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抗战中的第一届戏剧节

作者:张海山



  1938年1月,“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大会通过了以每年的辛亥革命纪念日(10月10日)为戏剧节。国民政府陆续内迁重庆时,全国剧协也随之迁到山城。
  同早10月,“第一届戏剧节”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炮火声中于重庆开幕。重庆的戏剧节,是以总会的名义主办的。其它各地,则由总会留在各地的理事领导当地戏剧界同人进行活动。因此重庆的“第一届戏剧节”活动,就成了全国注意的中心。当时“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的全体同人也从成都赶到重庆,参加演出活动。戏剧节筹备会推选余上沅、张德成、赵丹、应云卫、郑用之、罗学濂、余克稷、宋之的、康彰、潘孑农、富少舫、徐之弼、姜公伟、杨子戒、吴漱予等十五人组成演出委员会。曹禺等参加了话剧部的领导工作。
  第一届戏剧节从1938年10月10日开始至10月31日结束,共22天,演出近四十个剧目,观众达数十万人,是抗战初期最为普及的一次戏剧活动。它不但对重庆广大群众进行了一次抗战救亡的教育,而且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日斗争。各剧团在这二十多天里,共收入一万四千多元,除去开支,所余八千一百多元,全部捐献,表现了抗战初期戏剧工作者,为争取民族生存而斗争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也是党在戏剧界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