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书屋絮语

作者:古 今




  隆冬时刻,纷纷扬扬的大雪覆盖了大半个神州。伴随着喜悦与激动,人们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又迎来了一度一年的传统佳节——春节。
   是的,瑞雪兆丰年,又加之锦鸡报晓、一唱雄鸡天下白……人们如此赋予鸡年以许多美好的祝福与期待,谅必今年一定会走向更加热闹与辉煌吧。
  作为历史的纪年,2005年往日的今天,该有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令人忆念,该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杰令人铭记,也该有不少说不清、道不白的人事细节令人唏嘘不已、咀嚼不止: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废除影响中国传统政治与文化近千年的科举制一百周年;明代郑和率庞大船队远渡重洋六百周年……
  五十年、一百年、六百年……茫茫宇宙,浩浩银河,漫长的人类历程曾不能为天地之一瞬。忆往昔,弹指一瞬间。无穷感喟,无以言表。
  而对于《书屋》言,2005年,也是一个值得珍惜的日子,它将迎来自己十周岁的纪念日。
  十年辛苦不寻常。十年来,《书屋》追求自己的品质与价值,与时代相伴,与民族共舞,与国家同歌,几多风雨几多愁,欲说还休。值得欣慰的是,好在躬逢清明盛世,有若干上级的特别关怀,有千千万万读者与作者的无私厚爱,不过沧海之一粟的《书屋》日趋深邃而质朴,在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才得以奉献出一片精神的赤诚。
  古人言志,有“十年磨一剑”、“十年寒窗”之谓,即成就一番伟业者,不可不执著专注、坚定不移。何止伟业?在景象如惨象的市场经济中,懈怠意味着淘汰。但可喜的是,从过去到现在,《书屋》历届的领导及编辑们都视期刊如生命,敬业爱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尊崇读者为上帝。《书屋》的同仁,能秉承这一可贵品格,一如既往,算是献给《书屋》十周年最好的礼物吧。
  中国历代书法家——
  颜 真 卿
  
  书学至唐代进入鼎盛时期,一时间大师辈出,又以颜真卿为其翘楚。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学者颜师古五 世孙。三岁丧父,母殷氏课读习字,督教甚严。中进士,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任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又因封鲁郡开国公,人称颜鲁公。为官清廉忠烈。安史之乱,与其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联络十七郡相与起义讨伐叛贼,为盟主,战功卓著。晚年奉使劝谕叛将李希烈,为其所执,坚贞不屈,被缢杀。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流芳百世之南宋名相文天祥对其景仰不已,有诗云:“……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颜氏书艺初基于家学渊源,又遍临王(羲之)、褚(遂良)诸大家而兼习魏碑,并亲炙于“草圣”张旭;师古而不泥,采“俗”而不流,兼收并蓄,博览众长,得其神髓而熔铸一炉,一反六朝绮丽纤弱之风以展现盛唐博大气象,开启时代新书体之独特境界;以楷书名播寰宇,世称“颜体”,而行、草诸体无不精粹。
  其书艺发展可分三期:初以用笔方峻稍带隶意,结体严谨,骨体坚实,清雄秀逸,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等;继而用笔借法篆籀,圆转藏锋,横轻竖重,蚕头燕尾,内究精微,外致磅礴,结体雄阔,质朴豪迈,苍老遒劲,形神兼具,代表作有《大唐中兴颂》、《麻姑山仙坛记》等;终于用笔雄重,端严朴拙又显疏淡,圆润丰腴而不失豪迈,炉火纯青,臻于化境,代表作有《自书告身帖》、《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其草书代表作为世称“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兰亭序帖》)、为悼念在安史之乱中丧身于战场之姪儿的《祭姪季明文稿》,满腔悲愤激情发自肺腑,凝于笔端。
  俗谓字如其人,诚哉斯言!顾炎武《浯溪碑歌》中云:“留此系人心,支撑正中夏”;“以示后世人,高山与景行。”颜氏其人其书均堪为后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