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定州开元寺历史沿革考

作者:贾敏峰 贾宝峰




  【关键词】定州;开元寺;开元寺塔;历史沿革
  【摘要】定州开元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前后相沿1000多年,虽几经毁废,但从兴建直到元代以前,开元寺一直作为北方著名的大寺院而存在,倍受皇家重视。明清两代,开元寺塔在开元寺中的位置日益突出。清乾隆至道光戊戌年间(1838年),开元寺除塔之外的所有建筑湮没无存。
  
  定州自南北朝历唐宋直到明清,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佛教文化一度繁荣。开元寺位于定州城内,历史上曾几立几毁,至今除开元寺塔外其它建筑均湮没无存。关于开元寺的历史沿革很少有专文论述,笔者现将近日所学归纳如下,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开元寺的前身可追溯到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兴建的七帝寺。七帝寺之名见于民国初年在开元寺塔前出土的七宝瓶,上有铭文曰:“太和十六年,道人僧晕为七帝建三丈八弥勒像,二菩萨,□□丈造素。至景明二年(501年)铸镌讫竟。正始二年(505年)岁次乙酉二月壬寅朔四日,铭旨三州教化。大像用赤金卅六万六千四百斤,黄金二千一百斤,二菩萨用赤金四万六千斤,黄金一千一百斤。大魏今上皇帝陛下忠慕□追,孝诚通敏,班旨三州,率宣功就,略表如末,铭之后代耳。七宝瓶。前定州刺史彭城王元勰,定州刺史城阳王元鸾。”[1]文中“七帝”应指北魏开国以来的太祖道武帝、太宗明元帝、世祖太武帝、恭宗景穆帝、高宗文成帝、显祖献文帝、高祖孝文帝,建立七帝寺意在为七帝祈福。此瓶在开元寺塔前出土,应为开元寺旧物。同时还出土东魏武定元年(543年)高归彦造像,铭文有“百禄盈朝,七宝曜室,男哲女贤,光显内外”语[2],当与七宝瓶有关。
  另外,民国以来开元寺塔附近还出土过武定五年(547年)《丰乐、七帝二寺造像记》、隋开皇五年(585年)《七帝寺碑》[3]等,证明开元寺塔所在位置应该就是北魏七帝寺所在。
  定州在北魏中后期直到隋朝一直为战略要地,任定州刺史者或为皇亲国戚,或为朝廷要臣,且多信奉佛教[4],所以七帝寺在北魏、东魏、北齐时期,曾受到皇亲国戚的特殊眷顾,兴盛一时,从参与雕刻七宝瓶的定州刺史彭城王元勰、定州刺史城阳王元鸾,参与铸造高归彦造像的定州刺史当州大都督高归彦等人的身份中就可见端倪。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受武帝灭佛事件影响,七帝寺遭受毁灭性打击,寺内佛像被毁,僧尼被迫还俗,寺院土地被充作他用:“前定州沙门都故魏七帝寺主惠郁、像主玄凝等,以先师僧晕去太和十六年敬造三丈八弥勒金像,至后周建德六年岁次丁酉破灭大像,僧尼还俗,至七年六月周帝宇文邕回灭三宝,见受迦摩罗之患。”[5]而后,隋文帝杨坚大力推行佛教,开皇初年七帝寺得以重新恢复。开皇元年至五年(581~585年),由原七帝寺主惠郁及其弟子玄凝等倡修,前定州赞治并州总管府户曹参军崔子石,前萨甫下司禄商人何永康二人出资相助赎回七帝寺,在前定州刺史元岩、后定州刺史豆卢通的大力支持下,重塑佛像,增建大殿,并由安熹令裴世元和王、刘二尉申请,将开元寺立为县寺。此时的七帝寺有僧众1300人[6]
  开皇十六年(596年),七帝寺更名为正解寺:“十六年改名正解寺。……七帝者,本元魏之祖,时移世易,故改寺名。”[7]至于“正解”作何解释,尚不得而知。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天下诸州各以郭下定形胜观寺,改以开元为额”[8],故更名为开元寺,并沿用至今。
  唐武宗会昌年间的灭佛运动对开元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1997年勘探开元寺遗址范围时,曾发掘出一批残石造像。这批造像颇具唐代风格,推测可能与唐武宗灭佛有关。唐代开元寺大殿可能也是在这次灭佛运动中被毁的[9]
  宋代又重建开元寺[10]。五代时期,开元寺仍然受到皇家重视,敦煌文书曾记载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定州开元寺参学比丘归文“敕旨往诣西天取经”[11],说明定州开元寺至少在五代的后唐时期仍然是北方地区的重要寺院之一。
  北宋时期,定州因处于宋辽交界地带,军事位置十分重要,“天下十八州,唯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唯定州最要”。开元寺作为定州乃至中国北方的著名大寺院,除了具有佛教上宣传佛法、政治上为皇家祈福的作用外,还被赋予了军事上的作用——兴建开元寺塔,以望北方军情。现镶于开元寺塔内二层墙壁上的《修塔陀罗尼经碑》,记录了开元寺塔的修建过程:宋太宗时期,开元寺僧人令能被派往古印度求取佛经,至真宗朝回归,为了供奉取回的佛经,同时也为了望北方军情,咸平四年(1001年)开始兴建此塔,仁宗皇四年(1052年)塔成。
  此时的开元寺塔前为大殿。1997年勘测时,探测到宋代开元寺大殿遗址的夯土范围,北距塔平台南墙基66.5米处,以现有塔前甬路为中心,东西长67米,南北宽33米,应是面阔7间、进深5间的雄伟建筑,歇山顶,周围有出廊和月台[12]。宋代开元寺的规模应是相当壮观的,除了现已探测到的大殿遗址外,“根据开元寺塔和开元寺地下夯土范围来看,大殿前后的左右应有配殿或僧房存在”[13]。另外,根据镶嵌在开元寺塔内的碑刻记载,北宋建塔前后,开元寺曾分有上生院、上生阁、百法院等院落[14]
  金代,开元寺下辖毗卢院(后改为崇教院)和圆教院。毗卢院位于开元寺的东南方向,民国二十三年《定县志》记载:“住持赐紫沙门,法号崇遐,字公远,俗姓庞氏,乃南唐人也。自童幼好诵金刚经,年十有五意欲出家,母与兄俱不从。后一年私遁,诣本州开元寺毗卢院,乃今崇教院也。”[15]后来,寺僧因“房廊褊狭”,在崇教院南获得两段空闲官地,计66亩,将其辟为菜地。大定二年(1162年),“乐输货泉以资于□官,谨请其号,敕赐曰圆教院”。大定十八年(1178年)又在圆教院中建大殿五间,并雕木弥勒像和观音大士像,东西两壁绘转山罗汉,北面亦绘白莲花图,“由是缁徒寝广,梵教日隆”[16]
  元代开元寺仍受到皇家的重视,据民国《定县志》收录的元泰定四年(1327年)《开元寺敕赐藏经记》,可知当时开元寺曾奉敕藏
  经[17],也就是说直到元代,开元寺仍属北方具重要影响的大寺院。开元寺塔作为开元寺的重要建筑,自然受到皇家的高度重视,曾赐白银重修塔级和佛像,有塔中保存的《大元中山府大开元寺重修佛塔记》碑为证:“夫我大元蒙古皇帝岁次丙辰国师那摩大师,圣旨赐白银重修是塔级。有佛像,风雨岁寒,渐见凋落。……有中义大夫宣差中山府达鲁花赤麦达达作都功德主重修佛像。大夫爰祖别石……日因休假,登日浮图,每念佛像,存诚修饰。方以期年,焕然一新。所须金碧工匠价值皆诚心出备。”
  明代,开元寺下属的毗卢院(即金代的崇教院)另立为毗卢寺。元泰定四年《开元寺敕赐藏经记》中仍称毗卢院,明天顺七年(1463年)有吕益撰写《毗卢寺壁画水诗石刻》,说明至迟在天顺七年已有毗卢寺[18]。另据康熙《定州志·城中街市等全图》和雍正《直隶定州志·州城图》显示,毗卢寺在开元寺东南方向,与原毗卢院方向一致,可推知毗卢寺即原隶属于开元寺的毗卢院,至于为何从开元寺分出另立寺的原因不详。康熙《定州志》卷九《寺观》记载毗卢寺为大定年间建,可能是指毗卢寺前身毗卢院的设置时间。
  文献资料中有关明代开元寺的记载不多,开元寺塔的维修记录却较多,其中大的维修四次,官方出资的有成化十四年(1478年)御用监太监梁芳、御用监典簿罗钦、定州知州韩文等重修塔级[19],嘉靖十五年(1536年)定州卫致指挥施铎主持铸造塔刹上的束腰仰覆莲纹铁钵;民间出资的有万历三十三年(1605)张松仝捐资维修[20]和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定州人庞自文捐资维修塔刹[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