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杂技少年

作者:俞 松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杂技,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意味着惊险、刺激、神奇。在福州市群众艺术馆杂技训练班,有一群孩子,每天经历着的杂技人生,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早上8点,孩子们开始一天的练功。板凳是他们每天训练开始的道具,在板凳上的训练是杂技的基本,孩子们每天都要练。
   训练中的孩子们很专注。压腿的孩子在板凳上练完了又去搬木砖来垫高再练,看到憋红的小脸和坚毅的神情,听到他们坚持的呼吸声,让人心疼。孩子们的自主性都很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练功时,孩子们脸上透着超出成人的沉着和冷静,特别是在团体节目训练的时候,他们用很严肃的眼神交流,干净利落地于无声中得出结论并马上投入训练。
   只有到了午休时间,孩子们才会流露出与年龄相符的天真,在一起说笑打闹,即使这时候,他们也流露出不自觉的自律,随时准备收起笑容投入训练。
   午休时间还有很多孩子不休息,他们觉得自己的训练没有达到目标,默默地抓紧时间练习。其中有个青岛来的小姑娘在走廊里练转碟,目光炯炯,神情专注。小腿上新旧伤痕参差,问她疼不疼,她说没什么,很难避免的,不管它就好了。谈起老师的严格,她一脸严肃,说老师对他们严格都是为他们好,马上要比赛了,训练时间有限。这样成熟的言语出自一个10岁孩子之口,让人颇多感慨。
   转碟在旁人看来很简单,以为几个盘子在头顶上转转很容易,但疼痛并不是常人能想像的。
   老师说转碟每个孩子都会,和压腿一样,都是基本功。
   一天9个小时的练功时间,不是个苦字就能形容。一个高难度的动作要练无数次。有孩子说,太累太难的时候,脱下来的练功鞋,真不愿意再穿上,也不愿意再看一眼。但是到了练功时间,还是要穿上的。这样超常的耐力和承受力,是杂技赋予他们的。
   长期的训练,让他们有着和杂技一样的特性——充满灵气,柔韧度好,爆发力强,还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的手指修长而有力,指尖微微翘起,倒立在地上行走时,手指就会像长了吸盘一样紧抓地面。
   他们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行走。他们可以以另一种姿势看人生。
   以倒立或是更困难的姿态看到的世界,应该是个别样的世界。
  
  (柳云珍摘自《福州日报》图/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