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30年代小说

  在借鉴外国文学与继承民族化的思索中构建现代小说,是30年代小说发展的重要课题。小说取得了创作上的丰收,据统计,这10年发表的小说仅中长篇就在500部以上。小说创作题材不断扩大,作家的审美意识和主题开掘进一步深化。小说与社会、时代结合紧密,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20年代是抒情的时代,30年代是叙事的时代。
  在30年代,中国社会矛盾加剧,阶级斗争风起云涌,文学直接表现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增加,五四小说在对“人”的关注中完成现代性转折后,在3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多元发展阶段。并且,政治与商业对小说的创作影响增大,形成了以写实与抒情的小说流派,形成了以左联为核心呼应“红色的30年代”的左翼文学,远离党派与商业的京派文学和与商业和现代出版业以及读书市场接近的海派文学几大创作阵营。这些创作丰富、充实、拓展了五四形成的小说世界。
  这时期的主要小说创作者有:左翼作家:鲁迅、巴金、茅盾、丁玲、柔石、艾芜、叶紫、吴组缃、周文等;
  京派作家有:沈从文、萧乾、芦焚、林徽因等;
  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刘呐欧、施蜇存等
  东北作家群: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白朗等。
  重要作品有:鲁迅的《故事新编》;茅盾的《蚀》三部曲、《子夜》;巴金的《灭亡》、《爱情三部曲》、《急流三部曲》等;老舍的《猫城记》、《骆驼祥子》、《离婚》等;叶圣陶的《倪焕之》;王鲁彦的《愤怒的乡村》;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柔石的《二月》;沈从文的《边城》;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李 人的《死水微澜》;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许地山的《春桃》;张天翼的《包氏父子》等。
  从整体上看,30年代的小说社会时代感增强,社会生活的包容量增加,现实主义倾向加大,创作手法呈现出多样化,地域色彩浓厚。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以左联作家为主要阵营创作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其中以茅盾为首的社会剖析小说是其主要代表。
  (一)蒋光慈(1901-1931)
  “革命加恋爱”题材与创作方法小说倡导者。他的小说主要是在革命急变时期产生的思想大于艺术,概念化、公式化的宣传性作品。把文学作为为革命呐喊的工具,作品具有重大的社会效果,投合了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追求光明与革命的兴奋心理,具有强烈的宣传鼓动性,但对生活的挖掘缺乏深度,缺少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往往以先入的观念为主,以革命加恋爱的方式(革命的罗曼蒂克)结构作品和表现人物,导致了概念化和公式化的倾向。
  主要作品有《少年飘泊者》、《短裤党》、《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等。
  代表作《田野的风》反映党领导下的早期农民运动,艺术性较高,具有了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
  革命加恋爱的题材迎合了当时革命青年的口味,这种模式在左联广泛蔓延,形成了一种创作倾向。如洪灵菲的《流亡》三部曲(《流亡》、《前线》、《转变》),阳翰生的《地泉》、胡也频的《光明在我们前面》、《到莫斯科去》等。
  革命罗曼蒂克小说的概念化、公式化倾向受到茅盾、瞿秋白等的批判,茅盾将此种创作方法概括为:政治宣传大纲加公式主义的结构和脸谱主义的人物。在革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概念化的倾向逐步得到补正。
  (二)柔石(1902-1931):《旧时代之死》、《三姊妹》、《二月》(表现大革命风雨到了之前知识分子的曲折彷徨的心灵世界)、《人鬼和他的妻的故事》、《为奴隶的母亲》(写农村典妻的陋习)。
  (三)胡也频(1903-1931):《圣徒》、《诗稿》、《到莫斯科去》(写女性寻求真理的艰难、曲折历程)、《光明在我们前面》
(四) 丁玲(1904-1986)
  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丁冰之,出生于湖南临澧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1927年发表《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30年加入左联,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1932年入党,1933年被国民党绑架,1936年经营救出狱,同年底进入陕北,曾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50年代曾任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编过《人民文学》、《文艺报》。1955年被错定为反党集团成员,1957年又被错化为右派,1958年去北大荒劳动,文革中在监狱中度过了五年,1979年复出文坛。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流的女作家,《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为中国现代文学获得了世界声誉。小说创作的特点是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善于细腻的心里描写,对女性复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表现,文风犀利直露,个人叙事与社会批判有机结合。
  丁玲的创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20年代末期
  在1930年加入左联以前,先后出版了《在黑暗中》(1928年)、《自杀日记》(1929年)、《一个女人》(1930年)三个短篇小说集。充满了五四以来新女性要求解放的精神,继承了郁达夫的浪漫抒情小说传统,大胆地描写了她们精神的苦闷和由此而来的反封建叛逆性格,表现出鲜明的自立自强的女性意识,也流露出较浓的感伤和低沉情绪。《梦珂》写的是五四新女性走入生活后的苦闷和彷徨。《莎菲女士的日记》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创伤的青年女性叛逆的绝叫”,大胆直露的心灵和性心理描写,莎菲想追求异性爱情来排解苦闷而不得,最终走向了颓废。调子低沉,风格冷隽。
2、左联时期
  创作题材不断扩大,革命倾向更加明显。作品主要收入《一个人的诞生》、《水》、《夜会》等短篇小说集中,中篇《一九三○年春上海》,长篇《韦护》、《母亲》等。由于受左倾思潮和革命文学机械论的影响,作品艺术性水准不高。《水》标志着创作的转变,它是左联所倡导的新小说的萌芽,继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自我心灵世界更为扩大和充实。作品收在《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一年》、《我在霞村的时候》等集子,写有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注重用现代意识对生活进行综合的考察,表现新人物、新思想、新气象,较少当时普遍作家简单化、图解化生活的倾向,增加了社会批判意识。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写解放区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推翻封建地主反动统治的斗争中逐渐觉悟的艰难过程和焕发出的革命精神。再现了当时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把人置于政治的、经济的、阶级的、血缘的、道德的、家庭的、文化的关系中予以表现。写出了农民在土地改革中的心灵波动和翻身农民的共同的心灵轨迹。表现农民经济上和思想意识上的翻身。具有题材上的重大性、及时性和尖锐性。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解放区写土地改革斗争第一部成功的小说。描绘了农村复杂的阶级关系。成功塑造了各类人物形象和一批成长中农民的形象,为后来工农兵题材提供了榜样。正确写出了共产党的领导和农民自身起来斗争的关系。是自觉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积极成果,显示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实绩。
4、解放以后
  作品不多,《杜晚香》是代表性作品,写一个农村童养媳成长起来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可以看作是丁玲的精神自传。
  从梦珂、莎菲到杜晚香,勾画出了中国女性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心灵历程史。激情推动下的理想主义--现实中的颓废--理想与现实中人生的自觉
  (五)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元定,又名张一之,生于南京。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和文体作家。小说具有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的基本讽刺主题。主要是对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市镇社会的揭露,风格泼辣夸张、具有速写和戏剧性的张力。代表作有《速写三篇》、(《华威先生》、中篇小说《清明时节》、《包氏父子》、《团圆》、《春风》、《时代的跳动》,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等。
  张天翼继承了鲁迅讽刺小说的传统,受到契诃夫、果戈理小说的影响,以讽刺作为切入生活的利器,创造了“灰色”人物系列,表现小知识分子、小市民、小官僚们庸俗、空虚、愚昧、可怜、可笑的生活,在可笑中寄予了作者的批判和讽刺,对下层民众思想中的愚昧成分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讽刺,引人深思。
  《华威先生》刻画了一个“忙而不做”的抗战官僚,对抗战的消极思想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暴露。
  张天翼的小说讽刺主要是针对有缺陷的人,是讽刺的,而非幽默;是批判的而非自嘲;是战斗的而非调侃。是一种较纯粹的喜剧。
  张天翼小说的讽刺因素:针对有缺陷的人而非人类的缺陷;强调特征,进行夸张和变形,具有漫画性质;自相矛盾的暴露;戏剧化的情节造就意想不到的效果。
  讽刺是一种小说创作的技巧,而非对社会人事认识的观念。
  (六)叶紫(1912-1939):《丰收》、《山村一夜》、《电网》、《星》等,主要写湖南洞庭湖畔农民的生活和斗争,以揭露农村阶级压迫的尖锐性著称,作品洋溢着理想的光辉,充满昂扬的色彩,体现出浓烈的悲壮美。
  (七)沙汀:《俄国煤油》、《法律外的航线》、《土饼》、,《苦难》、《代理县长》、《在祠堂里》等“天府小说”。主要表现四川农村的黑暗和基层政权中的反动角色。
  (八)艾芜(1904-1992):代表作有《南行记》、《南国之夜》等。主要写南国边地人民的生活传奇、异国流浪生活,表现在特定环境和时代的流民生活。
  (九)吴祖缃(1908-1994):《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等。主要写皖南农村的凋敝与破产状态。文字精密,生动活泼,结构严谨。
  (十)李劼人(1891-1962):《死水微谰》、《暴风雨前》、《大波》(大河小说)等。主要写四川城乡结合部的市井人情,民间生活
  (十一)萧红(1911-1942):对东北市镇生活图景,农村沉滞、闭塞的展示。带有原始的本真色彩,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独特的生命体验,作品具有浓烈的抒情性。主要有《生死场》、《旷野的呼喊》、《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十二)萧军(1907-1908):原名刘鸿霖,笔名田军。主要写东北人民英雄的反抗,具有昂扬的雄浑风格,作品有《八月的乡村》(写一支抗日游击队在血腥中艰难成长的历程,表现了东北人民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后来的《过去的年代》(《第三代》)等。
  (十三)端木蕻良(1912-1996):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流亡意识和英雄情绪。《鴜鹭湖的忧郁》、《雪夜》、《科尔沁草原》是主要作品。
   二、京派小说
  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他们主要以办同人刊物而联系在一起,在创造精神、心态和审美追求上有相对的一致性,政治意识淡化,追求艺术独立性,主要是处于浓厚学院氛围的知识分子,重视介绍世界文化,追求道德与艺术的“健康”与“纯正”,创作上一方面反映了西方的民族观念和现代意识,一方面与时代性较强的尖锐的社会冲突保有距离。往往以“乡下人”的眼光,在乡村与城市的比照中建立自己的审美天地。作品多有乡土气息,具有乡野的质朴之美,同时又有凝重古久之风。
  主要有以下一些共性:
1、 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题材
  避开时代大潮的政治选择,以文化观照和表现最普通的中国人生。创造多带有怀旧色彩和平民性,对原始、质朴的乡风民俗和平凡人生方式取认同态度,在返朴归真的文学世界中来实现文化的复苏与救世。
2、 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倾向--中和之美的追求
  京派作家善于从平凡的人生命运中细加品味,挖掘其中的诗意,寄托一定的文化理想,以节制感情,诚实、宽厚的心态进行创作,使作品达到一种和谐、圆融、静美的境地。
3、 自觉的文体追求--成熟的小说样式
  作品讲求文章之美,通过作家人生体验的融入、散文化的结构和笔调,以及牧歌情调和地域文化气氛的营造,将对乡土经验的眷念和传统回归的渴望,用极具诗意的体式表现。
  主要作家有:沈从文、废名、朱光潜、萧乾、李健吾、梁宗岱、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芦焚、林庚、林徽因等30年代活跃在以北平为中心的身处北大、清华、燕京的作家自由组成的团体。
  京派作家的鼻祖废名,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桥》等。他的小说深受中国古典诗文的影响,田园牧歌的情调加上古典式的意境营造,反映乡村风景、风俗、人情之美,致力于乡间儿女情态的描写,透露出哲人式的人生态度和对普通生命方式的体悟,产生出诗化小说的效果。
  萧乾的中篇小说《梦之谷》是自己人生经历的写照,极具抒情性与感伤情调。萧乾的小说常以儿童的纯洁心来关照龌龊的社会,带有忧郁色彩。
  凌叔华(1904-1990)的《酒后》、《绣枕》等,小说既矜持,又充满了闺怨情绪。
  芦焚的《落日光》、《野鸟集》等,以一个滞留城市却未能忘情乡村出身的叙述者,突出自己的乡村文化背景,具有悲哀的抒情气质,北方农村衰败图景中的悲哀之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刊物:《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等。
  文学主张:诚实、从容、宽厚的乡村中国审美形态。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倾向。
  成就:美学观念的探讨。小说的散文化和抒情形式的成熟表达,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成熟的抒情和讽刺体样式。
  三、海派小说和新感觉派小说
  1、海派
  海派小说是在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文学样式。承续了鸳鸯蝴蝶派文学商业价值传统,但又超越了鸳鸯蝴蝶派单纯媚俗的为文态度,在文学形式和审美观念上更加符合现代市民欣赏的需要和现代文学发展的趋势。在城市生活和罪恶中发现美,写都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大都市中人的变态和堕落。
  为迎合市民大众的消费需要,海派主要作家集中在现代性爱和肉欲的描写上。代表作家有张资平(《最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等),叶灵凤(《紫丁香》、《流行性感冒》、《七颗心的人》等,曾虚白(《三棱》))等。
  2、新感觉派
  海派在30年代发展成为新感觉派(第二代海派)。
  新感觉派是活跃于20年代末期30年代的现代主义流派,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小说流派。它表明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历经了理论介绍期,逐步步入创作的实践期。
  现代主义文学是十九世纪没末20世纪初叶流行于西方的新艺术思潮它是西方资本主义走向高度工业化程度的产物。现代科学领域中的种种探索和发现,尤其是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突破,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不同的是,现代主义的打破过去的常规而出现的,带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首先是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态势的变化,失去了传统文学中那种自我完满,甚至是全智全能的地位,而显得支离破碎,犹豫彷徨,艺术家成为了未知世界的探索者,而不再是传统文学中的讲解员。其次是艺术思维方式显示出明显的变革,现代主义主张表现和创造,追求标新立异,鄙视再现和模仿以及因循守旧的创造。三是注重向人的内心开掘,表现人的无意识、潜意识,打破了传统艺术中的时空顺序界线,用无理性的方式对生活进行高度的抽象。
  现代主义进入中国现代文学,不是以一种创作思潮的方式引入的,而是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使用,一些作家再创作中溶入了现代主义的因素。如鲁迅、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的创作中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徐志摩、蒋光赤、郭沫若等的创作中也存在现代主义的意味。现代主义再20年代的新文学中,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学力量,主要作为创作手段在运用。
  新感觉派受到横光利一、片冈铁兵等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创作的影响,因此又被称为“都会主义小说”。
  1928年刘呐欧创办《无轨列车》标志着新感觉派小说的萌芽,1930-1932年是其发展期,1932年由施蜇存主编的文学期刊《现代》创刊,标志着新感觉派作为一个小说流派的形成。他们没有共同的理论主张,明确的组织形式,运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技巧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是其主要的共同特征。
  20年代末期,上海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造成一些政治青年的苦闷情绪和悲哀情怀,精神的失落在文学上的反映;在加上上海都市文化的开放性和殖民性,是新感觉派发生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该流派瓦解于40年代初期。
  主要代表作家有:施蜇存、刘呐欧、穆时英、黑婴、徐霞村、叶灵凤等。
  新感觉派小说主要关注和表现人的本能欲望,尤其是性爱与文明的冲突;以及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强烈反差所造成的人格分裂的痛苦。
  新感觉派小说揭示了人的性爱这一被忽视或不愿承认直面的领域,解释用一些理性难以解释的行为,或是用非理性因素重新解释以往曾经用理性解释的行为。
  3、代表作家
  1)施蜇存(1905-2003年11月19日):浙江杭州人,笔名华安。是新感觉派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擅场于用西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来表现人的复杂心理,以及现代大都市文明的快节奏对人心理带来的扭曲。多写人的性压抑和性变态,焦虑和恐惧。同时,施蛰存的作品中始终漂浮着难以割舍的江南水乡的如诗梦境,带着乡土的留恋。
  早期小说主要收录在《江干集》、《娟子姑娘》、《追》等集中,艺术上比较幼稚。
  艺术成就较高的是《将军的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等小说集中的作品。小说带有明显的心理分析色彩。
  《鸠摩罗什》:写爱欲和宗教的冲突。写西域印度高僧鸠摩罗什因为功德高深被弘治王迎为国师,在长安讲经之时,被名妓飞来的媚眼撩拨得情欲骚动,于是在次日的讲经中,前排的宫女幻觉中变成了已死去的妻子,不禁心旌摇荡,为“广弘法嗣”,弘治王不得不赐给他十几名宫女。他寂灭后行火葬,全身成灰,只剩烧不烂的舌头。“舌头”具有象征意义,说明功德高深的法师的大道只在口舌之间,骨子里全被欲望化和肉身化了(舌头是他妻子吻过的)。作品揭示了宗教大师常人的丰富而世俗的内心欲望世界。
  《将军的头》:(元帅花惊定)写情欲和道德的矛盾,带有神怪、魔幻色彩。元帅在被砍头后身子骑马来到心爱女人身旁。
  《春阳》写一个小镇女子婵阿姨,来到繁华的都市被和煦的“春阳”搅得情欲骚动,但又瞬间即逝了。写了女性在都市文化的诱惑中性的苦闷。
  《凤阳》写一个男人如何排遣对一个风骚的杂耍女人的欲望。
  《渔人何长庆》:写一个远离尘嚣的小渔村,颇有世外桃源的情景,自然淳朴。何长庆自幼丧父,与母度日,养成了勤苦耐劳的品格。他对云大伯的女儿菊贞一片痴情,可碍于云大伯与母亲的暧昧关系的流言,对此只能暗藏于心。都市文明之风吹进了小渔村,菊贞私自到了上海,沦为娼妓。善良的何长庆不顾村民的辱骂把菊贞从都市接回家中,最后他成了有一个贤内助的最大的渔户,过着幸福的生活。小说表现了都市把天真的少女变成了娼妓,而乡土文化却把娼妓变成了贤慧之人。
  《石秀》写了英雄的变态心理,嗜血的性虐待。
  《雾》揭示福建等级观念、守旧思想对青年女子的毒害。
  《黄心大师》写一个沦为妓女的尼姑黄心献身铸铜钟的故事。
  2)刘呐鸥(1905-1940):台湾台南人。新感觉派的开山作家,早年留学日本,由于生活在日本的殖民文化环境,使他对民族文化 有一定的隔膜和疏离。译介过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会主义作品及其理论,1928年创办文学月刊《无轨电车》。曾在汪精卫伪政府做新闻官,1939年被青红帮暗杀。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以意识流、蒙太奇等手法,描写了都市中男女放纵、刺激的色情生活,暴露了大都市的异化、病态和糜烂,展现了大都市的罪恶和人性中的丑陋。
  他的小说多是浮光掠影的描绘戏院、赛马场、酒馆的喧嚣,写声色犬马中丧失正常理性的人的沉沦。尤其是写女性情感的商品化和随意性性行为。
  《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写一个在娱乐场所随意留情的女子,男人被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她“还没有跟一个男士一块儿过三个钟头以上”的习惯,暴露了都市文明诞生的男女两性关系的随意性,感情和贞操的商品化倾向。
  《热情之骨》:写一个来自于地中海的外交官比也尔,厌弃了故乡的两性关系,希望寻求到一种纯洁的异国式的恋爱。当他在花店中邂逅到一位一见钟情的女子,当他在船舱中与之幽会缠绵的时候,发现原来是一位卖身的妓女,原来和本国的男女关系并没有两样,顿感异国恋情的梦也破灭了。
  《礼仪和卫生》:写一个妻子担心自己离家后丈夫可能寻花问柳,为解除自己走后丈夫的寂寞,他将自己的妹妹叫来替代自己满足丈夫的需求,以确保丈夫的卫生。带有黑色幽默的戏剧意味。
  《残留》中写了一个刚刚死去丈夫的少妇的情欲狂乱,竟然把暴徒的强奸当作情欲的满足和享受。小说写人的性欲和道德的迷失,在现代文明中人的堕落趋势。
  刘呐鸥的小说对都市的表现更多的是从性的角度进行浮光掠影的表现,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中人性的失落探索还不够深刻,对文化夹缝中人的生存困境和灵魂的痛苦和分裂缺乏有力的展示和思考。
  3)穆时英(1912-1940):浙江慈溪人,任过国民党文化审查委员会委员,1940年被汪精卫伪政权杀害。他醉心于描写都市的爱情生活,表现爱情和死亡的主题。小说集有《南北极》、《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等。写十里洋场上海畸形的“战栗和肉的沉醉”的风景。被誉为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
  穆时英小说更多的是从文化的碰撞中展示人生存的困境,表现人在现代文明的压抑下自我的丧失,成为了“非人”,具有现代哲学的意味。他的小说多展示人的欲望所带来的痛苦。穆时英的小说表现都市男女关系比施蛰存放纵和大胆,但他的小说并非是赤裸裸的肉欲宣泄,他笔下的男女在享受了随意的性爱之后,常常会有一种沉沦的负疚感,罪恶感,一种彻底的孤独感。表现的是传统价值沦丧后人们精神的恐慌和迷失。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写了在都市中迷失的人的苦恼,都市成为了一个人迷失理性的地方,法官也想犯罪,不做贼的人也想偷东西,基督也说谎。夜总会也不是他们暂时沉迷的地方,里面的人是在跳着死亡的舞蹈。小说发人深省。
  《上海的狐步舞》:以片断的情节组接,描写了上海令人眼花缭乱的风景:黑社会的暗杀、后母与儿子的乱伦、富豪的嫖娼、工人的惨死、舞厅里虚情男女的调情等,揭露了大上海半殖民地都市的本质的堕落,展现了都市没落疯狂的状态。
  4、创作心理特点
  1)强调刹那的感觉,以此作为表现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基础。
2)强调主观和想象,以此构成作品的现实。
  3)表现人的潜意识心理,强调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以此揭示现代文明所造成的人格分裂的痛苦。
  4)表现人物的二重性格,对人性中恶的因素的表现。新感觉派表现城市文明下个性的危机、个性的忧郁和个性的挣扎。
  5、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点
  题材上:主要是对病态、畸形、没落的都市生活的表现,表现人的精神的寂寞和肉体堕落,善于从人的内心深层次去表现人的痛苦与生存状态。
  人物上:注重人物的心理、幻觉和潜意识描写,以人的直觉去把握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深层次的隐秘心理。
  在艺术表现上:采用多种西方的现代派手法,突出“感觉”,把客观对象主观化,进行主观感情的投射,使对象生命化和个性化。在结构、形式、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大量使用夸张、变形、魔幻、荒诞、蒙太奇、意识流、心理分析等手法进行现实创作;结构上多线并进,跳越性大,常常使用内在视角进行叙述;突出运动感和节奏感,传达对都市的异样的情绪和感受;追求反常规和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常常使客观事务扭曲和变形,表现“上海,造在地狱上的天堂”;语言上大量使用排比复沓的句式,以加重情感的表现;文体上进行了多种文体风格的尝试,如小说和戏剧、新闻和小说的结合等。
  6、创作上的个性化特征
  作为新感觉派小说作家,刘呐欧、穆时英创作倾向主要以新感觉为主,注重新感觉的印象,施蛰存以心理分析表现见长,注重对人的潜意识的开掘。语言风格上,刘呐欧、穆时英与现代诗歌接近,刘呐欧的语言具有西化色彩,穆时英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化,施蛰存的小说传统的韵味更浓厚一些。从题材上看,施蛰存小说的题材比刘呐欧和穆时英小说的题材更广泛,都市、乡镇都有,小说的数量也是最多的。从对情爱的表现上看,刘呐欧笔下的女性更多的是性的欲念、肉的沉醉和官能的刺激,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性欲享乐主义者,性的放纵是一种生活的寻求而非生活的逼迫,穆时英小说中的性,更多的是因为生活所迫的沉沦,多一层生活重压下的痛苦,施蛰存的小说更多的是从都市的个体生命中去揭示人心理的复杂性,表现人的异化和心理的搏斗和痛苦,常常取材与历史,带有魔幻和传奇色彩,构筑的是一个被欲望驱使而受到各种外部条件制约的世俗世界。
  新感觉派上承20年代叶灵凤的都市性爱小说,下联40年代张爱玲的市民传奇小说。新感觉派具有一些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征,呈现出对潜意识、性心理及变态心理的关注和表现,从而表现出现代都市的丑陋和罪恶以及人的异化等。新感觉派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方法。对都市中男女沉迷声色的肉欲描写过重,流露出较强的悲观情绪,过于将人“性欲化”、“心理化”。
  中国现代文学中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存在困境,现代主义文学没有出现繁荣主要是因为:中国现代社会缺乏现代文学产生的土壤。现代文学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与繁华的都市联系在一起的,(高速度、快节奏、生活常规极端理性化和制度化,人的面目充分符号化和交际信息化,社会分工完全精细化和单一化,是现代生活的特征)。而中国的都市不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都市,只能看作小农经济生活中的几座岛屿。人们普遍缺乏城市生活的体验,者决定了现代主义在中国的生长是极其艰难的。
  二是现代主义文学有赖于现代科学文化思想的传播和现代审美意识的基础。在现代的中国社会,对外来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接受是有限的,尤其是“五四”后中国社会进入了持续不断的战火,人们应对文学的更多的来自于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以及社会功利主义对文学的要求。对现代主义的感应是表层化的,人们很少能够感受和理解现代主义思潮所表达的人生意味和生存理念。
  三是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不同步性,中国现代教育的滞后,整个民族文化水平不高,对现代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文化的限制。在“文化的报复”中,中国文学不停的向传统回归,向民间沉降。正如梁实秋所说,文学永远是少数人的,但遗憾的是,在历史的发展中,文学的发展永远受着大多数人文化 水平的制约。我们相信,正如戴望舒在诗歌《偶成》中写的“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将永远存在/他们只是象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象花一样重开/。
  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勃兴,是在90年代的事情。但依然不够深刻。因为,在中国人的的思想中普遍缺乏个人主义的创造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