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西非女人别样的风情 

作者:庾莉萍




  塞内加尔盛产美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口碑,在非洲同样有公认出美女和帅哥的地方:塞内加尔是非洲出了名的美人窝,而它的邻国马里则以“盛产”英俊汉子著称。
  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明眸皓齿、腰肢纤细、长腿翘臀的“标准型”非洲美人,她们举止大方,笑容迷人。更难得的是,和其他许多非洲女人不同,不论身穿非洲民族服装,还是套上欧美时尚T恤,塞内加尔女人同样显得楚楚动人,让人眼前不由一亮。
  塞内加尔地处西非热带雨林和草原的边缘,既不像内陆国家那样干燥炎热,又不像南边的几内亚湾各国那般过于闷湿,对女孩子的皮肤甚为受用。西非原本盛产热带水果,塞内加尔的水果更出类拔萃,尤其是又大又甜、汁多味美的芒果和木瓜,更是养颜的极品;她们的饮食以大米和鱼类、水果为主,较少脂肪和淀粉,这也避免了她们像以木薯、玉米为主食的邻国女孩那样年轻时娉娉婷婷,为人妻后便身材走形。
  这个国家和宗主国法国的关系远比其他非洲国家密切而稳定,其开国总统甚至当过法国政府的部长,国内教育普及程度虽一般,但法国文化的影响却很普遍,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这里的女孩比起其他地方的黑人美女,更平添了一丝特别气质。由于历史原因,塞内加尔姑娘有更多在法国露脸上镜的机会。当名模、歌星,名利双收的塞内加尔美女几十年来数不胜数。
  
  奥兰格流行女人娶男人
  
  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的比热戈斯群岛由50多个岛屿组成,许多世纪以来,当地奥兰格岛上的居民一直保持着一个古老的母系社会传统:从来只有女性有权挑选自己的未来伴侣,而男人们绝不能主动示爱,只能被动地等待被女人挑选成为丈夫。女孩们会向自己看中的男孩送上一盘鱼公开求婚,男孩子们从来不敢拒绝,因为如果拒绝的话,将会给男孩的家庭带来羞辱。
  有时他们还必须在女孩们面前表演传统的舞蹈活动,让女孩子从中“择夫”。赛骆驼是年轻人的最爱。前年的聚会上,颇尔族的一个名为博罗罗的部落的歌舞联欢格外引人注目,他们部族歌舞的主角不是姑娘,而是“浓装艳抹”的小伙。他们通过独特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展示自己,希望能够获得姑娘们的垂青。博罗罗的部落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按照传统方式生活。根据他们独特的审美标准,面颊瘦而长、鼻子高而直,牙齿白而亮的男子最富有魅力。
  65岁的卡尔瓦朱·乔斯·纳南格赫是当地奥兰格岛上的一名老人,当他14岁时,一名女孩走进他家的棚屋,在他面前摆了一盘根据古老配方做成的美餐,卡尔瓦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根本没有拒绝的权力。卡尔瓦朱将冒着蒸汽的鱼塞进嘴巴,表示同意和这个女孩结婚。
  奥兰格岛距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的海岸大约60公里,是几内亚比绍的一部分。在奥兰格岛上,女人是一家之主,所有茅草屋都是女人搭起来的。女人从海上捡回浮木做框架,用收割的稻草做屋顶,把粉红色泥土做成砖块砌墙。只有屋子建好了,才能将男人“娶”回家,这桩婚姻才合法。
  近几年来,由于岛上的居民和外面的现代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岛上一些男孩去了经济相对发达的岛,做酒店服务生,也有男人将岛上的棕榈油贩卖到非洲大陆。这些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后,再也不愿局限于只准“女性求婚”的传统,而是开始主动向女孩子示爱。男性主动求婚的变化,让当地许多老人感到忧虑,感到这世道颠倒混乱了,不能理解。奥兰格岛的居民们相信,爱源自女人的内心,所以应该由女人来选择男人。由女人做主的婚姻才稳定,也很少出现离婚的状况。由男子决定的婚姻,却常出现家庭危机。
  
  西非流行损毁女人性器官
  
  在西非,对女孩实行“割礼”的陋习在所有西非国家仍非常普遍,严重影响着女童身心健康。按照传统,马赛女性要接受割礼,才能正式算作成人。许多马赛男子也只愿娶受过割礼的女性为妻。
  按照马赛人的传统,女孩至少要到12岁才能接受割礼。但此前,就已经出现过10岁女孩接受割礼后结婚,以逃避政府部门和其他外部组织监督的现象。另外,由于实施割礼的手术器械没有经过严格消毒,感染率正在飞速地增长。
  随着国际上主张废除割礼这一陋习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一些马赛人也开始视割礼为对女性生殖器的毁损。近年来,一些马赛女性走出部落,接受现代教育,开始对这些传统习俗和传统角色说“不”。
  其实,除了人们熟悉的“割礼”外,西非人还用“熨胸”的办法来损毁女人的胸部美。喀麦隆的一些母亲担心女儿们正发育的胸部会使她们受到性侵犯,竟然在七八岁的时候用滚烫的石块将女儿们的胸部——“熨平”。办法是在用石头在火上加热后,将它使劲压在女儿们的胸部上。她们哭喊着叫疼。一项调查估计,在西非国家有多达400万妇女遭受过这种“酷刑”。
  
  在西非,人们认为“熨平胸部”可达到抑制发育的目的,这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俗。一项新的调查显示,这种现象在喀麦隆非常普遍,至少有1/4少女的胸部被亲人烫伤,目的是为了减少她们的性吸引力。熨平胸部是种古老的习俗,除了喀麦隆,在中、西部非洲的许多国家也是如此。这些国家包括乍得、多哥,贝宁和几内亚等,当然,这里列举的只是一小部分。
  为什么社会对包括损伤女性生殖器这类的惨剧保持沉默,原因在于,人们认为这些行为对女孩们有好处。这样做有很多副作用,包括剧烈的疼痛和脓肿、感染、乳腺癌,甚至还可能让这些少女彻底失去双乳。    用发型表明身份
  用发型表达一种身份的暗示,是非洲许多黑人民族的做法。西非大多数国家的黑人妇女,会用剃光头表明“丧偶”;而几内亚的高尔贝族女人发髻若超出前额,就表明亲人已从病中康复;肯尼亚马林迪地区的妇女生子后会将一圈头发剃光,只在头顶中心留一簇冠状头发;尼日尔的豪萨儿童会以头上留出的一绺、两绺或三绺头发,表明自己分别丧失了父亲、母亲或双亲;贝宁的芳族少女编发辫,嫁人后则只能梳短发或留发髻,而刚果的彭德族人却恰恰相反:只有少女才能留短发。
  同样是辫子,讲究也各有不同。有的留一根独辫,有的却留着满头小辫;有的民族只有女人编辫子,西非、西南非一些部落却是不论男女都可以编辫。和中国维吾尔族小姑娘用辫子数量表明岁数不同,非洲人的辫子另有用途,如尼日利亚北部以游牧经商著称的民族富拉尼,其已婚妇女满头的小辫,是为了便于佩戴大量饰物,以炫耀夫家的富有;马里廷巴克图附近的多贡族妇女的80根小辫则象征着组成这一古老民族的八个氏族,这被称为“哈丁开”,即“家和万事兴”之意。
  非洲黑人的头发又细又卷,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