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道滘: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粤曲)

作者:佚名




  
  道滘最为源远流长,又有广泛深厚群众基础的,是粤剧曲艺。过去,此地有唱龙舟、南音、白榄、木鱼(盲佬歌)等民间艺曲。现在民间仍保存着不少手抄唱本、木刻版唱本。当老人们相聚在一起时,依然按原版演唱。道滘的粤剧曲艺史上曾涌现了一些较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如著名粤剧名伶、文武生何非凡,原籍道滘镇南城村。他自成一派的“凡腔”在粤剧界独树一帜;还有花旦陈艳侬、刘莲卿、陈锦云和乐手上手玉、上手材、侯管雄等在粤剧历史上留下了美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粤剧曲艺这一民间艺术,在这块沃土上,更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现在全镇有业余曲艺社(队)14个,每个社(队)都有自己固定的排练场地,乐器、服装、灯光、音响等一应俱全。十多年来,全镇能坚持长期参加活动者约400多人。年龄从8岁到70多岁。同时还涌现了不少“粤剧家庭”。各社(队)除活跃在本村、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外,还能长期坚持送戏下乡,全镇每年平均演出达300多场次。
  几年来,该镇每年均有举办“粤剧曲艺大赛”、“粤剧新秀大赛”、“粤剧小戏汇演”等多项粤剧曲艺文化活动,参与者踊跃,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
  近年来,在全国、省、东莞市的各项汇演比赛中取得了多项奖项,如:自编自演的现代粤剧《彩菊回生记》在1996年全省戏剧花会中获金奖等9个奖项;自编自演的现代粤剧《情暖老人心》在1997年省思想道德建设剧小品曲艺大赛中获业余组一等奖及创作奖等6个奖项。2003年自编自演小粤剧《生死签》参加在山东省举行的首届国际小戏艺术节获金奖,2004年参加全国第七届文化艺术节(杭州)、第十三届“群星奖”中《生死签》获优秀奖,2005年赴京参加全国曲艺之乡展演。
  1999年,道滘镇被广东省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同年底,又被中国曲协评为“中国曲艺之乡”
  2000年5月,道滘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粤曲)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