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
  一、五言诗是从民间产生的
  1、《诗经》中的《行露》、《北山》等篇已有半章或全章是五言诗形式。  2、春秋末期楚国《孺子歌》及秦始皇时《长城歌》已是独立成篇的五言诗雏形。  3、西汉出现了五言的歌谣谚语。  4、乐府诗中出现了成熟的五言诗,文人们因爱好而摹仿,于是有了文人五言诗。
  二、五言诗的特点
  五言诗句所包含的词和音节比四言句多,运用起来伸缩性也较大,所以在表达上更灵活更方便些。
  三、文人五言诗产生于东汉

  第二节 东汉的文人
  五言诗
  一、班固的《咏史》诗,“质水无文”,是现存最早的东汉文人五言诗。
  二、张衡的《同声歌》
  三、秦嘉的《留郡赠妇诗》三首内容:叙述作者奉役离家,不得与其妻面别的惆怅情绪。特点:以整齐排偶的语言,写真挚深厚的感情,朴素自然中表明了文人学习五言诗的技巧已渐趋熟练。
  四、辛延年的《羽林郎》、宋子侯的《董娇饶》二首,风格逼近乐府民歌,不但表现技巧纯熟,而且深得乐府民歌的精神。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及其他
  一、《古诗十九首》的来历
  《古诗十九首》载于《文选》,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文选》编者题为“古诗”。
  “古诗十九首”虽不是一人所作,但风格内容大体相同,估计产生时代大概在东汉末年。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内容的描写,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这些正是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真实的反映;其中浓厚的消极情绪更是封建统治阶级走向没落时期的反映。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其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而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2、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3、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4、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含义丰富,十分耐人寻味。
  四、“苏李诗”
  1、“苏李诗”一共有七首五言诗,它并不是苏武、李陵所作,但根据其诗内容、风格来看,大致可以肯定它们的时代与《古诗十九首》接近。 2、“苏李诗”主题是为送行赠别而作,大抵缠绵悱恻,表现了亲友间深厚的感情。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社会政治状况
  时间范围:从东汉献帝建安年代(公元196)到隋统一(589),约四百年的时间。这四百年间,一、社会状况: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动乱、分裂的时期。在此期间,除西晋取得了短暂的统一(277灭吴,到313年晋愍帝被杀,计36年,实际上晋武帝一死[290],便发生了“八王之乱”,西晋真正和平的时间只有十三年左右),四百年间的中国社会,基本上处在分裂、战乱之中。其过程又可分为魏晋和南北朝两个时期。分别概述如下:
  魏晋时代,又可分为四段:
  (1)汉末至天下三分184—208
  从汉末农民大起义(184)到208年赤壁之战,是中原地区极度混乱,天下大乱,群雄蜂起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文学史上的“建安文学”时期。(2)后段随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在各国统治区内出现了相对的和平,而各政治集团为夺取最高政治权力进行的争斗,演变成残酷血腥的政治屠杀,尤其是司马氏集团为篡夺曹魏政权进行的屠杀,造成了严重的政治恐怖。  和这个历史时期相对应的文学史分期,称作“正始文学”。(正始是魏齐王曹芳年号。)
  (3)西晋时期(177—313)  司马氏攻灭蜀汉和东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西晋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使社会在短时期内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西晋时期,出现了以“太康文学”为代表的文化上的繁荣。而“永嘉时期”则是诗歌向玄言诗变化的开始。(4)东晋十六国时期(317—420)  西晋王朝的统一安定,并没有持续多久,
  “八王之乱”引发了空前的民族大冲突。汉族政权被迫退避到长江流域,建立了东晋王朝。中国再次走向分裂。中国文化的发展,又形成了两线并行的状态。东晋社会相对安定,南方的经济得到发展。北方则是“五胡十六国”的空前混乱局面,先后有五个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政权:
  西、东晋之交的刘琨、郭璞和晋、宋之交的陶渊明、谢灵运,是这个时期有成就的作家,尤其是陶渊明,他不仅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的伟大文学家之一。南北朝时期(400—581)(1)魏宋对峙  公元39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元魏攻灭后燕,占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雄踞北方的大国。420年,东晋名将刘裕建立宋朝。北魏和刘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北方在实现相对的安定之后,社会生产恢复并发展,文学艺术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南方承孙吴与东晋的发展,形成了繁荣富裕的南方社会。(2)宋齐梁陈的更迭,北魏的衰落与分裂。
  刘宋文帝(刘裕之子)之后,从明帝开始,内部纷争,国势衰微。宋之后,先后有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三个小朝庭。而北魏在孝文帝之后,也进入衰落期。后来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先后出现东魏与西魏、北齐和北周对立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主流是南朝文学,但北朝文学也有不可忽视的成就。南朝文学从总的发展趋势上可看作是一个整体,但其中也有颇有变化转折,宋齐梁陈各有自己的特点。南朝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北朝文学主要成就是在郦道元、杨炫之的散文创作上。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总体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1,全国长期分裂;2,政权更迭频繁;3,社会动乱;4,民族矛盾尖锐。
  二、政治制度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政治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门阀制度下的社会问题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在动荡的社会中,士族的存在可保证一定程度的局部稳定,这是士族制度的积极作用。其消极作用则表现为:统治的黑暗,残酷卑鄙的争权夺利,
  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平衡,造成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人才的浪费和压抑。出身寒门的士子,很难有展示政治才能的机会。反映在文学中:  士族阶层特有的精神风貌对文学的影响。如对个性的张扬,风度神韵的追求,对形式美的讲求,诗与酒的结合,诗与哲理的结合等,品评等第也影响到文学批评。  寒门士子的不平之声。如左思、鲍照的愤世嫉俗,陶渊明的鄙弃荣华,追求自然,都反映了出身中小地主的士子对门阀制度的反抗。社会思想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先秦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时期。这一解放运动促进了学术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
  一、魏晋南北朝的主要思潮:
  这一时期各种思想纷纷涌出,如法家思想,名家思想,墨家思想,当然儒家思想也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众多思潮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老庄思想,其次是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1,老庄思想的盛行与玄学的兴起。2,道教思想。3,佛教。
  二、魏晋社会思潮对文学的影响
  玄学中崇尚自然的思想,其影响所及就是进一步确立了以“自然”与“真”为上的审美理想。陶渊明的出现,以及嵇康、阮籍、锺嵘、刘勰、萧统等人关于“自
  然”和“真”的论述,对此后整个中国文学产生了极极深远的影响。
  玄学中言意之辩讨论的内容是言辞和意旨之间的关系,其中言不尽意论和得意忘言论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个道理对诗人和读者都很重要。中国诗歌的艺术精髓说到底就在于此。而这正是受了魏晋玄学的启发而得到的。
  佛教的传入不仅丰富了古代的思想文化,并且以它三世
  (前世、今世、来世)、因果轮回以及三界、五道的观念、丰富了古代人的想象世界。产生了《幽明录》(刘义庆)、《冥祥记》(王琰)、《冤魂志》(颜之推)等笔记小说。佛经中记载的大量故事,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加强了中国文学的故事性。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梵语的拼音法启发人们去分析汉语的声音结构,促进了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反映佛教概念的词语,也大量进入
  汉语,使汉语词汇丰富起来。而佛教中关于真与空的观念, 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关于象和象外的观念,以及关于形神的讨论, 也丰富了文学观念。
  文学概况
  鲁迅称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主要体现在。(一)对文学的认识。1,对文学的重视。2,对文学与非文学文体的区分的认识,“文笔”说。3,文学批评繁荣,文学理论著作的出现。从第一篇独立的文学理论文章——曹丕的《典论·论文》,到系统完整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二)文学集团的活跃。文学团体的特征和作用:1,文学创作繁荣的结果。2,相互切磋,集体创作,形成共同的文学倾向和主导风格,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3,有共同的指导理论。4,有无聊应酬的弊病。(三)对文学审美功能的发现与追求。1,对创新和个性的追求。2,审美视野的开阔。3,对抒情功能的重视。4,文体的发展。5,辞藻的华美。(四)文学与哲理的结合。  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玄学的兴盛。根本原因:自我意识的提高,对个体价值的重视。积极意义:深化了文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