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

  ■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创新。
  (一)现实主义文学
  1、继承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张扬人道主义、反映复杂的阶级和经济关系,呼吁和平、支持弱小民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更注重人的精神和个性探索,注意挖掘物质对精神的重压,注重写敏感的知识分子复杂的内心世界;
  3、坚持文学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原则,但也吸收了许多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荒诞、意识流、多层次立体交叉结构等,并从其它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新闻报道中借鉴一些有益的方法。

  苏联
  1、1917—30年代初: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国内阶级斗争和文艺领域内斗争及其尖锐复杂,苏共采取行政命令手段来解决文艺论争;
  2、30年代—50年代初:苏联文学出现了“红色的30年代”的空前繁荣局面。小说的繁荣标志着苏联文学的成熟,但其后斯大林时代的极左路线和文艺评论的严重错误给文坛带来危害;
  3、50年代—90年代:50年代的“解冻文学”、60年代的“一寸土文学”(又叫“战壕真实派”)和“全景文学”(又叫“全景小说”)、70年代的道德题材小说、80-90年代的“回归文学”热。

  法国
  1、开创了长河小说新体裁。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马丁·杜伽尔的《蒂博一家》是代表;
  2、心理刻画向内心世界深化。受意识流和心理分析影响,内倾化程度明显提高。

  英国
  20世纪英国传统作家有曼斯菲尔德、高尔斯华绥、劳伦斯、戈尔丁、威尔斯、奥威尔、毛姆、多丽丝·莱辛、克罗宁、格林、康拉德等。

  德语国家
  20世纪德语国家文学的主流仍然是现实主义文学。

  美国
  20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多元局面:1、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专门揭露社会黑暗的文学运动,称为“揭发黑幕运动”,迫使有关部门对存在的弊端加以改进。2、20世纪美国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其8部长篇作品有“人间悲剧”之称;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作家;4、20世纪一批出色的犹太作家所创作的大量作品的美国犹太小说;5、20世纪的美国战争小说:一是以海勒为代表,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情绪;一是以赫克曼·沃克为代表,持谨慎的有所保留的反战态度,并不认为战争就是对所有人性的摧残。

  ■现代主义文学
  1、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思潮的总称。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和反理性为主要标志,是现代世界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现象。二战以后的现代主义亦称后现代主义。
  2、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内外因素:
  -外在因素:①经济与政治的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传统的经营方式;②科学技术的双刃剑;③现代哲学、心理学。从文化思想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产物。
  -内在因素:文学自身的继承性和超越性。现代主义继承了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如主观性、内在性、情感性等;浪漫主义的许多艺术手法也都被现代主义所接受。但真实观发生了变化,认为只有“无意识”才是真实的,其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理想。
  3、现代主义包括:19世纪末的前期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印象主义;20世纪前期的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二战以后的存在主义、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二)现代主义文学
  1、思想特征:表现为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
  2、艺术特征: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
  3、流派共性:①共同主题:表现人的困惑,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其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诞感;②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重要主题;③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悲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色彩。

  象征主义
  1、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后期象征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规模,越出法国,形成世界性文学潮流,本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声。
  2、作为一个流派,它虽然不复存在,但影响极大,与传统文学比较,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3、代表作家有庞德、叶芝、艾略特等。

  表现主义
  1、流行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始于绘画,后波及音乐、诗歌、戏剧、小说、电影等各领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成为表现主义的中心。
  2、表现主义有以下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3、代表作家有卡夫卡、奥尼尔等。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初期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到本世纪20-30年代形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40年代后纯粹的意识流小说已不复存在,但它所锤炼的各种技巧,对此后崛起的现代主义诸多流派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代表作家有乔伊斯、伍尔芙、普鲁斯特等。

  未来主义
  20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主要活跃在意大利和俄国文坛,也影响了欧洲各国。其宗旨是同旧的文化传统决裂,追求文学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彻底革新。在主题上,未来主义者把文学变成现代生活的“动力学”,集中表现运动中的物和人,通过动态来赞美运动感、力感和立体风格;在形式上,未来主义者彻底摒弃传统手法,运用自由不羁的字句,取消或破坏语言规范,打破传统句法与正常韵律,搞文字游戏和图案的剪贴、组合等。代表作家有马里内蒂、马雅可夫斯基等。
  超现实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1924年布勒东发表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系统阐述了运动的宗旨和理论观点,宣布超现实主义运动正式诞生。超现实主义有组织、有纲领、有刊物。他们反对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推崇潜意识和梦,甚至让文学成为梦幻、潜意识乃至精神错乱的产物。强调梦幻,贬斥理性,成为超现实主义美学的重要标志。代表作家有布勒东、艾吕雅等。

  达达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于瑞士。“达达”的名字纯属偶然,没有任何意义。该派《宣言》宣称达达就是自由,就是破坏,就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达达主义从思想和组织上直接孕育了超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有查拉、布勒东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
  1、继承和发展了前半期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反理性精神,并把它推向极端,体现了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企图;
  2、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反对19世纪以前的传统,而且反对现代主义的传统,是当代西方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的形象反映,同时也体现了西方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
  1、更加彻底的反传统性;2、荒诞性(该时期塑造的“反英雄”形象,正是荒诞感的集中体现);3、意义的不确定性。

  存在主义文学
  滥斛于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达到发展的颠峰。它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在艺术上,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文学中,体现“文”“哲”一体的特点;同时不拘一格地运用传统的、现代的各种表现手法。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等。

  荒诞派戏剧
  1、50年代兴起于法国,后迅速风靡欧美各国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因1962年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琳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1950年尤金·尤奈斯库《秃头歌女》的上演标志着该流派的诞生。
  2、荒诞派戏剧有以下几个特征:荒诞、抽象的主题;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新小说派
  1、又称反小说派或拒绝派。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进入鼎盛,并蜚声世界各国。
  2、新小说派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文学主张。新小说派作家反对传统小说的思想性和倾向性,主张作家“毅然决然地站在物之外”,原封不动地照搬荒诞世界里的存在,不赋予它任何意义和感情色彩。在创作上,新小说摒弃情节和人物,拼贴散乱的片断,以物代人,创立纯粹写物的风格。倡导读者参与创作,重建小说的人物与情节。代表作家有克洛德·西蒙等。

  黑色幽默
  1、20世纪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作家没有结社,没有宣言,也没有明确的纲领,称谓是评论者所加。
  2、“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黑色”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故被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3、作为一个流派,“黑色幽默”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小说具有寓言性。
  4、代表作家有弗里德曼、约瑟夫·海勒等。

  魔幻现实主义
  指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自本世纪中期,拉美小说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拉美作家们不再刻意模仿欧洲某种流派,拘泥于过去某种固定的文学模式,而是注重采用具有民族意识和内容和形式。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小说创作极富民族特色,成为当代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代表作家有马尔克斯等。

  垮掉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该派作家都是男女青年,以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著称,追求绝对的自由和人的生物学的满足,认为堕落就是解脱,沉沦就是解放,躲进超现实的环境寻求神秘主义的灵感,用怪僻的内向自我探索和向下沉沦的所谓“脱俗”态度来表示对体面社会的不满,对社会进行病态的反抗,因而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有金斯堡的《嚎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