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茅盾

  一、茅盾生平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192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使用的笔名,另有笔名玄珠、郎损、德洪、东方未明等。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一个开明的封建地主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沈永锡,具有维新思想,熟悉西方自然科学,其弟沈泽民与毛泽民同为军阀盛世才杀害)。1914年进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辍学入商务印书馆工作,1920年曾主持《小说月报》“小说新潮”编务,后主编《小说月报》,1921年与郑振铎等发起文学研究会,是中共的第一批党员。是新文学运动的积极拥护和参与者,提倡“文学为人生”的艺术主张。20年代后期,茅盾在“经验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一幕”后,通过小说创作来调整心态,以便从低谷中走出来,完成了从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到作家的身份转移。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3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解放后,茅盾曾任过文化部长、文联名誉主席、作协主席等职务,《人民文学》主编,致力于撰写文学评论,奖掖扶持文学新人。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遗嘱中要求恢复党籍,捐出25万元,设立“茅盾文学基金会”,每三年评一次“茅盾文学奖”,鼓励长篇小说的创作。由于茅盾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
  1916年-1926年是理论探索时期,作为初期新文学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主要是从事理论批评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他的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的基本方面。同时,思想受到左拉、托尔斯泰的影响,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主张的感召下,参加革命活动,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茅盾的创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27年-1937年是文学创造取得重要成就的十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孤独、苦闷、彷徨、寂寞下开始写小说。作品主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1927-1929年)、《虹》(1929年)、《野蔷薇》、《子夜》(1933年)、《路》、《三人行》、《林家铺子》等。主要写大革命前后的社会人生,写大革命后的幻灭、愤激,写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幻灭》写追求光明的青年在革命前的亢奋,革命失败后的幻灭,写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中的沉浮,不断追求、不断幻灭、不断追求的人生历程。知识分子把握不住时代,把握不住自己。《动摇》写一个小县城革命的动摇过程,写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革命思想的左倾动动摇。《追求》写在动摇之后的堕落、毁灭,痛苦的挣扎,追求的是歧路和末路。《蚀》是大革命时期的心理流程史,折射出现实社会的迷乱、晦涩,揭示了在特定历史过渡时代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和复杂心理,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特殊历史阶段的生存状态。
  1937-1949年,是文艺性、政治性紧密结合时期,创作又一个丰收期,作品有:《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走上岗位》,剧本《清明前后》,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题材不断扩大。《腐蚀》是用日记体写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特务生活,揭露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统治的黑暗。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颁发到第六届。
附历届获奖名单:(略)
   二、研究概况
  1977年以来,有60多种茅盾研究学术和资料著作公开出版,在公开发表的报刊上发表的研究和评论文章多达1600多篇。其中传记评传就达10余种。有人把他定位为“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认为他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当前,从政治层面转到了美学层面,单一政治视野或政治与艺术二元的思维模式被打破,进一步拓展了茅盾研究的视角。
  当然,在研究过程中,茅盾也受到置疑:
  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以《子夜》为标志的生活剖析小说的模式的评价上。
  有人评价他的作品思想大于艺术。认为茅盾具有双重人格,其灵魂深处是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各半的结合。在创作中,主题先行,一味追求作品政治倾向的明晰性,反映生活的政治性,结果亵渎了文学的尊严。有人把《子夜》概况为“主题的现行化创作原则”,“人物观念化的塑造方法”、“斗争化的情节结构法”。《子夜》的文学经典地位受到挑战。
  蓝棣之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批评《子夜》是一部抽象观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生活文献,作品中对社会生活的大规模描写,完全服从于作家的先行主题,这种配合现实政治斗争、指向性很强的描写,根本上谈不上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子夜》是一部可读性差、缺乏艺术魅力的“高级社会文件”。作品缺乏主体经验、缺乏时空的超越意识,过于急功近利,没有深厚的哲理内涵和人生启示,缺乏对人性、生命和宇宙意识的透视。
  王晓明《惊涛骇浪里的自救之舟--论茅盾的小说创作》中论述了茅盾创作在艺术上的滑坡现象,从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风姿,在对往事的追忆中获取灵感的《蚀》三部曲,到“每每是从判断时事的抽象例题出发去进行构思”,“拥有明确的社会政治主题”的《子夜》、《林家铺子》等,这种随社会潮流而动的文学功利欲求,掩盖了他本身的艺术素质的充分发挥。
  邱文治认为茅盾小说的最大特点是“时代性和社会性”,茅盾某些作品风格沉闷,小说复杂的网状结构,造成单纯追求艺术广度的缺陷,茅盾由于过重的理想思考,阻碍了想象力,使主体失落。
  但绝大多数的研究者肯定茅盾的创作,认为他开创了社会剖析派的传统,认为这一派具有“小说家的艺术,社会学家的气质”的创作风貌,肯定了新文学发展中的这一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
  茅盾作品的理性化倾向也倍受人们的推崇:孙中田在《理性精神与茅盾小说》中,认为在茅盾的作品中,固然注重人的精神状态,但是更加注重人物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一切都在人物-历史(人物-环境)的怪圈中动荡,时代、历史已经不是简单的外在空间境遇,而转化为作品中的一个大角色。人物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生命的律动,都受制于这各环境,为这个无处不在的“巨手”所左右着,这是以理性精神烛照而产生的宏大而整严的艺术结构。
  还有研究者认为:王富仁《现代作家新论》:茅盾开创了与鲁迅传统相区别的另外一种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其特征在于以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的外部变动为指归,以社会解放和革命需要为基本价值标准来观照和表现社会人生。茅盾达到了以最精确的写实原则,以科学的理性精神寻求艺术上的本真,追求贴近社会生活的审美效果。
  三、茅盾的文学主张
  1、“文学为人生”的艺术观。
  2、文学的社会化。《现在文艺家的责任是什么》中提出这一观点。文学创作上追求“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目标。
  3、文学家应该作历史代言人。文学家应该“担当起唤起民众从而给他们力量的重大责任”,文学家要以历史代言人的姿态进入创作,注重文学的时代表现。
  4、文学的政治功利性。“我们希望文学能够担当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的重大责任”。并且直截了当的声称:“我们是功利主义者”,“我们的作品一定不能仅仅是一支吗啡针,给工农大众一时的兴奋刺激,我们的作品一定要成为工农大众的教科书”。当然茅盾有别于当时的一些文学社会功利机械论者,茅盾主张小说应该真实地抒写人生的情理,反对把小说写成“宣传大纲”,他认为“美”“好”是真实,文艺以求真为唯一目的。
  茅盾一方面主张小说必须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另一方面又主张真实的描写人的情感世界,这常常使茅盾处于矛盾之中。
   四、文学新范式的开掘
  (一)长篇小说的史诗性特征
  以巨大的篇幅,“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以反映时代的全貌和发展的作品。
  (二)以典型环境来塑造典型人物的“社会剖析小说”
  作品中人物形象阶级特征比较鲜明,情节的冲突、发展,往往由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所决定,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着。作品的感性形象,是经过马列主义理论透视的,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茅盾从一人一事中透露出时代风云激荡的社会变动。
  (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茅盾自觉的担当了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书记和传记作者,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的反映,以显示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四)题材主题的重大性与时代性
  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文学报告,是现代革命的编年史。题材主题的重大性与时代性。
  如《蚀》的第一部是再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四个月后动笔写成的,第二部是在同年11月份开始写作,第三部写于1928年4-6月,仅仅在事件发生一年之后,就完成了对大革命经验的记录和艺术概括。《蚀》三部曲:“这表明书中所写的人和事,正像日蚀月蚀一样,是暂时的,而光明则是长久的,革命也是这样,挫折是暂时的,最后胜利是必然的”。(茅盾:)《创作生涯的开始》,《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一期)
  如《子夜》直接记录和概括了1930年春夏间在我国发生的经济和政治斗争,作品是在1931年12月写成,时隔一年时间。
  发表于1942年的《腐蚀》以皖南事变为背景。
  《农村三部曲》写的是30年代农村“丰收成灾”的力作。小说揭示了帝国主义入侵,国内政治腐败是农村经济凋敝的原因。寻找的是中国的发展出路以及农民的觉醒、反抗过程。
  《林家铺子》: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为背景,写上海附近小镇上一家杂货店倒闭破产的故事,揭示了在帝国主义入侵,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下,社会动荡、农村凋敝等众多原因的袭击下,以小商业为代表的农村经济的必然命运。
  (五)创建了现代都市文学
  之前鲁迅等人的小说创作,主要关注的是老中国暗陬的乡村中的老中国儿女,较少表现都市的生活。茅盾的小说,如《子夜》等全面描写了都市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在都市中各阶级、阶层的人物。并且,茅盾还开创了“时代女性”和“资本家”两大人物形象系列,丰富了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
   五、小说成就
  (一)题材主题的开掘: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
  (二)革命现实主义里程碑作品--《子夜》
  1、《子夜》的一般性读解
  1933年《子夜》(原名《夕阳》)由开明书店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子夜》的出版是中国文学在“细微的声音都没有”的情况下的惊天怒吼,震动了中国,瞿秋白称1933年为子夜年。是白色的都市和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子夜》显示了左联文学的创作实绩,显示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
  写作背景:中国正在进行现代社会性质的大讨论。革命派认为当前的任务是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推翻三座大山;托派认为应该由资产阶级承担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资产阶级的学者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完成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茅盾用文学的形式,揭示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
  题材:以十里洋场上海及附近农村为背景,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不仅仅展现了金钱的罪恶,重要的是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白色的都市和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的小说”。
  主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更加的殖民化了。中国只有寻找新的出路。(《子夜》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性,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阶级的腐朽性,茅盾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了30年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以及他们的本质特性)
  “我写这部小说,就是想用形象的表现来回答托派和资产阶级学者: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压迫下,是更加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虽有些如法国资产阶级性格的人,但在193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同于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前途是十分黯淡的,他们软弱而且动摇。当时,他们的出路只有两条:投向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或者与封建势力妥协。”(茅盾:《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四期)
  创作动机(成因):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感受;多所处时代全方位的反映:军阀混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工农运动高涨,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五条线并进结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等人为代表的公债投机活动;在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军阀混战等影响下的民族工业的兴办、挣扎和最后的彻底破产;工人阶级的悲苦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如火如荼的农村革命运动,吴老太爷仓惶出逃、曾沦海暴死街头、吴荪甫“双桥王国”美梦彻底破灭;依附于资产阶级的城市多余人日常生活和寻求刺激的变态心理以及苦闷抑郁的精神状态。这种网状结构各条线索齐头并进,又中心突出,既相对独立,又纵横交错,有机的形成一个结构缜密的整体,具有建筑的系统性风格。。
  人物关系:吴荪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个失败的典型。揭示的是吴荪甫的两面性,性格的多面性。是20世界中国小说史上一个悲剧人物的典型。体现了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和30年代中国特殊环境下生存的复杂个性,美德与恶德集于一身,是一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失败的悲剧英雄。他的失败,来自于他自身的性格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不足,更多的是社会的原因。因为“老处女的中国受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强奸以后,肚子里便渐渐孕育着半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的胎儿了”。(茅盾:《关于创作》,《茅盾文艺杂谈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297页)。吴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复杂个性,是现代民族企业家的典型,魄力、学识、铁碗、野性集于一身,被茅盾誉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但他又外强中干,生不逢时而又下流无耻。
  吴荪甫具体心灵的演化是从刚强走向软弱,从果断走向狐疑,从进攻走向逃跑。体现的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
  屠维岳--吴荪甫的工头。机警、干练、冷静、大胆、阴险。用以加深吴荪甫的悲剧性。 
  赵伯韬--骄横狡诈、粗鄙无耻、淫荡腐朽。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帝国主义的鹰犬。
  曾沦海--凶狠投机,善于见风使舵。
  吴老太爷--一个封建僵尸的典型,在都市文化的冲击下死去,标志了封建文化的解体。
  冯云卿--封建地主阶级向资产阶级的转化,说明中国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
  2、《子夜》的结构主义方式读解--《子夜》的文本结构所体现出来的意蕴
  1)封建文化在都市文化面前的崩溃和死亡:《子夜》开篇第一章吴老太爷进上海被都市强烈音响和肉欲刺激得神经紧张,脑溢血而暴死的象征结构。吴老太爷不敢睁眼看灯红酒绿,肉欲飘荡,摇晃着躯体的大都市,二姑娘的香粉令他头晕,沿途看见的是裸露着躯体的少妇,“无数高耸的乳峰,颤动着,颤动着的乳峰,在满屋子飞舞了!”“这一切颤动着飞舞着的乳房象乱箭一般射到他的胸前,堆积起来,堆积起来,重压着,重压着,压在他的胸脯上,压在他那部摆在他膝头上的《太上感应篇》上,于是他又听得狂荡的艳笑,房屋摇摇欲倒。”吴老太爷在骂出了一句“邪魔呀!”之后,“两眼一翻,家什么都不知道了。”
  2)表现了半殖民地都市的文化结构内涵,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子夜》里的经纪人、商人、军人、学者、政府官员都充满了金钱欲。吴荪甫办公司,放公馆债、建厂矿,就像一部赚钱的机器。
  3)表现了都市人在殖民化中的病态、空虚、享乐意识和心理。赵伯韬是中国现代都市殖民化的典型,他既具有买办性,又具有享乐性,占有着金钱和女人。还有范薄文、林佩姗、李玉亭、张素素等都市的“多余人”,在无聊中消耗着生命,他们不是完全的乡村人,也不是都市的中心,他们是都市边沿的多余者。
  4)表现了都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侵蚀。中国乡村都市化的过程,乡村在都市的渗透和侵蚀下被动的都市化。
  《子夜》的城市和乡村叙述视角,具有深刻的象征,显示了乡村无赖的消亡,都市无情的罪恶。吴老太爷进入不了城市,城市里面的人又在进行着突围。表现了都市人生存的困境和人与人的阻隔和孤独,而最终被挤出城市。
  3、艺术特点:
  1)结构上的缜密,宏伟,具有深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网状结构,事件此起彼伏,场面纵横交错,人物众多,井然有序,纷而不乱。
  2)典型环境中典型复杂性格的塑造。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肖像描写有款有形、心理描写于矛盾漩涡之中、细节描写富于特征、景物描写善于衬托人物心理变化。
  3)真实性:将生活的复杂性与生活的真实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不是生活的概念的抽象。.
  4)语言:个性化和动作性,善于使用潜台词,具有客观性和朴实的特点。
  4、小说成就(地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重大性与政治性,是新的创作题材、创作领域的开拓,首次涉及了民族资本家的命运问题。第一次写中国的现代都市,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以深广的内涵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回答了当时中国社会论争的问题。
  结构宏大严谨,全景观、多层次地反映出中国30年代的生活现实;人物众多,结构复杂;线索繁复交错但又严密完整,显示了长篇小说创作方法上的成熟;成功塑造了资本家的群像;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心理描写。
  回击了国民党的反革命围剿,表现了无产阶级文学不可摧毁的力量。《子夜》的产生,正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在反革命文化“围剿”中迈步前进的时候,它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从创作上证明了无产阶级文学是一种不可战胜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力量。
  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剖析中国现实的成功小说,全面深刻的社会剖析,成为社会剖析派的代表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转向社会主义文学起到了先导作用。
  小说重版了近30次。1933年被称为中国文学的《子夜》年。
  局限:对工农描写不足;第四章写农村与全篇结构不合;理性观念与现实描写的不吻合。
  5、以此开创了现代都市文学;开创了“时代女性”和“资本家”两大人物形象系列。
   六、文艺批评
  (一)中国现代批评的开创者之一
  从1917年到1926年,他用各种笔名写了文艺批评260余篇。1925年前主要是表现为“表现人生指导人生”,1928年到1935年是带着带着左翼作家的激进主义色彩,注重对文学现象的阶级分析,形成了社会-历史批评。茅盾的文学批评主要以时代性为其基本特点,主要是马列主义的综合批评,历史唯物主义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评观。
  (二)革命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从五四时期提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到1925年后的进一步推进,演变为革命的现实主义,他都是核心人物。为我国现代文学中革命现实主义主导地位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系列作家论:《鲁迅论》、《冰心论》、《徐志摩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