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

  ■启蒙文学
  1、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启蒙文学,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文学、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英国、法国、德国的历史依次晚一个世纪,这些国家的意识变革也依次晚一个世纪。
  2、18世纪是个过渡世纪,自古以来的各种创作方法在该时期都有了长足发展。其中的卢梭传统、英国感伤主义文学、歌特式小说、前浪漫主义、德国的狂飙突进文学等,直接成为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前奏;而狄德罗传统、菲丁尔传统,又直接影响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并为长篇小说的成熟作了最后一次的努力。
  3、莱辛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席勒和歌德以其巨大的成就把德国民族文学推上高峰,迎来了德国文学的古典时代。

  文学流派/代表国家——文学特征
  ■启蒙文学
  1、【启蒙主义文学】启蒙文学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启蒙运动实质上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启蒙知识分子顺应了历史要求,提出了“启蒙”理论: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宗教迷信。启蒙理论实质上是夺权理论。它为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文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2、启蒙主义文学特征:①古典主义仍占有重要地位,但启蒙文学成就最高;②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它与17世纪古典主义同属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思潮,但古典主义拥护国王,启蒙主义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③启蒙文学自觉地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在文学的人民性方面前进了一大步;④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如正剧、哲理小说等。
  3、【正剧】由法国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这种戏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它采用散文的形式,描写现实社会斗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代表作有狄德罗的《私生子》、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姻》等。
  4、【哲理小说】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虽有人物、情节,但它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而是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多方面的内容,融叙事、议论、抒情、讽刺与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代表作如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伏尔泰的《老实人》、卢梭的《爱弥儿》等。
  5、【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60-80年代末,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传统小说大都以情节为基础,遵循着因果规律重新组织现实生活,而感伤主义则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合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这种新方式的产生对于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19世纪欧洲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可以说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感伤主义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6、【歌特式小说】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写其中因恋情或财产而引起的凶杀复仇,充满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代表作如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等。

  ■英国
  18世纪英国已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因此英国的启蒙主义文学主要任务不是为革命作舆论准备,而是扫除封建残余,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该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重要作家是迪福、斯威夫特和菲丁尔。

  ■法国
  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直接负有教育群众,使他们摆脱愚昧,学会理性思考,从而摆脱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内容也特别丰富。

  ■德国
  18世纪的德国处于封建诸侯割据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启蒙运动的任务是唤起民众觉醒,反对分裂,建立民族统一的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史称“魏玛古典主义时期”,以晚年席勒和歌德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把古希腊文学“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作为自己民族文学的理想,把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推向顶峰,迎来了德国文学的古典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