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中国社会需要“以德抱怨” 精神

作者:佚名




  中国济南有位出租车师傅驾夜班车时遇劫,他奋起反抗,遭劫匪捅了两刀,而劫匪也在搏斗中用了伤,双双送医院急救。出租车师傅的妻子获讯赶往医院探望丈夫,见受伤劫匪无人代缴1000元住院押金,怕他因此延误治疗,夫妇俩于是不计前嫌,慷慨解囊相助。这位平凡妻子对着镜头淡淡地说:不管他是好人坏人,总是一条生命,咱不能见死不救。
  这对夫妇是一座城市里极其平常的劳力阶层,终日卖力流汗为生活打拼,同了不富裕,但身子里流着高贵血液,喷发出了道德的无比能量,整座城市都被感动。济南城内许多出租车与私家车相约在车上扎上红蝴蝶结,向这对夫妇致敬。
  中国的中小学生教材中有一篇文章,记载一条狼被猎人追逐,便装出可怜相向东郭先生求助,东郭先生把狼装入书袋中并骗走了猎人。狼获救后从袋中出来,立即现出了狰狞面目,要吃掉东郭先生。这时,来了一位老者,用计把狼打死,东郭先生才获救。小说嘲讽迂腐懦弱、善心泛滥的人,指出对坏人发善心,对敌人讲宽大,常有自食恶果的危险。教材教导学生要牢记这个深刻教训,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和广义上所有坏人,造成不可心软与手软,姑息养奸者必定深受其害。这套价值观在许多中国孩子幼小心灵生根后,一种冷漠习性便逐渐形成,最终化为病毒,通过呼吸相互传染,构建出心灵封闭的社会。事实上,用这样的教材给孩子原本脆弱的善心狠狠重击,自然会让冷漠与麻木从此得到更厚实的盾牌。
  集体沉沦从来不需要借口,一个不相信道义的社会,无疑会变成乱世。如今,“东郭先生”虽然迂腐,毕竟仍有可敬一面。让迷途者知返,令邪恶心灵重归纯良,这岂不正是许多伟大的崇高情操?
  中国汉朝浙江绍兴有个陈嚣,为人忠厚忍让。小时候有一次在城外港澳办公室捕鱼,有人要偷他的鱼,陈嚣发现了,偷鱼人急忙躲进草丛。陈嚣追上他,把自己的鱼获送给他,那人非常惭愧,不肯接受,从此以后再也不偷鱼了。陈嚣与纪伯是邻居,有一天晚上,偷偷把篱笆拔起,向陈嚣家的那一边挪了一些,增加自己的土地面积。陈嚣发现,等纪伯走了,偷偷把篱笆拔起,向自家地里又移了一丈,使纪伯家的地更大了。纪伯知道后很惭愧,除了把侵占的地全部归还给了陈嚣家,又将篱笆向自己这边挪了一丈二尺。以德报怨,以德报德,一颗崇高的心灵不仅受人敬仰,其所散发的人格光辉,确实能让人迷途知返,也让这个世界因此更美丽。
  济南出租车师傅事件尚有后续,市民为这家子的以德报怨精神所感动,纷纷捐助医药费达万余元,但他们即刻使出2000元捐给一位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其余善款全都转赠“见义勇为基金会”。这是平凡的一家子,却在无意间为世间德行善举作了完美的示范,较之坊间惺惺作态、沽名钓誉的伪道德假善行,等次高出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