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关于耶利内克

  关于耶利内克——《钢琴教师—耶利内克·引言》

  钱宝平

  一直到2004年10月一个美好的早晨之前,我们这个丰富美妙而又烦躁不安的世界,特别是不讲德语国家的人们,大概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一位叫做艾尔芙丽德·耶利内克(ElfiedeJelinek)的女作家,更别提读过她哪怕是一本小说。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隔膜,但这种状态陡然间给一个惊人的消息一扫而光: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世人热情注目,有人更是望眼欲穿的这份庞大荣耀,居然颁发给了这名妇女!

  笔者当时可以想像,有些德国人如何频频点头,有些奥地利人又怎么频频摇头,更多的人是既不摇头也不点头——他们对于这个名字还不熟悉。对于颁发奖金的理由更不清楚。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对于能够阅读德语,而又喜欢读小说的人来说,耶利内克早已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不过是她在她的祖国奥地利之外,享有盛名。在她那阿尔卑斯山下和多瑙河流过的美丽祖国,她是恶名多过美称,因为,她对于这个国家——国家,政府,某种意义上也包括人民——始终抱着严峻的批评态度。

  诺贝尔奖命中注定,将会改变这一切的一切!

  耶利内克小姐走在维也纳马路上,不会引人注目,这正像于贝儿小姐走在巴黎林阴道上,也不能让人回头。耶利内克是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和翻译家,于贝儿是根据女作家成名小说《钢琴教师》改编电影的女主角,法国演技派女演员。两个人有那么点儿像,都是四方的脸蛋,素净的面容,清瘦的身材,有风度,有教养,还有孩子。所不同的是,女作家结过婚,却没有跟丈夫姓,而女演员则是单身母亲。

  这部2001年由奥地利导演哈内克执导的同名影片,是奥地利和法国合作拍摄的。影片当年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就获得了三个重要奖项:评审团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今年,女作家耶利内克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看来,金色的秋天,不论中外,都是收获的季节。小说《钢琴教师》很快就有中译本问世,近些年以推出中国文学畅销书饮誉市场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在中国最先系统介绍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刘硕良先生策划下,更是选定一套耶利内克丛书作为大举进军外国文学领域的突破口,一下就要推出包括本书在内的五部作品,其中有小说《情欲》、《贪婪》,有可读的散文剧《魂断阿尔卑斯山》,有被传为散文而其实是小说的《啊,荒野》,还有这本走近作家作品的尝试之书《“钢琴教师”耶利内克》。几本书一次面世,不免有点仓促。但能在两个月之内做出这等声色,译著者、编辑者、出版者该是做了极大付出的了。

  同文学作品的热烈引进相比,电影《钢琴教师》来到中国就没有这么顺当。因为,它拍的是一篇畸恋的故事,恋情发生在很不般配的两个人身上,一位四十岁的女钢琴教师,一名十七岁的男学生。不必说,有许多犯忌的镜头。况且,每年还有多部好莱坞能卖铜板的“大片”排队,文艺片怎么不先自惭形秽?

  耶利内克(Jelinek)是个古老的捷克—波西米亚姓氏,却在德、奥两个国家盛行。笔者在德、奥两国大学教书时,便晓得这个姓在两国文化学术界分布很广,颇有点像我国的姓氏“钱”一般。在萨尔茨堡大学教电脑科学时,便有一名同姓的女生。不过,不叫艾尔芙丽德,芳名是常见的布丽吉特(Brigitte)。布丽吉特是个天才型学生,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会了就用。她跟我学计算语言学后,居然编制了一个电脑程序,能够分析长达一整页的德文句子。系里有句话:一个好学生对教授总是有用的,很多教授都想收这胖胖的女孩做学生,她却偏爱吾道,而且满带激情。非但使吾道不孤,也引得其他教授有点儿无言地妒忌。笔者觉得,奥地利人虽然也是日耳曼,却比德国人要多几分飘逸灵巧,少一点规矩死板。在德国笔者也教电脑科学,便没有碰到布丽吉特这样的“神童”。依我看来,女作家耶利内克也是天资聪慧,才华横溢。除了创作小说,她写诗歌作剧本,也同时用英文和法文写作,还搞翻译,端的了得。而且。翻译的是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小说《万有引力之虹》(Gravity’sRainbow),德文却改成了《抛物曲线之尾》(DieEndenderParabel)。这部小说是文学科学,玉体杂陈,读起来都很不好读,批评家比喻为爱尔兰的《尤利西斯》加上美国的《白鲸》,更别谈翻译成别的文字。我家也有原本,没有读完就扔一边。译者如果没有点儿科学和灵性,谁敢动动这块奶酪?虽然作家是同别人合译,也居大不易。

  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之前,就已经是谣传频频,说今年的文学奖得主会是一位女流作家。但是,没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个殊荣会落到耶利内克的秀发之上。世上最具有全球性和权威性的文学奖项,颁发给了一位其作品老是引发争议的作家,虽不乏先例却并不多见;其实诺贝尔老头倒是更钟情于立异标新,别具一格,所以常有出人意料的惊人之举。而出耶利内克作品的出版家,主要是德国的罗沃尔特出版社和柏林出版社,似乎也早已心中有数,早在算计打腹稿了。耶利内克是近年来第七位欧洲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自从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开始颁发以来,她是美国作家莫里逊(ToniMorrison)1996年获奖后的第一位、也是第十位得到这个奖项的女作家。这次,诺贝尔文学奖再一次响应了政治上的回声。去年获得文学奖的是南非的库切(JMCoetzee),一名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积极批评者,正像库切一样,耶利内克也利用手中的文学当武器,作为表明政治态度的激烈工具。

  本来,耶利内克不必等到诺贝尔的水银灯光环,今年58岁的她本人早已是一位风云人物,在德国和奥地利,公众舞台的脚光一直在围绕着她转。她通过自己的小说、诗歌、剧本和小歌剧,早就成为一个宗教般吸引眼球的人物,特点是她悲天悯人式的,对于人类景况的关怀。同时,这位女性又是一名奥地利极右势力的坚决反对者。引人注目的是,在2000年奥地利极右的自由党进入政府后,她就自动提出,她的剧本在奥地利自我禁演。这一桩腾挪跌宕的事件,反而使得这位勇气卓著、极有个性的女作家声名大噪。

  应该说,作家在德语国家(即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之外,名气并不很大。她的某些作品曾经给翻译成英文、法文和瑞典文,还有一些其他语言的译本等等。她有四部最出名的小说,即《钢琴教师》,《打入另册》,《情欲》和《女情人》,都是由伦敦的“蛇尾出版社”(serpent’sTail)出版的。可以想像,耶利内克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不胫而走,所带来的将会是一窝蜂的翻译,出版和炒作的炽热现象,她的作品将会有更多的会翻译成外文,原来对她不够注意的国家(例如我国)会迅速加入捧场者的行列,她原有的德文本和外文本当然更会掀起热销浪潮。

  耶利内克的作品曾经获得过德语文学的若干最高奖赏,她的剧本经常给德语戏剧界的著名导演所眷顾。可是,她却又一直被看成是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擅长描写性暴力和性压抑,政治态度颇为“左”倾而且极端,而且是一名喜欢挑起事端的人。她的作品特色极其鲜明,例如,观点表现激烈,语言内涵深沉,比喻隐喻非常丰富,文风又常常喜欢讽刺挖苦,给人的印象绝对不是平易近人、喜闻乐见的那一类。包括德国、奥地利这些德语国家的读者都觉得是一言以蔽之:难懂!对于外国人来说,隔着文化上的崇山峻岭,虽然风光满目,景色也就更不怎么好玩了。还有,在作家的祖国奥地利,她向来不大受到欢迎。在多得数不清楚的各种活动中。她的称号是“艺术和文化的破坏者”,甚至给戴上“红色的色情女伯爵”的帽子。

  对于这样一位作家,光从猎奇和惊艳的角度出发,也非常值得介绍。这就是笔者和出版者的初衷。重复说一遍,我们出这本书,就是为了要介绍这么一位值得猎奇、为之惊艳的作家。

  更何况,她的作品的确有极其鲜明的特色,她的语言也确实有极其玄妙的特点,她的人格也真有非常特殊的魅力。一般文学爱好者一定要读读她的书,虽然开始有点困难,但深入进去后,就会渐入佳境;爱好文学创作的,或者是喜欢写点东西的,就更加不能放过,不能同这位奇怪的文学女人,愤慨的艺术狂士失之交臂。读者只要浅尝一下,她那挖掘内涵的深度,表现形式的力度和操纵语言的强度,这一切都会给自己造成不可忘怀、不会磨灭、不能忽略的印象。可以说,耶利内克不是给那些对于文学毫无感觉,没有缘分的人读的。但是,对于关心文学的人,他们要想看看,当今世界文学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境界?对于文学创作的初学者,他们要想试试,究竟文学创作到底应该怎么搞得深刻惊人?读读耶利内克,会是大有好处的。这就是本书的第二个目的了。

  但是,读耶利内克又是困难的。不但是对外国人,就是她的同胞,就是她的同胞中的饱学之士,也都这么说。笔者头前说了那么多好话,但是,如果有人要想真正亲近这位作家,又怎么才能赶走那条条拦路之虎?

  对于这样一位作家,应该不应该写一本入门读物,以便引导上述那些文学人物,或者是未来的文学新星进得门来,登堂入室并走入佳境呢?

  这些,就是这本书的来历和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