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文学

  文艺复兴后期的法国,正处于动荡不定的年代。封建割据势力的叛乱和新、旧教之争,既妨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又使得人民困苦不堪。特别是蒙田的“怀疑论”的发表,更加深了人们的精神危机。十六世纪末,法国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政治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和压抑情感的时代气氛,在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前半期的法国文学里,反映出一种机陧不安的精神状态,这就是文艺复兴后期文坛流行的一种“巴洛克”文风。

  巴洛克,是法文BAROGUE的音译,中文的意思,钱钟书先生译为“奇崛”。因此,巴洛克文学,即奇崛的文学。它具体的表现为:想象极其丰富,词藻十分华丽,感情特别强烈,气势相当雄浑,意象非常怪谲,节奏起伏不定,它给人一种动态感和浮游美。

  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文学的这种奇崛风格还受意大利造型艺术的影响,那种巴洛克式的过分夸张的激情,过度渲染的富丽堂皇,以及那高昂的气度和感人的情调,不仅成为文艺复兴后期的一种审美时尚,而且渗透于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正是这一催发,使得法国的巴洛克文学的流行带来了甘霖,这样便应运而生了。

  巴洛克文学,继承了文艺复兴前期的艺术遗产,只是在这一新的、特定的内、外条件下加以改造,更好地为自己的艺术理想服务罢了。因此,巴洛克文学既不是文艺复兴艺术的颓废,又与正在酝酿和形成的古典主义理性与规则相颉颃,它是文艺复兴精神在强大的封建统治下的飞扬蹈厉和羁绊中迭宕回旋的一种奇观。也可以说是文艺复兴理性精神和十七世纪封建大帝制的强烈道德尊严矛盾与统一的混合体。就其影响而言,巴洛克文学是文学的自由主义的揭示,因此,它给法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贡献。

  一、活跃的巴洛克诗坛

  文艺复兴后期的法国诗坛,涌现了一批才思敏捷,想象丰富,感情强烈的巴洛克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不仅洋溢着自由奔放的浪漫情愫,而且在诗歌中追求水的清澈与流动,镜的虚幻与明丽,风的轻盈舒展与自由,云的变幻飘荡和闲适,显示出一种矛盾、复杂、充盈和高远的境界,表现出与古典主义诗歌大异其趣的另一种追求。

  欧比澳(1552~1630)通称陀比澳。他是文艺复兴后期最早具有巴洛克风格的诗人。他出身于信奉新教的贵族家庭,自幼学会多种外国语言。他目睹 1560年大批新教徒的遭到血腥镇压,矢志要为死难者复仇。1568~1575年间所写的诗集《春天》,赞美因宗教信仰不同而无法与之结成伴侣的姑娘——蒂亚娜。诗人怆恨伤怀,倾诉心中失恋的痛苦,内心波涛般的激情跃然纸上。诗歌写得悲壮凄切、婉痛深沉,被认为是一首巴洛克体的典型情诗。

  他的著名诗集《悲歌集》(1616)共七卷,九千二百七十四万行,描写宗教战争蹂躏下的法兰西,揭露王室和法院的腐败,抨击天主教会对新教徒的迫害,宣扬上帝对善恶必将加以赏罚,是一部全面描绘宗教战争时期法国社会的史诗性作品。 《悲歌集》感情真挚,气势雄浑。在《悲歌集》里诗人痛心地唱出了:

  啊!被蹂躏的法兰西……

  啊!血腥的土地,

  这不是土地,而是灰烬。

  从短短的片语只言中,读者可以看到战后的法兰西,破瓦颓垣,满目凄凉。难怪有人将《悲歌集》与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的确是一首悲愤诗。尤其诗人采用讽刺、寓意、幻觉等巴洛克风格的手法,更使得作品具有一种动态感。

  维奥 (1590~1636)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巴洛克风格的诗人。他一生坎坷不平,早年参加新教活动,为逃避迫害而流亡,但终被归捕,被判处火刑。幸有人从中斡旋,改判囚禁两年,但释放后不久就夭亡。他一生虽然短暂,但在当时文学界却享有盛名,他的《诗集》在十七世纪重版93次,这是部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作品。他竭力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创作手法,反对当时马莱伯制定的古典主义规则。在《诗集》里,他阐明了自己独特的创作主张,后人将其视为巴洛克文学的创作原则。这部诗集的重要作用有点类似布瓦洛的《诗艺》在古典主义文学运动中的地位。此外,他创作的《清晨》被视为是巴洛克抒情诗中的佳作。其中描写铁匠打铁时火星四溅的动人场面颇为壮观。

  圣阿芒 (1594~1661)在诗歌创作中反对模仿古人,抵制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追求一种自由的表达形式。在他看来,诗歌首先是为了娱乐,他常光顾酒肆餐馆,写了不少饮酒美食的俗诗,吟咏瓜果、奶酪、柠檬之类,饶有风趣,滑稽可笑,雅俗共赏。他一生漂泊不定,四方游历,外邦异域的风土人情,唤起诗人丰富的情感,讴歌四季变换的大自然景色:巴黎之春、罗马之夏、卡纳里之秋、阿尔卑斯山之冬,诗中情景交融,寄托诗人的情思。他的长诗《被拯救的摩西》,叙述摩西被放在摇篮里漂在尼罗河上,后被法老的公主救起的故事。诗人构思巧妙,情节扣人心弦。圣阿芒的诗不落窠臼,不忌讳粗俗的语言,爱用隐喻、幽默的手法,以达到一种惊骇的美学效果。

  雷民耶(1573~1613)是昂利国王的宫廷神父和官方诗人戴波特的外甥。自幼受教会教育,家中希望他成为教士,以便继承他舅父的巨额遗产。舅父死后,他并没有获得遗产。由于友人的帮助,得到两千镑年金的职位,借以在巴黎过着逍遥的生活。他的诗歌作品为数不多,有十多首《讽刺诗》、三首《诗简》、五首《挽歌》和一些杂诗。《讽刺诗》发表于1608~1613年间,是他的诗作的精华,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用宫廷的豪华和诗人困苦作对比的 《宫廷生活》;有指出诗歌不能带来财富,只能带来厄运,然而诗人贵在有高尚的品德的《永远贫穷的诗歌》;有描述诗人的创作,说明自己无法抑制感情,不能隐讳真理的《不由自主的诗人》;有对马莱伯为诗歌制定清规戒律的驳斥,强调诗歌要重视情感和灵感的 《致尼古拉·拉班》;有塑造了狡猾的老宫女玛赛特的形象的 《玛赛特》等,其中的《玛塞特》对于莫里哀创作《伪君子》有所启发。雷民耶的讽刺诗,嘲讽了昂利四世时代的人情世态,观察精细,笔锋锐利。

  二、巴洛克风格的小说家

  巴洛克小说的成就,不在诗歌之下。巴洛克风格的小说有这样一个特点,借助想象。巴洛克小说家们的思维感情,往往带有一种绵延性和舒展的特点。所以巴洛克小说,以想象自由、扩展延伸著称。作品富丽堂皇,篇幅冗长。这大概是一种对理性的怀疑和虚妄情感为基础的艺术风格所形成的吧。

  于尔菲(1567~1625),法国文学史上通称杜尔菲。出身贵族,当过骑士。他的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阿斯特雷》(1607~1627)。全书五卷,每卷十二册。小说文字为散、韵文相间。其用意是,既可阅读,又能吟唱。小说内容主要描写牧羊姑娘阿斯特雷和牧羊男子赛拉东的爱情纠葛。这对牧羊男女在热恋中受到猜疑,致造成情场上的起伏动荡。塞拉东受到阿斯特雷的猜疑,无论怎样向恋人解释,均难以消除牧羊姑娘的疑虑。失恋后,赛拉东一时想不通准备投河自尽,幸得一位仙女相救,才没有被河水冲走。他男扮女装,乔装成牧羊少女,当上了阿斯特雷亲密的“女友”。最后一直等到阿斯特雷亲口提出,希望他恢复原来的牧羊男子的面貌后,才答应与他言归于好。小说的结尾,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据说,小说出版后,很受读者欢迎。整整三十年的时间内,人们都为小说的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发出由衷的喟叹。

  小说之所以引起如此反响,主要是因为在这种“牧歌”式的爱情里,作者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描摹,将这对年青人感情中的细微末节表现得既至深至细,又淋漓尽致。这对于追求自由奔放、向往美好爱情的青年读者来说,无异是一种感情的补偿。再加上小说的奇思妙想和有关爱情的某些议论,也符合当时年青人的审美趣味。特别是这种牧歌体小说内容,又发生在如诗如画、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之中,自然更激起人们罗漫蒂克的激情。从中世纪骑士文学发展到以后的爱情小说,《阿斯特雷》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它开了法国古典小说的先河。在牧歌体小说风行的当时,《阿斯特雷》也是一部上乘之作。从这个角度看,这部小说在法国小说史上还是有其重要的地位。

  拉法耶特夫人(1634~1694)是一位写历史小说的名家。出身于小贵族家庭,早年受过良好的拉丁文字教育,与著名书柬作家塞维民夫人为良友。拉法耶特夫人以才思敏捷为时人所重。与宫廷贵妇以及当地名流结交,她有清醒的头脑和厚实的文学修养。据说,路易十四世曾对她加以青睐。

  她的小说代表作为1678年创作的《克莱芙王妃》,被认为是法国第一部心理小说名著。克莱芙王妃结婚前叫夏特尔小姐。因父命难违,嫁给了克莱芙亲王,故在小说中以克莱芙王妃身份出现。由于这种婚姻不是以感情为基础,所以结婚后,王妃心中对亲王并没有爱情。在一次宫廷舞会上,王妃结识了年青、潇洒、风度翩翩的聂默尔公爵,两人一见钟情,产生了王妃的“婚外恋”。

  克莱芙王妃毕竟是一位有教养的女性,真诚是她的主要人品,再加上她出自名门闺秀,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她身上仍然占支配地位。所以她觉得很对不起克莱芙亲王,尽管她并不爱亲王。但她还是主动地将自己这段感情上的隐私,如实地告诉了丈夫。

  克莱芙亲王听了王妃的坦诚相告之后,又忌妒,又发愁。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既没有责备王妃,也没有加害于公爵,最后竟积郁而身亡。当聂默尔公爵向王妃求婚时,却遭到王妃的拒绝。王妃之所以拒绝公爵的求婚,总觉得自己心中有愧。她认为欠了亲王一笔感情债。另外,又怀疑公爵是否是值得可信之人,心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正是带着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她退隐于修道院中,默默地走完了她人生的旅程。

  作品写得非常亲切感人,尤其是对人物心理的描摹与分析,细腻入微,可与拉辛的悲剧相比。克莱芙王妃其初以“名节”对抗爱情,继则更为珍惜和保全崇高的爱情,而拒绝当前的满足与逸乐,形成激烈的内心斗争。作者暗示“德行”应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年轻貌美的女主角以悄然的死保全了 “名节”。这部小说虽写的是一个三角恋爱故事,但丝毫不流于庸俗、肤浅,其美学品味很高。在爱情小说中,不失为一部佳作。

  具尔热拉克(1619~1655)是巴洛克小说家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一位作家。年轻时听过伽桑迪的哲学课,参加过自由思想派活动。他一生落拓不羁,放荡自由。他创作的《月球上的国家和帝国的趣史》(1657)和《太阳上的国家和帝国的趣史》(1662)是巴洛克式的典型小说。作者富有惊人的想象力,叙述坐上火箭到月球和太阳上旅行。故事风趣诙谐,嘲笑宗教迷信,宣扬唯物论和乌托邦的观点,表现了作者的无神论和自由派思想。这两部小说开了哲理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先河。

  卡斯龙(1610~1660)的传世名作《滑稽小说》共分两部;第一部发表于1651年,第二部发表于1657年。这是一部体裁新颖的小说,它描写一个流浪剧团在外省小城——勒芒,剧团演员与当地居民之间所发生的许许多多滑稽纠纷。流浪剧团在外省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常常饿着肚子,在崎岖的村道上推着满载道具的车子。路上,有时还会遇到强盗拦路抢劫,乡镇当局更是百般刁难。到了一个陌生的市邑,往往又被拒之门外。客店老板更是趁机勒索,不仅居住条件低劣,而且房租特贵。小说以诙谐的文笔,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简明纯朴的风格,叙说了这些滑稽纠纷。既令人捧腹,又令人沉思,确有其新颖独到之处,不失为一部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小说。

  斯居代里 (1607~1701)法国文学史上通称斯居代里小姐。出身于勒阿弗尔港的名门望族。1639年到巴黎,经其弟乔治·德·斯居代里的引荐,出现于贵族之家的沙龙。她在沙龙中结识了许多社会名流,自己也开始写作小说。她以《易卜拉欣》(1641)、《阿塔梅纳》(1649~1653)、《克雷莉娅》 (1654~1660)三部长篇小说的问世,而成为当时知名的作家。她小说的特点是:写作假托于古代历史的小说,其主旨不在于渲染主人公的“英雄气概”,而在于描写他们的感情生活。这些小说篇幅很长,它分别采自古代波斯罗马和土耳其的历史传说。这些作品虽然写的是历史,其实是对十七世纪上半叶巴黎贵族社会的思想感情和生活风尚的写照。由于作者系女性作家,以细腻的内心分析见长,所以在当时颇受上流社会的读者欢迎。

  塞维尼夫人 (1626~1696)出身于巴黎贵族家庭。童年失去父母,由外祖父母和舅父抚养成人。1644年和塞维尼侯爵结婚。1652年侯爵在决斗中丧命。她年轻寡居,带着女儿和儿子过着孤独的生活,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儿女身上,尤其钟爱女儿弗朗索瓦兹。1669年女儿出嫁,随其夫到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方居住。她和女儿分手以后,相互怀念,她每天给其女儿写信,二十年如一日。这些书信都收在她以后出版的《书简集》中。在这些书信里,详细地叙述了巴黎人情风物,描绘宫廷与贵族之家的豪华生活以及异闻轶事、田园风光,也评述巴黎文坛动态。文笔委婉流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史资料意义。它曾为高乃依所赞赏。塞维尼夫人,聪颖敏慧,文学才华很高,是一位著名的书简文体作家。

  三、巴洛克式的戏剧

  巴洛克式的戏剧以自由奔放的风格见长,戏剧里多重中心人物,结构亦松松散散,景象则以怪谲华丽,触动人的感官著称。

  加尼埃 (1544~1590)于 1582年创作的《布达拉芒特》是一部重要的巴洛克式的戏剧。戏剧情节是描写查理大帝时期的事情,然却接触到金钱婚姻的主题。查理大帝为了酬谢罗歇,赐他与情人布达拉芒特结婚。可布拉达芒特的父亲埃蒙公爵,却看中了希腊皇太子莱恩,想把女儿嫁给他。埃蒙公爵认为:“今天,爱情没有不是追逐财富的,妖媚、美丽、美德、门第、都不过是小枝末节,人们只爱金钱,只要有钱可图,这门婚姻就是圣洁的,可办的,出色的。”他说:“这是一个该咀咒的世纪。”而他的妻子却说:“这是一个黄金的世纪。有了这奇异的金属,就有了一切,就能做一切;有财产的人就得到颂扬,就有了尊严,职务和地位;反过来,没有它,别人就瞧不起我们。”埃蒙公爵感叹他年轻时不是这样的,那时看重的是“好名声”、 “豪爽”、“勇敢”,他哀叹“管不住今天的孩子们了”。公爵夫人则赞成这种“自由婚姻”。最后,罗歇当了保加利亚国王,在查理大帝的干预下,布拉达芒特终于遂其心愿,与罗歇完了婚。这出戏,标志着新的婚姻形式对封建婚姻制度的胜利。加尼埃把反映重大的现实题材作为写戏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行动。再加上他将悲、喜剧融于一炉,也是一种创新。

  拉里韦(1540~1619?)是位喜剧作家。他最著名的剧本《群鬼》(1579)在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等人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刻划了吝啬的形象。剧本写到财主塞弗兰被儿子偷走钱袋时的歇斯底里的叫嚷:“啊!把所有过路的人都抓起来……告诉我,谁剥夺了我的灵魂,我的生命,我的心和我所有的希望!给我一根绳子让我上吊,因为与其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的好。”作者通过吝啬鬼的这段独白,把吝啬鬼的拜金主义和盘托出,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法国的夏洛克”。这出喜剧对莫里哀的“阿巴公”有直接影响。

  谢朗德尔 (1585~1635)创作的《狄尔与西董》(1628)也很具特色。这个剧本的题材类似莎士比亚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两个世代相仇的家族中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也具有一定的醒世骇俗的作用。作者在剧本序言中提出“我们不必像有些人那样,对古希腊作家的创作和文体亦步亦趋”,“必须从古人中选择符合我们时代和我们民族气质的东西”。并认为真实的戏剧应当是悲和喜、英雄和滑稽的混合物。这些观点,可说是巴洛克戏剧的宣言,遗憾的是这些真知卓识,被日渐成为艺坛主宰的古典主义大潮所吞没。

  四、巴洛克文学的特色

  巴洛克文学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动荡不定年代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杌陧不安的精神状态。虽然其盛行时间不长(1580~1650)短短的六、七十个寒暑。特别是其后期几乎被古典主义所遮盖,但却显示出这是一种寻求创作自由的新型文学,反映了一种不断创新的愿望和偏爱。尽管巴洛克文学没有产生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伟大作品,但作为一种文学风格,一种创作方法,它的确进行了独辟蹊径的尝试。巴洛克文学的出现,使人文主义文学到十七世纪中期的古典主义文学的过渡天衣无缝,它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巴洛克文学是一种富于动态的文学,巴洛克作家追求的是一种“浮游美”。从其创作实绩看:

  1.巴洛克文学的普遍主题,大多是描绘人物的变幻无常,人心的游动不定。在巴洛克作家眼里:大千世界,变幻莫测,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一切均在运动之中。一切事物有如过眼烟云,在时空中游动,在人的心灵中变化。因此,作品主人公都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之中。

  2.巴洛克文学题材主要描写爱情和感情生活。在巴洛克作家看来,在压抑的时代氛围里,在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在爱情这块国土上,被压抑的感情才可以自由喷发,才可以运用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他们往往在自己的心中筑造起一个想象世界,在这想象的世界里爱情才可以无限自由舒展、延伸。

  3.巴洛克作品大都冗长。他们为了追求动感,往往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对一种无形的捉摸不定的形态的描述和对一种梦幻的追求,将被压抑的思想与情思进行着自由的延伸,这样就必然是冗长、拖沓。在他们看来,情节延长,就意味着事物在运动,使读者介入一种动荡不定的情势中,伴同作者沉浸在一种虚幻的境界里漫游。

  4.巴洛克文学的语言华丽、新颖、奇特、怪异。为了使作品刺激读者感官,他们在修辞上下功夫,做文章。比如用火苗、滚球、汽炮烟云、清风等来喻意时间的流逝,就是形象的说明。比如:

  我的精神只是一阵风,

  并像清风一样地轻盈……

  它今日之所思明日则成为一个幽影……

  我甘愿描绘我这轻盈思绪

  但我想到这时我的思绪已经不再是它自身,

  而我已经捕捉到的思想也便逃逸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