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大桥天使

作者:约翰·济佛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一个周末,我和妻子带着孩子们,到新泽西州我的哥哥家去度假。星期天下午我们全家人就驱车回纽约。车快到乔治·华盛顿大桥时,我发现要下雷阵雨了。刚上大桥,大风就一个劲儿地朝着我们刮,我的手差一点控制不住方向盘,我感到这座巨大的钢筋混凝结构在随风摇动。车到桥中央时,我感到桥面在开始沉降。其实,看不到半点要垮的迹象,然而,我却相信这座大桥马上就会断裂,把这长长的车龙统统抛入下面污黑的水中。这种幻觉中的灾难非常可怕,我的双腿瘫软无力,能否踩住刹车我都没底。继而,呼吸又困难起来,我觉得眼前一片昏暗。
  一过了桥,我的痛苦和恐惧开始减缓。妻子和孩子们正在观赏着暴风雨,好像根本就没注意到我刚才痛苦的痉挛。
  我决定探根求源。有一天,我又必须到机场去一趟。我不乘公共汽车,也不坐出租车,自己驾车前去。过特利波罗大桥时,我几乎失去了知觉。到达机场后,我要了杯咖啡,可是手摇个不停,溅了一柜台的咖啡。
  当天下午,我乘机前往洛杉矶。疲倦中的我叫了辆出租车,送我住进了我一直爱住的那家旅馆。然而,我睡不着,站在窗前望着大街,思绪万千。我镇静自若地思索着,想找个星期天下午悠然自得地闲步于好莱坞大街,尽情赞美那夜空下杂乱丛生的棕榈树。善男信女们不畏旧金山到帕洛·沃托那段可怕的路程,只是为了寻求一处像样的栖身之地。但高高的桥梁成了我无法逾越的障碍,我那一系列承诺都化成虚假的泡影。事实上,我讨厌高速公路和热闹的市场;杂乱的棕榈树、单调的建筑发展令我沮丧;我憎恶是谁取缔了过去熟悉的路标;我对朋友们的痛苦不幸和烂醉如泥感到深深地厌烦。突然,我感到自己对大桥很害怕,实际上是大千世界在我内心深处埋下的恐惧的外在表现,并意识到自己对现代生活的辛酸做了一番深沉地思考,因而深切渴望出现一个更加纯洁、更富有活力、更有和平保障的新世界。
  星期天早晨,我开车送女儿去新泽西州的学校。一路上,我和她有说有笑,不知不觉车已开上乔治·华盛顿大桥,那种恐惧感又袭来了。我双腿无力,喘着粗气,眼睛也看不见了,非常可怕。车终于过了桥,但我全身还在剧烈地颤抖。我女儿好像完全没注意到。到了学校,我吻别了她,就开始启程回家。
  用不着再去过乔治·华盛顿大桥了。我决定走北边的尼亚克,过塔盆子大桥。在我的记忆中,这座桥要平缓而坚固些。
  快到这座桥时,我所有的症状又复发了,呼一口气就像被人打了一捶。我摇晃不定,车滑到另一条道上去了。我把车开到路边停下。孤身一人处于这种困境,真够惨的,也真够丢脸了。我的眼前浮现出母亲和哥哥,我们好像都是悲剧中凄惨而粗鄙的下等角色,忍受着无法忍受的担子,由于我们的不幸而与世人隔绝。我的生命完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我所热爱的一切——耽于幻想的英勇冒险、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大自然怀抱中的万事万物,这一切都不会回来了,我将在精神病院里了却余生……
  这时,一个姑娘打开车门,坐了进来。“我还想没人愿意让我搭车呢。”她说道。她手上提着个纸箱子,在一张破防水布里好像包着小竖琴。她的皮肤白皙,面颊丰腴,淡褐色的秀发披散在肩上,一双明眸所流露出的愉悦神情妩媚动人。
  “你是要搭便车吗?”我问道。
  “嗯。”
  “你不觉得像你这样的妙龄姑娘搭车会遇到危险吗?”
  “一点也不。”
  “你经常外出?”
  “一直是这样。我会唱点歌,常在咖啡馆里表演。”
  “会唱些什么?”
  “哦,主要是民歌,还有些老歌。‘我给我爱人无核的樱桃’”。她用美妙的歌喉唱道:“我给我爱人无骨的鸡肉/我给我爱人讲个没有结尾的故事/我给我爱人一个不哭闹的孩子。”
  她的歌声一直伴随我驶过大桥,这桥也好像令人惊奇地听懂了,从而变得牢固,甚至美丽而可爱了。聪慧的人们建起了这座桥,也好像是为了减轻我旅途中的疲劳。迷人的哈得逊河水温柔而恬静。一切又回来了——耽于幻想的勇敢冒险,清澈的河水,碧净的天空,勾魂摄魄,令人心醉。车到了东岸的桥税站,她的歌声也到此中断。她谢了我,说声再会,就出了车门。我说愿意把她带到任何她想去的地方,但她摇摇头,走开了。
  我向着城里的方向开去。这个世界又归属于我,显得多么奇妙,多么合理公道。
  但愿我相信今后将一直有人帮助我,减去我的焦虑,但我不相信能再碰上这运气。所以,尽管我能轻松地开车过特利波罗和塔盆子大桥,我还是得避开华盛顿大桥。
  (繁华似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