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欧洲文学史》分上、下两卷。上卷于一九六四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行,下卷完成于一九六五年,没有付印。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征求了一部分单位和读者的意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旧作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增补,仍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概括地叙述了从古希腊开始到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止的欧洲文学发展的历史,向读者提供一些基本知识。全书除绪言外,共分八章。每章的概论综括了一个时期欧洲文学的轮廓,并注意到文学同当时的历史(包括经济发展和政治情况)与思潮(包括哲学思潮和社会学说等)的关系。然后,每章又分别叙述这一时期若干国家的文学发展概况,着重论述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些作家如歌德。雨果等,创作活动的时间较长,跨了两个时期,本书分别在两章里叙述。对于高尔基。尼克索。罗曼·罗兰等人一九一七年以后的创作,我们也作了适当介绍。
  这次修订时,仍将绪言和第一至第五章即古代至十八世纪文学作为上卷,第六至第八章即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文学作为下卷。重要作家。作品的中外文译名对照和索引附于每卷的后面,大事年表附于下卷末尾。
  本书由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主编,冯至同志审阅了全稿。参加编写的有北京大学西语系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闻家驷、田德望、殷葆瑹、罗经国、李淑、孙凤城、孙坤荣、沈石岩,北京大学俄语系张秋华、彭克巽、李明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冯至、罗念生、戈宝权、陈焜、吕同六、杨耀民,华中师范学院周乐群,北京师范大学陈惇,北京外国语学院王燎,以及宋昌中、李万钧等。
  此外,5担负个别段落编写工作的有朱光潜、赵诏熊、盖家常、魏真、孙新世、魏玲、夏玟、郭向桐、梁明、刘宗次、王忠淇。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在一些问题上得到李赋宁、张恩裕、盛澄华、赵隆勷、严宝瑜、王泰来、罗业森、谭德玲等同志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这次修订时,7最后由主编杨周翰和罗经国、孙凤城、孙坤荣、张秋华、李明滨通读定稿。我们水平有限,书中一定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一九七八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