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紫式部

    
  紫式部本姓藤原,名字不详,紫式部只是其代称,“紫”是由于她在《源氏物语》中塑造了理想的妇女形象紫姬,“式部”来源于她父兄所担任过的“式部丞”的官职名,一般认为她生于978年,殁于1015年。紫式部出身于中等贵族家庭,曾祖父、祖父、伯父和兄长都是著名歌人,父亲兼长汉诗与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研究。紫式部自幼便有“才女”之名,随父学习汉学,熟悉先秦以来的中国古代文献,特别对唐代白居易的诗有较深造诣。她还精通音律、佛经,其思想观念受儒学和佛教的熏陶极重。家道中落后,紫式部秉承父命,嫁给比自己年长20多岁的地方官藤原宣孝,当时藤原已有三个妻子。婚后不到3年,丈夫去世,紫式部只身带着幼女贤子过着凄凉的寡居生活。后来应召入宫,做了一条天皇中宫彰子的侍从女官,给彰子皇后讲解《日本书纪》和《白氏文集》,其才华受到赏识。
    
  紫武部生活于平安时代,这是日本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公元794年,皇室迁至平安京后,社会曾有过百余年的稳定时期。此后,天皇的实权落在大贵族藤原式一家手中,于是出现了持续200%45的“摄政关白”时代。“摄政关白”的意思是:天皇年幼时替天皇代政的最高职务称“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作为天皇监护人而协助天皇执政的职务称“关白”。摄关政治实际上是外戚统治,所以取得外威地位是平安朝代贵族争得最高权利的手段。外戚藤原氏为巩固摄关地位,形成一种惯例:将自己家的少女举为皇后,一旦生下皇子,就迫使天皇退位,让皇子登基,以便扶持幼小的天皇来独揽朝纲。由于一夫多妻,藤原家族不断繁衍盈升,而摄关在一个时期内只能是一个,因此,藤原氏在各支派之间,为使自己的女儿能获得天皇的宠爱,以便生下皇子,他们竞相收罗名门才女,作自己女儿的侍从女官,辅导她们学习和歌,进修汉学,弹筝练琴,以获得贵族女子的高度教养,抬高身价。受这种形势的影响,日本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特别重视妇女修养、教育的时代,才女辈出。与紫式部大约同时的才女还有和泉武部,清少纳言、道纲母等,她们分别写有《和泉式部日记》、《枕草子》、《蜻蛉日记》等。紫式部所生活的时代可以说是日本的女性文学时代,这是世界文学史上极罕见的现象。
    
  寡居的生活使紫式部对一夫多妻制下日本妇女的可悲命运有着切身的体验,为她描绘妇女命运提供了充实的生活基础。侍从女官的身份又使她经常和上层贵族接触,对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了解。紫武部的创作带有鲜明的个人经历色彩,同时也与当时的文学发展有关。在平安时代,散文文学尤其是物语文学十分流行,在紫式部之前,已经出现了一批虽然不够成熟、完整,但已初具规模的物语作品,这是紫式部创作的借鉴基础。另外,日本本民族文学的问世,特别是首先为妇女熟练运用,为紫式部的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紫式部的创作还与她进步的文艺观有关。在《源氏物语》中,作者多次谈到自己的美学观念。她认为《日本书纪》那样的作品“只不过表现了局部的真实”。她对神话一类远离人间现实生活、虚无缥缈的作品颇有微词,认为作品是作家有感而发,对一世间的真人真事”“观之不足、听之不足,但觉此种情节不能笼闭一人心中,必须传告后世之人,于是执笔写作”的结果,应给人感染,使人“动心”。
    
  紫式部一生短促,流传至今的作品有《紫式部日记》、《紫式部家集》、《源氏物语》等,体裁涉及随笔、日记、小说以及诗歌等,以《源氏物语》最负盛名。
    
  《紫式部日记》为紫式部在宫廷供职期间所写,大约包括从1008年秋季到1010年春天的宫廷见闻和感受。日记中描述了宫中种种生活情景和事件,如对宫中庆典、饮宴以至彰子回娘家生孩子的经过等,都作了真实的反映。《紫式部日记》情感质朴,语言优美,是平安时代日记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日记不仅是当时文化史、风俗史的研究资料,也是了解紫式部生活经历、思想和性格特征的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源氏物语》是紫式部的代表作。
    
  源氏物语》何时成书,没有定论,大约是在公元100——1014年之间。《源式物语》是日本及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物语”是日本文学的一种体裁,望文生义,有语说事物的意思,可解释为故事或杂谈。《源氏物语》全书共54帖(回),约近100万字。前44回以光源氏为主人公,写其情场角逐及宦海沉浮。光源氏先后追逐空蝉、六条妃子、夕颜、末摘花等女子,娶葵上、紫姬、三宫为妻,与继母藤壶私通,并曾受宫廷权贵排挤,自滴须磨,后来发现自己的外甥孙柏木与三宫有私,三富生下薰君。酷似枯木,感到自己的乱伦终于受到报应,在紫姬死后,彻底看破红尘、遁入佛门。后10回以其子薰君为主人公.主要写薰君的情场生活。由于后10回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宇治”这个地方,又称为“宇治十帖”。
    
  《源氏物语》通过对光源氏及周围女性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平安王朝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作者透过高贵浮华的宫廷生活表面,看到了淫荡糜烂的生活方式给贵族自身带来的悲剧结局,深刻展示了贵族之。间及宫廷内部的尖锐矛盾,独到地揭示了贵族阶级精神颓丧的过程,客观反映了在一夫多妻制度下广大日本妇女的悲惨命运,自然地奏响了“摄关政治”时代大贵族专制统治必然衰亡的哀歌。
    
  小说故事涉及3代,历时70余年,出场人物400余人,其中主要人物约3D人。光源氏是小说描写的中心。他相貌出众,一降生便有了“人间少有,清秀如玉”的面容,相士也断定他“分明该做一国之君,宜登帝王之位”。他不仅容貌俊美,风度翩翩,而且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浅吟漫舞样样称绝,自幼聪明颖悟,绝世无双,是一位人见人爱的风流才子。
    
  在情场上,光源氏也是一位涉香猎艳的老手,自小就对继母藤壶女御怀有恋慕之情,成人后更是抓住机会,与继母幽会,生下了后来成为冷泉帝的“皇子”。作者抓住当时社会一夫多妻及宫廷贵族政治联姻的婚姻特征,从当时松散的两性生活中刻画人物性格,一方面为主人公辩护,认为实际上源氏公子为人处事谨慎,凡事小心翼翼,并无如人传闻的那些香艳逸事,本性不喜欢一时冲动的色情行动;另一方面又描写他不幸而有一种癖好,偶尔发作,使违背本性,不顾遗恨无穷,而做出不应该有的行为来。
    
  这就造就了一种矛盾,作者以欣赏与指责交杂的态度来描写光源氏的猎艳生活。光源氏既仪表非凡,惹人心动;又不得不为风流奔命,对各种女子遍用心思。源氏公子一方面想要征服所有他接触过的女子,不允许她们对他有任何要求;另一方面又善于体贴,懂得温柔,把一个个女子的命运操弄在自。己的手中。藤壶女御的出家、夕颜的暴死、六条妃子的远避伊势、紫上从一个不懂人世的小女孩成为世人赞誉的贵夫人……作者以大量的素材表现了那一时代日本妇女命运完全受男子摆布的现实。同时又让源氏公子感慨;“世间女子个个可爱,教我难于舍弃。这便苦死我也!”作者认为光源氏是一个心地善良、对妇女有情有义的贵族,他在自己飞黄腾达之时,不忘专门修建,处居所,把那些需要他照顾的女人都接来,给她们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一然而,同住一个院中,明石姬为光源氏生养的女儿只能由紫上夫人调养;在光源氏看来,出身低微的明石姬虽然有做母亲的能力,却没有做母亲的资格。
    
  作者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塑造光源氏这一形象。他追奇猎艳不分对象,上自高贵的皇妃下至低贱的贫民女子,这也正是当时贵族社会放纵、淫荡的两性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作者又希望他风流倜傥,温文尔雅,多情善感,有始有终,能够真正关心妇女的命运。
    
  在花费大量笔墨描绘光源氏情场渔猎生活的同时,作者也必然写到了他在政治上的风云变幻。光源年由于生母出身低贱,缺乏外戚后援,虽有帝王之相而不得不被降为臣籍,纵然满腹经纶也只能随着政治斗争的风浪起伏。在错综复杂,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中,光源氏不重名位与权势,自动贬谪穷乡僻壤,表现出宽容忍让、与人为善的态度。一旦重新得势,光源氏又不计前嫌,并违背真正心愿,接受朱雀帝的请求,娶王宫为妻。作者将更多的政治、道德、人格理想赋予光源氏,以寄托自己对理想贵族社会的向往。
    
  在光源氏身上,政治上的软弱无力与为人处世的圆滑、世故,情场上的放荡不羁与柔情蜜意,生活上的豪华奢侈与悲观厌世,都十分矛盾而集中地体现了出来。作者通过光源氏的一生,既表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又揭示了贵族阶级从繁盛走向衰落以致精神崩溃的历史过程。
    
  作者还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触和视角,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空蝉、夕颜。紫上、六条妃子、末摘花等一个个与光源氏的渔色生活发生关系的女子、都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她们身份不同,性格各异,但是在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下,没有一个能够得到爱情的欢乐与家庭的幸福,无一例外地被迫充当了贵族男子泄欲的工具。作品通过光源氏及其他贵族男子对广大妇女蹂躏的描写,愤慨地告诉人们:一夫多妻制在剥夺了妇女所有权力的同时却给予了贵族男子可以随意玩弄、侮辱女人的权力。他们可以毫无节制地另寻新欢,一娶再娶,而妇女要么被遗弃,要么只能靠拼命争宠来维持自己的地位,要么彻底丧失自我,完全迎合贵族男子的审美道德标准,甚至不能有自己喜怒哀乐。这种代价是惨重的,所以,就连出身皇族的藤壶也免不了出家为尼的下场;紫上这样一位倍受宠爱。十全十美的理想贵夫人也因不堪妒恨而悲泪独弹,对光源氏所作所为只有忍气吞声,最后正值中年而在抑郁中死去;六条妃子纵有如花似玉、出类拔萃的美貌也免不了被抛弃的命运……几乎所有女性的归宿都是要么出家,落发为尼;要么死亡,无声无迹,极其悲惨。
    
  作品在着意描写贵族阶级的宫廷生活尤其是描写他们放荡、糜烂的两性生活的伺时,还以写实的手法触及了平民和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不幸命运,是一部形象的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的兴衰史和妇女命运的悲惨史。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贵族统治者,还是受迫害的妇女,他们的结局不是死亡便是出家。这种处理一方面固然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厌弃和批判;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作者因找不到出路而对现实和人生所产生的幻灭感和逃避心理。其中佛教的宿命论和弃恶从善、“往生净土”的思想对作者的影响很深。
    
  《源氏物语》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平安王朝宫廷贵族的恋情画卷,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以丰富多采的内容广泛展示了当时绚烂的贵族文化背景和上流社会的生活风情,作者的描述有着相当扎实的生活基础。作者没有着意安排某个情节或故事线索,作品的结构采取了时光更迭、光阴流转的自然顺序,一切均以主人公光源氏为中心展开,主干单纯而集中,支脉清晰而紧凑,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的结构手法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鲜明个性刻画人物,铺展故事。《源氏物语》的故事是跟着人物走而不是随着事件来的。作者特别擅长运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光源氏一生风流,他对不同的女子所用的心思和手段都可以通过他的内心活动得到表现,而其最终的云隐结局也自然地与其内心认为“出家入寺,勤修佛法,既可以为后世增福,又可使今生消灾延寿”紧密相连。女主人公紫上在作品中是一个少言寡语,没有很多行为、事件发生的人物,作者几乎完全用心理描写来展示这一人物的精神世界。她的外表i她的每一个动作,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样雍容华贵,忍让顺从,无可挑剔,而其心情的郁抑,精神的痛苦则在成功的心理描写手法上得到了彻底的展示,尤其是紫上对夕雾与落叶公主偷情一事所发的“女人持身之难”慨叹,堪称是说出了平安朝众多日本妇女的心底话。还有藤责女御与光源氏发生乱伦关系后,灵魂深处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矛盾心理和苦恼,六条妃子既想得到光源氏专宠又对其无能为力的凄苦,浮舟既爱黄君又迫于亲王的逼迫而绝望的情感活动,等等。应该肯定地说,《源氏物语》十分成功地写出了人类丰富而多层次的精神世界。从这个角度而言,《源氏物语》是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小说。
    
  《源氏物语》的景物描写也是相当成功的。春、夏、秋、冬、清晨、正午、黄昏、夜半、花鸟、虫鱼、日月、山川,这些生动细致的景物与人物的性格表现、情感的流露、命运的变迁及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充分体现出日本文学追求优美、崇尚“物哀”与“幽玄”这一美学境界的独特特色。
    
  《源氏物语》的语言优美典雅,透露着一股缠绵的幽情。紫式部用新创造的日本假名文字进行创作,共使用了12Q00多个词汇,为后世作家树立了典范,为日本语言特别是文学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作品的行文舒缓,在叙述中不时插入一些和歌与汉诗,节奏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展现出意郁情浓的语言风格。据不完全统计,小说引用最多的白居易诗共100余处,引用和歌800余首,同时还引用了中国古代的《论语》、《老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文选》、《史记》、《汉书》等书中的典故与语言,一方面显示了紫式部高深的汉诗文造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对古代B本文化、文学的巨大影响。
    
  《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为日本散文文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对后代的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历代作家都把《源氏物语》奉为经典,日本文学所独有的柔美、抒情的风格也正源于这部《源氏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