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大师

作者:许 岗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我第一次参加美国的心理学年会。在咖啡厅的休息室,我和几位同校的研究生们聊天。一位高班的美国研究生低声问我:“你知道坐在斜角沙发上一头白发的人是谁吗?”
  我一脸诧异。
  “他是斯格纳。”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位国际学术界的大师,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就坐在离我不到十米远的地方。
  这位老美拉着我,走了过去。因为我是学校心理系一百多年历史上第一位从中国来的研究生,可以看出斯格纳对中国的心理学发展的兴致。
  简谈之后,我还是不敢相信。如果在中国,以他的地位和成就,岂不是前呼后拥?
  两个月后,我所在的大学心理系邀请了另一位心理学大师劳姆·乔姆斯基前来讲课。
  让我吃惊的是,他的讲座不时被爱提问题的美国研究生们打断,有时,问题还很尖锐。他总是耐心地听,耐心地回答。实在回答不上来,他就坦然地说:“我不知道。”
  两个小时的讲座后,我看着这位大师自己开车,离开了学校。
  渐渐地,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同类事情。参加星期日聚会,邻座竟是一个大企业的CEO;学校志愿者活动时,发传单的中年妇女,就是我们的校长夫人;去和市长见面,只要提前几天预约,和市长留个影什么的,也是情理中的事。更多的是,在学校的公告栏里,我不时地看到著名的学者、教授前来学校办讲座的信息。他们之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企业家、退出第一线的政府高官。
  和中国社会相比,美国人似乎没有权威。
  (陈超摘自《山西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