉县索堡镇唐王山(又名凤凰山,汉时称中皇山)山腰,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其左托飞天峰,右倚凤凰山,前望漳河水,风光旖旎,是我国最大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群,也是北方地区典型的佛、道二教合一的古建筑群。娲皇宫建筑分为山上、山下两部分,由山下的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山上的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其间以十八盘山道连接,占地面积15033平方米,建筑面积1632平方米。在娲皇宫山上的古建筑群中还存有南(始修娲皇阁时被毁)、北、中三座北齐石窟和四壁摩崖刻经。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 历史沿革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为文宣帝高洋(550~560年在位)多次自邺(今河北临漳境内)诣晋阳(今山西太原)时所建,是其途中憩息之行宫,今娲皇宫山崖上的石窟和刻经就是高洋时期的遗物。后以此为基址,经历代重修、续建,才渐成今日之规模,现存娲皇宫山上的碑刻记载了各个宫院的兴废。
  朝元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乾隆六年(1741年)增建三官殿,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天王殿、三官殿,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各殿,并改名为朝元宫。1992年重修了天王殿、大乘殿和水池房。
  停骖宫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歇马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建水池,咸丰二年(1852年)遭火焚毁,咸丰三年(1853年)重修,民国五年、六年(1916~1917年)也有重修、增建。
  广生宫建于元末,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毁,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乾隆元年(1736年)创建广生宫大门、水池,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建圣母神龛5间,咸丰二年(1852年)毁于大火,咸丰三年(1853年)复原,此后屡有修缮。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创建鼓楼,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创建钟楼,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遭火焚,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在原址重建,明天启六年(1626年)又遭火焚,崇祯元年(1628年)建楼阁五层,清顺治至嘉庆年间各代都曾有维修,咸丰二年(1852年)再遭火焚,咸丰三年(1853年)重建,并创建迎爽楼、水池房、山门等。
  
  二、建筑格局
  
  由于受地形所限,娲皇宫各个宫院的建筑均依山就势地分布于古中皇山的山脚和山腰,各个院落自成一体又互相联接,看似分散实则紧凑合理。这种天然独特的地形特点,构成了前列漳水似玉带,背靠山崖若锦屏,群峰拥翠处险崖的景象,成为一组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整肃巍峨、仙姿勃发的古代建筑群,被誉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
  
  
  (一)朝元宫
  原名大悲准提庵,又名十方院,为山前第一宫。朝元宫坐东北面西南,共有两进四合院,占地面积1392平方米,由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乘殿、水池房和北侧的华佗庙、三官殿及其遗址等组成。
  天王殿,即朝元宫山门,面阔三间8.80米,进深三间7.76米,建筑面积66.88平方米,单檐硬山布瓦顶。殿内塑四大天王像,殿外四柱出廊,门厦飞檐斗拱,厦前为雕玉栏杆望柱的三孔引路石桥,青石铺路刻石雕花。
  大乘殿(中殿),原系正殿维那殿,为该宫的主殿,面阔五间13.31米,进深三间9.20米,梁架六檩用四柱,前出穿插枋,单檐硬山布瓦顶,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平身科加45°斜昂。明间、次间为扇,稍间为槛窗,室内条砖墁地。该殿内塑千手千眼菩萨,左、右分立文殊菩萨和地藏王菩萨、善贤菩萨和白衣大士。两山墙上绘五百罗汉壁画。
  水池房,是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六檩用三柱,前出穿插枋连接檐柱,硬山小式布瓦顶建筑。
  北侧的三官殿、华佗庙为砖木石结构,面阔四间,进深两间,前出廊,六檩用三柱,硬山小式布瓦顶建筑。二者间以墙分隔,三官殿占三间,华佗庙占一间。
  
  (二)停骖宫
  亦名歇马殿,位于朝元宫东100米处,为旧时达官显贵到娲皇宫祭祀、游览时下马休息之所。停骖宫为一独立的四合院,由正殿、南北厢房、门楼和倒座组成,占地面积576平方米。由于受地形所限,为前筑高台、后拓山坡而建。
  山门,为单檐硬山布瓦顶门楼,两边各建平房两间为倒座,过去是道士居住的地方。南、北厢房原为茶水房,是专供乡绅富士游览娲皇宫时憩息、渴饮的地方,均为硬山布瓦顶、前有出廊的简易厅式建筑。
  正殿,为砖木石结构,面阔五间13.80米,进深两间8.23米,高7.90米,单檐悬山布瓦顶。梁架六檩用四柱,前出廊,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平身科加45°斜昂。明间、次间为扇,稍间为直棂窗,室内条砖墁地(图一)。该殿两山墙及后墙上均绘有壁画——女娲出宫图、回宫图、佛道儒三教图等,是目前娲皇宫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壁画。
  
  (三)广生宫
  俗称子孙殿,是娲皇宫四组主要建筑之一,地处山脚,与停骖宫一样,是依地形而建的一个独立四合院,由正殿、南北厢房、门楼和倒座组成。
  正殿,即子孙殿,传说是女娲抟土造人的地方,是供奉广生圣母的场所。为砖木石结构,面阔五间14.20米,进深两间9.29米,高7.86米,前带出廊,两端各开拱门,硬山布瓦顶。梁架六檩用四柱,后檐柱包于墙体内,五架梁上施瓜柱,支承三架梁,三架梁上用脊瓜柱承托脊檩,两边施叉手,不施驼墩,各檩下均施随檩枋,金柱与前檐柱间施穿插枋,平板枋上施三踩单昂斗拱,平身科加45°斜昂。明间、次间为扇,稍间为槛窗,室内为条砖墁地。殿脊装透雕龙凤,中镶狮子宝瓶,两端置吞脊吻兽,彩绘多青、绿、白三色。1986年涉县文物保管所对这座古建筑进行了修缮,现该殿雕梁画栋,擎柱朱漆,檐下飞云,氤氲缭绕,甚为壮观。
  
  (四)娲皇宫
  娲皇宫坐落在海拔824米的唐王山腰,占地面积1437平方米,建筑面积432.8平方米。建筑坐东面西,利用山崖下一个半圆形石坎,中置上临危岩的主体建筑——娲皇阁,两旁有梳妆、迎爽二楼相陪衬,左钟楼、右鼓楼南北对峙,其余山门、牌坊、石窟等建筑布局更是合理巧妙(图二)。这种依山就势的平面布局,打破了中国传统寺院中轴线完全对称的格局。
  
  山门,是通向山上娲皇宫的必经之路。系砖石结构,由三座拱券形的门洞组成,硬山布瓦顶,檐下仿木砖雕斗拱。中间的门洞比两边的门洞大,门两侧刻有一幅对联,上联为“凤山名隆三岛”,下联为“神仙势压十洲”,横批“蓬壶仙境”。两旁的山门各雕二字,左门顶是“别有”,右门顶是“天地”,前檐四角雕“断鳌立极”,后檐四角雕“炼石补天”。站立山门处,群峰拥翠,碧水复出,别有一番景致。
  牌坊,是通向娲皇宫的第二道入口。悬山布瓦顶,檐下置五踩双昂斗拱,额枋上有“娲皇古迹”四字,柱两侧分别安置有抱鼓石。
  
  凿壁古碑,雕凿于牌坊的东山崖壁上。碑首六龙蟠衔,额位雕一佛龛,内有一坐佛二侍立菩萨,其造型与同处涉县的木井寺北齐武平四年造像刻经碑的额龛颇相似。碑身雕“古中皇山”四个楷书大字,传为后唐庄宗所勒,碑座为龟座,已残。碑通高3.65米,宽1.57米,厚0.38米(图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