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研究生招考公信力面临挑战

作者:方兴亚




  研究生招考改革走到了十字路口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工作结束之后,各招生单位陆续进行复试工作。一场有关研究生招考的争论也随之而来。
  一方面,一些考生利用高校部分自主权“蒙混过关”,使社会上一些人怀疑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尤其是对高校出题的专业课考试、复试等环节;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对地方组织的全国统考也怀疑,有的高校在复试时又对上线考生组织英语考试。此外,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对全国统考提出质疑,认为统考卡住了“优秀考生”。
  研究生招考改革如今走到了十字路口,是收回高校部分自主权,还是给高校完全自主权?或保持现状?这是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个考研者的自述
  
  杨明(化名),2006年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他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考研内幕。
  杨明曾告诉记者:“千万不要让人知道我是谁,但是我希望大家都看到这些东西。我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我不愿意看到教育这样堕落下去!从知识到灵魂!”
  以下文字来自杨明的日记和自述。
  
  2005年6月26日
  我读本科时曾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以至于到现在,我的老师们还拿我给在读的师弟师妹作榜样。毕业时我仗着有一堆证书和满腹自信,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出去闯荡。当日复一日的工作把我的热情一点点消磨殆尽时,当我骤然发现身边的人除了读研的就是考研的时,我不得不踏上考研的征途。
  这两天,我大学毕业之后第一次回到了母校,找到当年留校和现在读研的几名同学,没好意思说自己想考研,只是说现在的日子太无聊了。大家听后,强烈推荐我考母校的研究生。
  大勇(化名)正在本校读研,他上本科时就比我们春风得意。大勇的舅舅是本校的教授,给大勇创造了我们无法拥有的先机。他上学时没有我们那么忙碌,但是毕业留校名额还是给了他,而且他第二年就读了研究生。
  “我看你要考研还是考老专业,老师你都熟悉,而且那几个导师对你也熟悉,这很重要!”大勇说。
  “很重要吗?”
  “非常重要。导师愿意收你,你考研就成功了一半。考研不仅要考,更需要操作。这中间,很多环节都需要操作。操作好了,你什么都不用学就可以上。外语替考、专业课划题、改卷前确认、面试前辅导……你慢慢就明白了。听我的,没错。”
  在大勇他们的安排下,我见了几位阔别已久的老师。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我印象还是很好的。老师们也非常欢迎我考研,这让我非常振奋。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买全了各种参考书和专业书。而大勇告诉我,只看英语和政治就行了。但一定要记着经常和老师联系。最好能多见老师几次,尤其12月一定要再跑一趟。
  “你要好好操作,专业课真的不是问题。”大勇欲言又止。我不敢全信他的话,决定从明天开始,上班时间看看政治和专业书,下班时间好好学习英语。
  
  2005年9月18日
  算着学校已经开学了,我再次来到学校。
  大勇见面就问我和导师联系过没有。我说感觉专业课没有大问题了,再说老师那么忙,没有好意思和他们联系。大勇一听就替我着急了。他说,你不要想着知识会了就一定能考上,考研可不看这个。
  他指着对门宿舍说,那里住着历史系一个研究生,这哥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历史朝代歌,但是人家熬了3年把外语熬过了,现在也在上研究生。
  “这个研究生楼上不如你的人多了,但是人家现在是研究生啊,每个人都有咱想不到的能耐。”大勇语重心长地说。
  细想他的话,如果都是真的,该是多么可怕。
  在大勇的指导下,我有重点地拜访了几个研究生导师,花去了两个月的工资。
  有的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热情问问我的近况,并欢迎我报考。不过,H导师很明白地告诉我,回去认真准备公共课,专业课复习一段时间再来找老师指导一下。他告诉我关键问题是公共课,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
  大勇恭喜我,说我有希望了。秋风乍起,正如我的内心,沉甸甸中透着悲凉。但是我真的非常感谢H老师,非常感谢。
  
  2005年12月9日
  前天,我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上面说:“欢迎您报考某某学校某某专业,本号码有今年入学专业试题,如有需要请汇款至某账号,款到我们将给您最准确的试题。”我的手机号码他们怎么会知道?除了填写在报考资料上,就只有大勇和几个同学知道。我相信,这个短信不止是我一个人收到。
  “那短信上的东西准么?”我问大勇。
  “这个不好说啊。”大勇告诉我,“你去食堂前面的报栏看看,估计现在还有,上面有个手机号码,是出售外语专业考题的。你打打试试,听我师弟说,前两天他们宿舍收到一个传单,说是卖研究生入学各科试题的。”
  在大勇的指点下,我来到那个报栏,找到那个号码拨过去:“听说你那里有英语专业试题?”
  “是,你考哪个专业哪个方向?”
  “我帮老乡问的,准吗?贵吗?”
  “不贵,我们这里保证准确,我们和出翻译论述题的导师关系比较熟。300元,如果再加一个大题就是500元。”
  我不考英语专业,只好说:“那我和老乡商量一下再说吧。”
  “要商量快点啊,再过两天我们不卖了。但是我们的手机不换号,如果你发现题不准确,我们负责退款。”
  
  2005年12月12日
  最近老师们都很忙,很多老师不接电话了。但是不接电话就真的代表没有人能找到他们了吗?
  想到我也没有什么背景,大勇建议我多下成本。在无尽的等待和猜测中,在一次次鼓足勇气中,尴尬与喜悦相伴产生。最终,我也取到了“真经”。
  老师给我指导过的专业课,可以说我这个专业出身的人在10天之内熟习是非常轻松的。看着折得一页又一页的专业书,我咧着嘴笑。
  
  2006年2月24日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于1月14日至15日进行。考前和老师联系,他专门交代让我在卷子上做记号特征,让他能区别出来。
  春节过后,我跟着大勇来到学校,在改卷子之前把我的试卷标志给了我未来的导师。几天后,我给导师打电话,他说他帮我查分了,如果外语成绩过线进入复试应该没有问题。
  我打电话给大勇,他说,任务还没有结束,现在是差额复试,所以还要努力,起码复试前应该见见导师。否则不要说上公费研究生,上自费的都难。
  我问大勇我该何去何从?大勇说,“义无反顾争取公费。你的基础应该是最好的了,如果上了自费,难道你能接受那么多跨专业考来的、甚至是没有上过大学的人超出你的事实吗?”
  
  这样的研究生形同鸡肋
  
  可以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成功了;但是我又是不幸的,因为我不知道考上这样的研究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相信老师这样帮我,绝对是因为他觉得我是人才可造,而不是仅仅出于物质利益。但是别人呢?想到大勇说的一个个还不如本科生的研究生,我很茫然。
  我感到我正在做一件无聊透顶的事情,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考这个研究生,考这个研究生又有什么意义!
  比起很多埋头考研的人来说,我是幸运的了,一年就过线了。但我现在都不知道要不要再上这个研究生。这样的研究生真是形同鸡肋,我到底该不该继续走下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