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韵之离骚——古希腊的散文

  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古今含义有所不同。在今人的观念中,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音响文学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形式自由、风格多变。而在古希腊人乃至后来的古罗马人的观念中,散文是指一种与诗歌相对、无须讲究格调韵律而又行文自如的文体,这与我国古人把不押韵、不重排偶、与韵文和骈文有别的一切散体文章称作散文,大致相同。在古希腊,散文被广泛应用在历史著述、哲学著述、演说辞等各个方面。从现存品种、数量而言,散文是其他文体无法比拟的。

  历史散文

  古希腊文学中最先繁荣的是史诗和抒情诗,稍后是戏剧(戏剧也是用诗写成),再后是散文。散文的最早形式就是历史著作。

  与史诗、抒情诗等一样,历史著作的故乡也是小亚细亚西部沿岸的爱奥尼亚。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末,爱奥尼亚人就有了叙事性的编年史、年谱,随之涌现出一些重要的历史学家,他们以形式简单、不讲求文辞修饰的散文把关于城市、民族、王公、神庙等事物起源的口头传说重述出来。米利都的卡德摩斯 (约公元前550年)被认为是希腊第一位历史学家,据说写过《米利都和爱奥尼亚的建立》一书,今已不传。米利都的赫卡泰乌斯(约公元前550—478年)是早期历史学家中最有名的一位。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旅行家,曾在地中海沿岸各地广泛旅行,并到过波斯、埃及,并把其所见所闻写入《地理志》 (或译《世界游记》)。此外,赫氏还写过一部《谱系》,主要叙述希腊人祖先的情况。“米利都的赫卡泰乌斯这样说:我把自己信以为真的东西的东西等诸于书;在我看来,希腊人的传说是五花八门、有趣可笑的。”从史学的角度看,赫氏的著作大都是神话,价值不大;但从文学的角度看,他的著作清新、纯朴,不少地方富有趣味,另外,他代表着新的一代的精神实质,是所处时代从事学术研究、提倡理性主义和发扬文学创作风尚的楷模。其后值得一提的历史学家有莱斯博斯人希兰尼卡斯 (约公元前482—397)。希氏认为,

  历史旨在寻根究底,探索真实情况;哲学要求的是热爱知识,

  寻求真理,在很大程度上,两者涉及面是相同的。

  他亲自查询地方记载,不放过任何文学资料或口头传说,搜集大量资料,用彻底的编年史体系,加以编排,写出了一部《雅典编年史》。该书从传说中的雅典国王俄奇哥斯一直写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洋洋大观,但可惜他收集的资料并非确凿可靠,编写中又多有杜撰,虽文字简洁优美,却实在无法为人利用。其他重要的历史学家还有阿尔戈斯的阿库西拉俄斯(公元前六世纪人)和兰普萨科斯的卡戎 (公元前六—五世纪人)。这些早期的历史学家被称为“散文说书家”,笔墨所及,有人物、事件、小邦、大国、政治、文化、军事,即他们所知道的一切事情和一切地方,并力求提供实际情况。然而,由于历史学本身尚处萌芽阶段,人们的认识水平非常有限,这些散文说书家的作品大多具有史话性质,历史价值不高。

  随着希罗多德的出现,希腊历史散文写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诺芬三大史家异彩纷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希罗多德和 《历史》

  希罗多德在古希腊的地位有些像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两人各自留下了一部不朽的史著,它们在各自地区的文学史上也赫然处于前列。希罗多德是希腊乃至整个西方的史学之父,有如司马迁是我国的史学之父。

  由于没有详细的文献记载,后人只能根据他本人的作品和其他不多的资料,对希罗多德的生平进行推测性的描绘。他是小亚细亚哈利卡纳索斯城人,出生于公元前484年左右。成年以后,由于反对当地僭主的统治,他和父亲被迫迁居萨摩斯。后来,他到了雅典,以雅典为第二故乡,在那儿度过了大半年。希罗多德酷爱旅行,在迁居雅典前曾到埃及、叙利亚、黑海沿岸、巴比伦、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等地,几乎走遍了当时西亚和地中海东半部各个主要地区。正因为此,后人又称之为“旅行家之父”。这些旅行对他的写作大有好处。公元前430至420年间,一般认为是公元前425年,希罗多德与世长辞,留在身后的是一部不朽之作《历史》。

  《历史》主要记述的是公元前五世纪初期希腊和波斯间的战争,有人又称之为 《希波战争史》。本书本来无卷次之分,后人将它分为九卷,每卷冠以一位缪斯的名字,因而又叫《缪斯书》。第一卷以远古以来一直存在着的神话式的欧洲与亚洲之间的敌对斗争开始,主要记述小亚细亚国家吕底亚与波斯的情况,谈到了吕底亚王克伊索斯进攻波斯,进而谈到波斯帝国的兴起及其征服吕底亚和埃及的活动;第二卷全部记述埃及“旧闻”;第三卷回过头来谈波斯:冈比西斯征服埃及其残暴统治,伪司美尔迪斯事件,大流士的兴起,波斯帝国的组织等;第四卷介绍西徐亚和利比亚的情况,进而叙述大流士对它们的征讨;第五卷介绍爱奥尼亚起义,波斯军队征服色雷斯,米利都起兵反抗波斯人,并向希腊本土各邦求援,斯巴达不予关心,雅典却表示支持;第六卷叙述爱奥尼亚陷落,波斯人进一步扩张,并派使者到希腊各邦索取水与土,即要求对方臣服,双方在马拉松交战;第七卷从薛西斯出征写到温泉关战役;第八卷记述决定性的萨拉米战役;第九卷记述普拉泰亚和米卡列之役,一直写到公元前478年雅典攻陷塞斯托斯。纵观全书,《历史》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六卷,它以希腊人和异族间的关系及作者所认为的发生纷争的原因和波斯的兴起、扩张为线索,记述了当时逐步集结在波斯麾下的各种力量、爱奥尼亚绝望的抵抗以及一场将要在希腊爆发的大风暴;第二部分包括最后三卷。主要记述波斯人入侵希腊和溃败的史实。也就是说,前六卷是后三卷的序言。史书的开头部分前后组织松弛,有人据此认为它并非作者在一时一地写成,前半部分的材料不是为了写战争而使用的。这种说法并不太符合实际。通读该书,你会越来越感到主题突出——参与希波战争这一重大冲突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全书显然是个统一体,它由许多不同的股线牢固地结合起来,最终结成了主线。

  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纳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
  果,他所以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
  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
  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
  纷争的原委交代清楚。

  这一绪论清楚地说明了《历史》的主要特点。作为一个“散文说书家”,希罗多德身上带有旧时代的深深烙印。

  虽然我的责任是把我所听到的都记录下来,但相信它们与否
  却根本不是我的分内之事;这一说明适用我的全部历史。

  作者的职业,主旨不在追求事实的真相,而在给人一时的娱乐方面取得成功,因而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听众感兴趣。希罗多德强调有闻必录;散文说书家的兴趣,使他往往沉浸于趣闻逸事,有时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所述内容难免真假难辩。就这方面的成就而言,希罗多德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的作品具有诗歌的朴素、自然和魅力,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对话精练警辟,叙事生动,文笔流畅、亲切、优雅而富有诗意。就其文学成就而论,希罗多德足配后人赋予他的另一个称号:散文之父。后世著名作家琉善 (约生于公元120年)就曾这样赞叹:

  我虔诚地希望能够模仿希罗多德其他一些特点就好了!我并
  不希望学会他所有的特点——那当然是毫无希望的。但他使模仿者
  失望的那些特点中哪怕只学会一种也好啊,例如他那令人愉快的风
  格、他那构思的技巧、他那爱奥尼亚语的天然魅力、他那万千警句
  构成的财富,或者是他那成匹锦绣上的万千花朵中的任何一朵,如
  果能学到手该多好啊!

  自然,从史学的角度看,这种叙述方法,再加上希罗多德对神谶和灾异的传统信念,以及较为明显的亲雅典立场,影响了《历史》的真实性。这些都是早期史家共有的缺陷。但是,希罗多德作为“历史之父”的伟大之处在于超越了他们。他具有一种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能够从他的时期之前的那些被看作历史的大量杂乱无章的材料当中,即时构思成有条理的故事。他尽量利用当时所能见到的文献记录,如史诗、碑铭、档案以及他人的作品,同时加上“个人亲自观察、判断和探索”。在他那里,历史不只是一些突出的、并不相互连贯的事实的排列;在它的表面的混乱下面,必然有一种统一性和连贯性存在;历史家的职责就是区别比较重大的事实和细小的事实,并以适当的顺序把它们联系起来。他的著作具有一种前所未见的协调和综合能力。尽管他有些轻信,但在批判精神方面仍超越了自己的时代,比如对碑铭、传说常常表示怀疑,并力图发现事实的真相。另外,希罗多德是西方人中难得的几位对东方不抱偏见的人:他尊重古老的东方民族,承认他们比希腊具有更悠久更发达的文明;他对希腊人的仇敌波斯比较公正,没有肆意诋毁。因此,他的著作中保存了研究东方文化的有价值的资料。正是由于上述方面,《历史》被认为是西方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历史著作。

  《历史》中有着不少精彩的篇章,如大流士登基后波斯人关于政治体制的争论,雅典等城邦对待波斯人土水之贡要求的态度等。它不仅记述了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思想斗争,而且把以独具的观察力观察到的世界记述下来,表达出整个人类的精神面貌。在当时,这个世界光怪陆离,十分有趣,深深吸引了独具慧眼、具有无比宽大胸怀的希罗多德,他不以批判的精神看待一切,这是他的弱点,却也因此比别人记录了更多的内容,保持了更多在今天看来十分珍贵的资料。他没有后来道德论者那么多的偏见、顾忌,冷静地记录下恶人善终、好人受罪的事实。他颂扬民主自由,对僭主深恶痛绝,却也陈述了专制有其合理存在性的理由。这部书不仅仅是用优美的散文写成的史书、地理志,也是著名的人类学著作,其中保留了东方及日耳曼民族的许多传说。“在希腊,从未有一个作家能像希罗多德那样涉及范围如此之大和去世的及永生的男女人数如此之多”。在西方,他是散文中的荷马,《历史》是散文体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

  修昔底德和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说及“散文中的荷马”,在古希腊人心目中还包括另一人,此即修昔底德。如果说希罗多德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无所不包的通史性的 《历史》,修昔底德则留下了一部专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生平不详,后人有限的较可靠的了解,都来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从各方面综合分析,他的生年在公元前460至455年间,卒年可能是公元前401年,比希罗多德晚一代人左右。恰如希罗多德经历过希波战争,修昔底德经历了对古希腊史有着巨大影响的另一场大战,即伯罗奔尼撒战争。他之所以走上了写史之路,据说是少年时听希罗多德朗诵他的《历史》,心往神驰,暗下决心要写一部至少不亚于《历史》的著作,传名后世。这一传说虽很美好,却不一定合乎事实。作为一名富裕而显贵的家庭之后,修昔底德曾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了;这固然是件残酷的事,但于修昔底德而言却是一展宏图的良机。他精通军事,公元前423年被选为副帅,率雅典人去卡息狄斯作战,结果却一败涂地,其本人也迭受打击:“我遭遇不幸,在安菲波利斯统率军队以后被逐回国,过了二十年的流亡生活。”政治理想彻底破灭了!从此以后他转而从事历史写作,并在这一领域显出自己的伟大之处。修昔底德写史的风格与希罗多德几乎完全不同。

  关于战争事件的叙述,我确定了一个原则:不要偶然听到一

  个故事就写下来,甚至也不单凭我自己的一般印象作为根据;我所
  描述的事件,不是我亲自看到的,就是我从那些亲自看见这些事情
  的人那里听到后,经过我仔细核察过的。就是这样,真理还是不容
  易发现的:不同的目击者对于同一个事件,有不同的说法,因为他
  们或者偏袒这一边,或者偏袒那一边,或者记忆不够完全。我这部
  历史著作很可能读起来不那么引人入胜,因为书中缺少虚构的故
  事。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和将来也会发
  生的类似的事件(因为人性总是人性)的人,以为我的著作还有一
  点益处的话,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我的著作不是只想迎合群众
  一时的嗜好,而是想垂诸永远的。

  这段话反映出修氏的与希罗多德及散文说书家完全不同的治史观念:历史家的首要责任是真实、客观,其著述要能予人以教益。希氏著作中经常出现的神话传说和神谕等从他的著作中完全消失了:修昔底德以不厌其烦的细节,以令人信服的真实性,记载了一切的胜利和灾难:他自己的失败和流放,塞拉库萨惨痛的史实,“斯坦塞斯”的恐怖,希腊战争精神的毒害,诸如此类。他不仅想让人们了解历史真相,而且力求告诉人们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深究隐藏的背后的各种原因,探索历史因果和人事规律。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一卷中,他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雅典和伯罗奔尼撒同盟的矛盾,在指出矛盾何以爆发的同时,阐明了导致战争的近因和远因。第六、七两卷主要记述西西里之役。读完这两卷,谁都可以看出雅典远征西西里之所以惨败,是因为外线作战的困难、海陆封锁失灵、地形不利、主帅优柔寡断、兵力分散、雅典内部党争对军事的不利影响以及敌方不断获得增援等。这种求真的唯理主义精神,在古希腊史学传统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修昔底德还是第一位能够体会经济事务对历史的价值和作用的历史学家。以对战争的分析而论,希罗多德只把它当作一系列的战役描写,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而在修氏看来,财政问题是战争中一个主要因素:国库不充实就不可能支持长期战争,也不能维持一个舰队。正因为此,他十分准确地记述了雅典的财富和资源,尤其是维典的岁入和赋税。他从经济等角度考察了希腊殖民的历史,看到了商业贸易的作用。在谈到特洛伊战争时他这样写道:

  依我看来,阿伽门农一定是当时最有势力的统治者,正因为

  此,他才能够召集舰队,进攻伊利昂,而不是因为那些向海伦求婚

  者对丁达里阿斯宣了誓,必须跟随他的缘故。

  战争之所以拖延了十年,不是由于希腊军队人数不够,而是由于经济资源不足。这样一种认识,在古代同样是难得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修昔底德用了三十年时间呕心沥血之作。

  在这次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我就开始写我的历史著作,相

  信这次战争是一个伟大的战争,比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任何战争更有

  叙述的价值。……这是希腊人历史中最大的一次骚动,同时也影响

  到大部分非希腊人的世界,可以说,影响到几乎整个人类。

  即使是在遭流放的二十年间,他也初衷不改。令人遗憾的是,作者穷二十九年之功所写成的空前巨著并未能写完。他在第二篇序言中曾说把“这段历史一直写到斯巴达人和他们的同盟者把雅典帝国毁灭,把长城和庇里犹斯毁掉时为止”, (并曾想记述雅典城邦内部的党争,)即要写到公元前404年战争最后结束,但是现在作品到公元前41年冬季突然中断了。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传统上分为八卷,依其内容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卷是绪论,其中第一章说明了希腊早期的历史和作者撰史的方法和目的;第二至十一章说明战争的远因和近因;第二、三、四卷记述战争前九年的事情,每卷记述三年,作者亲历的安菲波利斯事件就在第四卷之内;第五卷记述第十至第十六年的战事;第六卷和第七卷记载第十六至十九年的历史,主要是公元前四一五年间雅典人的西西里远征及全军覆没情况;第八卷记述战争最后阶段最初两年间(第十九至二十一年)的历史。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相比,修昔底德的著作是把长达二十七年之久的战争当作一个整体来叙述的,全书各卷都紧扣战争主题;各个部分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彼此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此外,该书还把战争行动与各方盟邦之间的斗争,各邦内部不同阶级、阶层和政派间的斗争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与《历史》结构较为松散、枝蔓芜杂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修昔底德本人军事知识丰富,并曾亲自参加过战争初期的一些著名战役,这为他写战史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与希罗多德相比,修昔底德对战争的描写更为深刻、更为真实、更为生动。第七卷关于西西里远征的描写,更是其中的典范。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如雅典方的伯里克利、克里翁,斯巴达方的伯拉西达等。但是作者很少谈论人物。他生活在一个崇尚心理推究的时代里,他从这些人的言论和其他方面来研究他们的特性和思想方法,有时以生动的戏剧性人物塑造方法来研究他们,但是他关心的只是他们的精神面貌。修昔底德从没有提到过超自然的人物,认为他们是根本不起作用的。至于他个人,他在书中极少提到自己的活动,不以历史为自己歌功颂德,不为安菲波利斯的失利作任何辩护;对曾把自己驱逐出境的人,以及战争中的对手斯巴达人,他不加任何微词。这种客观态度同样难能可贵。

  与《历史》不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用简洁的阿提卡散文写成的。作者显示出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文笔简洁、扼要、生动,善于用简短而警辟的词句阐述自己的观点,用很少的文字表达意义深远、情感充沛的内容,措词用语有如格言一般精炼,像枪声那么响亮,往往给人一种才华横溢的印象。与其精雕细琢的风格相应,《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些地方措词古僻,晦涩难懂,但这对全书的艺术水准不构成太大影响。该书中保留了不少演说,这些演说更显示出作者的文学修养。

  在这部历史著作中,我利用了一些现成的演说辞,有些是在

  战争开始之前发表的,有些是在战争时期中发表的。我亲自听到的

  演说词中的确实词句,我很难记得了。从各种来源告诉我的人也觉

  得有同样的困难;所以我的方法是这样的:一方面尽量保持接近实

  际上所讲的话的大意,同时使演说者说出我认为每个场合所要求他

  们说出的话语来。

  除第八卷外,修昔底德在一至七卷都多处引用演说词,以更生动、巧妙地说明有关事件。在卷一里,他借科任托斯人之口描述了斯巴达人与雅典人之间的鲜明对比:

  一个雅典人总是一个革新者,他敏于把这个决心实现。而你

  们(指斯巴达人)善于保持事务的原状;你们从来没有创造过新的

  观念,你们的行动常常在没有达到目的的时候就突然停止了。其

  次,雅典人的勇敢常常超出他们人力和物力允许的范围,常常违反

  他们的善良判断而去冒险;在危难之中,他们还能坚持自己的信

  念。而你们的天性总是想做得少于你们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总是不

  相信自己的判断,不管这个判断是多么健全的;总是认为危险是永

  远没有办法可以挽救的。

  这些演说词文理并茂,切合环境,是修昔底德在文学创作上最大努力的结果。其中,第二卷中伯里克利的葬礼演说可谓人类文化思想上的一颗明珠,在此我们不妨多引用一些:

  过去许多人在此地说过话,他们总是赞美我们在葬礼将完时

  发表演说的这种制度。在他们看来,对于阵亡将士发表演说,似乎

  是对阵亡将士一种光荣的表示。这一点我不同意。这些在行动中表

  现自己的人,我认为,在行动中就充分宣布他们的光荣了。我们相

  信,这许多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丝毫不因为一个人对他们说好或说

  歹而有所变更。……

  我不想作一篇冗长的演说来评述一些你们都很熟悉的问

  题……我所要说的,首先是讨论我们曾经受到考验的精神,我们的

  宪法和使我们伟大的生活方式。随后我想歌颂阵亡将士。……

  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邻人中模仿得来的。我们不

  模仿别人,相反,却是别人的典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

  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身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

  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

  没无闻。我们不仅在政府工作中享受自由,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可

  享受得到。……我们随和地与人交往,可是,不会因此成为毫无法

  纪的公民。正因害怕变成毫无法纪,反倒成为捍卫我们法律的主要

  力量,教导我们遵从行政机构和法律。…………我们爱好美丽的东

  西,但是没有因此而至于奢侈;我们爱好智慧,但是没有因此而至

  于柔弱。我们把财富当作可以适当利用的东西,而没有把它当作可

  以自夸的东西。至于贫穷,谁也不必以承认贫穷为耻;真正的耻辱

  是不择手段以避免贫穷。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仅

  是他们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

  ……这就是这些人为它慷慨而战、慷慨而死的一个城邦。……

  这些人无愧于他们的城邦。……他们贡献了自己的生命给国家和我

  们全体;至于他们自己,他们获得了永远长春的赞美,最光辉灿烂

  的坟墓——不是他们的遗体所安葬的坟墓,而是他们的光荣永远留

  在人心的地方;每到适当的时机,永远激励他人的言论或行动的地

  方。因为著名的人物是把整个地球作他们的纪念物的;他们的英名

  生根于人们的心中,而不是雕刻在有形的石碑上。你们应该努力学

  习他们的榜样。你们要下定决心: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

  才能有自由。在战争的危险面前,不要松懈。……

  “修昔底德在世时默默无名,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则无法估计。”这是修氏本人的两句残诗,竟不幸而言中:他的未竟之作在当时未为人认可,在二百年后才大放异彩。对这位历史家和散文大家而言,这是不幸,又是万幸。后人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认识和理解,完全得功于修昔底德及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色诺芬及其著作

  英国著名古希腊史专家伯里曾这样评价色诺芬:“色诺芬之于历史,乃一玩物丧志之人。吾人观其各种著作,诚希腊文学中之一名家,然思想平庸庞杂,凡事只求铺张而不深究其理。”这段话有些尖刻、过分,却也反映了色诺芬的某些真实情况。

  色诺芬出生在雅典一个富有的家庭,具体年份不详,或曰公元前444年,或曰431/430年,或曰公元前428/427年左右;卒年也有多种说法:公元前354年,公元前352年等。与修昔底德一样,色诺芬曾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建立的寡头政治非常支持,对斯巴达的寡头贵族政治非常向往。雅典民主政治恢复后,他离开了母邦。公元前401年,他不顾老师苏格拉底的劝告,应邀参加了波斯国王的弟弟小居鲁士向哥哥争夺王位的远征。远征以失败告终,色诺芬本人也因此被雅典终身放逐,直到晚年才获赦免。其间他主要在斯巴达寄居,公元前371年始定居科林斯,直至去世。正是在这段时间不短的流亡生活中。色诺芬开始了其著作生涯。

  色诺芬是古代希腊和整个古典世界最多产的作家之一,笔墨所及,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小说等各个方面。《苏格拉底的辩护》、《回忆苏格拉底》、《会饮篇》是其主要哲学著作。色诺芬曾和柏拉图一起就学于苏格拉底,然而苏格拉底却在公元前三九九年被雅典政府判处死刑。色诺芬愤而写下了这三部书,主要是为自己的老师申辩。

  我常常感到奔怪的是,那些控诉苏格拉底的检察官们究竟用

  了一些什么论证说服了雅典人,使他们认为,他应该由城邦判处死

  刑。他们对他的起诉书大意是这样的:苏格拉底的违反律法在于他

  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而且还引进了新的神;他的违法还在于

  他败坏了青年。

  然而,所有指控都是站不住脚的。苏格拉底

  不仅没有像起诉书所指控的那样不尊敬诸神,而且明显地比

  别人更崇敬诸神;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

  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

  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凭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

  国齐家。……因此,在我看来,像苏格拉底这样品格的人似乎应该

  受到国家的尊崇而不应被处死。

  在经济方面,色诺芬著有 《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等。《经济论》又译作《家政篇》,由一系列的对话组成,共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苏格拉底和克利托布拉斯讨论私人经济,给这种经济下的定义主要是指家务处理好的艺术,井赞美了农业。在第二部分中,色诺芬着重谈论妇女教育问题;对妇女来说,家庭经济是主要的教育。 《雅典的收入》是色诺芬晚年的作品,叙述了雅典的财源,谈到了增加城邦收入的方法。

  政论性的问题在色诺芬的著作中占有很大地位。 《拉西第梦人的政制》记述了被作者美化的斯巴达制度,同时还间接谴责了雅典民主制。《亥厄洛》谴责了虚荣而暴虐的暴君统治。在《居鲁士的教育》中,作者假托对波斯开国君主居鲁士所受的教育和他的作为的描述,阐发了自己的以斯巴达制度为模型的理想。这部分共分八卷,实际上是部历史小说,有点像后世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该书第一部分写居鲁士的青年时代,详述了教育的价值;第二部分叙述他的战功;第三部分把他描绘成一位身居王位的哲学家。全书历史成分很少,但写得很生动。

  色诺芬得以名扬后世,主要靠其两部历史著作:《长征记》和《希腊史》。 《希腊史》是色诺芬雄心最大、下功夫最多的一部分,共七卷,从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第二十一年 (即修昔底德止笔的公元前411年)写到曼丁尼亚战役(公元前363年)。作者力图模仿修昔底德的写史方法,《希腊史》第一、二卷显然是续修的伯罗奔尼撒战史。但是他这部书尽管很有文采,却在各个方面远远不如修昔底德的作品;即使拿全书写得最好的第一卷而论,它的准确性和公平性都有很大缺陷。在治史方法上, 《希腊史》比《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大大倒退了一步:书中屡屡提到神示、梦兆,宣扬神明干预人事的能力,叙述时明显偏袒斯巴达,同时不够精练。

  《长征记》(或译《万人远征记》)是色诺芬著作中最负盛名的一部。全书现分七卷,记述希腊雇佣军参加波斯内战,并在小居鲁士死后退出美索不达米亚,撤至黑海沿岸,最后乘船回到色雷斯的长途行军过程。书中详细记述了这支军队沿途进行的无数次战斗和艰辛困苦的生活,描写了雇佣军内部分歧和士兵的心理状态,同时还细致叙述沿途各地的地理、物产及各个落后部落的民情风俗、经济活动。作为一位事件的亲历者,一位有着高度文学修养的亲历者,色诺芬栩栩如生地记叙了这一事件,非常引人。后人称色诺芬为“阿提卡的蜜蜂”,《长征记》表明,他无愧于这称号。从史的角度看,本书具有色氏其它著作同样的缺点:夸大其词,有偏见,但是,作为唯一记叙这一重要事件的史著,它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从文的角度看,它文笔简洁、优雅、鲜明、流畅,人物刻划异常出色,景物描绘活灵活现,可谓叙事史的典范。与修昔底德一样,色诺芬也在行文中穿插了不少演说;这些演说同样写得很漂亮,但是有些矫揉造作,令人难以信服。不过总的说来,这是一部清新、坦率的作品,作者的创作无损于这一极为惊心动魄的历史的本来面目。附带说一下,《长征记》在当时传诵一时,对后人也很有影响。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过程中,在与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举行伊苏斯会战的前夕,对部下作战斗动员,其中就谈到了色诺芬和万人雇佣军的远征:

  据说他还间接地提到色诺芬和他那一万人,数量比他们现在
  少得多,威望比他们低得多,也没有骑兵,……远远不如他们现在
  强;而且,色诺芬既无弓箭手又无使用投石器的人,只有少数克里
  特人和罗得岛人有弓箭和投器,……尽管如此,这一万人还是在巴
  比伦城门口把波斯国王本人赶走了,而且还在向修克赛因海进军途
  中,把企图阻挡他们的那些部族都打垮了。(阿里安:《亚历山大
  远征记》)

  由此可见人们对《长征记》的普遍重视。

  哲学散文

  哲学散文出现得也比较早,是古希腊散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恰如古希腊历史散文,哲学散文也发源于爱奥尼亚,公元前六世纪时这里出现了西方第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即米利都学派,代表人物有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泰利斯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也是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开创人,约生于公元前624年,死于公元前547年,博学多才,是“希腊七贤”之一。在哲学上他首先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阿那克西曼德 (约公元前610至546年)是泰利斯的学生,倾向于比泰氏更抽象的思维方式,认为宇宙的根源是“无限定”(“无极”),由此分离出热与冷、干与湿的对立物,形成运动,产生天体万物。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米尼 (约公元前585至526年)在继承前辈学派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认为万物产生于气,气是无限和永恒的,由于气的不断运动而产生万物。它的运动有两种形式;稀散和凝聚。世界上一切存在物都是气的稀散化和凝聚化而产生的。总的说来,米利都学派致力于探索世界的本原,力图回答“世界是什么”和 “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两个重要问题,表现了冲破传统的神话观念的束缚的大无畏精神和先进思想。为了表述自己的观点,他们采用了并发展了刚刚成形的散文文体,在文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

  赫拉克利特是其后不久的著名哲学家,生卒年代约为公元前540至470年,也是爱奥尼亚人。他对哲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其辩证物思想,“一切皆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等论断至今仍常为人引用。赫氏著有《论自然》一书,用韵文和格言体写成,具有相当高的散文水平,惜已佚失。

  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和公元前四世纪是古希腊哲学最辉煌的时期。首先应该提到的是苏格拉底和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生卒年代约为公元前460年至370年,出生于色雷斯,曾周游各地,是原子论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著述很多,较著名的有《论字宙秩序》、《论自然》、《论人性》等,涉及哲学、逻辑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是“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著作文字水平很高,古罗马著名学者西塞罗认为他的语言可以和诗歌媲美,富有节奏,比喻生动,形象鲜明。遗憾的是,除个别残篇外,他的著作未能传至今世。

  德谟克利特在许多方面类似我国的老子。他在“毫不在意名望,因为他看不起那种荣耀。与老子“罪莫大于可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的无为思想相似,德氏认为:“凡想安宁地生活的人,就不应该担负很多的事,不论是公事或私事。”“人们通过享乐上的有节制和生活的宁静淡泊,才得到愉快。……因此,应该定心于那可能的东西,满足于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物,不要太注意那些作为人所嫉妒和羡慕的对象的人,思想上也不要老是惦念着他们……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有的,并且把自己和那些更不幸的人去比一比。”

  苏格拉底在西方的地位有如我国的孔夫子,也是个圣人。他于公元前469年出生在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据说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婆。苏格拉底是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转而研究哲学,很有成就。公元前399年,他被雅典民主政府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判处死刑,最后饮鸩身亡,成为西方文化史上为追求真理而死的殉道者。

  苏格拉底是一个异常超群出众的人,他生活在一个与别人隔绝的世界中,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知识和道德的探索;他古道热肠,爱开玩笑,往往也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他一本正经、毫不掩饰地剖析人生,往往使人笑逐颜开。他具有一种好奇心很重的探究精神,提出了许多不寻常的问题,同时他又具有一种天真无邪的童心,常常独个儿在屋子里作跳舞练习,心里想说什么就侃侃而谈,毫无掩饰、他的外表也与众不同,身材粗壮,面露饱经风霜之色,经常赤脚,衣衫褴褛,一双深陷的眼睛显得炯炯有神。他爱沉思冥想,有时一连几天缄默不言。他又是一个口若悬河的健谈者,有时滔滔不绝地进行雄辩,语惊四座;有时他非常幽默,有时则很严肃,令人难以捉摸。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正面学说也不多。他坚持这么一个信念:知识即德行。他不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到了晚年,他想学习音乐,就老老实实到学校里去,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他孜孜不倦地钻研一个自己既不能解决,人类也不能解决的问题:他认为他所追求的真理,一定是到处可见到的。他这样坚持:“人贵自知”(“了解你自己”)。

  就其哲学成就而言,苏格拉底既不如德谟克利特,也不如同时代另一哲学家、智者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但是他在哲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影响,却是别人无法匹比的。这主要在于他的超群出众的富有灵感的性格;其次,他为了真理不惜牺牲生命,这也是件也不起的事实。他有先知一样的信念,因此感到死得其所而无怨。他怀着坚强的信念死去,坚信真理比生命更为珍贵,不但如此,就是寻求真理虽没有成功,也比生命更为珍贵。另外,这还要归功于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他至少有两位好学生在为他和他的学说鼓吹,一个是我们已经谈到的色诺芬,一个是下面将详细谈论的柏拉图。

  柏拉图 (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出身于雅典名门之后,父亲据说是雅典古代帝王的后裔,母亲是著名改革家梭伦的后代。柏拉图在幼年时期受过良好的教育,曾有三位教师分别教他文法、体育和音乐。他起初对诗艺非常感兴趣,后来从事哲学研究,并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二十岁时,他从师于苏格拉底,并成为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苏格拉底被处死后,他离开雅典,到麦加拉、爱奥尼亚、埃及、昔兰尼、小亚细亚、意大利、西西里等地游历。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到了西西里叙拉古城僭主狄奥尼修斯的宫廷,企图建立哲学家王国,实现其贵族政治现想,却因和狄氏发生争执而告失败,他本人遭到囚禁,甚至被卖到伊井拿作奴隶,幸得友人为他赎身,他才得以回到雅典,其时年龄四十岁。从此柏拉图开始了以授徒讲学和写作为主的生活。

  柏氏一生著述甚丰。在以他的名义传至今日的四十多篇著作中,有三十来篇可以肯定是他的真笔,包括《斐德若篇》、《高尔吉亚篇》、《会饮篇》、 《国家篇》(即《理想国》)、《苏格拉底的申辩》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美学、文学等方面。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对话体写成。《斐德若篇》 (又译《斐多篇》)叙述苏格拉底在服毒而死之前与朋友和学生的话别,谈到了苏氏饮鸩而死的具体情节。该书具有一种悲壮感,其感人之处可以与三大悲剧诗人的作品相比。全篇对话在细节上写得很真实,有意识地把一个又一个的论点连贯起来,没有武断或牵强之处。《高尔吉亚篇》写于苏格拉底被处死后不久,书中充满着新近苦难的刺痛。对话以探究修辞学的性质开始,而以对一切“修辞术”教师、政客和雅典人的政治生活作出严厉谴责告终,可分为四个主要的主题:虐待人比自己受虐待更坏;因犯错误而受罚比不受罚好;我们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人生的目的是活着,不是似活而非。柏拉图在此显示出自己愤世嫉俗但绝不玩世不恭、而要热爱人生的特点;他以更加审慎熟察的态度,以对最高道德理想的更大的信仰,来应对一切忧伤和失望。《会饮篇》可以说是对苏格拉底被处死一事的最后反思,是柏拉图关于理念论和美学思想的一篇重要对话。它借托苏格拉底等七人的七篇颂词,说明爱的对象、美是什么、如何才能认识真正的美。这篇对话写得辛辣有力,同时富有想象力,不严格地说,就像一篇精美的散文小说作品。英国著名文学史家默雷曾这样评价 《会饮篇》:

  我们只有度过许多死的深渊,通过双目看到大千世界中光怪陆离、美不胜收的景象,才能领略到它的壮丽宏大。

  柏拉图被公认是古希腊伟大的散文大帅。就其散文风格而论,他比当时最著名的演说家狄摩西尼“范围更大,更为敏感,更为深思熟悉,更有想象力”。读他的作品,你总会感到你是在面对一颗伟大的心灵,它触细入微,推理深入,又富有道德和理想。

  柏拉图的作者,几乎都是用对话体写成。对话体这种散文文体,在柏拉图手中可谓达到了顶峰。我们不妨以《苏格拉底的申辩》作一详细说明。

  《苏格拉底的申辩》(或译《申辩篇》)写成于苏氏被处死后不久,是柏氏为其老师鸣屈的力作,以第一口吻写出。同为苏氏弟子的色诺芬写过同名著作,宗旨与柏氏相同,但写作风格和内容有很大区别。柏氏的《申辩篇》以苏氏为主角.通过他和对手的辩论,一问一答,最后驳倒对方立论的前提,得出苏氏无罪的结论。

  雅典人啊,你们如何受我的原告们影响,我不得而知;至于
  我,也几乎自忘其为我,他们的话说得娓娓动听,只是没有一句真
  话。他们许多假话中,最离奇的是警告你们要提防,免受我骗,因
  我是个可怕的雄辩家。无耻之极!他们无耻,因为事实就要证明,
  我丝毫不显得善辩,除非他们以说真话为善辩。

  对话一开始就直入主题:辩护。接着,苏氏引出了敌方的观点,一一加以批驳;比如,为答驳起诉人控告他蛊惑青年,苏格拉底连发三问把他驳倒:你说我盎惑青年,然则谁辅益青年?你说我蛊惑青年是有意的,或是无意的?我是如何蛊惑青年的?因此,苏格拉底不必认罚,而要请赏,因为他有功于国:“杀我这样的人,你们害我倒不如害自己之甚。”面临死亡,苏氏没有躲避,没有胆怯,没有退却,同时也不愿苟且地去生;死不见得可怕,只要死得安然,问心无愧: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就这样,柏拉图简洁、优雅、鲜明、流畅的文笔,描绘了人类历史上这一光荣的一页,为人树立了一种道德的基型,刻划了一个永生的殉道圣人形象。

  演   说

  演说在古希腊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随着城邦社会政治、尤其是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产生,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确立则为演说的繁荣提供了前提。在雅典等推行民主政治的国家中,可以说每一位政治家都是出色的演说家,每一个有志于从事政治活动的公民都必须注意训练自己的演说才能。演说术的发展对希腊散文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最早的散文家的文体过于雕琢,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太富有诗意,《安提丰》过于拘谨严肃,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太艰涩。正是在演说的冲击下,希腊散文逐渐形成了一种永恒的正规的文体:行文流畅,持论正确,自我克制,音韵和谐。这种散文从那时起一直持续至今,并为拉丁语和现代语言的散文奠定了基础。

  在希腊文化的盛期,演说家层出不穷,尤其是在雅典。雅典著名的政治家伯里克利就是一位很有成效的演说家,其葬礼演说永存世界著名演说之林。但是,他还不是最有名的演说家。雅典城邦的十大演说家是安提丰、安多喀得斯、吕西阿斯、伊索格拉底、伊赛俄斯、吕库尔戈斯、埃斯基涅斯、许佩里得斯、狄摩西尼、得那尔科斯。

  安提丰是十大演说家中最早的一个(约公元前480—411年)。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具有贵族的强烈偏见。就其本人而论,他从没有或者说极少走上法庭或当众演讲,但凭为人代撰的演说词获得了极大荣誉。从其现存演说词(都是关于谋杀的辩护词)看,演说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语言凝炼。修昔底德在其史书中保留或代人撰写了许多精绝的演说,这与曾师从于他不无关系。

  安多喀得斯(约公元前440—391)是名门之后,祖父曾是公元前四四六年与斯巴达签订三十年和约的十位雅典使者之一。安氏主要是个政治家,所传演说词均与其政治活动有关。

  吕西阿斯(约公元前459—380年)原籍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辈时定居雅典。他是古希腊最著名的诉讼演说作家,现存演说主要是代人撰写的讼辞。他最令人赞赏的地方,是有能力洞悉各个不同的诉讼委托人的特性,并使他的演说词听起来非常自然。吕西阿斯的风格质朴、简洁、清晰、生动。他一般只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眼,避免使用诗的词汇、隐喻和夸大的言辞,善于掩盖自己的修辞技巧。这种自然得体的演说风格成为阿提卡风格的典范。

  伊赛俄斯 (约公元前420—350年)生平事迹不详,据说不是雅典人;据传统说法,他是大演说家伊索格拉底的学生,狄摩西尼的教师。伊氏一生也专为人撰写讼辞,现存演说都涉及财产继承权问题,很能打动听众。

  吕尔库戈斯(约公元前396—324)是雅典著名政治家之一,现只有一篇演说辞传世,风格热情而庄重,论证的逻辑性强。

  埃斯基涅斯 (约公元前390—315年)是雅典的政治家和演说家,政治上支持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他和当时的著名政治家、演说家狄摩西尼是政敌,双方曾多次辩论,为后人留下了多篇精美的演说词。埃氏的作品主要有 《驳提马尔科斯》、《出使之罪》、《驳克特西丰》等,文辞非常优美,但略嫌深度不够。

  许佩里得斯 (公元前389—322年)出身于雅典名门,起初是一位专职的演说家,后来转向反对马其顿的政治斗争,结果被处死。他的演说充满激情,在许多方面带有其老师伊索格拉底的影子。

  得那尔科斯(约公元前360—290)是十大演说家中的最后一位。他曾就学于亚里斯多德的学生提佛拉斯托斯开设的修辞学校,喜欢模仿前辈优秀演说家如吕西阿斯、许佩里得斯、狄摩西尼等的风格。以现存演说看,他用语拙劣,结构松散,远逊于其他大演说家。这反映出演说的衰落。

  伊索格拉底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之一,生于公元前436年,卒于公元前338年。他在年轻时受过良好的教育,曾受业普罗塔哥斯、苏格拉底等人学习哲学,又曾师从高尔吉亚学习修辞。公元前393年,他自己创办了一所正式的修辞学馆,它后来成为希腊的最高学府。伊氏酷爱哲学,认为哲学是一门陶冶心智的学问,可以增强品性,培养正确判断事理的能力,并促进高度发展人类最伟大的力量——语言。理想的哲学家应该是一个对各项科目的知识广泛涉猎的人。相比之下,伊氏通达哲理,有教养,远胜一般的演说家;他经验丰富,通情达理,远胜一般的哲学家。

  伊索格拉底为人谨慎,很少到公共场合作演讲,获得声誉主要靠演说词。他把语言看作性格的表现,高尚品德的反映,因而非常注意演说词的雕琢,力求精致、优美、和谐。他的代表作是公元前380年为庆祝第一百届全希腊奥林匹克竞技大会所作的 《泛希腊集会辞》。该演说词共分为序论、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在回顾过去、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盛赞雅典,提议讨伐波斯,敦促雅典与斯巴达和睦相处,重振希腊人海上联盟的旗鼓。该文文体庄严,结构完整而紧密,节奏感强,论辩有力,被后人视为希腊语标准散文。我们不妨引用几段:

  我时常觉得奇怪,为什么那些召开泛希腊集会和创办体育竞
  赛的人认为体力上的成就应当获得这大的奖赏,而对于那些私下为
  了公众的利益而勤劳的人,为了有助于别人而锻炼自己的心灵的
  人,他们却不给予任何荣誉。其实他们应当特别关心他们才对,因
  为即使运动员获得了双倍的体力,别人也不会生活得更好;而一个
  人有了很大的智慧,所有愿意分得一份他的智力的人都能得到好
  处。

  可是我并没有因此而灰心、懒于努力;相反,由于我相信这
  篇演说辞将使我获得的荣誉就是一种够好的奖赏,我才来到这里,
  对讨伐蛮夷的战争问题和我们彼此间的和睦问题提供意见。……要
  是同一事件只能用同一格式而不能用另一格式来表达的话,我们就
  可以认为再用前人的同样方式来讨论,便是无端使听者感到厌烦;
  但是既然演说带有这样的性质,能使人用多种方式来讨论同一题材
  ——把旧事讲得像新的,把刚发生的事情说得像古往的——那么我
  们就不应当对别人早已讨论过的题材避而不谈,而应当争取比他们
  讲得更好。因为前人的成就是留给大众的公共财富;但是怎样在适
  当的时候拿来使用,怎样在某种情况下对它们作出适当的思考,怎
  样用美妙的言辞来表达,这些是聪明人特具的本领。……

  伊索格拉底对后人影响很大。十大演说家中伊赛俄斯和许佩里得斯是他的学生,古罗马最有名的演说家西塞罗可说是他的隔世弟子。他的作品是后世欧洲散文的典范。在诸多演说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狄摩西尼了。他生于公元前384/383年,历经磨难,克服了口齿不清、气不足等先天困难,私淑伊索格拉底,终于成为当时最卓越的演说家。自公元前四世纪五十年代起,希腊各邦遭到马其顿的入侵。作为一位富有激情的爱国者,狄摩西尼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火热的政治斗争中去。正是在这些方面,在揭露马其顿人的侵略意图、鼓励雅典人起而抗争方面,狄摩西尼最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演说才华,显示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狄摩西尼身上体现了艺术和热情的结合,反映了对行动的道德要求,以及对公正和高尚的精神的无悔追求。

  狄摩西尼的代表作是三篇反对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演说,尤其是《第三篇反腓力辞》。《第三篇反腓力辞》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论,谴责一些演说者只图讨听众喜欢,说空话;第二部分是正文,揭露了腓力的欺骗手段,谴责了希腊人对腓力的绥靖、妥协,并提出了打败腓力的方法;第三部分是结束语。全文洋溢着一股激情,庄严简洁,激动人心。

  雅典人从不向专横无义的政权卑恭屈膝,以求安逸。不,我

  们历史记载的是一系列英勇杰出的事迹:立国以来,我们一直勇敢

  地克服艰险以保持国家荣誉。你们极其崇敬这类行为,认为这是雅

  典精神的特征。在这方面有超卓表现的先辈,历来是最受颂扬的人

  物。你们的想法自有道理。对于那些宁愿离井背乡,远航他方而不

  愿俯首听命于异族的人,谁能不讶异于他们的崇高举动呢?当日的

  雅典人并未渴求什么议长或将军为他们谋取不难忍受的奴隶地

  位。他们具有生而不得自由毋宁死去的精神。

  他还在另一处同样慷慨激昂地向雅典人呼吁:

  雅典公民们,非正义、不公正、欺诈和背信弃义绝对不可能

  使我们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些行为只能取胜于一时,或得逞于

  瞬间;它们极可能在短时间中花朵怒放,但是时间久了,它们原形

  毕露,憔悴枯萎;正如一座房屋和一艘船只,它们的底部必需十分

  牢固,一项政策的基础和根据也必需真实可靠;而马其顿外交上的

  胜利,并不是在这种基础上取得的。

  二千多年后的今天,读狄摩西尼的演说,你仍会感到一种力量,一种不可言尽的美。他的演说词不愧为散文文学的代表作。

  公元前322年,狄摩西尼在狱中自杀。他的死标志着一个巨大的分界线。在这之前,希腊文学确确实实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伟大创作;在这之后,它成为一般的第一流文学。在这之前,希腊诗人、作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创作出许多举世无双的优秀作品;在这之后,文学家等主要靠模仿、加工、改写,缺了许多创作的激情。在狄摩西尼死后不久,随着雅典城邦和其他希腊城邦的灭亡,随着民主制度的瓦解和宽松气氛的结束,辉煌一时的演说也就衰微了。不过,狄摩西尼及其他伟大演说家的演说实践和卓越成就,为古罗马和以后的人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伊索寓言

  在古希腊诸文学形式中,伊索寓言可谓最早传入中国的。明代末期,我国就出版了由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口述的译本《况义》,收录了二十二寓言;1840年,即鸦片战争爆发的当年,《意拾蒙引》刊行,其中收有八十一则寓言。其后,我国又有多种伊索寓言译本问世。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如“龟兔赛跑”,“农夫与蛇”,“狐狸和葡萄”等,收录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为数亿中国人熟知。

  《伊索寓言》的作者据说是一位名叫伊索的奴隶。就像荷马史诗的作者荷马那样,伊索自古及今都是一个有争议的名字。据各种很难说确凿可靠的资料,伊索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本是萨摩斯岛雅德蒙的奴隶,因才智出众颇得主人赏识,进而获得了自由。他以自由人的身份游历了当时的希腊各地,曾在小亚细亚的吕底亚协助该国国王克洛索斯处理过一些繁难的政务,深受克氏的器重。后来,他作为克洛索斯的特使去德尔斐,被控亵渎神灵,为当地居民杀害。关于伊索,有着许多美妙的传说。有一次主人问他世界上什么最珍贵,他回答说:“天下善恶,国家安否,都决于三寸不烂之舌,所以舌是世界上最珍贵之物。”又问世界上什么最丑恶,他回答说:“天下战祸,人间灾殃,都出于三寸不烂之舌,所以舌乃世界上最丑恶之物。”仅此一例就足以说明伊索的才智。后世古希腊人普遍相信伊索实有其人,正是他创作了千古流芳的伊索寓言。今人一般认为,伊索或许是个真实的存在,他(或别的假托他的名字的人)就像荷马之于史诗那样,把当时广为流传的寓言收集整理,奠定了今人所见伊索寓言的基本形式。

  寓言在古希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是口耳相传的,后来才见诸于文字。在《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曾用下面的话形容他与赫克托尔之间的关系:“狮子与人之间没有信得过的盟约,狼和羊也没有共同的愿望”,这与后世寓言非常类似。生活在公元前八世纪末七世纪初的教谕诗人赫西阿德在其长诗《工作与时日》中完整地记载了一个寓言:

  一只鹞鹰用利爪生擒了一只脖颈密布斑点的夜莺,高高飞翔到云层之中,夜莺因鹰爪的刺戮而痛苦地呻吟着。这时,鹞鹰轻蔑地对他说道:“傻爪,叫喊什么?现在你落入了比你强得多的人之手,你得去我带你去的任何地方,尽管你是一个歌手。我只要高兴,可以你为餐,也可放你远走高飞。与强者抗争是傻瓜。因为他不能获胜,凌辱之外还要遭受痛苦。”

  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传说中的伊索创作或编写了《伊索寓言》。

  现存《伊索寓言》共有三百余篇,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生活在公元十四世纪初)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传抄本编订而成的。其中,有些寓言可能是伊索本人的作品或伊索生活时代的创作,有些是后世的作品, 《公鸡和鹰》以下述话为结论:“这故事是说,我们的主反对傲慢的人,而给谦逊的人以恩惠”,显然是基督教产生后的作品。但是从总的看来,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的高超才干的反映。

  《伊索寓言》主要以动物世界的生活为题材,借拟人化的动物故事来讽谕现实,几乎每一篇都通过鲜明的现象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方法,予人以启迪。它在文学艺术上和思想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从文学的角度看,它语言简炼生动,机智幽默,情节紧凑,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善于用很少一些文字说明高深的道理。比如《狐狸和葡萄》:

  狐狸饥饿,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

  临走时,自言自语地说:“还是酸的”。

  (同样,有些人能力小,办不成就,就推托时机未成熟。)

  全文 (不算评语)只有四十个字,却生动而深刻地刻划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现象。《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寓言在艺术上可以说达到了十全十美的地步,以《农夫与蛇》为例:

  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

  在怀里。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本性,便把他的恩

  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道:“我怜惜

  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伊索寓言》可谓其中的典范。就思想上来说,《伊索寓言》可谓到处寓含着哲理:《农夫与蛇》劝告人们对敌人不要仁慈,《乌鸦与狐狸》警告人们不要为别人的虚情假意所迷惑, 《龟兔赛跑》劝人们要戒骄戒躁, 《北风与太阳》表明说服比强制更为有效,《骆驼》说明认识源于实践,《两只青蛙》说明观察问题要全面周到,《农夫和他的孩子们》歌颂劳动制造财富,《蚂蚁与蝉》讽刺游手好闲,《狐狸和伐木人》说明对人要听其言观其行,《狐狸与豹》劝人重视智慧而不是仪表,《老鼠和黄鼠狼》劝人防止虚荣,《野猪和狐狸》说明应防患于未然……读《伊索寓言》,你不仅可以获得艺术享受,尤其是可以在精神、思想上获得无尽的教益。为了更全面地了解 《伊索寓言》,我们不妨全文引录其中的几个寓言:

  《猫和公鸡》:猫捉到公鸡,想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把他吃掉。他先是指责公鸡夜里打鸣,吵人睡觉,叫人讨厌。公鸡说,他打鸣对人有好处,好叫人起来工作。猫又说:“可是,你和姐妹、母亲同居,伤天害理。”公鸡说: “这也是为主人好,可以多给他们生蛋。”猫无言以对,便说:“你有再多理由,难道我就不吃掉你吗?”

  《北风和太阳》:北风和太阳争论谁的威力大。他们议定,谁能剥去行人的衣堂,就算谁胜利。北风开始猛烈地刮,行人把衣裳裹紧,北风就刮得更猛。后来,行人冷得厉害,又加上了更多的衣裳。北风终于刮累了,就让位给太阳。太阳先温和地晒,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裳;太阳越晒越猛,行人热得难受,就把衣裳脱光,跳到附近的河里洗澡去了。

  《农夫的孩子们》:有个农夫,他的孩子们时常争吵。农夫多次劝说,都说不通,心想须得用事实来说服他们才行,于是叫孩子们拿一捆树枝来。等他们把树枝拿来,农夫先是把整捆树枝给他们,叫他们折断。孩子们一个个费了很大力气,也折不断。接着,农夫把那捆树枝解开,给他们每人一根,他们都很容易地把树枝折断了。这时农夫说:“孩子们,你们也是一样,团结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可是,你们争吵不休,就容易被敌人击破。”

  《伊索寓言》对后世影响很大,莎士比亚、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都从中获得有益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