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4期


你知道别人怎么看你吗?

作者:佚名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你第一次参加朋友的一个聚会。邻座的女士很健谈。你们谈到各自的工作,爱好及最喜爱的餐馆,聊得很开心。最后分手时,你们交换了电话号码。可是几天之后,你给这位女士打电话,她却没有回电话。
  这种尴尬时常发生。我们结识了自己喜欢、希望与之共事或愿意与之交往的人,而对方却对我们的热情反应冷淡。与朋友告别后,我们就在猜测,别人究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虽然这种见面机会不多,我们留给别人的印象也很短暂,但它经常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第一印象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会让人给某人或某事留下“持久的记忆”。第一印象是我们第一次,有时是惟一一次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个印象很可能是永久性的。所以说,第一印象非常关键,它决定着别人对你的看法,以及别人是否愿意加深与你的交往。
  你可能很想知道,“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除了我的外貌,别人还看到了我的哪一面?”“怎样才能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下面,我们将帮您找出如何改变自己的方法,使您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这个印象更能反映你自己,反映你最好,最真实的一面。
  
  1 交流的前奏——亲和力
  
  在陌生人真正见你或与你说话之前,他们可能会注意到很多细节——你的言谈举止、你与人交流的方式。你表现出来的开放程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看法,它是第一印象的前奏。如果你表现得投入,欢迎别人,并能给人以安全感,你就能够成功地邀请别人与你交谈,让别人感到放松。
  
  里根的演讲
  有一次,美国总统里根到上海复旦大学演讲。在来上海之前,他就到华盛顿一所大学里寻找到一名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物理系学生。根据他的设计,寻找的这名学生不要很出名,结果,他跟该校一个叫叶扬的中国学生通了电话。到了上海复旦大学演讲时,里根的第一句话就说:“我今天带来了贵校物理系毕业的叶扬同学的问候,他请我转达对谢希德校长的问候,请我转达对贵校师生的问候。”里根说了这句话后,复旦大学的谢希德校长立刻问一旁的教务长:“叶扬是谁?”教务长说:“我也不知道。”此时,场上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显然,里根运用真情感染法策划的凸显人际亲和力的演讲,在这里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叶扬这个知名度并不高的复旦大学的普通毕业生,作为校长和教务长,甚至后来的同学,当然不会认识他和记得他。然而,作为一个外国的总统却能认识他,并带来了他对校长及其全校师生的问候,这不仅向在场的听众展示,他里根是一个有着平民情结的总统,而且是一个情感的热忱传播者。这里,里根用自己精心策划而凸显人际亲和力的开场白是非常成功的,它在为自己的形象增彩的同时,也为自己后面的演讲作了非常精彩的铺垫。
  
  2 交接话题:第一次谈话的主题
  
  你想要在第一次谈话中获得成功,那么你谈话的主题就要是对方感兴趣之所在,这样才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话题不仅仅只涉及对方和你自己,而且要包括生活、时事、文化,以及你的个人心得,你用新思想、新视角满足了对方的好奇心,让对方觉得你充满情趣,热爱生活。
  
  约翰逊投其所好
  要说服别人,就得从对方的角度思考,而不是只强调我们的需要。
  约翰·H·约翰逊是美国出版业的巨子,他一手创建了赫赫有名的约翰逊出版公司,是《E?鄄bony》和《Jet》两本主流杂志的创始人,还是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首席顾问。他旗下有多家电台、电视台、化妆品公司和模特公司。约翰逊作为一个出身贫苦的黑人,在当时种族歧视甚嚣尘上的美国能够白手起家取得如此成绩,堪称奇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是个穷人,但我胸怀大志;我总是被人拒绝,但我知道我能说服任何人。”
  约翰逊在创业阶段资金紧张,公司也没有太大的名气,但是他曾成功地拉到了著名的森尼斯无线电公司的广告。当时该公司的首脑是麦唐纳,十分精明能干。约翰逊写了封信给他,要求和他当面谈谈,麦唐纳立即回信拒绝:“来信已经收到。不过我不能见你,我并不主管广告。”
  约翰逊仔细分析,麦唐纳既然是公司的首脑,却不管广告,那么他管什么?答案很明显,他管的是公司大的方针政策,当然也包括广告政策。于是,约翰逊又写了封信给他,询问能否去拜访他,谈谈关于在黑人社会进行广告宣传的政策。
  麦唐纳回信说:“你是个坚持不懈的年轻人,我决定见你。不过,你要是想谈在你的刊物上登广告的事,我就立即结束访问。”
  这就给约翰逊出了一个新难题:谈什么?
  约翰逊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首先他翻阅美国名人录,发现麦唐纳是一位探险家,曾经到过北极,时间是在1909年汉森和皮尔瑞的那次著名的北极探险之后几年。麦唐纳很赏识汉森的勇敢,而汉森是黑人,曾就本身的经历写过一本书。约翰逊认为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他先安排驻纽约的记者采访汉森,并请他在自己的书上签名,以便送给麦唐纳。然后,约翰逊安排将以汉森的冒险经历为题材的文章发表在即将出版的当月杂志上。
  果然,麦唐纳见到约翰逊的第一句话就是:“看见那边那双滑雪鞋没有?那是汉森送给我的,我把他当作朋友。你看过他写的那本书吗?”“看过,”约翰逊说,“凑巧我这里有一本,我还特地在这本书上请他签了名。”
  麦唐纳翻阅着那本书,十分高兴,接着,他以挑战性的口吻说:“你出版的是黑人杂志,在我看来,黑人杂志上该有一篇介绍像汉森这样的人的文章才对。”
  约翰逊马上对他的意见表示肯定。并将一本刊登有关汉森冒险文章的杂志递给他。麦唐纳一面翻阅杂志,一面点头赞许。这时候,约翰逊告诉他:“我创办这本杂志的目的,就是宣传汉森这种克服一切障碍而达到最高理想的奋斗精神。”
  “你知道吗?”麦唐纳向约翰逊伸出手来,说道,“我看不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你的杂志上刊登广告。”
  约翰逊去拜访顾客的时候通常只能谈5分钟,可是事先却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做准备。5分钟时间里如果你能抓住对方的兴趣所在,说得有道理,赢得对方的认同,你就取得了成功。
  
  3 多关注别人
  
  第一次与人见面或者是交谈,要对别人表现出很热切的关注,这样才能让对方体会到你是一个自信,思想开放,易于接触,能够理解别人外表之下的东西的人。这样才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倾听是一种必须具备的能力
  ●尹玉生
  斯帕克斯是纽约的一家标志性餐厅,许多富翁、权贵和名人都经常光顾这里。这天晚上,光临这里的最耀眼的一位人物是王牌大律师大卫·伯依斯,他刚代表美国司法部就控告微软违反反托拉斯法案做过精彩辩论,在业界颇具影响。伯依斯到来后径直走向了凯文所在的餐桌前,他和凯文因为以前的案子而相互熟悉。
  伯依斯加入到了凯文和汤姆的行列,三个人一起品酒聊天。几分钟后,凯文站起身来,到外面接电话去了。餐桌前只剩下伯依斯和汤姆俩人,俩人以前从未见过面,彼此都非常陌生,但伯依斯并没有离开,而是和汤姆聊了整整半个小时!汤姆后来对我说:“伯依斯先生真的是大家风范。他和我素昧平生,而且又是红透半边天的大牌律师。他根本不需要陪我聊那么长时间。实话实说,我并不是为他过人的智慧、尖锐的言辞或者吸引人的轶闻趣事所折服,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每问一个问题,都在静心地等待我的回答。他不只是在听,他还使我觉得,整个餐厅似乎只有我一个人!”
  汤姆的最后一句话极其完美地描述了倾听和听的差别。当凯文因故离开后,伯依斯留了下来,并给汤姆留下了长久的良好印象。尽管他们两个都是律师,但名气、资历、影响力都相差甚远,将来有一天汤姆能帮上伯依斯忙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很显然,伯依斯的目的并不在此。他显示兴趣,询问问题,毫不分心地倾听,这一切,只是表明,伯依斯在与人们交往中具备了一种可贵的能力或者技巧——倾听。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