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第一节 论语 孟子
  一、《论语》
  1、孔子生平清顺治二年追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2、《论语》的成书
  3、《论语》的思想
  核心是“仁”。
  4、《论语》的文学特点
  ① 语言简炼,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② 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
  二、《墨子》
  1、《墨子》思想:兼爱、非攻
  2、《墨子》文学特点
  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从具体问题的斗争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这是说理文的一大进展。
  三、《孟子》
  1、孟子生平
  2、《孟子》思想:仁政、民本思想
  3、《孟子》散文的文学特色:①《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②善设机巧,引人入毂,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  ③常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④语气极为逼真,大多接近口语,十分生动而有风趣。

  第二节 庄子
  一、老子著《道德经》,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先驱,庄子是其之后的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二、庄子生平及思想
  1、庄子生平 见课本2、庄子思想——道家思想
  ①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哲学家。他隐居遗世,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甘贫贱而肆其志;一方面否定一切,齐万物,一死生,泯是非得丧,以追求内心的调和。②认为现实是荒谬的,放荡不羁,蔑视礼法和权贵,对统治者不作合,肯定人生的无限和自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庄子散文文艺特点
  1、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理论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①由于接受民间语言故事影响,庄子笔下,一切生物,无生物都会说话,会辩论,会讲道理,使逻辑思维的理论文更加形象化。  ②《庄子》一书,其寓言本身有深刻的意义,语言也极为生动。2、善于比喻。几乎任何情况,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作比喻,也可以容纳比喻,不但比喻多,且运用灵活。3、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很强,状物写人,词汇丰富,舒卷自如,生动形象。4、文中多用韵,声调铿锵,使读者有和谐的节奏感。

  第三节 荀子 韩非子
  一、《荀子》1、荀子生平 见课本2、荀子思想
  ①“天行有常”,主张天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②尊崇王道,也不排斥霸道,是和孟子有所不同的战国晚期儒家思想代表人。  3、《荀子》散文特点①生于战国纵横之世,长于论辩,故其文多长篇大论,必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而后已。②文章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二、韩非子
  1、韩非子生平 见课本
  2、韩非思想——战国后期法家代表人。任法术而尚功利,信赏必罚,排斥仁爱,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
  3、韩非散文特点①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②分析问题能力极强。③利用大量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以便说明问题。

  第四节 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
  一、思想影响
  儒家的孔孟思想和道家的老庄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
  二、对后世散文的影响
  1、直接影响了汉代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的发展。
  2、魏晋时代,老庄之学大盛于世,影响于我国学术思想和文学方面更大。  3、唐宋以来的古文家对先秦诸子散文的爱好和学习也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