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李小鹏告别“亚洲电王”

作者:王维博




  
  卫留成、郭声琨、竺延风……越来越多的央企高管出任地方高官,体现出中央对国企高管的培养选拔更加重视。而这次,是李小鹏。
  这位华能集团的原董事长已赴山西省任副省长。他在中国最大的能源集团工作8年的董事长经历,将给电煤供应紧张的山西带来什么?
  
  2008年6月2日下午,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40号院,49岁的李小鹏告别了他掌舵多年的中国最大发电企业——华能集团。
  16时左右,身着白色衬衣的李小鹏走出了他工作了8年的董事长办公室。上百名临时得知消息的机关工作人员自发为李小鹏送行,有的甚至打出了临时手写的“欢送董事长”标语。
  站在院子里,李小鹏微笑着跟大家一一握手。“送别场面很简单,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很多人还是哭了。”一位参与送行的集团工作人员回忆。
  
  出世一波三折
  
  李小鹏的爷爷李硕勋是革命烈士。就义时,年仅28岁,奶奶赵君陶终身没有再婚。她为了抚养李小鹏父亲李鹏兄妹几个,含辛茹苦,饱经磨难。关于李小鹏的出世,真是一波三折,先惊后喜。他的父亲李鹏在2003年1月21日由新华社公开发表的《李鹏:纪念我的母亲赵君陶》的文章中有过记载:1959年,朱琳怀上我们的第一个孩子,住在北京协和医院。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她遇到早产和难产,母亲终日守护在她的身旁。林巧稚大夫问我的母亲:“你是要大人,还是要孩子?”母亲毅然回答:“大人也要,孩子也要。”她的语气是那样的坚决、那样的诚恳,使林巧稚大夫深受感动。在林巧稚大夫的精心治疗下,朱琳终于顺利产出我们的第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李小鹏。
  为人低调务实肯干
  李小鹏是李鹏的长子。正因为这个关系,他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低调,不喜欢曝光自己的生活,网上鲜有他的照片。由于父亲年轻时学习电力工程的关系,他和妹妹李小琳上大学时同样选择了电力工程专业,而且懂得英语。他1982年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小鹏曾在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就读,在2000年初华能集团的改组中,他放弃了兼任华能国际总经理一职,只保留董事长职位,但升任华能集团的总经理,在大型国企的编制中属中央副部级干部,当时李小鹏年仅41岁。尽管背景显赫且业绩不俗,但被称为“亚洲电王”的李小鹏给外界留下的印象大多是“低调”“务实”。一个例子是,他在掌舵华能的数年间,很少接受媒体专访。
  电力系统很多人士用“实干”二字评价李小鹏。华能集团2002年组建以来,在李小鹏的带领下,无论是资产规模、装机容量,还是企业效益,该集团一直处于五大发电央企(另外四家为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中的排头兵位置。
  最近几年,华能集团在电力主业上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除新建大量发电机组外,还加大扩张力度,先后收购了海南、内蒙古、广东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的电力企业。同时,华能还积极介入煤矿、铁路、港口等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了以电为核心、煤为基础、电煤路港运一体化的产业格局。这种格局也成为其他几大电力央企和一些地方能源企业的共同选择。
  2000年7月,在香港挂牌的华能国际宣布,以57亿6800万港元收购在纽约上市的山东华能,在收购完成后,华能国际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
  华能国际收购山东华能,成为首宗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购并个案。由于李小鹏的身份独特,引来了很多市场揣测,使得这宗交易别具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国企股的收购和兼并,树立了“榜样”。
  李小鹏表示:“此次购并交易完成后,华能国际进一步巩固了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的地位。”不过,李小鹏强调,这次购并成功,是公司上下和多方面努力的成果,并不是靠他一个人来穿针引线,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这次收购完全符合国企的发展,不是我一个人的关系。”
  
  辞 别 华 能
  
  虽然此前曾多次传出董事长将要离开华能的消息,但李小鹏离职的当天还是有些突然。华能集团一位内部人士说,李小鹏6月2日上午以书面的形式向集团提出辞职,下午在简短的告别后,山西省政府就派人接走了李小鹏。
  6月8日,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说:上级部门对李小鹏已经考查了很长时间,其即将离开华能集团的消息此前也已在业内流传。
  陈望祥介绍,早在今年初,电力系统高层人事开始变动,一月,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炳华因工作调动辞职,其职务由公司副董事长李小琳接任——她是李小鹏的妹妹。
  对于李小鹏从政背景的另一种分析,来自近两年形成的党政机关与国企干部交流机制。越来越多的国企老总出身的官员获重用,出任地方党政要职。
  由于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大省,也是多年来煤电运关系“焦灼地”所在,且当前能源供应形势紧张,煤电矛盾依然突出,分析人士认为,李小鹏将成为疏通煤电“梗阻”的又一个希望。
  (综合自《环球人物》《中国新闻周刊》
  《国际金融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