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孤木

作者:一 冰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烛光摇曳。
  寒风夹着雪花从墙缝隙里钻进来,他哈哈几乎要冻僵的手,仍旧挥毫疾书着。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属于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感到连哈出的气都已经没有了热力。
  死,他不怕。他怕的是他的书不能写完。不过,现在他终于看到了希望——他苦心孤诣、踏遍千山万水、倾注了三十年心血的著作马上就要完成了。他激动起来,这种激动使整日整夜紧紧攫着他的病痛轻松了许多。
  为了这部书,他抛妻离子,放弃功名富贵,忍受着病痛的煎熬,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同窗学友都说他是个疯子,因为只有疯子才会做着这些莫名其妙的傻事。
  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时,他流泪了。他捧着厚厚的二十卷手稿。痴痴地看着,傻傻地笑着。他四肢冰冷,胸中却鼓荡着一团热火。这火在胸腔里左奔右突,忽然,他“哇”的一声,一口鲜血淋在书上……
  邻居是在数日后发现他已经死于家中的。邻居费了好大的劲,找来他的好友故交,大伙凑钱草革安葬了他。当众人传看了他的著述手稿之后,大为惊奇,这真是旷世奇珍啊!但是书中有很多地方与当今朝廷相悖之论,故无人敢于印制。因此此书如火炭之炙手,几度秘密转手之后,被京城一豪门所收藏。此后的数百年间,此书时隐时现……
  转眼间已经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一天上午,著名古籍鉴定专家叶先生家的门铃被两个陌生的年轻人按响了。一听是让他鉴定古籍,叶先生忙把二人让进了屋里。一个年轻人打开了密码箱,拿出层层包裹的二十卷书稿,书稿上还有黑褐色,像血迹一样的东西。叶先生的眼睛顿时就亮了,他仔细地察看纸色、墨迹、字体、内容、装订、印鉴……渐渐地叶先生激动起来。
  “孤本!”叶先生满脸通红,雪白的头发瑟瑟震颤,两只枯如古藤的手剧烈地抖动起来:“这是绝世的唐代手写孤本!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呀!”
  叶先生还在如痴如醉地翻阅着,这时,一个青年递过一张鉴定书。叶先生郑重其事地签字押印,另一个青年迅速把书收进密码箱,然后掏出一大沓钱来,递到叶先生面前。
  叶先生急说:“鉴定费我不要了,能不能把书稿借我复制一份——这孤本不仅有昂贵的文物价值,而且有珍贵的史料和文学价值!此书文笔清秀,文采斐然,见解独特不凡,书法自成一家,书上记载的很多东西都是现有史料所没有的……”
  叶先生还在激动地陈述着,那俩人对视一眼,说了声“对不起”,又把钱推了过来,起身就走了。叶先生追出门去,已经看不见俩人的踪影。
  叶先生长叹一声,不知这国宝又要流落何处。一连数日,叶先生郁郁寡欢,耿耿难眠。他四处打听各拍卖行的消息,看能否与孤本再度谋面。功夫不负有心人,六个月后,孤本在一家拍卖行以千万之巨被一富商购走。叶先生知道消息后,当即收拾行装,千里迢迢赶到那富商住处,提出愿拿出终生积蓄二十万元,只为复制一份,然后影印出版。
  富商听后连连摇头,说:“孤本就是全世界仅此一本,你要是拿去复制了。那就不是孤本了,一多还值什么钱?!”
  叶先生听了又好气又好笑,耐心地解释说:“既然是孤本,那么不管什么时候全世界都只有这一本。印刷后不但不会影响到它的价值,反而会因为它的知名度的提高而大大提高它本身的价值……”
  富商根本听不进叶先生的话,仍然不答应,不料,叶先生忽然“扑通”一声,一下子跪在富商面前,老泪纵横地说:“这是国宝哇,求求你了!求求你了!”
  富商丝毫不为所动,断然说:“那书我已经转了手,对方的名字必须保密,恕我不能奉告。”
  叶先生无奈,只好怅然返家。又过了一段时间,叶先生突然从报纸上获悉,那富商将孤本在保险公司投保之后,竟然蓄意纵火将孤本烧毁,以骗取巨额赔偿。
  闻此消息,叶先生一下子晕了过去,虽经医院极力抢救,叶先生醒来时仍不能再说话,不能再活动,只是一个劲泪流不止……
  每夜,叶先生都能梦到一个消瘦的身影,在昏暗的烛光下,捧着一沓溅满鲜血的书,在昂首哀嚎……
  
  (石景琼摘自《江山文艺》图/叶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