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10期

什么是奶酪

作者:许 健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度风靡全球,热销两千万册!许多企业集团老总成千上万册批购分发给员工……这个简单的寓言,复杂的迷宫,薄薄的小册子,迷惑了多少精英或白领或蓝领或老百姓?
  奶酪是什么? 毫无疑问,奶酪是利益,是财富和金钱,是权力和地位,是填饱肚皮的粮食,是享受美味佳肴的资格……总之,是好东西。一般而言,奶酪滋味的好坏,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能力的大小,看你拥有那个硬通货的厚薄即金钱的多少,获取那个一般等价物的技术含量即本事的高低。
  严肃的经济学家说,奶酪不仅仅是金钱,还是别的。比如爱情、幸福、快乐,甚至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心情、待遇、机会、受重视的程度等等,谁能说它们不是奶酪呢?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吗?恐怕不见得。实际上奶酪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如果你把寻找奶酪当作生命中惟一有意义的事情,你的一生将被奶酪彻底毁掉。
  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到底专家有学问。他们还揭示出这样一个真理:奶酪在迷宫中存在,就像机会在命运中存在一样,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肯穿上跑鞋,奋力拼搏,最好是狼奔豕突,疲于奔命,就一定能找到奶酪。专家是这么说的。这是时代的潮流和主旋律,是被许多人一再证明了的,例子多得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但是,无论是奶酪还是机会,都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可以碰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每一个人都想占有的东西,甚至有些人专门做梦都想抢走别人费尽千辛万苦得到的奶酪。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你离得较远,即便无所畏惧,用你的虔诚、心血甚至生命做代价,你就一定能找到新的奶酪吗?
  奶酪可能是利益,但“利益”这个词有点怪怪的味道。语词所表达出来的意义,总是随时代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内涵界定、外延范围在每个人眼里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因而常常显得不可捉摸。比如“利益”过去纯指经济,如“利益均沾”之类,后来发展到与“机会”有关,再后来词义丰富扩大,与“成本”、“代价”之类概念交叉重叠。在社会交易过程中,除了经济成本之外,还有时间成本、心理成本、机会成本、健康成本、感情成本、道德成本、精神成本、快乐幸福的成本等等。它们几乎都可置换成“代价”,这是不言而喻的。奇怪的是这些代价在有些人眼里存在,在另一些人眼里则不存在。我想说的是,比方说,一个儿童的成长史,便是不断追求欲望和利益、不断付出各种天然成本的历史。先是天真无瑕、无忧无虑,后来是纯洁、真诚,最终把快乐幸福的感觉支付殆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熟的代价。
  奶酪肯定是利益。很显然,奶酪不仅与机会、成本、代价有关,还与时间、爱情、智慧有关,此外也与心理因素有关,与浮躁焦虑紧张不安的心态有关,与舒适闲暇或充实平静有关,与生活方式或人生信条有关,与得陇望蜀的持有心态有关,甚至与性生活不无关联——用西方成本管理理论来观照,人是时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物,那么,这“最大化利益”究竟是什么?谁来告诉我?
  奶酪不兼容。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数不胜数的奶酪。权力是奶酪,财富是奶酪,地位是奶酪,官职是奶酪。饥饿不是奶酪?大自然不是奶酪?电脑难道不是奶酪?正直、亲情、书籍、牵挂、尊严都是。美丽是奶酪,功名成就是奶酪。冲淡平和不是奶酪?还有家庭、朋友、自由、诚信、品德、幽默、气质、异性、天伦、荣誉、潇洒……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奶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奶酪?当你把财富当作惟一的奶酪去追逐的时候,你必须放弃很多其他的奶酪。你不可能同时得到所有的奶酪,因为生命是由一种叫做“时间”的材料组成的。在同一时间段内,你选择了爱情,就失去了理智;选择了紧张,就失去了从容;选择了婚姻,就失去了自由;选择了思考,就失去了逍遥……面对无数的奶酪,你必须做出选择,然后用“时间”这个货币去逐段支付,再用“精力”这个优惠券去一一应付。假如明天让你成为亿万富翁,代价是放弃上面提到的绝大多数奶酪,你愿不愿做这笔交易?
  上帝毕竟是公平的,分给每个人的时间货币与精力优惠券大致相等,谁也别想太过分,谁也别想多吃多占。所谓“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是也。可是生活中的“匆匆”太多,在匆匆们眼里,奶酪就是一切,一切都是奶酪,因此不顾一切地去夺取一切。由于单位事物的时间货币支付较少,精力优惠券不够,于是“抢购”来的“商品”含金量便非常可疑,不是廉价就是假冒伪劣。君不闻“和珅一倒、嘉庆吃饱”,和珅内府后宅院金库中的房门大锁都生了锈,泛黄绿色;堆积如山的串串拴铜钱,线绳一拎全都烂断、粉掉了。他和珅就是长命千岁,十二辈子也用不完。可见占有是他们的爱好,吃不完宁肯烂掉。人类的持有心理就是这么固执奇怪,从不考虑自己究竟能活多久。只有占有或附着在“物”与“空体”上,才能安身立命,拥有事物或实体越大越多,仿佛就越能够自我实现。
  应当承认,虽然许多奶酪之间冰炭水火,势不两立,值得庆幸的是尚有部分奶酪可以复制、分享——奶酪与奶酪之间并非绝对不兼容。至少,你若有本领平衡,勤奋努力、小心翼冀地走钢丝,或许能够潇洒尽性地兼得部分奶酪。但你要得越多,困难越大,平衡点越难找,“潇洒”、“尽性”、“自由”等等奶酪也越容易失去。这是宇宙规律。妄想得到天下所有的奶酪是不可能的。因此得到的越多,丢失也越多,甚至越可惜。世上每个人都祈求人生的绝对圆满,事实上圆满总是相对的和有限的。人们追求两种家园: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家园。两者互相嘲讽,指对方为阿Q,却又互相羡慕。这样的情形下你如何取舍、如何判断?价值估算在此显出了意义,人类总归要进行“最大化利益”的评断。
  奶酷究竟意味着什么?你能同时拥有数百份奶酪吗?好好想想,不要太自信。
  奶酪绝对与友谊不兼容,与真正的爱情、亲情不兼容,与健康的人际关系不兼容,与心灵的自由快乐不兼容。奶酪与青春兼容吗?或许。与正直兼容吗?难说。与诚信兼容吗?未必。与朋友兼容吗?危险。你有本事应付所有的奶酪吗?你会选择奶酪吗?你的精力专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了吗?你的人格还完整吗?你认识自己吗?……
  奶酪颠覆版《我能动谁的奶酪》说得好:“你的信念像奶酪一样容易变质吗?信念可是比奶酪更重要的东西,你会为一块奶酪改变自己的信条吗?……让你的奶酪去变质吧,而不是你自己和奶酪一同变质。”其实,只有很少的人会真正关心自己的奶酪质量,为自己的奶酪保鲜。要学习他们,别一看到别人的新奶酪就立刻决定放弃自己的旧奶酪,思考一下那些新奶酪是不是你真正需要的和喜欢的。这与口味、志趣、习惯、天性等有关。
  “成功的人总是不断地拿走别人的奶酪;失败的人总是不断地被别人拿走奶酪。”书中说。但是例外大量地存在。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经常戏剧性地颠倒……这是斗智斗勇、惨败或全胜的战场,又是不争不斗、天人合一的境界……奶酪无穷无尽,你是否已决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寻找争夺奶酪的事业中去?
  让我们上路,去寻找更好的、更香的、更独特的、自己真正想要的、符合自己天性的奶酪,同时警惕那些随时准备拿走你的奶酪的人,并警告他们:别动我的奶酪!或者:我的奶酪不适合你!
  做好准备,一有机会就拿走别人的奶酪并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去寻找属于你自己的那份新奶酪吧。
  要小心,阴谋与奶酪沾亲带故。卑鄙是奶酪的堂兄弟,无耻是奶酪的表姊妹,贪婪是奶酪的小舅子,阴险是奶酪的姨伯父……奶酪的远房亲戚遍布城乡。要警惕少与它们迎来送往,提防它们时常半夜“打电话”找你联系。
  世界上没有一种奶酪,当你拥有它时,就等于拥有了整个世界。奶酪相当于我们的欲望和贪婪。心为物役,则精神的奶酪、灵魂的家园无处安顿。可是有个佛教故事是这样讲的:坦山和尚抱女子过河,后来徒弟忍不住问:你不是说出家人不能近女色吗?坦山说:我早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当你放弃关于奶酪的想法时,你发现自己走出了迷宫。当我们喋喋不休地谈论奶酪的时候,我们是放不下的人。
  奶酪究竟意味着什么?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奶酪?
  为什么我们总是认为别人的奶酪比我们的大?
  你捡回你过去放弃的曾属于你自己的奶酪了吗?
  你曾经又梦见过它了吗?
  你对改变自己做出决定了吗?
  即使面目全非也在所不辞?
  你真的走出迷宫了吗?
   ……
  帮帮忙,如果你已走出了迷宫,拉兄弟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