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古印度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般认为,印度的梵语古典文学在十世纪以后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接近人民生活的、用各种地方语言书写的文学。
  十世纪左右的印度社会,已经是封建社会的中期。当时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林立,未能形成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因此,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得以从西北边境连续不断地乘虚而入。当老的入侵者还没有建立稳定的政权时,新的入侵者又来了。这样持续了几百年。早期,外来的入侵曾遭到印度教封建王公们的抵抗,这种矛盾和斗争主要是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但是,当入侵的民族长期定居下来,其统治阶级又与印度统治阶级结合起来共同压迫人民时,民族矛盾就下降到次要地位,而阶级矛盾则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直到十六世纪初,出现了比较统一的莫卧儿王朝。不久,统一王朝的势力又渐削弱,各地封建主的地方势力相继崛起。后来,葡萄牙、英国殖民者相继侵入印度。从十八世纪中叶起,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在整个中世纪或中古、近古(到十九世纪中叶止)的这一段时期内,印度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虽然中期和后期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不仅表现在农民、手工业者与大大小小的王公贵族领主之间,而且反映在种姓制度和宗教制度上。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印度教结合在一起,从来就起着加深和激化阶级矛盾的作用。另外,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也产生了矛盾。结果,印度教的低等种姓,不少加入了伊斯兰教。另外一方面,代表两种宗教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也彼此相互渗透和交流。由于种种内外的因素,社会思潮首先从宗教改革方面表现出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各自兴起了一些革新的派别,并相继出现了一些改革家,他们改革宗教的理想实际上包含着改革社会的要求。印度教的改革家罗摩难陀(1356-1467)提倡消除宗教偏见,不赞成高等种姓对低等种姓的歧视,主张给予“不可接触者”以拜神的权利。他的目的是维护印度教的传统和文化,为此,他倡导了罗摩教派。伊斯兰教内部也出现了苏菲派,这一教派宣传平等和泛爱,主张消除宗教差异,提倡爱最高的神明,反对偶象崇拜。无疑,这些教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宗教改革解决不了社会的根本问题,最多起一些缓和矛盾的作用。后来,由于封建制度进一步腐朽没落,具有社会改革内容的思潮也很少出现。
  反映这一时期的文学究竟怎样呢?梵语文学衰落以后,各种地方语言文学相继兴起。其中,除了印地语文学以外,还有乌尔都语文学、孟加拉语文学、阿萨密语文学、奥里萨语文学、古吉拉特语文学、马拉提语文学、旁遮普语文学、克什米尔语文学、信德语文学。在南方,还有泰米尔语文学(它的历史较久,从公元初期就产生了)、泰卢固语文学、马拉雅兰语文学、卡纳尔语文学。这十数种语言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都有着共同的背景和特点,特别是都继承了梵语史诗文学和古典文学的传统。长时期内,梵语文学中的两部大史诗、神话传说以及其他优秀作品,在各个地方语言中,一再被翻译、改写或再创作;人物一再被重新塑造。总之,它们成了各地方语言进行文学创作时的取之不尽的题材来源。
  印地语文学是这些语言文学中有代表性的文学,它包括了印度北部、中部广大地区不少方言的文学创作。十世纪左右到十四世纪是印地语文学的英雄史诗时期,出现了一批歌颂封建王公贵族抵御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入侵的长篇叙事诗,主要有金德·伯勒达伊的《地王颂》、德勒伯蒂·维杰耶的《库芒王颂》、纳勒伯蒂·那尔赫的《比斯勒德沃王颂》、夏尔格特尔的《赫米尔王颂》、纳勒辛赫的《维杰耶巴尔王颂》、加格尼格的《伯勒马尔王颂》等。这些长诗的写本当时都未流传下来,是较晚的时候才陆续发现的。它们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加工、补充,原来的面目已不可辨。这些长诗歌颂抵抗外族的入侵,表达了人民反对异族统治的愿望。不过,由于它们包括了王公贵族相互兼并的许多情节以及其他内容,反侵略的主题已被冲淡。最有名的长篇叙事诗《地王颂》是《摩诃婆罗多》型的作品,到现在为止,已经发现有十几个传本。最大型的本子是十六世纪末记下来的,分六十九章,有一万几千节双行诗。十三世纪的原始部分已难于分辨。但一般学者认为,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当时的产物。《地王颂》的主要内容是写一个有名的封建主——地王的世系源流、出生和成长,记述他即位、举行王祭、结婚、抵抗外族入侵和被俘牺牲等事迹。其中,较有意义的是写他在强大的入侵者面前英勇战斗、临危不惧和被俘后继续斗争的章节。十五世纪中叶去世的维德亚伯蒂是有名的抒情诗人,他写过一部长篇叙事诗《吉尔蒂颂歌》。这部诗分四章,一百六十九节,约一千五百行。内容也涉及抵抗外来侵略的问题,歌颂了一个王子向外来民族的侵略者复仇的斗争。但是他影响最大的是抒情诗,描写以黑天和罗陀为男女主角的爱情。这些诗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理想。
  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被称为虔诚时期。这是印度文学史家把宗教改革的虔诚运动运用到文学领域的一个说法。的确,这一时期的文学大都和宗教的虔诚运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诗人格比尔达斯(详见本章第二节)是虔诚运动中的激进派,他的诗反对种姓制度、迷信、甚至传统的宗教。与他类似的诗人还有勒维达斯(作品有《勒维达斯之声》和《勒维达斯之歌》)、特尔默达斯(作品有《福地》)、达杜德雅尔(作品有《达杜德雅尔之声》)、松德尔达斯(主要作品有《松德尔达斯之欢乐》、《知识之海》)。诗人加耶西(详见本章第二节)是伊斯兰教的苏菲派,与虔诚运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他的某些思想是和这一运动相吻合的。他著有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德》。与他相近也创作了长篇爱情叙事诗的有古杜本(《默里迦沃蒂》、门钦(《默吐马尔蒂》)、乌斯曼(《吉德拉沃利》)等。苏尔达斯(详见本章第三节)是虔诚运动中崇拜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的诗人,但他写的关于黑天的诗,主要是歌颂黑天人性的一面,而不是神性的一面。其他以黑天为题材写诗的还有南德达斯(主要作品有《五章乐歌》、《黑蜂歌》)、米拉巴伊、勒斯康(作品有《智慧的勒斯康》、《爱的花坛》)、纳罗德默达斯等。纳罗德默达斯的长诗《苏达马的生平》虽然也写了黑天,但主要是写一个穷苦农民苏达马的经历。诗人杜勒西达斯(详见本章第三节)是虔诚运动的温和派。他努力使虔诚运动符合传统的印度教及其种姓制度,倡导崇拜毗湿奴的另一化身罗摩。他的《罗摩功行录》被当作宗教的经典,他的影响超过了当时的任何诗人。同样写罗摩故事的诗人还有纳帕达斯(《虔诚花环》)、阿格尔达斯(主要作品有《贡德里亚罗摩衍那》、《罗摩花簇》)等。
  十七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中叶被称作法式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很多是庸俗和低级趣味的艳情诗。诗人大都是为封建王公领主服务的宫廷诗人,他们写作的目的是为自己的庇护者提供刺激和消遣的材料。从形式上说,诗人追求词的华丽,比喻的新颖,矫揉造作,陈陈相因,已成为一种法式。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普生即是他们的代表。他歌颂了一个反抗皇帝的起义领袖西瓦吉,写了《西瓦吉五十二首》,反映了他的民族主义精神。  

   第二节 格比尔达斯和加耶西
  一、格比尔达斯
  关于格比尔达斯的生平,流传下来的可靠材料甚少,他大体生活在十四世纪末至下六世纪初的某一段时期内。他出身于社会地位比较低的织布工人家庭,自己也是织布工人,这在他的诗中都有记载。织布工人这一阶层原属印度都的低等种姓,早在格比尔达斯出生前就脱离了印度教而加入了伊斯兰教。格比尔达斯没有投靠过任何封建主,他是民间诗人。
  格比尔达斯的思想,有反对宗教和种姓制度的一面,他谴责印度教,也谴责伊斯兰教,他蔑视印度教中高等种姓的婆罗门,也蔑视伊斯兰教执教的教士。他反对偶像崇拜等宗教活动。他认为神明无形,神明存在于万物之中,万物中皆有神明。他实际上是提倡一种泛神论,这种泛神论包括了他的某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平等大同的理想。他还主张通过理智和理性来求得和神明的统一,所以他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还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体系。文学史上把他列为虔诚时期无形派明理支持人的代表。
  格比尔达斯有妻小,不是出家人。他死在一个据说死后要入地狱的地方,有意避开被认为死后可升入天堂的圣地贝拿勒斯。他的追随者——穷苦的下层人民——在他死后奉他为一个教派的始祖,这是与他的思想相违背的。几百年来,伊斯兰教的上层反对他,指责他出身于伊斯兰教家庭却背弃伊斯兰教。他又受到印度都的婆罗门和祭司的攻击,因为他们不能容忍一个异教徒谴责他们的宗教。
  格比尔达斯的诗是他的追随者记录下来的,当时没有定本流传,到底有多少诗是他的作品,也无从查考。有的传本多达几千首,有的则只有几百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四行诗,类似我国的绝句。
  格比尔达斯的诗有不少涉及到对宗教的评价。他对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经典在诗中这样写道:
  四吠陀六经典,还有十八布兰(注:布兰意译为往世书。),
  给世人以空想,把三界都欺骗。
  
  何时天地未成形,我向婆罗门阿訇来发问,
  若是不能回答出,我就将吠陀可兰水底沉。
  
  布兰与可兰,不过是空谈,
  因我已揭幕仔细看。
  格比尔达斯说话凭经验,
  深知其中一切皆谎言。
  格比尔达斯认为宗教经典是谎言,是欺骗人的。他对宗教所敬奉的大神更是出言不逊:
  梵天、偏入天、大自在天,头上都长了苔藓,
  他们全都不可信,哪能叫人得超升?
  
  幻想本是内心生,化身乃是幻想成,
  想出梵天、偏入天,目的用来骗世人。
  大神在他看来是幻想出来的,根本不存在。他在谴责传教的婆罗门时这样说:
  听婆罗门的教言,好比是上了贼船,
  坐船的人看不见,任它带到哪一边。
  至于反对迷信活动的诗就更多了,如:
  若是真主只在清真寺内住,
  无寺之处难道无真主?
  若是圣地偶象中有大神,
  为何见者始终无一人?
  
  若拜石头可成仙,那我就会拜石山。
  我看该拜石磨子,它给世人常磨面。
  
  石头拿来砌成庙,神象也是石头雕,
  一日石裂自身倒,哪有力量将人保?
  
  剃头若可见大神,个个都该剃干净,
  绵羊剪毛好多遍,可怜始终未见神。
  格比尔达斯有的诗表达了平等大同的思想:
  精卵母体相会合,五行之身从此活,
  人类都是同样生,哪分婆罗门、刹帝利和首陀罗?
  这就批驳了婆罗门的谬论,他们认为自己是大神头上长出来的,生来高贵;而首陀罗则是从脚下生出来的,生来低贱。另外,他还否定投胎转世的思想,提出有生有灭的辩证观点,他说:
  人生只一次,失去无来时,
  好似果落地,不能再返枝。
  
  日出必有没,花开必有谢,
  新楼终必倾,有生必有灭。
  从上面的诗看来,格比尔达斯具有朴素的辩证的观点,因为他不认为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而认为事物受新陈代谢规律的支配。当然他有一些诗也肯定神明,认为神明象香味存在于花中,象油脂存在于油菜籽中,象火星存在于石头中一样,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这种思想对当时被压迫的低种姓人民群众有有利的一面,它可以成为他们向统治阶级和宗教上层争取平等的武器。他还有些诗歌是颂扬师父的,用夸张的语句写了师父的作用,如:
  月亮万万千,太阳千千万,
  若是无良师,依旧是黑暗。
  另外,还有不少典型的格言诗,如:
  谁入水深处,谁能得珍珠,
  胆小怕下河,空手岸边坐。
  象这一类诗,涉及到许多社会现象。他认为社会上有口蜜腹剑的人,告诫人们不要和这样的人来往。他说有的人象天鹅,高尚纯洁,而有的人则象苍鹰,卑鄙低下。他还看到钱财使人败坏堕落,以致有弟子杀师父,儿子杀父亲的事情发生。他主张多接近能直言不讳进行批评的人,因为这样可以保持自己的纯洁。他觉得讥笑别人的缺点是可笑的,因为讥笑别人的人忘记了自己也有很多缺点。
  格比尔达斯也有一些诗宣扬了唯心的神秘哲学思想,有的诗甚至把妇女当成罪恶的根源。还有的诗反映出他消极悲观的思想,认为人终有一死,无法避免,倒不如修身养性,因此他被称为修士诗人。
  格比尔达斯的诗通俗易懂,比喻生动,由于吸取了民间口语,保持了一种朴实和自然的美,这也是他的诗在民间流传很广的重要原因。
  二、加耶西
  加耶西(1493-1542)生于印度北方邦的加耶斯村,后人习惯把这位出生于加耶斯的诗人称作加耶西。他的真名叫默利格·穆罕默德,出身于农民家庭,七岁时死了父母,自幼瞎了一只眼睛。他从小生活很苦,跟随印度教修行人生活。关于他的生平没有留下更多的材料。他是民间诗人。
  他的宗教信仰属于印度伊斯兰教的“苏菲派”,这一派主张平等和泛爱,主张以爱而不是以虔诚和膜拜对待神明。他认为神明无形,神明和灵魂是统一的。他对宗教无偏见,曾和印度教徒长期相处。他的思想影响了当时不少人,有些人追随他,其中既有伊斯兰教徒,也有印度教徒。他被认为是虔诚诗时期无形派泛爱支持人的代表。
  据说加耶西的作品有二十一种之多,现仅发现三种。《最后的话》共有六十节诗,每节十八行,共一千行多一点。《字母表诗》共有五十三节诗,每节二十二行,共一千一百多行。前者是他三十岁左右写的,当时他还不是“苏菲派”,后者是他成了“苏菲派”后写的。这两篇作品主要表达他的宗教哲学思想以及某些社会观点,虽然是诗体,但文学性不强。
  加耶西最有名的作品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德》。这部长诗共分五十八章,六百多节,每节十八行,共一万一千余行。长诗主要是叙事,也有不少抒情的描写,内容梗概如下:
  狮子国的公主伯德马沃蒂长得很美,可说是绝世佳人。基道尔的王太子勒登森是一个很英俊的青年。基道尔的商人从狮子国买回一只能说会道的鹦鹉,被勒登森用重金买下。这只鹦鹉对勒登森的王后纳格姆蒂讲了伯德马沃蒂的美貌。勒登森知道后,急于想见到公主,于是化妆成修行人,和其他一些修行人一起,由鹦鹉带路,奔向狮子国。经过种种苦难,渡过重重大海,他们来到狮子国京城。由于鹦鹉的通风报信,太子和公主见了面,但太子却过于激动,如醉如痴,竟失去了知觉,醒来后不见公主,恨不欲生。他急于再见公主,遂带领众多的修行人围城。结果,太子被俘,狮子国的国王要杀他,幸亏大神显灵解了围,并说服了国王把公主嫁给他,于是两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时在基道尔的纳格姆蒂却很悲哀,她倾诉了被丈夫遗弃后的内心痛苦,并托飞鸟捎信给勒登森,使他怀念故土。于是,勒登森带领公主回国。有一个婆罗门把他带回绝世佳人的事告知了德里的穆斯林皇帝阿拉乌丁。阿拉乌丁派人来向勒登森索取公主,遭到拒绝,于是派兵来攻。勒登森奋起抵抗,经过八年的苦战,双方讲和。但是,背信弃义的阿拉乌丁用欺骗的手法囚了勒登森,并把他解回德里。公主设计并派人巧妙地潜入德里救出勒登森。阿拉乌丁率兵追来,中途受到阻击。勒登森被救回国后又和一邻国的国王作战,因为该国王想乘他不在时抢走公主。结果,两人都战死,这时阿拉乌丁又带重兵赶到城下,但他见到的只是公主殉情自焚后的一堆灰烬。
  《伯德马沃德》的故事有一部分取自历史事实,但它只不过是作品的主要线索。此外,作者还从民间传说中吸取了一部分素材。作者将历史事件、传说故事揉和在一起,用丰富的想象构成情节,从而使作品成为一部悲剧性的感人的爱情故事诗。
  长诗以勒登森和伯德马沃蒂为中心,歌颂了他们坚贞的爱情。作者突出了勒登森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不畏强暴、敢于反抗最高统治者的斗争精神。男女主角的悲剧是带社会性的,是封建的最高统治者阿拉乌丁破坏了他们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深为人们惋惜和同情。伯德马沃蒂的自焚是悲壮的一幕,为了不落入阿拉乌丁之手,为了忠于爱情,她决心殉情自焚,诗中写道:
  公主从容整盛妆,一死殉夫来成双。
  日落西山夜来临,明月无光夜昏沉。
  手理云鬓珍珠脱,好似流星往下落。
  头上珠砂线一条,犹如黑夜火光照。
  原想百年有一天,双双携手离人间。
  如今鸳鸯两离分,无偶独自怎生存?
  我将为你献此身,化成灰烬无遗恨。
  好似扑灯蛾,毕生守誓约。
  万事全抛尽,一死保洁身。
  长诗中的穆斯林皇帝阿拉乌丁是邪恶势力的代表,他专横、残暴、毫无信义。诗人揭露和谴责了这个暴君。
  长诗中有的人物的出现不是加强而是削弱了作品的效果,如另一国王和勒登森的斗争,纳格姆蒂的处境以及她和勒登森的关系等,也许这是作者过于拘泥于历史事实的结果。
  有些人把这部长诗的最后一节(尾声)奉为至宝,认为找到了依据来说明长诗的目的是宣扬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宗教观点,并以此贬低长诗的社会意义。这一节诗把诗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地点等按宗教思想作了说明。如把伯德马沃蒂作为神明的象征,勒登森则是灵魂的象征,灵魂为了和神明统一并结合,必须有人指引,必须克服幻境、危难、世俗羁绊等等,而带路的鹦鹉,告密的婆罗门,原来的妻子纳格姆蒂以及皇帝阿拉乌丁正是这些方面的代表。乍看起来,不无道理,但许多是解释不通的。因为男女主角的悲剧性的结局正是直接与灵魂和神明统一的目的相矛盾的。所以,使人怀疑这最后一节牵强附会的诗是后人加上去的,而不是原作。
    
   第三节 苏尔达斯和杜勒西达斯
  一、苏尔达斯
  苏尔达斯的生平也和印度古代其他许多诗人一样,缺少确切的历史材料。有一本名叫《八十四轶事》的书记载了他的一点事迹。他大约生活在十五世纪七、八十年代至十六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间的某一段时期内。他出生于以歌唱为职业的民间艺人家庭,本人也是说唱艺人;出生地点一说在马吐拉,一说在德里附近。据《八十四轶事》记载:苏尔达斯见过当时的阿克巴大帝,阿克巴大帝叫他充当宫廷诗人,被他拒绝了。他双目失明,传说他是天生的盲人,其实这不可能,他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天生盲人所能描绘出来的。现在他的名字成了盲人的别名了。
  苏尔达斯的思想受宗教影响很深,他很早就出了家,对宗教和大神特别是对毗湿奴大神的化身黑天很虔诚,因此,人们把他当作有形派黑天支的虔诚诗人的代表。狂热的宗教徒把他的作品当作宗教的赞美诗,其实他有很多诗歌唱的不是神性,而是人性;描绘的不是带灵光的圣像,而是活生生的人的形象;表达的不是抽象的神秘的感情,而是普通人的感情。
  他的作品《苏尔诗海》是一部诗歌总集。至于以他的名字流传的《苏尔诗选》和《文学之波》,是不是他所作有争论。《苏尔诗海》中有四千多首诗,都有调(相当我国的词牌或曲牌),可以唱。诗的长短不一,有的三几行,有的数十行,甚至个别的有三百多行,一般都在十行左右。每首诗或每行诗的音节也不一样,比较自由,这是符合口头创作的特点的。现在流行的《苏尔诗海》是否包括了作者的全部作品,还很难说,因为传说作者的诗比这四千多首要多得多。另外,现在的本子中哪些不是他的作品而是后人加上去的,也不清楚,从全诗来看,矛盾之处也是有的。
  谈到《苏尔诗海》,有必要谈一谈它和梵语古典文学中的《薄伽梵往世书》的关系。有些人认为《苏尔诗海》是苏尔达斯的创作,还有些人认为是《薄伽梵往世书》的译本,这两种说法都不确切。《薄伽梵往世书》共分十二篇,其中第十篇分上下两章,占全诗的四分之一以上。全诗共三万行左右,所写内容是大神毗湿奴化身下凡的故事,提到下凡二十四次,其实有较完整故事的只有十多次,全书以第十篇描写黑天这一化身的故事最长。《苏尔诗海》也分十二篇,第十篇也分上下两章,占全诗的百分之八、九十。内容也写毗湿奴历次下凡的故事,但以黑天的故事为最多,其他只简单地提了一下主要情节。在写黑天事迹时补充了许多情节,并增加了罗陀这一女主角,这是从梵语诗人胜天的《牧童歌》中继承来的。应该说,《苏尔诗海》是以《薄伽梵往世书》为蓝本加工改作而成的。这并不妨碍苏尔达斯的创造性,因为他创作的不是叙事诗,而是以《薄伽梵往世书》所提供的题材来抒发他自己的感情,因而有时对某一内容从各个角度反复咏唱多次。他的诗是他吟唱时别人记录的,现在的《苏尔诗海》是后人按《薄伽梵往世书》的情节编辑整理而成。
  在《苏尔诗海》中篇幅占绝大部分的第十篇有相对的独立性,大体上有一个故事的基本线索。其情节的发展是:作为毗湿奴大神的化身黑天出生在牢房里,原来黑天的生父受黑天的舅舅的迫害,连同黑天的生母被关进牢房。黑天一生下地,其父连夜把他送到牧人聚居的牛庄的一个牧人家里。牧人夫妇第二天早上发现床上有一个婴儿,以为就是自己的儿子。于是黑天在牧人家里从一个婴儿成长为美少年,他和好多牧童和牧女成了好朋友,许多牧女都爱上了他,特别是一个名叫罗陀的牧女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黑天到京城杀死了他舅舅,他怀念牧女们,牧女们更怀念他。她们多方打听消息,托人送信,但杳无回音。他为了安慰牧区的人们,派了使者来到牧区。牧女们围着这个使者打听黑天的情况,情节发展到这里,宗教神秘色彩比较浓了,使者和牧女们争论的《黑蜂歌》也成了宗教膜拜方式的答辩。另外,在黑天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还穿插了他为人民降妖除害的一些事迹。
  苏尔达斯集中地并且反复地描写了黑天从婴儿到少年的各个方面的生活,形成了一组一组的抒情诗,如母子之爱、偷吃奶油、森林放牧、夏日野游、河中戏水、花丛游乐、牧女恋情、欢度节日、喜荡秋千等等。诗人描绘了一个为人们所喜爱的人格化了的黑天的形象,他一会儿是在地上爬的满身泥土的幼儿,一会儿又是天真而又淘气的儿童,一会儿是活泼而又调皮的放牛娃,一会儿却是多情而又风趣的美少年。黑天出身于贵族,然而真正抚育他的却是牧民,实际上他是普通人民中间的一员。在他身上,没有贵族公子的气息,而是普通人的思想感情,体现出来的主要不是神性,而是人性。他不仅是普通人民中的一员,而且是他们理想的一员,保护他们和热爱他们的一员。
  诗人细致地描写了母爱,母亲对孩子的希望,在摇摇篮时母亲慈祥的目光,孩子天真的微笑,当孩子会说话时向母亲天真地发问和与母亲纠缠的情景。这些,在当时的文学中还是未曾有过的新的题材。比如在题为《母亲的希望》这首诗里写道:
  母亲心里这样祈求:
  何时孩子会爬着走?
  何时孩子会用脚走路?
  叫爸爸妈妈又在什么时候?
  何时宝宝牵着我的衣角和我闹个不休?
  何时慢慢吃饭用自己的双手?
  望着我笑着和我说话又在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我可以为他一点不发愁?
  诗人刻画儿童心理、少年心理和孩子不懂事的幼稚行为很生动,在《黑天和孩子们玩耍时耍赖皮》的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黑天!游戏中不看情面。
  你输了,达玛赢了,你为何这样闹翻天?
  你出身的种姓和我们也相同,
  我们也不靠你家吃饭。
  只不过你家的牛多几头,
  你就仗势这样闹一番。
  爱胡闹的孩子谁和他玩?
  于是所有的小伙伴都远远坐在一边。
  苏尔达斯说:我的主想和他们一起玩,
  他拿父亲来发誓再也不捣乱。
  这首诗的末尾,诗人把黑天这样一个娃娃当作教主显得不伦不类,这在好多诗的结尾部分都是如此,末尾的一两句就成了他颂神的符号。如果去掉这一两句意思仍然完整。下面是诗人在《黑天要去放牛》中写长大到五六岁的黑天向往放牛的迫切的心情和兴奋的感受:
  妈!我要去放牛,我已长大,
  你跟爸爸说我不会害怕。
  有哥哥、纳达、拜达许多放牛娃。
  和放牛娃在一起我心高兴,
  给我备好午饭我带往森林。
  我捧叶木纳河的圣水向你发誓愿,
  到河里去玩水的事我决不干。
  诗人在《黑天到森林放牛》中写道:
  黑天一见森林,
  心头无比高兴。
  牛往哪儿走,他就与放牛娃随后跟。
  他对哥哥讲:千万别丢下我,
  我还要随你来森林,
  今天妈妈好歹算答应,
  也许明日不能成行。
  你向我发誓吧:
  明天一定叫我,当我睡着未醒。
  苏尔达斯说:
  黑天当着好多放牛娃恳求哥哥答应。
  《黑天向妈妈控告哥哥欺负他》反映了一个孩子受了委屈的心情,也颇有趣味。
  妈妈,哥哥是坏蛋!
  他说林中很好看,叫大家跟他去玩,
  把我也味了去,那儿长着好多树。
  突然他喊道:跑呀跑呀!来了吃人的大老虎。
  我害了怕,身子发抖,急得直哭。
  没有一个人把我扶。
  我又怕又跑不动,他们个个跑得快如风。
  哥哥还说:“你是用钱买来的,还装糊涂!”
  苏尔达斯说:你哥哥说谎是坏蛋,
  又碰上了说谎的孩子们作同伴。
  苏尔达斯确有不少诗带有宗教色彩,就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诗,也有“我的主”、“三界之主”、“宇宙之主”等称号,这表明他虽然写的是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和生活,然而这个人却是神的化身,不完全是普通的人。他描写爱情的诗,有些也表现出神秘倾向,因为印度教中写黑天诗的这一教派认为人间最强烈的感情是爱情,对大神及其化身应该用最强烈的感情去爱,于是对大神的虔诚往往和爱情搀和在一起。苏尔达斯所描绘的牧女和罗陀对黑天的爱就是这种感情的体现。这是非印度教派的人所不容易理解的。
  二、杜勒西达斯
  杜勒西达斯(1532-1623)是印度中古文学中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罗摩功行录》是印度北部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三四百年来,这部加工改写而成的作品的影响,在印度北部甚至超过了梵语古典史诗——蚁垤仙人的原本《罗摩衍那》。
  关于杜勒西达斯的生平传说很多,不少都带有宗教神秘色彩,不足为信。较为可靠的生平是:他于1532年出生于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附近农村的一个婆罗门家庭,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受了不少折磨和痛苦,甚至不得不沿门求乞,后来被人收养。青年时期遇到一个师父,随师父在宗教圣地贝拿勒斯学习梵语和宗教经典,听师父宣讲作为大神化身下凡的罗摩的事迹。长大后结过婚,后弃家修行。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印度教的几处圣地度过的,他周游过许多地方,目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接触过许多人物,包括当时的诗人、宗教家、出家人和王公贵族。他还从事过许多宗教改革活动。后来,他在阿
陀地方开始写《罗摩功行录》,在贝拿勒斯写完。晚年定居于贝拿勒斯。
  杜勒西达斯长期受印度教的熏陶,所以宗教思想很浓,是虔诚的印度教徒。他一方面追求解脱,出家修行,以求升入天堂;另一方面他也关心世俗的生活,深知民间的疾苦,愿意为社会和人民寻找出一条出路。结果,他给社会找到的出路就是建立罗摩王朝式的国家,给个人找到的出路就是虔诚地膜拜罗摩。由于他具有这种思想,他在宗教改革的虔诚运动中被认为是温和派,被列为有形派罗摩支的代表诗人。
  他的作品共有十二种,全是诗歌。最重要的是《罗摩功行录》,其次还有《谦恭书》、《歌集》和《双行诗集》等等。《谦恭书》中共有二百七十九首诗,内容是歌颂传统罗摩故事中罗摩的各种非凡业绩,祈求罗摩给以解脱,是名副其实的宗教赞美诗。《歌集》是罗摩本事的提要。《双行诗集》中共有诗五百七十三首,大部分是格言诗。如说在患难中才能分辨是否真正的朋友,在战场上才能鉴别有没有勇气;说坏人即使和好人在一起也不会变好,正象毒蛇在檀香木的林中仍然有毒;又如说坏人一时变好必有蹊跷,正象蛇进洞时必须把身子伸直。此外,还有少数诗谴责了无道昏君。
  《罗摩功行录》与梵语古典文学中蚁垤所写《罗摩衍那》以及其后无名氏改写的《神灵罗摩衍那》都有密切的关系,三者的结构和所写中心故事也相同。《罗摩功行录》是以上述两部《罗摩衍那》为蓝本用当时地方语言加工改写而成的,但它有自己的特色。从篇幅来说,《罗摩功行录》只有蚁垤的《罗摩衍那》的一半多一点,它只保留了中心故事和有关情节,舍弃了无关的情节和公式化的繁琐的描写部分,应该说,在故事情节的剪裁方面它大大前进了一步。
  《罗摩功行录》和《罗摩衍那》一样分成七篇,除了一篇外其他六篇的篇名都相同,这里对各篇的特点略作说明如下(请参看本书第四章第二节):
  第一篇《童年篇》,开头也写了神话故事、罗摩的出生、成长、降妖和结婚。但结构比较严谨,情节与主题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刻画的女主人公悉多生来就是公主,不是犁地时从垄沟里拣起来的。
  第二篇《阿 陀篇》,着重处理了两个情节,一是罗摩即位未成前往森林,另一是婆罗多去森林想把罗摩请回来,中心目的是刻画几个人物形象。《罗摩衍那》已经把罗摩等几个人物理想化了,然而《罗摩功行录》还嫌不足,它使这些人物的表现更合乎理想的标准。罗摩的母亲、罗摩、特别是罗什曼那,在罗摩失掉王位和被放逐的过程中都没有流露一点怨言、不满、愤慨或反抗的情绪。
  第三篇《森林篇》,第四篇《猴国篇》和第五篇《美妙篇》都写得比较简单,这三篇的篇幅总共只占全诗的七分之一。第三篇中强调了罗摩和悉多对罗什曼那的平等兄弟关系,突出了罗摩的神性,他的身分并不象一个落难王子。第四篇中对罗摩射死猴王的哥哥的情节处理得比较合情合理。第五篇对哈奴曼的活动写得比较集中。另外,调整了十首王的弟弟投靠罗摩的情节。这三篇的共同点是抛弃了《罗摩衍那》中无关紧要的情节、繁琐和公式化的描写以及累赘的层层转述,从而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比较紧凑。
  第六篇《 伽篇》(《罗摩衍那》中称《战斗篇》)写了罗摩和十首王大战、罗摩得胜以及悉多回到罗摩的身边,抛弃了罗摩对悉多产生怀疑的有关情节。
  第七篇《后篇》抛弃了罗摩遗弃怀了孕的妻子、悉多投入大地的怀抱以及罗摩杀死低等种姓的人的内容。它着重写了罗摩即位后的太平盛世,还着重写了乌鸦和大鹏的现身说法和进行膜拜罗摩的说教。
  《罗摩衍那》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罗摩功行录》的产生也有其历史背景,两者产生的时间相距一千几百年。前者有人认为是奴隶制社会晚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封建社会初期的作品,它为当时的先进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提供了完整的道德意识标准。而后者则肯定是封建社会后期的作品。《罗摩功行录》成书之时,封建的意识形态已日趋腐朽,但作者却仍然倡导《罗摩衍那》中所宣扬的那一套伦理道德准则,这是为什么呢?
  有些人认为,杜勒西达斯写《罗摩功行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印度教的精神文明。由于伊斯兰教民族的入侵和定居,以及伊斯兰教的传播和渗透,特别是由于最高的封建统治者倡导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印度教和印度教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正如十二、三世纪的诗人在自己的长篇叙事诗里描写政治上军事上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本民族一样,几百年后杜勒西达斯从改写古代的伟大的史诗着手,从文化方面来抵制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的渗透,从而维护了印度教和印度教文明。
  《罗摩衍那》和《罗摩功行录》的主题都是写王室内部的夺权斗争及其解决矛盾的途径。在奴隶制的或封建制的王国里,王室内部争权夺位的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而且有时发展到极其尖锐的程度。这就给为王朝的命运而操心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提出了任务,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使王室的统治既能巩固而又不发生动乱。两部长诗都提出了相同的方案,就是通过核心人物的自我牺牲来解决。从作者们的思想看来,他们提倡的办法是理想的方案,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更没有流血,罗摩甘愿让位,婆罗多坚决不肯即位,最后还是罗摩回国当国王。然而这只是一个理想,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这种事实的,奴隶主或封建主是不会有这种谦让精神的。
  由于作者们认为找到了理想的解决办法,于是就以此为出发点,让理想的道德标准体现在他们所写的人物特别是罗摩身上,并多方加以刻画和描绘,甚至不惜借助于将他神化的手法。如果说,《罗摩衍那》所树立的道德准则对奴隶制社会或封建社会早期还算先进的意识形态的话,那么,《罗摩功行录》的作者仍然试图更进一步在它的人物身上体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和“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等一套伦理道德则是落后的了,至少,它提出的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
  长诗的另一个中心,即罗摩的妻子被劫和经过斗争救回,却是一个正义和非正义的问题。十首王代表非正义的邪恶势力,罗摩是正义的一方。作者们甚至都支持十首王的弟弟投靠正义的罗摩一边,而没有宣扬愚忠或不分原则的“弟恭”,这显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作为陪衬,猴子国的兄弟之间也有强占妻子的情节,也想说明正义和非正义的问题,《罗摩衍那》处理得比较粗糙,《罗摩功行录》处理得较合理。
  《罗摩功行录》和《罗摩衍那》一样,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社会。王室内部斗争的丑恶虽然被美化了,但是猴子国王室内部相互残害和十首王的无恶不作又何尝不是封建社会王室和封建主的真实写照?此外,《罗摩功行录》还直接写了当时混乱的时代,虽然作者转弯抹角地作了解释,但仍是当时社会的反映。
  迦利(注:根据印度教传说,世界分四个时期。迦利时期是最后一个时期,这个时期长达432,000年,社会最黑暗。最后世界毁灭,再出现新的黄金时期,便是人类最幸福的日子。然后又慢慢演变,周而复始。)时代无四阶段、不分种姓,
  所有的男女都反对吠陀经。
  婆罗门出卖吠陀,国王鱼肉人民,
  吠陀经的教义没有人遵循。
  
  人们个个都独断独行,
  会吹嘘的人算是婆罗门。
  伪君子和愚弄人的骗子,
  人们却尊之为圣人。
  
  抢劫别人的财富算聪明,
  欺骗的行为算善行。
  
  有人撒谎和胡作非为,
  迦利时代都当成崇高的德行。
  
  干害人勾当的人,
  他感到光荣和受到尊敬。
  彻头彻尾的胡言乱语,
  迦利时代却奉为福音。
  作者还写了人民痛苦,没有幸福。当然象上面这样的披露是不够的,有的甚至是非颠倒了。另外,他还提出了一个理想王朝的太平盛世图景,虽然距离现实社会十分遥远,但对当时受尽苦难的人民来说是一种安慰。
  罗摩王朝没有人身痛苦,
  也没有天灾人祸流行,
  所有的人都相亲相爱,
  都把吠陀经的教义来遵循。
  
  没有夭折,没有呻吟,
  所有的人长得俊美无疾病,
  没有痛苦也没有穷困,
  没有愚昧也没有不祥的象征。
  
  男男女女都慷慨舍己为人,
  都给婆罗门当仆人。
  所有的男人只娶一个妻子,
  妻子也诚心用言行来侍奉夫君。
  
  林中树木四季长青,
  大象和狮子双双同行。
  走兽飞禽不相残害,
  相互增长着和睦的感情。
  《罗摩功行录》继承了《罗摩衍那》倡导的一夫一妻的原则,这一点,不论在奴隶制社会或封建社会都是很有意义的。《罗摩功行录》的作者更同情悉多的遭遇,作者没有让她被罗摩遗弃。但是,作者对妇女的观点是陈旧落后的,一有机会就发议论,比如说妇女天生愚昧,使人堕落,宣称妇女的神就是丈夫,甚至把妇女骂作“所有虚伪、罪恶和缺陷的根本”,“使人痛苦和烦恼的原因”,这些都是宗教气味和封建色彩很浓的陈腐的论调。
  宣传宗教迷信是这部长诗的主要问题之一,它大大发展了《罗摩衍那》的这一倾向。作者通过许多情节和例子以及罗摩的崇拜者的现身说法,甚至往往通过罗摩本人的自我吹嘘,来说明膜拜罗摩是唯一的解脱的道路和包治百病的万灵圣药。《后篇》中精心设计的乌鸦和大鹏关于罗摩的说教,是最集中的宗教宣传。
  维护种姓制度和抬高婆罗门的地位是这部长诗的另一主要问题。《罗摩衍那》中已经给婆罗门作了宣传和歌颂,这是当时整理、传诵、加工的婆罗门对自己种姓的自我吹捧,本来就是糟粕,而《罗摩功行录》大大发展了这个思想。作者称婆罗门是“人间的神”、“圣贤”、“十全十美的完人”,他还露骨地说“一无是处的婆罗门也值得崇拜,完美无缺的智者首陀罗却不值得尊敬”,他神化婆罗门诅咒的威力,他甚至断言印度教的三大神对敬奉婆罗门的人都“附首听令”。
  有些人认为《罗摩功行录》取得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作者刻画了理想的人物。不仅罗摩的形象更为高大完整、十全十美,其他如罗摩的母亲、弟弟婆罗多与罗什曼那的形象也更为完美。于是读者被这些人物形象所吸引,被他们的行为所触动,被他们的品德所感染。
  《罗摩功行录》的全部故事是通过三个人物口述,三个听众逐一转述的方式进行的。全诗都是工整的格律诗,一般由四首四行诗和一首双行诗组成,十八行诗为一节,共一千多节,约两万多行。每篇开头有少量梵文诗,起公式化的赞颂作用。
  几百年来,《罗摩功行录》在印度中部和北部有着极大的影响,有人经当作文学的典范,宗教的经典,伦理道德的宝库,生活的百科全书。正因为如此,印度北部和中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部作品。诗人杜勒西达斯也享有崇高的声誉,有些地方甚至为他立了庙,受到人们的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