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中国退役冠军海外艰难谋生

作者:苗 淼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小伏明霞”之称的原中国跳水运动员段青,移民美国后生活窘迫,过着迷茫无助的生活。其实,像段青这样移民美国的中国体育人还有很多。他们中的一些人,怀揣梦想到了美国,没想到,却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
  
  “跳水神童”在美生活拮据
  
  今年21岁的段青原本是中国跳水界一颗被人看好的未来之星。她3岁半就被伯乐相中,加入体操队。后来,她又被一个教练带进花样游泳队。14岁时,段青就获得国际泳联大奖赛10米跳台单人及双人冠军和游泳世锦赛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被誉为“天才少女”。更难得的是,小小年纪的她在赛场上谈笑自若,和同样14岁名满天下的伏明霞非常相像。因此,很多教练都称她为“小伏明霞”。
  段青14岁拿下世界冠军后,因为伤病,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后来,她以杰出人才的身份移民美国,定居洛杉矶,那时她才19岁。
  段青是怀揣着美国梦移民海外的,她希望能靠着跳水的本领在异国闯出一番天下来。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条道路竟如此艰难。
  刚到美国时,雄心满怀的段青加入一家跳水俱乐部训练。很快,她就花完了所有的积蓄。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段青的基本生活保障受到了威胁。她不得不压缩开支,搬到一个小房子里居住,一直住到现在。
  如今,段青移民美国已经两年了。每天上午,她都去附近的社区大学学英语。她开的是一辆旧车,这车还是她学跳水时的启蒙教练送的。在社区大学,她和一些刚移民来的中国同学一起学习基础英语。和其他学生相比,段青的压力很大,而且很不适应,因为,这样的生活与当时她在国内的生活相比,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以前在国家队,所有事情都有人安排,我只要训练就行,目标很明确。现在没了目标,对外面的世界又不了解。”为了谋生,段青在一家中餐馆干过几个月的服务生,之后因故离开,现在正重新寻找工作。“现在美国的经济不太好,餐馆工作都不好找。当推销员我英语又不好。”
  段青在国内只读完小学四年级。后来当上运动员后,每天的训练很紧张,根本没时间学习文化课,在基础教育方面营养不良。只身来到美国后,她有一种无助的感觉:“我看不清未来,感觉很迷茫。”
  
  乒乓球冠军遭队友暗算
  
  如果说段青的烦恼主要来自于生活方面,乒乓球高手高军的麻烦则更多地表现在赛场上,而这一切都是因她的“祖籍中国”而起。
  上世纪90年代初,高军是我国最优秀的乒乓球直拍正胶快攻手之一,她曾是1991年世乒赛女团、女双冠军、1992年奥运会女双亚军。1993年底,高军与一位美籍华人结婚后移民美国。刚开始,她过着“早起上班,到点下班”的普通生活。
  1995年,中美两国都邀高军代表自己出战世界比赛。高军犹豫了,“我想打球,但是不知道应该代表哪一方,最后,我决定不打了”。1997年底,高军正式加入美国国籍,并在美国国家乒乓球队的盛情邀请下加入美国队,但她并没有完全投入比赛,只是一边工作一边训练。
  “过去在国家队时,我特恨‘海外兵团’,但现在自己也成了其中之一,这样的心态我也体验到了。”高军坦言自己当时内心很矛盾。在1999年的一场比赛中,高军看到自己以前在国家队的教练坐在对手的身后,她觉得酸溜溜的,“比赛时,我老想去看一眼张指导的表情,始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当时五味杂陈的感觉,只有高军自己最能体会。
  “海外兵团”的身份让高军在国内打比赛时更难受。在上海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上,高军代表美国队对阵曹臻,刚一上台,就有观众冲她发出了嘘声。不过,后来高军还是赢了。
  在美国,高军的“海外兵团”身份同样遭遇非议。“美国队里一直有人说我碰到中国队就不好好打,有放水的嫌疑。其实,我承认遇到中国队,尤其是小队员时会有些想法,但比赛的时候我肯定会认真对待的。”高军说。
  由于成绩出色,高军陷入“树大招风”的困境,也遭到了“小人”的暗算。“1999年泛美运动会以后,几个人合在一起针对我,她们认为我的存在威胁到她们的地位。”于是,高军被一纸状书告到了美国奥委会,理由是:她成为美国公民还没有完全满3年,没有代表美国参赛的资格。
  高军说:“我性格比较软弱,本来不想跟她们争,但当时我真觉得特别心寒。”所幸在美国乒协、奥委会、中国乒协和一些朋友的帮助下,高军打赢了这场官司。
  
  前体操冠军曾经卖过猪肉
  
  目前执教中国体操队的李月久,是中国第一位自由体操世界冠军。他在美国打拼20年的经历完整地反映了移民海外的中国体育人走过的路。这条路充满坎坷,他经历过牢狱之灾,在超市卖过猪肉,还差点失去女儿。
  刚到美国时,李月久在队友所在的俱乐部帮忙。不久,老板提出让他留下任教,但他拒绝了。因为如果这样,就抢了朋友的“饭碗”。后来,李月久选中了拉斯维加斯一家俱乐部。为了李月久,老板开除了跟随他十几年的总教练。那位教练怀恨在心,在李月久签证到期时,诬告他为非法移民。李月久被移民局拘留了。后来,俱乐部老板带着律师赶到移民局说明情况。移民官恰好是个体育迷,听说李月久的身份后,还请他喝啤酒。
  为了确认身份,第二天,李月久一家三口在老板夫妇的陪同下赶往墨西哥。老板娘抱着李月久3个月大的女儿站在美国境内,李月久夫妇和律师驱车驶向几百米外的墨西哥。之后,他们再掉头返回海关,重新审核李月久的“工作签证”。对于这件事,李月久一直心有余悸。因为万一不能正常入境,边界线上美国一方的女儿该怎么办?
  到美国后,李月久没有一直当教练。他和妻子在拉斯维加斯开了一家俱乐部。两人既当老板又当教练,每天早晨8点开门,深夜回到家还要商量第二天的训练内容。在两年的辛苦经营之后,他们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起来。谁知道,在教练、经理和母亲三重角色的重压下,妻子病倒了。一直以爱妻闻名的李月久决定关闭俱乐部,在芝加哥郊外买了一栋别墅安顿下来。李月久重新当上了“打工仔”,在一家体操俱乐部当教练,年薪4万美元。
  庞大的生活开销使李月久在教体操之余,又找了一份剧场表演的工作,并在一家超市当营业员,负责切肉和卖肉。
  2004年12月,李月久怀揣回报祖国的理想回到中国,开始执教中国体操队。李月久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仍然留在美国。尽管思念家人,但李月久觉得目前的生活很充实。
  (摘自《世界新闻报》200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