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天津博物馆藏乾隆款松花石砚

作者:戴 敬




  
  松花石本名乌拉玉,亦称松花玉,产于吉林省松花江畔。其质地细腻温润,坚硬致密,分紫红、紫绿相间、深绿、浅绿四种色彩。中间含条状纹理,极其华丽。据《砚林脞录》记载:其“温润如玉,绀绿无暇,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砚之神妙尽备。”据说,康熙皇帝誉此石“祥于东土圣地,扶舆磅礴之气,天地造就”,大加赞赏,命制作为砚,始有松花石砚。虽然它的出现晚于其它制砚名石近千年,然以其风格神异、质色奇丽而屹立于砚林。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一方乾隆款松花石砚,堪称松花石砚中的传神之品。
  此砚椭圆形,长13.4厘米,宽10.9厘米,高1.6厘米。石色青绿,质地坚密,颇似洮河美石。石中间含条条纹理,似水波涟漪,极富情趣。砚面上端浮雕双螭,砚背楷书刻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下落“乾隆年制”四字款。据此可知此砚乃御用品,当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此砚附饰连枝纹样的木制砚盒,细腻精致,古韵浓郁。盒上还饰有蝙蝠造型,取其“平安永福”之意,与砚身相配,可谓珠联璧合。
  传世的松花石砚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居多。清朝末年,为保护祖陵,清廷封禁了松花石的产地,松花石砚一度失传。因此类砚多为宫廷御用,流落民间者极少,故世人难得一见。现在,松花石砚已成为古砚收藏的又一个热点,堪与传统的四大名砚相媲美。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