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醒世姻缘传》等清前期白话长篇小说

  清代初期是白话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水浒传》的金圣叹评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毛宗岗评本、《西游记》的汪象旭评本、陈士斌评本,以及《金瓶梅》的张竹坡评本,相继问世。它们不仅在推广和普及这几种名著上功不可没,而且对当时和以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还呈现出在题材上由单向性向多向性发展的趋势。比如《隋唐演义》、《说岳全传》就已难于划分到底属英雄传奇,还是属历史演义;《祷杌闲评》表现出历史演义与人情小说题材的合流;《女仙外史》、《绿野仙踪》在分类上可以说兼有历史演义和神魔小说的特点,等等。不过,清初的白话长篇小说在题材和艺术上基本上继承了明代章回小说的传统而略有变化,继承的派系脉络是比较清楚的。比如,清初的小说大别可以分为四个系统:一为《金瓶梅》系统,以家庭生活为描写的中心,著名的有署名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二为《水浒传》系统,写英雄传奇,著名的有陈枕的《水浒后传》、钱彩、金丰的《说岳全传》;三为《三国演义》系统,主要是演义历史的通俗小说,著名的有《祷杌闲评》、褚人获的《隋唐演义》:四为明末以来沿袭的才子佳人系统的小说,较有成就的是署名名教中人的《好逑传》等。

  第一节 世情小説《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是清初出现的一部以家庭为描写中心,以婚姻关系为暴露对象的人情小说。据孙楷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日本享保十三年(清雍正六年)《舶载书目》有《醒世姻缘传》。”此书弁语有“辛丑清和望后午夜醉中书”的题署,则此书最迟在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已出现。
  关于此书的作者和创作时代,向来众说纷纭,但基本上是三种说法。一种认为此书是明末作品,作者是明末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是鲁迅,见于他1924年11月25日致钱玄同的信。另一种观点认为《醒世姻缘传》是蒲松龄的作品,西周生即蒲松龄。理由是此书故事框架与《聊斋志异》中的《江城》及俚曲《禳妒咒》相似,乡音土语亦相近。持此观点最力的是胡适与孙楷弟,见30年代上海亚东图书馆刊印的《醒世姻缘传》序言。第三种意见认为《醒世姻缘传》是清代初期的作品,作者为山东人,但绝不是蒲松龄。持这种观点的是作《蒲松龄年谱》的路大荒。
  《醒世姻缘传》故事所写的历史背景是从明英宗正统年间到明宪宗成化年间(1440~1485)的事,但实际上则是反映17世纪中叶以后的现实生活。全书前二十二回为前世姻缘,写山东武城县官僚地主家少爷晁源射死一只仙狐,又娶妓女珍哥为妾,并纵恿她虐待妻子计氏,致使计氏上吊自杀。从第二十三回至一百回,写今世姻缘。叙述晁源因奸占唐鸦儿的妻子被杀,托生为绣江县明水镇的狄希陈。仙狐托生为他的妻子薛素姐。薛素姐对狄希陈百般虐待,监禁棒打,针刺火烧,无所不用其极,以借此报仇。后来狄希陈在北京又娶了计氏所托生的童寄姐为妾,也很悍泼。狄希陈在妻妾的联合虐待下度日如年。珍哥托生为寄姐的婢女珍珠,珍珠受童寄姐的虐待被迫自杀以偿还前世宿债。故事最后写由于高僧的指点,狄希陈“虔诚持诵《金刚经》一万卷”,终于“福至祸消,冤除恨解”。
  《醒世姻缘传》是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以现实主义的笔墨,解剖了封建社会的家庭夫妻生活的作品。它严肃而尖锐地揭示了封建社会晚期家庭婚姻中纲常不振的反常现象,反映了封建社会趋向解体时传统的儒家礼教是如何失去维系人心力量的。在这点上,《醒世姻缘传》是杰出的,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但作者写这些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和维护封建道德,而不是批判封建家庭的关系和道德。作者对于恶妻悍妾的“司晨发吼声,行动掣夫肘,恶语侵祖宗,诟谇凌姑舅”的夸张描写,只是为了从反面印证妇女必须讲“三从四德”。特别是当作者无法解释这种家庭婚姻中妻子虐待丈夫、侍妾虐待主妇的现象时,便陷入到佛教的因果迷信观念中,使全书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醒世姻缘传》的价值在于全书以两世姻缘为主线,广泛组织社会生活中种种奇闻轶事,上自朝廷,下至市井,描写了达官太监、劣绅恶少、赌徒讼棍、懦夫泼妇各类人物的形象。作者对于世情的观察极细微深入,对于封建社会各种黑暗和腐败现象暴露得相当广泛和深刻,这对于我们认识封建社会有着相当高的积极意义。比如像明末由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危机,小说在第二十二回“晁夫人分田睦族,徐大尹悬匾旌贤”有精微生动的描写,虽然所写为一县之事,却是明末整个社会大动荡前夕的缩影。即使对于夫妻关系的描写,如果我们抛开这部书宿命论的外壳,那幺对于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对于一夫多妻制、包办婚姻制,以至妇女由于种种压抑和刺激所带来的反常的反抗行为,读者都可以从本书的具体情节描写中得到真实而形象的印象。如果从研究历史的角度看,本书也提供了传统史书所忽略的许多可贵资料。诸如明末清初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天灾人祸在当时的具体影响,政治上、经济上的细节,乃至衣食住行、商贾物价等等,本书都有着丰富而具体的描叙,堪称我国17世纪山东的风土人情历史画卷。
  在艺术上,《醒世姻缘传》是用山东淄博一带的方言土语写成的,语言流畅活泼,幽默诙谐。某些人物如薛素姐等的塑造比较成功。在塑造人物时,对于变态人物的内心体验,常用夸张、幽默、荒诞、变形等手段来描写,并取得一定成功。但有时夸张失实,特别是泼妇炻妇的性格描写有时过了头。在结构上,《醒世姻缘传》也有生硬拼凑的痕迹。关于《醒世姻缘传》,鲁迅有过这样,的评论,他说:“其为书也,至多至烦,难乎其终卷矣。然就其大意而言之,则无非以报应因果之谈,写社会家庭之事。描写则颇仔细矣,讥讽则亦或锋利矣。较之《平山冷燕》之流,盖诚乎其杰出者也。然不佞未尝终卷也。”这评价是十分正确的。

  第二节 英雄傳奇《水浒后传 》《 说岳全传》
  清初取材于历史和传说的英雄传奇小说,属于《水浒传》系统,成绩较高的主要是《水浒后传》和《说岳全传》。
  《水浒后传》八卷四十回。作者陈忱,字遐心,号雁宕山樵。浙江吴兴县人。大约生活在明末到清初康熙年间。陈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据《乌程县志》载,入清后,他“以故国遗民,绝意仕进”,依靠算卦维持生活,并曾与顾炎武、归庄等一起组织反清的秘密社团——惊隐诗社。据他在《水浒后传》序中的诗句“白发孤灯续旧编”来看,这部小说是他晚年的作品。
  《水浒后传》可以看作是《水浒传》的续书。但书的政治倾向与《水浒传》并不一致。《水浒传》重在表现官逼民反的反抗意识,而《水浒后传》则重在表现民族的反抗精神和民族意识。《水浒后传》叙述梁山农民军征方腊之后,未死的一些头领重又在各地起义,参加抗金斗争,最后在李俊领导下,飘浮海外,创立基业,并受到宋朝的册封。作品一开始写了两件事:一件是阮小七凭吊梁山后,杀死张干办;弓件是李俊在太湖捕鱼,反抗土豪劣绅巴山蛇。作品通过这两件事把故事展开,从此散居各地的梁山泊旧头领又聚集起来,占山据水,反抗官军。小说在说明他们再度起义的原因时,接触到了一些官僚地主巧取豪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黑暗的封建社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描写梁山好汉重新聚义的过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农民起义接受朝廷招安的政治道路。作者不仅直接借阮小七之口对当日接受折安提出非议,指出“当日不受招安,弟兄们同心合胆,打破东京,杀尽了那些蔽贤嫉能这班奸贼,与天下百姓伸冤,岂不畅快!”而且在小说结尾虚构了李俊、李应等在海外立国的结局。这是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设想的农民起义军的理想归宿。《水浒后传》在发挥《水浒传》反抗阶级压迫的同时,高扬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作者显然有意借北宋末年的历史,总结明亡的历史经验教训。《水浒后传》把与梁山泊农民起义对立的奸党都写成叛国投敌的民族败类,写蔡京等权奸遭到贬斥后,一个个都想投奔金营,充当汉奸。他们的党羽在金兵南侵时都掇转身子,成了金朝的官员。作者痛斥他们“平日受了大俸大禄”,今日却“畏敌如虎”,甚至“倒戈投顺”,以致国家覆亡,万民涂炭。书中对最高统治者的祸国殃民罪行也有所揭露,如批评宋徽宗“高居九重,朝欢暮乐,把锦锈江山弄坏”。指责宋钦宗力主和议,在金兵兵临城下时,解除李钢、种师道的兵权。都是明显地影射明末史实,隐含对南明小朝廷的批判。作者写金兵入侵时,只有呼延灼、朱同、关胜等梁山泊将领在孤军奋战。由于地窄兵少,最后只好一齐奔赴海外建功立业。这也隐括了明末清初的抗清斗争形势。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在大规模人民抗清斗争失败后无可奈何的心情,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在台湾坚持抗清的郑成功集团所寄予的希望。特别是最后写乐和站在雨花台上“望着钟山,玉气郁郁葱葱,不觉胸次豁然”,表现了作者抗清复明的决心。
  《水浒后传》的重要人物性格,大致同《水浒传》吻合,个别人物有所发展。比如乐和,在《水浒传》中只能看出他的聪明伶俐,而在《水浒后传》中则成为非常机智而有见识的人物。第八回写他智救花逢春;第十回写他设计惩罚巴山蛇和冯太守,从狱中救出李俊,以至后来辅佐李俊海外创业。作为智囊人物,写得神彩飞扬。另外,《水浒传》中李俊只是一个水军首领,并不十分突出。在《水浒后传》中,李俊则成为智勇双全、十分干练的起义军领袖。不过,《水浒后传》的艺术描写虽然不乏精彩的章节,如斗巴山蛇,献黄柑青子,中牟县除奸等,一些人物形象写得真实感人,但从总体上看,艺术性远逊于《水浒传》。从全书结构上看,前半部分成就较大,也较生动真实,后十回写李俊等人在海外的活动,夹杂了一些神怪迷信的成份和才子佳人俗套,削弱了作品的积极意义。
  《说岳全传》二十卷八十回,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编写者是钱彩,增订者是金丰。这两个人的生平都不详。仅从原书署名上得知:钱彩,字锦文,浙江杭州人。金丰,字大有,福建永福人。根据此书在乾隆间被查禁,书首有“甲子孟春上浣”的序文,“甲子”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或乾隆九年(1744),可知钱彩与金丰为康熙乾隆时人,书亦成于此时。
  《说岳全传》是在宋、元、明三代及清初关于岳飞故事的戏剧、小说、说唱曲艺创作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关于说岳的文学作品,元代有杂剧《东窗事犯》,明代有传奇《如是观》、《精忠记》和杂剧《岳飞精忠》。嘉靖之后又出现了大量的岳传演义类长篇白话小说。最早的是熊大木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后来还有全应鳌的《大宋中兴岳王传》、邹元标的《岳武穆精忠传》、于华玉的《岳武穆尽忠报国传》。明代中叶之后,说岳故事的大量出现,同杨家将故事和小说的大量出现一样,都是明中叶之后,由于民族矛盾的加深,在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奸臣祸国,陷害忠良的情况下,人民怀念历史上的英雄,希望民族英雄能够兴邦建国的一种反映。
  钱彩和金丰的《说岳全传》是以往关于岳飞故事的集大成者。它较之以往说岳文学作品不同处,首先在于它克服了明代说岳演义所普遍存在着生搬历史史实的毛病,本着“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由于实”的态度,在广泛吸取元明戏曲小说和民间说唱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再创造。比如小说最后写岳雷率领军队直捣黄龙府,金兀术气死,牛皋笑死,汉奸卖国贼都受到惩治而大快人心,都是历史上所没有而为作者虚构。小说中的岳飞形象也不完全符合历史,而是具有传奇中英雄的神奇、勇武和智能的特色。其次是,《说岳全传》在表现民族思想、曲折地反映现实、借题发挥方面,较之明代演义小说也加强了。特别是小说写岳飞团结农民起义部队一起抵抗外敌,当宋朝皇帝命令他镇压农民起义时,他设法收编这些部队,对他们说:“邀请将军同保宋室江山。”书中的重要人物牛皋就基本上是一个在民族矛盾尖锐时与统治阶级合作的起义农民形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末抗清斗争中农民起义与地主武装联合抗清的一些特定历史背景而为以往的岳传故事所没有。最后一点是,《说岳全传》虽然写的是岳家将故事,而同时又以《水浒传》的续书自居。在《说岳全传》中,水浒英雄及作者所虚构出来的水浒英雄后裔都成为重要人物出现。比如著名的林冲、卢俊义的师父周侗同时又是岳飞的义父和教师。水浒英雄的后代个个威武骁勇,最后协同岳雷一起直捣黄龙府,完成了岳飞未竟的事业。这些都表现出作者有意识地继承《水浒传》精神,歌颂人民的力量。这也是以往说岳故事所所没有的。这也就是为什幺把《说岳全传》划归为《水浒传》系列英雄传奇小说的原因。
  《说岳全传》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它比较杰出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其中如岳飞的尽忠报国,牛皋的强烈反抗精神,都刻画得很鲜明,与明代出现的说岳演义故事千篇一律而少生气的笔调不同,《说岳全传》在通篇严肃的爱国主义基调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情节穿插,很富于戏剧性。其中牛皋醉破番兵,牛皋招亲藕塘关,私走牛头山,都给人们深刻印象。后来戏剧舞台上选取其中情节改编了不少戏剧,如《牛皋扯旨》、《柜中缘》、《挑滑车》等。另外,《说岳全传》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变化多端,或热闹,或紧张,或轻松,或沉重,跌宕有致,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说岳全传》的缺点,主要是用因果轮回、冤冤相报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来解释宋和金的民族矛盾,解释岳飞和秦桧的爱国和卖国的矛盾,从而冲淡和歪曲了岳飞故事悲剧的社会性质和意义。主人公岳飞身上浓厚的忠孝观念也损害了岳飞的英雄形象。从全书来看,小说的后二十回在艺术描写上显得粗糙,也不够真实,同前六十回很不相称。在描写上也偶或露出模拟的痕迹。但《说岳全传》毕竟是以往岳飞故事的总结,《说岳全传》一出,完全代替了以往的说岳故事小说,成为说岳故事小说的权威著作。
  属于《三国演义》系统的历史演义小说,在清初也出现了不少。从创作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直接描写明末政治生活的小说,往往将明朝的覆亡,归于阉党的擅权作恶上。较著名的作品有《祷杌闲评》、《樵史通俗演义》。一类是补某些朝代演义之缺或创作总揽全史的演义,如《梁武帝西来演义》、《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等。最后一类是对前人已写过的题材进行综合、改造、加工。最有成就的是褚人获根据《隋史遗文》、《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以及其它民间传说写定的《隋唐演义》。作品起自隋文帝起兵伐陈,终于唐明皇还都而死。记叙隋唐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叙次情节以隋炀帝和唐明皇为详,间插隋末秦叔宝等乱世英雄的传奇故事。小说对以扬广和李隆基为代表的两代封建统治王朝的宫闺生活有着生动细腻的描写,故事也曲折有致,在整个隋唐故事系列的小说中是影响最大的一部。
  清初无论是《水浒传》系统的英雄传奇小说也好,《三国演义》系统的演义历史的小说也好,共同的特点是侧重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浓重的怀古吊亡情绪。在这点上,同这一时期戏剧舞台上出现的吴伟业的《秣陵春》、《临春阁》,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相一致,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

  第三节 才子佳人小说《好逑传》
  明末清初,特别是顺治、康熙年间小说林中涌现出一个强劲的说流派,即才子佳人小说。它们既是明以来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又是中国古代爱情与婚姻小说长期发展衍《K的结果。这类小说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唐代传奇《莺莺传》、《飞烟传》,甚至更远的《穆天子传》。元末明初的文言小说《娇红记》及明中叶的《刘生觅莲记》、《钟情丽集》、《张玉湖传》已具备了雏形。明末《鼓掌绝尘》中的风集、雪集,是通俗中短篇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尝试。自明末《玉娇梨》产生后,才子佳人小说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平山冷燕》、《好逑传》、《春柳莺》、《定情人》、《金云翘传》、《女开科》、《吴江雪》等,至今仍有四五十部保留下来。这期间最著名的才子佳人小说作家是“天花藏主人”。他一面创作,一面评点印行,是才子佳人小说的积极倡导者。据孙楷弟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记载,经他评点作序的才子佳人小说大约在十五种以上,并怀疑他即是作《玉娇李》的作者张匀。
  这个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大都在二十回左右,许多是十六回,相当于现代中篇小说的规模;小说的作者大都为江浙一带的人,所写主人公的籍贯也围绕在江浙地方,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小说描写的才子佳人大都出身于上层官宦人家,且为独生子女;叙述的内容虽然或详或简,或牵涉他事,但主旨无非是“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始或乖违,终多如意”(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这一时期才子佳人小说数量虽然很多,但成就较高的却寥寥无几。署名名教中人编着的《好逑传》是其中的佼佼者。关于名’教中人的真实姓名、生平,我们现在已经不能确知了。根据夏敬渠的《野叟曝言》曾谈过这本书,可知名教中人是康熙年间的人。小说叙述明朝大名府“既美且才,美而又侠”的秀才铁中玉与山东历城美貌而干练的少女水冰心历经千辛万苦而终告团圆的故事。虽然作品处处充斥着封建道德说教,其主旨是强调儿女的婚姻应绝对服从父母之命,片面强调妇女的贞操,但小说男主人公急公好勇、行侠仗义,与那些诗书满腹,却软弱无能的才子形象迥异;而女主人公水冰心也不同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只会写诗的才女,而是聪明、机智、泼辣、干练。在她身上反映出来的性格特征,与其说是闺阁贵族小姐,不如说更像一个见过世面的能干的市民女性。由于作者赋予了她富于斗争性的下层妇女的特点,而且在她同迫害自己的恶势力斗争时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贪婪好色、昏庸腐朽,使得作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部作品设事合理,结构紧凑,富于喜剧色彩。有些反面人物如水运、过其祖也写得生动传神。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论此书说:“文辞较佳,人物之性格亦稍异”。这评论是符合此书艺术上的特点的。
  虽然才子佳人小说向来以情节雷同、思想平庸、语涉淫滥为人们所诟病,但它的社会意义和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位置却是不容忽视的。一般来说,才子佳人小说所提供的婚姻解决方案都是幻梦而浪漫的,并且总是企图在爱情的外面包上一层合法的外衣,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算冲破封建伦理的婚姻制度的意图。但一见钟情,私订终身,毕竟寓有与封建婚姻相悖的因素,不少作品还弘扬女子才华,提出在婚姻上应“才:貌、品、情”并重,揭露包办婚姻的不.合理性,对男女私订终身一般并不反对,都表现了新思想对传统习惯势力或多或少的冲击。在小说发展史上,白话小说的发展受有多种文学体裁的影响,就明末清初而言,尤其受传奇戏曲影响,而当时主要表现在才子佳人小说上。这从才子佳人小说角色类似传奇生旦净末丑的分配上,从情节结构的冲突巧合上,从男女定情对象的关目贯穿上,乃至结局的大团圆上,都是明显例证。因此,要研究白话小说与戏曲的关系,就不能不把眼光放在才子佳人小说上。中国古典小说在体制上也有类似长篇、中篇、短篇的区分。短篇小说的代表是话本和拟话本,长篇小说的代表是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等,而中篇小说的代表则主要是才子佳人小说。因此,要研究古代白话中篇小说的体制,不能不首推才子佳人小说为大宗。最重要的是,才子佳人小说在艺术上开拓了中国爱情婚姻小说的道路,为这类小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经验和积累。后来的《红楼梦》正是摒弃了它们中陈旧迂腐的俗套,汲取了有益的营养才创作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