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试论河北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作者:张晓峥




  【关键词】河北东北部;中全新世;新石器时代遗址;生态环境
  【摘要】本文从河北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发,结合气候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成果,分析中全新世时期不同时段文化的特点,指出文化交流、文化遗存分布受其所处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而人类社会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生态环境,改变着自然生态的面貌。从整个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发展轨迹来看,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影响,经历了一个彼此消长的演化过程。人类文明不可能完全由生态环境制约,但生态环境毕竟是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为人类生产提供物质资源,从而决定生产活动的内容,并且生态环境以其资源空间组合特点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分工,如平原适宜种植、草原宜牧、湖泊宜渔等,所以,生态环境对文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还处于较原始状态,生产力低下,对生态环境的依赖还很明显,因此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表现得较为显著,所以从生态环境演变来研究此时的人类文化,对研究人类文化面貌、性质及渊源有所裨益。
  本文所指河北东北部地区为燕山南麓东南部区域,行政区划为永定河以东,燕山山麓以南的京、津、唐、廊等地。这一区域处于华北平原、燕北两大文化区相互联系的枢纽,受到南、北方文化潮流的冲击,其文化因素复杂,数种文化在这里相互交错,呈现出多种文化因素相混合的文化面貌。本文旨在以这一区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基础,结合气候学、古地质学等相关学科资料,探讨该地区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动态关系。
  
  一、河北东北部地区全新世生态环境特征
  
  河北东北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甚大,演化历史比较复杂。全区自西北向东南,包括燕山山地、京津唐平原和渤海三个地理单元,它们构成了整个地区的基本自然面貌。新生代以来,由于地壳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引起燕山、太行山地区总体抬升,构成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和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个别区域形成洼地区域。全区山脉以北、西向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步降低,京津唐平原基本由西北向东南微倾,从山麓到海滨,依次为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
  全新世是人类诞生以来的最佳气候期之一,它可分早、中、晚期,其中中全新世距今约7500~2500年,又可以以距今5000年为界划分早、晚两段。在早全新世时期,河北东北部区域植被是以松、桦、藜、蒿为主的森林草原景观,年平均气温较今偏低,但与晚更新世相比气温逐渐增高。至中全新世早段,这一区域植被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栎、榆、胡桃、柳等温带落叶阔叶树种增加,并新出现了枫香、山毛榉等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孢粉组合还发现大量水生、湿地植物孢粉,表明当时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较早全新世增加,植被是以松、榆为主的森林草原景观。在距今5000年前后,即中全新世晚段,气候适宜程度达其高峰并开始走下坡路,孢粉资料显示,栎等阔叶喜温树种比例下降,暗示森林植被大幅减少。到晚全新世时期,针叶树种增加,阔叶数种减少,旱生草本和耐寒蕨类植物明显增加,气候向凉干方向发展,植被呈现为以松、蒿为主的疏林草原景观。整个全新世气候变化总体趋势呈现为早期转暖,中期达到最暖,后期又转凉干的过程。该区域最佳生态环境适宜期应在距今7500~5000年时期,即中全新世早段,这一时期降水充足,植物生长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充足资源。
  全新世气候转暖的重大地理后果之一是,大陆冰川消融引起世界海平面有100多米上升,各大洲沿海低缓地带受到海侵,在距今6000年左右,河北东北部区域海水最远到达文安洼以及宝坻、武清、宁河一带运河下游地区,渤海湾西岸较今更向西伸进[1],京津唐平原西南侧形成了以白洋淀和文安洼为中心的湖泊洼地。这一区域北部为东西向燕山山脉,由于受北西向活动性隐伏深断裂的控制,山口众多,河谷发育,诸多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形成扇形海河流域水系,在渤海湾西岸入海。
  
  二、河北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及研究概况
  
  近年来,在河北东北部地区先后发掘了北京平谷上宅[2]、北埝头[3],廊坊三河孟各庄[4]、刘白塔[5],唐山迁西东寨[6]、西寨[7]、迁安安新
  庄[8]、大城山[9],天津蓟县围坊[10]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除唐山大城山、天津蓟县围坊一期为龙山时代外,其余均属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河北东北部这一区域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既有燕北兴隆洼、赵宝沟和沈阳新乐下层文化因素,又受仰韶文化后岗类型的影响;从这些遗址的地层和出土遗物看,均有早晚之分,早期大致与兴隆洼文化相当或略晚,晚期与仰韶文化后岗类型年代接近。虽然这一地区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但仍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多种文化的共存出现,使得这一区域的文化面貌丰富多彩。
  从河、滦河流域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出土的文化遗物来看,陶器的陶质以夹粗砂陶为主,器壁一般较厚重且薄厚不匀,火候较低;在器型上占主体的为筒形罐,存在一定数量的石斧、石锛、磨盘、磨棒等石器及柳叶形石刀等细石器;器表流行大小疏密规整的“之”字及“S”形纹饰。这些文化特征与燕北滦河上游兴隆洼文化、西辽河流域沈阳新乐下层文化接近,受到其文化影响因素较大。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中,陶器中夹粗砂器类比例有所下降,泥质类增加,器形规整,器壁较薄且均匀,烧制火候较高;出现一定数量的细泥或泥质“红顶碗”,纹饰中“之”字组合纹变单调、散漫,并出现叶脉纹、羽纹等,石器中出现制作规整的磨制石斧、石耜及细石叶等;尤其刘白塔遗址中红顶碗(钵)发达,器型出现圜底釜和鼎。这些文化特征与太行山东麓釜、鼎系统的镇江营—北福地遗存接近,受后岗类型文化影响较大,但同时保留燕北、辽西筒形罐文化系统的痕迹。处于龙山时代的唐山大城山、天津蓟县围坊一期遗址出土的陶器,有较多的小平底罐和豆、杯、等,纹饰以绳纹、篮纹、附加堆纹为主,这些文化特征与河南、山东两地的龙山文化面貌基本一致。
  滦河流域的东寨、西寨早期文化遗存出土大量网坠,表明当时的经济活动以捕鱼业为主,因渔业发展的要求,发明了渔网,有的学者认为“之”字和“S”形纹饰为变体的网纹[11],推测当时遗址周围生态环境为大面积的水域,为人类的定居提供了大量的动物资源;而泃河流域的上宅、北埝头早期文化遗存中出土较多的磨盘、磨棒、柳叶形石刀等,表明当时的经济活动以采集业为主,推测遗址生态环境为稀疏草原植被景观。新石器晚期遗存中器物上的“之”字和“S”形纹饰变得散漫、单调,这种变体网纹作为文化传统保留下来,器物底部新出现大量压印叶脉纹,同时生产工具多为磨制规整的石斧、石锛、石耜等,表明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用具中陶器制作规整、烧制火候高就体现了这一点。当时经济活动中捕鱼业、采集业比例有所下降,推测遗址周围环境为气候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景观。
  
  三、生态环境演变与文化的动态关系
  
  1、中全新世早期生态环境演变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在远古时期,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同的生态环境使他们分别占有不同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人类共同体之间的交换、交流的动力固然来自社会内部,但当时这种交换、交流的实现又必须以外部的自然环境为条件,当时的文化交流无法跨越巨大的自然地理障碍,如大面积湖沼、沙漠、海洋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