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张冠李戴的“马克思名言”

作者:赵 刚




  翻看报刊杂志,常见不少文章引用马克思的一段“名言”来形容资本家追逐利润的贪婪:“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百分之二十,就会活泼起来;有百分之五十,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百分之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引用者言之凿凿,阅读者深信不疑。谁都不曾认真思考,也不曾细心考证此番言论是否出于马翁之口。
  笔者才疏学浅,不过,二十多年前曾通读过《资本论》,在印象中依稀记得这段名言的始作俑者并非是马克思本人。经查证,果然如此。
  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的第七节中的注释中,笔者查到了此番话的原出处。为了慎重起见,将原文抄录如下:“《季刊评论员》说,资本会逃避动乱和纷争,是胆怯的。这当然是真的,却不是全面的真理。像自然据说惧怕真空一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百分之二十,就会活泼起来;有百分之五十,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百分之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邓宁格:《工会与罢工》第36页)。”〔1〕显而易见,马克思在其论著《资本论》中根本就没有说过此番话,甚至都没有正式引用过,这段话只不过在文章的注释中出现。据此而论,如果说到“资本胆壮论”的知识产权,确实应当归于邓宁格先生所有,而非马克思博士。
  尽管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名言,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上述论断的客观、公正、科学和精彩。马克思之所以要用此作为注释,也是因为要说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充满着“原罪”和资本的贪婪。从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来看,它是以牺牲道德、挑战法律、蔑视人性为代价,充满着血腥和肮脏。为了驳斥“把一切作为资本积累手段的无耻行为引为骄傲”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批判当时欧洲舆论界所丧失的“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在被称之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中,马克思详尽剖析了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的历史过程,指出:“如果按照奥琪尔说来,货币‘是在一边脸上带着天生的血印来到世间的’,那么,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同时,马克思将邓宁格的对于资本疯狂追逐利润的描述,作为自己论述的一个注释。
  本来,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只要认真地翻一翻《资本论》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误会。可为什么在宣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国家,对出现将“马克思名言”张冠李戴的现象长时间视而不见,而诸多的报刊杂志也连篇累牍地以讹传讹呢?说到此处,不能不叫人汗颜,笔者以为,将“马克思名言”张冠李戴的根源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对权威的迷信所致。在权威或名人面前,国人总习惯于“高山仰止,私所仰慕”,既不敢质疑,更不敢批判。
  
  注释:
  〔1〕〔2〕《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839、8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