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1期

致《书屋》编辑部的信

作者:钟叔河


  《书屋》编辑部:
  《书屋》越办越有看头了,证明就是我拿到手已经不能放下,总是一口气看到底,而且还不止浏览,硬是得比较细,当然这也就难免发现一二处“问题”,比如这一期(2000.11)第四十八页评郭沫若《凤凰涅槃》引卜辞作:
  
  其自西来风,其自东来风,其自南来风,其自北来风。
  
  便应该是: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碰巧我手边有甲文原件影印本,便复印一件呈览。
  又P.77第一栏倒七行,说葛金(火良)“曾任刑部主事、湖广司主稿及户部郎中等职,是个四品衔的小京官”。这也不大对。主事虽为正六品,各部院郎中却是正五品,相当于光禄寺少卿、各直隶州知州,已经不怎么小。至于四品,乃是道府一级,可以穿蟒着貂,算是当时的高干了。(清制,国子监祭酒即大学校长和内阁侍读学士都是从四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过从六品,知县只正七品。)
  当时的京官,各部尚书为从一品,侍郎为正二品,以上叫堂官,等于现在的部级;给事中、郎中为正五品,员外郎为从五品,主事为正六品,以上叫司官,等于现在的司局级;七品(县处级)以下的才称“小京官”,“四品小京官”则闻所未闻。
  这里说的全凭印象,没有查书(亦无书可查),也许不会准确,但大体上不会错。给你们说说,是因为我不愿见《书屋》有此类纰漏,虽然未必会有人注意到这些。
  评汪国真,快人快语,极为中肯。诗有汪国真,文有余秋雨,宇宙间自有此一种文字,亦少他不得;但居然风靡一时,群奉为圭臬,则读者水平可以想见,可为太息也。
  窃意文当思想见解为主,文笔实为馀事。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这须先有值得“行”又能够“行”的思想见解,而出以含蓄有味的文字,则相得益彰。若徒以摭拾古人洋人文事为能,纵使“做”得出汪国真、余秋雨式的“作文”,似亦不足道。《书屋》既敢发出人所不敢道的文评,则千万不要另一面又为此类文字提供园地,贵其所贱啊!
  
  匆此即颂著祺
  
  钟叔河 十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