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文学

  1939至1944年,阿尔巴尼亚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敌,同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取得了祖国解放和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民族解放战争中诞生的革命文学,继承了民族复兴时期文学和民族独立时期文学的优秀传统,为解放后的社会主义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民之声报》、《自由的号召》以及游击队中的各种战报、小册子,是发表反映民族解放战争生活的文艺作品的主要阵地。全国各地涌现出成千上万首民歌,描绘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风貌。表达了人民群众誓死保卫祖国、击败侵略者的意志和决心。诗人们也勇敢地投入了战斗,写下了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

  人民群众在民族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骁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气概,首先在民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一首民歌中这样唱道:“捧起一杯土,/可以挤出烈士的血;/捧起一杯土,可以挤出英雄的汗。/在全国各地,每当一名英雄人物为祖国而献出生命的时候,人民群众立刻就为他编诗作歌。例如,被称之为麦兹戈兰山上的“闪电”的英雄阿西姆·泽奈力牺牲的当天,一首歌颂英雄的民歌,就在游击队中产生了:“……阿西姆同志跳出战壕,/他神勇果敢象蛟龙。/绝不许意大利法西斯把祖国践踏,/硝烟中他猛杀猛冲。/群山、平原不停地发出呼啸,/维约萨河水滔滔清又清。/阿西姆同志头受重伤,/他为自由英勇战斗,壮烈牺牲!/”游击队中智勇双全的女英雄,更是广大战士和群众十分热爱的崇敬的对象。例如,一首歌颂十六岁的女连长、人民英雄卓尼娅·秋蕾的民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山乡的女儿,/农村的姑娘,/你继承好传统,加入了游击队,/打起仗来如同勇士一样。/男女青年都以你为榜样,/你这祖国的勇士,/象闪电一般光芒万丈。/你总是战斗在最前线,/枪林弹雨中毫不惊慌。/卓尼娅啊,只要人民在,/你永远都将作为一个女英雄活在他们的心上。/”

  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每个突击师、突击旅,都有自己的进行曲。它们是战斗岁月的真实记录,是鼓舞人民前进的进军号。这些歌曲以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刻的思想和热烈的感情,在游击队民歌中居首位。

  此外,还有许多民歌愤怒地声讨了法西斯的野蛮暴行,揭露了“国民阵线”的反动面目,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渴望祖国解放的深情。

  民族解放战争一开始,许多年轻的诗人就上了前线,同人民一道肩负起保卫祖国的重任。他们一方面用枪弹打击敌人,一方面又在桦树皮、旧报纸和烟盒纸上,写下了一曲曲歌颂民族解放战争的颂歌。他们当中著名的人物有法特米尔·加塔(1922—1989),拉扎尔·西里奇(1924—)、穆萨拉依、科尔·雅科瓦 (1917—)等。

  加塔是爱国教师的后代,十七岁就加入到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二十岁又挎枪上了战扬。他经常按上级的指示,奔波于各个突击旅的战壕里,与广大游击队员同生死、共患难,用满腔的热血写下了数以百计的歌词,然后又由游击队作曲家谱曲,在全国四处传唱。像《青年,青年!》、《呐喊》、 《老人与少年》、《重峦叠幛的群山》等铿锵有力的赞歌,鼓舞、抚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阿尔巴尼亚人,成为世代不衰的名篇佳作。加塔的游击队诗歌,是战斗的号角,是时代的最强音。加塔还写下了《少年》、《契里库》、《吉雅姑姑》, 《阿尔巴尼亚心》等数十篇充满革命激情,富有人情味的短篇小说,塑造了宁肯牺牲性命也要保护游击队的红星的小游击队员,为祖国和革命战士献出亲生儿子的坚强母亲等一系列英雄形象,歌颂了人民的英雄气概和崇高气节。加塔的这些不朽的作品,历来都是对革命后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西里奇是民族解放战争时期与加塔齐名的诗人。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参加革命活动。意、德法西斯侵占阿尔巴尼亚之后,西里奇作为一名游击队员,战斗在祖国的四面八方。1944年,西里奇被捕入狱,关进集中营。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集中营里,西里奇都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后来收入 《囚徒》 (1940—1942)和《在战斗中》(1943—1944)两本诗集里。这些诗有的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向往自由的情怀和对法西斯当局的憎恨,有的号召人们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斗。

  穆萨拉依是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作家、诗人,生前曾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1941年,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一成立,他就加入了党组织,并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从事政治、文学活动,经常在秘密刊物《自由的号召》上发表诗文。1944年,针对敌人蛊惑人心的反动宣传,他以“布布里兹卡”(意为“雷电”)为笔名,发表了《昨日和今天》的小册子和轰动全国的长篇通讯《步步跟随第一突击师》,深刻地揭露了敌人的卑鄙伎俩,宣传游击队的英雄事迹。同年他还发表了优秀的讽刺长诗《国民阵线的史诗》。这部非凡的叙事讽刺诗,以辛辣的漫画式的笔致,揭露和嘲讽了“国民阵线”在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可耻的行径,对帮助人们在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下认清它的虚伪,反动本质,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顺利开展,起了很大作用。长诗还真实地刻画了弗勒希里和科尔楚里等“国民阵线”头子阴险、奸诈、毒辣的典型性格,成功地塑造了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爱国者达伊·琛尼的形象。

  雅乎瓦因为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被敌人关进斯库台监狱。他在狱中写的诗歌《斯库台三英雄之歌》,以激越的情思,讴歌了以约尔丹·米夏为首的三位革命者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以一座矮小的房屋作堡垒。同几百名法西斯强盗英勇搏斗,最后壮烈牺牲。这首诗在游击队和人民群众中间广为流传,起过很不寻常的教育作用。诗人在暴风雨中创作的诗篇《游击队之鹰》,在阿尔巴尼亚是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即使在我国,许多人也不陌生。几十年来,不少戏剧、电影都采用它作为主题歌。“同志们,加入我们的小队,/我们攀登高高的岭,/那里有我们的住地和营房,/我们是游击队之鹰!/”这朴素明快、响亮动人的游击队歌声,是民族解放战争的呼号,是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光荣历史的见证。

  民族解放战争,是阿尔巴尼亚人民悠久历史中最光辉的一页;民族解放战争文学,也是阿尔巴尼亚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最为灿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