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真想不读这大学了

作者:佚名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爸爸:
   这两天您要给我打电话了吧?您会给我寄多少钱呢,是240元,还是260元?上次我对您说让您不要再寄300元钱了,真的,240元加上每个月发的30元的补助共270元已够用了。可是您却不同意,说要寄也得寄260元。我说爸,不知道您同意不,就是每个月用20元钱(或者少点儿也可以)给我打电话。说到联系,因为您在外,一没手机,二没电话,所以我只能是每个月等到你汇了钱来打电话告诉我的时候,才能听到您的声音。可是每次通话还没有说上几句话您就说今天就到这里,差不多6分钟了。爸爸,6分钟,连问几声好的时间都不够,但是每次您都不等我问您的生活您便“决绝”般地挂断了电话,留下我只能独自拿着话筒发呆。爸爸,不知道您晓不晓得,6分钟是您去昆山打工后与我通话的最长时间。
   爸爸,其实我知道您不是不想与我多说两句,而是您有说不出来的苦衷。因为6分钟,一块八——这个上一小时网都不够的数目,您只能说今天就到这里,只能走向去上班的路。爸爸,我好几次都想问您,您一餐到底吃多少钱?可是我没问,一直放在喉咙里没说。我震惊于听到您说要一块八时的声调和口气。到现在实在是忍不住了,就算了这笔账:您每个月拿500元左右的工资,其中的300元钱汇给我,110元用来交房租,剩下的——只有100元不到竟是您每个月的生活费!我没有忘记您有一次在电话里抱怨说昆山的东西贵。现在我想问您,在昆山,100元钱能干些什么?!爸,您是不是也好久没抽烟了?!当我让您少给我寄几十元钱的时候,您不理会我,说我在外面读书不容易,所以依然如故地每个月按时汇来300元钱,那300元钱,它是您全部工资的五分之三,是您生活费的三倍啊!
   有时候,我很想退学不读了,想离开这花费巨大的生活,去赚钱养活您和我自己。甚至好几次都下定决心说一定要对您说出我的想法,但每次您打来电话时我都没有说,没敢说。我怕我说了之后会听到电话那边话筒掉在地上的“砰砰”声。我知道一个人在那么大的年纪还背井离乡、辛苦打工是为了什么。我当然知道。
   爸爸,您现在在外面,一个人,这么大的年纪。您是知道的,我曾在外面呆过一段时间,所以您也不用对我隐瞒什么了,我当然知道一个人离家在外的诸多困难与不易,何况是您这么大年纪的人,怎么能跟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比呢?!我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我,不是为了我未完成的学业,您又怎么用得着去吃那么多的苦受那么大的累呢?!我也知道,母亲和妹妹离开后,我便成了您希望的全部,成了您生命的全部。甚至于,我成了您生活的惟一动力。既然这样,我又怎能将我自私的想法对您说呢?
   假如您听到了,您会是怎样的一种失望啊!但是,让我矛盾的是,我真不忍心看您这么大年纪了还为我吃苦。
   爸爸,不知道昆山现在还是不是好热,或者更热了?兰州这两天天气很好,不热,甚至还下了一两场雨。真希望您那边这时节也能时常阴阴天、下下雨,这样您晚上睡觉也会踏实许多。说到热天,我倒是想起了从前,我上小学那会儿的每个夏天。一到那个时候,您的背上就会生一些“红点点”,它们总是难缠,让您痒得挠又挠不着。这时,您总会叫我们帮您挠,说抓100下两毛钱。因为这样,我和妹妹每天都至少能拿到一块钱。我记得那时候那种好吃的奶油味的“黑猫警长”才五毛钱一支。尽管我们能每天吃到两支好吃的“黑猫警长”类的雪糕,但孩子的嘴在父母的“关照”下,是永远不易满足的。我总是想,如果每天能有“健力宝”或者其他橙汁类的饮料喝,那真是会让其他小孩子羡慕死的。可是那些饮料之所以能轻易让孩子们流口水,就是因为每瓶要两块五。于是,为了能喝到美味的饮料,我只能寄希望于天气,祈求它更热些,这样,爸爸背上的“红点点”也就会更多……呵呵,爸,孩子总是这样,为了一瓶饮料会六亲不认,会狠下心来诅咒自己亲爱的父亲。
   现在,我再也不是那个让一支雪糕一瓶饮料就能收买的孩子了;也不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诅咒自己的父亲了。相反,我倒是真心希望,昆山的夏天能凉凉爽爽的,让您不感觉到热,不会生那么多的“红点点”,也不会被各种各样的蚊虫叮咬……
   爸爸,除了好好学习,我现在所能为您做的只有这些祈祷了。我也只想让您知道我是想您爱您的,让您知道在您把我当成您生命的全部的时候,我也同样把您当成是我生命的全部。
  祝您健康如意。
  儿子:星
  
  (张丽媛摘自《现代女报》图/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