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说“着”道“遭”

作者:左福光



  四川方言中有一个表被动的词,成都话念záo,内江、自贡、富顺、筠连、仁寿等地念zháo。成都各大报纸均写作“遭”。例如:
  “有人勾引我,我遭害苦了。”
  “卖野味遭查,‘调研员’竟耍野。”
  用“遭”表示被动似乎已成四川方言的习惯用法。殊不知“遭”却是现代版的假借字,本字是“着”。
  “着”的被动义是由它的“遭受”义演化而来的。
  王力等《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北京200C年12月):“著,遇着、受到。唐司空图早春诗:‘草嫩侵沙长,冰轻著雨销’。”
  《简明古汉语字典》(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2001年):“着,zháo,被。袁去华《雨中送花》词:‘两鬓青青,尽着吴霜偷换。’秦间夫《东堂老》第一折:‘叔叔,这项货紧,则怕着人买将去了。’”
  据左林霞考证,“着’:字表被动比较集中地出现在宋元时代的作品里,如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二:“一度着蛇咬,怕见断井索。”《泰并六国平话》卷中:“二马才交,颜聚便着李信一刀斩了,丧命归泉。”无名氏《争报恩》楔子:“小妳妳,可怜见,我只要吃钟酒,吃便吃,则不要着大夫人知道。”明陆人龙《型世言》第三十五回:“彭氏道:‘等他出去,抉进去,偷了他的,只说着贼便了’。”
  “着”的被动用法在方言里保留下来。《李劫人选集》里就用得很普遍。例如:
  “我想同志军之所以像块生铁,尽管随时随地着官兵打得火星四溅,可它反而更硬了的原故,说不定就在这个傻字上头。”
  “不错,长毛造反,占了那么多省分,还着朝廷打平息了。”
  此外,“着”的“遭受”、“受到”义仍然活跃在四川方言中,大凡说“着了”、“着得很”、“着不住”等的“着”,都是从“遭受”、“受到”又派生出来的,像“一个三轮车夫对艾滋病的认识:‘说是要传染人的,一个人遭了,一家人都要遭,一个村都要遭”’(《成都商报》2002年7月26日)中的“遭”都应该换成“着”。
  一些有音无字,或虽有其字但一时无法考证其本字的方言词,常被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但已经考求出了本字者,就不宜用替代字,这样才能做到方言用字的准确、规范。
  作者:宜宾县喜捷中学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