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爱管闲事”的加拿大邻居

作者:枫 叶




  
  刚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我被热心的好友尼娜接到她租住的公寓里暂时落脚。周末的一天,冬日里难得一见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笑脸。尼娜赶忙将家里所有的凳子都拖到靠近阳台的那片阳光里,然后把床上的被褥统统摊在凳子上面晾晒。帮忙搭手的我十分不解,“这样晒不好,为什么不搭到阳台上?”尼娜做了个鬼脸,“我也想啊,可你看谁家阳台上有被子?”我走到窗前一看,果然每家的阳台上都没有被子,难道经历了一周阴冷潮湿天气的加拿大人都不需要晒晒被子吗?
  看着我一脸困惑,尼娜给我讲了一件事。她们刚搬来的时候,一天,听到有人在敲隔壁的门,还有人在不停地讨论着什么。从猫眼里向外看去,尼娜发现竟是两位警察。隔壁的留学生出什么事了吗?尼娜一阵担心。她看到那两个男孩打开门,警察和他们不停地解释着什么,还比划着,表情很严肃,但很有礼貌,不一会儿,警察走了,尼娜赶紧跑过去问个究竟。结果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公寓的邻居认为这两个留学生在阳台上晾晒被子影响了市容和整幢公寓的环境,于是打电话叫警察来给他们“提个醒”!“你说,我哪还敢把被子晾在阳台上啊!”听了这件事,我很吃惊,也很不解。北美人不是一向都很开放、很包容吗?怎么会在这么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上如此兴师动众?
  元旦的时候,几位中国来的访问学者都聚到了尼娜家。席间,我提到了上次晒被子的事,问大家是怎么看的。麦吉尔大学的几个朋友突然都笑了起来,他们指着同事小崔,异口同声地让他发表“高见”。小崔特不好意思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件听起来似乎更“荒谬”的事。
  这事就发生在小崔自己身上。刚到加拿大那阵,有一次小崔出去散步,边走边听收音机里的新闻,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个中学的校园广场。广场里四下无人,安静宽敞的环境正适合毫无顾忌地跟着播音员练习英语。于是小崔拉出天线调到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电台,悠闲地绕着广场边走边模仿播音员的发音。大约半小时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小屋。不一会儿,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小崔开门一看,竟是一位全副武装的白人警察!警察开门见山地问:“刚才你在附近那所中学里做什么了?”小崔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好一边比划一边用不太熟练的英语回答道:发生了什么事?我只不过在那儿散散步而已。警察解释说,有几个住在中学附近的居民打电话到警察局,称看见一个人手持对讲机在校园广场内走动,还不停地对着对讲机讲话,长达半小时左右。听完后,小崔恍然大悟,他赶忙解释,自己手持的不是对讲机,也没有对什么人讲话,而是在听收音机练习英语。警察这才离开。事情虽然过去了,但令小崔感到不解的是,那个警察是如何知道他的住处的呢?后来小崔才知道,原来这几个警惕性很高的居民居然一直跟踪小崔到他的住处后才报警。
  听完这件事,发笑之余,众人都沉思起来。小崔深有感触地说,在加拿大这个法律制度完善的国家,每位公民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绝不给他人、给周遭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同时不自觉地以这个标准去要求别人,互相监督。正因如此,很多我们平时觉得不值一提的小事在这儿往往会变成非常严肃的问题。例如,在家听音乐、看电视声音大会被投诉;冬天要及时清扫自家门前的积雪,否则会遭政府罚款;翠坪耕植面积太少,没有达到政府规定的要求,或不及时割草以至草长得过深等也会受罚……总之,即便是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如果不重视它是否会影响周围环境和他人的生活,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问题出来。
  小崔的经历让我对这些“爱管闲事”的加拿大邻居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而发生在二楼丽达身上的事儿则让我彻底地爱上了他们。丽达是一位单身妈妈,每天要靠辛劳的工作养活她两岁大的儿子。在加拿大,单身母亲很多,大家通常对此保持很自然的态度。丽达的人缘很不错,她可爱的儿子也非常讨人喜欢。然而有一天,下班回家的丽达突然被警车带走了,理由是邻居报警怀疑她虐待自己的孩子。原来丽达工作太忙,一直没有为自己的儿子找到合适的幼儿园,不得已才偶尔狠狠心把他独自留在家中。从警察局回来的丽达抱着儿子哭得非常伤心,但不久就破涕为笑了——社区的单身母亲协会马上为她的儿子安排了附近一所价格适中的幼儿园,并且还联系社区年轻人就业指导中心,为丽达找到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以方便她到幼儿园照顾儿子。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单身母亲协会还主动上门诚恳地为自己工作的失职向丽达致歉。一次报警解决了丽达的所有忧虑,这绝对要归功于那些“爱管闲事”的邻居们!
  我确实爱上了这些可爱的加拿大邻居,也被他们“爱管闲事”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人人监督,人人行动,点点滴滴都为社会大环境着想,为身边的每个人着想——正是有了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大家才生活在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中,生活在温暖、安全的大家庭中。
  
  (刘述礼摘自《演讲与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