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8期


肖像

作者:王 悦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让·巴蒂斯特·伊萨贝是法国杰出的画家,他的肖像画细致入微,构图近乎完美。伊萨贝的代表作《拿破仑在马尔宫》,至今仍是人物画的范本。
  1815年,伊萨贝应邀前往维也纳,为在那里集会的欧洲各国使节画一幅集体肖像。当时法国的外交官塔列朗是被画者之一。他私下找到画家,要求伊萨贝把自己安排在肖像画的中央。“一定要在正中间最醒目的位置上,否则就不要画我。”塔列朗是这次集会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伊萨贝只好答应他。
  第二天,惠灵顿公爵也找上门来,他对画家说:“您要把我安排在画中最重要、最醒目的位置上。如果您不答应,我就退出群像画。”惠灵顿公爵是集会的核心人物,伊萨贝不敢怠慢,赶紧保证一定照办。
  这件事被周围的人知道了,大家都说伊萨贝昏了头,胡乱许诺,这下两个人中至少要得罪一个人。
  画家本人倒毫不紧张,总是笑着说他自有安排。因为伊萨贝是给每个成员单独画像,然后再组合成群像。所以直到交工这天,人们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时间,肖像画成了维也纳人讨论和猜测的中心。
  完工这天,画室里来了很多人,有被画的人,有单纯来凑热闹的,也有等着看伊萨贝下不了台的。人到齐了,画家走到肖像画前,自信地揭下挂在画上的白布。人们的目光同时聚焦在画上,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钟表嘀嗒作响。突然塔列朗和惠灵顿公爵同时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这才缓过神,掌声和赞叹声不绝于耳。
  原来在这幅画中,外交官塔列朗坐在会议大厅正中央的一把椅子上,其他人站在他周围,而惠灵顿公爵正昂首阔步地走进大厅,画像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公爵,脸上露出钦慕的神情。
  (范亚莉摘自《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