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百部在线阅读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最大的中文图书库,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历史记忆!

 

 

《性爱与文明》

 

 

1

 

    性爱与文明XingaiYUWenming弗洛伊德文

 

    --

 

    第一篇 性变态①

 

    对于人类或动物的性需求现象,生物学中常以“性本能”

 

    这一术语表达。

 

    性冲动与饥饿时的觅食冲动是一样的。

 

    然而在我们现行语言中还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字眼去表达这种相当于饥饿冲动的性冲动。在学术研究中我暂以“原欲”

 

    (即利比多或性力)一词来称呼它。

 

    对于性冲动的本质和真相,人们常常以为自己知道得很清楚。

 

    在一般人看来,它并不存在于人的童年,只有当人发育到青春期之后,才随着人的成熟而出现。人们相信,它仅出现在两性之间那种压倒一切的相互吸引力里,其目的在于达到两性之交合,或者至少也在于导致性交合的行为。

 

    但是,许多事实使我们相信,上述想法已远离了事情的真相,仔细思索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想法中其实充满了

 

    ①本论文引用的事实多参自克拉夫特。伊宾(Kraft-Ebong)等人的著作,本书不再一一注明出处。至于用精神分析法得到的材料,则以萨德格尔(Sadger)和我的所见为依据。

 

    -- 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

 

    错误和偏见,它得出的结论是极为草率的。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引进两个名词:对那些发出性的诱惑力的人物,我们称之为“性对象”

 

    ,对性冲动竭力追求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性目的”。我们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弄清各种与性对象和性目的有关的变态现象,这些变态现象与正常现象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很值得探讨的。

 

    第一节 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普通人对性冲动的看法,可以从一则史诗般的传说中略见一斑。按照这一传说,人最初原是单性的,后来就一分为二,有了男人和女人。男女之间相互吸引,经过一番曲折奋斗之后又重新结合一体(或融合)。

 

    ①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当一般人听说有些男人的性对象不是女人而是男人,还有些女人宁舍男人而与女性相爱,便感到大为迷惑。对于这种专爱同性的人,我们称为同性恋者。

 

    为了表达得更准确,我们还可以称之为性颠倒者(inverts)

 

    ,对这种现象本身,我们称之为性颠倒。这种人究竟有多少,一时还难于估计,但绝对不会太少。

 

   

 

    ①这里显然引自柏拉图对话录中陈述的理论。弗氏以后在《超越快乐原则》一文中,也曾提及此事。——译者注。

 

    ②如果想知道作出这种估计的困难,以及进行这种估计的具体情形,可参见希尔什弗德的《性学年刊》。

 

    -- 8

 

    4弗洛伊德文集

 

    一、性颠倒(性对象的颠倒,即同性恋)

 

    性颠倒者的行为类型对于这种人的具体表现,可以分出三种不同的类型。

 

    1。

 

    完全颠倒者。

 

    这些人追求的性对象自始至终都必须是同性,异性无论何时都不能成为他们在性方面渴求的对象。在有关性这类事情上,异性对他们是无关紧要的,或者干脆引起他们的厌恶。由于这种厌恶之情,他们便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男女性交,即使勉强做了,也不会从中得到任何乐趣。

 

    2。

 

    两栖性的性颠倒者(性心理的半阴半阳)。

 

    他们的性对象既可以是同性的,也可以是异性的,这些性颠倒者没有什么确定的特征。

 

    3。

 

    偶尔颠倒者。在某些个别的情形中,特别是当正常的性对象遥不可及时,他们也能经由模仿以同性的人作为其性对象,并且由此而得到满足。

 

    对于这种奇特的性冲动,即使是在患性颠倒症的人中间,也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有的把这种颠倒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正常人要求自己原欲的满足一样,认为这是一种正当的和应该得到的权利。有的人却觉得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病态现象,想方设法地去克服自己的颠倒行为。

 

   

 

    其他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发病时间方面。

 

    在某些人身上,这种性颠倒症状的出现时间可能比他具有记忆力的时间还要

 

    ①一个人在性颠倒时的挣扎程度(或克服它的倾向)

 

    ,常常决定着他有没有可能接受精神分析治疗。

 

    -- 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

 

    早,也可能在他到达青春期后的某一段时期才有所呈现。

 

    ①有可能保持终身,也许会半路上消失,成为整个正常发展过程的一小段插曲。另有一些人则不时地在正常的性对象与异常的性对象之间交换。然而最有意思的却是这样一些病例:由于患者在与正常性对象结合时,会产生一种极不愉快的经验,于是便开始染上性颠倒病症。

 

    在这些相互不同的类型之间,通常没有任何联系。只有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性颠倒现象才会自始至终地存在,而这样的人往往很满意自己的特殊状态。

 

    有不少专家不愿意把以上所说的各种性颠倒现象归为一类,他们宁可把这些人的相同之处略过不提,只讨论他们之间的不同,从而得出自己对性颠倒的独特看法。然而不管人们怎样对这些现象加以区分,处于两极之间的人总是占多数。

 

    所以这种分类工作,恐怕反而会给自己造成障碍。

 

    颠倒现象有成因一提起性颠倒现象的成因,我们可能会马上想到,这也许是先天性心理变质的表现。这种想法与下面的事实似乎相符:医师们最先在那些患有心理病症的人,或是具有这种病症之症兆的人身上,发现了性颠倒现象。在这种想法中有两种因素需分别加以考证,一种是先天性,另一种是退化。

 

    ①关于性颠倒出现的时间,许多专家以为患者自己指出的发生时间常常不可靠,因为其记忆常常压抑着自己早年对异性的感情痕迹。精神分析对性颠倒者的分析,已证实了这种看法。这种方法能够从他们儿时遗忘的东西中重新发掘出种种事实,以填补记忆的缺陷。

 

    -- 10

 

    6弗洛伊德文集

 

    退化现象(degeneration)

 

    人们曾提出许多理由,反对使用“退化”一词,这些理由同时还驳斥这个词在其他方面的横遭滥用。过去人们已习惯于把那些不属于创伤性和感染性疾病的成因归之于“退化”

 

    ,按照玛格南(Magenan)对“退化”现象的分类,连那些最高级的心智能力也有陷入“退化”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退化”一词已失去了其特定的含义和用途。我认为,至少下面两种状态,是不宜于被称为“退化”现象的:1。

 

    如果其中明显违背正常状态的地方并不很多;2。

 

    如果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能力尚未受损。

 

   

 

    从以下事实我们可以相信,如果按上述标准衡量,性颠倒者并非定是“退化”者:1。

 

    性颠倒现象常常发生在那些在其他方面均与正常人毫无差异的人身上。

 

    2。

 

    它还常常发生在那些心智能力非但无损,反而在智力和道德修养方面有高度成就的人身上②。

 

    3。

 

    假如我们无视个人医疗患者方面的经验,从一个更广的范围或角度看待此事,我们会获得两种事实,阻止我们把性颠倒看作是一种“退化”症状。这两种事实就是:1、我们发现,性颠倒常常出现在文明古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而

 

    ①关于“退化”的诊断,一般并无实际价值,因而不能轻易施行。对于这一点,莫比尤斯(Moebius)曾说过:“从全面情况判断,对”退化“现象作的诊断是无济于事的。”

 

    ②自古至今,那些极有名望的人,不仅患有性颠倒症,而且有很多是绝对的性颠倒者。

 

    -- 1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

 

    且往往赋有意义重大的功能。

 

    2、它在原始民族和野蛮人中十分流行,而“退化”这个词通常只限于用在高等文明上〔依布拉赫(Bloch)的看法〕。

 

    即使在最文明的欧洲国家,气候和人种的差别,以及人们对性颠倒的态度,都对它的分布有着十分强烈的影响。

 

   

 

    先天性只有在最极端的第一类性颠倒者当中,我们才能经由猜测,说性颠倒是天生的。而这样说的唯一证据,也只在于当事人自己的供词:自己一生中性冲动从来不曾以其他方式表现过。事实上,其他两类,尤其是第三类,就很难与这种先天性的假设相符合。如此,坚持先天性的说法,势必会导致“绝对的性颠倒者”

 

    与其他性颠倒者的分离,从而不能维持性颠倒这一概念的一致性。这样一来,有些性颠倒者就被说成是先天性的,其他性颠倒者则另有其他原因。

 

    那种反对“先天性”的人则认为,“性颠倒”只是性冲动在后天习得的一种习惯或倾向。持这种说法的人提出如下理由:1。

 

    从许多性颠倒者(甚至绝对的性颠倒者)的身上可以发现,他们早先曾遭遇过某种强烈的性印象的震撼,它留下一种永久性的“后效”

 

    ,即同性恋倾向。

 

    2。

 

    在其他的事例中,则大都是某种鼓励性的或压抑性的

 

    ①过去人们认为性颠倒是一种病态现象,以后学者们开始用人类学的眼光来研究它。这一可喜的转变归功于布拉赫(Bloch)

 

    ,他曾经坚定认为古代文明里性颠倒现象非常多见。

 

    -- 12

 

    8弗洛伊德文集

 

    外在影响力在起作用。这些影响出现在童年或成年时期(比如与同性者长期相处、战时或刑期的同性伙伴、对异性性交的危险性的忧虑、独身生活或性弱等)

 

    ,它们对性颠倒现象起一种加强或固置作用(fixation)。

 

    3。

 

    使用催眠性联想可以去除性颠倒。

 

    如果它是先天性的,这种方式是断然不起作用的。

 

    由此看来,这种认为存在着先天性性颠倒的见解,恐怕是很值得怀疑的。我们提出的反对理由是:如果对这些所谓的先天性性颠倒病例加以更详尽的检查,就可能会发现,其原欲的发展方向原是取决于儿童早期的某一次经验。这一经验虽然已不能回忆,仍然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将它重新唤回(艾里斯也曾这样说过)。

 

    根据这位专家的意见,所谓性颠倒,只不过是性冲动经过人生中某些外在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一种常见的变异。

 

    上述观点表面上看明确,实则经不起驳斥:有很多人幼年时也曾经历过诱奸,相互手淫等性活动的影响,但后来却没有变成(或不至于变成)性颠倒者。因此,我们不得不相信,无论是先天的因素,还是后天习得的经验,都不能单独把性颠倒现象解释清楚。

 

    对性颠倒的解释如上所言,对于性颠倒的本质,我们不能单独以先天的成因,也不能单独以后天习得的成因对它作出明确的解释。

 

    在用先天性对它解释时,除非我们满足于下面一种最粗劣的说法,即:某些人拥有的先天性冲动,注定只能指向某一种性对象,否则我们就要追问,所谓先天性,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 1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

 

    至于后一种解释,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假如个人本身没有任何先天性的倾向,单凭那些确定而多样的外在影响力,也很难说明一切。很明显,根据方才的讨论,上述两种解释都不能单独成立。

 

    双性理论自从弗兰克。李兹顿(FrankLydston)

 

    、奇尔南(Kier-nan)及柴瓦里尔(cheralier)对性颠倒之发生原因作出解释以来,又出现了一连串新的见解。其中某些见解与那种认为一个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的通常看法是极不相同的。科学告诉我们,从解剖学的角度看,有些人的性特征极为模糊,简直是雌雄难辨。这种阴阳人的性器官同时具有男性性器官的特征和女性性器官的特征。在某些极特殊的案例中,他们的两种性器官都能得到完全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真性阴阳人。

 

    在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性器官都发育不全。

 

    ①这些反常现象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使我们在无意中了解了正常发展过程的真相,原来,从形态上说,某种程度的双性倾向完全是正常的。

 

    没有一个正常的男人或女人不具有异性器官的残迹,只不过有些已经正转化,作了别的用场,另外一些则成为一无用处的残存器官,继续存在。

 

    从这些传播已久的解剖学知识里,我们会得出这样一种印象:人类原初的身体是雌雄同体的,只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变为单性的,那因为受阻而未得发展的一性则

 

    ①有关阴阳人生理上的详细论述,请参阅特劳费(Traufi)的近著,以及纽盖堡(Neugcbauer)关于阴阳人的专著。

 

    -- 14

 

    01弗洛伊德文集

 

    只留下了某些残迹。

 

    这样一种印象自然会被人们引伸到精神范畴里,使人们作出“性颠倒的变态原是心理阴阳人的表现”的设想。但是,要想使这种设想得到证明,就必须发现这样一种事实:在患有性颠倒的人身上,必须经常发现其心理上的,乃至生理上的阴阳人迹象。

 

    然而这第二种设想却很难成立。因为所谓心理上的阴阳人与解剖上确切可见的阴阳人之间,并没有确定的连带关系。

 

    诚然,在性颠倒者之间,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性冲动减弱的现象,有时还会通过解剖发现其性器官的欠缺(如艾里斯所说)。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偶然案例。它们绝不多见,也绝不重要。我们必须清楚,性颠倒与生理上的阴阳人原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

 

    还有人十分注意那些所谓次要的或更次要的特征,强调性颠倒者的这些特征方面的差异(如艾里斯)。

 

    事实虽然如此,但我们切勿忘记,这种次要特征或更次要的特征,原本就常出现于异性当中,很多人一身兼具两性的性特征,但并不是像性颠倒者那样改变了其性对象。

 

    假如伴随着性对象的变异,他们的其他精神机能,比如其明显的异性特征及性的冲动,多少也有所改变,我们便不得不承认有所谓的心理阴阳人的存在。

 

    然而事实却并不如此。

 

    人们发现,这种性格上的颠倒仅仅出现于女性性颠倒者身上。

 

    至于男子,就连那些具有典型男子气的人也常常有性颠倒现象的出现。假如我们彻底相信这种心理阴阳人的假设,就必须首先确证,这种例外的案例在任何场合都不存在。所谓生

 

    -- 1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1

 

    理阴阳特征也同样如此。但是,正如哈尔班所说的,一个人那退化的异性器官同这个人的次要性特征之间,表面上并无确切的连带关系。

 

    一位研究性颠倒的男性专家曾以一种通俗的语言来描述上述理论中的双性人形象,说他们“是在一个男性的身躯上错装了女性的脑子”

 

    ,但是我们依然不能了解“女性的脑子”

 

    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像这样用解剖学名词取代心理学名词,不但多此一举,而且不确切。除此之外还有克拉夫特。伊宾的解释,他的解释看上去似乎更精确一些,但实质上并无多大差别。在他看来,这种双性倾向除了在身体的性器官上有所表现之外,还会分别形成男性和女性大脑中枢,这种中枢分别接受男性性腺和女性性腺的影响,在接近青春期时发展起来。然而,这种存在着所谓“男性中枢和女性中枢”的说法,并不见得比那种说存在着男性和女性脑子的说法更高明一些,况且我们还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像已知的语言中枢那样,其假设性的功能也有与之对应的大脑专门区域①。

 

    不管怎样说,经过上述讨论后,我们便得到两种见解:一、

 

    ①第一个主张用双性理论解释性颠倒的人似乎是E。格雷。有趣的是,每一个从性颠倒现象推断出双性理论的人,都会把它扩展应用到正常人身上,同时又推论出,性颠倒只是正常发展遇到障碍的结果。柴瓦里尔这样说过,伊宾(1895)也根据多次观察,得出同样的结论。他说:“由此可见,另一性的大脑中枢应该说是存在的。”

 

    D。阿尔都因(190)则说:“每一个人身上都兼有男性和女性成份;但是只有当其中的一种成份(视他是哪种性别而定)远为强大时,才得以使我们区别出他是男人还是女人。”赫尔曼(1903)则认为:“每个女人身上都有男性的成份和特征,反之亦然。”

 

    弗里斯(1906)

 

    曾声称,双性理论是他首创的,但根据上文,显然并不正确。

 

    -- 16

 

    21弗洛伊德文集

 

    双性倾向自然也存在于性颠倒者身上,不过,除了解剖学发现的东西外,我们便不知道它还包含什么。二、我们讨论的东西乃是性冲动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障碍。

 

    性颠倒者的性对象那些持心理阴阳理论的人认为,性颠倒者的性对象与正常人正好相反,男性性颠倒者就好像是女人,男性的体态和心智对其充满魅力,他自己觉得像个女人,寻求男人的抚爱。

 

    虽然这种说法符合大部分性颠倒者的情形,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它当作性颠倒现象的基本特征。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不少男性性颠倒者,其仪态举止俨然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并不呈现多少异性的次要的性征。而且以那些具有纯然的女性气息的人为其追逐的性对象。假如不是这样,我们又怎样能够解释,古往今来的男伎们为性颠倒者服务时总要在外观上模仿异性,涂脂抹粉,娇柔作态。如果依照方才的说法,性颠倒者在这样的男性面前恐怕要避之不及了。

 

    据说,在希腊时代,性颠倒者往往是那些最强壮的男人,他们之所以爱一个男孩,也绝不是因为看上了他的男性特征,而是他呈现出的女性体态以及羞怯、娴静、天真、令人怜爱等女性神态。一旦这个男孩长大成人,他便不再是男人的性对象,自己也许又变成一个恋爱男孩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性对象显然不仅是同性,而是融合了两性性特征的人。雌雄同体者乃是这种人在徘徊于对男人的渴望和女人的渴望之间达到的妥协,但有一个条例是不能够推翻的,那就是:这一对象必须

 

    -- 1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1

 

    有男性的肉体(性器官)

 

    ①。

 

    女性的情况比较明确,主动型的性颠倒者多表现出清晰

 

    ①虽然精神分析学还不能完全解释性颠倒(同性恋)的起源,但它终究发现了性颠倒的心理机制,对与之有关的问题作出了有力的澄清和解释。每一个我们检查过的性颠倒者,都曾经在其童年的最初岁月里对女人(通常是他的母亲)

 

    有过一段短暂而又强烈的“固恋”。

 

    在这之后,他们便自己模拟那个女人,并以自己为性对象。这就是说,他们根本上是“自恋”的。他们往往寻找与自己相似的男人来爱,就像自己的母亲爱自己那样。此外,我们还发现,许多性颠倒者并非丝毫不能感受女性的魅力,只是他们不断地把从女人身上得来的激动转投到男性对象上,所以终生都重复演出着造成性颠倒的那种机制。他们对男人不可自制的饥渴原来是他们不断远离女人的结果。

 

    精神分析学最反对把同性恋者从人类中分离出来,视之为异类。透过对那些尚未明显表露出来的性兴奋的研究,我们发现,人人皆能以同性为性对象。事实上,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早就这么做了。在我们正常人的心智生活中,对同性人的“原欲依恋”

 

    并不比对异性的依恋小多少。

 

    而在病态的人身上,其重要性就尤其显著。相反,精神分析学还认为,那种不分性别的对象选择——即对男性对象和女性对象都有兴趣——就像在孩提时代、原始社会及早期文明史里所见的那种情形,倒是更为根本的基础。由这一基础出发,再通过对某一倾向的限制,才形成了正常的或颠倒的形式。因此,用精神分析学的眼光来观看一个普通男人为什么只对女人有兴趣,也是一个十分有意思、并且值得研究的问题。这种问题绝不是用化学理论便可解释得通的。一个人,其最终的性态度为什么直至青春期才固定下来,其中有很多原因,我们还不能全部了解。有些是体质上的关系,有些则是环境的影响,在个别例子里,常常是一两个因素特别显著,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这种原因的多重性已表现在人类性态度的繁杂多样之中,在颠倒型的人身上,你可以看到远古的体质和原始的精神机制占明显的优势,其最基本的特征似乎是自恋式的对象及肛门快感区的持续作用。但是,假如我们以特异体质为名,把最极端的性颠倒者区分出来,使之自成一类,这并不能使我们了解得更多一些。我们在这些人中发现的体质,在转移型或性态度表面正常的人身上也有轻度表现。

 

    初看起来,二者的差别似乎是质上的,但经过分析之后,我们才得知,这

 

    -- 18

 

    41弗洛伊德文集

 

    无误的男性体态及心理,在其性对象里多追求一种柔弱的女性气质。不过即便如此,只要我们进行严密的探究,仍能找到相当大的差异。

 

    性颠倒者的性目的我们应该牢记下面的事实:在性颠倒现象中,性目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男性性颠倒者当中,肛门性交实际上并不多见,仍以相互手淫为最多。在这里,人们宁愿把性目的局限于自恋,而不是异性。在女性方面,性颠倒者的性目的也是多样的,其中口腔粘膜的相互接触或许是最常见的一种。

 

    结论虽然我们现在掌握的材料还不能合理地解释性颠倒的根源,但我们已经发现,通过这番探讨之后,我们已得到了比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更为重要的收获,这就是一种洞察能力。

 

    仍然是量上的不同,至于说到影响对象选择的偶发因素,特别值得提的是“挫折”现象(由于早期出现的阻碍性力量,以及对性生活的恐惧)。我们还注意到,双亲的健在与否往往极为重要。童年时如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父亲,性颠倒就极容易发生。最后应指出的是:性对象的颠倒概念与生理特征的模糊不清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之间虽然可能有某种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互不相干的。菲廉克齐(1914)

 

    曾对性颠倒现象提出过颇有价值的论点。

 

    他提出异议说,只因他们有共同的性颠倒症状,所以尽管他们之间有许多互不相同之处,尤其是在机体与精神两个方面的重要性绝不相等的情况下,仍然被归在“同性恋”的名下(依他的命名,应称之为“同性淫”)。

 

    他坚持至少应把下面两类不同的情形区分开来:“自体同性淫者”

 

    (他们自己的感触和行为都像妇女)和“对象同性淫者”

 

    (本身是个男子汉,只不过以男人而不是以女人为其性对象)。

 

    对于前一种,他愿意称之为“性中间型者”

 

    ,对后一种他则不甚情愿地归类为“着迷性心理症”

 

    (obsesireneurosis)。按照他的看法,只有那些“对象同性淫者”才会挣扎着对抗性颠倒倾向,也才能接受精神分析法的治疗。我们很赞同这种分类,但必须进一步指出,多数人身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体同性淫”与“对象同性淫”相互融合的倾向。

 

    -- 1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1

 

    我们注意到,以前我们把性本能和性对象之间的关系看得太密切了,从所谓的病态情形中我们获得了一个经验,这就是:不能被正常状态下本能与对象间的关系所蒙蔽,而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

 

    这样,我们便明白了本能与对象间的可分离性,性本能可能完全与其对象无关,也绝不是来自于从对象身上发出的刺激。

 

    二、以性发育尚未成熟者或动物为对象(即“恋童症”或“恋兽症”)

 

    性颠倒者虽然在性对象的选择方面异于常人,但其他方面大体上还是相当正常的。但是,那些专门选择儿童(或性尚未成熟者)为其性对象的人却不在此例。这种恋童症显然是一种罕见的和极不正常的变恋。儿童之所以受摧残,大都是因为与之交媾者是个意志薄弱的性无能者,或者是因为这种人一时兽性大发,不能自制,但又找不到适当的对象。这样一种异常现象同样有助于我们了解性本能的真相。它使我们看到,性本能的对象竟然如此花样繁多,甚至被贬值到如此地步。

 

    相比之下,饥饿觅食的本能的对象倒更专注一些,而且绝不至于落到这种“饥不择食”的地步。至于人与兽之间发生性关系(恋兽症)——这件事在农夫中绝不少见——的事实,我们也可以由此而得到的同样的断语:性的吸引力如此之大,竟然使得物种之间的界限都消失了。

 

    从美学方面看,我们也许很希望有这类过分的变态现象归结于精神不健全者的性本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验告

 

    -- 20

 

    61弗洛伊德文集

 

    诉我们,精神病患者的性本能障碍,并不至于达到超过正常人或他所属的种族或社会阶层的范畴。例如,由于教师和仆役最有机会接近儿童,我们便常听到他们在性方面凌辱儿童的丑闻。其实,精神病患者只不过是在表现上述变态方面更加随意和强烈罢了。或者更严重的是,在他们身上,这种病态更容易排斥正常的性满足成为独一无二的途径。

 

    这又是一件说明正常人与精神病患者在性的方面无明显区别的案例。这种案例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对此应作如下解释:即使在正常情形下,性冲动也很少受高级精神活动的驾驭。根据我们的经验,一个无论是从社会的还是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都属精神失常的人,他的性生活也不会正常;但反过来说,有不少性生活异常的人,其他方面(如精神)均与常人无相异之处。

 

    他们在这些方面与人类的文明同步发展着,但他们在性问题上却始终跟不上步伐。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许多场合中,性对象的价值和意义对某些人不再是重要的,性本能中必定还有某种根本的和必要的成份,尚未被我们发现①。

 

    第二节 性目的方面的变异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典型性交行为,总是以两性器

 

    ①古代人与现代人在情欲方面最惊人的差别是:古人着重本能本身,而我们太强调对象的重要性。古人视本能为万有之源,甚至不惜因此而抬高低级的性对象;我们则蔑视本能的活动本身,只有面对美好的对象时,我们才容许性本能活动。

 

    -- 2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1

 

    官之交媾为正常的性目的。这种交媾可以清除性的紧张,暂时扑灭性欲之火(这种满足同饥饿得到的满足是一样的)。

 

    但是,即使在最正常的性行为里,仍可以见到一些附属的东西,它们的畸形发展,足可以造成一种性的变态,即性的反常行为。举例说,在性交前后与性对象之间的某些关系,如抚摸、观看等,原来都是导向性目的的预备动作,这些动作一方面本身便是愉快的,另一方面也促进激情,直至到性目的明确在达到为止。接吻也是接触的一种,这时双方互以嘴唇的粘膜相接触。嘴唇本不属性器官,它只是消化道的入口,但在文明的国度里,这种方式却常常被赋以相当的性价值。

 

    总之,这些附属动作已成为性反常现象与正常性生活之间的桥梁,也可以作为我们分类时的依据。性反常可以分为两种:1。

 

    性交媾时使用的身体部位在解剖学上的变位;2。

 

    在与性对象共同到达确切的性目的之前,那本应该很快通过的过渡性接触也被延长了。

 

    一、解剖学上的变化

 

    对于性对象的过分估价一个人内心对性对象的估价,除了极特殊的情形之外,绝不仅限于其性器官上面。通常情况下,它不仅包括性对象的全身,而且还会把性对象的柔情蜜意包括其中。同样的高估现象甚至还会扩展到心智领域,其典型的表现是使一个人的推理陷入盲目(判断力降低)

 

    ,以为他的性对象在人格上如何完美,情操如何高洁,最后完全被爱情蒙住了眼睛。这种在

 

    -- 22

 

    81弗洛伊德文集

 

    爱情方面的盲信,即便不能包括到对权威服从的心理模式之内,也算得上是造成权威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是这种对性对象的过高评价,使得其性目的渐渐冲却性器官结合的狭窄限制,使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变成了性所追逐的目的②。

 

    对性的过高估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对于它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在有关男人的研究里获得丰富的证明材料,因为他们的性生活探究起来比较容易。女性的性生活则一半因为文明的压制,一半因为女人天生的隐晦与不诚实,依然隐藏在重重的幕帐里③。

 

    口唇粘膜的使用两个人嘴唇粘膜互相接触并不算是反常,只有当一个人以嘴唇(及舌头)与另一个人的性器官接触时,才能算作性反常现象。接吻可以被看作是正常性行为与反常性行为之间的中间阶段。至于口唇对性器官的满足方式自古以来便十分盛行。一个讨厌这种反常现象的人会说,他决不会做出这种

 

    ①在这里我不由想起接受催眠者对行使催眠术的人那种百依百顺的行为,这使我怀疑,催眠术的要害是否在于使受眠者的原欲经过对其性本能中某些成份虐待,而在其潜意识中造成对施术者形象的固恋。

 

    ②但必须进一步指出,对性对象的过分估计,未必会产生于每一个对象的选择机制中。下面我们还要提到另一个更直接的解释来说明身体其他部分的地位。

 

    至于性兴趣为什么会扩展到性器官之外的其他部位,豪赫(Hoche)和布拉赫(Bloch)曾提出“渴求更多的刺激”的解释,但我却不以为然,原欲的各支流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我们不应该忘记它流向旁支时的情形。

 

2

 

    ③在典型的情况下,女人不会对男人产生过分的估计,但她们对待子女方面,又常常犯高估的毛病。

 

    -- 2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1

 

    事情,因为想到这种事情,他就会感到恶心。然而所厌恶的事物的范围却又往往是由习欲决定的,一个人可以热烈地亲吻美女的嘴唇,但一旦让他使用她的牙刷,又忍不住要翻胃;他自己的口腔诚然不见得比女孩子的干净多少,但他每天却在使用自己的口腔而不觉得任何不安。

 

    因此,我们所涉及的,事实上是这样一个现象:这种厌恶感虽然是用来阻止原欲对性对象之过高估计的一种力量,却又不难被原欲所粉碎。从翻胃的感觉里我们看到有一种限制“性目的”的力量,这种力量通常并不指向性器官,而且在某些情形下异性的性器官也能成为厌恶的对象。这是歇斯底里症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常有的表现特征。性本能的力量主要用来克服这种厌恶的感觉(详见后面的叙述)。

 

    肛门的使用以肛门为性目的的反常现象,其因厌恶感而受阻的程度,要比前者大得多。我这样说倒不是想为之辩护。我认为,造成这种厌恶感的东西——觉得身体的这一部分是用于排泄的,无时不与排泄物接触的——并不比患歇斯底里症的女孩因男孩生殖器兼作排尿之用而讨厌它的情形高明多少。

 

    肛门粘膜在性方面的地位并不只限于男人之间的性交,对这种方法的喜好也并不能表示这个人就是一个性颠倒者。

 

    相反地,在这种情形中,“恋童”

 

    (或使男子取乐的童子)可以更像个女人,在真正的性颠倒者之间,互相手淫才是最常见的性目的。

 

    身体其他部分的重要性在性的方面向身体其他部位的扩展,不论是哪种形式都

 

    -- 24

 

    02弗洛伊德文集

 

    不能给我们提供新的资料。这些形式除了我们更加明白性本能在欲想占有其对象时的无所不用其极之外,别无他种用处。

 

    至于解剖学上变位的原因,除了对性对象的过分高估外,还有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因素,这就是:身体的某些部分,如口腔和肛门粘膜,由于经常被当作性器官使用看,所以一般都与性器官等同对待。从不久以后将要讨论的性本能的发展里,我们可以得知,这种看法完全正确,它满可以用来解释某些病症的症状。

 

    性对象的不适当替代品:恋物症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下面一种情形:正常的性对象被某种物品所取代,此物品与性对象有关,却完全不宜于成为正常的性目标。依照我们的分类原则,这种现象实际上应归类于与性对象有关的“变异”现象。但现在只好等到我们对“性的过高估价”

 

    现象有所了解之后再来谈它,因为这种现象原是盲目的激情加上性目标放弃之后才形成的。

 

    性对象的替代物通常为身体中与性目标无关的部分,如足踝、发丝等,还有某些与异性明显有关因而具有相当性意味的非生物物品,如衣服的碎片、红肚兜等。我们可以把这种物品比做原始氏族的崇拜的物神(fetish)

 

    ,因为原始人就是从这些物品中想象出神灵的具体形象的。

 

    在向恋物症发展的途中,有些人的性目的虽然不很正常,但还不算错乱,为了达到其性目的,他们的性对象必须拥有某些特征才行,如头发必须是某种特定颜色;衣服必须是某种式样;身体须有疤痕等。他们对这些条件的执着,与恋物症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表现得是如此怪异,以致再没有哪

 

    -- 2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2

 

    一种濒临病态边缘的性冲动比它更能引发我们的兴趣了。我们推想,这种人追逐正常性目的的能力一定是多少受到了某种损害(性器官的衰弱)

 

    ①。即使正常人,也有可能发生类似情形,他们心中常会把性的对象估价过高,以至把所有与之有关的事物都加以夸大和抬高。因此,有某种程度的恋物症原是正常的,尤其是在人们求婚的初期,当正常的性目的还遥遥不可及的时候。正如浮士德所说:

 

    “我甚至渴望,她胸前的香帕,还有触过她双膝的透明罗裙。”

 

   

 

    一旦物恋的追逐得到固置,从而完全取代了正常的性目的,或者所崇拜的物品与其所属之人脱离了关系,本身成了性的对象,这种情形才算是病态的。性冲动的些微异常与全然病态的变异之间,可以用以上原则来加以区别。

 

    幼儿时代得到的深刻的性印象,往往表现于对崇拜物的选择上面,这一点是毕耐特(Binet)最先提到的。后面我们还要提出许多例子加以证明。这件事与谚语中所说的“初恋最难忘”颇为相似。某些人在选择性对象时,虽然受制于引

 

    ①这种衰弱一般表示出体质的衰弱。然而精神分析法却发现,这种现象也可能源自于偶发因素,由于幼年时对性活动的恐惧而受到的限制,会使人背离正常的性目的,转而寻找其他替代品。

 

    ②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分,第七场。

 

    -- 26

 

    2弗洛伊德文集

 

    发拜物症的种种条件,但在这些人中,幼儿期的性印象仍起着明显的作用。关于这种印象的重要性,后面还要详加讨论①。

 

    在其他情形中,一个人之所以拿崇拜物取代性对象,可能是一种连他本人都不知道的象征性思维发生作用的结果。

 

    这种关联的原因并不是永远都能为我们所把握的。足踝是一种极原始的性的象征,这种象征常见于神话之中②。

 

    崇拜皮毛恐怕与会阴部的毛丛联想有关,这种象征的含义似乎与童年的性经验大有关系③。

 

    ①深入进行精神分析学的探讨,我们便会不满足于毕耐特的解释。这方面的所有观察都指出,当患者初遇其崇拜物时,此物顿时便充满了性的意味,而从当时的周围环境来看,并不能解释事情何以如此。此外,所有这类“早期”性印象都发生在五六岁之后。从精神分析学的观点看来,病态现象的初次固置能否发生得这么迟,是大可怀疑的。真正的解释应该是:在患者的记忆里,还在崇拜物第一次出现之前,必有一段潜在而早已忘却的性的发展,而这“崇拜物”

 

    ,就像一种记忆的遮蔽物,它代表着这一段发展。至于婴儿早期的发展为何会走上恋物的方向,以及他们将选择何种崇拜物,恐怕多是由体质性的因素所决定的。

 

    ②例如,鞋和拖鞋常常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

 

    ③精神分析学已经能够解释恋物症中的一个问题,这就是:患者为什么选择脚作为崇拜的对象。足与头发都是带有强烈气味的部位,在遗弃了嗅觉的不愉快的感受之后,它们才成为崇拜物。因此,那些患足恋症的性反常者,只以肮脏难闻的脚为其性对象。对偏爱足部的恋物症的另一种解释,可以在关于儿童的性理论里找到:儿童深切地关怀女人是否有阳具,并且以“脚”

 

    代替女人的阳具。

 

    在另外一些患恋足症的案例中我们还发现“视淫本能”的作用。那种从裙下上朔至性部位的视淫过程,往往因外部的压力或自发的抑制作用,而中途停止。

 

    这样,这种视淫冲动便停留于足或鞋上面,并以此为崇拜物。在婴儿的内心世界里,女人的性器官应该与男人的性器官相同。

 

    -- 2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2

 

    二、对暂时性性目的的依恋

 

    新意向的出现所有阻碍性目的达到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诸如性无能、性对象追求的不易、性行为的危险感等等,都有相当大的力量,驱使人停留于预备性动作上面,把它们本身变成新的性目的;并以此取代正常的部分。人们经详细的研究之后指出,不管这种新的性目的如何奇特,它们其实早已存在于正常的性行为之中了。

 

    抚摸与观看如想达到正常的性目的,一定程度的抚摸是不可少的。

 

    我们知道,对性对象之肌肤的爱抚可以带来无穷的乐趣,为其提供源源不绝的刺激。

 

    因此,只要性行为最终能够得以完成,在抚摸之中作逗留,并不能算是性的反常。

 

    观看同样如此,它与抚摸在性质上颇为相近。视觉印象是刺激性兴奋的最为多见和最正常的渠道,对性对象的自然选择多依赖于它。这样一种目的性形式,促进和鼓励了人们对性对象之美的要求。随着文明的发展,连那遮掩身体的衣物,也意在不断地逗起性的好奇心,并且时而使性对象以身体的裸露部分来吸引异性。如果我们的兴趣从性部位转向全身体态,这种好奇心理便是艺术性的(对此,我称之为“升

 

    -- 28

 

    42弗洛伊德文集

 

    华作用“

 

    ①)。

 

    这种喜欢逗留于居间性的性目的上面,喜欢看异性袒体裸露的倾向,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而且这样做也的确能使人将部分原欲转化到高级的艺术兴趣上面②。

 

    另一方面,如果“观看”的欲望局限于下列情形,则应划归性反常范围:1。当它完全局限于性器官时;2。当它压倒了正常人所应有的厌恶感(如喜欢偷看别人大小便的情形)

 

    ;3。

 

    当它不仅不能促使人达到正常的性目的,反而压制性兴奋。

 

    根据我的精神分析的实践,最后一项实际上是指有些患者喜欢将性器官暴露出来的偏好。

 

    这种人之所以喜欢暴露其性器官,是因为他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引诱别人把性器官暴露给他③。

 

    在这种想看别人的性器官和想被别人看自己的性器官的性反常行为中,我们面对着的是极为奇特的情形。在以后将要讨论的变异现象里,它将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情形中,性目的表现为正负两种形式,即主动的和被动的形式。

 

    那种能够阻抑窥视症并最终将它完全消除的力量,主要来自于羞耻心的作用(这里所说的羞耻,亦即前面所说的厌

 

    ①关于“升华作用”一词的含义,本书第二篇之第一节将有较详细的说明(这是弗洛伊德第一次正式在书中使用“升华”一词)——译者注②我坚信,“美”的概念植根于性的刺激,其原义应为“能激起性感者”。

 

    在德文中,“Reiz”一字兼含两种意思,在专门用语里,含有“刺激”的意思;而在日常用语中,则与英文中的“迷人”

 

    (charm)

 

    、“诱惑”

 

    (atraction)相当。

 

    实际上,最能激发强烈性兴奋的性器官本身,谁也不认为它是美的,这是很有意思的。

 

    ③通过分析后,我们得知,在这类性反常行为后面,有着多得惊人的动机和原因。举例说,暴露的冲动同阉割情结极有关系:如此可以不时地展示患者本身(男性)性器官的完整无损,也表达了一种他发现女人缺少阳具时的孩童式的满足。

 

    -- 2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2

 

    恶)。

 

    虐待症与被虐待症克拉夫特。伊宾曾把性反常行为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两种——喜欢使性对象痛苦的倾向以及喜欢自身尝受到对方所造成的痛苦的倾向——分别称之为虐待症和被虐待症。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另外一些人则喜欢用另一个意义比较狭窄的词,即“痛楚淫”来称呼它。这个词表明,在痛苦与残酷之中埋藏着一种乐趣。而伊宾采用的词则包含了任何一种形式的羞辱与屈服所造成的乐趣。

 

    主动性的痛楚淫,即虐待狂所植根的基础,在正常人身上不难发现。我们知道,多数男人的性欲之中都混杂着某种侵略欲和征服欲。在生物学方面则表现为,假如他未使用不同于求爱方式的其他方式去征服性对象,便觉得索然无味,因此,所谓虐待症,实则是性本能中侵略性成分的独立及强化。

 

    它是这种成分经由“转移作用”的一种明显表现形式。

 

    在日常用语中,虐待症这个词包含着几种差异颇大的含义。从那种稍微主动或稍为放肆的态度,到那种不使性对象完全屈服或达到遍体伤痕便不足以获得满足的极端态度,有着天渊之别。严格说来,只有上面这种极端的情形,才可以称之为性反常现象。

 

    同时,被虐待症这个名词也全部包括了性生活中所有对性对象的被动态度。在最极端的情形中,只有性对象给自己造成种种身体的或精神的痛苦,才能达到性的满足。被虐待症这种性反常现象似乎比虐待症更加远离了性的目的。我们满可以怀疑,这种现象究竟是原本就存在的,还是只不过是

 

    -- 30

 

    62弗洛伊德文集

 

    虐待症的一个变型①。

 

    我们不难发现,被虐待症只不过是一种指向自我的虐待症,是一种把自己比作性对象的结果。通过对极端型的被虐待症的临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大批各种因素相互强化,并固置于原始的被动性态度的症状(如阉割情结和良心感等)。

 

    这里所要加以克服的那种痛楚感,也同前面所说的厌恶感和羞耻心一样,同为原欲的阻抗力量。

 

    虐待症与被虐待症在性反常现象中具有相当特殊的地位,其中包含的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强烈对比原是性生活里常见的特性。

 

    这种性本能同残酷行为之间息息相关的情形,有史以来便很明显,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然而在解释这种关联时,迄今还没有人超出“原欲中侵略因素被强化”的论调。某些专家认为,存在于本能里的侵略欲,乃是食人之习性的残余。

 

    换句话说,这种压服对方的现象,同时也能满足个体发展史上的一种更加本能的欲求②。

 

    也有人认为,每一种痛苦之中都包含了快感的可能性。论述到此,我想可以告一段落了。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对于这种性反常现象,上述解释还不够完美,因为可能还有其他多种心智能力努力在其中表现

 

    ①事经多年之后,我对被虐待症的看法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基于我对人心的构造以及作用于人心的各种本能所提出的某些假设,我感到有必要将这种虐待症分为两大类:1。原发性的或以色情狂出现的被虑待症,由此又发展出“女性的”及“温和的”被虐待症。

 

    2。

 

    至于不能在现实生活里获得发泄因而转向自身的虐待症,则造成了“续发性”的虐待症,添加在原发性的被虐待症上面。

 

    ②参阅本书第二篇第七节中对性器官前期发展情形的讨论。

 

    -- 3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2

 

    着自己。

 

    这种性反常现象之最明显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主动与被动性质经常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一个在性关系中因对方之受苦而感觉快乐的人,也可以在受苦之中得到快感。

 

    这就是说,一个虐待症患者同时也是一个被虐待症患者,不过通常不是主动的方面表现强烈,就是被动的方面表现强烈。

 

    这种表现构成了他的主要的性活动①。

 

    至此,我们已经发现,某些反常倾向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就我们将在后面所要谈的内容来看,这一点的确在理论上有着相当的重要性②。

 

    届时我们将明白,虐待症与被虐待症之间的鲜明对比,不能完全归因于侵略欲的参与。我们反而更应该将这种同时出现的相反现象比做双性现象中男性性特征与女性性特征之间的对比。通过心理分析,我们可以将它们加以简化,变成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对比。

 

    第三节 各种性反变的共同规则

 

    性反常是否病态那些研究性反常之特殊案例的医师们一开始极容易把这种反常行为看作是病态或退化的症状。但是,这样一种看法

 

    ①对此我们完全可以引用艾里斯(Elis)的一段文章加以证明,这段文章说:“对虐待症与被虐待症的各种历史研究(包括克拉夫特。伊宾的研究)

 

    ,都不断指出过两种现象的痕迹出现于同一个人身上的情形。

 

    ②参阅本书第二篇第七节中关于“矛盾情感”的讨论。

 

    -- 32

 

    82弗洛伊德文集

 

    与那些关于性颠倒的看法相比,似乎更不能成立。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在适当的情况下,这样一些“变了位”的或多或少总存在于正常人性生活中的隐秘部分,完全可以被一个正常人长期地用来取代正常的性目的,或者二者兼备,互不侵扰。世界上还找不出一个正常人于正常性目的之外不再追求那些足以视为性反常的附属目的。性反常所包括的范围是如此广泛,我们又何苦一定要为它们加上一个可耻的罪名呢?

 

    在性生活领域里,如果坚持要在正常的生理差异与病态症状之间划分一条清晰的界限,这就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能力,目前我们恐怕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某些性反常现象中的性目的确实是十分新奇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目。还有某些性反常现象与正常状态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致使我们不得不把它们归之为“病态”。

 

    我们在某些特异的例子中看到,性本能一旦克服了阻抗(如害羞、厌恶、害怕、痛楚等)

 

    ,就会造成令人惊异的结果,如舔大便,尸奸等。但即使在这样的例子中,我们也不相信犯这种行为一定就是神智昏乱或反常。不难发现,许多在其他各方面都很健康的人,在性生活方面却是病态的,因为性本能本是一切本能中最不好约束的一种。反过来,对于那些在其他各方面都表现得很正常的人来说,这种反常性行为的隐患却一直存在着。

 

    通常情况下,我们之所以说一个人的性反常行为具有病态的特性,并不是指他有与众不同的性目的,而是指它与常态下的表现相比较下的不正常。假如环境只有利于性反常行为的生成,正常性行为的发展反而会受到阻碍,或者是受到

 

    -- 3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2

 

    压抑,或是受到排挤。在这种情况下,在性反常行为产生的同时就不再有正常性行为与之陪伴(指正常性目的与性对象)。

 

    只有这种性反常行为,我们才称之为病态的。

 

    这就是说,假如某种性反常现象不具备排他性与固置性,便不是一种病态现象。

 

    性反常现象中精神能量的参与在那些最令人厌恶的性反常现象里,我们发现有最丰富的精神能量参与其中,用于转化其性的冲动。其实,每一个这样的例子听上去之所以令人恶心,都是精神能量参与其中的后果。在这些人中,性冲动在理想化过程中呈现的价值是无可非议的,或许再也找不到什么别的场合比这种变异更能显示爱情的无边法力。在性方面,在最高级和最低级的功能之间,本来就是密切相关和时时转换的(从天堂经人间再入地狱①)。

 

    两点结论通过对性反常的研究,我们深入地理解了这样一件事实:性冲动必须不时地与某些精神能力或某些阻抗作用作抗争,其中最常见的是羞耻感和厌恶感。我们知道,这些力量本来是用来限制性冲动,使它不至于超出正常范围的。

 

    如果它们在一个人的性冲动还不十分强大的时候便有充分的发展,其对性冲动的驾驭便能轻松自如,从而引导性向

 

    ①见歌德著的《浮士德》歌剧的序曲。

 

    -- 34

 

    03弗洛伊德文集

 

    正常状态发展①。

 

    此外,我们还一再提到过,对某些性反常现象,我们只能以多种动机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假如它们可以加以分析或解剖的话,它一定是一种复合性的性冲动。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暗示:性冲动本身并不一定是单一的,相反,它有可能是由许多不同的成份组成的。这些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性冲动,有时也可能脱离作为整体的性冲动,这样就导致了性反常。我们的临床观察就使我们注意到,和谐正常的性行为原是一种隐蔽的多种冲动“融合”的结果②。

 

    第四节 心理症患者的性冲动

 

    精神分析要想对这些与众不同的人的性冲动有所了解,我们只有一条渠道,也唯有依照这一渠道,我们才能最终有所发现。

 

    换句话说,想要全面无误地解决所谓心理症患者(如歇斯底里症、迷狂性心理症(obsesion)

 

    、取名不当的神经衰弱症(neuArosthenia)以及早发性痴呆病(dementiapre-cox)

 

    ,还有妄

 

    ①从另一方面说,这些阻抗性力量(厌恶感、羞耻心、道德感)的发展,也有自己的历史背影,它们或许是人类种族之精神发展史上性本能承受外在压制的积淀物。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它们一到关键时刻,只要稍受教养或其他外在力量的作用,便不由自主地出现。

 

    ②关于性反常的起源,我可以作这样的补充:它有点像恋物症中发生的事情,在性反常固置之前,也曾有过短命的存在。心理分析的实践已证明,性反常原是恋母情结未能解决的后效,当此情结被压抑之后,此人性本能之诸成分中那最强的倾向遂再度出现。

 

    -- 3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3

 

    想症①的性生活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经由我和布劳尔(J。Breuer)于1893年所创立的“导泻法”

 

    (Catbartic)的精神分析研究。

 

    我在此不得不重复我早期提过的一个观点:根据我的经验,上述心里症的推动力,无一不是来自性本能。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性冲动的能源仅仅导致病态表现。我要坚持的看法是:它是心理症之最重要和独一无二的能源所在。这就是说,这些人的性生活的全部、大半部或部分都可表现在这些症状中。正如我在其他地方说过的,这些症状也就等于病人的性活动。我在最近二十五年来逐日积累的歇斯底里症和其他心理症的行医经验,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这些研究中有几个病历我已详细报告过,以后我仍愿继续将它们发表出来②。

 

    精神分析的实践证明,歇斯底里症只不过是一种替代物,它们同一系列动人心弦的精神历程、期待及愿望之间的关系亲密,简直可算得上是这些东西的忠实记录。这些期待和愿望之所以为患,完全是因为它们遭受了一种特殊的压抑作用之后而郁积下来,不能在意识的精神生活中渲泄。它们被封闭在潜意识中,但由于其感情方面的力量,又不能不力求表达和呈示,最后终于在歇斯底里症中经由转化的历程而以肉

 

    ①所谓早发性痴呆病即精神分裂症。按照现在的分类,精神分裂症与妄想病属精神病(Psychoses)

 

    ,它与心理症(neuroses)是不相同的。——译者注②心理症乃是面临两种相反的需求而不能解决时发生的症状。

 

    在这两个方面中,一个是原欲的诸本能,另一个是自我对它发生的反应。

 

    -- 36

 

    23弗洛伊德文集

 

    体的变化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歇斯底里症状。假如我们运用特殊的技巧,便可以从这些症状出发,逆流而上,将它引入意识之中,并渲泄其情感。这样我们便不难得知这些原来处于潜伏状态的精神活动的性质和来源。

 

    精神分析的结果经过精神分析之后我们得知,歇斯底里症状代表着一种挣扎,其力量来自性冲动。这种说法极其合乎我们作为心理症案例的歇斯底里症患者在发病前的性格和发病原因。患歇斯底里症的人,其性格明显地呈示出一种异于常情的性抑制——往往大大地扩大了我们所说的羞耻心和厌恶感等造成的阻抗作用,以抗拒性冲动。他们总是本能地逃避着,决不使内心沾染性问题,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某些极端的案例中,患者几乎对性全然无知,这种情况可一直持续至性成熟之后。

 

    这样一种状态虽然是歇斯底里症的最大特征,在初作观察时却常常被歇斯底里症的另一个根本因素——性饥渴的过分发展——所掩盖。然而我们所进行的心理分析最终总能揭穿这个底细,从而证明下面一种鲜明对比的存在,即同时存在的一个激烈的性欲望与一个夸张了的性抗拒之间的对比。

 

    这样我们便解决了这个谜一般的矛盾。当这些具有歇斯底里素质的人由于性的持续成熟或外在环境的影响,再也无法逃避真正的性需求时,他们便发病了。在发病时,病人往往同时遭受性饥渴与相反的性排斥这两大压力来夹击。即使在病情发作时,也不能根除这种冲突。只不过原欲的挣扎已被转化成病的症状,试图去逃避那难堪的局面。一个具有歇斯底

 

    -- 3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3

 

    里性格的人(例如一个男人)

 

    ,假如为了某种微小的情绪波动(而不是以性行为的冲突为中心)

 

    便轻易发病,这倒成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精神分析法一再指出,只有是以性为中心的冲突,才使精神活动从常态中退缩,使疾病成为可能。

 

    心理症与性反常那些反对我的见解的人很可能会说,我在心理症症状中所推导出来的性成分,只不过是正常性冲动的偶然出现而已。

 

    然而精神分析的经验使我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种批评,因为分析表明,这些症状不管怎样都决不仅仅是来自(或不是绝对地或压倒性地来自)

 

    那些所谓正常的性冲动。

 

    它代表的是那些能够直接表现在意识的幻想里或表现在行动中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性反常冲动,因此,这些症状可以说部分是变态性欲的代价,或者说,所谓心理症,乃是性反常的负面(或被动性)表现①。

 

    可以说,在心理症的性冲动中,我们所研究过的一切变异无一不见,它包括正常范围内的变异以及病态性生活的表现。

 

    1。

 

    在所有心理症患者身上,我们毫无例外地都可以在其潜意识的生活中感觉到性反常以及原欲固置于一个同性人身上时的那种特殊气息。由于缺乏探讨式的深入讨论,我们还

 

    ①性反常意识中的清晰幻想(在有利的情况下,可能会直接化为行动)

 

    、妄想症患者因妄想而发生的恐惧(那是源自本身而投射到他人身上的敌意感)

 

    、歇斯底里症患者的潜意识幻想(这是精神分析法由其症状中揭示出来的)

 

    ,这三者在细节上无一处不吻合。

 

    -- 38

 

    43弗洛伊德文集

 

    不能完全体会这一因素在造成疾病症状上的重要性。我在这里只能强调,在解释男性歇斯底里症的时候,性反常倾向必然存在,而且会广泛地参与其中。

 

   

 

    2。

 

    每一种解剖学的变位都可在心理症患者的潜意识中找到,其实,它们正是其症状的创造者。但最常见而且最严重的、却是那些欲把口腔及肛门粘膜视为性器官的倾向。

 

    3。

 

    那些以鲜明对比成双出现的欲望,在心理症症状的构成成分中也可以明显见到。众所周知,它们有些还夹带着新的性目的,如“视淫症”

 

    、“暴露症”

 

    、主动及被动的残害冲动。

 

    它们几乎永远控制了病人社会行为的某些部分。

 

    化爱为恨,化友情为敌意,乃是某些心理症病例的特征,这在各类妄想症里,表现得尤其明显,它们是通过残害冲动与原欲的结合才得以发生的。

 

    下面一些奇特的事实会使以上的归纳更加有趣:1。

 

    只要在潜意识里发现一种可以与它的对立面成对存在的冲动,后来就一定能真地发现它的反对势力。

 

    这就是说,每一个主动的性反常行为必定有一种被动的行为与之对立。举例说,一个在潜意识里有暴露症的人,必定同时又是一个患“视淫癖”的人;一个受困于潜伏的虐待情感的人,其症状中必有一部分可以用被虐待倾向来解释。这样一种正负相反的

 

    ①心理症患者也常伴有明显的性反常。在不少案例中,对异性的感情全然被压制了。

 

    我承认,我自己首次注意到心理症病例中性反常的必然性及普遍性,是受柏林的W。弗里斯的影响。

 

    当然,在这之前我自己也在不少病例中发现过这种情形。这样一种尚未受到广泛注意的事实,对所有关于同性恋的理论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 3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3

 

    两种性反常现象永远并现的事实,的确引人注目,但是在每一个病例中,却往往只有其中的一种倾向占大部分。

 

    2。

 

    在严重的心理症中,我们通常不能发现单一的性反常冲动。通常总是有好几个合并出现,每一种性反常现象都可以在其中留下痕迹,但总是有一种特别强大,显得异常突出。

 

    它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研究它的机会,并由此去了解它的隐蔽的一面。

 

    第五节 部分冲动和快感区

 

    明确了正面与负面性反常的意义之后,我们便不难了解,它们原是一群“部分(或局部)冲动”。但是,我们的分析到此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可以继续下去。

 

    “本能”的意思,明显是指一种源自肉体而表现在精神上的内在刺激。但它又与一般意义上的刺激不同,因为一般说的刺激是指一种外在的激发。而“本能”这个概念却是一种精神的东西,它与肉体的刺激是不同的。有关本能的性质,我们设想它并无确切的内涵,归根结底,它只是用于衡量精神活动所需用的一种衡量尺度而已,至于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冲动,它的特殊属性是什么,则有赖于对这种冲动的肉体来源和它的不同目的的探讨。冲动往往来自某一器官的激荡过程,而冲动的最终目的则在于消除这一器官的刺激或紧张①。

 

    ①本能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中最重要但同时又是其最不完善的部分,在我后来的文章《快感原则之外》及《自我及本我》里,另有对此问题的较详论述。

 

    -- 40

 

    63弗洛伊德文集

 

    关于本能的理论,还有另一个有趣的设想,想必是不宜忽视的,这就是:在体内器官中有两套由于化学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的刺激作用,对于其中一套所产生的过度刺激,我们统称为“性”

 

    ,它所涉及的器官则称为快感区,从那里发散出的性成分便叫部分冲动①。

 

    在某些性反常现象里,性活动特别以口腔或肛门为主,这时快感作用便极其明显,致使这两个地方酷似性器官,甚至达到不可区别的地步。在歇斯底里症中,身体的这些部分经过转化之后往往具有下述明显的“症状”

 

    :它们的上下粘膜区上的神经分布变得像真正的性器官一样了,这样就造成了相当于正常性交过程的那种快感。

 

    这些额外性器官(或性器官的代用品)的快感区对歇斯底里患者有着十分显著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是说它在其他病症中就不重要。在强迫性心理症及妄想症里,快感区往往模糊不清。因为发病部分的心理意义与前者毫不相干,这种情形在强迫性心理症里尤为明显而重要,它的冲动所新创的性目的似乎与快感区全然无关,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在“暴露症”中,眼睛成了快感区。而在那些包含着痛苦与虐待的性中,皮肤则成了快感区。这当然是一些特殊的例子。在通常状态下,只有皮肤之中某一特殊部分,才能经过分化,或再加上附近的粘膜,而变成了优质的快感区。

 

    ①这些假设目前仍不易被确切证实,因为它们只来自某一类心理症的研究。但是即使如此,我还是要涉及这些假设,因为不如此,我便不知如何处理本能这一题材了。

 

    -- 41

 

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3

 

    第六节 心理症中性反常现象盛行的原因

 

    经过以上讨论,我们有可能对心理症患者的性生活有所误解,似乎心理症患者本来就是性反常的,它的背离正道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当然,从广义上说,这些病人的体质中除了包含着大量的性压抑及势不可挡的性冲动之外,还很有可能具有特殊的性反常倾问。但对轻型病例的探讨,并没有证明后面这一假设的正确性。我们至少也应该说,它对病症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多数心理症患者都是在青春期承受了正常性生活之后,才开始发病的。其潜在的抑制作用也完全是为了阻抗正常的性欲。有些疾病发病较晚,多半也是因为原欲不能得到常态的性满足。在两种情形中,原欲就像通道被阻塞了的溪流,只好溢向旁边干涸了的偏道。

 

    所以,呈现在心理症中性反常的例子很多(当然都是被动表现)

 

    ,但都是一些无可奈何地溢向旁道的表现。不管怎样,患者比正常人更用得着这些旁道。事实上,一个本来应很正常的人之所以性反常,除了因为他的外在自由被剥夺、正常性对象无法得到和正常性行为发生危机之外,还有性的内在抑制因素在发生作用。

 

    事实上,不是所有心理症病例都是一样的。在有些病人中,导致性错乱的主要是先天因素,有的则如上述,是在其原欲脱离正常性目的及性对象之后,才走向这条旁道。既然这两种影响力相互渗透交织,勉强把它们分开就无多大意义

 

    -- 42

 

    83弗洛伊德文集

 

    了。只有当体质与经验都导向一个倾向时,心理症才会趋于极端。诚然,一个体质特异的人,也可能不需日常经验的帮助,便可脱离正道。反过来,一个体质与常人无异者,在经历一番特殊的经验之后,也可能成为心理症患者,这样的看法大体可以适用于其他一些兼含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疾病。

 

    但是,如果我们依然坚持那种认为在心理症体质中“性反常”较常人为多的设想,就应极力强调这个或那个快感区或某种部分冲动。每个人都有其先天倾向,而这类性倾向原本就不能划一。究竟在某一类病状与另一类性反常之间有没有特殊关系,我们还未来得及加以详尽探讨(这一领域中其他许多问题也未被详尽探讨)。

 

    第七节 关于幼儿期性欲

 

    在我们证实了在心理症患者的症状表现中包含着相当多的性反常情感成分之后,性反常的人数无形中便增加了许多。

 

    这不仅是因为在人类社会里心理症患者占了相当大一部分,而且还由于正常人与心理症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如果如莫比尤斯(Mobius)所说“每个人都多少有点歇斯底里”

 

    ,性反常现象之所以如此广泛的原因也就不难看出了。这一事实使我们想到,性反常倾向决非偶然,它是常态下标准体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常有人问我们:性反常究竟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还是像毕内特在论恋物症时所证明的,来自于偶然的经验?我

 

    -- 4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3

 

    们不否认性反常现象中的某些先天的基础,但这种先天性几乎每个人都有。作为一种倾向,它可能时强时弱,有时受到生活中某些因素的影响,会变得异常明显。我们讨论的则是某种性冲动素质的先天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展为一种性活动的真实体现者,而在别的情况下,经由不充分的潜在抑制作用之后,则以病态的迂回形式吸引住相当一部分性的能源。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才是真正的人,他们通过有效的节制及其他努力,享受了真正的性生活。

 

    然而我们不要忘记,这种代表着一切性反常现象之根基的素质只能在儿童中找到,虽然在小孩中所有冲动的表现都不太强烈。假如我们相信,心理症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患者依然保持或回返到幼儿性欲状态,我们便会对幼儿性生活发生兴趣。我们要在这里探索那些影响着幼儿性生活发展过程的力量,以便了解究竟为什么有人最终造成性反常现象或心理症,有人却能享受正常的性生活。

 

    -- 44

 

    第二篇 幼儿性欲

 

    第一节 前  言

 

    对幼儿期的忽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幼儿身上是没有什么性冲动的。性冲动是人的生活史上某一段被称为青春期的日子里突然冒出来的,这种普遍性的误解主要源自于我们目前对性生活基本原则的无知,其后果是严重的。但是,只要对幼儿期的性症兆从不同角度作多方面的探讨,我们或许能对这花样繁多的性冲动理出一个头绪,最终认识它的来源、构成和发展。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那些一向致力于解释成人性格与反应的学者们,总是致力于从人类祖先中发现解释的源泉。他们不了解个人发展史的重要性,总以为遗传比童年更具有影响力。

 

    事实又怎样呢?我们知道,童年的影响力要比遗传力量

 

    -- 4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4

 

    容易理解的多,而且更值得去用力追寻①。在有些医学杂志上,我们偶而会读到有关幼儿性早熟的例子,如阳具勃起、手淫以及其他一些与性活动相近的动作。然而这些都只被人们当作意外的事件、怪事或人之劣根性的提早发作,至今还没有一个学者悟出幼儿期性冲动的正常性,在大量有关幼儿成长过程的著作里,有关“性的发展”的章节常被略过,或干脆就不提②。

 

    对幼儿期的全盘遗忘忽视这一阶段的原因大约有以下两点:一是学者们受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和影响,不敢越出雷池;二是因为这种精神现象的意义迄今还模糊不清,这是一种全盘遗忘所致。对于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全部)

 

    ,对其童年期的最初几年(通常是六年到八年)的记忆几乎消失殆尽。这虽然是一个令人大

 

    ①事实上,如果不了解童年的影响力,对遗传因素的了解也就无从谈起。

 

    ②这一说法也许太冒失,所以我又一次去查阅文献,以核实其正确性。结果我们仍然发展,这句话无需更改。

 

    对于幼儿性欲,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

 

    科学的研究还刚刚开始。有位专家贝尔(Bel)说得好:“我知道,至今还没有哪一个科学家曾对青年的情感问题作过详细的分析。”

 

    至于青春期之前的性表现,则仅被当作变态现象的一种来讨论,并引为诊断变态现象的标准。在所有关于这一时期的心理学著作中,我还未见过专门讨论幼儿性欲生活的章节。即便是普莱耶(Preyer,182r)

 

    、巴尔德温(Baldwin,1898r)

 

    、普雷兹(Perez,186r)

 

    、斯特鲁贝尔(Strumpeil,189r)

 

    、谷鲁斯(Gros,1904r)

 

    、海勒(Heler,1904r)

 

    、苏里(Suly,1895r)诸家之名作也不例外。

 

    但他们都注意到,孩童能爱,并不足奇。

 

    普雷兹论证了它的存在,谷鲁斯认为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有些孩子从小就有性冲动,极想与异性接触”。据贝尔(Bel)记载,发生“性爱”最早的例子,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请参阅H。艾里斯1913年的作品)。

 

    -- 46

 

    24弗洛伊德文集

 

    惑不解的事情,但古往今来竟没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谁都知道,除了那些少数不可理解的记忆显示空白的年代之外,幼儿均能获取印象,而且能像成人一样表达痛苦、快乐及其他出自内心的情感。的确,成人们也时常在小孩言谈之中发现某种理解力和发展着的判断力。然而幼儿一旦长大,对这一切竟然会一无所忆。为什么比起其他精神活动来,我们的记忆如此落后?

 

    难道我们不应该相信,在生命的开端年代里,人类获取印象、保存记忆的能力原是最旺盛的吗①?

 

    然而在观察了许多人的心理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些我们原以为忘却的印象,在精神生活里却有着很深的印痕,而且会成为未来之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所谓的遗忘,并不是指幼儿期印象的真正忘却,而是一种与成年心理症患者的遗忘症十分近似的遗忘,它们都是因潜抑作用而远离了意识的结果。然而究竟是什么力量造成这种幼年期印象的潜抑?如果能够解开这个谜,便可进一步解释歇斯底里式的遗忘症了。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肯定,这种幼儿期遗忘现象的存在,能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比较儿童与心理症患者的精神状态。在前一篇里我们已认识了这样一个事实:心理症患者的性生活有的一直保存着一种幼儿状态,有的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又退化至幼儿状态。以此推断,对幼儿期的全盘遗忘,是否也同幼儿期的性冲动有关?

 

    ①在《遮蔽性记忆》一文中,我曾试图解决有关童年期最初记忆的问题。

 

    对此还可参考《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之第四章。

 

    -- 4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4

 

    对幼儿期的全盘遗忘与歇斯底里式遗忘症之间关系的探索,并不是一种文字游戏。

 

    对歇斯底里式遗忘症的潜抑作用,我们可以作以下解释:患者内心早已存在着一股远离意识的往事,它们经由联想的关系,与当前意识领域中的某一行为相符,从而看上去似乎进入遗忘的境界①。既然如此,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幼儿期的遗忘现象,就无所谓歇斯底里式的遗忘症。

 

    我坚信,使人视自己的童年期恍如隔世,从而对自己童年期性生活的萌芽一无所忆的,就是这种童年期的遗忘现象。

 

    正是因为这个原故,人们才不能理解幼儿期在性欲发展中所占的地位。

 

    我个人在单独致力于弥补这一知识的空隙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早在186年,我就已经强调指出,童年在某些与性生活有关的现象里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那时起,我便致力于揭示幼年期性生活的重要性,而且从未停顿过这一探索。

 

    第二节 幼儿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断

 

    根据童年期常见的性的异常表现,以及心理症患者潜意识中对幼儿期的朦胧回忆,我们便可以描绘出一幅童年期性行为的情景②。

 

    ①除非注意到这两个同时出现的历程,否则就不容易明了潜抑作用的机制。这种情形犹如游客攀登大金字塔,必须一边推一边拉才能上去。

 

    ②我相信,心理症患者童年的发展基本上与正常人无什么差别,所不同的只是现象上的强度与明显性。

 

    -- 48

 

    4弗洛伊德文集

 

    毫无疑问,幼儿性冲动的胚基是与生俱来的,它持续发展了一段时间,然后又遭受较长一段时间的压抑,直至性发展达到旺盛的程度或个人体质极为强壮突出时,性的压抑才被突破。这种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的规律和周期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尚未得知。

 

    但通常情况下,儿童长到三、四岁时,其性生活便已经很容易观察到了①。

 

    性抑制在这段完全的或部分的潜伏期内,精神力量的发展开始抑制性生活,它就像一道河堤,引导它走向狭窄的河床。

 

    这些精神力量包括了厌恶感、羞耻心以及道德的和审美上的理想化要求。我们或许认为,在文明世界中,为儿童设置的这些堤防,主要是教育的功劳。教育自然是有一定的贡

 

    ①在解剖学中也有类似的发现,拜耶(Bayer)发现,初生儿的内生殖器官(如子宫)

 

    与身体的比例一般大于年长的儿童,但我们很难说明这些器官为什么又在出生之后发生退化。哈尔班(Halban)认为,每一种性器官都有这种情形,这种退化大都在出生几星期之后开始。那些纯然以性腺解释“性”的专家们,经过解剖学的研究后,最终发现了幼儿性欲及其潜伏期的存在。李卜什舒兹(LipAschschutz)

 

    在书中写道:“下面一种说法或许更接近事实:青春期性的成熟只不过是一个早已发生的历程的加速,这一历程我认为始自幼儿时代。”

 

    儿童发育到十几岁时,这一青春期应称为第二次青春期,而从出生到这一时期的十余年历程则可称为“青春中歇期”。

 

    菲林克齐发现此书中列的解剖学发现与心理学上的发现是相吻合的。唯一遗憾的是,性器官发展的第一次高峰是胎儿尚在母体时,而幼儿性生活的明显表露则是在三、四岁的时候。当然,我们勿须指望生理的发展一定要与心理的发展同步前进。这种研究一般以人类的性腺为对象,既然动物并无性潜伏期的现象,所以它的性器官的发展是否也有两次高峰,应是值得探讨的一件趣事。

 

    -- 4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4

 

    献的,但实际上这也是机体自身的发展注定要经历的途程。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一无教养,这一过程还是要发生的。而且教育必须服从机体本身的潜力,才能达到特定的功效——使抑制更加深沉,更加干净利落。

 

    反向作用与升华作用个人在以后的素养以及对其常态的维持,是一个意义深远和规模巨大无比的工程。这一工程究竟是怎样完成的?它们有可能是受益于在潜伏期中一直持续和从未中断的幼儿期性欲——当然,它的能源已多少或全部偏离了性用途,指向其它目的。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这种舍性目的而就新目的的性动机及其力量,即为升华作用。这种作用曾是文化成就的无穷源泉。我们在这里应加以补充的是,自性潜伏期开始之后,这同一种历程也深深地影响了每个个体的发展①。

 

    关于升华作用的机制,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另一种观点来加以解释。由于生殖能力的后延,幼年的性冲动不可能有用——这是形成性潜伏期的主要原因。此外,幼儿期的性活动一般是令人失望的,而且这些来自快感区的冲动,也只能给人带来极不愉快的感觉。久而久之,它们便逐渐激起一股相反的作用力(或反动情感)。

 

    正是靠着这种不愉快感觉的帮助,精神上的堤防,如厌恶感、羞耻心及道德感等才得以建立起

 

    ①“性潜伏期”这一名词借用于弗里斯

 

    -- 50

 

    64弗洛伊德文集

 

    来①。

 

    潜伏期的中止让我们暂时离开这模糊不清的潜伏期以及幼年发展的过程,不再沉入这些模棱两可的假设,而回过头来讨论些实际的东西。这就是:幼儿期性欲的此种结局乃是在理想抚育之下获得的效果。然而人与人又不同,有时候一部分性症状会从升华之中再度返回,明显地表现出来,有时性活动在这潜伏期内依然会若隐若现,直至青春期性冲动急剧增加时才爆发出来。教育家们在讨论到幼儿期性欲时,表面上似乎同意我们的看法,但仍然相信道德的防御力量须以牺牲性欲为其代价,相信性的活动会使一个儿童不可教诲。只因为他们不可能有什么成就,教育家们才把儿童期一切性的表现都说成是“坏”的。我们的看法则与此相反,我们愿意花费力气去澄清他们所恐惧的东西,因为我们相信,从这里是可以真正发现性冲动的真相的。

 

    第三节 幼儿性欲的表现

 

    拇指吸吮现象我们将以幼儿吸吮手指作为幼儿性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这样说的理由将在以后加以讨论。

 

    有关这种习惯,匈

 

    ①这里所指的是性本能力量的升华指向相反的方向。但一般情况下,升华作用与反向作用依然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历程,升华也可以借助一种更单纯的机制来完成(参阅《论自恋》和《自我与原我》中第三、四、五章)。

 

    -- 5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4

 

    牙利小儿科医师林达奈(Lindner)曾发表过一篇相当精彩的专门文章。

 

    吸吮手指的习惯多半发生在哺乳期中的小儿,但有时也可以持续到成熟期,甚至终生都保持着。这是一种以嘴唇吸吮动作的规律性重复,以吸取营养为目的。但有时吸吮的不是手指,而是嘴唇的某一部分、舌头等容易达到的部位,还有大脚趾等不容易达到的部分。与此同时,一种想抓取东西的欲望也发展起来,表现为规律性地拉动自己的耳垂,或拉扯别人身上的某一部分(通常是耳朵)

 

    ,其目的同前面的吸吮动作相同。吸吮的乐趣可以达到使人浑然忘我的地步,有时使人渐渐进入睡眠状态,有时又引发出一阵类似性高潮到达时的那种反应①。这种吸吮之乐常常伴随着身体的其他敏感部位(如胸部和外生殖器)的接触摩擦,许多小儿常从吸吮指头过渡到手淫。

 

    林达奈本人对这种活动的性意味十分清楚,而且公然挑明了这种意味。

 

    在育婴室里小孩子因吸吮指头所受的惩罚,同别种“性”的顽皮行为一样严重。然而有很多小儿科和神经科医师们都强烈反对这种看法,因为他们弄不清“性”和“生殖器”二字的含义,以为这是同一件事情。这样的误解或混淆带来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这就是:“一种行为究竟具备怎样的特点才能算是性的表现。我相信,经由精神分析的研

 

    ①我们由此而知道,即使在这么小的时候,性的满足就已经是最好的安眠剂,那些神经过敏的失眠者,均可以追索到性满足的缺乏。众所周知,有些缺乏性满足的保姆常以抚摸婴儿的性器官来使自己入睡。

 

    -- 52

 

    84弗洛伊德文集

 

    究之后,人们对这些行为的出现原因已有了较透彻的理解。

 

    将吸吮指头的习惯归并到性活动中,就是这种理解的结果。从这点出发,幼儿期性活动的基本性质便可得到直接研究的机会。

 

    自体享乐我相信,对这一现象作出明确的交待乃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必须坚持这样一种看法:相信这种性活动的明显特征在于它的冲动并不是指向另一个人,而是在自己身上寻求满足,引用艾里斯(Elis)

 

    发明的妙语,这是一种“自体享乐”

 

    (autoeroAtio)

 

    ①。

 

    此外,我们还知道,当一个小孩吸吮指头时,这表明他正在追寻某种记忆犹新的愉快体验。

 

    反复地吸吮皮肤粘膜,原是一种最简单的性的满足方式。我们不难理解,一个儿童在这种情况下所竭力追求的愉快体验,过去曾在什么样的场合体验过。吸吮母亲的奶(或奶的代用品)

 

    ,原是孩童生活中体验最早的一种愉快动作,也是最重要的愉快动作。

 

    这就是说,孩子的嘴唇是一种快感区,母亲奶汁的温暖之流的确能带来刺激,造成一种快感。快感区的满足在一开始时确乎同获取营养时得到的满足密不可分,你只要看到一个心满意足的婴儿离开母亲的乳房,粉红的脸蛋在微笑中沉沉入睡,便很快想到成人性满足之后的那种表情,他们是何其相似!

 

    但是,这

 

    ①事实上,在艾里斯使用“自体享乐”这一词的时候,其中包含的意思与我的意思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它主要是指源自内部而不是外部的激动,而精神分析学却认为,重要的东西不在于激动的来源,而是它与对象的关系。

 

    -- 5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4

 

    种想使性得到满足的欲望迟早要同摄取营养的欲望分家。在牙齿长出之后,进食便不再用吸吮的方式,而改用咬嚼的方式。

 

    从这个时候起,这两种活动便开始分道扬镳了。

 

    当然,这时的婴孩仍然不能自立,也不能适应外部世界。他只能用自己的皮肤来代替母亲的乳头。他之所以吸吮自己的指头,大约有两个原因:一。这样比较方便;二。指头可以成为另一个比较次要一些的快感区。

 

    正因为这个快感区比较微弱一些,所以后来会逼迫一个人弃之而另寻乐源——这就是另一个人的嘴唇(“真可惜!我不能吻自己!”这句话可以很好地作这一段文字的注释)。

 

    当然,并不是所有小孩都吸吮指头,但凡是吸吮指头的小孩,他们的嘴唇快感区却天生敏感,他们长大之后往往喜爱接吻,甚至会导致一种错乱性接吻的倾向——如果是男人,很可能会喜欢吸烟喝酒。但是,假如潜抑作用占了上风,他们反而会厌恶吃东西,发出歇斯底里式的呕吐。由于嘴唇是二者的共用地带,这种潜抑作用便很容易波及摄食冲动。我所治疗的许多女人,她们的症状都与饮食有关,如歇斯底里性喉涨感①、窒息感、呕吐等。她们在婴儿期均有过吮吸指头

 

    ①1919年,葛兰特(Glant)发表了一篇名为《吸吮者》的文章,内中提到一位从未放弃过这种幼儿“性”活动的成年妇女。她认为,吸吮的快乐可以与性的满足相比拟,尤其是得自于爱人的那种吻,其乐更是无穷。并非每一个吻都称得上是“吮吸型的”

 

    ,你简直不能形容当你吸吮时那种浑身舒适的感觉,就好像飘飘欲仙,到达极乐世界,你会感到绝对的满足和一种再无所求的快乐。这种感受相当奇妙,除了宁静——出奇的宁静——外,你别无他求。

 

    这是一种说不出的爱,再也没有痛苦和忧愁。啊!你简直来到“伊甸园中”。

 

    -- 54

 

    05弗洛伊德文集

 

    的习惯。

 

    从吮吸指头或这种“为愉快而吸吮”的活动中,我们看清了幼儿期性表现的三大特征:它的来源同身体中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寻食功能密切相关;它尚不知有性的对象,是一种“自体享乐”

 

    ;它的性目的受快感区的直接控制。

 

    我们相信,这些特征也通用于其他幼儿期的性冲动活动。

 

    第四节 幼儿性欲的“性目的”

 

    快感区的特征这一吸吮指头的例子对我们该怎样去辨认快感区有不少启发,如:它必须是皮肤或粘膜的一部分,对它进行刺激时,可以得到一种明确的快感。现在我们还无法理解,究竟它的哪种特殊属性使得一种刺激会给它带来快感。

 

    “律动性”

 

    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禁使我们想到挠痒的乐趣。但我们不能由此确定,这种由刺激带来的感觉是不是“特殊”的,在这种特殊性里,“性”的因素又占着怎样的地位。心理学每涉及“快乐”与“痛苦”问题时,总是在黑暗里摸索。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假设时,还是愈小心愈好。我们只能说“性”的感受有着极为特殊的性质,至于理由,我们只好在以后渐渐去发现。

 

    身体中有某几个特别部位的“性”感受力极为强烈,正如我们在“吸吮”的例子中所提到的,它们是天生的快感区。

 

    但即使在这个例子里,我们也能发现,任何有皮肤粘膜的地方,都具有快感区的功能,所以这样一种看法还是有相当的

 

    -- 5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5

 

    弹性的。由此观之,快感的产生与某种“刺激”本身的性质有着较大的关系,与刺激施行的部位却关系不大。那些吸吮指头的小孩,总是在全身寻找可以通过吸吮而导致快感的部位。久而久之,他便习以为常,偏爱着某些部位。在寻找的过程中如果他偶然碰到那个较为敏感的部位,如胸部、乳头、阴部等,他的偏好就很可能固定在这些部位。在歇斯底里症状中,还可以发现一种近似于转移作用的现象。在这种心理症中,快感区本身受到潜抑作用的制约,引起兴奋的能源遂传递到其他快感区,使这些在成年生活里本应消失的东西暴露出来,代替了性器官的作用。但除此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以像吸吮指头的情形,经由性器官兴奋的影响,成为快感区。快感区与歇斯底里发作区的性质极为相近①。

 

    幼儿的性目的某一特定快感区的适度兴奋,可以满足幼儿的性冲动,而达到其性的目的。为了建立起一种“重复”的欲望,这种满足必须是先前曾经历过的。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为了使这种事情发生,“自然”有其自身的安排,并不一定全靠机遇。对这种安排,我们在讨论唇快感区时已提到过,即:身体的这一部分同时也是用来摄取营养的。

 

    在其他一些性欲来源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性机制。对这种反复要求满足的欲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

 

    有一种奇特的紧张感存在,这种感受特别挑逗人;二。

 

    心灵深处有一种敏感或痒感出现,投

 

    ①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更多的观察,我认定身体各部分乃至一切内脏器官皆可以是快感区,请参阅我写的《论自恋》。

 

    -- 56

 

    25弗洛伊德文集

 

    射到周围的快感区。因此,对“性目的”我们可以作如下界定:它意在运用外来刺激来摒除那种源自内心而存在于快感区的敏锐(或紧张)感,从而带来满足的感觉。这种外在刺激的方式通常与吸吮动作相类似。

 

    这种欲望也可以通过造成快感区的确切变化,自边缘区域予以唤醒,这一点其实并不违反我们的生理学知识。值得怀疑的一点是,为什么加在同一个地方的同一种刺激,既能抑制又能引动那种需求。

 

    第五节 自慰(手淫)的性表现

 

    一旦我们对唇部快感区的冲动有所理解,其他快感区便能由此类推,有关儿童的性活动的讨论,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以后的论题便容易多了。我认为,不同快感区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求取满足时所需动作的不同,唇区所需要的是吸吮,其他地方也各依自己的情况和性质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肌肉动作。

 

    肛门区的活动肛门区也和唇区一样,兼有其他功能。

 

    我们应该想到,身体的这一部位具有强大的色情意义。通过精神分析,你会对这一区域在常态下的兴奋过程的丰富变化,还有它终生保持的相当程度的性感受能力感到惊讶。婴儿期时常发生的肠炎会强烈地刺激这个区域。我们常常听说,肠炎会引起年幼儿童的“神经质”。不仅如此,它们还对以后发生的心理症症状产生确切的影响,并且时常与胃肠不适有关。考虑过肛门快

 

    -- 5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5

 

    感区至少在转化的意义上所具备的重要性之后,对于从前医学杂志里所十分看重的以痔疮的影响来解释心理症的说法,我们便不应该再加以嘲笑了。

 

    儿童往往控制自己的大便,直积到非用强烈的肌肉收缩不能排便为止——他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获得肛门快感区的快乐感受的。这时,积粪一下子便通过了肛门,对肛门粘膜造成了明显刺激,这种刺激会引起一阵痛楚,但痛楚之中又包含着一种说不出的痛快淋漓之感。一个被保姆带到厕所排大便的孩子,如果他经常拒绝在保姆跟前将粪便排出来,而且单独留下来享受排便的快乐,这很可能预示着,这孩子将来会形成一种较古怪的脾性和陷入神经质。有这种脾性的孩子根本不在乎大便控制不住时会不会把床铺弄脏,而只想到由控制而导致的大便时的那种快乐。

 

    教育家们已经觉察到,这种故意控制大便的孩子是顽劣的。当肠内排泄物刺激着表面上那层敏感的粘膜时,这种感受就像另外一些孩子在童年期过后才发达起来的性器官的特有感受,因而具有很强的性的意味。这一发现说不定对育婴学还是一个贡献:这种活动代表着第一次“奉献”

 

    ,抛弃粪便显然具有妥协的含义,而不情愿抛出,就意味着不愿意妥协,说明小儿对环境不满。小孩子往往从这个“奉献”的意义去理解“生产”的含义。他们往往对“性”作出这样的解释:人因为吃了什么东西而怀孕,然后从肠子内“生产”出来。

 

    将粪便憋住不排,其本意在于用来刺激肛门区,以达到自慰(自淫)的目的。精神衰弱的人常常便秘,也多少可以用这一点去解释。一切心理症患者都毫无例外地有着特殊的

 

    -- 58

 

    45弗洛伊德文集

 

    排便习惯和方式。这些习惯和方式被他们小心地(或秘密地)保存下来,而肛门区的重要性,便可以由此而见一斑①。

 

    在较大些的孩子里,那种发自内心的或因为外阴部的痒感引起的用手指刺激肛门区的手淫活动亦很多见。

 

    生殖区的活动在儿童身体内的快感区中,有一个似乎不占什么重要地位,对早期性感受也毫无关系的部位,但它在以后却注定要发展成最重要的东西。不论在男人或女人身上,这一部位都与排尿有关(男人是阳具,女人是阴蒂)。以阳具为例,它通常总是被包裹在一个薄膜囊袋里,从而很容易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受到分泌物的刺激,使儿童在早期便能被激起性的兴奋。这个快感区的活动,属于真正的性器官的活动,它的发展构成了日后正常的性生活。

 

    由于它在解剖学上的特殊位置,所以不管身体的沐浴和擦拭,还是其他意外刺激物(如蛲虫夜间爬出肛门、误闯入女孩的阴部)都容易刺激这一区域。小孩在吃奶的时候就已发现了身体这一部分的愉快感觉,所以每逢这种刺激就更唤

 

    ①L。安得列斯。萨洛姆在一篇对肛门情欲作了深刻而精辟论述的文章中,叙述了儿童初次受到外部力量的禁止和约束时的情形(主要禁止他们从肛门活动及粪便排泄中获取快感)

 

    ,认为这种约束会对他们整个发展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儿童第一次发现他的本能冲动面对着一种敌意的环境。从而开始学会把自己同外界根本分离开来的尝试。与此同时,也是他第一次学会以潜抑作用来阻止自己对快感的追求。

 

    从此以后,“肛门”

 

    在他们眼中成为一切可憎的和一切与生活不相容的东西的象征。普通人总坚持应把肛门与生殖过程清楚分开,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二者在解剖学和功能方面是极为近似的,生殖系统一直与排泄系统紧紧相邻,事实上,“在女人身上,生殖器只不过是从那里租借的一席之地而已。”

 

    -- 5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5

 

    起一种想重复这种愉快感觉的欲望。如果留心观察,我们便会发现,不论你尽力保护婴孩干净,还是任由他脏下去,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毫不怀疑,这是自然本身的意愿,经过这种人人皆有的幼儿期自慰(自淫)

 

    ,就为这个快感区在未来性活动中的雄霸地位作了准备。在这种预备性活动中,消除刺激和带来满足的方式是经由手的接触摩擦和大腿的闭合,以造成一种对本能压力的反作用。后面一种方法比较原始,而且常见于女孩,男孩子则喜欢用手,这预示着男性在成熟之后,其自慰性性活动中以手消除性冲动将占重要地位①。

 

    儿童手淫的第二期幼儿自慰期一般历时较短,但有时也可能保持至青春期,这种情形很容易被文明社会视为异端而予以唾弃。在育婴期过去之后的某一段童年时间里,性的冲动可能再度出现,持续一个阶段之后再重新消沉;有时也会一直持续下去,拒不消失。总之,可能出现的情形十分复杂,只有通过对个别案例的分析才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不管怎样,这第二期性活动的详细情况必将在个人记忆中留下最深刻(或潜意识)

 

    的印象,它决定着正常人的性格,还决定着在青春期之后患心理症的那些人的症状②。

 

    这一时期的性发展往往被遗忘,意识

 

    ①从成年后用于手淫的各种花招可以看出,手淫之禁虽然已被克服,其影响力仍然存在。

 

    ②布列拉最近指出,心理症患者内心的罪恶感常与青春期内某些手淫活动的记忆有关,这还有待于精神分析学的解释。一个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因素是,手淫是整个幼儿性欲的体现,因而他也接受了附着在它上面的罪恶感。

 

    -- 60

 

    65弗洛伊德文集

 

    中对这一时期的朦胧记忆只不过是一种经过转移作用之后的伪装。我早就提出过这样的主张,正常人对幼儿期的全盘遗忘与幼儿期的性活动有关。精神分析学的研究,可以使遗忘的材料浮现在意识之中,从而根除来自潜意识精神因素的强迫性行为。

 

    幼儿手淫的再现婴儿期的性兴奋会在童年的岁月里再现,成为一种自发的、要求着自慰之满足的痒感,或者形成一种类似遗精的过程。

 

    这种过程和成年人的遗精相似,可以不经动作的帮助。

 

    便可得到满足,后者多见于童年后的女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尚不清楚。它的发生并不经常,但可以从中追溯到早年曾有过过度自慰的现象。这一时期性的表现还不明显,生殖系统还未成熟。所有病症差不多都表现在与生殖系统相邻近的泌尿系统上面。大多数所谓的膀胱障碍都富有性的意味,小儿夜晚遗尿,除了那些因癫痫证引发者之外,差不多都有着遗精的机制。

 

    透过心理症症状之形成过程,再透过精神分析的研究,我们便可以较为确切地了解造成性活动再现的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原因。对于内在原因,我们将在以后加以讨论。至于外在原因,我们是这样看的:在这个时期偶而出现的外在原因往往对一个人有着重大而长久的影响。最重要的外因是诱导的影响:未成熟的儿童往往被人当作性对象,在某些情况下小孩子也能学会从生殖区得到满足的方法,忍不住以自淫的方式求取满足。

 

    这种影响可以来自成人及其他小孩的教唆。

 

    我认为在我论述歇斯底里的成因时,对这件事的重要性的估计

 

    -- 6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5

 

    并不过高,不过我当时还不知道正常人在其童年期也可能经历过相似的经验,因而太强调受引诱在性内涵之发展中的作用①。很明显,要唤醒一个儿童的性生活,他人的引诱并非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因素,这种觉醒可能随时自内在的源泉中爆发出来。

 

    多种性反常现象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经由“诱导”作用,会导致儿童多种性反常现象的发生,把他们的性活动引向任何一种变态。这表明儿童本身就有适应这一切的倾向。

 

    这些反常行为的形成,往往遭受到很小的阻力,因为那阻碍性变态的精神堤防,如羞耻心、厌恶感和道德感等(这些堤防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加强)

 

    ,还未曾建立起来,有些还有待于形成。在这一点上,儿童与天真的妇女之间颇为接近,他们都保持一种多方面的性反常倾向。这样的女人通常过着正常的性生活,但如果受到别人的引诱,就可以在每一种性反常行为里得到快感,因而也可以将这种反常行为归并到正常性活动范围里。在妓女的职业性活动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种多种形态的或幼儿的倾向,在许多妓女以及许多表面正经但骨子里却很风骚的女人身上所发现的事实,使我们再也不可能忽视遍存于人性中的这种原始的性反常倾向。

 

    部分冲动

 

    ①艾里斯曾发表过某些一生性活动都相当正常的人的自传,谈到他们童年的第一次性冲动诱发的情形。这些报告自然不能无缺陷。因为它们仍受幼儿期遗忘的影响,因而只能以精神分析法加以补充,但不管怎样仍有价值。

 

    -- 62

 

    85弗洛伊德文集

 

    除此之外,将这一切归之于诱导的影响,不仅无助于对性冲动原始关系的澄清,反而妨碍了我们对它的了解,因为它往往在幼儿性冲动尚未追求其性对象时,便提前为它提供了得到性对象的机会。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幼儿性生活虽然大都控制在自己的快感区范围之内,但从一开始起仍然带有视他人为性对象的成分,其中如视淫症、暴露冲动、待冲动等,皆或多或少地脱离了快感区,直到后来才逐渐与性生活连结在一起。当然,在幼儿期,这些现象虽然与快感区互不干预,通常也会露出明显的迹象。小儿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们不知羞耻为何物,喜欢展示自己的裸体,尤其是性器官。

 

    除此之外,还有与这种欲望相反的性反常行为——想看别人阴部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可能直等到儿童年龄稍大,羞耻心已产生了相当大的阻力时才首次出现。经过诱导之后,视淫这种性反常现象可能会在儿重性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不过,通过对某些正常人和一些心理症患者童年生活的研究,我已经认识到,这种视淫冲动也可以在不依靠外力的影响下发生,很自然地成为儿童的性行为之一。儿童的注意力一旦指向他们自己的性器官——通常表现为自淫——便不能顺着这条路继续前进。如不受外力干涉,便有可能对其伙伴的性器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由于满足这种好奇心的机会通常只发生在别人大小便的时候,这些小孩子便成为患窥视症者,十分热心于观看别人排尿与排粪,这一倾向虽然以后遭受潜抑,想看别人性器官的好奇心(同性与异性)依然是一种逗人的欲望,成为构成某些心理症患者症状的首要因素。

 

4

 

    儿童性冲动中的残酷成分与快感区的性活动更是无关。

 

    -- 6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5

 

    在儿童中,那种极力克制自己、不使自己因过分玩弄他人而伤害他人的约束力(即通常说的同情能力)

 

    ,一般发展得相当晚。这使得儿童的性情偏向于残酷。我们知道,对这种冲动,人们还尚未进行过较详尽的分析,但我们仍然可以设想,这种残酷的倾向来自征服的冲动,它在性器官尚未发达之前便已出现在性生活里,并在一段时期内控制了性生活。对于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性器官前期”。对于那些对待动物和伙伴特别残酷的儿童来说,我们完全可以猜想到他们早年可能经历过极强烈的性快感区的感受。总之,在所有儿童性冲动中,快感区的活动总是最根本的。

 

    假如失去了同情心的阻抗,性冲动与“残酷倾向”

 

    之间在儿童期表现出的那种紧密联系,便有持续到成人期的危险。

 

    自卢梭的《忏悔录》发表以来,每个教育家都很熟悉,对儿童臀部的惩罚乃是被动性残酷冲动(被虐待症)的色情根源之一。他们正确地指出,对孩子身体的这一部分的鞭挞和体罚是必须禁止的,否则一个置身于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其原欲很可能误入歧途①。

 

    ①在1905年本书初版时,本篇(幼儿性生活)的论点多半来自于精神分析法研究成年人的材料。当时我还没有机会观察儿童,从儿童中我只能得到很少几个孤立的暗示和证据,后来我才渐渐有机会对一些发病很早的心理症患者(儿童)施行分析,从而了解了儿童的某些“心一性”

 

    (Psycho-sexuality)状态。值得庆幸的是,这类直接的观察皆与精神分析的结论符合——这成为支持这类研究方式之正确性的最好证据。

 

    除此之外,“一个五岁男孩的恐惧症的分析”

 

    (1909)

 

    这篇文章还使我得以了解到某些在精神分析法中尚未触及的东西,如性的象征(或者,以某些与性无关的事物代替性的事物)

 

    可以发生在儿童刚刚学话的第一年。

 

    在本书中为求表达清晰,我把自体享乐期与对象之爱两个概念分得很清楚,看上去它们似乎不能同时存在似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方才提到的分析,还有本篇第二个注解中提到的贝尔(Bel)

 

    的发现都指出,三岁到五岁的孩子都已经能够对对象作出清楚无误的选择,而且伴随着一种强烈情感的出现。

 

    -- 64

 

    06弗洛伊德文集

 

    第六节 幼儿性欲的研究

 

    好奇心从三岁到五岁这段时期,大约是儿童性生活初次出现的时期。与此同时,一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也开始了。这种求知欲既不是原始本能,也不能完全归之于性活动。它的活动一部分固然是来自掠夺欲的升华,另一方面又可能来自视淫冲动。然而它与性生活的关系还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精神分析中得知,儿童的好奇心深受性问题的吸引,发生时间早,程度上又极为强烈,因此很有可能纯粹是被性问题唤醒。

 

    狮身人面兽之谜那激发起儿童之探索活动的,并不是理论上的热情,而是实际的兴趣。家庭中即将出生或已经出生的弟妹威胁着他们,使他们顿时滋生出一种就要失去照顾和爱护的恐惧感,因而变得好思考且行动伶俐。伴随儿童这一觉醒而来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两性之间的差异,而是这样一个问题:婴孩是从哪里来的?其实,第比斯的狮身人面兽让人猜的也就是这样一个谜,虽然经过了歪曲改变,但并不难将其还原。儿童通常是在不加思索的情况下接受了两性存在的事实。男孩假设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和他一样的性器官,很难想象别人也缺乏这个东西。

 

    阉割情结(Castrationcomplex)和阳具羡慕(Penisen-vy)

 

    男孩面对着揭露出来的事实,会受到极大的震惊。面对

 

    -- 6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6

 

    着这种不一致,他会极力反抗,经过极严重的内在挣扎(阉割情结)后,才终于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至于女人,则会因为缺少阳具而出现一种心理替代现象,这种“替代”机制在性反常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①。

 

    在儿童所持有的那种幼稚理论中,他首先设想每一个人都有着和他相同的(男性)性器官。虽然生物科学与这种看法相符,指出女性的阴蒂和阳具相近,但儿童对此原是一无所知的。

 

    当小女孩看到小男孩有与她不同的性器官的时候,她的反应不是像男孩子那样拒绝承认,而是立即承认这一事实,不久便对男孩拥有阳具的事实羡慕起来。这种羡慕之情日益俱增,并希望自己是个男孩。

 

    关于诞生的理论许多人都清楚地记得,他们在青春期之前,曾对“小孩子从哪里来的”问题产生过强烈的兴趣。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真是花样繁多,各各不一。

 

    有的说小孩是从胸腔中跳出来的;有的说从胳膊窝下钻出来的;还有的说从肚脐眼中挤出来的②。若不是通过分析,我们很难记起小时候的这些探索活动。那时我们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怀孕,是因为她吃了一种什么特殊的东西(如童话中所说的那样)

 

    ,才使小孩子像大便一样产生出来。幼儿期的这些理论使我们联想起动物界通

 

    ①女人同样也经历过“阉割情结”。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曾一度认为女人本和男人一样,具有阳具,而且会因为阉割而失去。当男性最后终于弄清女性生来就没有阳具时,便再也摆脱不掉对女性的鄙视。

 

    ②在那些年纪较大的孩子中发展出数不清的性理论,这里举的只是少数几个例子。

 

    -- 66

 

    26弗洛伊德文集

 

    过的构造法则,尤其是那些低于哺乳类动物,它们不都保存着泄殖腔吗?

 

    性行为中包含的虐待意味由于成人多认定小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决不会想到性的事情,所以便不顾影响,把成人的性行为暴露在这些幼稚的儿童面前,使他们脑子里对性行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这不过是一种欺负、侮辱和带有虐待性质的行为。精神分析的实践表明,幼儿的这一印象经常促使性目的转移到虐待方向上。

 

    此外,儿童还经常猜想着,性行为究竟是什么意思。

 

    对他们的幼小心灵来说,这也就等于是在追问,究竟婚姻是什么意思。他们总觉得,这是一个与大小便功能密切相关的问题。

 

    幼儿探讨的注定失败一般说来,幼儿的性理论乃是通过他们自己性的天赋总结出来的,因而难免要犯下令人可笑的错误。

 

    但总的说来,他们对性过程的了解,已远远超过了父母们的想象,小孩子可以看出母亲怀了孕,也知道怎样去解释。他们常常听到“鹳鸟送子”的故事,总是默默地和深深地怀疑着。但无论如何,有两件小事是儿童不可能知道的,这就是精液的授精功能以及女性生殖道的存在(因为在小孩身上这些还不发达)。

 

    有鉴于此,儿童的设想和推理常常劳而无获,最终仍然茫然无知。

 

    这种情况常常永久地挫伤儿童的求知欲。幼儿对性的探讨总是自个单独进行的,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迈向独立自主、自寻方向的第一步。在这之前,他对环境是绝对信任的。自此之后,在他面对着周围的人时,总免不了会有一种

 

    -- 6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6

 

    强烈的隔离和孤独之感。

 

    第七节 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有关幼儿期性生活的特征,我们已经强调指出了下列事实:一。它从根本上说是“自体享乐”的(它总是在自己身上寻找对象)

 

    ;二。

 

    它的每一个“部分冲动”

 

    ,往往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但又都致力于求取快乐。性活动的这一发展,结果都是引导那寻求快乐的力量,达到繁衍子孙的目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正常性生活。所有的“部分冲动”都统辖于一个最首要的快感区之一,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性组织系统,最后达到向外界的性对象求取性的目的。

 

    性器官前期组织运用精神分析法在研究性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禁制和干扰,我们发现,部分冲动各有自己的满足方式,它们构成了整个性体系中那较为原始、而且终将被视为多余的阶段。

 

    这一发展阶段往往能够轻易地通过,只留下微小的痕迹。

 

    只有在病态的例子中,它们才变得活跃,从而被我们很容易地观察到。

 

    在生殖区尚未扮演主角之时的性生活组织体系,我们称为性器官前期。其中最常见的有两种,这就是我们在远古时代的动物祖先中观察到的情形:第一种性器官前期体系是口欲的,换言之,它具有吞食同类的性质。在这一时期,性活

 

    -- 68

 

    46弗洛伊德文集

 

    动尚未同摄取营养的活动分开,两性之间的差异也尚未开始,两方面的对象可以相互混同。它的性目的在于把对象合并到自己体内。

 

    这样的原型(Prototype)

 

    以后又在同化作用(identiAfication)中扮演了重要的精神角色。吸吮指头的活动便是这一阶段的残迹。在这一阶段,性活动开始与摄取食物的活动分开,但仍以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代替外在的对象①。

 

    第二种性器官前期是虐待性的肛门性欲体系的建立。在这期间,两性已有明显的分化,但仍然只能有“主动的”与“被动的”

 

    两种,在后来性生活中所见到的那种明显的男性与女性的区别,此时尚未呈现出来。这时的性活动受“支配冲动”的调动,依靠全身的肌肉来完成。肠道的粘膜快感成为被动的性目的。

 

    两性都有自己追求的对象,并且很不相同。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自慰形式的“部分冲动”存在着。总之,在这一时期内,性的两极分化以及外部性对象均已存在了,但性欲仍然未能臣属于繁殖后代的功能之下。

 

    矛盾心理(ambivalence)

 

    以上所说的性体系有可能持续终生,一直支配着性生活的大部分。虐待症的出现,还有肛门区所起到的类似泄殖腔的作用,均证明了它们的确是远古印象的遗迹。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到它的另一个特征,即成对而又相反的冲动(如爱恨交织)的出现,布留拉(Bleuler)曾称之为“矛盾心

 

    ①有关这一时期在成人心理症患者身上留下的痕迹,请参阅阿布拉汗(Abraham)的论文。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他又把口欲期及“虐待——肛门期”

 

    再进一步分为两期,代表着另一种见解。

 

    -- 6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6

 

    理“

 

    ,这一称呼的确很恰当。

 

    提出性生活范围内存在着一段性器官前期的设想,这是对心理症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果,而不是什么人随便想出来的。无疑,我们可以预期,精神分析法以后还会继续发展,从而使我们更加了解正常性功能的结构和发展。

 

    关于儿童性生活,还有另一个需要提到的情况,这就是:即使在儿童期,也经常有着性对象的选择,这种选择在各方面都和青春期的情形相似。

 

    儿童常常选择一个固定的性对象,把一切性的追求都对准这个人,期求在他那里达到性目的。

 

    这是儿童模仿青春期性生活的最佳途径,但又与青春期选择不尽相同,这就是:在儿童阶段,各种“部分冲动”服从于生殖区的情势尚未建立起来,实际上,生殖区支配一切性活动以便使子孙繁育下去的情形,乃是性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最后一步①。

 

    对象选择的两个时期在正常情况下,对象选择可分为两个时期,或者说,可分为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大约在三岁到五岁间,到达潜伏期时,便突然中止,或渐渐消失。其性目的纯粹是儿童式的。

 

    第二次飞跃始于青春期,决定了性生活的明确形式。

 

    ①1923年之后,我的看法稍有变动,在儿童发展了这两个性器官前期体系之后,还有一个第三期,即性器官期。但这个时期仍然只有一种性对象,性冲动在某一程度上是集中的,它与性成熟的最终体系之间仍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之处,因为它只认识一种性器官,即男性性器官。正因为此,我称它为“男性生殖器期体系”。

 

    根据阿布拉汗的看法,这一体系有一个生物学的原型可作参考,那就是在胚胎期性器官尚未分化而两性还相同的时候。

 

    -- 70

 

    6弗洛伊德文集

 

    由于潜伏期的阻拦,对象选择一般分两次出现。这种情形对最终的结局,尤其是病态的结局有着极大的影响。儿童对象选择的结果,往往影响深远,它们或是一直保存下来;或是在潜伏期潜伏一段时期,再于青春期重新出现。但是由于在这两个时期逐渐形成的潜抑作用,它们便不能在青春期有所发展。它们的性目的也已经柔化,这时仅构成性生活中的温柔情思。只有通过精神分析的研究,我们才能明白,在这些柔情(如荣耀感、敬重之情)之后,竟隐藏着年代久远、不再起作用的原始儿童期的部分冲动。青春期的对象选择必须压倒儿童期冲动指向的对象,形成一种情感型的对象。由于这种原始冲动与情感型的情思格格不入,所以性生活便达不到这样的理想境界:使所有欲望都融汇到一个单一的性对象中。

 

    第八节 儿童性欲的来源

 

    关于性冲动的来源,经过我们努力探索之后,已经有如下的发现:1。

 

    性兴奋来自对伴随其他机体历程而出现的满足的模仿;2。性兴奋经由对边缘快感区的刺激而产生;3。性兴奋乃某种“冲动”的表现(如窥视冲动、残酷冲动)

 

    ,这些冲动的来源我们至今还不清楚。我们对性兴奋之永不枯竭的能源的了解,一般是靠两个方面的研究达到的。一方面的研究是运用精神分析法使成年人回忆其童年,另一方面的研究则是通过对儿童作现场观察。后一种途径的坏处在于,我们很容易将观察所得作出错误解释。但精神分析法也有自己的

 

    -- 7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6

 

    困难和不足,这就是:它为了得到一个结论或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要绕很大的圈子。虽然它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当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时,便会加深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在研究快感区时,我们就已经发现,这些区域只不过是皮肤中最敏感的部位。当然,敏感性在整个体表却或多或少地保存着,所以当我们发现,即使某些普通的感觉作用同样沾染了色情的味道时,也不必大惊小怪。

 

    在所有这些感觉中,尤值一提的是温度感觉,它可能帮助我们了解温水浴的医疗效果。

 

    机械性兴奋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必要提一提,当身体作机械式的规律性摇动时发生性兴奋的情形。这种摇动一般会引发下面三种作用:1。

 

    对平衡神经(第八脑神经前的部分)感觉器官的作用;2。对皮肤的作用;3。对深层部分,如肌肉与关节的作用。这些作用激起的性兴奋是极为愉快的。此外我还须强调指出,目前阶段我们还只能继续笼统地使用“性兴奋”

 

    、“性满足”

 

    之类的名词。

 

    对它们的精确解释还有待于以后进行。

 

    儿童非常喜欢玩一些包含着被动性动作的游戏,如让人来回摇晃,让人抛在半空中等。一旦这样做过之后,他们还会要求再来一次,可见这种机械性的刺激的确能带来快感①。

 

    我们知道,摇篮可以使哭闹的婴孩入眠,马车或火车里

 

    ①有些人尚记得当他们被摇晃时,感觉到流动的空气扫过性器官,会带来一种一时的性快感。

 

    -- 72

 

    86弗洛伊德文集

 

    的摇晃或对年龄稍大的儿童有着如此大的诱惑力,以至所有的男童,至少在他们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立志要做个驾驶员或车夫。

 

    他们对那些与铁路有关的活动和消息有着特别的、令人无法理解的兴趣。在那些充满幻想的年代里(青春期前不久)

 

    ,他们总是以此为中心,抒发着微妙的性象征作用。这种将火车旅游与性生活相联结的想法,明显源自于节奏感中的那种愉悦成分。等到后来,潜抑作用大大增加,便将无数童年的喜好化为憎恶。同一个人,在到达青年时代和成年时代后,一旦受到摇晃或旋转,便恶心或呕吐起来。火车的旅程会使他们感到疲劳不堪,甚至刚一离家上车便感到有一种无缘无故的焦虑感。人们称这种人为顽固的“火车恐惧症”。

 

    总而言之,绝对不愿意让那种痛苦的感受重新出现。

 

    这种情形符合一个我们还不太明了的事实,这就是:对这种机械摇动的惧怕,常与那种歇斯底里式的创伤性心理症并发。对此,我们可以作出下面的假设性解释:患者原来就积藏了过多的性兴奋,受不了哪怕一丁点足以化为性兴奋的外在刺激。如果强行对其施加这种刺激,其性机制便立刻陷入混乱。

 

    肌肉的活动谁都知道,儿童需要较为激烈的肌肉活动,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使他感到分外喜悦。这种快感究竟是否与性活动有关?

 

    它是否包含着性的满足?

 

    或足以导致性的兴奋?

 

    对这样一些问题,都曾有人以批评的语气讨论过。还有人认为被动动作中的快感包含性的成分。然而事实是否如此?有不少人说过,他们性器官的首次兴奋,是出现在同伙伴们打架、

 

    -- 7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6

 

    玩耍甚至摔跤的时候。当然,在这种场合,除了全身肌肉在紧张用力之外,还要与对方的肌肤接触和摩擦,这也许是造成性兴奋的一个因素。一个儿童如果特别喜欢同另一个儿童比赛力气,就表明他也像成年后爱同某个异性斗嘴一样,他的对象选择正指向这个人。

 

    正如俗话所说,“最喜欢嘲弄你的人,也许最喜欢你。”从肌肉活动中提取出来的性兴奋中,我们发现了虐待冲动的一个根源。

 

    幼儿打架时与性兴奋的关联,影响了他们以后解决性冲动的方式,或者说,在日后解决性冲动时,也喜欢采用一种类似“打架”的形式①。

 

    情感过程对儿童性兴奋的其他来源,迄今还很少有过争论或疑问。

 

    我们通过现场观察和事后的深入研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肯定的结论:一切比较强烈的情感过程,甚至惊惧和恐怖感情,莫不与性活动有关。这一发现十分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些情感的病态性质。在校的学龄儿童大都害怕即将到来的考试,甚至对做习题也有畏难情绪。一旦他们再也经受不住时,就会有种种异常表现:除了在学校中与别人搞不好关系之外,在性方面也有所表现。一种兴奋的感觉常常驱使他们去触摸性器官,甚至会导致一种类似遗精的过程,从而陷入一种难堪的境地。儿童在学校中的性行为,经常使教师们感到迷惑不

 

    ①对某些心理症病例的分析证明,运动的欢乐中包含着性的意味。现代教育家极力以竞赛性的运动去转移年轻人的性冲动,就是依据这个道理。可以这样说,这些年轻人以运动的乐趣代替了性的享乐,从而使性活动回到它的自体享乐阶段。

 

    -- 74

 

    07弗洛伊德文集

 

    解。这的确应该认真地从儿童初萌发的性欲方面加以认识和体会。很多人感到,像惧怕、战栗、恐怖等痛苦的感情,都包含着性兴奋的因素。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都愿意经历这种感受。当然,这些感受的体验大都须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其中最主要的是一种安全的“距离”

 

    (如阅读时的幻想,戏院里的观赏)。在这种“距离”中,那种要求痛苦感觉的意图,大都受到压抑。

 

    我们可以设想,在上述现象中,包含着一种以强烈痛楚感为目的的色情作用,这也是虐待与被虐待等冲动的根源所在。至于正常人,则只能在轻微的痛楚中得到满足,或者只能在小说、电影中通过幻想而得到发泄。

 

    智力活动最后一种造成性兴奋的活动是智力活动。绞尽脑汁,将精力集中在智力操作上,同样也能造成性的兴奋。这一情形不分老幼,但最常见的还是年轻人。我们经常说,如果一个人“用脑过度”

 

    ,就会神经紧张,这大概是唯一讲得通的解释了。

 

    在本篇结束之际,假如我们回顾一番,那些引发幼儿性兴奋的种种起因,就可以从这些材料中,找到如下的普遍规则:许多证据表明,性兴奋的过程(它的性质对我们一直是个谜)必须通过动作才能完成。使这一规则成立的是皮肤及感觉器官对兴奋的感受性,而身体中最易兴奋、反应最快的部分则为快感区。至于性兴奋究竟是哪个来源,则要视刺激的性质。但刺激的强度(或痛楚的程度)也有相当的重要性。

 

    此外,对于体内的大多数生理活动来说,假如它们达到相当

 

    -- 7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7

 

    的程度,同样能附带地引起性的兴奋。我们所说的性活动中的“部分冲动”

 

    ,便是直接得自于这些性兴奋的内部来源,或者由这些内在来源与快感区各个方面共同组成。很有可能人体内无论哪一种重要的机能,都要在性冲动的形成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由于下面两种因素,目前我还不能说自己的看法确切无误。这两种因素是:一。

 

    这还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二。

 

    对性兴奋的本质我们尚未完全了解。但不管怎样,有两个方面在将来会有大的发展,在这儿值得一提。

 

    性构造的多样性在对这些快感区的形成作了上述讨论之后,我们已经发现,性构造可能生来就是多样性的。这一点也适于性兴奋的间接来源。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虽然这些不同的来源对每个个体都有所贡献,但性构造的每一个因素却不必在所有人身上都一样地强。每个人的发展过程,都有着其特殊的倾向①。

 

    逆向的影响如果我们抛弃惯用的比喻,不再使用性兴奋的来源一词,我们便可以作出这样的设想:所有从身体其他功能导向性活动的路线或通路,其反方向也可以走通。以唇区为例,由于两种功能的同时存在,就使得性满足可以通过对食物的摄取而达到;反过来说,同一个区域的性功能一旦有了障碍,也

 

    ①经过讨论,我们必须这样肯定:每个人都有口腔乐欲、肛门乐欲、尿道乐欲等,而与之相对应的心理方面的特殊性,都不一定是反常或心理症。只有性本能各成分在发展过程中参与的不同强弱程度,才是区分正常与反常的根据。

 

    -- 76

 

    27弗洛伊德文集

 

    可以干扰营养的摄取。根据这一道理,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注意力的集中会造成性兴奋,而性兴奋的具体程度如何又可以影响一个人注意力的集中。心理症的症状常常表现为其他一些不属于性的身体功能的错乱,并且多半能从这些错乱中追踪到性过程的错乱。由此看来,那些模糊不清、看上去似乎不可理解的症状,原来是控制性兴奋之产生的反方向影响。知道了这一点,它就不那么神秘了。

 

    再者,性的紊乱会妨碍身体其他功能,这样一种途径在正常人身上还肩负着另一种使命:经由这一途径,性动机的力量能被引离性目的之外,从而使性欲的升华得以完成。我们承认,对于这一途径,我们除了知道它的存在,除了知道它在两个方向上都可以伸展之外,其他东西还知道得很少。

 

    -- 77

 

    第三篇 青春期的改变

 

    青春期的到来引起了某种变化,这时,幼儿性活动发生了明显改变,最终变为常见的形式。

 

    我们知道,在此之前,性冲动大都局限于“自体享乐”

 

    ,从现在起,它开始寻找外部性对象了;以前每一个局部冲动都单独作出努力,各快感区也自行在其特定的性目的中寻求快乐,现在却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性目的,一个由各局部冲动组织起来去寻求的性目的,这就是生殖目的。由于这一目的的出现,就使各快感区信服于生殖区的权威统治①。由于这个新的性目的在两性身上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性发展也就只能分道扬镳。男人的性发展前后较为一致,因而更易于了解。女人则不然,其性表现有时会以退化的形式出现。既然正常的性生活必须由性对象和性目的两个方面汇聚而成,对它的认识也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这就像挖一座山洞必须同时从两边动工一样。

 

    ①在本书第二篇的注中我已指出,幼儿性欲发展到“性器官阶段”时,由于对象选择的出现,已经接近了最终的性体系。

 

    -- 78

 

    47弗洛伊德文集

 

    在男性中,这一新的性目的就是性产物的释放。这其实并不与以前的性目的相违背,它同样也能得到快感。

 

    事实上,整个性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或最后一个动作)可以带来巨大的快感。这时,性冲动完全受制于延续子孙的功能,一切都为它服务。换句话说,它已经完全变为“利他”

 

    (altruistic)的了。这样一种改造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它的过程适合原先的总倾向,从而与其中包含的所有“部分冲动”

 

    在性质上相类似。

 

    这里发生的事情也同其他场合一样,当新的关系和新的构造需要复杂的机制去完成时,如果不能及时而妥善地建立起新的秩序,病态的紊乱便有可能发生。总之,性生活中所有病态的紊乱都可看作是发展过程遭受抑制的结果。

 

    第一节 生殖区的首要性及前期快感

 

    从以上所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整个发展过程的主流及其最终目的,但对其中发生的某些转变,我们迄今仍不清楚,有许多谜还要求我们作出回答。

 

    青春期内最明显和最典型的发展历程,便是外生殖器的显著发育。我们知道,在童年的潜伏期里,它的成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相当受压抑的。与此同时,内生殖器也发育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足以泄出性的产物或足以承受这些产物,从而导致一个新生命的形成。这个十分复杂的器官在一段时间是闲置着的,它总是期求着那大显身手的机会。

 

    这个器官可以通过刺激而引起兴奋。根据观察,这种刺

 

    -- 7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7

 

    激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来源:一。来自外部世界,经过我们所熟知的那些性感区传导给它;二。来自内在的有机世界,其作用机制仍有待于研究;三。来自那储积着外来印象和承受着内在刺激的精神世界。这三个方面的刺激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一种可以称为“性兴奋”的特殊状态,这种兴奋状态涉及着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某些显著变化。在精神上,表现出一种奇特的和极为急切的紧张感;在肉体上则表现为性器官的明显变化。这种兴奋状态的确切含义,是要作好做爱的准备,或者说,乃是性行为的预备动作(表现为阳具的勃起及阴道腺液的分泌)。

 

    性紧张伴随着性兴奋而来的紧张,关系着一个目前尚难以解决、但在解释性的过程时又显得极为重要的问题。尽管心理学界对这一问题仍然众说纷纭,我还是坚持认为,这种紧张感无论如何都有不愉快的色彩。在我看来,这种感觉本身无疑会造成一种想要改变其精神状态的冲动,其表现是浮躁不安。

 

    这当然极不合乎一般所谓性快感的性质。但是,假如我们反过来把性兴奋的紧张感当作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我们又会遇到一件与之相反的事实:它最终又会给人一种愉快的感受。这就是说,性兴奋带来的紧张感必然伴随着愉快感。即使性器官尚处于准备期的变化阶段时(如阳具的勃起)

 

    ,便已经伴有明显的满足感。究竟这种不愉快的紧张感与这种愉快的感觉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有关快感与痛感的问题,仍然是当今心理学中最弱的一环,现在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就事论事,尽量避免触及整

 

    -- 80

 

    67弗洛伊德文集

 

    个结构。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旧的快感区是如何适应于新的秩序的①。我们看到,还在性兴奋的准备阶段,它们就已经被委以重要任务。以眼睛为例,它本来离对象的距离最为遥远,但在追逐对象的时候,却是最常用到的。它时常被一种特殊性质所吸引。这种性质乃是从性对象身上发射出来的。一般人常用“美”这个词去称呼这种性质。我们则把这种存在于对象身上的奇妙性质称之为“吸引力”。

 

    吸引力一方面造成快感的出现,一方面又造成性兴奋的剧增,把尚在沉睡状态的性激动唤醒。至于其他快感区的刺激效果,如手的抚摸等,也有着相同之处。一方面是造成快感的准备阶段上的各种变化,这种变化本身引起更大的快感;另一方面性紧张也相应的增加。如果快感不能继续涌现,它便会一举变为极明显的不愉快感。

 

    另一种情况也许把问题说得更清楚,例如,假如当时有一个尚未达到性兴奋的快感区(如女人的乳房)

 

    被人抚摸,这种抚摸本身便会引发快感,但它同时又唤醒了性的兴奋,因而要求得到更多的快感。真正的问题在于,前一种快感为什么竟能引发要求更多快感的欲望。

 

    前期快感的形成机制然而快感区所担负的使命是相当明确的,从上述例子中所作出的结论适用于一切情形。先是它们自身的激动所造成的相当程度的快感,这种快感又增加了紧张感,紧张感又注定造成特定量的动能,以使性行为能够完成。这种行为的最

 

    ①我曾在《被虐待症的利益问题》一文的第一部分里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 8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7

 

    后一部分乃是由一个快感区达到相当激动之后完成的。先是生殖区本身,即阳具的龟头被它的最适合的对象,即阴道的粘膜所激动,经由这个激动所带来的快感,又通过反射而产生动能,最后将性的产物排出体外。这最后一种快感使人达到如醉如狂、飘飘欲仙的境地,与早先的各种快感在发生机制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完全是一种经由排泄而达到的快感满足,原欲的紧张感至此便完全消失了。

 

    对这两种快感(一个是经由快感区的激动,另一个得自精液的排泄)

 

    ,我认为极有必要赋予不同的名称,以便把它们区别开来。我们把前一种快感称为前期快感(fore-pleasure)

 

    ,把后一种快感,即性活动得到最后满足的快感,称为终极快感(end—pleasure)。

 

    前期快感大体同儿童期性冲动所供给的快感相同,但幅度较小;终极快感则是随着青春期的变化,最新才出现的。有关快感区的这一新功能,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化语言加以表达,这就是:儿童期所曾取得的前期快感形式,均为这种新的功能贡献一份力量,以便在最终的满足里得到更大的快感。

 

    最近我又在精神生活的另一个极为不同的领域里,发现了类似的情形,这就是:少量的快感可以诱发出更大量的快感。在这一领域中,我们也有机会更深入地探讨快感的性质①。

 

    但是,前期快感与幼儿生活之间可能出现的病态关系,同

 

    ①参阅我在1905年发表的《交谈谐趣与潜意识的关系》一书第四章的最后部分。

 

    由交谈谐趣的技巧而得到“前期快乐”

 

    ,转移了内在禁制而得到更大的快乐。

 

    -- 82

 

    87弗洛伊德文集

 

    样也会渐渐加强,在前期快感赖以表达的机制里,的确存在着一种危险,对正常的性目的造成极大的威胁。不管在性的预备过程中的哪一个阶段,假如它带来过多的快感和过少的紧张感,问题就会相应发生。经验证明,这种有害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一快感区(或与之相当的“部分冲动”)早在儿童期便已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强烈快感。假如再有其他一些有利于使之固置的因素起作用,成年后便会发生强迫性行为——阻止前期快感向终极快感的发展或前进。许多性反常形成的机制的确就是如此。它们的明显表现就是:在性的整个过程的某一预备动作上逗留不前。

 

    假如生殖区的首要性早在幼儿期便已描绘出来的话,因前期快感而造成的性机制功能的失败便可以得到避免。童年期的后半阶段(即从八岁到青春期)

 

    ,常常有助于此事的形成。

 

    在这种年岁中,其生殖区的表现已和成人相差无几了,假如这时通过性感区的满足经验到某种形式的快感,它们便是激动的感觉和预备性的变化发生的地方。

 

    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结局仍然是漫无目的的,性过程不能继续进行。除了这种快感的满足之外,即使在儿童期里,便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性紧张。不过这种情况比较稀少,因而不太常见。由此可以了解,为什么在讨论性欲的来源时,我们已有充足的理由去声称,这个过程本身便已兼有性满足和性兴奋了。人们也许早已明白,在我们探讨性的真相的过程中,开始时把幼儿和成年人的性生活分得太清楚了。我们此时不得不作出一些矫正,这就是:幼儿性欲不但表现在偏离正道的人的性生活里,在正常人身上也有着明显的表现。

 

    -- 8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7

 

    第二节 性兴奋问题

 

    对于那种与快感区的满足同时出现的性紧张感的来源与性质,我们还未曾涉及①。有人认为,这种紧张感乃是经由某种方式来自快感本身。这种肤浅的见解,非但不可能,而且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在性物质排出的最大快感中,不但不会产生紧张,而且会消除一切紧张。这说明,快感与性紧张的关系只能是间接的。

 

    在正常情况下,唯有性物质的释放才能中止性的兴奋。

 

5

 

    除此之外,性紧张与性产物之间,还有其他种种基本的关系。

 

    在那些禁欲者中间,性的活动只能在晚间凭借梦境幻化出来,这种性活动也能释放出性物质,从而带来快感。每一次发泄的间隔虽然不定,但又不是无法预料的。对于梦遗机制的以下解释,似乎很有道理:造成这种性紧张并以这种幻觉式的间接方式发泄出来的,是积聚而未得发泄的精液。性欲可以预先消除这件事,同样说明了这个事实。

 

    在没有精液蓄积时,非但性的动作不可能完成,就连快感区的激动状态也消失了。

 

    这就是说,即使有了适度的刺激,也不再带来快感。我们由此可以知道,要想刺激起快感区,相当程度的性紧张(或物质积聚)是必不可少的。

 

    ①令人深思的是,德文中“Lust”一词的解释,十分忠实地描绘了性兴奋时的情景:给人带来满足,同时又造成更大的性紧张。

 

    “Lust”一般有两种含义,一义指性的紧张感觉,另一义指性的满足感觉。

 

    -- 84

 

    08弗洛伊德文集

 

    我们由此而想到,正是性物质的积聚才产生和维持了性的紧张。我想一般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的。这些储积的性产物会对储存器的器壁造成压力,从而激动了脊椎中枢,这种紧张状态会继续向上传递,最后为最高级的神经中枢所觉察,造成意识上常见的紧张感。如果快感区的激动能增加性的紧张,这只有一个可能的途径:各快感区早已通过生理上的通路与这一中枢区联系着。

 

    它们大大增加着激动的强度,如加上适量的性紧张,就可以引发性行为的特殊动作;如性紧张不足,它们便只能刺激性物质的增加。

 

    这种人人都信服(连克拉夫特。伊宾描绘性过程时也很相信)的理论,也有一定的弱点,这就是:它只适于说明成年人的性活动,而忽略了下面三种特殊情况:这三种情况分别是儿童,女人和阉割后的男性。在这三种人中我们根本找不到男人特有的那种性产物的积聚,因而不能用上述方式去解释。但即使在这些人中,各快感区依然会服从于生殖区的统治。但在这些特殊情形中,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运用性产物的积聚而得到完满的解释。

 

    内生殖器的过分强调性的兴奋在相当程度上和性物质的产生无关。这一说法可以在阉割后的男性身上得到说明。他们的原欲常常逃脱了手术阉割的伤害,而得以保持,因为对意欲摧毁的行为,在手术后仍然存在。

 

    所以我们听了C。里格尔的下述观点后,大可不必感到奇怪。里格尔认为,男性性腺如果在成年之后再除去,便不会对这个人的性心理产生新的影响。

 

    这就是说,性腺通常与性欲无关,男人阉割后的情况只不过再一次证实了

 

    -- 8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8

 

    我们很久以来从卵巢割除中悟出的道理,这就是:性腺的割除并不能消除心理的性特征。当然,如果在青春期之前性心理较微弱的年代里实行阉割,便可以达到以上目的。但在这种情况下,性心理的消失除了因为性腺的丧失外,还有其他一些抑制其发展的因素在起作用。

 

    化学理论对脊椎动物加以性腺割除(割去睾丸或卵巢)以及对这类性器官施行种种移植手术的动物实验,为解决性兴奋的起源问题投下一道曙光。这些实验皆标明了性物质积聚的重要性。有些人(如E。斯坦纳,Steinach)已经能通过这种实验使动物的雌雄互变,并且使它们的“心一性”

 

    行为(Psy—choAsexuol)

 

    也随着肉体特征改变而改变。

 

    实验发现,在性腺中影响性特征的力量不是存在于产生精子或卵子的部位,而是从那些可称为“青春腺”的间隙细胞的分泌中产生出来。未来的研究很可能会指明,这种青春腺的分泌物也是两性的。因此,有关高等动物的双性理论原来有着解剖学的基础。

 

    当然,它们很可能不是体内唯一能制造这种促成性兴奋及性特征显现的器官。不管怎么说,这样一种新的发现同我们所熟知的甲状腺对性起的作用是极为相似的。我们相信,性腺的间隙组织会分泌出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血液的传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的变化,从而引起性的紧张感。

 

    有关这种“毒”性刺激仅表现于某一特定部位的情形,我们常常在某些误入人体的毒素的作用中见到。实际上,即使单纯从理论角度来研究那些导向性过程的单纯毒素或生理性的刺激,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事实上,我对这一假说并没

 

    -- 86

 

    28弗洛伊德文集

 

    有什么偏爱的地方。我所要吸取的,是它的根本精神,或者说,只保留性作用要受化学变化的影响这一事实。只要保留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对这种现象作出更新的或更合理的解释。就我所知,有一件极为重要、但又很少为人们注意的事实,对这种化学理论是十分有利的,那就是:因为性生活受到扰乱,而导致其病的心理症患者,他们表现出来的症兆,与那些对吗啡或其它东西成瘾的人中毒或突然戒掉时发生的情景有着极其相似之处。

 

    第三节 原欲理论

 

    这种认为性兴奋有着化学基础的理论,同我们为了理解性生活的心理表现而提出的一种辅助性概念不谋而合,这种辅助性概念就是“原欲”

 

    (Libido)概念。所谓原欲,乃是指一种或大或小的力量,可以以它来测定性兴奋领域内的不同过程及这些过程的变态表现。在我看来,即使原欲,也依据它的源泉和它属于何种心理过程而各有区别。不同原欲之间不仅有量的差异,而且有质的区别。我们之所以要从其他心理能量中把原欲能量分离出来,是为了表达这样一种假设:机体性活动是经由特殊的化学变化过程而获取其营养的,性兴奋不仅来自所谓的性部位,更多的是来自全身各器官。这样我们便为自己建立起一种原欲量子概念。我们称它在心理中的表现为“自我原欲”作出区别,我们还可把自我原欲称为“自恋原欲”

 

    (ego—Libido)。这种自我原欲的产生、增加、分配和转移,将对我们观察到的“心一性”现象作出有力的解

 

    -- 8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8

 

    释。

 

    然而只有当“心理能”投注(Cathexis)于性对象上面,化为“对象原欲”

 

    (object—libido)时,精神分析的研究才能最终探明这种自我原欲的情形。这时,我们看到的是它聚集或固置于对象上(或离开这些对象而投向另一些对象)的状态,这就是说,是它化为个人性活动的状态。这时候,原欲本身却暂时地或部分地消失了。对“转移型心理症”的精神分析,可以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借鉴。

 

    至于“对象原欲”

 

    ,我们也曾指出,它会从对象撤回,在一般时间内以一种紧张力呈现自己,最后终于收回到自我之中,再度变成自我原欲。为了与“对象原欲”作出区别,我们还可把自我原欲称为“自恋原欲”

 

    (narcisis—tic—libido)。

 

    在精神分析领域,要想达到“自恋原欲”的疆界,似乎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所能做的,还只能是在这条鸿沟的这一边远远探视这“自恋原欲”的活动,并构想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我看来,自恋或自我原欲乃是一个很大的储仓,投资或投注出去的能量从这里出发,最终又回到这里。自恋原欲对自我的投资乃是从孩提时代便已经存在的一种原始状态,以后又因为原欲的不断发散,这一现象遂被掩蔽而积存于最低层。

 

    我们之所以构想出这套原欲理论去解释心理症及精神病的病态状况,原在于用“原欲”这一简单明白的词去表达所有可见的现象和可知的过程。不难理解,自我原欲的自然(或命定)

 

    倾向在这里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它甚至可以去解释那些更深层和更严重的精神病态。但与此同时却又有一个

 

    -- 88

 

    48弗洛伊德文集

 

    问题出现:我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精神分析法,迄今为止还只能为对象原欲的“变型”提供一些比较确切的资料,目前仍不能从自我原欲所处的那片浑沌不清的能源中,把自我原欲单独分离出来①。因此现在我们还只能靠推想来缔造原欲理论。

 

    如果有谁追随荣格(C。

 

    G。

 

    Jung)

 

    ,运用他的方法精简原欲概念,试图使它与精神本能的整体完全吻合,就会使精神分析观察的一切成果付诸东流。

 

    刚才我已指出,性功能有其特殊的化学基础,这一点最能容许我把性本能的兴奋同其他精神活动分开,从而使“原欲”的概念依然保持前面所说的那种较狭窄的意义。

 

    第四节 男女之间的分化

 

    众所周知,男女性特征的明显分化始自青春期。分化的结果对以后人格的发展,与别的因素比较起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男女之间的天性方面的差别,甚至在婴儿期便已经很明显了。以性抑制(害羞、厌恶、同情等)为例,它在女童身上就比男童身上来得早一些,而且受阻碍的程度也要小一些。女童的性潜抑倾向更为明显,性的“部分冲动”也多呈现被动的形式。然而快感区的自体享乐活动在两性中却并无多大区别。正因为二者有着这一共同之处,我们就不能断定,在青春期前的儿童时代,便已有了性的分化。

 

    至于在自体享乐和自慰式的性表现方面,我们甚至认为,女童

 

    ①参阅我的《论自恋》(1914)。

 

    “自恋”这一词原为艾里斯所首创。

 

    -- 8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8

 

    的性活动完全是男性风格的。事实上,假如我们仔细推敲“男性的”与“女性的”这两个词的确切含义,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管是在男人还是在女人身上,原欲都必然是男性的,只有它的对象才分为男人和女人①。

 

    男人与女人的首要快感区除此之外我还要补充一点,即:女人的主要快感区在阴蒂(citoris)

 

    ,它和男性的阳具相类似。我们观察到的所有女童的自慰行为,差不多全都与阴蒂有关,而同其他一些对以后的性功能相对来说较为重要的外生殖器无关。除了极少数例外情况之外,我们不能设想女童除了阴蒂手淫之外还能被诱导去做什么。女童身上偶发的性兴奋,常表现为阴蒂部位的痉挛。它的经常勃起使女童即使不用特殊关照,也能正确地理解异性的性表现,她们只以自己性过程的特殊感受来猜

 

    ①有关“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区别,在常人看来似乎不证自明,但在科学理论中,这一问题却最为混淆不清。它们可以有三种含义,这就是:“男性”

 

    与“女性”有时表示主动与被动,有时则有生物学的含义,有时则表示一种社会学的含义。三者之中以第一种为最基本和最重要,而且也是心理分析学常常采用的一种。举例说,当本书说到原欲是“男性”时,它便是指它永远是主动的,甚至在它追逐被动性目标时亦如此。至于“男性”与“女性”的生物学含义,则最容易理解,精子与卵子以及它们各自的不同功能,在这里决定了个体的性别。主动性,以及与主动性有关的种种现象(如强有力的肌肉、侵略性、更强烈的原欲)

 

    ,一般与生物学角度的男性相关,但这种关系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在某些动物中女性反而是主动者。第三种,即社会学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则是实地观察男女个体之后的结论。

 

    这种观察使我们理解到不管从心理学还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一个人都不可能是纯粹的男性或纯粹的女性,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发现两性的特征,他本人也是主动与被动的混合体。

 

    -- 90

 

    68弗洛伊德文集

 

    度男童便成了。

 

    我们如果想了解一个女童如何变成女人,首先应弄清引发阴蒂激动的根源。我们知道,对男孩来说,那使他的原欲得到明显发展的青春期,在女童都是性潜抑得到进一步加强的阶段,这一点尤其表现有阴蒂性活动方面。在他身上的男性特征(开始人是双性的)

 

    也在这种潜抑作用中逐渐减少。

 

    青春期的潜抑作用在女人身上是性抑制的加强,而在男人身上却是其原欲的进一步被刺激,它的能量也得到增加,随着男性原欲的加强,对“性”的估价也愈来愈高,而女人愈是拒绝和愈是否认其性欲,对方对她的估价也就愈高。

 

    由此便导致一场男对女的追求。

 

    性行为一旦开始,首先激动起来的自然是阴蒂。阴蒂的作用是把这种激动传达给与之紧邻的女性性器官上面,这就好像是用一小堆易燃的干松枝引起硬木的燃烧。然而这种刺激的转移作用又常常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年轻的新娘全无感应。假如阴蒂区不愿放弃其激动的状态,这种麻木不仁的现象可能就要持续很久,这常常是婴儿期性活动过度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女性性冷感常常是表面的和局部的,她们的阴道虽然麻木,其阴蒂和其他快感区却绝非不能激动。导致性冷感,除了生理的因素之外,还有精神上的因素,但它同样也受潜抑作用的影响。

 

    假如性感的激动能顺利地从阴蒂转移到阴道上面,以后女人性活动的首要区就会完全改变;比较而言,男人从儿童到成年期的整个过程中都无需这种交换。女人之所以容易患心理症(尤其是歇斯底里症)

 

    ,其根源就在于女性的首要区的

 

    -- 9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8

 

    转换以及青春期的潜抑作用上。这样一些现象同女性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第五节 对象的寻求

 

    生殖区的首要性在青春期得到正式确立。这之后,男人那勃起的阳具便急切地要指向新的性目的——穿过那能够激动其生殖区的“空洞”。再则,从儿童时代便已开始的对象寻找的准备工作,在这一期间也已经在心理上完全就绪了。最初,当性满足仍然与摄取营养的活动合为一体时,性本能就指向一个存在于婴孩体外的性对象,这就是母亲的乳房。以后,当小孩子认清了那个使他得到满足的器官属于另一个人的人体时,性本能便失去了性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性本能就变成了“自体享乐”

 

    ,直到这一潜抑期过去之后,与性对象的关系才得以重建。这就难怪吸乳的婴儿被当作一切爱恋关系的原型了。因此,在这之后的任何一种对象寻找,只不过是对这种爱恋关系的重新发现而已①。

 

    婴儿期的性对象但是,即使在性行为同摄取营养的活动分离之后,这种最原始和最具威力的性关系仍然存在。它总是促成对象的选

 

    ①精神分析学告诉我们,对象寻求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依赖性的”或执着性的(执着于婴儿期的原型对象)

 

    ;第二种是自恋性的,这就是在人群里重新寻找自己的“自我”

 

    ,后面的方法更容易导致病态。

 

    本文论及的第一种,与后面一种无关。

 

    -- 92

 

    8弗洛伊德文集

 

    择,重建那失去的(与对象结合的)快乐。在整个潜伏期内,儿童都在学习怎样去爱那些满足他们的要求和使他们从失望中跳出来的人。这其实只不过是那种吸吮母乳的原始性感模式的一种延续。这种把儿童对照料者的爱恋和尊敬视之为性爱的做法,使某些人听起来很不顺耳。我认为,如果精神分析能更深入一步的话,上述事实是一定会被证明的。孩童与任何照料者之间的交往,都会源源不断地带给他性的激动以及快感区的满足。通常情况下照顾他们的总是母亲,而母亲对幼儿的感情又源自于她本身的性爱:她总是抚摸他,摇晃他,甚至吻他,明显地把他当作一定完整的性对象①。如果母亲发现她所有的爱抚都会激发孩子的性本能和加强这种性本能在日后的强度,她或许会感到自疚的,因为在她看来,这一切爱抚都是正常的,是一种纯洁的爱,与性无关。更何况她在这种爱抚中除了不得已之外,总是有意避免触动小孩的性器官。但我们知道,性本能并不是只有在生殖区受直接刺激时才激起的,即使那些被人们当作与情爱无关的动作,日后也必须影响到生殖区的感受。最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如果母亲多了解一些性本能在整个心智生活的发展(包括一切道德的和精神的成就)中的重要作用,她的这种知识就会使她不再过多地指责自己了。归根结底,她只不过执行了她的天职,教导孩子如何去爱。不管怎样,一个小孩必须成长成一个性欲旺盛的健康男人,在一生中任何刺激都会激惹起性的

 

    ①假如你认为这段文字是“乱伦的”

 

    ,你最好读一读艾里斯的关于母子关系的文章,他的观点与我的几乎相同。

 

    -- 9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8

 

    冲动。当然,父母的过分溺爱会引起孩子的性早熟,从而造成危害。因为对这些被宠惯的孩子来说,一旦长大之后,他们就会受不了哪怕一丁点的爱抚的失去或减少。小孩会永不满足地要求父母的爱,这也是他将来会变成心理症患者的最清晰的迹象。反过来,那些具有心理病态的父母,比较起来,也更容易表现出过分的情爱。他们的这种过分宠爱的行为会使小孩沾染上心理症的症状。这就是说,那些患心理症的父母往往把他们的疾病传给子女,这种传递是经过一种比遗传更便当的途径进行的。

 

    幼儿不安对儿童本人来说,他从小就表现得好像知道他们以照料者的依赖有着性爱的意味。儿童不安的根源就在于他们害怕失去自己所爱的人。因为同一个缘故,他们也害怕每一个陌生人。假如握着亲人的手,他们在黑暗中也不感到害怕。有些人往往指责保姆,说她们讲的妖怪和吸血鬼的故事把孩子吓破了胆。其实这是高估了这些故事的功效。实际上,只有那些本身有着胆小倾向的小孩,才会被鬼怪故事吓倒,对于其他小孩来说,在听这种故事时是无动于衷的。只有那些承受着过多的抚爱、性本能过分、过早发育和难以让他们满足的小孩,才变得如此胆小。在这一点上,小孩同成人是相似的,当他们的原欲不能满足时,便要把它化为不安和焦虑。

 

    反过来说,当成人因原欲不能满足而焦虑不安时,也表现得像个孩子:一个人独处时,就觉得害怕。这就是说,一旦他离开所爱的人,便失去了安全感,并试图用一种带孩子气的方

 

    -- 94

 

    09弗洛伊德文集

 

    式来缓解这种恐惧①。

 

    乱伦的堤防由此我们得知,双亲对儿童的过多情爱有可能过早地唤醒其性本能(也就是说,还在青春期的生理状态未达到之前)

 

    ,致使其心荡神驰,最终在生殖系统中表现出来。假如儿童幸而躲过了这一关,他成年之后的柔情将指导他如何去选择对象。儿童选择性对象的捷径无疑是用他童年期间那具体微妙的原欲爱恋对象为其对象。

 

    但由于性成熟往往后向延迟,所以他们仍有相当充裕的时间,去建筑起防止乱伦的堤防和其他一些对性施加抑制的途径。这自然导致一种血亲不可通奸的道德律令。这样一来,便在其对象选择活动中,排除了他童年所爱恋的人。对这道堤防的敬畏,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所确立的一种文明要求。社会总不愿使家庭的关系过分亲密,以至阻碍了更高级社会单位的形成。正因为此,社会中每个人(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都会竭尽其所能,疏松他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在儿童时代独一无二和一刻

 

    ①这里对“幼儿不安”

 

    之根源的解释,我的灵感得自于一个三岁的男孩,当时他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大叫:“姑姑,跟我说话,这里很暗,我害怕!”他姑姑回答说:“那有什么用处,你又看不到我。”孩子回答:“不,如果你说话,这里就不暗了。”

 

    这说明,他害怕的不是黑暗,而是他所爱的人离开他。

 

    他自己心里明白,只要能证明他爱的人仍在附近,也就安心了。

 

    精神分析在这里得到一个重要收获。

 

    心理症的焦虑不安,来自于原欲,或者说,是原欲转化的产物,二者的关系有如醋和酒。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参阅我的《精神分析引论》第二十五章。不过即使在那一章中,问题也没有完全澄清(这个问题最终解决可参见弗氏《精神分析新论》的第三十二章——译者注)。

 

    -- 95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9

 

    不可缺少的关系。

 

   

 

    但是,对青年人来说这种最早的对象选择只在他们的想象中出现。

 

    青年人的全部性生活也都局限于纵情的幻想之中,这些幻想绝大多数都不易实现②。

 

    在这些幻想里,幼儿期的种

 

    ①这种阻止乱伦的堤防可能是人类发生史上的一项成就,它和其他道德禁忌一样,在许多人身上已成为一种遗传的天性(参阅我的《图腾与禁忌》)。但是,精神分析仍发现,个人对这种乱伦诱惑力的反抗是很吃力的,他们常常幻想甚至实际上超过这道堤防。

 

    ②青春期幻想,应追溯到久而弃之的童年期的幼儿性探索。但他们有时也会在潜伏期未结束之前就出现。它们有可能全部或多半停留在潜意识中,因而不能较确切地指出它们的开始时间。它们对许多症状的发生都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它们实际上就是这些症状的准备期,引导着潜抑了的原欲成分在其中寻求满求。

 

    同样,它们还是夜幻想(或梦)的原型,受到前一天白昼中某些刺激的影响(其实,那些与之相关的梦就是这类青春期幻想的原型,见《释梦》第七章第一节)。

 

    某些青春期幻想极为典型,而且十分普遍地可以见到,因而似乎与个人的经验无关,例如,有些病态的青年常常幻想他听过自己双亲做爱时的声响,或幻想他童年时曾被爱自己的人诱奸,或幻想那时有人要阉割他(见《精神分析引论》第二十三章的“原初幻想”)。此外,他还会幻想自己在子宫里的日子,甚至想象出身体于其中的种种感受。

 

    他还想象出所谓的“家庭浪漫史”

 

    ,从这种浪漫史中可看到,随着自己的长大,对双亲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转而持一种反抗的态度。伦克(Rank)在《英雄诞生的神话》中,还证明过这种幻想与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

 

    恋母情结的确是心理症的核心或其内涵的基础部分。

 

    这一情结代表着幼儿性生活的高峰,因此而对成人的性生活造成决定性的影响。每一个诞生于这个世界的儿童,总有一天要面对这个情结提出的难题。任何一个过不了这一难关的人都会变成心理症患者。随着精神分析学的深入,这一情结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你才能从众说纷纭的各种见解中区别出什么是精神分析所主张的东西。在另一篇文章里,伦克还将恋母情结远溯至胎儿期,因而认定这一情结有生物学基础。

 

    与以上稍有差别的是,他认为生产时的焦虑所造成的伤害性影响,才是防止乱伦的真正力量。

 

    -- 96

 

    29弗洛伊德文集

 

    种倾向会一再显示出来,但这时已经与幼儿期有所不同了——主要是已有肉欲的成分参与其中了。在这些倾向中,最重要的是对父母亲的性冲动,他们已经按照不同的性别分别受到自己异性的母亲或父亲的吸引了。这就是说,儿子总喜爱母亲,女儿则亲近父亲①。

 

    随着对这种明显的乱伦幻想的克服和放弃,青春期中最重要和最痛苦的精神历程也就得以完成了,这就是脱离父母的管制。这个历程对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因为只有发生这一事件,上下两代之间的对立才可能出现。

 

    当然,在人类必须经历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总会有些人因受到阻挡而裹足不前。在这一阶段,某些人也不能摆脱父母的管制,只能不情愿和不安全地撤消对他们的情爱,有些则干脆就不能撤回。

 

    女儿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往往在到达青春期之后,她们仍然保留着全部幼儿式的爱。

 

    这种爱会使父母感到极为欣慰。但令人深思的是,这样的女孩在结婚后往往不能尽到妻子的本分。

 

    她们往往是冷淡的妻子,对房事显得似乎可有可无。由此可以看出,性爱与对父母的纯净之爱原是出于同一个根源,只不过后者是幼儿期原欲的固置罢了。

 

    我们愈是深入观察病态的“心一性”发展,就越能发现乱伦式的对象选择的重要性。由这种性“放弃”所造成的结果是,心理症患者用来“寻找对象”的“心一性”活动的全部或大部都闭锁在潜意识里。那些一方面过分渴望情爱,另一方面又过分恐惧性生活的真正需求物的女孩子,不可避免

 

    ①参阅《释梦》第五章第四节论述伊底帕斯王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的部分。

 

    -- 9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9

 

    地要在其性生活中实现其所谓的“非性爱情理念”

 

    ,或是把自己的原欲隐藏于一种不会引起自责的情爱之后,这就是将自己的生命紧紧依附着幼儿期的爱恋上。这种对父母或对兄弟姐妹的爱恋,大都复萌于青春期。精神分析可以直接告诉这种人,他们事实上正在同自己的血亲恋爱。因为透过这种症状和这些症状的其他一些表现,精神分析已经摸清了他们潜意识中的思想,最后又把这些潜意识的东西转移成意识的东西。同样,当一个健康的人因失恋而致病时,同样也是因为他的原欲退回到自己幼儿期所依恋的对象上所致。

 

    幼儿对象选择对以后的影响即使一个人能有幸地逃过原欲固置到乱伦方面的倾向,也不可能全然摆脱它的影响,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年轻男人的初恋,往往是对一个成熟女人的恋情,女孩也会不知不觉地爱上一个有权有势的老人。这明显是我们刚才所讨论的那一阶段发展历程的余音回响。其实,这样一些被爱的人,只不过是他们的母亲或父亲的活生生的身影①。有时虽不太明显,但每一次对象选择,几乎都离不开这种原型。对于男子来说,总在寻找一个能替代其母亲形象的女人,因为这个形象从他幼小的时候,便已占据着他的心灵。因此,如果他的母亲仍然活着,母亲就有可能对这个替代她的人十分不满,甚至充满敌意。由于幼童与父母之间的这种关系在决定他后来选择性的对象方面极为重要,所以任何一种对这种关系的干扰(或损害)

 

    ,都将对他成年时的性生活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①参阅《男人选择对象之一异型》。

 

    -- 98

 

    49弗洛伊德文集

 

    即便是情人的嫉妒心理,也要追溯到其幼年的情况,或者至少要受到幼年经验的强化。如果双亲之间不时发生争执,或者他们的婚姻不愉快,他们的儿子便很有可能在性的发展中发生错乱,甚至出现心理症。

 

    儿童对双亲的情爱乃是幼儿心灵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它往往在青春期重新苏醒,对他的性对象的选择方向起指导作用。但这并不是影响性选择的唯一力量。其他一些恒久的素质,同样也源自童年的经验,这使他的性的发展不止指向一个方向,影响其性对象的选择的原因也是极为复杂的①。

 

    性颠倒的预防在性对象选择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是,它必然指向异性。

 

    但我们都知道,要想指向异性,并不是轻而易举便能达到的。

 

    青春期后的初次冲动免不了会迷失方向。通常情况下,这种迷失尚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

 

    德索(Desoir)曾于1894年正确地指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常常和同性结成感伤的伴侣。

 

    能够抵制性对象的这种永久颠倒的最强大的力量,无疑来自于异性性特征间的相互吸引力,当然,我们并不打算在这儿阐明此事。但必须指出,仅仅这样一个因素还不足以消除性颠倒,消除性颠倒的还有其他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性的权威禁忌。在那些不把性颠倒视为违法的地方,总能发现有相当多的人表现出这种倾向。另外,我们还看到,男人在幼儿时代受到其母亲或其他女性照顾时的情爱,总会出现于

 

    ①人类情欲生活的表现复杂多样。

 

    恋爱时那不克自制的性质若不是追溯其童年影响的持续,是难以理解的。

 

    -- 9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9

 

    日后的记忆中,这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导引他们去接近女人①。另外,由于他们早年的性活动总是受到父亲的阻挡,便使之与父亲之间形成一种竞争关系,这种关系也有利于他们远离同性。上述两种因素也适用于女孩,她们的性活动总是时时受到母亲的监视,从而对同性滋生了一种敌对情绪。这对她们日后的性对象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使之走上正常的方向。那些受男人教育的男孩(在古代,老师总是由奴隶充当)

 

    ,似乎更容易导向同性恋。今天,那些出身贵族名门的男人最多出现性颠倒,其原因只能归结于他们多使用男仆以及母亲对儿子的疏远。我们在某些歇斯底里患者中发现,那些因为父母离婚、分居或过早死亡而失去父母一方的孩子,其全部爱情皆被剩下的一个所吸收,因而决定了这孩子在日后选择性对象时所期望的性别,终于导致了永久性的性颠倒。

 

    第六节 概  要

 

    现在是应该对以上的论述加以概括的时候了。从性本能的对象和目的方面的变态现象出发,我们探究了这些现象究竟是出自于先天倾向,还是来自于后天的经验。依靠精神分析法的帮助,我们很快地弄清了那些离正常状态还不太远的为数众多的心理症患者的性本能状态,从而解答了上述问题。

 

    ①此处可参阅非兰克齐的《一种生殖器理论的证明》。

 

    在这本书中虽然想象成分很多,仍很有趣。高等动物的性生活,都远溯其生物进化的历史。

 

    -- 100

 

    69弗洛伊德文集

 

    我们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发现了每一种性反常倾向,这种反常倾向被证实是造成心理症症状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心理症其实是性反常的另一种表现(或负面表现)。鉴于性反常现象的广泛存在,我们便得出结论说,性反常这种特性乃是人类性本能中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癖性。在成熟的过程里,唯有经过机体的变化与精神的压制,性行为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我们由此而希望去证实这一基本癖性的幼儿期便已存在。有许多限制着性本能发展方向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上面所指出过的羞耻感、厌恶、怜悯、社会所建立起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权威力量等等。这样一来,我们便把一切脱离常态的性变异看作是整个性发展的中断和幼稚病。

 

    虽然上述基本癖性(性反常)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但它们同真实生活的影响力之间乃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另一方面,既然这些根本癖性并不单纯,性本能本身当然也就应看作多种因素的聚集。但在性反常现象中,这些因素却又一一分离出来,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因此,性反常一方面可以说是正常发展的中断,另一方面是正常本能的分崩离析。所有这一切都意在指出,成年人的性本能来自幼儿期的多种冲动,这多种冲动组织合并起来之后,又指向一个单一的目的。

 

    在解释了为什么在心理症患者中性反常倾向占据优势之后,我们又证明了,这种倾向的主流一旦被“潜意识作用①”

 

    ①这不仅适用于心理症的“负面的”

 

    (negative)性反常倾向,同样也适用于“正面的”

 

    (Positive)

 

    ,或一般人所说的性反常。

 

    后者不止来自幼儿倾向的固置,也常常是因为性发泄的其它方向受阻之后才退化为这样一些反常倾向,因此“正面的”性反常也可以用精神分析疗法治疗。

 

    -- 10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9

 

    阻止后又如何导向旁道而形成病态症状。由此我们很自然地探讨了儿童时代的性生活。我们发现,人们极为错误地否定了幼儿性本能的存在,他们的性表现也被视为不正常或不常见。我们的研究证实,这种看法完全脱离了事实。幼儿性活动的根基是与生俱来的,其实,还在摄取营养的时候,他们便享受了性的满足。后来他们又常常通过吸吮手指等类的活动对这种满足的体验进行重复。但看起来幼儿的性活动并没有同其他身体功能同时并进,在经过了二岁到五岁间的繁盛期之后,它又进入了所谓的潜伏期。在这一期间,性兴奋虽不曾中断,能量的积存却在继续着,但主要是用来达到性以外的目的——一方面使性的成分带上社会性情感的甲盔,另一方面又通过潜抑作用和反向作用建造起日后用来防阻性欲的堤防。由此可以得知,把性本能限定于某一特定方向的力量在幼儿时代就已经打好了基础,以后经过教育的帮助,舍弃了反常的性冲动,最后才得以完成。

 

    在幼儿期的性冲动中,有一部分可能逃过这些而表现为性活动。另外,我们还发现了幼儿的性兴奋的多种来源,其中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来源,是从快感区的适当兴奋中得到的满足。我们认为,皮肤的任何一个部分以及任何一个感觉器官,都很可能是一个快感区。只不过有些快感区特别敏感,稍受刺激便借助某种机制而兴奋起来。其实,性兴奋只不过是机体中许多活动达到一定程度时的副产品,尤其是那些伴有强烈感情因素(不管是苦是乐)的机体活动,就更容易引起这种性的兴奋。所以说,在性本能尚未与对象相结合的幼儿时代(开初时当然没有性对象)

 

    ,其性兴奋的主要特征是自体享乐的。

 

    -- 102

 

    89弗洛伊德文集

 

    一个不可怀疑的事实是,生殖区快感似乎远在童年时代就已经露出痕迹。它可能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同其他快感区一样,在适当的感性刺激之下获得满足;另一种是通过一种我们尚不清楚的方式,从其他一些来源中获得满足(如通过一种特殊的联系渠道,同时造成快感区的性兴奋)。

 

    令人遗憾的是,我现在还不能对性满足与性刺激之间、生殖区与性欲的其他来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

 

    我们从心理症的研究中发现,在儿童性生活刚刚开始之时,性本能的诸成分便已经开始聚合。开始时,是由口唇快感扮演着主要角色;第二个性器官前期的聚合则以肛门快感与虐待癖的出现为特征;只有到达第三期时,真正的生殖区才参与其中,性生活最终定型。

 

    这之后我们又惊异地发现,在幼儿期性生活(从二岁到五岁)中,其实早已开始了性对象的选择,在这一选择活动中,所有的心智活动差不多都牵扯进去了。因此,虽然这一阶段各种不同的本能成分尚未汇聚,性目的也不确切,但性活动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乃是以后形成的确切的性体系的预备和重要先驱。

 

    人类的性发展被潜伏期分离成两个阶段,这件事值得引起注意。

 

    我认为,这也许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但它有时又带来了心理症倾向。据我所知,在人类的动物近亲中,还没有发现这种现象。我认为,人类的这种特性很有可能开始于人种刚刚出现的史前期。

 

    现在我们还不能明确地肯定,幼儿期中究竟有多少性活动属于正常的,不会危及其未来发展的活动。幼儿性表现大

 

    -- 103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99

 

    部分是自慰性质的。

 

    许多经验证明,外在的影响和各种引诱,可以导致潜伏期的中断或者停止,这就引发了儿童性本能的各种各样的性反常表现。可以这样认为:任何这类早熟的性活动,都将减低儿童的可教育性。

 

    虽然我们对幼儿期性生活的知识还不太完整,缺点漏洞很多,但仍然不得不继续探讨青春期的来临所带来的各种变异。我认为,在这一期间有两件事是关键性的:一、所有性兴奋的其他来源都开始服从于首要的生殖区;二、开始了寻找性对象的历程。这两件事在幼儿时代仅仅有所萌生,前者是经过“前期快感”机制而得以完成的。这就是说,在以往,虽然有性的兴奋和满足,但基本上是自体之内的,现在却变成了一种为达到新的性目的(性产物排出)

 

    的预备性动作,这个新的性目的的形成,将带来无比的快感,使性的兴奋消失。

 

    在这之后,我们又探讨了性欲中男性与女性的分化。我们发现,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女人,青春期的女子还必须再经历一段潜抑作用,抛弃幼儿的男性性特征,以突出其首要的生殖区。至于对性对象的选择,我们发现,真正左右其选择倾向的,是幼儿对他的父母或照顾者的爱恋,这是一股潜伏于童年期、至青春期又复苏的力量。但是,由于防止乱伦的堤防已经建立,对象便不再可能是他们(父母或照顾者)

 

    ,而是同他们相似的外人。最后我们还需要指出,在这一段位于中间阶段的青春期里,肉体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并不平行,直到有一天,强烈的情欲冲动震撼了生殖器的神经系统,才使情欲功能的身心两个方面合为一体,从而达到正常状况。

 

    -- 104

 

    01弗洛伊德文集

 

    阻止性正常发展的因素在这一漫长的发展历程上,每一步都有可能受到阻止或固置。诸种力量汇合时的任何失败,都有可能造成性本能的分崩离析。对于这一点,我们早已在许多场合中指出了。现在我们所要进行的,是对种种干扰发展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分别加以评判,弄清楚它们究竟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才造成这种伤害。

 

    以下我们列举的因素,不可能每一个都重要,但如果要一一加以评判,那自然还要有一种勇于应付困难的勇气才行。

 

    体质和遗传我们最先想到的自然是“先天性”的变态性体质。这也许是所有因素中最应该看重的部分,但它只能从患者日后的表现中去推知,因而不能确切弄清。总体上说,造成这种变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性兴奋的许多来源中有一两种特别强化的缘故。但是,即使在正常人身上,这种癖性强弱不等的情况,也是存在着的。由此我们又推知,很可能有一种完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因素直接导致了这种异常的性生活。对这种生活,我们可以称之为“变质性”的。这种“变质性”又是由遗传而来。有关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在我以精神分析法治疗过的患严重歇斯底里症和强迫性心理症等患者中,我发现有半数以上病人的父亲在婚前得过梅毒,有些还得过脊髓痨或全身麻痹症,有的则在其病历上查到以前患过病毒。

 

    必须特别加以声明的是,从那些后来患心理症的儿童身上,绝对看不到患遗传性梅毒的症兆,梅毒遗传的唯一影响,是他们那变异的体质。我并不主张父母患梅毒是导致子女心理症

 

    -- 105

 

6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101

 

    体质的必不可少的原因,但是我仍然相信,我所发现的这层关系,绝对不会是偶然的或不重要的。

 

    关于性反常的遗传情形则一般不易为人所知,因为患者总是有意地避开人们的调查。但我们仍有理由把心理症方面的情形应用到性反常现象上面,因为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心理症患者与性反常患者往往来自同一家庭;这种病症在两性之间的分布上,也十分有意思。假如一个家庭有一个男人(或几个)患了“正面的”性反常症,其女人必然会在其天生的女性潜抑倾向的作用下,成为“负面的”性反常者(即歇斯底里症患者)。由此可以判定,这两种病症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后天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讲,假如有人认定,构成性生活的各种体质因素一旦形成,便即刻决定了性生活的样式,我们同样不能同意。

 

    在我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那种种制约着“性”的力量仍然会发展出来,而且每一种力量都构成性欲的一个支流,它的强大和削弱,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些后天的影响往往决定着最后的结局。那些大体相似的体质一般会受到下面三种后天的影响,从而导致差别极为悬殊的结果。

 

    一、潜抑作用假如在发展过程中,这种过于强大的先天性倾向受到潜抑作用的钳制(当然绝不会被彻底废除)

 

    ,最后的结局将大为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兴奋固然会像以往那样出现,但它们在精神上已受到阻碍,因而不能达到目的,最后只能走上旁门歪道,以病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性生活可能相当正常

 

    -- 106

 

    201弗洛伊德文集

 

    (就有限的意义说)

 

    ,不正常只表现在心理上。经由精神分析法对这种心理症的分析,我们现在对这种病症已相当熟悉。

 

    这种人的性生活一开始时与性反常患者极为相似,大部分患者早在幼儿阶段就已经有了性反常行为,有些还将这种性反常行为持续到成年之后。这时,由于某些内在的原因(通常是在青春期,有些还要晚些)

 

    ,潜抑作用开始出现,性行为于是受到阻止,从此之后,心理症便取代了性反常状态,然而现有的性冲动仍然存在。

 

    这正如那句格言所说,“年轻的妓女会变成老尼姑。”只不过在上述情况下,“年轻”的时间持续得太短罢了。总之,性反常可为心理症所取代这一事实,明确地告诉我们,它也像我们以往所提到的“性反常和心理症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家庭的不同性别的成员中”

 

    的事实一样,同样证明了心理症乃是性反常的负面。

 

    二、升华作用先天病态倾向发展中受到的第二种影响是升华作用。这种作用能使得性欲的过强激动找到一个出口,从而对其他方面做出贡献。这使得本来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倾向,成为一种能大大提升精神工作效率的因素。从这里我们发现了艺术创作的一个源泉。我们曾经通过对升华作用的完全或不完全的解析,对那些有着高超的天资和艺术气质的人物的性格作了有意义的探讨。

 

    这种探讨发现,这种人的性格乃是高效率、性反常和心理症三个方面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总体。另一种升华作用表现为反向作用造成的抑压。这种抑压在幼儿潜伏期中就已表现出来,在有利的条件下甚至可以持续终生。

 

    我们所说的一个人的“性格”

 

    ,其建构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性

 

    -- 107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301

 

    方面的东西,另外还有自幼儿时代便已固置的本能冲动,经过升华之后而达到的成就,还有其他一些用来有效地防止无用的反常性冲动的装置①。幼儿期的种种奇特的性反常因素常常是我们一部分德性的来源,因为它们均能通过反作用,刺激德性的成长②。

 

    三、性欲的释放假如我们认为这种异常的先天倾向在发展中仍然保持其原来的构造关系,它就应该随着成熟期的到来而变得更加强化,其结局无疑是反常的性生活。人们对这种异常先天倾向的分析,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一个像样的结果。但有些例子同这种解释是相当吻合的。许多这方面的专家主张,这种性反常的固置必有特定的前提,这就是:其性本能天生就比较弱。这种极端的见解我当然不能完全同意,但只要换一换说法,事情就比较明显了,这就是,这种性反常的前提乃是因为构成性本能的某一特殊部分——生殖区——的先天性脆弱。由于这种脆弱,就不能使其他性活动统一于它的统治之下,致使它们的活动分崩离析,不能为生殖功能服务。换言之,由于生殖区的软弱,青春期内原来应该发生的各要素的

 

    ①在某些性格构成因素中,我们甚至可以追踪到它们与某些特殊快感区的关系,如顽强、节俭和一丝不苟的特征与肛门区的关系,野心与强烈的尿道快感区的关系等。

 

    ②左拉对人类天性有过相当敏锐的观察,他在《生之欢乐》中曾描述过一个愉快而无私的小女孩,她能毫不犹豫地为她爱的人牺牲自己的一切(金钱、对未来的希望等)。然而这个小女孩在幼年时却大不一样,她总是渴求别人的照顾,稍不称心或稍被冷落,便发脾气,表现出一种近乎残酷的行为。

 

    -- 108

 

    401弗洛伊德文集

 

    聚合现象便不能发生,致使性欲中其他一些较强的部分取而代之(代替生殖区)

 

    ,从而形成了性的反常。

 

    偶然性的因素在性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再也没有别的影响力能和潜抑作用、升华作用和性欲的释放这三种后天因素相提并论的了。

 

    对造成前两种作用机制的内在原因,我们还不太清楚。潜抑作用和升华作用也许可以当作先天素质的一部分,或者说,仅仅是此种素质在生活中的表现。每一个持这种主张的人,必定会得出“性生活的最终形态乃是先天体质自然发展的结果”的结论。但明眼人不难看出,个人在儿童期和成年期内所经历的某些偶然事件,必定也会对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发展中,先天体质因素与后天偶然因素相比,究竟谁重要一些?现在还难于作出评判。仅凭理论推断,我们也许会高估前者,但医疗实践都一再强调后者的重要性。但我们决不可忘记,这两者之间乃是一种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体质的因素必须等待具体经验的刺激,才能表现出来;反过来,偶发因素自然也要有体质上的基础,方能生效。在大多数例子中,其实都有一种“互补体系”在起作用。这就是说,其中一种因素的消减,必定伴随着另一种因素的增强,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一些特殊的例子,作为这两个极端情况的一种而存在着。

 

    假如我们比较注重童年期的早期经验所造成的偶发因素,我们的观点就更合乎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单一的病因体系划分为二:一种是气质的(dis-positional)

 

    ,另一种是确定的(difinitive)。

 

    前者包括天性和偶

 

    -- 109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501

 

    发经验,聚合为一种素质;后者则纯属日后的创伤经验,所有伤害“性”

 

    的发展的因素,都会造成一种退化作用(regresAsion)

 

    ,使人回复到较早期的发展上去。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原来的题目上面,一一列举那些作用于或影响着“性”发展的因素,其中有一些,本身就是一种作用力,有些则是这种力量的表现。

 

    性早熟在这些因素中,最明显的是性早熟。性早熟无疑是心理症的病因之一,但它还不能成为这种病症的根本原因。早熟表现为幼儿潜伏期的中断、缩短和中止,而其性的表现总是反常或错乱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性抑制不完全,另一方面由于生殖系统的发育不全。这种错乱的倾向可能持续下去,也可能已经由潜抑作用而成为造成心理症症状的动因。但不管怎样,性早熟总会使得高级的心智能力在日后更难控制性本能。除此之外,它还增加了性本能冲动在精神上的表现。性早熟常常同其他智能的早熟同时出现,这样一来,它就往往出现于一些能力强、智力高和名声特大的人物的幼年时代里。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即与智能同时早熟的情况下)

 

    ,它无论如何也不会像前面单独出现时那样,有着致病的危险。

 

    时间因素同性早熟一样,其他一些因素还与发生时间的早晚有关,这很值得研究。各种本能冲动开始出现的时间顺序似乎早在物种发生史中便已经决定了。从它们的出现到它们被新出现的本能冲动所取代,或经过某种强有力的潜抑作用而窒息,所经历时间的长短,都是一定的。但是,即便在时间顺序和时

 

    -- 110

 

    601弗洛伊德文集

 

    间长短方面,同样也有变态现象存在。这种变态常常对最终的结果起决定性的作用。一种倾向与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倾向之间在出现顺序上谁先谁后,是至关紧要的。因为潜抑作用的效果不可能逆行,时序关系上发生的变化,往往导致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结局。

 

    另一方面,那些极为强烈的本能冲动,往往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举例说,那些在后来表现为同性恋的人,最初时与异性关系中的冲动就相当强烈,那些在童年期表现得奔腾激越的情感,不一定会保持下来并继续控制成年人的性格,最后它们很可能趋于消失,而由一种完全相反的倾向代替。目前我们还不敢涉及整个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对时间顺序的干扰,这恐怕涉及着种种生物学甚至历史学的问题,尚有待人们作进一步探索。

 

    早期印象的持久性。

 

    “性”的种种早期表现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这恐怕是由一种还不十分清楚的精神因素决定的。对这种精神因素,我们现在还只能假定它是一种心理观念。我个人认为,为了与事实相符,我们必须想到,凡是后来变成心理症患者或性变态的人,都对早期性印象有着持久的或敏感的反应,因为同样的早期“性表现”

 

    ,其他人对其并没有深刻的印象。他们不至于身不由己地对其加以重复,也不会让性本能终生肆虐横行。这种早期经验的持久性有可能取决于造成心理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精神因素:这种病人内心往往充满过去记忆的片断,这些片断远超过其新近的印象。

 

    事实证明,这个因素明显来自心智教育,而且与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与此相反,野蛮人则往往被称为“只生存于这一瞬间

 

    -- 111

 

    性爱与文明。性学三论701

 

    (当时)

 

    的可怜的孩子“。

 

    ①由于文明与性的发展之间有着反比关系(我们现存的社会结构就是这种反比关系的结果)

 

    ,儿童的性生活过程对低级的社会文化形态并不重要,对高度发展的社会而言,却是异常重要的。

 

    固置作用刚才提到的许多精神因素,再加上某些偶发经验的刺激,构成了幼儿性欲得以发展的温床。后者(即偶发经验,特别是其他孩子或成年人的引诱)往往凭前者之助,固置为永久的性异常。我们在后来性生活的变态现象以及心理症中看到的那些对正常性生活的偏离,根子大多数都出在幼儿早期印象里(许多人仍以为这一时期没有性欲)。

 

    造成这种症状的直接原因,则包括体质、性早熟、早期印象之持续性的增加以及性本能因外界影响而受的刺激。

 

    最后必须承认,对性生活的上述探讨,仍有许多令人不能满意的地方,因为我们对构成性欲本质的生物学历程仍一无所知,所以不能从我们的零散的知识中构造出一套足以包含常态与病态情结的理论来。

 

    ①幼儿性欲的肉体表现如果显得特别强烈,也会导致其印象的持久性。

 

    -- 112

 

    儿童的性启蒙——致M。福斯特的公开信滕守尧 译

 

    -- 113

 

    性爱与文明。儿童的性启蒙901

 

    亲爱的先生:当您要求我对儿童性启蒙问题发表看法时,我相信您所希望得到的是一个医生的独立见解,是他利用行医实践对这一问题作的专门研究,而不是像有些学术论文那样,仅仅读过几篇论述这个问题的论文,便产生出自己的所谓“看法”。

 

    我清楚地知道,您对我科学研究的每一个进展,都十分关心。

 

    您不像我的许多同事那样,只是因为我把性生活中的某些纠结和“心理一性”构成看作是导致一般性心理变态的重要原因,就拒绝听取我的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贵刊最近对拙著《性学三论》(在本书中我详尽地描述了性本能的构成,以及性本能在为完成其性的功能的发展过程中所受的种种干扰)

 

    作了充分地肯定和好评。

 

    下面我要回答的问题是,可不可以让儿童知道一些有关性生活的真实情况和懂得一些性的基本知识。如果可以这样做,应该在多大年龄和以什么样的方式为最好。我觉得,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应该首先提出我自己的想法。

 

    我感到,对上面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作出回答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我感到迷惑的是,上述第一个问题何以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论。我们究竟有什么必要向儿童和年轻人隐瞒人类性生活的知识呢?是不是因为害怕这样做会在他们尚未成熟之前,就唤起他们对这类问题的兴趣?是不是想通过隐瞒事件的真相来阻碍他们性本能的发展,直等到他们自己发现文明社会所能允许的那种唯一的发泄方式?人们是否觉得儿童如果不接受外在影响的刺激,他们自己永远不会想到去询问、理解和认识那谜一般的性生活真相?人们是否真地想使他们相信凡是与

 

    -- 114

 

    01弗洛伊德文集

 

    性有关的东西都是卑鄙可憎的,所以老师和父母才尽量不让他们知道这些事情?

 

    我的确无法知道,在上面列举的种种缘故中,究竟哪个是人们习惯于向儿童隐瞒性生活真相的根源。我唯一知道的是,上述种种理由统统都是愚蠢可笑的,我甚至感到,如果对它们作出认真批驳就等于是抬高了它们。但我记得,在伟大的思想家和人类的朋友莫尔塔都利(multatuli)的一封信中,曾有过下面几行字,恰好可作为上述问题的绝好的回答。

 

    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在我的心目中,某些事情简直是太神秘莫测了。

 

    使儿童的幻想保持纯洁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这种纯洁却不等于无知。恰恰相反,如果向一个男孩或一个女孩隐瞒一件事情,就会引起他们更大的怀疑,好奇心会使人们更急于去窥探一件事情。假如这件事被公诸于众,而且谈论时不带大惊小怪的表情,它就不会唤起那么大的兴趣。如果这种无知状况一直维持下去,儿童或许会安于现状,但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儿童总要同别的儿童接触,读书也会引起他对这件事情的思考,再加上父母总是对这件他认为神秘莫测的事情摆出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似乎碰也碰不得,就使儿童更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儿童对这件事情稍微知道一些,而且是在一种十分秘密的情况下知道的,他的兴奋度就会大大升高,纯洁的幻想也就不复存在了,脑子里总是装着这种‘下流’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已形同罪人,父

 

    -- 115

 

    性爱与文明。儿童的性启蒙11

 

    母还以为他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犯罪呢?“

 

    对这一问题,我们再也找不到比这更绝妙的回答了。当然,我们还可以把它说得再详细一点。说穿了,在对待性的问题上,成年人之所以对儿童持一种神秘的态度,或许是因为他们感到问心有愧,或是作贼心虚。但有时可能出于另一个原因:他们自己对这件事情就有着认识上的错误,因而也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一般人总认为儿童没有性欲,只有当他们的性器官成熟时,性欲才开始出现。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误解,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错误的。我们很容易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纠正这一错误,一旦得到纠正,人们就会认识到出现这样一个错误着实不应该。事实上,新生婴儿一出生,也就把性欲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某些性感会随着乳房的发育而产生,而且在儿童早期便已经出现了。

 

    可以说,在青春期之前能逃避某些种类的性行为和性经验的儿童为数极少。我在《性学三论》中已对这一问题作过详细论述。关于这本书的情形,我在上面已经提到了。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认识到,生殖器并不是人体中唯一能够提供快感的部分,何况人的本性已经决定了,即使在幼儿期,也免不了对生殖器的刺激。在人生的这一阶段,某种程度的性感快乐是通过对各个不同的皮肤区(性感区)的刺激产生的。某些生物性的冲动,如伴随着某些情感状态的兴奋,也都可以造成性感的快乐。如伴随着某些情感状态的兴奋,也都可以造成性感的快乐。对于这一时期,H。艾里斯曾使用“自我享乐期”这样一个名词去称呼,我觉得这一称呼是有道理的。所谓青春期

 

    -- 116

 

    21弗洛伊德文集

 

    (发身期)

 

    ,仅仅是指这样一个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殖器官在所有快感区中跃居首位,成为快乐的主要源泉,从而迫使性行为服务于生育。这样一种行为(性变)自然要受到某种抑制,而在那些后来变为性反常和心理症患者的人中,这种行为只能部分地完成。另一方面,儿童早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就已经能够将爱情的大部分心理表现呈示出来,如体贴、热心、嫉妒等等。由于这样一些心理表现往往与肉体的性兴奋关系密切,所以儿童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毫不怀疑的。

 

    简言之,儿童早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其爱情就已经成熟了,不过这时他们尚不具生育能力罢了。可以肯定,这种神秘感只能阻碍他们的理智对这一行为的理解,而对它的身心方面的感受却是永远阻止不了的。

 

    儿童开始从理智上对性生活之谜感兴趣,并希望知道这方面的东西,要比我们一般人想象的早得多。如果儿童的父母不经常遇到我下面要讲的情况,他们将会因为自己竟然未发现自己孩子在这方面的兴趣而懊悔不已,或者在他们发现了这种情况而觉得不得不管时,就要想方设法地去压制或窒息它。我认识一个聪明过人的男孩,他名叫赫尔伯特,今年已经10岁了。

 

    他的精明的父母一向不愿用强力去压抑这个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尽管他自己从未从仆人那儿受到过任何性的诱惑,但有一段时间他却对身体的某一部分特别感兴趣起来,他称这个部分为“小鸡”

 

    ①。还只有三岁时,他便问母亲“妈妈,你也有小鸡吗?”他母亲回答:“当然有,那又怎

 

    ①即男性生殖器。——译者注。

 

    -- 117

 

    性爱与文明。儿童的性启蒙31

 

    样呢?“以后,他又反复向爸爸提出这个问题。大概在同一时期,他还被带到一个牧场,在那儿他第一次看到人们给母牛挤奶,便喊叫起来:”看哪,牛奶从小鸡嘴里流出来了!“这句话是以一种十分惊奇的口吻说出来的。在三岁到三岁零九个月时,他就能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能力对事物作正确的分类。例如,当他看到水从机车中流出来的情形时,就说:”看哪!

 

    水车也在撒尿了,可怎么见不到它的小鸡呢?“他稍稍想了想之后又说道:”狗和马都有小鸡,桌子和椅子都没有小鸡。“

 

    最近,他又看到父母给刚出生一个星期的小妹妹洗澡的情景,他仍不失时机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的小鸡还小,等她长大了小鸡就大了。”

 

    (我还听到过与他同一年龄其他小男孩,对性器官的识别问题上也持相同态度。)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小赫尔伯特并不是一个好色的小孩,即使连不健康的倾向也提不上。

 

    在我看来,由于他还没有受到犯罪感的压抑,这对他还没有恐惧心理,所以在表达对性的感想时就特别真实,可以说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儿童所关心的第二个大问题(也许是一些年龄大得多的儿童)

 

    ,是“孩子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个问题常常是在不受他欢迎的小妹妹或小弟弟出生以后提出来的。这也是一个经常缠绕在那些尚未成熟的人的头脑中的一个最古老和最关紧要的问题,那些擅长解释古老传说和古老神话的人,往往从司劳克斯向俄底浦斯提出的谜语中隐约地察觉到这个问题。托儿所的阿姨们向孩子们作出的回答,往往会伤害儿童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探索精神,也是使儿童对其父母的信任感的第一次打击。从这次之后,他们就不再信任成年人了,而

 

    -- 118

 

    41弗洛伊德文集

 

    且开始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性的问题)放到心里。从下面一封信中可以看出,这种好奇心在那些较大些的儿童身上会变成一种痛苦的折磨。这封信是一个十一岁半的失去母亲的女孩写的,因为她同她的最小的妹妹一样,由于对这个问题百思不解,才写信问她的姨母:“亲爱的玛尔阿姨,盼望您能写信告诉我,您的克丽丝和鲍尔是怎么生出来的。您一定知道,因为您已经结了婚。我们昨天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而且想弄个水落石出。我们没有别的人好问,您什么时候能到萨尔斯堡来?我和妹妹怎么也想象不出鹳鸟会把小孩子叼来。特露黛想到大鹳鸟是用一件衬衫把孩子卷上之后再叼来的。我们还想知道,鹳鸟怎么会从池塘里把小孩叼上来,我们从来没有在池塘里见到过小孩子呀!再恳请告诉我们,在您得到您自己的孩子之前,您是怎样知道这些事情的。请您把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吧!

 

    吻您一千次。

 

    您的好奇的侄女莉莉

 

    我并不相信,这样一封诚恳的信会给这两个姐妹带来满意的答案。事实也正如此。不久之后,这封信的作者便患了心理症。这种心理症产生于无意识生活中无法回答的问题——迷狂性的忧虑。

 

    我认为我们拿不出任何像样的理由拒绝回答儿童们渴望

 

    -- 119

 

    性爱与文明。儿童的性启蒙51

 

    知道的问题。我敢说,如果教育者的目的是通过尽早窒息儿童之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便产生一种受到社会之高度赞扬的“良好行为”

 

    ,那就再也找不到比在性问题上对儿童进行欺骗,或是通过宗教手段对其施行恐吓更加有效的方法。的确,那些有着较坚强性格的人是可以承受这些影响的,他们将会背叛和对抗父母的权威,最后导致对一切权威的反抗。当儿童不再从父母长辈那儿获得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时,他们便在私下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或是试图找到一种答案。这种答案往往是对实情的猜测和荒诞想象的奇妙混合。他们常常在私下相互传播着关于这类事情的种种说法。由于这些年轻的探索者自身的犯罪意识,所以很容易把每一种与性有关的东西都看成是恐怖的或讨厌的。这样一些儿童对性的见解是很值得加以收集和验证的。在经历过这样一种经验之后,儿童对性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态度便失掉了,对多数人来说,这种正确的态度很难在今后的年代里出现。

 

    看起来,对于如何向儿童解释性秘密的问题,大多数学者,不管他们自己是男是女,都认为应当向儿童进行性的启蒙教育。但他们提出的种种建议——关于这种启蒙应该何时进行和怎样进行——往往又很笨拙,所以使人不得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他们看来,在这种事上冒险并不值得。从我所读过的某些文章来看,F。

 

    E。

 

    艾克斯坦发表的那些写给他十岁的儿子的迷人的信①最为典型。这些信所展示的是一种习惯性的教育方法:先是尽量拖延,使儿童晚知道有关性的

 

    ①见F。

 

    E。艾克斯坦,《儿童的性教育问题》,1904年。

 

    -- 120

 

    61弗洛伊德文集

 

    知识,最后不得不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向他们吞吞吐吐地解释一番,虽然只讲出了事实的一半,而且为时已经很晚,却还要以一种严肃的语言和故弄玄虚的神秘口气去讲述。人们总是以“我怎能向孩子讲这种事情?”这样一个问题为理由,对父母不去做这件事持同情态度。因此认为最好还是不要求父母向孩子们讲这些事情。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里,而是一开始就不要给儿童造成这样一个印象:似乎那些有关性生活的事实要比其他一些不适于他们理解的事实更神秘一些。要做到这一点,一开始就要从容地或自然地对待性的问题,使之像儿童应该知道的其他一些问题一样,得到正常的理解和探索。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们提到性的问题时,学校和教师不要有意地阻挠和干涉,在那些讲解动物世界的课程中,应当把生育和繁殖这一重大事实包括进去,而且要给予应有的强调和重视。与此同时还要指出,人的机体在这方面与高级动物并无本质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家庭中的气氛不再压抑儿童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很可能发生下面的这样的事情,在一个托儿所中,一个小男孩对他的妹妹说:“你怎么会以为孩子是由鹳鸟叼来的呢?人是一种哺乳动物,怎么可以设想一只鸟会生出别的哺乳动物的孩子呢?”

 

    这样一来,儿童的好奇心就不会变得无法忍受,因为他们在每一个阶段上提出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满意的回答。儿童在十一岁左右就应该知道一些有关人类“性”活动的特殊环境以及这种活动的社会意义等知识。而在给儿童行按手礼的年龄将比任何其他年龄更适合于接受性方面的指导。因为这个年龄的儿童已经完全知道了性活动的身体动作,因而更应该让他们了

 

    -- 121

 

    性爱与文明。儿童的性启蒙71

 

    解一个人应对这种本能的真正满足所负的社会责任。在我看来,在对儿童的性启蒙中,完全应该采取这种循序渐进的指导方式,这种教育应该是先由学校开头,中间不应间断。由于它充分考虑到按照儿童的不同发展期给予不同的性知识,所以能成功地避免种种危险。

 

    我认为,法国人采用的方式在教育科学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法国教育中,已不再使用问答教学法,而是先由国家指定一本入门书,书中对儿童将来具有的公民的地位、权利和应负的道德义务作了初步的介绍。

 

    但遗憾的是,在这种基本教育中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它完全回避了性的启蒙。这是一个应当引起教育家和改革者充分注意的大问题。在有些国家里,竟把对儿童的教育全部或部分地交给牧师去作,这些牧师使用的方法当然十分不实用。因为没有一个牧师会同意人与动物在本性上是相同的说法。

 

    在他看来,灵魂不死是伦理教育的基础,因而永远不能放弃。在这儿,我们又一次清楚地看到了用旧瓶装新酒的愚蠢。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从根本上推翻现行体制,仅从枝节方面着手改革,改革是永远不可能的。

 

    -- 122

 

    论儿童的性理论滕守尧 译

 

    -- 123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91

 

    如果我们完全忘记道德律条,设想自己是一种纯粹的思维生物,并从另一个星球上观看地球上发生的事情,那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的一切对我们都将是新鲜的,而其中最能吸引我们注意的将是人类中两性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尽管这两性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区别又是那么明显,所以即使是浮光掠影的一瞥,也能将这种区别看出来。

 

    在儿童眼中的两性,是否也是这个样子呢?

 

    看起来,儿童并没有把上述基本事实作为他们的出发点。这就是说,他们一开始时对两性间的区别并不太感兴趣,因为他们从记事起就知道有一个父亲和一个母亲,这几乎是一种理所当然和不容置疑的事实。同样,一个小男孩对于他的姐姐(她只比他略大一二岁)

 

    也会持同样的态度。

 

    可以肯定,儿童的求知欲并不是由这一事实自动促成的,只有当他与另外一个刚出生的儿童“遭遇”时(例如在他刚刚两岁时,母亲又生了一个小孩)

 

    ,才会在其自我追寻(寻根)

 

    冲动的激励下,产生出求知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他一时失去了父母的亲自照顾和关怀(他亲自经验到父母已把原来对他的关怀照顾转移到这个“新来者”身上,他对此很害怕)

 

    ,由于他从此之后,必须同这个新生儿分享原来的一切,所以很快便滋生出某些(敌视)感情,他的思维能力也因此而大大加强了。

 

    一般说来,这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儿童总是对这个新来者表示出一种公开的敌对态度,并通过一种敌对的批评言论发泄出来(例如“让白鹳把他叼回去”等)。在偶然的场合,他还会对这个躺在摇篮里的小东西进行蹂躏和欺侮。一般说来,如果这两个孩子之间年龄相差较大,这种幼稚的敌对情绪就会

 

    -- 124

 

    021弗洛伊德文集

 

    大大减小。举例说,如果过了许多年之后,小妹妹或小弟弟还没出生,他们就会十分盼望有一个玩伴出现(就像他们在别的地方见到的玩伴一样)。

 

    受这样一种感情和思绪的刺激,儿童便开始考虑人生的第一个大问题,即经常自己问自己,孩子是从哪儿生出来的等。

 

    他的发问或许是:“这个极其讨厌的孩子是从哪儿来的?”

 

    这是人生第一个谜(它的反响似乎就是出现在神话和传奇中的无数谜语)这一问题本身,也像其他一切问题一样,乃是某种急迫需要的产物,似乎他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唯一目的,就是想阻止如此可怕的事件再次发生一样。与此同时,儿童的思维这时已不受外部刺激的制约,自由地和独立地进行调查研究。在儿童未受到过分恫吓的情况下,他们迟早要采取一种最简捷的解决方式——直接从他的父母或保姆那儿得到该问题的答案,因为对他们来说,父母或保姆乃是知识的源泉。

 

    不用说,这种方式多数会遭到失败,他们所能得到的不是含糊其词,就是对其好奇心的严厉训斥,或者是用一种神话般的故事搪塞过去。在德国,父母们往往这样回答:“孩子是鹳鸟带来的,鹳鸟从水里把孩子叼了出来。”

 

    我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多数儿童都不满足于这样一种答案,而且对其持一种怀疑态度,虽然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公开表示出来。我认识一个三岁的男孩,这个男孩在听了保姆的上述回答后,竟背着保姆独自跑到一个大湖岸边的城堡上,想从这儿观看水中到底有没有“孩子”。我认识的另一个孩子,同样不相信这一故事。为了表示这种不信任,他慢腾腾的回答说,其实,这件事他知道的比谁都更清楚,带来孩子的不是鹳鸟,而是苍鹭。

 

    -- 125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121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儿童们根本就不相信这一鹳鸟的传说。

 

    经过这第一次受骗(或搪塞)

 

    之后,他们以后便不再信任成年人的解释,他们已经隐隐地观察到成年人是在向他们隐瞒一件犯禁的事情,不让他们知道真相。

 

    为了继续揭开这个秘密,他们只好在暗中进行调查。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也就意味着经历了第一次“心理冲突”。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他们在本能中感到而且十分喜欢的,却无故地受到成年人的斥责,甚至被骂作“淘气”或“顽皮”。由于这种想法与那些被成年人批评因而成年人自己也无法接受的观念正好相反,所以这种“心理冲突”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样一种“心理冲突”发生之后不久,又产生出另一种“心理分裂”

 

    :心理中分裂出两种理念,一种观念被誉为“善”的或“好”的,它的出现即意味着思维的停止,最后变成一种强大的意识;另一种观念由于不断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所以总是提供出新的证据。由于这些新证据不被重视,所以总是被压抑,从而变成无意识的,精神病人那解脱不开的核心情结就是这样形成的。

 

    后来我通过对一个五岁男孩分析以后,又获得了另外一种无可辩驳的证据。通过这种证据,我进一步认识到,母亲在怀孕后,身体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无法逃过儿童那敏感的眼睛的。儿童完全有能力把母亲渐渐变大的肚子同一个婴儿的出生联系在一起。在上述例子中,当这个男孩的妹妹出生时,他已经三岁半。在他四岁零九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能用准确的比喻表达出自己对性问题的清晰见解,当然,他对这种早熟的知识,一般是秘而不宣的,而当他向父母提出

 

    -- 126

 

    21弗洛伊德文集

 

    问题而受到训斥后,他的这种对性问题的好奇心便受到了压制,以后便渐渐忘却了。

 

    因此,那个有关鹳鸟叼来孩子的寓言,其实并不是代表着幼儿对性的看法。事实上,儿童通过对动物性生活的观察(动物很少隐瞒其性交过程)

 

    ,和对动物的经常接近,对上述鹳鸟的故事早已经不相信了。

 

    他们通过独立的观察了解到,幼儿是在母亲身体内成长起来的。这样一来,这个他们一直用心思考的问题,便有可能开始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逐渐地得到解决。但可惜的是,这种逐步进展后来又受到了阻碍而不得不停止下来,这种阻碍是由他们自己杜撰出来的某些虚假的性理论造成的。这些虚假的性理论,大都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特征,即虽然极为荒唐,但每一种说法中又都包含着点滴真理。在这方面,它们有点像成年人在解决那些人类理性难于解决的宇宙问题时的灵感的闪光。后来的事实证明,凡是这些理论中所包含的那些正确的和切中要害的成分,一开始就与儿童机体中活跃着的种种性本能成分密切相关。这就是说,这样一些观念的产生并不是来自随意性的,心理活动和偶尔得来的印象,而是性心理结构的必然产物。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在这儿谈论这些典型的儿童性理论,也正是同样的原因,我们才能在所有那些我们能观察到其性生活的儿童中间发现同样的性理论。

 

    第一种这样的理论表现出对两性间差别的忽略,对这样一种忽略,我们称之为“特殊的原始注意方式”

 

    ,亦即儿童特有的注意方式。依照这种方式,他们认定所有的人,包括女人,都有一个像他自己身上那样的阳具。这一被成人视为正

 

    -- 127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321

 

    常性器官的阳具,在儿童眼里却成为性活动的高贵特区,一种供“自身性欲”的重要“性”对象。儿童对这一器官作出如此高的评价,以至于他们无法想象,一个与他的“自我”

 

    相似的人,竟然会没有这一重要的器官。有时候,一个小男孩偶尔看到他的小妹妹的生殖器时会大发议论,这种议论表明他的上述偏见已经大到足够影响他的视觉的程度。在这种时候,他并不说自己的妹妹缺少什么,而是反复地唠叨(似乎是一种自我安慰,又好像是在自圆其说)

 

    :她的“小鸡”

 

    还小,但当她长大一些时,“小鸡”就会很快变大的。这种认为女性也有阳具的观念,在儿童长大成人后仍然会在梦中出现。例如:在夜梦中,性兴奋往往使他梦见与一个女人交媾:他把一个女人掀倒在床上,正准备性交时,却发现女人生殖器部位有一个直挺挺的阳具。这一景象往往会使梦突然停止,性兴奋也随之消失。远古人类制造的种种雌雄同体的形象与儿童的这种性观念其实是非常相像的。我们注意到,对多数正常人来说,这种雌雄同体的形象并不会引起反感,但是,假如让他们看到某个真人身上的这种雌雄同体性器官,一定会引起他的极大恐惧。

 

    如果这种认为女人也有阳具的观念,在儿童头脑中“固置”

 

    ,它就会无视后来生活中的一切影响,使这个男人永远无法排除其性对象身上一定有一个阳具的幻觉。这样一来,这个男子一旦有了正常的性生活,便很快成为一个同性恋患者,把另一个男人作为他的性对象,因为这个男人的身体和心理特征总促使他把他看作是一个女人。即使他以后结识了某个真正的女人,也不把这个女人当作性对象看待,因为女人缺

 

    -- 128

 

    421弗洛伊德文集

 

    少他需要的性的吸引力。事实上,如果让这种人接触另一种类型的童年生活,这种生活准会使他感到憎恶。一个主要以阴茎的性兴奋支配的儿童,往往通过用手拨弄自己的阳具而获取快乐。如果这种行为被父母或看管他的人看见,就会受到训斥,甚至威胁说他把他的阳具割掉。

 

    这种“阉割威胁”

 

    所产生的效果,会随着儿童对这一部分的看重而增加,换言之,会变得根深蒂固和持久延续。传奇和神话证实了儿童感情中的这种变化,也证明了与这种“阉割性质”有关的恐惧。在以后的年代里,意识只有在偶然的场合才记起这种情结。当这种同性恋的男子在以后亲自看到女人的性器官时,往往把这看作是一种被阉割后的残疾,因为很快他便记起小时候的“阉割威胁”。所以女人的性器官给同性恋患者造成的往往是恐惧,而不是快乐。这样一种特殊反应,并不因为他以后学习了科学知识而改变。更何况有些科学发现认为儿童的上述假设并不完全错误。这就是说,女人同样具有阳具。解剖学已经认识到,女性的阴蒂是一个与男人的阳具同源的性器官。

 

    生理学对女性发展过程的描述对此还作了下述补充:女人具有的这个不再长大的阴蒂,在她的儿童期起着同男孩的阴茎相同的作用(二者有相同的行为)。例如:它同样是一个易兴奋的区域,很容易被触到,而它的兴奋为小女孩的性活动赋予男性色彩。

 

    在女孩的发育期,必须对这种兴奋加以压抑。

 

    只有将这种男性的性欲抛弃,才能使其身体的女性特征发展起来。相反,许多女人性机能的丧失,都是因为她们顽固地依恋于阴蒂兴奋的缘故(这种机能的丧失,包括交媾时毫无快感,或是因压抑的持久延续,导致性生活能力完全丧失,代

 

    -- 129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521

 

    之以歇斯底里症的发作)。

 

    所有这些事实都证明,在这种认为女人也有阳具的儿童性理论中,的确包含着某些真理的种子。

 

    我们还可以极容易地观察到,在这一方面,女童的看法与她的兄弟们是相一致的。她们一开始就对男孩身体的这一部分(阴茎)极为感兴趣,发展到后来,这种兴趣就变成嫉妒。她们感到自己是受害者(被阉割者)

 

    ,希望自己也能像一个男孩一样,用阳具撒尿。当她们表达这种愿望时,总爱说:“我要是个男孩该有多好。”

 

    我们知道,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对自己缺少的东西有所补偿。

 

    如果儿童能从阳具的勃起中获得一些暗示,将会对他们开始时提出的问题的解决起推动作用。这就是说,他们将会感到,那种认为小孩子是从妈妈的身体中生出来的说法,并不是一种正确的解释。那么孩子究竟是怎样来的呢?究竟是谁使得小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生长?

 

    这件事肯定与爸爸有关,爸爸不是经常说,这个孩子也是他的吗?儿童由此又想到,这件神秘的事情肯定与阳具有关。更何况他自己一想到这种事情时,阳具就开始兴奋和勃起,这一事实更证明了以上的想法。伴随着这种兴奋,还会唤起一种模糊的冲动。对这种冲动,儿童不知如何对付——有时会作出一种强迫性的动作,挤压、摔打,甚至捅破一件什么东西。但是,正当他有可能想到母亲身上有一个阴道的事实,此时就仍然不为儿童所知。

 

    我们很容易猜测出,由于这一思路不能成功,很可能使儿童抛弃甚至忘记这一问题。当然,这样一些想法和疑问以后不会彻底消失,而是变成成人思考问题时的种种“原型”

 

    ,但不管怎样,这样一种初次的失败都会对其后来的发展产生坏的效

 

    -- 130

 

    621弗洛伊德文集

 

    果。

 

    由于对母亲身上有一个阴道的无知,就使得儿童产生出另一种想法,这种想法构成了儿童的第二个性理论。即:如果婴儿先是在妈妈肚子里长成,后来又从肚子里出来,这种事情如果真的发生,那只有通过母亲的肛门才行。

 

7

 

    这就是说,在他们的想象中,婴儿只能像粪便那样用力从肛门中排泄出来。如果在以后的童年时代里,这个问题再次被提出,成为儿童独有的思考或两个儿童争论的一个题目,那么作出的解释就有可能是这样的:婴儿是从张开的肚脐眼中生出来的,或者,先要把肚皮划开一道口子。然后才能把婴儿取出来,这种说法恰恰与一则寓言故事中描写的一只老狼生小狼的方式一样。这样一种理论往往被孩子们公开地讲出来,而且留存在他们的记忆里,成为意识思考的一个内容。所以对儿童来说,这种理论中丝毫不包含令他们感到吃惊的东西。这些儿童完全忘记了他们小时候曾经相信的另一种性理论,也不知道这种性理论后来又受到肛门性理论的排挤。与此同时,关于要想排泄大小便的事却可以在托儿所内当众宣布而不感到为难。这就是说,这些儿童尚未远离上述习俗性的成见,对他们来说,说一个人像一团粪便一样生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一种贬黜,因而不会受到唾弃。他们认为,对许多动物适用的泄殖理论,理所当然地适用于人,而且他们自己准保也是以这种方式生出来的。

 

    按照这一理论,儿童们当然也就不同意只有女人才能生孩子。如果婴儿是从肛门出来的,男人也可以像女人一样生出孩子。

 

    一个男孩子会想象自己将来也会有个孩子。

 

    对此,我

 

    -- 131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721

 

    们不必谴责他,说这是一种向女性化发展的变态。因为在这个阶段上,起作用的只有一种,即那种活跃的肛门性欲。

 

    如果这种泄殖理论在童年期的后半阶段仍然保留在意识中(这种情况偶尔会有)

 

    ,他们对于“儿童来自何处”这一问题就有可能作出另一种回答。这种回答当然不再是前期的那种回答,它听上去有点像是一个神话故事。如:一个人吃进去一种什么特殊的东西,于是便生出个小孩。从一个精神病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儿童性理论的痕迹,举例说,一个心理症患者会把给他治疗的医生领到他在墙角排泄的一堆粪便跟着,笑着说:“看,这就是我今天生下的孩子。”

 

    第三种典型的儿童性理论出现于那些偶尔看到父母性交场合的孩子身上。通过这种事件,他们得出了一种关于性的极不完善的概念。不管他们看到这一场合中的多少细节(如两人的位置、发出的声音、或其它性爱动作)

 

    ,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说这是一种“虐待性的性交”

 

    (或者说性交是一种施虐行为)。因为他们亲眼看到强壮的人如何用强力“欺负”弱者,就好像他们在儿童游戏中看到的那种搏斗场面一样(因为在这种场面中,也有某种性的兴奋混于其中)。

 

    我现在还不能肯定,儿童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突然觉悟,把父母之间发生的事件看作是孩子出生的一个必然步骤。但总的看来,儿童并没有领悟到这一点,因为他们总是把这种性爱活动解释成一种暴力活动。但这种施虐概念本身又会造成这样一种效果;使他们回想起自己初次追问孩子从何而来,从而导致阳具勃起时的那种想要做出某种残暴行为的模糊冲动。但下述可能性同样不能排除,即:这种有可能导致对性交秘密发现

 

    -- 132

 

    821弗洛伊德文集

 

    的过早成熟的施虐冲动,其本身就是在模糊记起父母性交场合的情况下激发起来的。

 

    虽然儿童对这种场合还知道的不多,也没有充分利用它来解释自己的疑问,但由于父母同床而卧,这种印象必定会对他发生影响。

 

    这种“性交乃施虐”的性理论(它本来应该作为儿童的性启蒙,却不幸把儿童引入歧途)

 

    ,同样是性本能中某些天然要素的表现形式。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随便哪一个孩子身上找到它的痕迹。因此,这种施虐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真实的,它部分地表示出性爱活动的本质,而且展示出在性交之前男女双方之间的那种“角斗”。在多数情况下,儿童的这样一种概念完全是通过对性交场合的偶然观察而得到的。对这一场面,他只理解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他就似懂非懂了。

 

    在许多婚姻中,妻子常常拒绝丈夫的拥抱和抚摸,因为这种动作不仅不能给她们带来快乐,弄不好还会再次怀孕。在这种情况下,躺在同一张床上假装睡熟的孩子就会得出这样一个印象:母亲这时正在尽力躲避这种暴力行动。在另外一些时候,结婚给孩子造成的印象就是一种不断的争吵:不是高声吵架,就是挥拳动腿。对这样的儿童来说,这样一种争吵在夜间进行是毫不奇怪的。再者,当他同自己的兄弟姐妹和伙伴们接触和交火时,不也是使用同样一些手段吗?这样一种亲身的经验,更使他们对上述“施虐”概念深信不疑。

 

    如果这个儿童第二天早上发现母亲睡的床上有斑斑血迹,他的这种概念就变得更加深刻一步,因为这恰好是证明,昨天夜里在父母之间又发生了一场虐待和反虐待的斗争(而对成年人来说,新鲜的血迹标明性交活动的暂时停止)。

 

    人类

 

    -- 133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921

 

    对“血的恐怖”大都可以从这儿得到解释。儿童的错误,又一次使他不能洞察事实真相,因为显而易见的是,血迹乃是初次性交的标志。

 

    儿童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与“孩子如何出生”这一问题仅有间接关系。这一问题就是:“婚配”的本性和内容是什么?

 

    对该问题有各种不同的回答,这主要取决于儿童对其父母婚姻生活的偶然观察同他们自己那带有愉快感受的冲动是否合拍或一致。所有这种回答的共同点是:婚姻会带来愉悦的报答和满足,但首先要不顾廉耻。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身体中撒尿。”另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似乎表示说话者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比较清楚,即:“男人把尿撒到女人的尿壶里。”

 

    还有些儿童则把结婚看成是“两个人毫无羞耻地向对方露出屁股。”

 

    有些父母通过对孩子的教育,成功地推迟了孩子对性问题的认识。

 

    其中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孩,虽然已经有了月经,仍然不懂性的问题。她从书本中得出这样一种看法:结婚就意味着把两个人的血混在一起。由于她自己的妹妹还未来月经,她就强迫一个刚来过月经的女孩与她“交媾”

 

    ,以便把两个人的血“混合”到一处。

 

    虽然儿童对婚姻的上述观念以后很少被记起,但它们日后对许多心理症患者的症兆却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可以从儿童们作的游戏中看到。在这种游戏中,在一个儿童同另一个儿童之间会作出各种堪称为“婚配”的小动作。以后,这种想结婚的愿望仍然常常以儿童的上述表达方式出现。

 

    例如,有时以一种恐惧的表情或其他类似的表情呈现出来。

 

    这种“表现”乍一看当然是无法理解的。

 

    -- 134

 

    031弗洛伊德文集

 

    以上所说乃是儿童在其幼年时代受其自身性本能的影响而自然产生出来的几种最重要的性理论。我自己知道,这些材料还很不完整全面,而且尚未在这些材料和儿童童年生活的其他部分之间牢牢地联系起来。为清楚起见,我还想在这儿进一步补充几点任何一个经验丰富的人都有可能漏掉的看法。举例说,我们还常常听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性理论:“那人是通过接吻而怀孕的”

 

    ,这种说法明显地表示了对于唇部性感区的强调,就我所知,这样一种理论,多半是由女孩子设想出来的,对于那些其性的好奇心在童年时代遭受到强烈压抑的女孩来说,这种理论常常成为她们发病的根源。我有一个女病人就是因为偶然观察到一种“父亲作娘”

 

    时发病的。

 

    这种“以父作娘”的做法在许多民族中极为流行,其目的大概是为了驳斥对“父权”的怀疑(因为这种疑虑从未消失)。当一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她的一个相当奇怪的“叔叔”便一连几天呆在这个家里,并穿着睡衣接待客人。大概是为了证明生育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完成的,因此在孩子出生后,男人也应躺在床上睡觉。

 

    在儿童长到10岁或11岁时,他们便开始知道一些有关性的知识。一个儿童如果在一种自由的和不受抑制的社会环境中长大,或者说,他有很多机会观看到性生活的真实情况,就会很快地把他知道的东西告诉别的孩子。他感到,通过传递这种知识,自己似乎已长大成人,而且高出别的孩子一头。

 

    孩子们通过外部方式学到的东西多数是正确的。

 

    这就是说,他们已经知道了阴道及其作用,但由于在伙伴们中间传来传去,往往使事实大大走样,有的还混杂着一些虚假的看法,甚至

 

    -- 135

 

    性爱与文明。论儿童的性理论131

 

    还夹杂着年长儿童拥有的性见解。这就使得这样一些理论很难完善,从而不可能解答儿童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正如他们开始时因不知道存在一个阴道而无法真正回答上述问题一样,现在又因为不知道精液的存在而妨碍了他们对整个生育过程的理解。儿童们无法猜测,从男性生殖器中,除了排出尿液之外,还可以排出精液。在少数情况下,一个纯洁的少女会在新婚之夜大发脾气,因为新郎“把尿撒到了她肚子里”。

 

    假如这些知识在青春期之前获得,就会使儿童的对性问题的好奇心重新燃起,但他们这时对性的看法,已不再是典型的,也不再带有幼年期的痕迹了。在我看来,儿童后期对“性之谜”的种种理性解答,并不值得在这儿一一列举,因为它们没有病理学方面的意义。它们的多样性自然取决于一开始接受到的信息,而它们的意义则在于重新唤醒了无意识中孩童早期对性的兴趣。因此,日后发生的手淫之类的性活动,甚至想与父母脱离的冲动,都无不与此有关。无怪乎学校教师经常谴责说,儿童在这样一个年龄上接受这样一些信息,只能使他们堕落。

 

    仅举几个例子就足以证明,这种儿童在自己对性问题的后期思考中,究竟又加进了些什么东西。一个女孩从她同学那儿听说,男人给女人身体中下了一个“蛋”

 

    ,让女人在自己身体中“孵”孩子。

 

    一个男孩同样也听说过关于这种“蛋”的事情,但在他们心目中,所谓“蛋”就是睾丸(因为民间大多数人都把睾丸称为“蛋”)。然而使她最为不解的是,“蛋”

 

    是被阴囊裹住的,它怎么能时时更换?这样一些传闻,很少能解除儿童对性活动之真实过程的种种重大疑虑。女孩子们

 

    -- 136

 

    231弗洛伊德文集

 

    常常以为,性交仅仅发生一次,而且会延续很长时间(如24个小时)

 

    ,而且仅仅一次性交,就能使女人生下所有的孩子。

 

    有人认为,儿童之所以这样说,一定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某些昆虫生殖过程的知识的缘故。但这种猜想并未得到证实,看起来,这样一种理论很可能是由儿童自己创造出来的。另一些女孩子则根本不知道有怀孕这种事,也不知道在子宫里有个小生命。她们以为只要男女睡上一夜,第二天就生出了孩子。玛赛尔。普列福斯特曾把女孩的这一错误想法改造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见他的《女人的信》)。儿童青春期对性问题提出的这种种疑问,一般说来还是挺有意思的,但可惜它们与我要达到的目的相去甚远,所以我不打算在这儿深谈。我想特别提请人们注意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儿童当时杜撰出这样一些奇谈怪论,大抵是为了反驳那些被压抑和进入无意识中的更古老的观念。

 

    谈谈儿童在接受到上述信息后的行为方式同样是很有意思的。对许多儿童来说,他们在性方面受到的压抑是如此之深,以致他们听不到也不愿听到任何有关性方面的事情。这样一种无知状态,还可以延续到更晚些时候,例如,一直到他们幼年时得到的性知识经过医生心理分析再次被披露出来时。我还认识两个10到13岁之间的男孩,他们当然听别人说过有关性方面的事情。

 

    但他们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你的父亲和别的女人当然会干那种事,但我敢保证,我父亲是决不会干出这种事来的。”

 

    尽管儿童在年龄稍大时对性问题的好奇心会改变,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他们早期的行为中找出普遍的东西,这就是:他们都急于要发现他们父母究竟是怎样生出孩子的。

 

    -- 137

 

    诗人与白日梦滕守尧 译

 

    -- 138

 

    431弗洛伊德文集

 

    使我们这些外行人一向感到迷惑的是(在这方面,我们有点像那个给阿瑞欧斯多提问题的红衣主教)那些怪诞的人——即诗人①,究竟是怎样创造出他的作品的?

 

    他用什么东西吸引我们,并在我们心中唤起我们从未有过的种种感情?

 

    当我们向诗人提出上述问题时,他们多半会说,这些问题是无法解释的。即使有个别诗人勉强向我们作出解释,也多半令人不满意。就我们所知,迄今为止,连那些洞察力很强的人,也未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诗人对其想象性材料的选择,也不知他们用什么能力制造出这样一些想象力丰富的材料。但是,即使情况如此不景气,也丝毫没有减少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

 

    假如我们能够在我们自己身上(或与我们相似的人身上)

 

    发现同诗人的想象性创造活动相似的活动,那该有多好!

 

    如果真是这样,只要对我们这种活动细细审查,就有希望洞察诗的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实质。事实上,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作家们一直在设法减小他们同一般人的距离,他们经常鼓励人们说,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是一个诗人的世界,即使世界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人必定还是个诗人。我们当然应该在儿童身上寻找这种想象活动的最初痕迹。我们知道,对儿童最有吸引力和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是游戏。我们不妨这样说,每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儿童的行为,看上去都像是一个正在展开想象的诗人。你看,他们不是在重新安排自己周围的世界,使它以一种自己更喜欢的新的面貌

 

    ①弗洛伊德所说的诗人,实际上泛指一切艺术家。——译者注

 

    -- 139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531

 

    呈现出来吗?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对这个新世界的态度是真诚的,他们对自己的游戏十分当真,舍得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精力和注入自己最真挚的感情。因此,真正与游戏相对立或相反的东西,并不是“认真地做事”

 

    ,而是“现实”。当然,尽管儿童在感情上对这个游戏世界十分专注,但仍然能把它与现实世界很好地区别开来。只不过他想象中的种种物体和景致都是从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世界中借用而来的。儿童游戏与现实的这一联系,也正是它同“白日梦”的重要区别。

 

    诗人所做的事情与儿童在游戏中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他创造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又把它当作真实世界对待。

 

    这就是说,他向这个世界注入了大量的真实感情,但又能严格地把它同现实世界区别开来。从人类使用的语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儿童游戏同诗人创造的世界之间的相似。例如,人类语言总是把某些包含着种种真实的或可触的事物并能使它们得以再现的想象性创造物称之为“游戏”

 

    (英文中这个词还是戏剧、表演和假扮等意思)

 

    ,把呈示这个想象世界的人称为“表演者”或“演员”。但是,这一诗的想象世界的非现实性,却产生出重大的文学效果——许多事物,如果它们在现实中发生,根本就不会使人感到愉悦,然而一旦出现在作品中,就令人十分愉快;许多情感,在现实中是痛苦的,但对那些观看和倾听文学作品的人来说,这一切均变成了愉快的源泉。

 

    有关现实与游戏之间的区别,我们还有另一种看法。当儿童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很长时间不再做游戏之后,在他几十年来只同现实打交道仅从事于理解现实生活的活动之后,也许有一天,他会突然进入这样一种境界,在这里,游戏和

 

    -- 140

 

    631弗洛伊德文集

 

    现实之间的区别又一次消失了。成年人会记得,他当初做儿童游戏时,是何等的认真和虔诚。他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出一种极想抛掉生活之重担,去寻求一种愉快的幽默感的愿望。

 

    人一旦长大,就不再做游戏,但这是否等于他会放弃从游戏中获得的那种快乐呢?任何一个稍微懂得一点人的内心生活的人都知道,人一旦尝受到某种快乐,就很难让他放弃对这种快乐的追求。事实上,我们从未放弃过什么,我们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用一种东西换取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我们似乎放弃了一件东西,实际上,我们是在努力获取这件东西的“代用物”。因此,当人长大成人不再做游戏时,他们只不过是放弃了游戏同真实事物原来的那种联系。换言之,他只不过是创造出一种虚幻的世界来代替原先的游戏。他所创造的是一种空中楼阁或我们称之为“白日梦”的东西。我坚信,人类中绝大多数都在制造自己的白日梦,只要他不死,这种活动就要继续下去,这样一件事实,已被人们忽视许久了,对它的重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估计。

 

    比起儿童的游戏来,人的这种幻觉更不易观察到。

 

    的确,儿童游戏是一个人做的,即使同别的孩子一起做,在所有参加游戏的孩子的头脑中也必定有一个专为游戏目的而设的共同秘密的王国,但儿童无论如何也不会向成年人隐瞒这些秘密,虽然成年人对其根本就不感兴趣。但做白日梦的成年人就不同了,他总是对这些梦感到羞耻,总是把它隐瞒起来不让别人知道。

 

    他珍爱它们,把它们当作自己最隐秘的宝藏。

 

    一般说来,他宁愿把自己做的错事告诉别人,也不愿意向别人宣示自己的白日梦。正因为此,他或许以为,只有他一个人

 

    -- 141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731

 

    有这种幻象,而不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种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白日梦是游戏的继续。由于这两种活动后面的动机不同,儿童游戏中的具体行为也就同成人的白日梦不同。

 

    儿童的游戏是由儿童所具有的特殊愿望所决定的——儿童实际上只有一个愿望,这就是快快长大,使自己变成成人。

 

    在游戏中,他们总是以成人姿态出现,把他知道的成人的生活模仿得维妙维肖。在这种时候,他当然没有必要去掩盖自己的愿望。成年人就不同了,一方面,他知道自己不应该迷恋于游戏或沉溺于白日梦,而应该努力在现实世界中争取成功;另一方面,对于导致他做白日梦的许多愿望,他又必须尽量藏匿起来。他对自己的许多幻想总是感到羞耻,视之为孩子气的东西,所以总是加以抑制。

 

    人们也许会问,如果白日梦被如此秘密地掩盖起来,我们又何以会了解人类有这样一种创造幻想的倾向呢?我们知道,当今世界上出现了这样一类人,那代表着“必然性”的严峻女神(而不是上帝)向他们提出了这样的任务:将自己遭受的痛苦和欢乐原原本本地诉说出来。这些人就是精神病患者。为了让医生用心理疗法医治自己的病,他们除了向医生讲述别的事情外,还要披露自己的种种幻想。这也许是我们获知上述秘密的最好源泉。长期的治疗经验告诉我们,这些病人向医生披露的事情,是决不可能从一个健康人那儿听到的。

 

    那么白日梦究竟有哪些特征?首先可以肯定,幸福的人从来不去幻想,幻想是从那些愿望未得到满足的人心中生出去的。换言之,未满足的愿望是造成幻想的推动力,每一个

 

    -- 142

 

    831弗洛伊德文集

 

    独立的幻想,都意味着某个愿望的实现。或意味着对某种令人不满意的现实的改进。

 

    这些作为推动力的愿望各各不一,随着幻想者的性别、性格和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但它们明显地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促使梦幻者做升官梦的野心欲,另一种是性欲。年轻女子的幻想大都是由性欲促成的。她们的野心欲一般都包含在性的追求中了。年轻男子则不然,造成他们幻想的不只有性欲,还有野心欲和利己欲。但是,对于上述两种倾向来说,我们主要不是想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而是强调它们之间的一致。正如我们总会在许多教堂圣坛画的一个角落看到一个雷神形象一样(见日耳曼神话)

 

    ,在绝大多数白日梦中,也总有一个女人隐藏在梦中的某个角落。梦幻者的一切英勇事迹几乎都是为她而作,在他胜利时,又总是跪在她的脚下,把赢来的一切胜利果实悉数向她呈献。从这儿我们真正地看到人们隐藏自己幻觉的强大动机。一个有良好教养的女子,其性欲愈小,也就愈受赞赏;而对一个年轻男子来说,他必须学会抑制自己在备受溺爱的儿童时代养成的过度自爱(自重)心,方可以在这个由无数同他自己有着同样追求的人组成的社会上立足。

 

    我们决不可以为,由这种幻觉冲动生成的各种幻象、空中楼阁、白日梦,都是一成不变的或不可以改变的。

 

    相反,它们同实际生活印象总是保持一致的。换言之,它们会随着生活本身的改变而改变。每一种深刻的新印象都为他们打上了一个标志着具体时间的邮戳。总起来说,幻象同时间(或时代)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一般说来,在某个时刻,同一个幻象总是在三个时期徘徊——这三个时期代表着我们的三个

 

    -- 143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931

 

    幻想。首先,我们心中的幻想活动可能同某些现在的印象联系着,由目前发生的某些有力量唤起某种强烈欲望的事件引发;紧接着,这种幻想又会溜回到记忆中的某种早期经验(一般是幼儿时代发生的、使这种愿望得以实现的经验)

 

    ;最后,它又会为自己制造出某种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的事件,这种事件依然代表着该愿望的实现。这就是所谓的白日梦或幻想,它既包含着目前直接引发它的事件,又包含着某些过去的记忆,这样一来,过去、现在和未来,就以“愿望”为主线,被串联在一起了。

 

    仅举一个普通例子,就可以对我的问题作出生动说明。

 

    设想有一个贫穷的孤儿,拿着一封推荐信去见一位雇主。他走在路上时,很可能会陷入一个与他眼前的境遇相对应的白日梦,这个白日梦的具体内容有可能是这样的:他一到那里就受到了录用,雇主对他也极为满意。不久之后,他便成为这个雇主的得力助手,而且很快被雇主那美妙无双的女儿相中,于是便与她结了婚,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他以后又继续辅助岳父干事业,由开始时的助手变成了岳父事业的继承人。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这个梦幻者便重新获得了他幸福的童年时代曾经有过的东西:他的安全而温暖的家,他的慈爱的双亲,以及初次使之动心的对象等。通过这样一个例子,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人的愿望是如何利用眼前发生的某种事件,通过过去的经验模式,为自己设想出一个光辉的未来的。

 

    关于这种幻想或白日梦,我们还有更多的东西要说,但目前只能作出简单说明,以点到为是。这就是:如果这种幻想过于丰富和过于强大,就必然会导致神经分裂或精神病。

 

   

 

    -- 144

 

    041弗洛伊德文集

 

    就是说,幻想乃是我们目前治疗的病人病情初发的症兆。而这种现象就属于病理学研究的宽广领域了。

 

    另一个不能越过的问题是幻想同梦的关系。通过对梦的解释以后,我们都知道,夜梦同上述幻想其实是一回事。我们使用的语言,以它那无可比拟的智慧,很早之前就把幻想中创造的虚幻物称之为“白日梦”

 

    ,从而道出了梦的本质。尽管如此,梦的含义依然不为普通人所知,这究竟是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夜间活跃于我们心中的是那些我们平时耻于披露的愿望。这些愿望,我们开始时是尽量设法藏匿,久而久之便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所以不再被我们意识到)。当然,这样一些被压抑的愿望及其各种变种并没有消失,然而只有在完全伪装的情况下,才能在意识中呈现出来,当科学研究成功地把这些愿望从他们在梦中的变形体中分辨出来时,就不难发现,夜梦同样是欲望的实现。

 

    对于白日梦,我们暂时说到这里。现在我们再谈一谈诗人。我们能否把一个想象力很强的作家当作一个在大白天作梦的人,把诗人创造的作品等同于白日梦呢?我认为,它们之间是有许多明显区别的,诗人以及以往的史诗作者和悲剧作者,他们所取的材料都是“现成物”

 

    ,这同那些似乎以本能创造自己材料的创造者是大不相同的。让我们先谈后者。在正式讨论之前,我想提请读者注意,我在这种对比中选择的作家,均不是那些得到批评家高度称赞的人。他们大都是那些不那么自负和清高的传奇作家、小说家和传记家,但他们均拥有广泛的男女读者。这类作者所创作的作品有一个极为明显的特征,每一个读者也都能从中觉察到,这些作品中大

 

    -- 145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141

 

    都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英雄。

 

    作者总是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赢得读者对这个英雄的同情和尊敬,而且总是使他受到特殊的保护。如果在第一章结束时,这个英雄因受重伤而血流不止,以至失去知觉,我们准得会在第二章开始时发现,他受到了细心周到的照料,健康也逐渐得到恢复。如果第一卷结束时,书中英雄在海上遇到风暴,他所乘的船触礁碎裂,第二卷开始时,他必定是在千钧一发时得到拯救。如果不是这样,整个故事便无法继续下去。我们总是怀着一种安全感随同主人公渡过千难万险,这同一个真实的英雄跳入水中救出一个即将溺死的人,或是一个冒着枪林弹雨去炸毁敌人碉堡的英雄所怀有的安全感是一样的。对于英雄所怀有的这种安全感,一个优秀的读者曾用这样一句话加以表达,即:“我永远不会出事”

 

    ,然而在我看来,英雄怀有这样一种“刀枪不入”的感觉,说到底还是“自我陛下”的暴露。一切白日梦和一切小说和故事中的英雄,都是这个“自我陛下”的变种。

 

    在这样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故事中,还有其他一些特征,揭示出同样的关系。例如,在这些故事中,总有一个美貌的女子与其中的英雄相爱。这种情节当然不是在描写现实。

 

    谁都知道,这种情节乃是每一个白日梦的基本组成部分。

 

    我们还注意到,故事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尽管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有各种不同的特征和喜好,在故事中都一律被划入“好人”和“坏人”两大阵营。凡是与故事中“英雄”

 

    (英雄也是自我)站在一起的,都是好人;凡是反对这个“英雄”的,都是敌人或竞争者。

 

    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许多想象力很强的作品,远

 

    -- 146

 

    241弗洛伊德文集

 

    远超出了最初的那种天真的白日梦的范围和水平,但我仍然坚持这样一种猜测,即:即使那些走的最远的白日梦变种,也可以通过一系列连续不断的转换,还原为白日梦原型。在这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就连许多所谓的心理小说,也仅仅包含着一个人物(同样也是一个英雄)

 

    ,只不过是一个通过对其内心的描写而揭示的人物。作者“钻进”这个人物的心灵内部,并以他的眼光从外部观看别的人。一般说来,这种心理小说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表现了现代作家的一种倾向,即通过对自我的观察,将自我分裂成无数个细小的“组成成分”

 

    ,并通过这种方式,将英雄自身心理生活中各种对立和冲突的倾向“人格化”(即每一个人物只代表他的一种心理倾向)。另外,还有一种可以称之为“超越中心”(或中心之外)的小说,这种小说看起来与“白日梦”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这种小说中,那作为主人公的人物,看上去极不主动。他就像一个过路人那样,对别人的行动和痛苦总是“静视旁观”。左拉写的许多小说大都属于这一种。我需要在此指出,对非作家和对那些在许多方面都不正常的人所作的心理分析表明,他们的白日梦都有相类似的变态表现。这就是说,在这些白日梦中,“自我”都满足于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如果说我们所作的上述比较(即富有想象力的作家同白日梦者的比较、诗作品同白日梦的比较)

 

    有任何价值的话,这种价值就在于它与各种实际情况相符。让我们首先以刚才提出的观点,去对照幻想(白日梦)同贯串于整个幻想的“愿望”之间的关系,用幻想所涉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段时间,来检验作家们的作品,然后再用这种检验所得的证据来

 

    -- 147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341

 

    研究一下作家本人的生活同他的作品之间的关系。

 

    迄今为止,人们还不知道用什么基本观念来看待这种关系,很多人把这种关系看得过于简单。种种对幻觉(白日梦)的研究使我们想到,事情有可能是这样的:某些给作家印象深刻的真实经验激起了自己早期经验的回忆(一般是童年时代的经历)

 

    ,随之便唤起了他的某种愿望,这种愿望又只能通过创造一种作品才得以实现。因此,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分辨出某些最近发生的事件,又能看出回忆起来的童年的经验。

 

    请不要对这种创造过程的复杂性感到吃惊。

 

    我个人认为,上述概括与真实发生的事情相比,还要粗略得多。因此,它还只能作为人们追索真实创作过程的一次初次尝试。我自己所作的许多尝试使我坚信,这样一种研究创造性想象的方式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你们知道,我一直都在强调作家对其童年生活的回忆。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奇怪。但请你们不要忘记我的这种说法所依据的假设,那就是:想象力创造的东西,也同白日梦一样,乃是儿童游戏的继续和代替。

 

    我们切不可忘记另一类创造性作品,即那种不是以本能创造出来,而是对现成的材料作重新加工之后生成的作品。

 

    在这种作品中,作家同样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独立,这种独立表现在对材料的选择和对所选择材料的大量改变上。这些现成的材料大都取自于一个民族的神话、传奇和童话的宝库中。

 

    它们实则是整个民族心理的创造物,目前对它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但从很多迹象中可以看出,神话这类东西,很可能是由整个民族的愿望(一个年轻民族的那古老的梦)所生成的幻象或幻象的变种(或它的经过变形之后的痕迹)。

 

    -- 148

 

    41弗洛伊德文集

 

    有人或许说,虽然本文的题目中首先提到作家和诗人,但它谈论作家或诗人要比谈论幻觉(白日梦)少得多。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我觉得这样做是会得到谅解的,因为目前我们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实在少得可怜。我所能做的(目前)只能通过对幻觉(白日梦)的研究找出几点暗示性线索和提出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均超出心理学领域而涉及到文学材料的选择。至于与作家有关的其他一些问题,我们根本就没有涉及:作家以他们的作品在读者中唤起种种感情是通过什么手段达到的。但我至少可以向人们指出,从有关“白日梦”的讨论到讨论作家的想象性作品会造成什么样的效果,这二者之间还是彼此相通的。

 

    我以上曾经说过,“白日梦”

 

    的作者总是把他的幻觉隐瞒起来,不让别人知道,因为他觉得这些幻觉都是一些下流的事情。现在我可以肯定,即使他把自己的幻觉告诉我们,我们也不会从这种“披露”中获得任何愉快的感受。因为这样一些幻觉常常使人反感、厌恶,至少提不起我们的兴趣。但一个具有文学天赋的作家就不同了,当他向我们呈示自己的“游戏”或向我们“披露”他的“白日梦”时,我们会经验到各种不同的快感。至于作家究竟怎样制造出这种效果,至今还是一个最为隐蔽的秘密。诗或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用某种技巧征服了人们的厌倦感情。而这种厌倦感情又与每个个体同其他人之间的“障碍”有关。对于克服这种障碍的技巧,据我猜测至少有两种。一种是作家通过变换和伪装等手法将“白日梦”中所具有的“以自我为核心”的特征变弱,使人更

 

    -- 149

 

    性爱与文明。诗人与白日梦541

 

    容易接受。另一种是他向我们呈示自己的幻想的同时,又提供我们形式的或审美的愉悦,使我们获得快乐和满足。这种快乐的增加,又会进一步将我们内心深处的更大的快乐释放出来。

 

    所以我们一般称之为“刺激性的钓饵”

 

    ,作为一个术语,它又被称为“前期快乐”。我个人认为,我们从所有艺术家的作品中所获得的审美快乐,都是这类“前期快乐”。文学欣赏的实质就在于使我们内心的紧张得到放松和释放。造成这种效果的绝大部分原因,也许是因为作家将我们置于这样一个境地,我们能够欣赏自己的白日梦,同时又不感到为难和羞耻。到此为止,我们的讨论眼看就要进入一种更加奇特、有趣和复杂的研究领域,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在这里停下(至少在目前是这样)

 

    ,作为我们眼前讨论的终点。

 

    -- 150

 

    无意识

 

    滕守尧 译

 

    -- 151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741

 

    心理分析告诉我们,“压抑”

 

    的本质不是取消或废弃本能的“观念性呈现”

 

    ,而是迫使它不能进入意识,或者说,不使它成为“意识的”

 

    (或自觉的)。这样一来,这种概念就只能停留在无意识中,不能被“意识”所理解。但我们已有充分可信的证据证明,即使它是无意识的,却仍然在起作用,最终甚至会影响到“意识”

 

    ,任何一种被“压抑”的东西都是无意识的,但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无意识的全部内容是由被压抑的东西构成的。无意识的范围也许要广泛得多,被压抑的东西仅是无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达到对“无意识”

 

    的清晰认识?

 

    就目前来说,我们所知道的无意识,仅仅是那些能够经过变形和转化而变成“意识”的那一部分。实际上,这样一种转化在精神分析实践中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东西。为了使这种转化得以实现,被分析者必须克服某些阻力,就像他们早些时候为了把问题压抑到无意识中,而采取的那种把它们从意识中排除掉的方式一样。

 

    一、对“无意识”概念的辩护

 

    很多人对我们的辩护持批评态度,认为我们提出的人心中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系统的假设,纯属无稽之谈,更不能把这种假设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提或出发点。

 

    对这些批判,我们必须作出针锋相对的回答,这就是,我们的这种认为存在着“无意识”领域的假说是必要的和合法的,因为我们拥有各方面的证据以证实它的存在。说它是必要的,是因为目前

 

    -- 152

 

    841弗洛伊德文集

 

    关于“意识”的资料还极不完善,不管是健康人还是心理病患者,他们有些心理活动是无法用“意识”活动解释的,既然从意识领域中找不到有关它们的任何证据,我们就只能把它们归于“无意识”领域。这些活动不仅包括健康人的“动作转移”

 

    活动和梦,还包括心理病人的种种反常的病态表现。

 

    某些为我们熟知的日常经验有时会引导我们突然产生某种令我们自己也感到吃惊的“观念”

 

    ,对它的来源,我们竟一无所知;还有些心理活动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使我们感到大惑不解。因此假如我们紧紧抱住原来的想法不放,认为我们心中任何一个独立的心理活动都可以被意识觉察到,上述现象就无法解释了。如果把它们归于意识的活动,意识活动便成为一种互不联系(如因果关系)的和丝毫见不出智慧的活动。

 

    反过来,如果我们将我们推断出的无意识活动稍加修改,它们就很可能进入一种可以加以证明的联系中,人们希望推导出它们的意义和联系,这是一种完全合理的动机,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突破直接经验的局限。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假定有一个无意识领域存在着。这种假设看来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一种可导致极大成功的实际方法,这种方法将使我们有能力对意识活动的过程行使有益的影响。与此同时,它又可以反过来成为我们证明无意识存在的不可争论的证据。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那种认为凡是内心发生的一切均可以被意识到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一种想当然的和自以为是的看法。

 

    为了证明这种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存在,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断言,在某个特定时刻,意识活动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少的,

 

    -- 153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941

 

    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自觉性认识都长期“潜伏”着,换言之,都是无意识的,不为我们的意识把握和理解。只要想一想我们拥有多少潜在的记忆,对无意识存在的假设就更加坚信不移了。有人或许反对说,这样一些潜在的记忆,不应该再被当作心理活动,因为它们只是一些可以继续从中榨取出某些心理产品的肉体残余。

 

    对此我们可以作出下面的反驳,潜在的记忆根本就不是肉体的残余,而是与之恰好相反的心理活动的痕迹。然而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我们自己一定要弄清楚,人们之所以提出以上反对意见,完全是由于他们错误地把意识活动同心理活动等同起来(当然,人们并没有明确地说出来,而是把它看作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与上述等同,要么被当成逻辑推导的”预期理由“

 

    (一种逻辑错误,把未经证明的判断作为证明论题的证据)用来论证“心理活动一定就是意识活动”

 

    ;要么就是一种习惯性说法,被作为一个专用术语使用。如果是后者,那就没有必要再去反驳,因为它像许多习惯性说法一样,其错误是明摆着的。

 

    剩下来的唯一问题是,这样一种说法是已经被证明有用,因而我们应当接受过来。

 

    对此,我们可以作出明确的回答,这种把意识和心理等同的习惯性做法毫无实际用处(或好处)。

 

    它破坏了一切心理的连续性,使我们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心理物理平行主义”的困境。它还很容易遭到人们的非议,说它在没有任何可靠根据的情况下,过高地估计了意识所起的作用;最后,它只能迫使我们从心理研究领域中退出来,连一个可以作为这种损失之补偿的地方都不能找到。

 

    看起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即这种其存在不容置疑的

 

    -- 154

 

    051弗洛伊德文集

 

    潜在的心理活动,究竟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状态,还是一种无意识的机体状态)

 

    ,我们只能打一场笔墨官司了。

 

    为了以理服人,我们最好先摆出关于这种状态的一些最易于肯定的性质。一方面,我们对它的物理分析学出现之前,某些零星的催眠试验(尤其是催眠之后的种种迹象和暗示)就已经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无意识心理的存在和它的活动方式。

 

8

 

    进一步说,这种“存在着无意识活动”的假说,还是一种完全合法的假说。这是因为,在我们提出这种假说时,一点也没有脱离人们所习惯的那种普通思维方式。意识活动仅能使我们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而我们对别人意识状态的了解,就只有靠类比去推导出来;或者说只有靠观察别人身上相似的说话和行动方式而达到对别人行为和意识的理解(在心理学中,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勿须经过反思,就认定别人与自己的构造相同,因而也像我们自己一样,具有意识。这种认同作用乃是我们理解活动的绝对必要的条件)。这种推导或认同作用,在人类早期就已经被“自我”扩大到别的人、动物、植物、无生命的物体,甚至整个外部世界。总之,凡是个体“自我”觉得与自己极为相似的身外的其它物体都在这种认同作用之下与自我达到“等同”。但是,随着自我同它之外的其他人和其它物之间的“区别”愈来愈大,这种认同作用便被逐渐放弃了。今天,我们所具有的批评判断力已经使我们怀疑那种认为动物也具有意识的说法。

 

    我们断然否认植物也有意识,认为那种认定非生物也有意识的假设乃是一种神秘主义的说法。但是,即使在那些被原始的认同倾向阻碍了批判力发挥的场合(或者说,在那些把一

 

    -- 155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151

 

    切身外之物都视为自己的同类的地方)

 

    ,这种认为一切身外之物都是有意识的假设,也是通过“推导”作用而获得的,它根本不可能像“自我意识”一样,能即刻作出判定。

 

    精神分析所提倡的东西,不外是要求我们也应该把这种推导过程用于我们自己——这样一种方式的确不同于我们的天然倾向。如果这样做了,我们肯定会这样说:如果我在自己身上所看到许多“行为”和“表现”无法同自己的所能意识到的自我心理活动联系起来(或者无法与它们吻合)

 

    ,它们自然会被我看作是属于他人的东西——这就是说,这些行为和活动只能通过他人的心理活动去解释。进一步说,经验还证明,我们最懂得怎样去解释别人身上发生的那些与自己相同的活动(或者说是最懂得怎样把它们归之于论证事件的因果链条中)——与此同时,又矢口否认这种活动在自己心理中发生。很明显,这对我们提倡的这种研究应从自身的“自我”做起的主张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因为它使我们无法获得对它的真正的认识。

 

    但是,在我们运用这种推导过程于自身时,如果看不到我们自身内部的二元对立,同样不能把这种“无意识活动”

 

    揭示出来。

 

    它只能按照逻辑推导,得出一种不同的假设,即:在自我中存在着另一种意识或第二意识,它与我们所知道的那种意识结合为一体。这样一种假设,当然应当受到批判,因为,第一,一种属于自己但又不被自己知道的意识,根本不同于那种既属于自己,同时又属于他人的意识。这种找不到其最重要牲的意识,究竟值不值得我们去讨论,是大可怀疑的。看起来,即使那些一直反对有一种“无意识心理”的人,

 

    -- 156

 

    251弗洛伊德文集

 

    也不准备用一种“意识不到的意识”去取代它。第二,精神分析业已证明,我们推导出的各种不同的潜在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相互独立性,它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或者说,它们谁也不“知道”谁。如果事情果然如此,我们是否应该假定,自我之中不仅有第二意识,还有第三意识、第四意识,以至无穷多的意识呢?

 

    第三(这是最重要的批驳)

 

    ,我们还应该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精神分析所做的研究表明,某些潜在的意识活动的自身也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我们对这些特征极为生疏,甚至认为它们难以置信或不可思议,因为它们同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意识的性质完全相反或对立。鉴于以上理由,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上述思考作出修正。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推导或想要证明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的第二意识,而是一种不能为意识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动。我们不同意人们将它称为“下意识”或“潜意识”

 

    ,这种称呼是错误的,而且容易引起误解。我们的医疗实践证明,即使是那些有名的“意识分裂”病例,与我们的观点也不矛盾。我们对该病例所做的一般描述是:这种病人的心理活动分裂成两种,它总是不停地在这一种和那一种意识中交替。在精神分析中,除了作出下列断言外,我们别无选择,这就是:心理活动本身是无意识的。

 

    意识只能像感官“知觉”

 

    外部世界一样去知觉它。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这种对比中获得更新的知识。

 

    在我们看来,精神分析关于存在着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假说,一方面是原始泛灵主义的扩展(它使我们在周围事物中看到自身)

 

    ,另一方面又是康德对于各种关于外部知觉的种种错误看法之批判的延伸。正如康德警告我们的,万万不可忽视,我们的知

 

    -- 157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351

 

    觉是受主观条件制约的,决不可把它等同于被我们知觉到的不可知之物。精神分析同样警告我们,不要把意识的知觉等同于作为这种知觉之对象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同物理事实一样,心理事实同样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令我们欣慰的是,对内在知觉的纠正并不像对外在知觉的纠正那样困难,比起外部世界,内部对象的不可知程度要小得多。

 

    二、“无意识”的各种不同含义——一种地形学的观点

 

    在作出进一步阐述之前,首先让我们指出这样一个重要的(虽然不是太方便)事实:“易于进入无意识状态”

 

    ,仅仅是精神活动的一个特征,而且不是它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心理活动,尽管它们表现出一种十分不同的价值,同样具有“无意识”性质。因此,所谓无意识,它一方面包含着种种因潜伏而暂时不为意识所知,其余一切都与意识活动相同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包含着种种被“压抑”的活动,如果这些活动变成意识活动,它们肯定与意识中其他种种活动形成极鲜明的对照。从现在起,假如我们在描述各种心理活动时,不再追问它们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在对它们分类和联系时,仅仅依照它们与“本能”和“目的”的关系,它们自身的构成,它们在自己所属的心理系统内的等级等等,就会消除对它的所有曲解和误会。然而这样做毕竟是不实际的,其中有许多原因,例如,当我们提到“意识”和“无意识”这两个字眼时,有时是在“描述意义”

 

    -- 158

 

    451弗洛伊德文集

 

    上使用它们,有时又是从“系统意义”上使用它们。从系统意义上看,它们各自代表的是一个特殊的心理系统,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意义的含糊。为了避免这种混乱,我们可以把某些经我们区别出来的心理系统,以一些随意选择出来的名子称呼,这些名子最好不要使人们想到它们属于“意识”。但在这样做的时候,首先应当阐明,我们区别这些心理系统时的依据是什么,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及意识的种种属性,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些属性乃是我们进行一切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在下面的阐述中,当我们在“系统”意义上使用“意识”和“无意识”时,一般用简写符号Cs代表“意识”

 

    ,用Ucs代表“无意识”。

 

    下面我们对精神分析所获得的某些肯定性发现作出解释。一般说来,一种心理活动要经历两个阶段(或两种状态)

 

    ,在这两个阶段之间,还穿插着某种可称为“检验”或“审查”的步骤(这种审查也称为无意识压抑力量)。第一阶段的心理活动一般是无意识的,属于Ucs系统。如果在“检验”时,它不能通过审查的关卡,就会被拒之门外,不允许进入第二阶段,我们就说它受到“压抑”

 

    ,或者说被压抑到了无意识之中。如果能通过检验,它就进入了第二阶段,此后便属于第二系统,即我们所说的Cs系统。但是,即使它已属于这一系统,也不等于明确肯定它就是“意识”的了。换言之,它这时还不是“意识的”

 

    ,而是具有变为“意识”的可能——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才可以不受阻碍地直接变成意识的对象。从具有变成“意识”的能力这一角度考虑,我们还可以称这一系统为“前意识”。

 

    如果还有另一种审查或检

 

    -- 159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551

 

    验,其任务是专门确定“前意识”能否变成“意识”

 

    ,我们就可以在Pcs(前意识)和Cs之间作出清晰的区分。就目前来说,重要的是要记住Pcs系统同时又具有Cs系统的特征,因为在Ucs向Pcs(或Cs)过渡的交接点上,同样也有审查者在行使自己的职权。

 

    由于精神分析承认这两个(或三个)

 

    心理系统的存在,它就在描述性“意识心理学”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获得了许多新的研究内容。

 

    在这之前,它同描述性“意识心理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总是以一种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心理活动。而目前它同它之间又有了进一步区别,这就是,它又发展出一种可称为“心理地形”的东西,这就是:在提到某种特定的心理活动时,总要提到它属于哪一个“系统”

 

    ,或它是在哪两个系统之间发生的。从这一角度考虑,我们还可以把它称为“深层心理学”。我敢肯定,如果我们进一步从另外的角度去考虑它,它肯定会得到更进一步的丰富和成熟。

 

    如果我们严肃看待这一有关心理活动的“地形学”

 

    ,就必须首先把注意力转到如何解答由此而引起的种种怀疑上。当某种心理活动(在下面的阐述中,我们把这种心理活动局限于一种概念活动)

 

    ,从Ucs系统转入Cs系统(或Pcs)时,我们能否说,这种转换只不过是同一个概念换了一个新位置,它的最初的无意识内容还仍然存在,或者,我们还可以认为,这种转换乃是这种概念之自身状态的变化,亦即同一种材料在同一个位置上发生的变化。这一问题看上去似乎很艰深,但是如果我们希望获得关于心理地形学的较为确定的概念,如

 

    -- 160

 

    651弗洛伊德文集

 

    果我们想对心灵内部的深度层次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就必定会提出上述问题。这个问题的困难就在于它超出了纯心理学范围,触及到心理器官(大脑)同解剖的关系问题,(即解剖能否用于精神器官)。我们知道,大体说来,这种关系还是存在的,科学研究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心理活动与大脑的各种机能(而不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机能)

 

    紧密相关。在我们有幸发现了大脑的各个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作用,以及发现了这些部位同身体的某一特殊部位以及同某种特殊的心理活动的关系时,上述研究还会更深入一步(究竟达到什么程度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是,由此出发而产生的任何一种想发现心理活动发生的具体位置的企图,任何一种设想“观念”储藏在神经细胞之内,兴奋是通过神经纤维传导的努力,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同样的命运还等待着任何一种试图在大脑皮层区找到Cs系统(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的解剖位置、在大脑皮层之下找到无意识活动的解剖位置的做法。

 

    这是目前科学还不能填补的一个空白,况且填补这块空白也不是心理学的任务。这就是说,我们的心理地形学目前与解剖学无关。或者说,与它有关的不是解剖学上的位置,而是位于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心理器官的内部区域。

 

    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换言之,只要需要,我们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然而我们自己应清醒地看到,我们提出的假设还只是一种图解性的说明,我们提到的上述两种可能性中的第一种——即某种概念的Ucs阶段,乃是它在原来的状态不变的情况下,挪到一个新的位置——无疑是一种最不成熟的假设,当然也是一种较为方便的假说。

 

    -- 161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751

 

    第二种假说——在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这个概念本身的状态或功能发生了变化——则应当受到优先考虑,因为它有更大的可能性。

 

    但它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它的可塑性较差,不容易阐明和改动。至于第一种假说,即地形学的假说,注定要从地形学的角度,将其划分为Ucs系统(无意识系统)和Cs系统(意识系统)。

 

    这就是说,同一种概念,有可能同时出现在心理器官内的两个地方。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某种概念顺利通过“审查”的情况下,它就会从一个位置到达另一个位置,同时又不失去原来的状态和内容。

 

    这一假设看上去极为奇特,但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的实践而清楚地观察到。例如,当我们同一个病人交流某种他以前有过的,但是后来又潜抑了的概念时,他的心理状态初看起来并无任何变化。首先,这种交流并没有帮助它冲破“压抑作用”加诸于这一概念的抑制力,或者说,这种压抑作用并没有消除,因此不能期望这种原来的无意识概念会变成意识的概念。相反,我们开始时取得的唯一东西,就是使他在不经意地情况下放弃这一被压抑的概念。在这个病人的心理机构中,上述概念实际上是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它的两个不同位置上。第一种形式和第一种位置是他对我们传达给他的这一概念之听觉形式的有意识记忆,第二种形式和第二种位置则是对他早先经验到的这一概念的形式的无意识记忆。

 

    事实上,在这一有意识的概念克服一切障碍与它的无意识记忆痕迹联系起来之前,压抑设置的障碍是不会去掉的,只有通过把无意识记忆痕迹变成有意识的,上述努力才能成功。

 

    如果对这问题不作深入思考,就会觉得上述有意识的概念和无

 

    -- 162

 

    851弗洛伊德文集

 

    意识的概念乃是同一种内容在两个不同地形位置上的两种不同显现。然而一旦我们稍微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看到,病人此时获得的信息,与他那被压抑的记忆之间的相同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从心理性质上说,听到某种事情与经验到某种事情完全是两码事,虽然这二者的内容有可能相同。

 

    目前还不是在上述两种可能性之间作出抉择的时候。也许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会遇到某些因素,促使我们喜欢其中的一种而不喜欢另一种。当然也不排斥这样一种可能:我们或许发现我们上面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恰当,觉得我们应该用另一种方式去对有意识概念和无意识概念作出区别。

 

    三、无意识情绪

 

    以上我们讨论的东西仅局限于“概念”。

 

    现在我们想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样是为了阐明我们提出的理论。我们常常提到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概念,但是否还有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无意识的情绪和无意识的感情呢?我们能否把上述的种种合并在一起阐述呢?

 

    我个人看法是,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对立并不适用于本能。本能永远不能成为“意识”的对象,意识的对象只能是那些能再现“本能”的概念。进一步说来,即使在无意识中,本能如不以概念出现,也无法被再现出来。这就是说,如果本能不把自己附着在一种概念上面(以概念体现出来)

 

    ,或者说,如果它自己的状态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们就对它一无所知。我们平时总是随便地谈到“某种无意识本能冲

 

    -- 163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951

 

    动“或”某种潜抑了的本能冲动“等,这些不严格的表达方式其实是十分有害的。当我们提到本能冲动时,真正与它的意思相当、并能表达它的术语就是”无意识“

 

    ,其他的术语都会造成混乱。

 

    考虑到以上的意见,我们对无意识感受、无意识情绪和无意识情感的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

 

    对于某种情绪的本质,我们的意识的确可以把握到,这就是说,它的确能成为意识的对象。因此,在阐明“无意识”的性质时,如果不把情绪、感受、情感等考虑进去,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在精神分析的实践中,我们对这些东西习惯的称呼是“无意识的爱”

 

    、“无意识的恨”

 

    、“无意识的愤怒”等等。我们还发现,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使用某些奇怪的混合字眼,如“无意识的犯罪意识”等等;有时还使用某些相互矛盾的字眼,如“无意识的欲求”等等。这样一些称呼是否比我们经常听到的“无意识本能”包含着更丰富的含义呢?

 

    上述两种说法事实上不完全一致。首先,事情有可能是这样的:某种感情的或情绪的冲动被感受到了,但对它的解释却是错误的,由于那个真正适合于它的表达或用语受到抑压,它就不得不去寻找另外一种概念。

 

    “意识”误以为它(这种感情或情绪)就是这种概念的具体呈现。假如我们能够恢复它与那个真正适合于它的概念的联系,就会把原来的感情冲动称为“无意识冲动”

 

    ,但是,尽管这么称呼它,它造成的感情效果却从来不是无意识的,其中真正发生的事情乃是它的“概念”经受了“压抑”。一般说来,“无意识感情”或“无意识情绪”

 

    等术语的真正所指乃是本能冲动在遇到压抑之

 

    -- 164

 

    061弗洛伊德文集

 

    后,其量的方面所经历的“变化”。就我们所知,这种“变化”一般有下列三种:1。

 

    这种感情经压抑后全部或部分保留下来;2。

 

    转变成一种不同质的情感,首先是转变成一种“焦虑”或“欲求”

 

    ;3。被抑制,或者说其发展受到阻止(这样一些可能性可以通过“梦”进行研究,这比通过研究“精神病”好的多)。众所周知,阻止感情的发展和生成,乃是“压抑”活动的真实目的,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它的工作就等于没有完成。每当“压抑”活动成功地禁止了感情的发展时,我们就称这些情感为无意识的(当我们取消压抑时,它们又恢复原状)

 

    ,因此,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字眼的使用还是前后一致的。但是,当我们把它同“无意识概念”作比较时,它们之间又有重大区别,这就是:无意识概念在受到压抑后继续存在(指仍然在Ucs系统中作为一个真实的结构存在)

 

    ,而位于这个系统中与之相对应的无意识情感,却处于一种抑压状态,得不到任何发展。严格说来,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无意识概念”意义上的“无意识情感”。虽然这种语言称呼本身并无错误,但是,在Ucs系统中有可能存在着某些可以变成“意识”的情感结构。因此,它们之间的全部区别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概念多半是记忆痕迹的投注,而情感和情绪则是一种排出(释放、发射)活动,其最终的形态被我们感知为感情。我们目前掌握的关于情感和情绪的知识还不可能把这种区别解释得十分清楚。

 

    使我极感兴趣的是,我们已经证实了这样一件事实:“压抑”作用可以通过把本能冲动转化成情感表现而成功地对它抑制。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般情况下,意识系统总是

 

    -- 165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161

 

    对情感表现施行控制,对运动活动则加以放纵。它极力强调“压抑”的重要性,因为压抑不仅能阻止事物进入意识,而且还在阻止情感表现的同时引发肌肉的活动,反之亦然,我们或许说,只要Cs系统控制了感情表现和肌肉运动,人的精神状态就是正常的。但是,这种控制同上面提到的两种相互邻近的发泄(发射)活动(即发泄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却有着截然的不同①。

 

    Cs对自动性动作的控制是牢固可靠的,足以经得住神经机能失调的频繁冲击,只有在患了精神病之后,才受到破坏。

 

    而Cs对情感发展的控制则不那么可靠,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觉察到,在Cs和Ucs之间争取对情感优先控制的斗争,总是在不间断地进行着。有时候某些领域的影响力会相互区分开来,有时候各种作用力相互交混。。

 

    Cs(Pcs)系统在释放感情和身体动作时的重要性,使我们更加懂得了“替代性概念”在决定病情的形式方面所起的作用(替代性概念:当原来的概念被压抑后,就生成了一个替代性概念继续存在)

 

    :情感有可能直接从Ucs系统中直接产生,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生成的情感就带有焦虑(欲求)的特征,因为它代表着一切“被抑制的感情”。然而在多数情况下,“本能冲动”总是耐心等待,直到在Cs系统中找到一个替代性的概念。这样一来,情感就可以从意识领域内的这一替代性概念中发展出来,而这种替代性概念本身的性

 

    ①“感情表现”基本上是通过运动(分泌和血管舒张等)呈示的;而“发泄”则是由主体身体内部的变化造成,不涉及外部世界;“运动”则产生于设计出来的,试图改变外部世界的活动。

 

    -- 166

 

    261弗洛伊德文集

 

    质又决定了产生出来的情感的“质”的特征。我们曾一再声明,在压抑活动中,情感同它所归附的概念(或产生它的概念)开始分离,这之后,它们每人又经历了自身特有的变化。

 

    从描述的角度来说,上述说法是无可置疑的,但事实却并不如此简单,情感活动一般并不直接生成,只有当它冲破限制,在Cs中找到一个新的替代者时,才能成功地产生出来。

 

    四、地形学与压抑的动力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已经认识到,“压抑”

 

    基本上是一种施影响于“概念”的活动,而且位于Ucs系统和Pcs(Cs)系统的交接处。本节我们打算对这一活动作出较详细的描述。我坚信,压抑乃是投注①的收回(或撤离)。但问题在于,这种撤离发生在哪个系统?这种投注一经阻回之后,它又回到了哪个系统?

 

    由于在Ucs系统中,那被压抑的概念仍然在活动着,所以它肯定仍保留着自身的“投注”能力,因此,撤离回来的并不是这种概念,而是另外一种东西。

 

    我们首先要谈的是,当“压抑活动”

 

    本身影响了一个位于前意识中的概念,甚至影响了一个已经进入意识的概念时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压抑,就是抑制那个属于Pcs系统的前意识概念的投注(使这种投注停止)。这样一来,这个概念就面临三种可能:1。不

 

    ①投注:Cathexis,精神分析学专用术语,指把心理能量集中于某一特殊的人、物或概念上。——译者注

 

    -- 167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361

 

    能投注;2。从Ucs系统中接受投注;3。保留它先前进行过的无意识投注。

 

    相应说来,我们所得到的结果也可能是三种,即:1。

 

    撤离回来的前意识;2。

 

    保留下来的无意识;3。

 

    代替前意识投注的无意识。我们还进一步注意到,我们所作的上述反思,乃是不自觉地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从Ucs系统向离它最近的系统过渡,并不是通过制造一个新的代替物完成的,而是通过改变它本身的状态完成的,或者说,是通过改变它自身的投注完成的。这一有效的假设很自然地使我们想到地形学。

 

    然而这一利比多的撤回过程,并不足以使我们了解“压抑”的另一个特征。我们尚不清楚,为什么那个保留了它的投注或从Ucs系统中接受了“投注”的“概念”不能通过它自身的投注重新进入Pcs系统?

 

    如果是这样,利比多的撤离就不得不重复一次,这一同样的活动也许会没完没了地重复下去,但其结果却不再是“压抑”。我刚才描述的前意识投注的撤回,同样不能解释开初的压抑活动。

 

    因为在压抑开始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这儿还有一个未曾从Pcs系统中接受投注的无意识概念,而这样一个概念是不能被剥夺的。

 

    因此,我们真正要寻找的,乃是另一种活动,它首先支持“压抑”

 

    ,其次要保证这种压抑的形成和继续。这种活动,只能是一种“反——投注”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才能保证Pcs系统不受无意识概念的侵犯。

 

    我们将从医疗病例中看到,这种在Pcs系统中发生的“反——投注”

 

    活动的具体表现。

 

    它代表了初始压抑活动所需要的连续性和对自身之持久性的保持,“反——投注”乃是初始压抑活动的主要机制,而在压抑

 

    -- 168

 

    461弗洛伊德文集

 

    活动中还要再增加一种撤离或阻止前意识投注的活动。很有可能发生的一件事情是,那种从“概念”中撤离回来的投注,就是供“反——投注”的投注。

 

    随着讨论的进展,我们逐渐地发展出了有关心理现象之大体结构的第三种观点(前两种观点是动力学观点和地形学的观点)。对这第三种观点,我们称之为经济学的观点。通过这种观点,我们将彻底探明特定量的兴奋,最后将剩下多少,从而对它作出相对正确的估价。对于这种作为精神分析研究之最终结果的“观看问题的方式”

 

    ,我们最好给它取一个特殊的名称。我建议,在我们把某种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动力学方面的,地形学方面的和经济学方面的——全部成功地描述出来之后,应该称这种描述为“玄学心理学描述”

 

    ,我们必须预先指出,就我们现在掌握的知识而言,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仍然是片面的。

 

    我们下面要做的,是试对我们熟悉的三种转移型心理症的压抑过程作一番玄学心理学的描述。在作分析时,我们将用“利比多”这个字眼代替投注,因为就我们所知,我们在以上病例分析中所研究的主要东西,就是性冲动的命运。

 

    第一种是忧虑型歇斯底里病,人们常常忽视或漏掉了对这种病的最初发病阶段的观察。如果仔细观察,这一最初阶段是可以辨认出来的。

 

    它显示出的忧虑具有这样一个特点:看上去似乎是一种忧虑,但忧虑者本人又不知自己害怕什么。

 

    我们认为,在这一阶段,其Ucs系统中必定有某些爱欲冲动要求转化成Pcs系统的冲力,与此同时,那前意识中的利比多冲动也正以一种“逃离”的方式,从这个领域撤退,这样一来,

 

    -- 169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561

 

    那已被放弃(或压抑)

 

    的概念中所包含的无意识利比多冲动,就以一种忧虑的形式排放出来。随着这一过程的重复,就向着支配或克服这一令人痛苦的忧虑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那逃回的利比多冲动。将自己附着到一个替代概念上,这一替代概念一方面通过联想同那个放弃(或压抑)

 

    的概念联系着,另一方面又因它远离这一概念而逃避了被压抑的命运,这样一来,就使得那个无法控制的忧虑的爆发成为合理的。

 

    这时,这个替代概念就在Cs(Pcs)系统中发挥着一种“反——投注”

 

    (或反利比多冲动)

 

    的作用——通过阻止那被压抑的概念进入意识,从而保护着这个系统,另一方面,它又是(或者说,它扮演着)这样一个交接点——忧虑感情(这时它最不容易控制)

 

    ,在这个交接点上爆发和投注。

 

    治疗实践中所作的观察证明,当一个儿童患有“动物——恐惧”症的时候,会经验到两种不同的条件下的忧虑:第一种是当被压抑的爱欲冲动变得强化的时候,第二种是当儿童看见他所害怕的动物的时候。在第一种情况下,替代概念作为一个从Ucs系统向Cs系统过渡的指挥者出现。在第二种情况下,它是作为一种用于释放忧虑的孤立根源出现。由Cs系统所做的进一步控制,一般这样一种倾向呈现出来:随着第一种条件(而不是第二种条件)所持续的时间的延长,这种替代概念就愈易被唤出来(更容易出现)。

 

    这个儿童的最终表现或许是这样子的:1。

 

    他似乎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并且开始独立于他,不再受他的控制;2。

 

    对动物的恐惧似乎成了他的唯一恐惧。这种恐惧不断增长,直达到与无意识本能产生的恐惧相等。这是一种最顽固不化和放肆无忌的恐惧——它无视一切来自

 

    -- 170

 

    61弗洛伊德文集

 

    Cs系统的影响,只在Ucs中暴露出自己的本相。

 

    在忧虑型歇斯底里症的第二阶段,那来自Cs系统的“反——投注”就开始导致“替代概念”的形成。不久之后,同样的机制又在一个新的方向上起作用。就我所知,压抑活动这时仍然没有结束,而是发现了一个新的任务——对那个由替代概念激起的忧虑加以禁止。

 

    这一活动以下面的方式进行:与替代概念相近的所有联想均被赋予一种特别强烈的利比多“冲动”

 

    ,从而展示出某种对“兴奋”的高度敏感。在这一保护性结构内,它的每个位置上的“兴奋”由于与替代概念联系着,所以均能造成忧虑的轻度增长,这种增长继而又被作为一种信号,用来抑制这种忧虑的进一步增长(这种抑制是通过利比多冲动的新的逃避行动完成的)。

 

    这种敏感而又活跃的“反一投注”

 

    作用在这个可怕的替代物周围扩展得愈远,这样被用来孤立这个替代概念,使它不受新的冲动干扰的机制就愈准确。当然,这种保护机制仅仅是用来抵制那些通过外部知觉对这一替代概念的干扰和侵犯,它们永远不会抵制本能冲动(它按照这被抑制概念的联系方式与替代概念联系)。

 

    因此,只有当替代概念成功地取代了被抑制的概念时,这种机制才开始起作用,而且永远不是在一种完全安全的情况下起作用。这种本能兴奋增加多少,围绕替代概念的防护也就向外扩展多少。这整个结构(它以类似方式出现在其它神经官能症中)就是我们说的恐惧。我们从忧虑型歇斯底里中见到的退避、放弃和犯禁等症状,乃是替代概念逃避有意识投注的具体表现。

 

    纵观这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三阶段上的活动,重复了和扩大了第二阶段上的所做的事

 

    -- 171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761

 

    情。Cs系统如今通过围绕在它四周的各种联想的反投注作用,抑制了替代概念的活动,从而保护了自己。正如开始时这一系统对自身的保护是通过替代概念的投注,制止了那被压抑的概念的呈现一样。这样一来,这种替代结构就通过转移作用而发展起来。我们还必然作出如下补充:在Cs系统中,先前只有一个小的环节被压抑的本能冲动冲破,这就是替代概念(或者说,这种被压抑的本能冲动的唯一出口,就是替代概念)。但是后来情况就变了,——整个保护性结构(即恐惧)

 

    都与那种极为突出的无意识影响相对应。

 

    进一步说来,我们还可以强调这样一个观点:通过整个自卫机制,就把来自本能的威胁外射出去,自我展示的行为表明似乎那威胁它的忧虑不是来自本能,而来自外部知觉。这必须会导致这样的后果:自我对这种外部危险的反应,乃是试图逃避,即“恐惧”时试图作出的那种逃避。在这一过程中,压抑仅在一个特殊地方获得了成功,这就是:忧虑的排泄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只不过这种抑制是以丧失个人自由为代价的,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牺牲。然而,从本能需求中逃避的企图,一般是无多大用处的,而那种通过“恐惧”方式达到的逃避效果,也并不那么令人满意。

 

    我们从这种忧虑型歇斯底里中看到的大部分症状,都适用于其它两种神经官能症。因此,我们只想把下面的讨论局限在它们的不同之处以及“反—投注”

 

    活动所起的作用上。

 

    在转移型歇斯底里中,被压抑概念的本能性投注转变成使其发病的“刺激”

 

    ,在多大程度上和处于什么条件下,这种无意识概念对自己本能冲动的投注是通过这种向“刺激”转化的方

 

    -- 172

 

    861弗洛伊德文集

 

    式进行的(从而可以使它克服压力进入Cs系统)?这样一些问题(以及与之相似的其他问题)最好是留给对歇斯底里的专门性研究。在“转移型歇斯底里”中,来自Cs(Pcs)系统的“反—投注”所起的作用是很清楚的,“症状的形成”就是它所起的作用的具体呈示。正是这种“反—投注”

 

    ,决定了整个投注应当集中于本能表现的那一部分。经它选择出来用于形成“症状”的那一部分,必须适合于表现本能冲动的目的(起码不低于Cs系统之自卫和惩罚活动所需要的条件)

 

    ,这样一来,它就取得了一种“超级—投注”

 

    ,这就是说,它也像“忧虑型歇斯底里”一样,同时从两个方向得到维护。因此我们不需要再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Cs系统使压抑时的费力程度并不一定等同于症状呈现时的能量的投注。

 

    因为压抑时花费的力量是通过“反—投注”付出的力量来衡量的。而症状呈现不仅得到这种“反—投注”的支持,而且得到与之交织在一起的Ucs系统中的“本能性投注”

 

    的支持。

 

    至于迷狂性心理症,我只要对“论压抑”一文中提出的议论作一点补充就够了。这就是,在这种病中,Cs系统的“反—投注”开始突出出来,占据中心位置。这正是造成最初的压抑的原因所在。这时,压抑是以“反抗”的形式出现的,到后来,便成为“被压抑的概念”的突破点。我们还可以作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压抑活动在“忧虑型歇斯底里”和迷狂心理病中,看上去远远不如在“转移型歇斯底里”中那样成功,这是因为它的“反—投注”过于突出,从而使它找不到任何突破口。

 

    -- 173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961

 

    五、Ucs(无意识)系统的特征

 

    我们以上区别了心灵中的两大系统,当我们仔细观察其中一个系统,即Ucs系统时,会从中发现另一个系统(即Cs系统)所不具有的特征。这种现象给我们以更新的启示。

 

    Ucs系统的核心是“本能呈示”

 

    ,其目的是进行“投注”

 

    ,换言之,这一系统的核心就是“欲望—冲动”。在这儿,各种本能冲动并列存在着,它们相互独立,互不矛盾。即使在两种看上去目的各不相同(或互相矛盾)的欲望同时活跃起来时,它们也不会相互拆台和势不两立,而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居间的或妥协的目的。

 

    在这一系统中不存在否定,不存在怀疑,也不存在各种程度的确凿无疑。因为只有通过位于Ucs系统和Pcs系统之间的“审查者”的检验之后,上述一切才有可能出现。

 

    “否定”在较高的意识层次上乃是“压抑”的替代,而在Ucs系统中只有以不同强烈程度的“投注”内容存在着。

 

    在这个系统中,投注的强度比起其它系统来,更是变换不定。通过转移,一种概念会连同它的全部利比多冲动,转让给另一种,它还可以通过压缩作用,把属于好几个概念的全部利比多冲动都占为己有。我曾建议,把上述两种作用作为心灵之“初始活动”的典型标志。

 

    因为在Pcs系统中,占统治地位只是一种“次级活动”。

 

    一旦初始活动在发挥自己作用时与属于Pcs系统的各种因素相联系或相结合,它就看上去滑稽可笑。

 

    -- 174

 

    071弗洛伊德文集

 

    Ucs系统中所进行的活动,都是无时间性的,换言之,它们不按时间的顺序进行,也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与时间没有任何关系。只有Cs系统中的活动,才与时间有关。

 

    Ucs系统中的活动,很少与现实有关,它们的命运只取决于它们拥有多大的力量,还取决于它们是否服从快乐与痛苦原则。

 

    总起来说,我在Ucs系统的活动中大致发现了如下几个特点,即:1。各种活动相互并列、互不矛盾;2。属于一种“初始活动(是一种”投注“性动作)

 

    ;3。无时间性;4。以心理实在代替外部实在。

 

    对上述无意识活动,我们只有在人们的梦中和各种心理症中才能观察到。换言之,只有将更高级的Pcs系统中的活动,通过某种退回作用,回复成低级层次上的活动时,我们才能看到。这就是说,这种活动不可能“独立地”被我们看到,因为它们不能独立存在。

 

    Ucs系统很早(或刚刚出现)就被Pcs系统所掩盖,只有Pcs才拥有进入意识和导致运动的手段。

 

9

 

    Ucs系统的向外发泄,是通过某种物理刺激导致情感的发展,但即使这样一个发泄口,也被Pcs系统夺走了。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仅靠自己,它连一种有目的的肌肉活动都做不出来,这唯一能做的,就是那些习惯性的条件反射活动。

 

    为了充分理解上述Ucs系统之种种特征的意义,我们理应将它们同Pcs系统的种种特征作一比较或对比。但这样一来,我们就走得太远了。因此,我建议,我们最好先停留在目前这一步,等到我们讨论更高层次的意识系统时,再做这种比较也并不算迟。目前我们只能挑选几个最紧要的问题作

 

    -- 175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171

 

    阐明。

 

    Pcs系统中的活动,不管它们已经变成有意识的,或仅仅具有变成意识的可能性,都会展示出一种对投注概念之向外发射倾向的抑制作用。当一种活动从一种概念转向另一种概念时,第一种概念会保留下它的一部分冲动力(投注)

 

    ,这就是说,只有一部分冲动力转移到第二种概念中。在这儿,以“初始活动”

 

    方式进行的转移和凝聚十分少见,因为它们在这儿受到极大的限制。

 

    这一情况曾使布留尔(Breuer)

 

    作出如下的假设:在心理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能量的投注阶段,在其中一个阶段上,这种能量是被“软禁”起来的;而在另一阶段上,它就自由活动起来,并开始要求外射。

 

    我认为,上述见解代表着我们对心理能量之本质的最深刻洞察,我们没有理由反对它。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对这个问题作出玄学心理学的描述,虽然这是一个过于大胆的举动。

 

    除此之外,它还移交给Pcs系统这样一个工作:使各种不同的观念性内容相互交流,以便达到相互影响;使它们与时间联系起来;设立审查关卡(或各种审查关卡)

 

    ,建立起检验现实的一套法则,即“现实法则”。有意识的记忆似乎也全部依赖于Pcs系统,因而与那种Ucs经验在其中得到固定的“记忆痕迹”明确区别开来。它或许对应于某种特殊的“复现”——这一概念曾被我们用来解释有意识概念与无意识概念的关系,现在已被我们抛弃,我们还应该由此而发现一种手段,以结束我们不知如何称呼更高级系统中的困窘(就目前来看,它的名子很不明确,我们有时称之为Pcs,有时称之为Cs)。

 

    -- 176

 

    271弗洛伊德文集

 

    在此我们还要奉劝某些人,对于我们把各种心理活动归类于这一种或那一种心理系统时所做的解释和描述,不要急于做出结论。我们所描述的是成年人的心理状态,在这里,Ucs系统严格说来只是作为较高级心理系统的初始阶段。在个体发展起来之后,这个系统的内容和联系是什么?在动物中这个系统有何意义?

 

    这都不能从我们的描述中推导出来,这就是说,必须对它们作出独立的研究方可得知,进一步说来,对于人类的心理生活,我们必须尽力去发现上述两种心理系统(包括其内容和特征)能够相互改变或相互交换的病理学条件。

 

    六、两种系统之间的交流

 

    如果我们认为Ucs系统已经不起作用,心灵的全部工作都由Pcs承担;如果认为Ucs只是某种退化器官,是进化过程留下的痕迹,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个同样的错误的假设是,认为这两个系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压抑”

 

    活动——Pcs把任何一件有碍于它或使它不安的东西,都扔进Ucs的无底深渊。

 

    事实恰恰相反,Ucs是一个活的系统,它还在不断发展着,而且同Pcs保持着多种关系,尤其是相互合作关系。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把Ucs系统看成是一个延伸的或时时向它的所谓“衍化物”

 

    转化的系统,易于接受现实生活的各种影响,持续不断的作用于Pcs甚至还能反过来受Pcs系统影响。

 

    在无意识本能冲动的各种衍生物中有某些显得十分奇特,这就是,在它们自身中包含着许多与之相对立的特征。

 

   

 

    -- 177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371

 

    们一方面是高度组织化的,见不出任何自相矛盾的地方,充分利用从Cs系统中得来的每一点东西来装扮自己,使我们普通判断力很难把它从这个系统的结构形态中区别出来。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无意识的,这就是说,它们决不能变成意识。

 

    按照它们的性质似乎应该归属于Pcs系统,但事实上它们又属于无意识系统,它们的起源对它们将要承受的命运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比做人类中的混血儿。大体看去,他们很像白人,但又不时暴露出某些有色人种的这种或那种特征。正因为此,他们在白人社会中受到排挤,不能享受到白人的特权。上述性质正是正常人和患心理症的人的“幻觉世界”所具有的性质。我们已经认识到,幻觉的生成乃是梦和心理症的初始阶段,尽管它们是具有高度的组织性,仍然处于潜抑状态,因而不能变成意识,在没有明显地被“投注”之前,它们往往接近于意识。而且不受任何干扰,一旦受到某种程度的干扰,它们就会立即被压抑回去。

 

    Ucs中另一种与之相同的和高度组织化的无意识衍化物是“替代—结构”。所不同的是,它能够成功地冲入意识领域。这要归功于某些有利的联系,例如,当它们同一个前意识区域的“反—投注”相重合时,就会很容易地进入意识。

 

    当我们利用别的场合进一步了解进入意识的条件和方式时,就有可能找到克服它们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办法。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最好对照我们以前考察意识时提出的观点(即从意识的角度提出的观点)

 

    ,即:意识总是把全部心理活动归属于前意识领域。由于来自于无意识的相当一部分前意识材料都具有无意识衍生物的特征,所以当它们进入意识时

 

    -- 178

 

    471弗洛伊德文集

 

    都要受到“审查”。而对于其余一部分前意识材料来说,它们可以在不受审查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意识。从这儿我们窥见到早先提出的一个假设中的矛盾:从“压抑”

 

    的角度来看,它不得不行使“审查”

 

    ,因为这种审查决定着位于Ucs系统和Cs系统之间的意识。而现在我们又有了另一种可能性,即:在前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之间也有一道审查。然而我们完全可以不理睬这种复杂情况造成的困难,进而作出这样的假设:从每一个系统向另一个比它高一级系统的过渡(这就是说,每向更高级的心理结构前进一步)

 

    ,都需要经受一道审查。

 

    作为这一假设的推论,我们将不得不抛弃原来的假设,即开始时提出的那个它“每进一步,都只不过是制造出原物的一个新的复制品”的假设。

 

    解决这个问题时遇到的所有困难,大都出于这样一个原因,即:我们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活动的唯一特征,就是它的“意识性”

 

    ,而意识本身又不能作为划分不同系统的标准。

 

    我们知道,属于意识领域的东西不一定总是被意识到,它们有时还会暂时潜抑起来。研究还进一步证明,许多具有前意识系统之特征的东西,不会变成意识的。我们还注意到,这种进入意识的可能性还要受到某些“注意”倾向的限制。这就是说,意识与不同心理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同“抑制”

 

    活动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实际上,与意识相离异的不仅是那些被压抑了的东西,还有某些对自我进行支配,从而成为被压抑的东西之最强大的对立面的各种冲动。如果我们想尽快地以玄学心理学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分析,就必须学会摆脱已往的成见。尤其是那种极为看重“有意识状态”的各

 

    -- 179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571

 

    种症兆的成见。

 

    只要我们执着于这一成见,在我们对其作出综合时,就要受到例外情况的干扰。

 

    我们看到,进入Pcs的衍生物是作为替代性结构和心理症状进入意识的,它们一般经历了巨大的变形,因而大大远离了Ucs(虽然许多经受了压抑,但仍然保持原状)。我们发现,许多前意识构造仍保持无意识状态,虽然从其性质看,它们理应变成意识的。

 

    或许对它们来说,Ucs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我们下面想要寻找的一种重大区别,不再是意识和前意识的区别,而是前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别。位于前意识领域边界上的审查者,总是把无意识挡回去,但它的衍生物却可以绕过这个审查站,从而获得了更高级的组织结构,在Pcs系统中达到某种强度的“投注”。但是一旦越过这道防线,它们又会继续突进到意识领域,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与前意识之间的审查者的检查,当认出它们是无意识系统的衍生物时,就再次把它们“压抑”回去。这就是说,第一道防线上的审查者专门用来对付Ucs本身,而第二道防线上的审查者则专门对付无意识系统在前意识中的衍生物。

 

    我们以为,在个体发展的进程中,这个“审查者”自身也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精神分析治疗中,这个位于Pcs系统和Cs系统之间的审查者的存在,已得到确凿无疑的证明。我们可以要求病人自由地产生出Ucs的衍生物,还可以设法保证他们克服审查者对这些想变为意识的前意识结构的反抗,进而帮助他们废除了第一个审查者行使的压抑。除此之外,我还要作出如下补充:Pcs和Cs系统之间的审查者的存在,使我们懂得了,

 

    -- 180

 

    671弗洛伊德文集

 

    “变成意识”不单纯是一个知觉活动,它或许还是一种“超级—投注”

 

    ,或者说,是心理结构中发展出的一个更高级的层次。

 

    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向无意识同其它心理系统之间的交流。在本能活动的根基部位,各种系统之间以一种最自由的方式相互交流着;某些这类活动极为活跃,它们穿过无意识系统,进入前意识系统,最后到达最高层次的意识系统;其余的活动则一直保持在无意识区域。然而Ucs还可以受到知觉外部世界时所经历的经验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从知觉到无意识系统的一切通道都是通畅的,只有从无意识系统向外部穿越,才受到“压抑”活动的阻挡。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某个人的无意识可以对另外一个人的无意识产生影响,而他们的意识却不受任何牵连(或无动于衷)。

 

    这一点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

 

    我们应该努力弄清,在造成上述结果的所有因素中,是否应该把前意识排除在外,然而就描述想要达到的目的来说,这当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Pcs(或Cs)系统的内容,一部分来自本能生活(通过无意识媒介)

 

    ,另一部分则来自知觉。然而我们还不清楚,这一系统究竟会对Ucs产生多大的直接影响。对精神病病例的检查常常发现,他们的Ucs系统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独立性,对外在影响极不敏感。注意力分散和两种系统完全分离,乃是这种病人的两处典型特征。然而精神分析治疗却完全建基于Cs系统能对Ucs系统施加影响的设想上。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虽然费了许多力气,却收效甚微。然而,那作为这两种系统之中介者的Ucs衍生物,却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我们应该想到,通过Cs作用Ucs而引起它内部自动改变,这

 

    -- 181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771

 

    的确是一个艰难的和缓慢的过程。

 

    前意识与某种无意识冲动进行合作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后者受到强烈的压抑,但只要无意识冲动与其中一种控制性倾向相谐调,最终亦能达到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抑制被消除了,那被压抑的活动也变成了支持自我达到其企图的一股力量。在这种简单的布局中,无意识变成了自我的谐振,同自我保持一致。对其它方面的压抑活动则丝毫不产生影响。

 

    Ucs在这种合作中起的作用是无可指责的。那受到加强和支持的倾向一旦被揭示出来,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与寻常倾向极为不同——它们可以取得特别完善的成就,对于类似于迷狂症状的种种相反倾向进行抵抗。

 

    Ucs中所包含的内容就像一个心理王国中的原始臣民。

 

    如果说在人的内心存在着遗传而来的心理构成——与动物本能相似的东西——它们便是Ucs系统的核心。那些在儿童发展期没有多少用处,因而被抛弃的东西,以后又一个个得到补充,而这些补充物同遗传物的性质不一定有什么不同,这两大系统的内容完全区别开来的时间只能是青春期。

 

    七、对无意识的识别

 

    只要我们对Ucs的概念仅仅来自于梦的生活和转移型心理症的认识,我们对这一系统所能作的断言就超不出以上谈论中说过的东西。这些谈论当然还很不够,甚至有时还造成模糊和误解。尤其是当我们无法把Ucs同某种我们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或不能把它们归之于我们熟悉的某一类时,上

 

    -- 182

 

    871弗洛伊德文集

 

    述情况就更明显。现在让我们对自恋型神经官能症作一番具体分析,从这种分析中我们将对这谜一般的无意识领域,有一个清晰具体的认识。

 

    自从阿布拉哈姆于1908年发表了他的作品以来——这位真诚的作者把它归于我的鼓励——我们就一直用自我与对象之间的对立去解释精神分裂症的成因,在转变型心理症(如忧虑型,倒错型和迷狂型歇斯底里症)中,我们对这二者之间的对立并没有突出出来。我们知道,对象方面的破坏和阻挠,偶而也会导致心理症的爆发,心理症大都表现在对真实事物对象的放弃。

 

    我们还知道,放弃对对象追求的利比多,首先回复为一个幻觉中的对象,继而又变成一个潜抑了的对象(内向)。然而在上述例子中,其“对象——投注”一般仍保留下它的大部分能量,对压抑过程作仔细检查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受到压抑(或作为压抑的结果)

 

    ,这种“对象—投注”仍在无意识系统中继续着。事实上,这种转移能力(我们在具体治疗上述心理症时,曾利用过这一点)

 

    ,乃是使“对象—投注”不受阻碍的保证。

 

    然而精神分裂症则不然,我们现在不得不承认,在这种病中,因被压抑而回缩的利比多并没有找到一个新的对象,而是退回到“自我”中。这就是说,“对象—投注”在这儿已被放弃,重新建立起一种“对象迷失”的原始自恋状态。这种病的种种特征(如转移能力的丧失)

 

    治疗对它的无能为力、它特有的那种对外在世界的遗弃和否定。其“自我”展示出的那种“超级—投注”

 

    ,以及最后达到的全然冷漠和无动于衷等等,都与我们提出的“对象—投注”

 

    被放弃的假设相吻合。

 

   

 

    -- 183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971

 

    到两大心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多数研究者都对下面的事实感到吃惊:在精神分裂症中,这两种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还在意识领域中就已经表现出来。

 

    而在转移型心理症中,却只存在于无意识中,而且要经由精神分析手法,才能把它们揭示出来。然而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不能把“自我—对象”系统和意识内两大系统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通过下面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我们似乎可以达到我们想要寻找的东西。在精神分裂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患者在谈吐方面的种种变化(尤其在早期阶段)

 

    ,这种变化值得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由于患者特别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结果使他变得矫揉造作起来。他们谈话的方式完全打乱了,有时达到使人完全不能理解的程度,以至在正常人听来,这些谈话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其实,这些谈话的内容常常与患者的某些身体器官或某些刺激有关。我们还可以把这一症状同另一种现象联系起来,这就是:在精神分裂症的上述症状中(它们同歇斯底里症或迷狂症中的替代性机制有相同之处)

 

    ,其替代物同被压抑的东西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两种形式心理症都有一种令我们吃惊的奇异特征。

 

    维也纳的维克多。托斯克博士曾经把他对精神分裂症初期阶段观察时所得的一些结果提供给我。这些材料之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们证实了患者本人极力想进一步解释她自己谈的东西。我这里借用他的两个例子来说明我的论题,而且我也确信,任何一个研究者都能获得大量这种材料,托斯克受理过这样一个病人,她是在同她情人吵架之后被带到诊所来的。刚一来到,她就向医生倾诉说,她的眼睛不对劲了,

 

    -- 184

 

    081弗洛伊德文集

 

    它们被“扭歪”了,为了对这句话作出解释,她又用完全合乎语法的句子对她的情人作了一连串的谴责:“我根本就不理解他,他每次看上去都变了样,他是个骗子,他专门扭歪人的眼睛(在德语中,其真实意思是”奸诈的人“)

 

    ,他把我的眼睛也扭歪了,现在这双眼睛不再是我的了,我好像在用另一双眼睛观看这个世界。“

 

    患者对她开始时说出的那句令人费解的话的上述解释,很值得我们作一番分析,因为它们包含的内容与开始时那概括性的句子完全相同,与此同时,它们又向我们展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结构的含义和起源。对这个问题我同托斯克的意见是一致的,这就是,这一病例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用身体中某一器官(在这儿是眼睛)的遭遇或状态来代替自己思考的全部内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谈吐展示出“癔病”患者的种种特征,这就是说,它们已变为“器官—语言”。

 

    患者所作的第二个陈述是:她站在教堂中,突然感到身体扭动了一下,她不得不换一个位置,似乎有人把她推到了这个位置。好像她是被迫站到这个位置上一样。

 

    接下来又是一番解释。仍然是对她情人的一连串攻击:“他很粗俗,尽管我生性文雅,现在也变俗气了,他使我变得像他自己那样,让我承认他比我高贵,现在我真的变得像他了。

 

    因为我开始想到,如果我像他,我就会比现在好得多。

 

    他总是给人以地位高贵的假象,我现在变得完全像他了,他已

 

    -- 185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181

 

    经改变了我的位置①!“

 

    托斯克认为,在“改变了我的位置”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动作,这种动作代表的含义是“她的地位改变了(或不由自主的改变了)

 

    ,与她爱人“同一”了,或“以她爱人而自居了②。”

 

    在这儿,我仍然要提请人们注意,其思想的全部内容都转化成了身体对这种内容的感受,或者说,这种思想内容对身体的刺激支配了整个思维链条。第一个例子中的歇斯底里表现于其眼睛的剧烈震颤,第二个例子则表现于真正的推拉动作(而不是具有推拉的冲力或被拉的感受)

 

    ,但不管哪个例子,都不伴有任何有意识的思维,即使事情过后,患者也不能表达当时的想法。

 

    迄今为止,上述两例仅证实了我们所说的“器官语言”

 

    或“癔病语言”。然而其意义还不仅限于此,它们似乎还证实了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即我们常常遇到的另一种(如布笛儿论文中提到的那种情形)可以归纳为一种确定的公式的事物状态。精神分裂病人对语言文字的使用类似于使梦的思维变成梦的意象,对于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原始心理活动”。

 

    它们先是经过“凝缩”

 

    ,然后再通过“转移”

 

    ,将“投注”的意象整个地改头换面。有时候,这种转换过程会走得很远(与原来的样子相差极大)

 

    ,致使整个思维过程可以用一个有

 

    ①“改变某人的位置”

 

    ,仍然是一种文字游戏,或者说,说话者在用这一字眼的字义取代它的比喻意义。

 

    ②心理学中称“自居作用”

 

    ,即以自己理想中的人而自居。——译者注

 

    -- 186

 

    281弗洛伊德文集

 

    着特殊用法的单词(尽管这个单词与其它词有很多种联系)

 

    再现出来。

 

    布笛儿、荣格以及他们的学生均作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以丰富的材料,对这一命题作了准确的证明。

 

    在我们利用上述印象作出结论之前,让我们进一步谈一谈精神分裂症、歇斯底里症和迷狂症之间“替代概念”的区别,这是一种极有意思的区别,但我们会得出一种奇怪的结论。我目前受理的一个病人,声称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再感兴趣,原因是他脸部皮肤已经得了一种病。他声称自己皮肤生了黑斑,脸上有一个个深坑,谁都能一眼就看出来。经分析后证明,原来他是把自己的“阉割情结”转移到皮肤上,开始时,他在对付这些黑斑时并不感到恐惧,甚至当把它们挤出来时,还感时一种莫大的快慰。

 

    因为正如他自己说的,每挤出一个黑斑,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喷射出来。然而后来情况就变了,觉得每挤掉一个黑斑,脸上就留下了一个深坑,因而对自己的行为非常懊悔,认为像他这样“不断地用手瞎搞”

 

    ,已经把皮肤彻底“糟塌”了。很明显,对他来说,他用手把黑斑的脂肪挤出来,这无疑是“手淫”的替代,由这种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即孔洞)

 

    则成了女性生殖器的代替,这种生殖器又进一步代表着由于手淫而导致的阉割威胁的真正实现(也可能在幻觉中出现了这种后果)。这样一种“替代机制”尽管带有癔病症的特征,但与“转移型歇斯底里症”也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但我们觉得它们之间似乎还有某种区别,因为我们想不到在歇斯底里症里会有这样一种“替代机制”

 

    (即使在我们还不知道这种区别的情况下)。

 

    在歇斯底里症中,皮肤上出现的小坑很难被作为女人阴道的象征,因为在这种

 

    -- 187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381

 

    情况下,只有那些周围裹起来的孔洞才可以使患者联想到阴道。此外,我们还应想到,由于脸孔上的小坑数目众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患者用它们替代女性生殖器。同样的道理也适于托斯克几年前向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报告的另一个年轻患者的病情。这位患者在其他方面与一个患迷症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他往往一连几个小时花在穿衣服或其它类似的事情上。然而这一病例又有自己的突出特征,这就是,患者能够不受任何阻碍地讲出自己的禁忌(或被压抑的东西)。

 

    举例说,在套穿长统袜时,马上便闪现出一个概念:他必须把袜子的针脚拉开(显出孔洞来)

 

    ,因为每一个洞在他看来都象征着女性生殖器的孔洞。我们同样不能把这样一种症状归之于一个迷狂心理症患者。

 

    R。勒特尔也碰到过一个与此相似的病人(这个病人也老把时间花到穿袜子上)。

 

    在经过分析治疗而克服了障碍后,他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在他看来,他的脚象征着男性的阴茎,套上袜子的动作象征着手淫动作。他之所以不断地把袜子穿上脱下,部分是把手淫的动作再现出来,部分是为了破坏这种动作。

 

    我们也许会提出,究竟是什么东西使得精神分裂症中的替代机制和症状如此奇特?在经过一番分析后,我们最终懂得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语词—语词关系”压倒了“物—物关系”。举例说,“在挤出黑斑”和“阴茎射精”这两件实际事件之间只有微弱的相似关系,而在“脸皮上数目众多的小坑”和“女性生殖器”之间的相似就更是微乎其微。

 

    然而由于前一例涉及的两种事件(挤黑斑和射精)都可以用“排出”

 

    一词加以表达;后一例中的两件事物都可以用嘲弄性

 

    -- 188

 

    481弗洛伊德文集

 

    语词“坑洞”来表达,就使两种实际上不同的事件和事物在表达用语或语言层次上等同起来了,支配精神分裂症中“替代机制”的,无疑是这种词语上的等同。很明显,由于“用词”与“实物”不相符,精神分裂症中的“替代机制”就远离了心理症中的转换机制。

 

    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自然会得出结论说,在精神分裂症中,“对象—投注”已经被完全放弃了。然而这一结论并不完全,我们必须对其作出这样的修正,即语言概念的“投注”与“物体”间仍然保持一致。这就是说,我们以前所说的“物体的(对象)概念(意识)”

 

    ,现在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词的概念,另一种是物的概念(具体概念)。后者指“投注物”

 

    而不是指物的直接记忆形象,最起码也是指直接记忆形象衍化而成的遥远的记忆痕迹。最值得一提的是,它使我们突然明白了意识概念同无意识概念之间的区别。这两种概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位于心灵中的不同的位置上的同一种内容的不同复现物,也不是位于同一部分的“投注”的不同功能状态,意识的概念包括具体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语词概念,而无意识概念则只包含事物本身。

 

    Ucs系统包含着对象的物的投注,这是最初的也是最真实的对象投注。

 

    而Pcs系统则产生于具体概念“超级—投注”

 

    ,这是通过把这一具体概念同表达它的语言的语词概念联系起来而做到的。我们可能想到,正是这种“超级—投注”才产生了较高级的心理结构,也正是它才使得初始心理过程后面紧跟一个第二级心理过程,即支配Pcs系统的心理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有可能准确地指出,“压抑”

 

    在转移型的心理症中所拒绝的弃置概念

 

    -- 189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581

 

    (所谓弃置概念,即指那些可以转译成语词,但这种语词又依存于物)是什么。那些没有转换成语词的概念,或者说那些未曾接受“超级—投注”的心理活动,则以潜抑状态留在无意识领域。

 

    我想提请人们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在很早之前,我们就已经掌握了今天懂得精神分析之最典型特征的那种洞察力。

 

    在1900年出版的“释梦”的最后一页中,我就阐述过这样一个论题:思维活力,即那些经过投注,远离了知觉的心理活动,由于它们本身缺乏“质”的东西,而且是无意识的,所以只能通过与“语词知识”的残存物(或痕迹)相联想,才能进入意识,而语词概念同具体概念一样,都是来自感官知觉。这样一来就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物的概念(具体概念)

 

    不能为它们自身的知觉痕迹替代,从而变成意识。

 

    思想系统的内容需要具有某些新的性质。除此之外,如果它们与语词联系在一起,也许会传给“投注物”以某种性质(由于“投注”仅仅在再现了物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所以,从它们自己的知觉中不会自然生出什么性质来)。

 

    这些只有通过语词才能理解的“关系”

 

    ,构成了我们思维活动的最主要部分。

 

    我们知道,把它们同语词概念联系起来,仍然不等于真正变成意识的,而是有了变成意识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它们属于Pcs系统,而且只能属于这个系统。

 

    现在我们再回到精神分裂症,由于我们仅涉及到有关Ucs的一般性认识,所以仍不能解除某些怀疑,例如,我们还不敢肯定,这种病症中的“抑制”是否同转移型心理症中的“抑制”有共同之处。

 

    我们为“压抑”下的定义是:所谓压抑,

 

    -- 190

 

    681弗洛伊德文集

 

    乃是一种位于Ucs系统和Pcs(或Cs)系统之间的活动,其作用是使被潜抑的材料不能进入意识。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必须加以修正,使它把痴呆型自恋症和其它自恋症包括在内。

 

    但我们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精神病和心理病的一个共同特征,即:自我试图逃避,在缩回的有意识“投注”中表现自己。仅作肤浅的思考,就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自我逃避倾向,在自恋型心理症中表现的是多么彻底和多么露骨!

 

    在精神分裂症中,这种逃避表现为本能投注,从代表着无意识的物体概念的地方退缩回来。

 

    看上去十分奇怪的是,属于同一概念的前意识——与无意识物体概念相对应的语词概念——会作出一个正好与之相反的和更加强烈的“投注”。

 

    我们所期待的也许是:那位于前意识部分的语词概念,将不得不承受压抑的第一次冲击,当这种压抑迫近到无意识概念时,它就不再作出“投注”

 

    ,这当然是很难理解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能是这样的,语词概念的投注并不是“压抑”活动的一部分,而是代表着争取病情恢复或痊愈的首次努力(这种目的明显支配着精神分裂治疗的整个计划)

 

    ,这些努力在于重新获得过去失去的对象。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运用表达这些对象的语词来捕捉这些对象。因此就必须满足于用“语词”代替具体对象(物体)。一般说来,我们的心理活动总是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向中的一个上活动:要么是从本能出发,经过无意识系统,到达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要么是从外部刺激物出发,通过Cs系统和Pcs系统一直到达无意识领域中的自我投注和它的对象的投注。这第二种方式尽管受到“压抑”

 

    ,但总起来还是顺利的。而且在很长一段距离内,见不到

 

    -- 191

 

    性爱与文明。无意识781

 

    任何妨碍心理症患者去重新获得自己的对象的阻力,当我们抽象地思考这个问题时,就有可能忽视语词同无意识具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当前哲学思考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已经开始趋向于使用类似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使用的不受欢迎的思维方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认识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面对具体事物时总是把它们看成抽象的,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把握住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特征了。

 

    假如我们已经认识到了Ucs的性质,而且已经能够正确地确定无意识概念和前意识概念的区别,我们就敢肯定,从其它许多角度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 192

 

    爱情心理学B

 

    滕守尧 译

 

    -- 193

 

    第一篇 男人对象选择的⒇一种特殊类型

 

    造成“恋爱”的条件是什么?或者说,男人和女人根据什么选择自己的爱恋对象?当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合乎自己理想的对象时,他们又是如何以幻想来满足自己的要求的,这一向是一个由诗人和想象力丰富的作家们描述和回答的问题。在这方面,文学家们的条件的确优越,他们来做这件事情是再合适不过了:他们有着敏锐的知觉,能对他人的潜在情感生活作出清晰的透视,而且更有勇气来揭示自己的无意识心灵。然而从探求真理的角度来看,他们作品的价值又往往因下面的原因而大受削弱。这就是:文学家们往往要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他们不仅要影响读者的情绪,还要激起人们理智上的和审美的快感。有鉴于此,他们在发言时就不能

 

    ⒇ 本文根据《弗洛伊德选集》第四卷(伦敦,弗拉德福出版社,1946年C第三版)译出。由三篇论文组成,分别写于1910年,1912年和1918年。

 

    -- 194

 

    091弗洛伊德文集

 

    直言不讳,例如、他们不得不把真实发生的事情的某些部分舍去,为的是防止无关紧要的东西干扰,然后再用别的材料去填补这些空隙、对整体的统一下一番粉饰功夫。对文学家的这种特权,我们可以称之为“诗的破格”

 

    (Poeticlicence)

 

    ①。

 

    文学家虽然描述生命,但对种种心理的起源、发生与发展等,却不太注意。因此,为了最终解决问题,我们还必须借助科学,对这些诗人们反复玩味和几千年来不断给人带来快乐的材料,作一番深入探讨。当然,科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有时免不了笨手笨脚,其结果也恐怕不那么令人愉快,但这种不愉快的反应,却正从反面证明,我们对两性之爱或其他事情的研究,是完全合乎科学的(而不是艺术的)。科学研究愈深入,我们就愈加认识到,人心在容忍对“快乐原则”的违背方面达到了多么高的程度。

 

    精神分析家在治疗病人时,常常能深入心理症患者的情欲世界,获得深刻印象。有时候他们还注意到(或听说过)

 

    ,甚至某些身体健康、德智高超的人,也有着同病人一样的表现。假如他运气好,观察和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心中便可能得到一些明确的印象,促使他把人们的恋爱方式归纳为种种不同的类型。

 

    有关男人对于性爱对象的选择,也有很多类型,我首先讨论的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因为这种人的“爱情事件”十分

 

    ①诗人、文学家为了达到某种表现效果,常常不顾常识、风俗和一般的逻辑与分类标准,随意安排材料。在诗中是允许的,在科学中却不允许。诗人的这一特权,被称为“诗的破格”。——译者注

 

    -- 195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191

 

    奇特、常使旁观者(或自己)感到大惑不解。然而当我们使用精神分析法去解释时,却可以得到较清晰的解答。

 

    一、在这类人的爱情选择条件中,有一条最为明显,而且不可缺少(每一次当你在某人身上发现这一特征时,就可以把他归于这一类型。如果继续寻找,就可以发现这类人应具有其他一些特征)。对这一条件,我们可以这么表述:“他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缺少被伤害的第三者”。换句话说,这种人绝对不会去爱那些无所属的女子,如少女或寡妇等。他们所爱的女人,永远是那些被别的男人爱过或占有着的,不管这些男人是丈夫、未婚夫还是情夫。

 

    在某些极端的病例中,那些无所属的女子永远激不起他们的爱欲,有时甚至会受到他们的鄙视,直到这些女子与别的男人发生了上述关系后,才突然变得可爱起来。

 

    二、第二种条件可能不多见,然而也很引人注目。而且我们所讨论的这一类型,也正是第一种条件与这第二种条件以不同程度混合而成(也有时仅由第一种条件构成)。

 

    这第二种条件就是:凡纯洁善良的女子,对他们均没有爱情的魅力,情爱的诱惑力永远来自那些贞操可疑,性生活不太检点的女子。这种特征本身也差别悬殊,从爱上一个妖艳而稍有艳闻的有夫之妇,到情夫众多,有如妓女的“大众情人”

 

10

 

    ,各各不等。他们要的就是这种味道,说的粗俗一点,这种条件可称为“非野鸡不爱”

 

    (或“青楼之恋”)。

 

    这类人的爱情似乎总离不开这两个条件,前一种条件满足他的敌对情感,使他能够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而去与别的男子争斗;第二种条件则因女人的放荡而带来一种嫉妒情绪。

 

   

 

    -- 196

 

    291弗洛伊德文集

 

    这种男人来说,只有当他们嫉妒的时候,其热情才升腾到沸点,与此同时,对象的价值也就急剧上升,甚至高的无法比拟。

 

    他们总是两眼盯着女方的行为,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证据,也要借题发挥,欲火也就随之上升。奇怪的是,他嫉妒的对象从来就不是这个女人的合法占有者(丈夫等)

 

    ,而总是她结交的新朋友,甚至任何引起怀疑的陌生人。在很多时候,他并不想单独占有她,而以三角关系的保持为满足。我自己就碰上这样一个病人,他常为其情妇的放荡偷情而郁郁不乐,后来听说女方要结婚,他不但不反对,还极力支持。在以后若干年里,他对那个丈夫竟然一点也不嫉妒。在另一个典型的例子里,男方对自己初恋对象的丈夫十分嫉妒,一直坚持要女方与其丈夫离婚,但后来便渐渐改变了,他对其情妇的丈夫的态度,也像其他同类男子一样,渐渐习以为常和不以为意了。

 

    对以上所描述的,是关于一个女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成为这些男人的热恋对象。以下要谈的,则是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恋人,综合起来,也有以下二种情况。

 

    一、正常人一般看不起放荡不规的妇女,他们敬重贞洁的女人。然而奇怪的是,这种人的态度却恰恰相反,对他们来说,女人越是轻浮淫荡,就越使他们爱得发狂。同这种女人相爱,往往使他们魂销骨酥,不能自拔。他们觉得,只有这样的女人,才是唯一值得爱的,但一旦爱上之后,又要求她们对自己忠实。这种爱情免不了经受一段奇特的磨折。我们知道,本来,不管哪一种热恋行为,多少都具备一种强迫

 

    -- 197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391

 

    的性质(Compulsion)

 

    ①。但这类男人的强迫欲望却又进了一步,当他们爱上自己无法不爱的女人时,这种强迫冲动,就更是无法阻止。他们的恋情的确诚挚热烈,十分专一,但若以为他们一生只有这样一次热恋,那就错了。事实上,这类奇异的爱缘在他们一生中不断出现,每一次几乎都是上一次的翻版。随着这个人生活条件的变化,如迁居或改行,他们的情妇也会易人,到最后,他们的这种经验会愈积愈多。

 

    二、在这类人的性格中,最使人惊奇的是那种渴望成为其爱恋对象的拯救者的欲望。他们坚信对方需要他,认为假如没有自己的支持,她们一定会出错,落到凄惨可悲的境地。

 

    因此,他觉得自己必须成为她的保护人,而要保护,就得管住她,不让她出去。

 

    如果女人的确浪荡惯了,不值得信赖,或者她的生活的确无所依靠、艰难备至,这种保护冲动还情有可原。但问题是,即使在没有上述情况时,他的这种保护冲动仍然十分强烈。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人,平时,他在女人面前总是花言巧语,温存备至,用尽一切巧计加以诱惑,一旦得到一个女子,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说服她对自己“忠诚专一”。

 

    现在还是让我们暂时回顾一下这种人的上述种种特征吧:他们所受的女人必须属于别的男子;她们必须是轻浮的,他也需要这种轻浮;他的强烈的嫉妒心,每次都渗入骨髓;尽管信誓旦旦,却又不能保持终生;他对爱恋对象总是具有一

 

    ①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病症,即一种止不住去做某种事的倾向,在恋爱中,表现一种难以自禁的、或不顾一切的倾向。——译者注

 

    -- 198

 

    491弗洛伊德文集

 

    种特有的“保护”冲动等等。要想从这种种表现中寻觅到一个单一的根源,看来并不容易,但这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当我们运用精神分析法对这些人的性生活进行透视时,便可以得到较为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们发现,这些男人选择对象的条件和爱恋的奇特方式,其渊源与正常人的爱情大体是相同的,这就是他们幼儿时代对自己母亲的那种眷恋之情的固置①。

 

    这种固置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而这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对于正常人来说,他们选择的对象固然还保留着“母体原型”的痕迹(如年轻人对成熟妇女的爱恋)

 

    ,但他们的原欲脱离开母亲的意象还是相当容易的。这类人就不同了,他们的原欲在母亲身上倾注得过久,因而即使越过了青春期,其母亲的特征仍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对爱人的选择——她们之间的相似使我们不难认出这一对象乃是他母亲的替身。对此我们可以用一个有趣的比喻加以说明:婴孩如果生产顺利,他们的头大都是圆的;如果不幸诞生时遇到困难,延续时间过久,他们头部的形状,看上去简直就像是从母亲的骨盆中塑出来的。

 

    这类人的爱情条件和爱恋方式的确源自恋母的情感,但仅这样说还不行、我们还必须提出一些合理的证据来。最容易论证的是第一个条件,即“所爱的女人必须属于别的男人”

 

    ,或“不能缺少被伤害的第三者”。从这点我们即刻可以想到,在一个于家庭环境中长大的男孩子看来,母亲属于父

 

    ①或译作“停留”。

 

    这里是指当发展到应该离开父母而自立时,仍然固着于恋母之情,不能达到心理的成熟。——译者注

 

    -- 199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591

 

    亲所有,这是使母亲成为母亲的最根本性质。至于这类人在恋爱中表现的那种专一性,即感到他爱的人是他心上独一无二的人,不能被别人取代,这同幼小男孩的观念也有相似之处。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母亲,同母亲亲近是他求之不得的,也是不能由别人所取代的。

 

    如果这类人选择的爱恋对象的确是母亲的替身,那么对另一个矛盾又作何解释呢?这个矛盾就是:他虽然每次总是狂热地爱着一个女子,似乎至死不渝,终身不二,但一生中却总免不了一次次地变换恋人。

 

    从其他方面的精神分析中,我们曾发现过这样一个铁定的规律:人的潜意识中对某种独一无二、不能替代的东西的热恋,会表现为一种永无休止的追寻活动。这是因为,替身终归是替身,它永远不能像真身那样满足他的渴求。小孩子在到达一定的年龄之后,会变得极好发问,对这种现象同样应作出这样的解释:他们本想只问那个他们最关切的问题,但这种话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同样,对那些整天唠叨不休的精神病人,也可以作出如此解释:他们心中承载着某种秘密的重压,极想一吐为快,但无论如何也不肯说出来。

 

    至于这种爱情的第二个条件,即选择的对象须具有淫荡的性格。似乎与母亲的意象完全不合或根本就是冲突的,因而不可能有因果关系。在成年男子的内心深处,母亲总是被神化了的,有着贞洁的美德。假如同别人的交谈中自己母亲的这种德行受到些微怀疑,他就感到莫大的耻辱。如果自己也猜忌起来,则感到十分痛苦难堪。母亲与“妓女”间的这种极其鲜明的对照,启发我们去对这两种情结(恋母情结与

 

    -- 200

 

    691弗洛伊德文集

 

    恋淫荡女人的情结)的发展史作深入研究。我们只能从潜意识中去寻找这二者之间的关联。

 

    很久以来我们就已经发现,两种在意识(注意:与潜意识不同)中相互排斥的东西,可能在潜意识中正属于一体①。因此我们想到了孩子生活史中的一段,这就是差不多在其青春期到来之前的那一段。

 

    这时,他隐约知道了一些成人性生活的真实情况。这种对性生活秘密的了解,一般是通过某些流传于口头的粗俗语言达到的,在这些语言中使用的形容词当然都是恶意的或敌视的(把性生活贬为极低)。

 

    这种对成人性生活的了解,与长辈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是极不相容的。

 

    那些第一次了解这些事体的小孩,会马上想起自己的父母。多半情况下,他们会这样驳斥说:“你爸爸妈妈才是那样子的,我的父母决不会干这种事。”

 

    随着这种“性的启蒙”

 

    ,他们又进而得悉,世界上有很多女人是靠供人性交来维持生计的,这些人多半都为人唾骂。

 

    小男孩大约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会瞧不起她们。

 

    一旦他了解到,通过这种女人他自己也可以拥有成人们才有的特权,即进入的性生活领域时,便开始对这些女人怀有一种渴望而又畏惧的感情。其后,他便不再相信,这种人人差不多都有的“丑恶”性行为在他父母身上就没有,于是只能以嘲弄的态度对自己说,既然父母做的事与她们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母亲与妓女之间便没有多大差别了。又加上他此时得到的见闻重新挑动了婴孩时代的印象,那时的欲望和情感于是得以复活。

 

    最后,他会在这些新知识的挑动下,再次欲求得到母亲和仇

 

    ①在《图腾与禁忌》中,弗氏称之为“矛盾情感”。——译者注

 

    -- 201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791

 

    视妨事的父亲,这就是说,他再次陷入伊底帕斯情结里了。

 

    使他耿耿于怀的是,母亲只允许父亲有与她性交的特权,而他就不允许。在他看来,这真是一种不忠的行为。假如这样一种激情不能很快消失,那就只能通过某种方式将它发泄出来。

 

    这种方式只能是种种荒唐的幻想——在这种幻想中,母亲的意象总是以奇特的变形形象出现,幻想造成的性刺激迅速增强,最后只能以“自淫行为”为结束。由于恋母和仇父这两种倾向总是同时出现,他就很容易幻想着母亲的不贞。那些在幻想中与母亲有私情的情夫,又总是有着与男孩自己相同的性格,换句话说,就是他在理想中所希望的自己成长为能同父亲匹敌的样子。我在许多地方提到的“家庭浪漫史”

 

    ,就是指这一时期的男孩通过种种奇特的幻想所交织成的一厢情愿的结局。

 

    我们一旦了解了儿童这一时期的心智发展状况,对女人的放荡性格为什么成为男人爱恋的条件,就很明白了。

 

    这种现象应追溯到恋母情结,追查到这一根源,它的奇特性和自我矛盾性便消除了。很明显,我们所讨论的这一类型的男人,其早年情欲在个体史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印象。我们不难发现,他日后所做的一切,正是他青春期之前童年幻想的固置。此外还应看到,青春期中过分的手淫也或多或少促成了这件事情。

 

    在清晰的意识看来,“拯救”

 

    爱人的冲动与支配着这个人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的幻想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和确定的关系。

 

    即便有关系,也是一种松散的关系。这就是说,既然他所爱的人天性放荡、情爱不专一,就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窘地,所以他有责任尽自己的能力去保护她。这种帮助就是使她注意

 

    -- 202

 

    891弗洛伊德文集

 

    自己的贞节,不要继续做坏事。

 

    但通过对遮蔽性记忆①、幻想及夜梦的研究,我们便了解到,这种解释只是对潜意识动机的一种恰到好处的“合理化处理,(在羞于承认自己某种行为或思想的潜在动机时,便在无意中用其他一些貌似合理的理由来搪塞)。

 

    正如一个极成功的“梦的继发性加工过程”

 

    ②常常可以瞒过我们一样。这种“拯救”的观念,自然也有其原因和特殊的重要性。实际上,它同样来自“恋母情结”

 

    ,或者更正确地说,来自“双亲情结”。当一个儿童听说自己的生命来自双亲,或者听说是母亲生下了他,他的感恩戴德之情中便会夹杂着一种长大后独立自主的愿望,并期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以某种珍贵的礼物回报父母的恩惠。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个小男孩为维护自己的尊严,甚至会说出这样的话:“我并不想从父亲那儿得到什么,他现在给我的东西,将来我一定还给他。”

 

    由此他可以编造出种种幻想,如从某些危难中救了父亲一命,大恩得报之后,他便坦然地离开了他,与他断绝了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幻想需经过伪装以后才能进入意识,所以“拯救”的对象往往不是父亲,而变成皇帝、国王或某个大人物,这些幻想往往成为名诗的素材。在“拯

 

    ①通过对某种症状的精神分析,可以追溯到引起这种症状的某一童年期经验。

 

    如一个怕见水的病人,童年也许有溺水的经验。

 

    但心理分析分析到这一步时,病人症状仍不见好转,弗洛伊德称这种记忆为“遮蔽记忆”

 

    ,意思是它掩盖了真正的情欲根源。——译者注②梦分显梦与隐梦。隐梦的梦的原意,不合社会道德规范,为瞒过“超我”的检查作用,就经过乔装打扮改变其形态,即从隐梦化为显梦。这一过程称为“继发性加工过程”。——译者注

 

    -- 203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991

 

    救“仅仅是针对父亲时,其幻想中包含的意思主要是保持自尊;如果这种拯救是指向母亲,它包含的就主要是一种感恩的柔情。母亲给了他生命,这是不可能用任何别的礼物来报答的,然而只要在潜意识中稍稍变一变”拯救,母亲的含义(这在潜意识中是很容易的,即使在意识中,许多观念不是也有很多歧义吗?)

 

    ,感恩的欲望便可满足了。改变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她一个孩子,或使她再生一个孩子。

 

    当然,这个孩子必须处处像自己。这样一种变化后的含义与原来的含义(“救了母亲的命”)相差并不太远。这种改变看上去还是合理的,因为二者有种种相似之处。

 

    母亲给了自己以生命,他报答时又还给她一个生命。

 

    而且是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小孩。

 

    做儿子的力求让母亲生一个像他这样的孩子,以示感恩图报,这就是这种“拯救”的本质。在这样的拯救幻想里,他无意中已拿自己代替了父亲,在他期望着“自己做自己的父亲”的时候,他的所有的天性、爱悦、恩情、欲求、自尊、自重和自立等,统统都得到了满足。

 

    在这样一种“含义转换”里,就是连“拯救”中的危险意味也不曾失去。因为一个生命的出生本身就是一种危机,这个生命凭借了母亲的受苦而存活下来。所以人们常常说,在整个人生中,出生乃是人生第一危机。事实上,这第一次危机乃是日后人生旅途上遭遇到的各种危机的原型,这一原型经验在人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烙印,一再造成我们称之为“焦虑”的情绪表现。人们对这第一次危机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所以在苏格兰的一个传说里,由于主人公马克多夫出生时不是从他母亲的阴道中生出来,而是从“她的子宫中直接窜出来”

 

    ,因而始终不知恐惧为何物。

 

    -- 204

 

    02弗洛伊德文集

 

    古代的详梦家阿特米多鲁斯曾说,同一种梦往往因做梦者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因而要有不同的解释。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按照这种潜意识内思想表达的规律,“救某人一命”的含义同样应依幻想者男女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就是:使人生个小孩并对其加以抚育(男人)和自己生个小孩(在女人)。

 

    这种“拯救”冲动在梦中和幻想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当这种梦或幻想与水有关时,其重要性更为明显。

 

    在男人梦中,假如他把一个女人从水中救起、就意味着他使她成为母亲。

 

    根据以上的论述,这一点很容易得到说明。而当一个女人梦见从水中救出某个人(一个小孩)时,那就意味着自己是这个孩子的生身母亲、就像摩西神话中法老的女儿一样①。

 

    拯救父亲的幻想偶尔也包含着感恩的柔情。在这种情况下它表达的意思就是把父亲置于儿子的地位,或者说,想有一个像父亲的儿子。在所有这些有关“拯救”的观念与双亲情结的关联当中,只有那种想“拯救”自己所爱的女人的冲动,才是我们所讨论的这类人的典型特征。

 

    对这样一种通过观察而推演出的理论的过程,我不想在这儿作过多的描述。我在这儿的着眼点,也同讨论“肛门乐欲”一样,只放到那些有着鲜明特色的极端例子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有一二个可观察到的特征,而且常常

 

    ①见《旧约全书》中“出埃及”第二章。当摩西出生时,正值埃及法老搜杀以色列男婴,其生母遂将婴儿放到河边芦苇丛中,这时正好被法老的女儿看见,收养为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摩西,意思是“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 205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102

 

    是偶发。我们如果不追查其根源,了解它的总体面貌,仅仅从偶然出现的反常现象出发,就无法理出一个清晰的头绪,从而陷入一片朦胧迷茫中。

 

    -- 206

 

    第二篇 阳萎—情欲生活中最常有的一种退化现象

 

   

 

    如果你去问一位从事精神分析的医师,他最常遇到的是什么样的病例,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如果那种十分复杂多样的焦虑症不算在内的话,就数“心理性阳萎”了。这种奇怪的毛病常常发生在性欲很强的男人身上。

 

    其主要的表现是,在性行为开始后,性器官不肯合作,但他又能举出例子证明在这之前和这之后,他的性器官本是极为健全的,完全有这种能力,即使在性行为发生时,他那急于纵欲的心理驱动力也不能说不强。

 

    患这种毛病的人多半对病的症结略有觉察,发现只有同某些女人做爱时才会如此,和其他人则不会。他觉得自己的男性机能似乎被女方的某种品质抑制住了,有时他还有一种在忍受着这种抑制力的感觉,似乎内心有一种阻力在干扰着意识去行使自己的意向。但他这时仍然弄不清楚这

 

    -- 207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302

 

    种内在的抗力究竟是什么东西,也弄不清女方身上的哪一种品质激发了这种阻力。

 

    假如他在同一个女人身上屡屡失败,他就会按照习俗之见,认定是第一次失败所导致,或者说,每次都要回忆起第一次的失败,这种失败的回忆本身又会带来焦虑和干扰,从而使失败继续下去,那么第一次又为什么会失败呢?这是不是一种偶然的意外呢?

 

    对于这种心理性阳萎,许多精神分析学家都发表过研究论文①。

 

    这些论文所作出的解释,可以在每一个精神分析学家的治疗实践中得到证明。这种失常的现象明显是由存在于阳萎者内心的某些无意识情结的影响力造成的。具体说来,就是患者无法克服对母亲和姐妹的乱伦性固置。婴儿期经验的痛苦印象偶然被激发,再加上种种其他原因,合在一起之后便使他在女方面前感到“性力”不足。

 

    经过详尽的精神分析法研究,那些较严重的心理性阳萎者,常常受下面一种性心理活动的支配:原欲在成长的途中发生滞留,不能到达我们认为正常的地步。这也许就是生病的根源所在(很可能所有神经失常者都是如此)。

 

    在一般情况下,凡健康正常的爱情,需依靠两种感情的结合,一是温柔而执着的情,另一种是肉感的欲,然而在这些病例中,这两种感情并没有合流。

 

    在这两种感情中,执着的柔情出现较早,它一般起自于儿童最弱的几年里,是在“自卫本能”的基础上形成的。这

 

    ①如M。期坦恩的《男性机能性阳萎及其治疗》,W。斯坦开尔的《焦虑的形成及其治疗》,弗伦克则的《心理性阳萎的分析与治疗》等等。

 

    -- 208

 

    402弗洛伊德文集

 

    种感情所指向的对象一般是家庭成员或这种儿童的照顾者。

 

    从一开始起,这种感情中便有性本能的参与(或者说,它本身乃是色情的一部分)

 

    ,这在一般儿童的早期生活中可以隐约地观察到,在分析成年心理症患者的时候也会揭露出来。这样一种柔情其实代表了婴孩早期的性对象选择。这时,性本能与自我本能同步发展——以其对象为对象和看重他所看重的等等。这样,当“自卫的”肉体需要得到满足时,性本能也同时获得了满足。双亲及保姆对婴孩的“疼爱之情”中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色情意味(如“小孩是性的玩物”)

 

    ,这的确更加重了小儿的色情成分在自我本能中的投注,在它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无可避免地影响到未来的发展,更何况与此同时还有其它一些有助于指向这同一个目标的其它环境因素。

 

    这种婴儿挚爱之情的固置在发展到儿童期时,已吸收了种种色情成分。不过在这一期间,它们还是相当隐蔽的,最起码在表面上还不把性当作目标。

 

    在这之后,青春期来临了,强有力的肉感成分遂参与其中,这些情感指向的目标便再也不能隐藏。它们必须顺着早期标定的路走下去,并且以现在那强大得多的原欲投入到婴儿期初次选择的对象上。但差不多与此同时,那防止乱伦的堤防已牢牢确立,消除了他与对象间发生性关系的可能性。这样一来,它便尽可能快地摆脱这些不宜于带来真正满足的对象,到别的地方继续寻找,以建立起合宜的性生活。这次选择的新对象与婴儿期选择的对象不仅在大体形象上仍然相似,而且渐渐地获得了原本属于母亲的那些眷恋的柔情。男人必须离开父母亲(如旧约所

 

    -- 209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502

 

    说)

 

    ,去与他的妻子相处。

 

    这样以来,柔情便与肉感合二而一。

 

    沿着这样一条正常健康的道路发展下去,那肉欲之情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就会赋予爱情对象以天仙般的美好性质(对于性爱对象的过高估计原是男人的常事)。

 

    原欲能否正常发展下去,这要由下述两种因素的具体情况而定。

 

    第一,假如在现实世界中选择新对象受到某种挫折,或是根本就找不出任何可供选择的适宜对象,就谈不到所谓的“选择新对象”这回事了。第二,对那些他必须最后放弃的婴儿期对象,他究竟迷恋到何种程度,这种程度同儿时的快感投注一般成正比。假如上述二种因素很强大,那么,造成心理症的一般性机制便形成了。这时,原欲便脱离开现实世界,在幻想的创造里沉迷。它会大大强化婴儿期性对象的印象,并且固置于其上。但是,由于防止乱伦的障碍仍然存在着,所以那迷恋这一对象的原欲,就只能在潜意识中活动。

 

    这时,那肉感引起的激情只能附着在潜意识内的这种对象形象上,当这种情欲在自淫行为中得到满足,其固置便加强了一层。那寻找外在对象的步骤一旦在现实中触礁,以幻想代替,事情在本质上仍然没有什么不同。这种以自淫为结局的幻想虽然在意识上仍以外在对象为其对象,但这种对象在潜意识里仍然不过是原欲性对象的取代。经过此番取代作用之后,幻想便顺利进入意识。除了这一点之外,这种取代对原欲转向外界方面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这就是说,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他的情欲在潜意识里可能仍然会依附于乱伦的对象,或者说,可能仍固置在乱伦的幻想上。这样一种发展的最终结局,有可能是“彻底的阳

 

    -- 210

 

    602弗洛伊德文集

 

    萎“。患者的性器官也许恰好比较弱,但不管怎样,这种颓弱仍然是次要的因素,它只能使前一种因素更明显,而本身却不是重要的原因。

 

    在较为轻度的情况下,则造成我们所谓的心理性阳萎症。

 

    肉感的情欲并不是注定非要藏身到眷恋的柔情之中不可,它也可能异常强烈,不受任何阻拦,力争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出路。

 

    由于这种人的性行为有着很明显的征兆,所以极易识别。

 

    一般说来,它丧失了这种本能中理应包容的巨大精神能量,因此,常常是多变的、易于激动的和笨手笨脚的。

 

    虽则如此,却得不到多大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它尽力避开任何柔情蜜意,因而将对象选择严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虽然肉感方面的欲求依旧活跃,但它只寻求那些不至于激起另一面情感(即柔情,这种情感因为乱伦而受到破坏)的对象。反过来,那些十分值得相爱,能够引发他们敬意的女性,却挑不起他们的肉欲的兴奋。因此,他虽然对这种高雅的性对象十分敬爱和垂怜,但一旦涉及到色情方面,却不免一筹莫展。于是这种人的爱情生活便一分为二,有了两种不同的层面,这就是艺术中常揭示的圣洁的爱情(或精神的、超凡的、柏拉图式的)和尘世的爱情(或兽性的)。对于他们真正爱的人却没有性欲,可以引发性欲的女人,他又不爱。为了不使他们的“肉欲”

 

    玷污自己所爱的对象,他们往往去寻找那些不值得他们爱的女人发泄。由于受到“敏感的情结”和“被抑制的东西的恢复”这两大定律的支配,所以如果他在为了满足自己的肉欲而找女人时,偶然找到了一个与他潜意识中埋藏的女人形象有点相似的女人,这个女人的某些特征便引起他对某

 

    -- 211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702

 

    个女人的(母亲)回忆,在这种情况下,眼前的女人便成为一个必须避免的性对象,与此同时,这种意味着“应加以拒绝”的心理性阳萎便出现了。

 

    只要性行为的对象与乱伦对象相像,对这一性对象就会作出过高估价。如果想避免陷入上述痛苦境地,就不得不压低对性对象的估价。一旦性对象被降了格,肉欲便能畅行无阻,性能力得到高度发挥,快感也随之达到高潮。促成这种趋势的还有另一种因素,我们知道,在那些情与欲两种情感不能同时出现的人中,如果让他们像正常人那样去完成其性行为,就毫无兴趣可言。只有那些与正常人恰好相反或错乱的性行为,才会使他们得到满足。然而他们又常常为了讲面子,仍然寻求异性对象,只不过是一些在他们看来是地位很低、价值不大的女人罢了。

 

    在前一章中我们曾提到男孩的一个幻想,即把母亲降格为妓女的幻想。其动机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它代表着(至少在幻想中)

 

    在爱情的两个源流之间架桥的努力,这就是把母亲的形象降格,以便使她可以成为肉欲的对象。

 

   

 

    前面我们一直是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性的问题,这种探讨也许与标题不合,但是,为了使这种探讨深入,这样做还是有必要的。

 

    迄今为止,我们已解释了心理性阳萎的原因,认识到那是由于爱情中情与欲两方面不能达到很好的配合所致。我们

 

    -- 212

 

    802弗洛伊德文集

 

    还认识到,这种性抑制乃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在受到孩童早期固置和后来的乱伦堤防的阻碍之后,又在现实中屡受挫折的结果。对这样一种理论,人们可能提出的唯一的,也是最强有力的反对理由就是:它虽然对某些人为什么会染上心理性阳萎作出解释,仍有很多东西使人迷惑。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躲避它,有些人则不能,既然其中涉及的种种因素,如孩童期的强烈固置、乱伦禁制以及青春期以后若干年内性发展受到的挫折等,几乎是每一个文明人都不可避免的,这种心理性阳萎就应该在文明社会里广泛流行,无一例外。

 

    依次而言,有了这种性的抑制表现,并算不上什么病态。

 

    要是我们同意“量”的因素对疾病的形成与否有着决定性的力量,上述反对理由就不难驳斥。我们知道,只有其中包含的每一成分达到一定的“量”时,疾病才能显现。当然,虽然用这一点可以驳倒上述反对理由,但我们不想这么做。

 

    我们要做的与此恰恰相反。我认为,心理性阳萎要比一般人想的更为普遍,在所有文明人的性生活里,都或多或少地沾染上这样一种病症。

 

    假如我们扩大心理性阳萎的含义,那就不仅仅指那些“想从行房事中取乐,其性器官也正常,但就是因为阳萎而不能性交”

 

    的表现,它还包含其它一些不太明显的现象,如:有些精神衰竭者,他们虽然能像正常人一样行房事,却从中感不到一点乐趣。

 

    上述情况的普遍性同样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对这些病例的精神分析研究表明,其发病病因与我们所说的狭义上的心理性阳萎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与这种精神衰竭的男人相对应的是那些患性冷感的女人。这就是说,这些女人在

 

    -- 213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902

 

    对爱情的态度上,与男性心理性阳萎者极为相同,在人数上也差不多,虽然其症状不明显①。

 

    因此,假如我们把心理性阳萎症的含义扩大,使之包含那些症状不明显的表现,我们就不能否认,现代世界里男人的情爱行为中,大都沾染了浓厚的心理性阳萎的色彩。世界上还没有多少人能把情和欲完美地结合为一体。男人在他所爱的女人面前,其性行为总是受到抑压,只有在面对较低级的性对象时,他才能自如地纵欲。当然,这样一种现象的出现。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他不愿向他敬重的女人求得不合惯例的(或反常的)性满足,但是,只有当他全心全意地纵情享乐时,其性欲才会得到完全的满足,然而在他那受过良好教养的妻子面前,他又不敢那样放荡!所以他只有去找那些比较不高贵的性对象,如一个行为放荡的不道德的女人等。只有在这样的女人面前,他才不会产生道德的焦虑,又加上对方对他的生活状况一无所知,就无法对他提出批评。

 

    这就是说,虽然他的柔情和思念全都投注到别种女人身上,却只能对这样的女人奉献其全部性能力。我们常常见到,一个社会地位很高的男人,往往去找一个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做其永久的情妇,甚至会娶来做太太,其原因是相同的!只有找一个低级的女人做性对象时,才能达到心理学意义上的完全的性满足。

 

    我完全相信,在文明人爱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这一难题,

 

    ①我承认,女性性冷感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现象,还可以另立一章加以专门阐述。

 

    -- 214

 

    012弗洛伊德文集

 

    其形成原因同心理性阳萎是大体一致的。这就是说,它同样源自于下面两个因素:儿童期的强烈乱伦固置和青春期向外发展(寻找外部性对象)时的受阻。我这样说,语言未免有些不雅,而且有点自相矛盾,但这的确是实情。

 

    一个男人,只有当他战胜对女人的敬意,不会为那种同母亲或姊妹乱伦的罪恶感和羞耻感所抑制时,才能真正逍遥自在地爱面前的女人。但事实上,无论是什么样的男人,在一想到这样的事时便要冒冷汗并赶紧对自己的性欲加以约束。在这种人内心深处,性行为乃是一种可耻的和不值得的事情。这种想法的弊病,是不言而喻的。他为什么会发展出这样一种不健康的态度呢?如果他能战胜内在的阻力,就会发现,这种阻力原与少年时代的遭遇有关,当时他的性冲动已达到高峰,但他既不能乱伦,又不能在家庭之外找到满足的性对象。

 

    在我们这个文明的世界里,女人同样被“教养”

 

    所误,而且会因为前面所描写的男人对她们的那种态度而更厉害一些。一个男人在她面前也许不能表现出丈夫气概,也许在初恋时把她想的比天仙还美,但一旦占有了她,就立即把她看的很低。不管是“过高”

 

    ,还是“过低”

 

    ,反正都对他没有好处。至于女人,则通常不太会过高地估计男人,由于这个原故,她们一般不需要降低其性对象的价值。但是由于她们长期被迫躲避性爱,她们的感性欲求只能在幻梦中得到满足,所以造成了另一种严重的后果:在这些年月里,由于色情活动仅以淫乱的意念的形式出现,所以她们已沦为精神上的性无能者,而当现在真正的性活动变为合法时,她们已变成了性冷感者。与此相似,许多已婚女人也在婚后好久一段时间内

 

    -- 215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112

 

    视这种合法的关系为羞耻,另外一些女人则在发生性关系时表现为性冷感。但是,一旦在这种性关系中混有犯禁的或秘密的成分,就像夏娃摘取禁果,她的性兴奋程度便大大提高。

 

    这种由偷情所得到的乐趣,从她丈夫那里是根本无法得到的。

 

    在我看来,女人的爱情生活之所以需要犯禁气息,与男人需要降低性对象的身份是一样的,二者都是在社会伦理的令律形成之后,性成熟与性满足之间长期作用之后达到的一种结果,它们都是用来克服由于情与欲结合不良而造成的心理上的“性无能”的。然而同样的原因在男人和女人却有不同的结果,展示出两性之间在性行为上的差异。一般文明社会中的女性在漫长的等待期中都不曾逾越性活动的抑制,所以犯禁的气息便很自然地与性爱混为一体。男人在这段时期中多半是通过降低所选择的性对象水准的方式,来冲破这种禁制,在以后的正式爱情生活中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今天,改革性生活观念的呼声日益增高,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再次提醒读者们,精神分析研究也同其它科学领域的研究一样,是公正无偏的。当它通过患者的病症去探索其病源时,它并没有把假设的理论强加于事实,理论原是在众多事实的基础上推断出来的。假如他发掘出的事物真相有助于社会状况的改进,那是十分理想的。但是,当这样一些立足于改革的作法推行开来之后,会不会矫枉过正,造成更多的牺牲,那就超过了我们现在的预测能力。

 

    -- 216

 

    212弗洛伊德文集

 

   

 

    如上所述,文化教育对爱情生活的限制会促使男人对性对象降格以求。本节我们将暂时离开这个问题,转而探讨一下某些与性本能有关的现象。由于早年不能享受到性爱的滋味,便产生了这样一种恶果:当人们结婚后性欲理应自由发泄时,却又得不到完全的性满足。如果将事情颠倒过来,即一开始就让情欲得到彻底的解放,那又将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这样做情况会更糟一些。不难明白,一旦情欲的满足过于容易,它便再无什么价值可言。这就是说,要想使原欲保持较高的兴奋度,某些阻碍是不可少的。历史一次次地告诉我们,每当那种能够阻碍人们获得满足的自然力灭绝时,人们便设法建立某些人为的或习俗的阻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这样一种道理,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群体都是如此。当性欲畅行无阻地得到满足时(比如说,当一个古老文明建立起的禁制被废弃时)

 

    ,爱情便开始变得无价值,人生也变得空虚起来。渐渐地,人们便不得不重新发展出一种反向作用,以便挽救爱情的情感价值。正是根据这个道理,基督教文明中的禁欲倾向才大大提高了爱情的精神价值,这是古代的教徒所不能得到的一种最高贵的爱情。它扎根于苦行僧式的生活中,通过终生与原欲之诱惑作斗争而获得了自己的价值。

 

    我们或许会马上想到,这样一种现象不正是我们机体本能中普遍存在的吗?在这里,本能欲望永远随着挫折的增加

 

    -- 217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312

 

    而高涨,假如有人做这样一种实验:让形形色色的人全都处于相同的饥饿状态,让他们的进食需要渐渐紧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的一切差异再也不见了,每一个人都唯独受到一种未满足的本能的驱使。

 

    但是,假使情况与此相反,即他们所有的本能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情况又怎么样呢?是不是其精神价值会随即跌落下来?对此,我们可以用酒与酒鬼的关系来加以说明。酒不是每次给酒鬼们带来毒害的满足吗(在诗或科学中,人们常拿这种满足比拟爱情)?

 

    谁曾听说一个酒鬼会厌倦于永远喝同一种酒而总想到变换酒的种类?

 

    相反,越是长时间的喝同一种酒,他对这种酒就愈加亲近。

 

    谁曾听说一个酒鬼因喝酒喝多了而发生厌倦,从而被迫迁居到一个禁酒的或酒价昂贵的国家去,以便用这样一种挫折来刺激他那萎缩的快乐?

 

    我们肯定未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相反,那些像B。柏克林一样的嗜酒之徒,当谈到对酒的感情时,听上去就像是他们得到了最能引起性满足的情妇那样。

 

    反过来,为什么人们在爱他的性对象时就做不到这一点?

 

    这听上去似乎十分奇怪,但我认为,在本能中必定有些成分最不宜于得到绝对的满足。当我们想到这种本能在自身的发展中所经历的坎坷不平的历程时,就会发现导致这种倾向的两个原因。

 

    一、由于性成熟过程中那影响着性对象选择的两大干扰力量的作用,再加上乱伦障碍的设置,这种选择最终得到的,只能是原型对象的替代品。精神分析告诉我们,假如本能欲求的原对象因压抑作用而失去,代之以一连串的替代性对象,这些替代对象中就没有一个能为其带来全然的满足。这样我

 

    -- 218

 

    412弗洛伊德文集

 

11

 

    们就可解释成人类性爱中的一个大的特征:他们所选择的性对象不能保持持久的诱惑力,因而永远渴求着新的刺激。

 

    二、我们知道,性本能在一开始时便已分成许许多多的成分(或性本能乃是这些成分的组合)

 

    ,但并不是所有成分从一开始就全部得到充分发展的。有些需要中途压抑掉或转向其它用途。

 

    其中最明显的是本能中的嗜粪欲(co-prophilic—element)

 

    ,这种成分可能自从人类能直立行走,嗅觉器官不再触及地面之后,就已经开始与我们的美学观念不再相容了。

 

    另外一种是构成性本能的绝大多数虐待本能,它也必须在中途放弃。但是,所有这样一些淘汰过程都只与心灵中较上层的和较复杂的结构有关,而那种促使和激发情欲的基本过程(指性交的过程)

 

    却始终没有什么变化。

 

    排泄道与性器官太靠近,因而不可能清楚地分开,不管意识和心灵如何发展和变化,性器官的位置(介于尿道与屎道之间)仍然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它的重要性。借用拿破仑的一句格言,那就是“解剖学就是一切”

 

    ①。人的身体从头到脚已顺着美的方向发展,唯独性器官本身是个例外,它仍然保持着它野兽时代的结构和形象,因此无论是现在和往昔,爱欲的本质总是兽性的。要想改变情欲的本能的确是太难了。人类社会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有时过多,有时又过少。但不管怎样,人类文明要想取得成就,就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牺牲这种性的快乐。正是那些不能在成人性行为中自由发泄的性冲动,才造成了一种永不满足的气氛。

 

    ①或者说,一切都导源于生物学的本能。——译者注

 

    -- 219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512

 

    因此,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一种不情愿的结论:要想使性本能欲求与文化要求达成妥协,那简直是痴心妄想。文化愈是高度发展,人类愈不能避免一定程度的苦难、牺牲和在遥远的未来的灭种威胁。这样一种悲观的预言实乃建基于下面一种猜测上:伴随文明而来的种种不满足感,乃是性本能在文化压力下畸形发展的结果。而性本能一旦因屈服于文化而得不到全然的满足,它的那些得不到满足的成分,便要大量升华,创造出文明中最伟大和最奇妙的成就。反过来,假如人类性欲能够得到全面彻底的满足,那就没有什么东西能使他们把性的能源转用到其他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只能沉溺于性的快乐,社会也就永远不能发展和进步。

 

    因此,正是人类两大本能(性本能与自存本能)之间那永远难以妥协的相互抗衡,才鞭策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又带来一种永远的威胁,使人类中的那些弱者陷入心理症而不能自拔。

 

    科学的目的不是对人们提出警告和安慰,但我本人却不得不承认,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应当建立在一个更加广大的基础上,或许,人类在其他方面上的发展是能够解决上述冲突的,这也是我所希望和祝福的。

 

    -- 220

 

    第三篇 处女的禁忌

 

    在原始民族的性生活中,有许多细节会使我们感到极为惊异。他们对处女(尚未有性经验的女子)的态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知道,在我们生活的文明社会中,男人在追求女人时,对她是否是一个处女,总是十分关注的,这种观念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似乎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和勿需证明的事情,所以一旦被问到此事的原因时,便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其实,人们这种想全部占有一个女人的愿望,实乃是一夫一妻制造成的一种习惯观念,也是这种制度的本质所致。所在我们总是去要求女孩子婚前不得与其他男性发生关系,以免在她们心中留下不灭的回忆,这实际上只不过是将这种垄断女人的行为延伸到过去的时间罢了。

 

    按照上述观点来推论女人爱情生活的某些特征,就会发现,有些看上去好像是奇怪的现象,实则很正常。人们普遍

 

    -- 221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712

 

    看重处女①,这种态度是不无道理的。我们知道,环境和教育会造成一定的阻力,使少女处处小心留意,不去与男子发生关系,这就使得她们对爱欲的渴望受到阻止。所以一旦她冲破阻力,选择了一个男人来满足她的爱欲时,她便终身委付于他,对他信誓旦旦,不再与别的男人有如此深情了。由婚前的长期孤寂所造成的女人的这种“臣服”态度,十分有利于男人放纵地永远占有她,使她在婚后能抗拒外来的新印象和新诱惑。

 

    由克拉夫特。伊宾在1892年首先创立的“性之臣服”一词,意思是指某些人一旦与别人发生了性关系,便对这个人产生了高度倚赖与顺服的心理。这种“臣服”心理有时会达到极端程度,它会使人完全不能独立自主,甚至情愿为对方牺牲自己的最大利益。在我看来,想要使男女间的性关系维持长久,某种程度的依赖或臣服心理还是必要的。再者,为了维护文明的婚姻制度,对那些不时威胁着社会安定和现行婚姻体制的一夫多偶倾向进行压制,就应当适当鼓励这种性的臣服态度。

 

    这种“性的臣服”态度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克拉夫特。

 

    伊宾认为,这是由于“一个十分软弱和多情善感的个性”爱上了一个十足地以自我中心的人的必然结果。但我们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的结果与此不符。很明显,这里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别的,而是克服性阻力所需要的力量,换句话说,取决于这种阻力的突破是否靠一次的冲击而达到。假如经过那

 

    ①贝克拉夫特。伊宾《论性之臣服与被虐待症》。

 

    -- 222

 

    812弗洛伊德文集

 

    “致命的一跃”之后,便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受阻状态,“臣服”态度便形成了。在这方面,女人要比男人更为多见。她们在性臣服方面要容易得多。但现代社会中的男人却大为不同了,他们比往昔更容易陷入这种境况。男人为什么会接受性对象的奴役?我们的研究证明,那是因为当他在面对某一个女人时,忽然发现自己竟能摆脱心理性阳萎的苦恼,从此之后,他便在她面前言听计从,与她一直好下去,人类中有许许多多姻缘和悲剧的收场(有些似乎造成重大的结局)

 

    ,似乎都可以用以上的道理来解释。

 

    下面我所要讨论的,是原始民族对处女之价值的看法。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原始民族中的女孩子多半在婚前便已经被夺去童贞,而且这件事也不影响其出嫁,这说明一个女子是否是一个处女,对他们并无多大妨碍。在我看来,这种夺去女孩子童贞的仪式,对这些原始民族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它已成为原始民族中的一种“禁忌”

 

    ①的对象。这是一种类似宗教性的禁忌。

 

    正因为如此,习俗不容许她的新郎去做这件事,以免他违背这个禁忌②。

 

    我并不想在这儿详细列举所有论述这种禁忌的文献,也不想说明它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和列举出它的种种表现形式,我们要做的,只是要说清楚,这种不在结婚时弄破处女

 

    ①“禁忌”指原始民族中对某些人、事、或行为施行的神圣禁律,在这里则指一种即使人敬畏,又使人羡慕;即使人怜爱,又使人厌恶的一种禁律,即禁止新郎穿破处女膜的禁律。详见弗洛伊德1912年写的《图腾与禁忌》。——译者注②参见卡洛雷(crawley)《神秘的玫瑰:对原始婚姻的研究》,巴特莱斯(Bartels)

 

    《从自然科学和人种学看妇女》。

 

    -- 223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912

 

    膜的行为,乃是普遍存在于原始民族中的一种习俗。正如卡洛雷所说:“在这种婚前举行的特别仪式中,由新郎之外的某个人来穿破处女膜,这种习惯常见于低级文明中,特别是在澳大利亚。”

 

    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如果想要使这种穿破处女膜的行为不在结婚后的第一次性交中发生,就必须在事先由某个人以某种方式来做。卡洛雷在其《神秘的玫瑰》一书中,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但有些地方他交待的不太清楚。在这里我想引用下列几段:第191页:“在迪雷部落以及其邻近的部落中,广泛流行着这样一种习惯:女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弄破她的处女膜”。

 

    “在波特兰和格莱尼格族中,常常由年老的妇女给新娘动这个手术,有时甚至请白人奸污其少女,以完成这个使命。”

 

    第307页:“处女膜有时在婴孩期便弄破了,但大多是在青春期……在澳洲,它常与性交仪式合并举行。”

 

    第384页(这段话引自斯宾塞与吉伦关于澳洲各个部落情况的通信。他们在信中讨论了这些部落中极为流行的族外婚姻风俗)

 

    :“首先要人为地将处女膜穿破,然后是让做这件事的男人们依次亲近(公开的和仪式的)这个女孩……整个仪式分为两部分,先是穿破,然后性交。”

 

    第349页:“在赤道非洲的玛塞(Masai)地区,女孩子在结婚前必须经过一次手术。在沙克斯族(Sakais,属马来亚)

 

    、巴塔斯族(Batas,在苏门答腊)

 

    和阿尔福尔族(Alfoers,属西里伯岛)中,这种穿破处女膜的工作多半由新娘的父亲来做。在菲律宾群岛,甚至有一批人专门以穿破少女的处女

 

    -- 224

 

    02弗洛伊德文集

 

    膜为业,不过有些女孩子早在婴孩时代就已由老年妇女做过这种手术,长大后就不必再做了。在爱斯基摩族的某些部落里,穿破新娘处女膜乃是僧侣们的特权。“

 

    以上的论述有两大缺点:一、它们大部分都没有把“穿破处女膜”说清楚,究竟是通过性交来弄破它?还是以非性交的方式弄破它?只有一个地方将这个过程清楚地划分成二个阶段,也就是说,先是用手持器具将处女膜弄破,随后举行性交仪式。至于巴特莱期(Bartels)收集的那些资料,虽然在其他方面较详尽,在这个问题上仍没有说清楚,更何况他对“穿破处女膜”这一行为的心理学兴趣,又完全归结为解剖学的结果。二、我们还不太清楚,在这种场合中,那仪式的(郑重其事的祭典)性交与平常的性交有什么不同。就我手头掌握的材料来看,这些作者也许是由于害羞,或由于根本不了解交待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始终没有描述这些性行为的详情。我多么希望能从旅行家或传教士那里得到更详细和更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但这类国外杂志现在根本就得不到。

 

    所以我在这儿还不能作出肯定的结论。

 

    但不管怎样,这第二个疑问即使没有详情描述,仍然容易想象出来。因为不管这种仪式的性交活动多么缺乏真实效果,仍然象征着完全的性交,而且他们的祖先就是那么做的①。

 

    我现在想讨论一下可用来解释这种处女禁忌的因素。我

 

    ①在其他地方的结婚仪式中,新郎的朋友和同伴也都可以对新娘随心所欲地轻薄。在西方婚俗里,还设置一种称为“男宾相”的人物(bestman)

 

    ,其中也有这种意味。

 

    -- 225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12

 

    们知道,穿破处女膜意味着流血,由于原始民族把血视为生命的源泉,自然十分畏惧流血。这一点可以作为我们对这种禁忌的第一个解释。这种流血禁忌(blod—tabo)

 

    ,在性交之外的其他方面也保留着种种社会规范。事实上,它乃是“不可杀人”

 

    这样一个禁令的基础,代表着对原始人的喝血情操和杀人狂欲的禁止和防备。处女禁忌,还有处处可见的月经禁忌,都受这样一种观念的支配。原始人面对着这种月月必来的神秘流血现象,免不了会怀疑有什么东西在残害她们,所以他们把行经(尤其是初次来经)解释成是由于某种精灵鬼怪的撕咬所致,有些干脆就认为是与某种精灵性交的结果。

 

    有些资料中提到,许多原始人认为这个精灵就是她的某个祖先。还有些资料提到,经期中的女孩常常被人认为身上附着祖先的灵魂,所以令人敬畏,被作为“禁忌”对待。

 

    我想,如果我们对于这种恐惧流血的现象再深入思考,就不会把它看得那么重要了。

 

    举例说,对男孩子作包皮割礼,以及比这更加残酷的对女孩子的阴蒂及小阴唇的割除礼,都在某些种族中程度不同地实行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以流血为目的的仪式,很明显,这些现象都与“原始人恐惧流血”的解释恰好抵触。既然如此,有些人婚后为丈夫的方便而废除了这项禁忌(月经禁忌)

 

    ,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二种解释同样与性无关,它比第一种解释牵扯面更广一些,而且更具普遍性。按照这种解释,原始人似乎永远处在一种“焦躁的期待”里。他们的忧心重重,就像我们在精神分析学中对心理症做分类时划分出的焦虑型心理症。每当遭遇到新奇、神秘、怪诞和不合常情的事物时,这种焦躁的

 

    -- 226

 

    2弗洛伊德文集

 

    期待便愈加强烈。

 

    它还造就了许多牺牲或奉献的祭典和仪式,它们大半保留在种种宗教仪式里,流传至今。我们知道,当人们刚刚开创一种新的事业,当人们刚刚跨入人生的新里程,如家畜要下崽,果实与庄稼就要成熟,儿子就要诞生等,这时人们就会有一种特有的期待心情,在期待中透着焦虑,成功与危险的结局会同时闪现在脑海里,使人如坐针毡。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人们便想到用某种仪式或祭典来获得神人的保佑。婚事同样如此,结婚时的第一次交合在他们是十分重要的,事先更要用某种仪式去保护它。在这里,人们既有对新奇的希冀,又有对流血的恐惧,这两个方面并不相互抵消,而是相互加强的补足,使这第一次性交成为人生路程上的一大难关,要冲破它还要流血,这就使这种期待的紧张有增无减。

 

    第三种解释则如卡洛雷斯所说,认为处女禁忌乃是性生活中更大禁忌中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同女人性交,并不是只有第一次是禁忌,其实每一次都是禁忌,或者更进一步说,女人本身就是禁忌。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指女人性生活中总是充满看种种特异的需要避讳的时刻,如月经来潮、怀孕、生产、坐月子等等,而是说每次与女人做爱都不得不通过重重限制和难关。所谓野蛮人性生活很自由的说法,我是极其怀疑的。虽然原始人偶尔也会无视这些禁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这样的。他们在做这类事情时,往往有着文明人无法想象的繁文缛节。男人每做一件大事,如远足、狩猎、出征等,就必须远离女人,尤其不得与她们行房事,否则他们将因精力衰竭而在做这些大事时遇难。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他

 

    -- 227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32

 

    们也习惯与女人分居。在这里,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女人同女人在一起,男人同男人在一起,文明社会中常见的那种小家庭生活这里很少见到。有时候男女之间分离得如此彻底,以至于不能相互叫出名字,女人们总是使用看另一套特殊的语汇。这种分居或隔离状态会时时因性的需要而被打破,但在很多部落里,即使夫妇之间的交合,也只能在户外某个隐蔽的地方进行。

 

    每当原始人设立一种禁忌,就标明他害怕一种危险。一般说来,上面提到的所有规则和逃避女人的形式,显然都是恐惧女人的结果。或许,这种恐惧是由于他们觉得女人与自己有很大的差别,女人总是神秘的、奇特的和出人意料的。

 

    在他们眼里,这种差异只能给自己造成危害。他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力量会被女人吸走,他们担心自己会受女人的感染而具有女性的特征,最后成为一个废人。他们亲身感受到性交之后情绪突然低落,周身软弱无力的状态,这恰好印证了他所恐惧的事情。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女人往往用性的关系来支配和敲诈男人,所以就更加深了这种恐惧。上述种种心理,在我们的文明社会中似乎已经绝迹,其实却仍然活跃在每个男人的心灵深处。

 

    当代不少研究原始民族的人都相信,原始人的情欲本能是相当弱的,它从未达到文明人的强度。这样一种说法自然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不管怎样,既然在我们上面提到的禁忌里,原始人总把妇女当作异己的有害力量来排斥,他们与这些女人之间的爱情究竟有多少,那就很值得怀疑了。

 

    卡洛雷在这方面的论述与精神分析家的看法如出一辙。

 

    -- 228

 

    42弗洛伊德文集

 

    他进一步指出,个人与个人之间也有“人身隔离禁忌”。虽然别的人与我绝大部分都相似,不同点只有很少几个地方,但恰恰是这少数几个相异点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立和敌对情绪。我们可以由此而继续追溯到人对于自己与别人之间那些微小不同之处的“自恋”

 

    ,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不容易做到同别人情同手足或做到爱每一个人。

 

    这样的心理分析工作,的确是十分有趣的。心理分析还指出,男人之所以会因自恋而摒弃女人和轻视女人,其源盖出于过去经历的“阉割情结”

 

    ①,正是这个情结深深地影响着他对女人的看法。

 

    论述到这里,我们似乎离本题更远了。女人所普遍具有的“禁忌特征”仍不能使我们完全理解,为什么要以处女第一次性行为加以特别的限制和规定。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用前面提到的两点理由(即畏惧流血和对新奇事物恐惧)来解释。

 

    但这两点理由事实上并没有触动这种禁忌仪式的要害。

 

    原始民族之所以举行这种禁忌仪式,完全是为了不使未来的丈夫免遭随着第一次性交而发生的那件事。我们对这件事已在本文前几段里有所交待,我们还证明了,这件事情的发生其实可以使女人更加牢固地依附这个男人(即臣服)。

 

    我们目前并不想研究这些一般性禁忌仪式的起源和意义,因为我在《图腾与禁忌》一书里已对这个问题论述过了。

 

    我在该书中得出的结论是:凡禁忌必涉及一种矛盾情感(amA①恋母情结中的一种,他因为恋母仇父或其他过失,常常被威胁说:“如果不听话,就割去你的小鸡”

 

    ,再加上他见女孩没有阳具,便以为她们的阳具被阉割了。

 

    -- 229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52

 

    bivance)

 

    ①。至于禁忌的起源,则来自史前人类某一次导致家庭制度建立的大事件。但是,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今天原始部族的仪式时,禁忌的原始含义在这里已不复见,如果我们想在这些部落人身上看到我们祖先的丝毫不差的影子,那就会犯严重的错误。我们知道,即使这些原始部落,也经历了无数次沧海桑田,其发展路线虽与文明人有所不同,却不见得单纯多少。

 

    正如心理症病人会建立起多种恐惧对象一样,今日原始部族的“禁忌”

 

    ,在经过了苦心经营之后发展成为复杂的系统。

 

    禁忌的原始动机已为新的动机所取代,以便与新的环境相谐调。但是,我们也可以暂时先不谈这些新的发展,而回到原始的起点:每当原始人惧怕一种危险时,他就建立起一种禁忌。

 

    总体上说来,他所害怕的总是精神上的而非实际的危险,原始人并不像我们这样重视精神的与实际的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因为他们还分不清哪些是精神的危险,哪些是实际的危险,也分不清什么真实的危险,什么是想象的危险。他对世界持一种泛灵论的看法,他相信,不管危险来自天灾人祸,还是来自洪水猛兽,都是由一种像自己一样具有灵魂的精灵恶意相向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他总是习惯于把自己内心的敌意情绪投射到他不喜欢的或不熟悉的外物上面,既然女人被当作危险的来源,便成为恐惧的对象,夺取其童贞就更加危险了。

 

    ①这种情感的特征是同时又爱又恨,又喜欢又讨厌,又好奇又畏惧。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原始人和心理症患者中更多见。

 

    -- 230

 

    62弗洛伊德文集

 

    论述到此,我们渐渐明白了这种危险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单单威胁着自己的未婚夫。对这个问题的明确回答,还有待于对于生活在当今文明社会中那些与原始妇女处境相同的妇女的行为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对这种研究的结果,我可以预先告诉读者:分析证明,上述危险的确是存在的。由此可知,原始人的禁忌并不是无的放矢,他们的这种社会风俗的确为他们排除了一种精神上的危机。

 

    一般说来,正常的女人在做爱到达高潮时,双手总是紧紧地抱住男人,这似乎是一种感恩的表示,表示自己此身已永久属于这个男人。

 

    但我们还不知道,女孩子初次做爱时,并不是那么美好的,她兴奋不起来,她感到不满足,她失望极了。想尝到做爱的愉悦,她还得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有些人则会一直冷下去,不管丈夫如何温柔体贴、热情备至,事情仍然一成不变。据我所知,女人的这种性冷感常被忽视,认为无妨大局。我认为,如果这种冷感不是因为丈夫的性能力有问题,就得从别的地方找答案,而且应该像分析男性性无能那样,对它作出仔细的研究。

 

    女人常常逃避第一次性行为,但我的分析并不想从这里找开缺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太复杂了,更何况还可以解释为一般女性“洁身自好”的表现。我认为,假如从某些病态案例着手分析,就更容易解开女人性冷感的谜。

 

    我们知道,有些女人在第一次性交之后(有些甚至在每一次做爱之后)

 

    ,便对男人愤愤不已,恶言相向,有时甚至百般威胁,拳打脚踢。我曾经分析过这样一个患者,她十分爱自己的丈夫,常常主动向他求欢,而且每次都能获得做爱的愉悦,但事后却

 

    -- 231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72

 

    忍不住会憎恨起来。我相信,这样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本是性冷感的一个变种。

 

    它与一般女人性冷感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女人纯粹是一种性冷感,她们胸中那股憎恨力量只是不自觉地压抑着她们对性爱的激情,但从来不曾公开表示出来。

 

    病态的女人却把爱和恨两种因素分得十分清楚,而且按照时间把这矛盾的两方面先后表现出来。这同我们多年前在强迫性心理症中发现的“两元运动”

 

    (two—movement)的发生在原理上十分相似。既然破坏一个女人的童贞必定会惹起她的长期敌视,她未来的丈夫自然有理由避免成为她的童贞的破坏者。

 

    通过分析,我们在女人心灵深处窥见到造成这种矛盾性表现的某些冲动,我认为也可以用它们来解释性冷感。第一次性交往往会激起很多不属于女人本性的激情,其中某些激情在以后的做爱中也许再也不会出现。最引起我们注意的当然是女人初承雨露的那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或许有人认为这样一种因素已经足够了,不用再找别的因素了,但事情决不如此简单,仅仅是肉体的痛苦怎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其实,在这种肉体的痛苦背后,还有“自恋”心理受到冲击之后的心灵创伤。这种痛苦常常表现为高贵的童贞失去之后的哀怒惆怅的情绪。然而从原始民族的祭典仪式中还可以看出另一种东西,这些东西使我们认识到,这种痛苦或惆怅对性冷感并不那么重要。我们知道,他们的仪式经常分成两个阶段,先是弄破处女膜(用手或工具)

 

    ,继之以正式的性交或种种象征性交的姿势。但这里的性对象都是别人而不是自己的丈夫。由此可知,这种禁忌仪式的目的并不仅仅是避免新

 

    -- 232

 

    82弗洛伊德文集

 

    婚之夜的肉体和精神痛苦,丈夫所要避免的除了妻子的肉体痛苦之外,还有点别的什么东西。

 

    对文明世界的女人的分析表明,由于第一次性行为往往不像她们长久以来所渴念的那样令人愉悦,所以会造成一种强烈的失望情绪。由于在这一关键时刻之前性行为曾受到屡屡抑制和顾虑的阻碍,所以一旦面对着正式的和合法的交合,仍难免羞愧和担忧。

 

    许多年青女子面对着即将来临的佳期,常表现出一些可笑的举止,把做爱时的微妙的感受当成一种神秘的东西,甚至不敢对自己慈善的双亲提及此事。女孩子常说,如果爱情被别人知道,爱情的价值便荡然无存了。这种感情一旦畸形发展,势必压制其它成分,从而阻碍了婚后情欲的强度。

 

    这样的女人往往对公开了的夫妻关系感到不够味,而对那些冒着危险的秘密偷情,反而觉得充满浪漫气息,从而激起狂烈的激情。

 

    但是,这样一种动机仍然处于心理的浅层。它只存在于文明社会,不能用来解释原始文明现象。我们认为,影响这一“禁忌”的最重要因素,仍然需要到心理深层,即原欲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分析学的研究业已实现,人们的原欲总是强烈地附着于原始的对象,儿童时代的性爱目标,始终不曾消失。对于女人来说,她的原欲最初的固置于父亲身上(或代替父亲的兄长)

 

    ,这种恋情通常并不直接导向交合,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也不过是在内心深处模糊地描绘出它的远景轮廓。这样一来,丈夫最多也只能成为这种原始对象的替身,不是她真正的恋情对象,她的恋情永远指向别的人,在典型情况下,是指向其父亲。至于对丈夫的爱,只不过是在

 

    -- 233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92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退而求次罢了。

 

    丈夫究竟能否得到满足,究竟是遭到她的冷落还是拒绝,这完全由固置(恋父情结)

 

    力量的强弱与持续性而定。这就是说,导致性冷感的最终原因与形成心理症的宿因本是相同的。当然,在一个女人的性生活里,其理智成分愈多,其原欲之力就愈能抗拒那初夜交合带来的震惊,男人对她肉体的占有也就愈容易抵挡。这样的女人,其心理症是被压制了,性冷感却代之而起。如果这种性冷感的女人恰好遇上一个性无能的男人,这种冷感倾向就更加严重,甚至会诱发出别的心理症状。

 

    原始习俗显然相当地了解而且默许了女人的这种早期恋情(恋父情结)的存在。所以他们往往让那些能作为父亲之替身的老者、僧侣或其他贤达之士担任首次破坏其处女膜的职责,这与备受指责的中世纪领主的“初夜权”恰恰遥相呼应。对此,斯多尔福(A。

 

    J。

 

    Storefr)也持同样的见解,他还进一步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那分布十分普遍的所谓“托白亚之夜”习俗里,第一次交合的特权,常常只有父辈才能享有。这与荣格(Jung)的调查是相符的。按照这些调查,在许多民族中,往往由那种代表着父亲意象的神祗雕像来完成这一初次交合的使命。在印度的不少地区,新娘必须由一个木制的类似生殖器一样的神像来戳破处女膜。据圣。奥古斯丁的记载,这样一种习俗也在罗马的婚仪中流行过(不知是否是他那个时代的事?)

 

    ,不过在这里已大大地象征化了,新娘只需在那被称为普莱柏斯神①的巨大的石制男性生殖器上

 

    ①希腊的男性生殖之神,医学中则指“持久的勃起”。

 

    -- 234

 

    032弗洛伊德文集

 

    坐一下便可以了。

 

    在更深的心理层次上,我们还发现了另一种动机,女人之所以会对男人有一种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大体应归之于这种动机。

 

    女人的性冷感同样与此有关。

 

    我们的分析揭示出,女人在初次做爱时,除了上面所说的各种感情外,还有另一种冲动,这是一种完全违背女性机能与职责的东西。

 

    从许多女性心理症患者身上可以看到,她们早年曾有一段时期特别羡慕其兄弟们有一个阳具,并为自己缺少这样一个器官而沮丧(其实并不真的缺少,只是比较小一些)

 

    ,觉得自己是因为受了某种虐待才导致了这种残缺不全的状态。我们可以把这种“阳具艳羡”看作“阉割情结”的一部分。如果说在这种艳羡中包含了一种“希望成为雄性”的含义,“阉割情结”所包含的就是“雄性发出的抗议”。

 

    “阳具艳羡”这个词原为阿德勒(Adler)

 

    所首创,不幸地是他却误入歧途,声称这一因素可以对一切心理症作出解释。但不管怎样,下述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这一发育期的小女孩常常天真地表现着对兄弟那小阳具的羡慕,随之产生了一种嫉妒情绪。她们有时甚至学着哥哥的样子,站着小便,想在这方面与他们平等。

 

    我们在前面的例子中曾提到一个女人,每次性交后都对她丈夫愤恨不已,经我分析之后,原来在她的对象①确定之前一直都陷入在这种嫉妒状态里。在正常情况下,小女孩能渐渐

 

    ①这里的对象指原始对象,即父亲,女孩的“恋父仇母情结”往往发生在“阉割情结”之后,因为只有这时她才知道自己是个女孩,在这之前,她处在所谓“雄性期”内。

 

    -- 235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132

 

    将原欲移置到父亲身上,这之后她所要得到的便不再是阳具,而是生出一个小孩①。

 

    在某些个别的例子里,发展的程序也许会颠倒过来,“阉割情结”往往落在“对象选择”之后,其实这并不奇怪。女子在其“雄性期”里对男孩子阳具的羡慕,并不是一种“对象之爱”

 

    (Object—Core)

 

    ,而是一种十分原始的自恋。

 

    不久之前我有幸分析过一个少妇的梦,发现这个梦乃是她对失去童贞一事的一种反应。这个梦呈现出这个女人的一种愿望——想阉割其丈夫,夺取他的阳具。这样的梦本可解释为幼年欲望的延续和重复,但不幸的是,梦中的某些细节揭示出这是一种超越了常态的反应。这个梦的性质以及梦者以后的举止都预示着这一婚姻的悲剧结局。我们还是再回过头来谈“阳具羡慕”吧,女人特有的那种敌视男人的矛盾倾向,总是多少与两性关系有关,但只有在那些男子气十足的巾帽英雄里,我们才能找到明显的例证。弗伦克兹(Frenciz)

 

    曾以古生物学的眼光,去探索这种存在于女性中的敌意之根源,认为这种敌意在浑沌初开,两性初分时便已经存在了②。

 

    他坚信,性行为最早发生于两个完全相同的单细胞之间,渐渐地,有些较为强大的个体便开始强迫那些较弱小者行性的交合,而这样一种屈服于强制之淫威下的不情愿倾向正是导致今天女人的性冷感的原因之一。我认为,如果我们不过分夸大这种说法的价值,这样的说法就没有什么不好

 

    ①参阅《论本能的蝉变》、《弗洛伊德选集》第二卷。

 

    ②也许他并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我说不太清了。

 

    -- 236

 

    232弗洛伊德文集

 

    的地方。

 

    对于女人初次性交时那种矛盾性反应的动因,我们已进行了详尽的讨论。总的来说,可以作出这样的概括:处女因为性心理尚未成熟,所以一旦面对着将引诱她进入性生活的男人,就觉得不堪忍受。这样一来,处女禁忌倒成了人类高度智慧的结晶,因为这样的规定可以使这个将来与她一起生活的男人,不至于触犯这个危险。在高级的文明里,由于种种复杂的理由和因素,人们十分重视女人进入“性之臣服”

 

    之后所带来的好处,因而不再躲避这种危险,女人的童贞便成为男人誓死不愿放弃的财产。但即使如此,也并不是说女人的那种仇视情绪就不存在了。通过对许多不美满的婚姻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那驱使丧失童贞的女人去报复的种种动机,在文明妇女的心灵中并没有销声匿迹。现在仍有数不清的妇女,在第一次婚姻里从头到尾冷若冰霜,对男人的热情无动于衷,最后终于离异。

 

    然而一旦再婚,情况顿然改观,那种阴郁的情绪竟一扫而光,备尝做爱的欢乐,使旁观者惊奇不已。毫无疑问,原先的不良反应已随着第一次结合的结束而消失了。

 

    事实上,在我们的文明生活中,处女禁忌并没有绝迹。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隐隐地知道此事,诗人们就常常拿它当素材。安孙鲁贝①(Anzengruber)在一篇喜剧中曾写了一位朴实的农民不愿娶他所爱的女子的故事,他总觉得“像她这样的女孩,要不了多久便将消耗他的生命”

 

    ,因此他十分赞成她

 

    ①安孙鲁贝(183—189)。奥地利剧作家兼小说家。

 

    -- 237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332

 

    嫁给另一个男子,等她变成寡妇,不再有什么危险时,他才肯娶她。这个剧本的名子叫“处女之毒”。这不禁使人想起养蛇人的行为,他们总是先拿一小块布片让蛇咬过,然后就能安全地摆布它①。在海拜尔②所写的《朱蒂斯与何洛弗尼斯》一剧里,有名的朱蒂斯这一角色鲜明地展示出处女禁忌及其部分动机。

 

    朱蒂斯同样是那种童贞受着禁忌保护的女人之一。

 

    她的第一个丈夫在新婚之夜无缘无故地惧怕起来,从此之后竟不敢动她。她这样说:“我的美有如颠茄,谁若享用它,非死即疯。”

 

    当亚述将军率军围攻她所在的城池时,她想到用自己的美色去诱惑他,把他置之死地,很明显,这个想法在爱国面具下面潜藏着性的欲求。当那个当时以残暴粗野而闻名的将领奸污了她时,她竟在狂怒之下,力比参孙,竟一掌劈下了他的头,而变成了民族的救星。按照心理分析,破头原象征着阉割,因此这一行为其实象征着朱蒂斯阉割了奸污她的童贞的男人,正如那位新婚少妇在梦中所做的那样。海拜

 

    ①沙尾兹勒(ArthurSchnitzler,1862—1931)。

 

    奥地利剧作家兼小说家。

 

    曾写过一部十分杰出的小说,名叫《莱森伯男爵的命运》,小说里写到一个风流成性的女歌星,她的情人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死前诅咒下一个占有她的男人不得好死。这种诅咒似乎赋予她以一种新的童贞,在此后一段时间里,这个女人因受少女禁忌的威胁,不敢纵情风流。后来她又爱上一个歌手,所以就计划把初夜权给予多年来一直追逐她而从未成功的莱森伯男爵,果然不出诅咒所料,当这个男爵喜出望外地占有她时,却忘了诅咒里所说的话,而被吓死了。

 

    ②海拜尔(FerieclrishHebel,1813—1863)。德国诗人兼剧作家。

 

    -- 238

 

    432弗洛伊德文集

 

    尔用一种极美妙的语言,使伪圣经①中这种对爱国行为的记载染上了一层浓厚的性的色彩。我们知道,在伪圣经的记载里,朱蒂斯回城时仍然自夸清白。

 

    即使查遍所有真伪圣经,也找不到任何关于她这次怪诞婚姻的记载。海拜尔很可能以他那诗人特有的敏感天赋,看穿了经文的有意造作,重新揭示出故事后面隐藏的真相与内涵。

 

    萨德格尔(Sadger)

 

    曾对此作过绝妙的分析,这一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海拜尔之所以对这样一个素材感兴趣,乃是由于他的“双亲情结”在作怪。由于他在童年期两性倾向的挣扎中总是倾向于女性,所以很自然地理解埋藏于女性心中最深层的隐秘②。他还引用了诗人们对于自己为什么改变故事内容所作的解释,他们都十分正确地指出,故事本身是浮浅的、虚饰的,意在为潜意识中的动机寻找披露的借口。圣经中仅仅提到朱蒂斯是一个寡妇,为什么在剧中却变成童贞女。

 

    萨德格尔也有一段详论,我引用于下:这里的动机原在于诗人那婴儿式的幻想,意在否认父母间有性交关系,所以母亲成为童贞的少女。对这种分析,我想再补充一点:诗人既然已确定主角是一个童贞,他的幻想便深入到处女膜一旦破裂后她可能有的怒愤与悔恨,从而使他在这一方面做了不少文章。

 

    ①伪圣经(Apocrypha)。在公元初年,基督徒是非法的,其经书也只有偷偷传抄,至二、三世纪编集《新约全书》时,许多传抄的经文被认为不可靠,遂被罗马教庭放弃,这些以后不断出现的伪经,统称为Apocrypha。

 

    ②见萨德格尔(Sadger)

 

    《从病象描述到心象描述》。

 

    -- 239

 

    性爱与文明。爱情心理学532

 

    总起来说,初婚时献身与童贞的夺取,一方面固然是社会用来促使一个女人固定地依附于一个男人的手段,另一方面又十分不幸地激发了她对男人的原始之恨。这种矛盾偶尔会导致病症,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或多或少地抑制了性交之乐。许多女人的第二次婚姻远比第一次美满,也可以用这个道理说明。至此,这一初看上去令人迷惑的处女禁忌——原始氏族对处女的恐惧,要求丈夫不可触破妻子的处女膜——便真相大白了。

 

    十分有趣的是,精神分析学家还常常遇到这样的女人:在她们心中同时持有两种态度——臣服和敌视。这两种态度常互相纠结,有时同时出现,有时同时消失。不少这种女人对自己的丈夫冷若冰霜,但无论如何又离不开他,每一次当她试图去爱别人时,眼前便闪出丈夫的影子。但她们实际上一点也不爱其丈夫。分析中还发现,这种女人对其丈夫的热情虽消失,但臣服的态度仍照旧。她们不愿脱出这种束缚,因为她们的报复尚未完成。当然,即使在那些此种情绪十分明显和强烈的案例中,女人也从不了解自己内心深处有这样一种报复的冲动。

 

    -- 240

 

    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不安B滕守尧 译

 

    -- 241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732

 

    艾伦费尔斯(Von

 

    Ehrenfels)

 

    在新近出版的那本有关性伦理学的书中,指出了“自然的”性道德与“文明的”

 

12

 

    (文化的)性道德之间的区别。在他看来,“自然的”性道德乃是一个种族为保持该种族健康的发展和旺盛的活力而对其成员施行的控制系统,而“文明的”性道德则意在激发人们更加辛勤、更加孜孜不倦地从事文化活动。他强调说,如果把人类的天性与他取得的文化成就相比较,就更容易认清这两种性道德之间的强烈对比。

 

    为了说明艾伦费尔斯的这一重要想法,我想多少引用他在这方面的一篇论文①,同时也作为我对这一问题之看法的依据。

 

    可以设想,当“文明的”性道德占压倒优势的时候,个人生命的健康发展与活动就可能受到损害。

 

    而这种牺牲个人、伤害个人以照顾文明的倾向一旦超出了某一界限,必将反转过来,有害于原来的目的。艾伦费尔斯已经在他的论文中列举了一系列这类恶果。认为我们西方社会目前流行的性道德法规应对此负完全的责任。虽然他完全承认这种性道德在推动文明发展上的高度价值,但他最后仍然认定它需要加以改造。今日性道德的特征,是把往昔仅对妇女的那些要求扩大到男子的性生活中,并对夫妻之外的任何其他性生活加以禁止。虽则如此,但由于考虑到两性间在性需要方面的天然差

 

    本文根据《弗洛伊德选集》第2卷(伦敦,弗拉德福出版社,1946年第C三版)译出。

 

    ① 本文首次发表在《性的问题》杂志上,为期刊《母亲保护》的新版。

 

    1908年第4期。原著的名称是:《性道德、神经系统和内心生活的交叉》。

 

    -- 242

 

    832弗洛伊德文集

 

    别,对男性在性方面的偶尔越轨并不苛责,这实际上等于承认男子在性道德上的双重标准。但是,一个允许双重道德标准存在的社会,便势必不能做到“热爱真理、诚实和人道”

 

    ,因而只能使其成员堕落到不顾真理、虚伪和自欺欺人的地步。

 

    文明性道德的恶果实际上还不止如此,它鼓励一夫一妻制,却因而减小了“性择”的可能。既然在文明社会中生存竞争已因人道与卫生的考虑降至最低限度,那唯一能使种族品质得以改进(或发展)的因素,便剩下了“性择”。

 

   

 

    关于性道德造成的种种恶果,这位医生(指艾伦费尔斯)漏掉了一种,我们下面就来讨论它的意义。这就是它加速了(或滋长了)现代人的神经质或紧张不安,这种现象在现今的社会状况下蔓延得尤为迅速。有时一个神经病患者会主动请求医生注意他自己的性情素质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对立,讯问这是否就是致病的根源。他会问这个医生说:“我们全家都变得精神失常了,我们总想使自己过得更好,也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达到。”

 

    医生们也常常发现,神经病往往袭击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祖父原本生活在纯朴而健康的乡间,是那些粗犷而富有活力的种族的后代,然后骤然来到大城市并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于是乎想到培养自己的孩子,恨不能在短时间内就把他的文化造诣提高到最高水平。这一现象引起医生们的深思。但最有说服力的,是精神病专家们理直气壮地提出的证据,这些证据均证明,精神病人的日益增加与现代人的文明生活有关。

 

    只要引述几个有名的观察者的看法,

 

    ①以上文字,是从艾伦费尔斯的论文中摘出的。

 

    -- 243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932

 

    我们便能清楚地看到这种说法的可靠性。

 

    W。艾尔(Erb)说:“对于这一根本的问题,我们可以概括如下:是否由于以前所列举的种种造成神经质的原因在现代生活条件下有增无减,就应把责任归之于现代生活?对这样一个问题,只要你随意扫描一下现代生活的种种特征,就可以毫不迟疑地作出肯定的回答。

 

    “只要看一看下列事实,事情便已经很清楚了:现代文明的每一次杰出成就,每一个领域的创造和发明,它在日益增加的竞争中所取得的每一进步,都只能以巨大的心智努力来换取和保持。在这种生存竞争中,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个人只有将全部心智力量施展出来,才勉强应付这一要求。

 

    与此同时,个人对享乐的欲求,也扩展到每个阶层。

 

    暴发户们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奢侈生活(他们过去对这种生活根本不习惯)

 

    ,漠视宗教、不易满足和贪得无厌等现象扩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阶层。环绕全球的电话和电报网使通讯事业无止境地膨胀起来,商业和旅行方式得到全然改观,人们一天到晚都匆匆忙忙,生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人们夜晚旅行,白天做生意,即使假日的远足,人们的神经系统也得不到放松。严重的政治、工业和经济危机风起云涌,波及到前所未有的范围。人人都想过问政治。政治、宗教、社会斗争、党派利益、竞选活动,凡此种种,都使人思绪纷繁,永远得不到歇息,就连娱乐、休息和睡觉的时间也不得安宁。大城市的生活变得愈来愈纷繁紧张了。那衰竭的神经全靠强烈的刺激和纵情狂欢,才能振作一点,而每当这样做过之后,又变得更加衰竭和劳累。

 

    即使是文学作品,也不再给人以享受,现

 

    -- 244

 

    042弗洛伊德文集

 

    代文学所关心的都是一些最能引起争论和最能挑惹起各种激情的问题。它挑动肉感,促使人追求快乐,让人蔑视一切基本的道德准则和所有理想的需求。它描述病态行为,描述性心理变态者,把有关革命,反叛的种种古怪的问题塞到人们的脑子里。我们的耳朵也不清闲,各种嘈杂的音乐不时地震动着我们的耳膜。剧院的节目也使出浑身解数,以最为刺激的表现形式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创造性艺术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折,开始偏向那些丑陋的,讨厌的和暗示性的东西,它抗拒现实,毫不迟疑地将生活中最丑陋的方面呈现于我们面前。

 

    “这样一幅简略的图画已足以展示现代文化变迁中的种种危机,至于其细节部分,不用费多大的劲就可以想到。”

 

    宾斯枉格①(BinsWanger)说:“特别是神经衰弱症,它已被人们描述为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现代病症。第一位对这种病作出总体描述的人是贝尔德(Beard)

 

    ,他坚信自己发现的是一种只有在美国才能见到的新的神经疾患。这样一种假设当然是错误的。但是,既然这种病是由一个十分有经验的美国医生首先发现和提出的,这本身就足以表明它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这里,那些放任不忌的欲情,对黄金和财产的追求,以及技术领域的巨大发展,已使人们的交流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冯。克拉夫特。伊宾(VonKraft—Ebing)

 

    说:“今天,在无数文明人的生活方式中充满了种种不合卫生的因素,这些

 

    ①见其《神经衰弱症的病理和治疗》。

 

    -- 245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142

 

    有害的因素最直接和最严重地作用于大脑,无怪乎精神病患者会可悲地增加。仅仅用了十年时间,文明人在政治、社会,尤其是商业、工业和农业等方面的状况已大大改变,这种改变突然间改善了人们的职业生活、公民权利和财产收入,但却牺牲了自己神经系统的健康,因为这些东西的取得必然增加了他们家庭和社会方面的需要,而这就要付出更大的精力,而这些精力的耗损是无论如何也恢复不了的。“

 

    对上述言论以及其他一些零星的论述,我需要在此作出自己的评论,这倒不是因为它们是错误的,而是因为它们尚未详尽地描述这种神经质的具体状况,而且遗漏了对它的最重要的病因的解释。如果我们越过这种不太确定的“神经质形式”

 

    ,而考察神经病患者的具体表现,文化的有害影响便不难集中于一点上,这就是在文明社会中那占压倒优势的性道德对文明人(或文明阶级)的性生活施行了不恰当压制的结果。

 

    对上述观点的证明,我已在一系列技术性论文中作了详细叙述,这儿不再加以重复。当然,我研究中得到的那些最重要的论据,在这儿仍然要提到。

 

    临床的观察,使我们区分出两种精神疾患,一种是真正的神经(机能)病,另一种是心理症(或精神病)。前一种病症,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智上的症状,看上去都具有中毒的症候。这就是说,这种症候是由某种神经毒素的过剩或缺乏所引起的。这样的神经症统称为“神经衰弱症”

 

    ,其发病原因不能从遗传方面的因素查到,大多数是因性生活失调而造成的恶果。

 

    这种病发病形式与毒性性质之间的确有着密切关系。

 

    -- 246

 

    242弗洛伊德文集

 

    多半情况下,仅凭对这种病的临床症状的观察,就可以测知其性生活是如何失调的。反过来说,我们在前面所引证的关于文明造成的种种有害影响,在刚才提到的神经疾患中却见不到蛛丝马迹。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这样说,造成这种真正的神经性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性方面的因素。

 

    至于心理症,其遗传因素似乎较为明显,但真正病因并不太清楚。然而,有种奇特的研究方法,即精神分析法,却使我们认识到,这些疾患的症状(歇斯底里,强迫心理症)

 

    均是心因性的(心理性的)

 

    ,来自潜意识(压抑了的)活动中各种观念化情结的作用。这种方法还告诉我们,这些情结从广义上说来,的确有着性的内容或意味。它们源自人的未满足的性的需要,代表着一种使人满足的替代性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把一切伤害性生活、压制性活动、改变性对象的因素,统统视为造成心理症的病理成因。

 

    我们在理论上把毒性的与心因性神经疾患区分开来,是有一定的价值的,这种价值决不会因为在多数患者身上能同时观察到上述两种病因而减少多少。

 

    每一个同意我的观点,认而把性生活的不满足当作神经疾患的成因的人,都会同意我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论述,即在一个更广的范围内讨论为什么现代生活中神经疾患会增加的问题。

 

    一般说来,我们的文明乃是建基于对本能的压制上的。

 

    每一个人都要作出一部分牺牲——他人格中的支配欲、好胜心、侵略性以及报复心等等倾向。从这种牺牲中积累起文明的素材和精神财富,供公众所有。促使个人作出这种牺牲的主要

 

    -- 247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342

 

    原因是家庭的情感(连同它的性的根源)大大超出了或凌驾于生存竞争之上的结果。在文明的进展中,这种放弃是循序进行的,并且一步步被宗教神圣化了。个人牺牲其本能的满足,将之奉献于神明,由此而得到的公众利益则被宣布为“神圣的”。

 

    那些因为本能冲动十分强烈,最终压抑不住的人,便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变成一个罪犯,除非他的显赫的社会地位或出众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或英雄。

 

    性本能,或者更确切地说,性的各种本能(心理分析的研究告诉我们,性本能中包括许许多多种冲动)

 

    ,在人身上要比绝大多数动物身上强大的多,持续的也更长久,它已经完全逾越了动物的那种周期性限制。它的绝大多数精力都供“文化活动”

 

    作用,这一点主要取决于它具有的一种典型特征——不管目的如何改变,其强度却仍然保持下来。对这样一种转换能力(即把原本的“性目的”转变为一种与性目的有心理关系的“非性目的”的能力)

 

    ,我们称之为升华作用。这种转移作用,当然大大有利于文明。但性本能又有与此种转移作用相对抗的一面,这就是它的那种顽强的固置倾向,这种倾向使得它宁可退化,宁可变态,也不愿意因受到阻止而改道。既然性本能的原始力量有可能因人而异,升华作用的能力也就人各不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到底有多少性欲升华而作他用,恐怕早已由其体质和遗传因素决定了。

 

    此外,环境的力量和知识对心理官能的影响,也可以使本能升华得更多一些。然而,正如发动机器时热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化为动力一样,本能中能转移(或升华)的成分也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不管作出多大努力也是如此。要想使其它绝大部分

 

    -- 248

 

    42弗洛伊德文集

 

    自然本能顺畅和谐,某种程度的性的直接满足仍然是完全必要的;反过来,这一需要的任何挫折,都将伤害个人的生活能力,带来无限的痛苦,甚至使之成为病态的。

 

    假如我们想到,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性本能并不是仅仅为了生育,而是为了得到某种快感,我们便能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观察这个问题,在婴儿期里,人在达到快乐的目的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满足感并不仅仅来自性器官,而且还来自身体其他部分的快感区,所以儿童常有一种执着于这样一些容易取得快感的区域,而不顾身外其他目标。我们称这一期为自体享乐期,认为从事儿童培育的任务就是限定这一时期,因为如果它延续过久,就会使性本能在以后愈发不好控制,甚至变得一无用处。随着性本能的发展,它会从自体享乐走向“对象爱”

 

    ;从各个快乐区的独立感受发展到附属于性器官快感之下的次要感受。直到此时,快感方与生育直接挂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那种在自体之内引发起的性兴奋的方式被压抑了。因为它们与生育功能无多大关系,在适宜时,它们就被升华掉了。这就是说,文化发展的动力,绝大部分是靠对性兴奋中所谓的“错乱”成分的压抑获取的。

 

    与性本能的发展过程相对应,整个文化的发展过程也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在第一期里,种种不导致生育的性行为,能够自由自在地进行。在第二期里,除了能导致生育的那一种性行为之外,其他各种全部被压制。在第三期中,只有“合法的”生育,才能作为性的目标。我们目前所流行的“性道德”

 

    ,便是第三文化期的代表。

 

    在所设想的这三个时期中,如果我们以第二期为性道德

 

    -- 249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542

 

    的标准,我们就必须承认,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天性的关系,仍然不能适应这样的要求。在所有的人中,还没有一个人能把上面所说的性欲的整个发展过程(从自体享乐到对象之爱,再到性器官的结合)全部地和准确地完成过。这就是说,任何的性欲发展都会受到干扰和阻碍。这样的障碍,必将导致两种有害的结果,或者说,与正常的或文明的性爱相背悖的两种偏离方式,这两种方式之间的关系有如一枚钱币的正面和负面(在这里,还不包括那些性本能极其强烈、因而无法控制的人)。

 

    第一种是种种不同的性反常者,他们的性欲往往被固置于婴儿期那种原始的性满足方式,因而妨碍了主要的生育功能的确立。第二种是同性恋者(或性颠倒者)

 

    ,由于一种尚无法理解的原因,他们的性对象竟不是异性,既然正常的发展总是受到干扰和阻碍,为什么这两种性变态的人并不像预计的那样多呢?原来,性本能的发展并不是那么死板的,它有一种极为复杂的自我调节能力,即使性本能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的成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阻碍,未得到发展,性生活也会以其他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那些天生的性颠倒者(或同性恋者)往往因为其性冲动能成功地升华为“文明的”东西而成为杰出的人物。

 

    当然,假如性反常与同性恋更为强烈,以至占据了性欲的全部,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使这种人受到社会的排斥,得不到任何幸福和快乐。所以即使第二期的文化要求,也会使相当一部分人遭受苦难和不幸。这样一批自然禀赋异于常人的人,其命运如何,还要看其性冲动客观上说是强还是弱。

 

    幸好多数性反常者性冲动并不那么强,所以能成功地压制这些

 

    -- 250

 

    642弗洛伊德文集

 

    反常倾向,不至于与这一阶段上的文明性道德发生正面冲突。

 

    然而可想而知的是,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他们的成就也不过如此。

 

    因为在压制其性本能中,他们的精力已全部耗尽,因而不能对文明有所建树,这些人的心智固然发育不良,外部举动也十分粗鲁。我们将要说到的那些在文化发展的第三期中实施禁欲的人(不管是男是女)

 

    ,同样也会落到如此下场。

 

    如果一个人性本能十分强烈,然而却是颠倒的,那就会导致两种可能的后果,第一种十分明显,勿需多说。这种人会无视当前社会文化中流行的道德准则,即使受到制止,其性颠倒也会一直坚持到底。第二种就有趣得多了。由于教育和社会要求造成的压力,这种颠倒的性冲动的确受到了压制,但这种压制并非真正的压制,因此,我们最好还是称其为一种流了产的压制。

 

    在这里,抑制后的性冲动不再直接呈现——单就这一点,抑制还是成功的——却以其他方式来表达,结果同样有害于他本人。既然他本人对社会仍然不会有多大用处,这与不压制时并没有多大区别。因此,这其实是一种失败,从长远观点来说,它完全抵销了压制成功所带来的那点好外。在性本能遭受压制之后继而形成的这种替代现象,便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症。

 

    心理症患者是一群天生的造反者,“文化要求”对他们本能的压制能取得表面的成功,而且一天天变得不起作用。对于这些人来说,只有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勉强符合文明生活的需求。

 

    代价的付出又造成内心的空虚,因而绝大部分时间都遭受病魔的煎熬。我常常把这种心理症称为性反常的“消极面”

 

    ,这是因为,在心理症患者中,性反常倾向虽然已被压抑,却又从心灵的潜意识中部分地表现出

 

    -- 251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742

 

    来。这种潜抑了的倾向与明显的性反常表现其实是相同的东西。

 

    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假如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他们的禀赋便难以与文化的要求相一致或谐调。

 

    因此,凡是那些苛求自己,为自己订下更高的标准,以至超出了其本性所允许的限度的人,都必将沦为心理症患者。如果他们能容忍一些自己的“不完美”

 

    ,日子就会好过的多。观察同一个家庭内各个成员的心理状态,我们常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印象,觉得性反常与心理症只不过是同一种现象的正负两面(或积极的和消极的)。我们看到,在同一家庭中,男孩子如果是性反常者,他的姊妹则因为女人性本能生来就软弱一些,所以多半会成为心理症患者——然而她的症状却常常表现出一种与她那性冲动较强的兄弟相同的倾向。所以在许多家庭里,男子是健康的,然而从社会的观点来看,他们又是不顾廉耻的道德败类,女孩子倒是看上去严正拘谨,不越雷池一步,但却十分神经质。文化往往要求生活于同一个社会中的人在性生活中奉行同样的行为模式,这原是不公平的,因为这种行为模式如果适合某些人的天性,他们奉行起来就不太困难,但对另外一些人说来也许就十分不适合。

 

    要奉行它,就要在精神上付出很大的牺牲。不过实际发生的情况常常与此有出人,由于人们常常无视这种道德戒律,所以这种不公正的情形较少出现。

 

    以上所说的种种情形,都局限于第二文化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内任何所谓反常的性行为都被禁止,但正常的“性交”却可以随心所欲。我们发现,即使在这一点上划分性自

 

    -- 252

 

    842弗洛伊德文集

 

    由与性禁止的界限,仍有许多人被斥之为性反常,另一些人虽拼命地挣脱这种反常倾向,最终又免不了成为心理症患者。

 

    这样我们便不难预测,如果性自由受到进一步限制,使文化要求的性道德标准提高到第三文化期,以至将正式夫妻以外的任何性行为都加以制止,情形又将如何?

 

    在这种情况下,因性冲动比较强大,而站出来公开反抗的人的人数会急剧增加。

 

    同样,那些性力较弱,不得不在文化和他们自身反叛天性的双重压力之下苦苦挣扎,最后逃避于心理症的人数,也会增加不少。

 

    这样一来,就有三个问题需要作出回答。这就是:一、第三文化期的性道德方面的要求,会使个人承担什么样的重负?

 

    二、在禁绝其他种种性行为之后,那唯一合法的性生活带来的满足,能否提供足够的补偿?

 

    三、是否因为这种禁欲危害了个人,才因而对文化有益?

 

    要对第一个问题作出回答,就不可避免地触及下面一个已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即禁欲问题,在文明的第三发展期,要求男女在婚前都得禁欲;而那些不曾结婚者,则只好独处终身。各方面的权威人士均认为,禁欲并没有坏处,而且不难做到,连医生们也都支持这种看法。但是,要想控制像性本能这样强烈的冲动,恐怕把一个人所有精力都耗尽,也难以办到,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经由升华作用,使自己的性力离开性对象,转而投入更高级的文化活动,当然,这种转移只能在他们一生中断断续续地出现。对于那些性欲似火的年轻人来说,做到这一点就更是难上加难。

 

    至于其它的人,则

 

    -- 253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942

 

    要么是犯罪,要么是陷入心理症。经验证明,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天性不适合禁欲。那些即使在中等程度的性限制下也要进入病态的人,在当代文明的性道德的压力之下,无疑会病得更早,也更严重。我们都知道,如果正常的性生活因为先天不足或发展过程中受到干扰破坏而受到威胁,最好的补救办法莫过于性满足本身。陷入心理症的倾向愈大,禁欲就愈不可原谅。因为构成性欲的各种冲动被阻碍得越多,就越是不易加以准确地控制。但是,即使那些受得了第二文化期对性所作的那种特殊道德限制的人,也会在进入第三文化期之后陷入心理症。因为性满足的机会愈少,它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就愈增加,受挫折的原欲随时都在寻找发泄的出路。由替代的对象求得病态的满足,由此而形成病状。每一个深知造成心理病症的条件的人都相信,当代社会中心理病患者的人数之所以大增,完全是因为当今社会对性本能的种种限制更趋严格的结果。

 

    我们现在进入第二个问题,即合法结婚之后的性交能否对婚前性生活受到的限制作出足够的补偿?

 

    大量材料显示,对此问题只能作出否定的回答。对于这些材料,我们只能在此作一简单的介绍。我们必须时时记住,即使是夫妻间的性行为,也要受到现代文明的性道德的限制和干涉。

 

    一般而言,它仅许可夫妻之间以少数几种能导致生育的动作来寻求满足,因为这样一个缘故,婚后美满的性交只能维持几年时间,其间当然还要扣除因女方身体不适(如月经)而不得不加以节制的时间。经过这三四或五年美满期之后,这种婚姻便不再能够满足性的需要,因为夫妻要为节育而苦恼,这就伤害了

 

    -- 254

 

    052弗洛伊德文集

 

    性感的愉悦,减少了男女双方的微妙之美感感受,甚至成为直接引起病症的根源。对性交后果的焦虑,首先是损害了男女双方在抚爱时的美好身体感受,慢慢地,那种在开始的强烈感情之后形成的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柔情蜜意,也将随着前者的消失而消失。随着精神上的失望和肉体快感的减少(这是多数婚姻注定的下场)

 

    ,夫妻双方才开始发现,他们竟然陷入一种比婚前还惨的境地,因为这时连婚前那些美好的幻觉也没有了。没有别的办法,他们只能竭力克制自己,杜渐防微,严防本能的泛滥。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个成年男子的自制会有多大成功的把握。经验证明,即使受到性道德的严格限制,他也要充分利用剩下的那一点自由,去偷情做爱,虽然这种偷情惊险而又紧张,这种向男人作出让步的“双重”

 

    道德法则,等于直截了当地承认了,连这个社会本身也不相信,它要求其成员们务必遵守的信条是他们能够做到的。经验还证明,身为女人,她们这些作为种族繁衍的保护神和“爱情至上”的相信者,其升华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吃奶的孩子可以作为其性对象的替代者,但孩子一经长大,便又重新失去这种快乐。在对婚姻生活极其失望的情况下,妇女们难免陷入严重持久的心理病症,终生都被这种病折磨。因此,当今文化标准的婚姻,早已不再是女性心理症患者的万灵妙药了。

 

    虽然我们身为医师仍劝女孩们结婚,但我们深深懂得,只有那些相当健康的女孩,才能忍受得了现代的婚姻。如果有些男人向我们征求意见,我们一定会劝他不要去娶一个曾经患过心理症的女子为妻。婚后的偷情有可能治愈这种随婚姻而来的心理症。一个妻子,她幼时的家教愈严,就愈不愿违背

 

    -- 255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152

 

    当代文化的要求,对这种偷情的解脱方式也就愈害怕。在受到本身情欲和责任感的双重夹击下,她只好再次逃到心理症症状中,因为再没有比疾病更能保护其美德和更能抵抗情欲的诱惑了。我们发现,文明社会中年轻人在忍受情欲煎熬时所梦想的婚后生活,在几年之后便再也不能满足性欲的需要。

 

    毫无疑问,它绝不能补偿早先禁欲的痛苦。

 

    关于第三个问题,即使那些承认文明性道德会造成种种危害的人,也会这样回答:性欲为整个社会带来的好处,可能会远远超过它带来的危害,因为这种道德所危害的,毕竟是为数很少的个别人。我个人则觉得,我们很难精确地估计得与失之间究竟孰多孰少,但是对于这种文明性道德所带来的损失,我愿意在此作更详尽的论述,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谈禁欲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多少提到一些。我认为,禁欲除了引起心理症之外,还会造成其它种种危害,何况就连心理症本身的严重性,我们也没有充分认识到。

 

    致力于延缓青年人的性发展和性活动,似乎已成为今日教育和文化的目的,这件事初看起来似乎并无多大害处。当我们想到当今受教育的年轻人一般很迟才能独立谋生的事实时,延迟其性活动自然也就很必要了。

 

    人们偶尔会被提醒说,在我们生活的社会文明中,各种文明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改变其中一种制度,就要牵动其它所有制度,而这又谈何容易!所以有些制度是不能更改的。但是让一个青年男子过了二十多岁仍然禁欲,就再也谈不上有什么益处了。即使他不陷入心理症,也会染上其它毛病。的确,压抑了这种强有

 

    -- 256

 

    252弗洛伊德文集

 

    力的性本能倾向会使一个人的兴趣投向审美的和伦理的方面,结果会使一个人的性格“坚强”起来。这种情况在某些生性特殊的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大体可以接受这样一种观点:人与人之间的性格之所以强弱悬殊,大抵与他们压抑性冲动的程度有关。然而在大多数人当中,要压抑性冲动,就得倾尽全力,这又多半发生在一个年轻人需要倾尽全力去取得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的时候。当然,究竟一个人的精力有多少用在性的追求上,才能在“升华”方面更出色一些,这要因人而定,而且与人们所做的职业有直接的关系。禁欲的艺术家简直就不可想象,而禁欲的年轻知识分子却不在少数,青年知识分子往往因禁欲而更专注于其工作,而艺术家则需要性经验的强烈刺激和激荡才能有所创作。我的总体印象是,禁欲不可能造就强大、自负和勇于行动的人,更不能造就天才的思想家和大无畏的开拓者及改革者。通常情况下它只能造就一些“善良的”弱者,他们日后总归要淹没在俗众里,非常痛苦地跟在那些具有坚强性格的开创者后面跑。

 

    努力禁欲的结果,反而会使性本能特有的执拗性和反抗性充分展示出来。文明教育所要求的,只不过是在婚前的暂时压制,为的是使它在日后得到自由地发泄,以达到生育繁衍的目的。有些极端的例子,他们比一般人的性欲压制要成功得多,但是这种人往往会走得太远,结果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恶果:一旦性冲动得以自由,却又不知怎样去发挥,最后成为永久性的损伤。正因为这个缘故,那些在年轻时施行彻底禁欲的男子,将来必定不会是个好丈夫。女人们模糊地

 

    -- 257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352

 

    了解这一点,所以在追求她的男人中,反而挑上那些已在别的女人身上证明具有男子气概的人。在女人方面,婚前严格的禁欲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我们的教育总是倾尽全力压制未婚女子的性欲,为此而制定出十分严格的律令,它不仅禁止她们性交,抬高那些能保持性的贞操的人,而且还竭力保护她们不受性的诱惑,使她们对日后在性方面注定要起的作用一无所知,绝不容许那不能导向婚姻的爱情冲动。其结果是,当她的父母亲有一天突然宣布她可以恋爱时,她仍无足够的心理准备,糊里糊涂进入婚姻生活,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的归宿。这种对爱欲功能的人为压抑,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她既不能对丈夫作出爱情的回报,丈夫多年来一直幻想着的爱情生活的美好风光也就不多出现,这不能不使他大失所望。在这种情况下,该女人在精神上仍然维系于自己的双亲,慑服于他们的权威,因为多年来她的性欲一直是在这种权威的压制下而不得抒发的。在肉体上必然表现为性冷感,致使她的丈夫从做爱中得不到太大的乐趣。我不知道在那些文明尚未开化的地区是否也有这种性冷感的女人,我想这是可能的。但不管怎样,每一种性冷感的病例都是直接由她所受的教育所造成的。

 

    这样的女人由于不知性的乐趣,以后也就不愿忍受怀孕的痛苦,完成生儿育女的使命。这就是说,婚前的教养其实已经对结婚的目的产生了威胁。多年之后,由于妻子那曾被遏制的性欲被渐渐纠正,女人一生中性欲最旺盛的时期到来了,久被埋藏的爱情力量被唤醒了,但与此同时,由于她与自己丈夫长期闹别扭,那种甜蜜的受情关系已不可能再出现了。由于她从前屈服于传统,如今只有

 

    -- 258

 

    452弗洛伊德文集

 

    三条路可供选择,这就是:性的饥渴难忍、不忠(偷情)或心理症。

 

    人类在处理性问题时的行为模式,往往具体而细微地反映出他对生活其它方面的反应和态度。一个人如能锲而不舍地爱一个人,我们便不难相信他在追求别的目的时也一样会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不管因何理由而禁绝性本能的满足,他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也难免和气谦让,唯唯诺诺,永远不会去积极地争取。从一个人的性生活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生其它方面的态度,这一点在女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女人虽然渴望获得有关性的知识,但她们的教养却不允许她们去了解,觉得这种好奇心不是淑女应当具有的,谁要往这方面想,就是其道德将要堕落的征兆。如此一来,她们对任何心智问题的探索,都变得胆怯起来,连那些一般的知识,在她们眼里也渐渐无足轻重了。这种思想的禁锢会通过两种方式从性领域向其它领域扩展。

 

    一种是不可避免的自由联想,另一种是“自动化”或“潜移默化”——这就像某些宗教禁忌在人类群体中的自动生效,或是对那些与某种信仰不相符合的思想的自动禁止。

 

    莫比尤斯(Moebius)曾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决定男女思想活动与性的行为之差异的是生物学因素,女性生理上的特征,是其思维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这种说法已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我当然也不赞成。相反地,我认为许多女人的智力之所以低下,乃是由于她们思考能力的发展在性压抑过程中受到禁锢的原故。

 

    在讨论禁欲这个问题时,我们一直未来得及去仔细区分它的两种不同类型,即禁止一切性活动的禁欲和仅仅禁止异

 

    -- 259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552

 

    性性交活动的禁欲。许多人自吹能轻易地禁欲,揭穿其事实真相,我们便发现他们的禁欲原来是靠手淫或其它类似儿童早期自淫的方式来维持的。这样一种性满足的替代方式,既然是性生活向婴儿期的回返和退化,便难免会诱发种种心理症或精神病。此外,手淫与文明的性道德的要求简直是水火不相容的,所以它终究会驱迫年轻人与教育的理想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同他们本想通过禁欲所要逃避的冲突完全相似。再者,这样一种纵欲方法还从多方面损坏了人格。第一,这种在性方面的态度反映了他对生活其它方面的态度,迫使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走捷径,幻想不经过斗争和痛苦便能取得重大成就。第二,伴随这种行为而来的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往往使他对性对象的选择标准大大提高,以至于在现实世界里再也找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女孩。幽默作家克劳期(K。

 

    Kraus)在一本维也纳发行的刊物《火炬》中,曾以一种看似自相矛盾的方式表达过这一事实:“同手淫比较起来,性交只不过是一种不太完善的代替品罢了!”

 

    文明制度所要求的严格标准,以及人们竭尽全力而要达到的禁欲,二者合在一起,本想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把避免两性性器官的结合作为禁欲的焦点。与此同时,又鼓励其它形式的性活动。这种作法预计导致下面两种结果,其可能性各占一半。第一,由于正常的性交方式因强调服从道德而被禁止,那些两性之间所谓反常性交形式,即以身体的其它部位来代替性交的方式,便应运而生,风行于社会。这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这就是:我们基于卫生的考虑,害怕性病的传染。但我们决不可将这种现象等闲视之,认为它无多大害

 

    -- 260

 

    652弗洛伊德文集

 

    处,只是正常性交活动中的一种口味变换。

 

    实际上则不然,从伦理上说,这是应当受到谴责的,因为它败坏了二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使一桩严肃的事情沦落为无足轻重的小事,既无需为它去冒险,也不需在心智上煞费功夫。第二,正常性生活受到阻止之后可能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同性恋的日渐普遍。除了那些天生有同性恋倾向或是因幼年环境的影响而染上这种毛病的人之外,大多数同性恋者都是在成年之后因为原欲的主流受阻,才不得不进入同性恋这个支流中去的。

 

    坚持禁欲所造成的所有无可挽回的不良后果差不多都指向这样一件事:它们摧毁了一切可以导向婚姻的准备条件,而婚姻在文明的性道德看来,却是所有性倾向的唯一目的。由于手淫或其它反常的性经验,不少男人的原欲已习惯于种种反常的满足方式,所以一旦结婚,便很不自在,性能力也得不到像样的发挥。至于那些只能以反常的手段保持其童贞的女人,面对婚后正常的性交方式,就只有性冷感,婚姻一开始双方便不能热烈相爱,一旦瓦解起来比什么都快。一次强烈的性经验本可以克服女人因教育不当而造成的性冷感倾向,却恰恰碰上男人的性能力也不强,不能使对方感到满足,致使她的性冷感只好继续下去。这样的夫妻比正常人更难以适应避孕操作,因为男方的性能力相当衰弱,再也不能忍受避孕工具的束缚。处在这样的窘境里,性交的愉快不但全然失去,而且变成一切问题的根源,于是只好放弃,婚姻的精华部分也就随之以亡。

 

    我提请所有这方面的专家注意,我在这里并没有夸大其词,我所描述的这一切,都是明眼人一看便知的。一般人很

 

    -- 261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752

 

    难相信,在那些受文明性道德制约的夫妻当中,保持正常性能力的男人少到什么地步,患性冷感的女人又多到什么地步;他们也很难想到,夫妻之间为了维持这种婚姻,要付出多大代价,他们从这种婚姻中得到的东西又少得多么可怜。可以说,他们根本就得不到曾经热切期望的那种幸福。我早已证明过,心理症乃是逃避这种恶果的最理想的避难所。在这里我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婚姻不仅危及夫妻双方,还要危及他们唯一的(或几个)孩子。初看之下,我们会觉得孩子的病态是父母遗传下来的,但进一步的观察却证明,儿童期的强烈印象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种神经质的母亲即与丈夫不合,便显得对孩子备加关心和爱护。她已经把自己爱的需要转移到孩子身上,这就必然会过早地唤醒儿童的性感受。总之,父母间的不良关系会刺激孩子的情感生活,使他在婴儿时期就体验到强烈的爱、恨和嫉妒等感情。但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通常又极严格,使他们那早熟的性欲无法得到表现,这等于是在正常的压抑力量中又添加了一层。由这种压力所造成的冲突中包含了一切条件,足够使他一生都受心理症的煎熬了。

 

    在此我想重申本文开头时的一些主张,这就是:人们在看待心理症时,常常低估它的严重后果。我这样说,倒不是指人们常见的那些现象:一个人不幸患了心理症,其亲友们并不真地认为他有病;他去求医,医生们最多给他一些空头的安慰,如劝他作几个礼拜的冷水浴和几个月的安心静养之类。这些只不过是门外汉和无知的医生的看法,他们的发言除了给患者以短暂的安慰外,就没有其它任何意义。

 

    事实上,

 

    -- 262

 

    852弗洛伊德文集

 

    一个长期患心理症的人,即使没有完全瘫痪,也要使他终身背上沉重的十字架,同患肺结核或心脏病一样的悲惨。这样一来,心理症就使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形同废人,另一部分患者虽然症状较轻,精神上也总是时时受着痛苦的煎熬。如果情况仅仅如此,这种损失还是可以计算的。但我必须提醒诸位注意这样一个事实:不管这种病发生在多少人身上,也不管它传播得多广,最终都会有害于社会,使它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一来,社会苦心压抑那些它认为极其有害的精神力量,到头来仍然为这些力量所害,社会推崇的道德法规使个人付出牺牲,但它自己又得不到任何好处——一个充斥大量心理症患者的社会,的的确确是没有什么好处可言的。

 

    对此我们可以举一些常见的例子来证明。一个女人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因为无论从结婚时性生活的情况和婚后生活的经验,她都没有理由去爱他)

 

    ,但又非得热切地爱他不可,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理想的婚姻,才不至于违背她所身受的教育。

 

    这样一来,她就会想方设法去压抑自己的真实感情的表达,违背自己热切追求的目标,不惜牺牲一切去做一个温柔、体贴和顺从的妻子,这种自我压抑,最终只能导致心理症的发作。

 

    心理症反过来只会去加重丈夫的负担。对于丈夫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报复,他得到的是无限麻烦,而不是满足和乐趣,这比妻子公开坦白自己不爱他还要痛苦得多。这样一个例子充分说明了一个心理症患者会造成什么后果。

 

    除了性冲动之外,社会所要压制的其它一些有害的冲动也常常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粗暴的天性极力压制,就可以变得过分地“慈悲”。但要达到这样一个结果,他就得付

 

    -- 263

 

    性爱与文明。文明的性道德952

 

    出相当大的精力,这种付出可能大大超出了他所能得到的,具体说,他因此而做的善事,还不如他没有压制自己天性之前做的多。

 

    必须指出,在任何一个民族里,这种对性活动的限制都会大大增加人们对生存的焦虑感和死亡的惧怕感,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既干扰人们享受生活乐趣的能力,又摧毁了他的冒险精神和不惧一死的勇气——这两种后果都促使人们不愿再生育后代,而这种不能繁衍子孙的个人或民族,久而久之就要消亡。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文明的性道德究竟是否值得我们去为之牺牲?特别是当我们还不愿完全放弃享乐主义的人生观,认为促进个人幸福乃是文化发展之目的的一个组成部分时,我们的这个疑惑就会有增无减。作为一个医生,我无权设计一个改革的方案,但是当我参考艾伦费尔斯先生的意见,将文明性道德带来的恶果一一列举出来,并指出它与文明人神经质增加之间的关系时,我已尽了自己的本分。我所作出的补充和进一步解释意在使人们认识到,对这一性道德实行改革,已经是一个相当急迫的事情了。

 

    -- 264

 

    精神分析纲要

 

    刘福堂 姚锦清等 译

 

    -- 265

 

    第一部分 精神及其活动

 

    -- 266

 

    第一章 精神器官

 

    精神分析学提出一个基本设想,讨论这个设想必须运用哲学思想,但证实这个设想却只要看这个设想所产生的结果如何。我们都知道我们称之为精神(Psyche)或精神生活(MentalLife)

 

    的两个方面:第一,它的机体组织和活动场所,即大脑(或神经系统)

 

    ;第二,我们的意识活动,即最直接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任何描述都不能作出进一步解释的。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未知的,这些材料中也不包含我们的知识的这两个终极之间的任何直接联系。即使这种联系确实存在,它也至多只能提供思维过程的一个确切的定域,不会有助于我们对这些思维过程的了解。

 

    我们的两个前提就从我们的认识的结尾或开端出发。第一个前提和定域有关。

 

    我们假定精神生活是某个器官的功能,我们把这种器官的特征描绘为具有空间的伸展性,并且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也就是说,我们把它想象成类似望远镜或显微镜之类的东西。尽管在这之前已经有人朝着同样方向作过一些尝试,然而对这样一种观念进行不懈的探究却是科学

 

    -- 26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362

 

    界前所未有的事情。

 

    通过研究人类的个体的发展,我们已获得了对这种精神器官的认识。我们把这些精神区域或精神媒介中最原始的本能称作“本我”

 

    (id)。

 

    它含有一切遗传东西,一切与生俱来的东西,一切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因此首先就是来自躯体组织,并且第一次以我们未知的形式(即“本我”)发现一种精神的表达方式的本能①。

 

    在我们周围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影响下,“本我”

 

    的某一部分经历了特殊的发展。从本来是具有接受刺激的器官同时又排列成能起到抵抗刺激的防护作用的外皮层产生出了一种特殊的机体,从此它就充当了“本我”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调解人,我们把精神的这一区域叫做“自我”

 

    (Ego)。

 

    “自我”

 

    的主要特征如下。

 

    由于意识感知与肌体活动之间预定的联系,“自我”能在自身的支配下发挥能动作用。对于外部事物,它是通过以下方式履行这一使命的——对刺激产生意识,贮存有关刺激的经验(在记忆中)

 

    ,防止过于强烈的刺激(通过逃避)

 

    ,处理适度的刺激(通过适应)

 

13

 

    ,最后学会使外部世界产生一些有利于自己的变化(通过能动性)。

 

    对于内部事物,它与“本我”发生关系,通过以下方式履行这一使命——控制本能的需求,决定这些要求是否应该得到满足,把这种满足延缓到外部世界中有利的时间和场合,或者完全抑制其激奋。它在发挥其能动作用时是由判断刺激所导致的

 

    ①精神器官的这个最原始的部分在人的一生中始终是最重要的,而且,精神分析的调查工作就是从它开始的。

 

    -- 268

 

    462弗洛伊德文集

 

    不同类型的紧张来引导的,也就是判断这些紧张究竟是本来就内在存在的还是由外部引入的。一般认为,这些紧张的增长是不愉快的,而减少则是愉快的。然而,这种被认为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感觉很可能并不是这种紧张的绝对高度,而是紧张中发生的变化的某种节奏。

 

    “自我”

 

    力求愉快而设法避免不愉快。意料之中的或事先预见到的不愉快的增长会遇到一个忧虑信号(signalofanxiety)

 

    ;只要出现这样的增长,无论是来自外部的威胁还是来自内部的威胁,都被认为是一个危险。

 

    “自我”不断地放弃它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遁入睡眠状态,而在睡眠状态中,其机体组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这个睡眠状态可以推断,这个机体内含有精神能力的一种特定的分布。

 

    在漫长的童年时期,正在逐渐成长的人依赖自己的父母生活。这段时期在他的“自我”中留下一种“沉淀物”

 

    ,形成一个特殊的媒介,父母的影响便通过这一媒介而得到延伸。

 

    我们称它为“超我”

 

    (Super—ego)。仅就这个“超我”区别于“自我”或与“自我”相对抗这一点而言,它构成了“自我”

 

    不能不考虑的第三种力量。

 

    “自我”的作用应该是同时满足“本我”的、“超我”的和现实的要求,也就是说,能够调和这三者的互相要求。只要追溯到儿童对父母的态度,有关“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的详细情况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这种父母影响的实际作用当然不仅包括亲生父母的个性,而且还包括通过父母流传下来的家庭的、种族的、民族的传统以及父母所代表的直接的社会环境的种种要求。同样,“超我”在个别发展的过

 

    -- 26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562

 

    程中,还会接受父母的后继者和取代者——诸如教师和在公共生活中受到赞赏的社会理想的典范的影响。

 

    尽管“本我”

 

    和“超我”

 

    有着根本的差别,但我们还是能观察到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代表了过去的影响——“本我”代表遗传的影响,“超我”本质上代表从其它人身上继承的影响——,而“自我”

 

    则主要是由个人自己的经验所决定的,也就是由偶然的、同时代的事件所决定的。

 

    我们认为,对精神器官所作的上述提纲挈领的描绘也适用于在精神系统方面类似于人的高级动物。只要和人类一样在童年时代有一个长期的依赖阶段,就必须设想有一个“超我”存在。

 

    “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区别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假设。动物心理学至今尚未涉及这里提出的这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 270

 

    第二章 关于本能的理论

 

    “本我”

 

    的力量表现了个别有机体生命的真正目的。

 

    这种目的就在于满足其内在的需要。诸如维持自己的生命或通过忧虑防止陷入危险等目的,都不能归于“本我”。那都是“自我”的任务,权衡外部世界的情况,以发现获得满足的最有利、最没有危险的方法,也是它的职责。

 

    “超我”可以推出新的需要,但是它的主要功能还在于对满足加以限制。

 

    我们假设存在于“本我”的需要所导致的紧张背后的那种力量,就叫做“本能”。

 

    本能代表的是肉体对于心灵的要求。

 

    虽然它们是所有活动的最终原因,但是它们具有保守的本质;一个有机体达到了某种状态,无论是哪一种状态,总会产生出一旦这种状态被摒弃就重建起这种状态的趋向。因此要区分数量不确定的本能是可能的,而且在平常的实践中实际上已经在这样做了。然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是,究竟有没有可能把这些无数的本能追溯到几个最基本的形式。我们已经发现,本能是可以改变其目标的(通过移置)

 

    ,也可以互相替换——即一种本能的能量转移到另一种本能。我们对

 

    -- 27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762

 

    这后一种替换过程尚未充分了解。经过长期的踌躇不决,我们决定假设只存在两种基本的本能:爱恋本能(Eros)

 

    和破坏本能(自我保存本能和人种保存本能之间的对照,以及自爱与对象爱之间的对照,都属于爱恋本能的范畴)。

 

    这两种基本本能中的第一种本能的目的是要建立越来越大的统一,并且维持这种统一——简而言之,就是联合;第二种本能的目的恰恰相反,是要割裂各种联系,从而破坏事物。就破坏本能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其最终目的是要将活着的东西引入无机状态。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又称它为“死亡本能”。如果我们假定有生命的东西出现于无生命的东西之后,并且是从无生命的东西中产生的,那么死亡本能就符合了我们已经提出的那个公式,大意就是本能总是趋向于返回到更早期的状态。

 

    在爱恋本能(或称爱的本能)的情况中,我们就不能套用这个公式了。如果要套用这个公式,就必须预先假定生命实体曾一度是一个统一体,后来被分割,而现在又力图达到重新统一①。

 

    在生物功能上,这两种基本本能或者互相冲突、或者互相结合。因此,吃食行为就是对所食对象的破坏,但最终目的是合并吸收;性行为是一种侵犯行为,但其目的是最亲密

 

    ①创作家已经想象到与此类似的情况,但是从生命实体的实际发展史中,我们还丝毫找不到这样的定论〔毫无疑问,弗洛伊德这里考虑到的著作中有柏拉图的《会饮篇》,他曾在《超越快乐原则》(1920年g)中引用过《会饮篇》中与此有关的段落(标准版第18卷第57—58页)

 

    ,而且在更早期的《性学三论》(1905年d)的第一论中也提到过《会饮篇》(标准版第7卷第136页—国际精神分析丛书版第4卷第51—52页和第57卷第2页)

 

    〕。

 

    -- 272

 

    862弗洛伊德文集

 

    的结合。两种基本本能的这种同时并存而又互相对立的作用造成了所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我们的这两种基本本能可以从生物领域类推到主宰无机物世界的那对相互对立的力量——引力与斥力①。

 

    调节两种本能之间互相交融的比例的变动会产生极为明显的结果。

 

    性行为的侵犯性过强就会使男方变成性杀人狂,而侵犯因素锐减又会使他变得羞怯或阳萎。

 

    要把这两种基本本能中的任何一种限制于精神的某一区域是绝不可能的。它们必然是处处可遇的。我们可以构想出这样一个最初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爱恋本能所能达到的总的能量(下文中我们将称之为“利比多”)存在于尚未加以区分的自我即本我之中,并且承担抵消同时并存的破坏趋势的任务(我们还没有一个同“利比多”相类似的专门术语可以用来描述破坏本能的能量)。

 

    到了较后的阶段,我们追踪利比多的盛衰交替,相对说来就要容易一些,但是对于破坏本能则是更困难了。

 

    只要一个本能是内在地起作用,如死亡本能,它就始终保持沉默;只有当它转向外在、成为一种破坏本能时,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发生这种由内在到外在的转移,对于保存

 

    ①对这种基本力量或基本本能的上述描述至今仍引起精神分析学家众多异议,其实早在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著作中就已为人熟知〔弗洛伊德曾在他的论文《可终止的分析和不可终止的分析》(1917年C)的第六部分中,以一定篇幅讨论过恩培多克勒及其理论(标准版第23卷第245页)。他在写给爱因斯坦的公开信《为什么有战争?

 

    》(1933年B——标准版第22卷第209页)以及《新论》(193年a)的第32篇讲稿(同前,第103页)中也提到过物理学中的这对反作用力〕。

 

    -- 27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962

 

    个体似乎是至关重要的;肌肉组织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当“超我”确立以后,侵犯性本能的相当一部分就固定在“自我”的内部,在那里起着自我破坏的作用。这是人类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所面临的破坏健康的危险之一。抑制侵犯本能一般说来是不健康的,会导致疾病(禁欲①)。一个处于极度愤怒的人常常会表现出一直被抑制着的侵犯本能是如何过渡到自我破坏的,也就是把它转化为对自己的侵犯:他会揪扯自己的头发或用拳头打自己的脸,尽管他显然更愿意将这种手段施加于他人。自我破坏本能的某一部分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留在自我内部,直到它最后成功地致这个人于死地——也许只有在他的利比多已经全部耗尽或者以一种不利的方式固定下来时才能做到这一点。

 

    因此,我们一般可以这样推测,个人是死于其内部的冲突,而人种是死于它同外部世界的斗争的失败,假如外部世界以一种人类已经获得的适应能力不能适当应付的形式发生变化的话。

 

    至于利比多在“本我”和“超我”中的行为,就很难说出些什么了。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同“自我”有关的情况,而利比多的全部能量最初就是在“自我”中积聚的。我们称这个阶段为绝对的、最初的自恋(narcisism)。

 

    这种自恋一直延续到“自我”开始把利比多注入到他物的概念中,从而将自恋利比多转变为他恋利比多。在整个生命中“自我”一直是

 

    ①〔原文“Kraukung”

 

    ,字面意思是“使生病”。这个论点,包括字面含义,是弗洛伊德在四十五年前所作的关于癔病的讲演中提出的。参见弗洛伊德著作(1893年h——标准版第3卷第37页)

 

   

 

    -- 274

 

    072弗洛伊德文集

 

    一个巨大的储存库,利比多的精神注入(cathex-es)就是从这里倾泻于他物,然后又重新收回到这个库中,好比一条阿米巴虫用它的伪足行走一样①。只有当一个人完全置身于爱时,利比多的主要部分才被移置于对象中,这一对象便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自我”。

 

    利比多在生活中起到主要作用的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流动性,亦即它从一个对象移到另一对象所凭籍的灵活性。这一灵活性必然与利比多对于某些特定对象的固定性形成对照,后者往往是终生不变的。

 

    利比多具有肉体的来源,是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各个部位流入“自我”的,这已不成问题。只要看一看由于其本能的目的而被描述为性兴奋的那部分利比多的情况,就一清二楚了。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中,能产生利比多的最突出的部位被称作“性感应区”

 

    (erotogeniczones)。尽管事实上整个人体就是这样一个“性感应区”。

 

    通过对性功能的研究,我们已经获得了对爱恋本能——也就是说,对其表现者利比多——的更多了解,而根据流行的观点,即使不是根据我们的理论,性功能和爱恋本能也是一致的。我们已经能够描绘出注定要对我们的一生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性冲动是怎样从代表特定性感应区的若干本能的组成部分的连续促进中逐渐发展而来的。

 

    ①〔这一段以及第6页另一段中的某些讨论可以在《自我与本我》(1923年b)一书的附录B中找到(标准版,第19卷64—65页;国际精神,分析丛书版,第12卷第54—55页;诺顿版,第64—65页)。

 

   

 

    -- 275

 

    第三章 性功能的发展

 

    按照流行的观点,人类性生活的实质在于使自己的生殖器与某个异性的生殖器发生接角的一种要求,亲吻,注视和抚弄对方的身体都是与此相联的附带现象和引导性行动。这种要求被认为是出现在青春期,即性成熟期,充当人类达到繁衍目的的手段。然而,我们一直所知道的某些事实却并不符合这种观点的狭隘模式。

 

    (1)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有一些人仅仅对同性及同性的生殖器感兴趣。

 

    (2)同样引人注意的是,有些人的欲望表现得和性欲一模一样,但同时却又完全漠视性器官或性器官的正常使用。

 

    这种人被称作“性反常者”

 

    (perverts)。

 

    (3)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儿童(他们因此而被视为堕落)很早就对自己的生殖器产生兴趣,并表现出性兴奋的迹象。

 

    既然精神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上述三个被忽视的事实为基础的,同有关性问题的所有流行观点发生矛盾,它招致

 

    -- 276

 

    272弗洛伊德文集

 

    惊愕和非议也就完全可以相信了。

 

    精神分析的主要发现如下:(a)

 

    性生活并不是非得到青春期才开始的,而是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明显地表现出其开端的。

 

    (b)必须清楚地区分“性的”和“生殖器的”这两个概念。前者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含了许多与生殖器无关的活动。

 

    (c)性生活含有从身体的某些区域获得快感的功能——这种功能随后才承担繁衍的职责。这两个功能往往无法吻合一致。

 

    人们的主要兴趣自然集中在上述三个发现的第一个。因为它是最出人意料的。我们已经发现,幼年时期的身体活动就已带有一些性迹象,这些迹象同我们后来在成人性生活中所遇到的某些精神现象相联系——诸如对特定对象的固恋、嫉妒等等。只有陈腐的偏见才会否认这些迹象的性含义。人们还进一步发现,出现在孩童时代的这些现象是一个有秩序的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它们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增长过程,在孩童接近五岁末时达到顶峰,随之出现间歇。

 

    在这个间歇期,发展陷于停滞,已有的发展成果被大量丢弃,常常出现倒退。

 

    当这个被称作潜伏期的阶段结束后,人类性生活又随着青春期的来临重新向前发展,我们也许可以称此为“第二次开花”。

 

    这里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性生活的开端是双相的(diphasic)

 

    ,是随着两个高潮发生的。

 

    这一特点只有在人身上才表现出来,显然对“人性化”

 

    (Hominization)具有主要意

 

    -- 27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372

 

    义①。这个早期阶段的所有活动——除少量残留以外——都沦为婴儿健忘症的牺牲品,这并不是一个不重要的问题。我们关于精神病因的见解和我们的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就是从上述观念中得到的;我们对这一早期阶段的发展过程的追溯也为其它结论提供了证据。

 

    婴儿出生后,作为性感区出现并且使心理上产生利比多的要求的第一个器官是嘴。起初,所有精神活动要集中于满足这一区域的需要。当然,这种满足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接受营养而达到自我保存的目的,但生理学不应混同于心理学。

 

    婴儿在吃奶时表现出的执着要求证明他在早期就有了得到满足的需要,虽然这一要求的直接动机是获取食物,但它同时又力图获取不依赖食物的快感,正因为如此,它可以,也应该

 

    ①参见下述观点:人是由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在五岁时达到性成熟,但就在此时,人类受到某种主要的外界影响,性在直线发展过程被中断了。人类性生活中的其它一些动物性生活中所没有发展变化或也可以同上述现象联系起来看——例如失去了利比多的周期性,月经在两性关系中所起的私利作用,等等[认为这种潜伏期与冰河期有关的观点是许多年以前由弗伦齐斯首先提出的(191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1923年b)一书中曾相当谨慎地提及这一观点(标准版,第19卷第35页、国际精神分析丛书版,第4卷第25页)

 

    ,后来又更为自然地在《压抑、症状和忧虑》(1926年d)一书中再次提及。

 

    (标准版,第20卷第155页;国际精神分析丛书版,28卷第69页)。

 

    关于性功能周期性的停止问题在《文明及其缺憾》(1930年a)一书第四章的两条脚注中有过较详细的讨论。

 

    (标准版第21卷第99、第105—107页;国际精神分析丛书版第17卷第36—37页、第42—44页;诺顿版,第46—47页,第52—54页)

 

    ]。

 

    -- 278

 

    472弗洛伊德文集

 

    被称作性的要求①。

 

    在口唇阶段,随着牙齿的出现已开始零零星星地显露出一些性虐待的冲动;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性虐待肛门阶段,这种冲动的程度要强烈得多,因为这时已是通过侵犯行为和分泌功能来谋求满足。我们把侵犯欲归于利比多的理由是基于下述观点的:性虐待狂是纯利比多和纯破坏欲的一种本能融合,这种融合一旦形成便始终难分难解了。

 

    第三个阶段叫作崇拜男性生殖器阶段。该阶段可以说是人类性生活最终定型的前兆,已经具有许多与最终形成相类似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在该阶段扮演角色的是男性生殖器而不包括女性生殖器。女性生殖器长期处于未知状态。当孩童试图了解性过程时,他们总是崇拜由来以久的泄殖腔理论(Cloacalsheory)——这种理论具有遗传学上的充分依据②。

 

    在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中,幼儿时期的性意识达到了高峰,并开始趋向于减退。从这时开始,男孩和女孩各自有了不同的经历。在这之前,他们都把自己的智力活动用于对性的研究,并且从人人都有阴茎这一前提出发。但是现在男性

 

    ①这里产生的问题是,纯破坏的本能冲动的满足要否被看作快感?不掺杂任何利比多成分的纯破坏欲是否会产生?

 

    尽管受虐待狂表现出完全类同于施虐狂的融合状态,但存在于“自我”中的死亡本能的满足似乎并不产生快感。

 

    ②常常有人认为女性也会出现早期阴道性兴奋的现象,但很可能这里所说的性兴奋其实是发生于阴蒂的——也就是说,发生于一个类似阴茎的性器官。这一情况并不影响我们将这一阶段描述为“崇拜男性生殖器阶段”。

 

    -- 27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572

 

    和女性的道路分开了。男性进入了“俄狄浦斯①”阶段;他开始使用自己的生殖器,同时产生出用生殖器进行某种与其母亲相联系的活动的一些臆想。直到后来,由于受到阉割的威胁和发现女性没有阴茎这两个方面的双重影响,他便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精神创伤,而这一创伤及其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便导致了潜伏期。女孩在试图和男孩做同样的事情的希望落空之后,逐渐认识到自己缺少阴茎,或者更明确地说,认识到了自己的阴蒂的低劣。这些认识对女性的个性发展形成了永久的影响;她在这场竞争中第一次失望往往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她会从此完全回避性生活。

 

    如果认为上述三个阶段是以明确的形式前后相继出现的,那将是错误的。事实上,它们既可能相继出现,也可能相互重叠,还可能相互并存。在早期阶段,不同成分的本能都是各自独立地追求与自身相应的快感;到了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才开始逐渐形成一种组织,使其它所有的冲动都从属于生殖器的第一需要,标志着追求快感的一般冲动开始共同协作形成性功能。这种组织只有到了性成熟期,也就是第四阶段——生殖器阶段———才可达到完善。

 

    到了这一阶段,下列情况便得到确定:(1)一些早期的利比多精神注入仍然保存着;(2)另一些早期的利比多精神

 

    ①俄狄浦斯,一译奥狄浦斯。希腊神话中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的儿子因为曾预言他将杀父娶母,出生后被其父弃在山崖,但为牧人所救,由科林斯国王收养。长大后,想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却无意中杀死父亲。后因除去怪物斯芬克斯、被底比斯人拥为新王,并娶前王之妻即其生母为妻,生子女四人。弗洛伊德引用这一神话表示男童在这个阶段发生的恋母仇父情感。——译者注

 

    -- 280

 

    672弗洛伊德文集

 

    注入作为准备行为和辅助行为而归入性功能,由此获得的满足被称作“前快感”

 

    ;(3)还有一些冲动被排斥于上述组织之外,不是完全被抑制,就是以另一方式在“自我”中发挥作用,形成性格特征,或者放弃原有目标而达到升华。

 

    这一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不出错误的,压抑在其发展中清楚地表现出对性生活造成的每种干扰。出现这种干扰时,我们会发现,利比多早期阶段的情形产生固恋。这时的冲动离开了正常的性目的,我们称之为性倒错。例如,同性恋就是这样的一种不断发展的压抑的表露。分析表明,同性恋的对象纽带(Object—tie)

 

    是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始终处于潜伏状态。这一情况由于下述原因而变得复杂化:一般说来,产生正常结果所必需的过程并不是完全存在或完全不存在,而且部分地存在,所以最终结果总是取决于这些量的(quantitatine)关系。诚然,在这种时候生殖器组织已经达到完善,但是它缺乏没有和其它部分同时发展而依然固恋于前生殖器对象与目标的那部分利比多。这种利比多减弱的现象还表现于这样一种趋向,即利比多返回其早期的前生殖器精神注入的趋向;如果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不能获得或难以获得生殖器满足的情况,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通过上述对各种性功能的研究,我们已可以初步确定,或者更明确地说,假定我们的两个发现,读者到后面将会看到这两个发现对我们的整个研究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我们观察到的所有正常的和反常的表现(即研究现象)都必须从力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就我们的情况而言,是从利比多定

 

    -- 28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772

 

    量分布的角度)加以描述。第二,我们所研究的这些病些的病因只能到个人的发展历史中去寻找,也就是说,到其早期生活中去寻找。

 

    -- 282

 

    第四章 精神特性

 

    我已描述了精神器官的结构和活跃在这种器官中各种能量和力量,我也已通过一个显著的例子勾勒了这些能量(主要是利比多)如何合理组织,构成一个能使人类达到自我保存目的的生理功能的途径。这一切都不能说明相当特殊的精神特性,当然,有一个经验性的事实是不言而喻的,即这种器官和这些能量是我们称之为精神生活的那些功能的基础。

 

    现在我将专门谈谈精神特性——根据某个得到相当普遍公认的观点,这些特性,确实只与精神相符合,排斥其它任何方面。

 

    为这项研究提供出发点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无法作任何解释或描绘的事实——关于意识的事实。尽管如此,只要有人谈及意识,我们根据自己丰富的个人的经验立刻就能知道意识指的是什么①。许多人,无论是科学〔心理学〕方面的

 

    ①有一种在美国行为主义学说中得到例证的极端思想竟认为有可能建立一门无视这一基本事实的心理学。

 

    -- 28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972

 

    内行还是外行,都满足于唯有意识属于精神这一说法;倘若如此,留给心理学的任务,也就无非是鉴别精神现象和知觉、感觉、思维过程以及意识之间的差别。但是一般认为,这些意识过程并不形成自身完整的连续不断的秩序;因此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余地而只能作出这样的假设:心理的过程中伴随有一些生理的或肉体的过程,而且我们绝对应该认识到这些过程要比精神序列更加完整,因为它们中有一些会与意识的过程并驾齐驱,而有一些却不会。如果确是这样,那么把心理学的重点放在这些肉体的过程上,在这些过程中找到心理的真正实质,并寻找对意识过程的其它评价,也就自然是有道理的。

 

    然而,多数哲学家以及许多别的人都对此提出质疑,声称精神中含有无意识这种观点是自相矛盾的。

 

    这恰恰是精神分析学所必须阐明的,而且也是精神分析学的第二个基本假说。精神分析学把这种假定的肉体的伴随现象解释为真正的精神现象,所以第一步先不考虑意识的性质。这样做并不是没有先例的。一些思想家(例如西奥多。

 

    立普斯)

 

    ①曾用同样的话阐述过同样的问题;对于什么是心理这一问题的通常解释的普遍不满导致了一种日益迫切的要求,要求在心理学思想中纳入无意识的观念,虽然这种要求的形式非常不明确,非常朦胧,以致可能根本没有对科学界

 

    ①于立普斯(1851—1914)以及弗洛伊德和他的关系,在弗洛伊德论笑话的那本书的编者前言(1905年,标准版第8卷第4—5页)中有所论及。

 

    -- 284

 

    082弗洛伊德文集

 

    产生任何影响①。

 

    这样看来,似乎精神分析学和哲学之间的争端只关系到如何下定义这样一件区区小事——也就是究竟应该不应该把某一系列现象命名为“精神现象”的问题。然而,事实上这一步已经变成具有最高意义的了。只承认意识的心理学从来没有能够解释,明显依赖于意识之外的其它因素的现象,只是停留在那些被割断顺序的阶段上;而认为精神本身就是无意识的观点则使心理学像其它科学一样能被自然科学所取代。与此相关的这些过程,本身就像其它科学(如物理学或化学)所处理的问题一样不可知,但是我们有可能确定它们所遵循的法则,了解它们长期以来不间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简而言之,就是获得对所涉及的自然现象领域的所谓“理解”。要实现这一点就不能不建立新的假设,创造新的概念;但是这不应该被鄙视为我们牵强地自圆其说的表现,相反却应该被赞赏为对科学的丰富。这些新的假设和概念并不逊色于其它自然科学中所能找到的相应的理论支柱,完全有权利获得同样的价值,所以我们期待它们能随着进一步的经验的积累和筛选而得到改变、修正,并且更为精确地限定下来。

 

    因此,倘若这门新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本能、神经力等)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同较老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力、质量、引力等)一样不确定的话,那也是完全符合我们的意料的。

 

    ①本书于1940年最初出版时,德文版中在此处加有一条较长的脚注。

 

    见本书编者说明,第Ⅳ页。

 

    -- 28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182

 

    每一门科学都是基于通过我们的精神器官这个媒介而获得的观察和经验的。但是,既然我们的这门科学把这种器官本身当作研究课题,这种同类性也就到此结束了。我们运用同样的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严格地借助于一系列“精神”活动的顺序中出现的中断:我们通过似乎合理的推断并把这种推断转化为意识材料的方法来填补失去的环节。这样我们可以说是建立起了一个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相辅的意识活动的顺序。我们的精神科学的相对确定性是以这些推断的约束力为基础的。任何深入研究我们这个领域的人都会发现,我们的研究方法是经得起任何批评的。

 

    在这项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说成精神特性的这种与众不同的个性迫使我们予以重视。我们没有必要阐述我们所说的“意识”

 

    的特征,因为它同哲学家所说的意识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意识是相同的。精神的其它一切,在我们的观点看来都是“无意识”的。这就使得我们必须立刻对这种无意识作出一个重要的区分,有些过程很容易变成意识的;它们可能又会变得不再是意识的,但能够轻而易举地重新变成意识的。

 

    正如人们所说的,它们能被复制或被回忆。这就告诉我们,意识一般说来是一个十分短暂的状态。意识之为意识,只是一时的现象。如果我们的知觉不能证实这一点,那也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矛盾而已,用下面这个事实就可以作出解释:导致知觉的刺激可以持续相当长的几个时期,从而使对于这些刺激的知觉可以重复发生。同我们的思维过程中的意识知觉联系起来看,整个情况就一清二楚了:这些思维过程也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也完全可能只是一闪即逝。因此,把一切以

 

    -- 286

 

    282弗洛伊德文集

 

    这种方式活动因而能很容易地在无意识状态和意识状态之间进行交换的无意识现象说成“能够变成意识的”或者前意识的(Precons—cious)更为合适。经验告诉我们,几乎任何一种精神过程,无论它有多么复杂,都能够间或处于前意识状态,尽管一般说来,它总会像我们所说的那样推进到意识状态。

 

    也有一些精神过程和精神材料并不那么容易变成意识的、而必须以上述方式把它们推导、承认、转化为意识形式。对于这类材料我们仍保留无意识这一名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精神过程有三个特性:或者是意识的,或者是前意识的,或者是无意的。具有这些特性的三类材料的区分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久不变的。正如我们已经了解的那样,前意识无需我们任何帮助就能变成意识;无意识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变成意识,所以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常常是在克服种种非常强烈的抵抗。当我们试图在另一个人身上完成这一转变过程时,我们不应当忘记,这个人的知觉中的空白的意识填补——我们正的赋予他的那种意识构造——至此还不意味着我们已经使他对这种将要转变的无意识材料产生了意识。到目前已经确凿无疑的仅仅是,这种材料是以两种记录①存在的,一次是我们所得到

 

    ①此处“记录”(record)一词的德文原意是“Fixerung”

 

    ,和该词在《释梦》(1900年a)第七章(B)中使用时含意完全相同(标准版,第5卷,第539页)。

 

    弗洛伊德在别处使用的是“Niederschrift”

 

    一词——例如在《论无意识》(1915年e)一文中(标准版,第14卷,第174页)

 

    ,以及早在1896年12月6日写给弗利叶斯的一封信中(弗洛伊德书信第52号,1950年a)

 

    ——该词在那些材料中被译成“记载”。值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在他当时刚写完不久的《摩西与—神论》(1939年a)一书中,曾多次用“Fixerung”一词来描述一种传统的记录(例子见标准版,第23卷,第62页)。

 

    -- 28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382

 

    的意识的再构造,另一次则是原本的无意识状态。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最终往往能成功地使患者本人对这种无意识材料产生意识,其结果是使这两次记录达到一致。我们究竟应该作出多大的努力——我们往往根据这一点来估计阻碍将要变成意识的那些材料的抵抗力有多大——是因个别情况的不同而定的。例如,在分析治疗中作为我们努力的结果而出现的那些情况也可能自发地产生:在一般情况下是无意识的材料能够自动转变为前意识的材料,继而又变成意识的——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在精神病状态。

 

    我们由此可以推断,保持某种内部的抵抗力是维持正常状态的必要条件。像上面所说的那种导致无意识材料依次向前推进的现象通常发生于睡眠状态,于是就为梦的构成带来了必要的先决条件。反过来说,前意识材料也可能变得暂时不能获得,被抵抗力切断,譬如当某件事物暂时被遗忘或一时回忆不起来的时候;或者一种前意识的思维甚至可能被暂时推回到无意识状态,这似乎是开玩笑的先决条件。我们将看到,前意识材料或过程回到无意识状态的一种类似转变的精神错乱症的起因上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上述笼统地、简单地描述的关于精神三种特性的理论,与其说有助于阐明问题,倒不如说似乎有可能引起无限的混乱。

 

    但不应忘记,事实上这根本不是一套理论,而是对于我们观察到的种种事实的第一次全面估量,而且这个估量只做到了尽可能贴近这些事实而并不试图解释它们。这里出现的复杂现象也许使我们在调查中必须克服的特殊困难变得更为显著。不过,也许可以认为,如果我们能探索出精神特性和我

 

    -- 288

 

    482弗洛伊德文集

 

    们前面所假设的精神器官的区域或媒介之间的关系,也许就能更贴切地理解这一理论本身——虽然这种关系远不是那么简单。

 

    转变成意识的过程,首先与我们的感官从外部世界接受的知觉相联系。因此,从地形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发生于“自我”最外层的现象。诚然,我们也从身体内部接受意识信息——感觉,这种感觉实际上能对我们的精神生活产生比接受外部世界的知觉更具有绝对性的影响;此外,在一定情况下,感官本身除了传导他们的知觉外,还传导感觉,如痛的种种感觉。然而,既然这些感觉(即相对于意识知觉的感觉)也是发源于感觉神经末梢,既然我们把它们都看作是外皮层的延长或分枝,所以我们仍然可以坚持上面提出的断言。

 

    唯一的区别在于,就感觉器官的末梢和感觉而言,身体本身将代替外部世界。

 

    发生在“自我”边缘的意识过程和“自我”中其它一切无意识的活动也许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简单的东西。

 

    事实上,这些可能是动物身上的最主要的状态。但是在人身上却额外增加了一个复杂的活动,通过这个复杂活动,“自我”的内部过程也可以获得意识特性,这就是语言功能的活动,它使“自我”

 

    中的材料与视觉的、尤其是听觉的记忆残余牢牢相联。

 

    然后,外皮层知觉神经末梢区域从内部也能够得到程度大得多的刺激,从而思绪和思维过程之类的内心活动能够变为意识的。为了区别这两种可能性就需要用一个特殊的方法——一种叫作现实检验(realitytest—ing)的方法。

 

    “观念=现实(外部世界)”的等式已不再成立。这时很容易出现误差,而

 

    -- 28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582

 

    且很有规律地出现在梦中,我们把这些误差称作为幻觉(halAlucinations)。

 

    首先包含思维过程的“自我”的内部具有处于前意识状态的性质。这是“自我”的特性,只属于“自我”。然而,认为这种与语言的记忆残余的联系是前意识状态的必要先决条件是不正确的。相反,这种状态是不依赖于同那些记忆残余的联系的,尽管有了这种联系就能更有把握地推断一个过程的前意识本质。不过,一方面以能够进入意识为特征,另一方面又以其与语言残余的联系为特征的前意识状态,毕竟是一种特殊的状态,这两个特征并不足以说明它的全部本质。

 

    这一点可以从下面这个事实中得到证实:“自我”的、尤其是“超我”

 

    的很大部分虽不能否认具有前意识的特征,但从现象学意义上讲却又基本上处于意识状态。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必须是这样。我们很快就要探讨前意识的真实本质问题。

 

    “本我”中唯一占优势的特性是它处于无意识状态。

 

    “本我”和无意识就像自我和前意识一样密切相联:确实,前者中的联系更为独特。如果我们追溯一下某个个人及其精神器官的发展历史,我们将能够在“本我”中觉察出一个重要的差别。固然,最初时一切都是“本我”

 

    ,“自我”是在外部世界持续不断的影响下,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在这一缓慢的发展过程中,“本我”

 

    中的某些内容被转变成前意识状态,因而被吸收到“自我”中;其内容的其它部分则仍然原封不动地留在“本我”中,充当其几乎不能达到的核心成分。然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幼稚脆弱的“自我”把它已经吸收的一些材料推回到无意识状态,抛下它们,并且以同样方式

 

    -- 290

 

    682弗洛伊德文集

 

    对待它也许已经获得的一些新鲜印象,从而使这些被摒弃的东西只可能在“本我”中留下痕迹。考虑到其起源,我们谈论“本我”的这后一部分内容时称之为抑制部分(the

 

14

 

    reApresed)。

 

    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在“本我”的这两个范畴的内容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这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它们和原本固有的内容与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获得的内容之间的区别基本一致。

 

    现在,当我们已经决定用地形学的方法把精神器官分解为“自我”和“本我”两部分——这种分解是同前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特性区别保持平行的——并且已经同意这种特性只能被看作表示区别的一种标志,而不应被看作其本质的时候,我们又面临着更进一步的问题了。如果确实这样,那么在“本我”中是通过其无意识的特性呈现而在“自我”中是通过其前意识特性呈现的这种状态的真正本质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区别?

 

    但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的无知背后是一片深深的朦胧,靠那几丝洞察力的寥寥微光是难于把它照亮的。

 

    现在我们已渐渐接近那仍然隐匿着的精神本质的秘密。

 

    我们假定、其实别的自然科学也引导我们作出这样的预料,精神生活中有某种能量在起作用,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根据可以通过与其它形式的能量进行类比的方法来更好地了解它。我们似乎认识到神经的或精神的能量是以两种形式出现的,一种自由易变,另一种则相对受到束缚;我们谈到精神材料的精神注入和过度的精神注入,甚至冒昧地假设过度的精神注入导致了一种不同过程的综合——在这个综合过程中,自由

 

    -- 29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782

 

    活动的能量转变成了受束缚的能量。我们走到这一步就没有再向前迈进。总之,我们坚持认为无意识状态和前意识状态的差别在于这种力学关系,因为这些关系能够解释这两种状态为何可以互相转化——无论是自发的还是在我们的帮助下转化的问题。

 

    然而,在所有这些不确定的问题背后却存在着一个新的事实,我们把这个事实的发现归功于精神分析的研究。我们已发现,无意识或者“本我”中的过程所遵循的法则不同于前意识的“自我”过程所遵循的法则。我们把这些法则的总体称为原初过程(PrimatyProces)

 

    ,以对照于控制前意识或“自我”

 

    的活动的二次过程①(secondaryProces)。

 

    由此可见,精神特性的研究归根到底还是被证明不是没有结果的。

 

    ①“二次过程”

 

    是直译。

 

    secondaryProcess也可以意译为“润饰过程”。——译者注

 

    -- 292

 

    第五章 释梦作为例证

 

    对于正常、稳定的状态的调查——在这种状态中,“自我”的边疆受到抵御力(反精神注入antr—cathexes)的保卫而免遭“本我”的侵犯,并且始终牢不可破,“超我”也没有从“自我”

 

    中区分出来,因为它们仍然和谐地共同工作着——是不会使我们得到多少教益的。唯一能对我们有帮助的就是调查有冲突、有骚乱的状态,亦即这样一种状态:无意识的“本我”的内容有希望强行进入“自我”

 

    ,进入意识,而“自我”则再一次奋起抵御这一侵犯。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我们才能观察出可以证实或修正我们关于这两个合作者的陈述的现象。

 

    我们夜间的睡眠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正因如此,我们视为梦的这种睡眠期间的精神活动便成了对我们最有益的研究对象。我们也可以避免那种惯常的非议,说我们把正常的精神生活的构造建立在病理学的发现基础上,因为梦是一个正常人生活中的规律性活动,无论它们的特征和我们醒着时的精神活动产物有多大区别。众所周知,梦有可能是混乱的,无法理解的,或者还可能是绝对荒谬的,梦中出现的

 

    -- 29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982

 

    情况有可能同我们所知道的现实中的一切发生矛盾,所以,我们在梦中的行为类似于精神错乱的人,因为只要我们是在做梦,我们就认为梦的内容是客观真实的。

 

    我们通过一个假设找到了理解梦(“释梦”)的方法,即假设我们醒来之后当作梦回忆起来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做梦过程,而仅仅是背后掩藏着这个过程的一个表面。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外显的梦内容和内隐的梦思想之间的区别。我们把这个从后者产生出前者的过程称作梦的工作(dream—work)。对于梦的工作的研究使我们通过一个很好的例子了解到来自“本我”的无意识材料(不管原来就是无意识的还是被模拟为无意识的)是怎样强行进入“自我”的,变成前意识的,并由于“自我”的对抗而发生我们称之为梦的变形(dream—distortion)的那种变化。梦的所有特征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释。

 

    我们最好在一开始就指出,梦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方式形成,或者是通常被压抑的本能冲动(一种无意识的愿望)

 

    在睡眠期间找到了足够的力量使自己被“自我”感觉到,或者是醒着时留下的一种欲望,亦即依附着所有相互抵触的冲动的一系列前意识思绪,在睡眠期间得到了一种无意识因素的增援。简言之,梦可以产生于“本我”

 

    ,也可以产生于“自我”。在这两种情况中,梦的形成过程是一样的,形成梦所必需的动力、前提也是一样的。

 

    “自我”时不时地中止其功能并允许其恢复到早期状态,以此表现出它从“本我”演变而来的根源。每当“自我”中断它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并从感官中撤回其精神注入时,就合乎逻辑地导致了上述情况。我们有

 

    -- 294

 

    092弗洛伊德文集

 

    充分理由认为,人一生下来就产生了一种回到已被剥夺的母体内生活的本能——进入睡眠状态的本能。睡眠就是这样一种反回母体的行为。醒着时的“自我”是支配能动性的,这一功能在睡眠中陷入麻痹状态,因此很大一部分施加于无意识“本我”的拟制功能也就相应地成为多余的了。这样一来,这些“反精神注入”的撤回或减弱,就为“本我”提供了已经不会导致危害程度的自由。

 

    有大量令人信服的证据可以证明无意识的“本我”所分担的作用。

 

    (1)

 

    梦中的记忆远比醒着时的记忆涉及更为广泛。

 

    梦带来了梦者已经忘却而且醒着时已不可能获得的回忆。

 

    (2)梦不受限制的运用语言符号,这些符号的大部分意思是梦者不知道的。

 

    然而我们的经验使我们能够确定它们的含义。

 

    它们可能起源于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

 

    (3)在梦中,记忆能频繁地再现来自梦者幼年时期的印象,我们可以明确地断言,这些印象不仅是被遗忘了,而且是由于抑制而变成无意识的了。我们对精神病进行分析治疗时试图借助于梦——这种帮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来重视梦者早年生活,道理就在于此。

 

    (4)此外,梦还揭示出一些既不可能来源于梦者的成年生活又不可能来源于他已忘却的童年生活的材料。我们不得不把它们看作是随孩子一起带到这个世界来的古老遗产(arAchaic

 

    heritage)

 

    的一部分,也就是他获得任何自己的经历之前从他祖先的经历中受到的影响。在最早的人类传说和残存的风俗习惯中我们可以找到这种系谱材料的翻版。

 

    由此可见,梦构成了不可轻视的人类史前的渊源。

 

    但是使得梦对于我们获得认识这么有价值的是这样一种

 

    -- 29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192

 

    情况:当无意识的材料进入“自我”时,它随之带来了自己的工作模式,这意味着,使无意识材料得以表现的前意识思想在梦的工作过程中,常常被当作“本我”的无意识部分处理,而且(就梦的形成的两个可供选择的方式而言)已经从无意识的本能冲动中得到增强的前意识思想就被降到无意识状态。只有通过这个途径,我们才能认识支配无意识活动过程的法则以及它们在哪些方面区别于我们在醒着时的思维中所熟悉的那些规律。因此,梦的工作本质上是前意识思维过程在无意识状态中的重复的一个例子。不妨从历史中找一个类似情况来说明:入侵的征服者统治被征服的国家,不是依据那个国家本来行使着的司法制度,而是依据他们自己的司法制度。然而,一个明白无误的事实是,梦的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是一种折衷。

 

    “自我机体”尚未陷入麻痹,其影响可以在它对无意识材料所作的扭曲以及它常常不那么有效地试图赋予全部结果以一种不太容易为“自我”所接受的形式(二次修正second

 

    revision)的现象中见到。

 

    用我们上面所作的类比来说,这就是被打败的民族不断反抗的表现。

 

    支配无意识活动过程的法则就是以这种方式显露出来的。它们十分显著,足以解释我们似乎感到奇怪的梦的大部分情况。尤其外显的梦是一种凝聚的趋势,也就是趋向于从我们醒着时的思维中必然是处于分离状态的要素中形成新的统一体。由于这种趋势,外显的梦内容的一个单独的要素常常代表着整个一系列内隐的梦思想,仿佛是对所有这些思想的一个综合的暗示;一般说来,与梦的丰富多彩的背影材料相比,外显的梦的范围特别小。梦的工作的另一个不完全和

 

    -- 296

 

    292弗洛伊德文集

 

    前一个无关的特点是,精神强度①(精神注入)能轻而易举地从一个要素转移到另一个要素,以致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即在梦的思想中并不重要的某个因素会表现为外显的梦的最清晰从而也是最重要的特色,反之亦然,梦的思想的本质性要素会在外显的梦中仅仅表现出一些微不足道的暗示。

 

    此外,一般说来,介于两个要素之间并为它们所共有的无足轻重的内容的存在也就足以使梦的工作在任何进一步的活动中随时导致二者互相移置。这种凝聚和移置作用大大增加了解释梦的困难和揭示外显的梦与内隐的梦思想之间的关系的困难,这是容易想象的。

 

    从凝聚和移置这两个趋势存在的根据出发,我们的理论推断出,在无意识的“本我”中,能量处于自由活动的状态,而且“本我”重视放出大量刺激的可能性甚于重视其它任何考虑②;我们的理论还用这两个特点来解释我们认为“本我”所具有的原始过程的性质。

 

    对梦的工作的研究还使我们了解了无意识过程的其它许多特征,这些特征既显著又重要,不过在这里我们只能提到其中几点。支配逻辑的规则在无意识中毫无份量,这种状态

 

    ①弗洛伊德从最初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意思相当于“精神能量”。

 

    参见关于防御的神经—精神病的第一篇论文(1894年a)

 

    的编者附录(标准版第3卷第66—67页)。也可参见《论女性的性欲》一文(1931年b)接近结尾处的编者脚注(同上,第21卷第242—243页)。

 

    ②也许可以比之为一个军士默默接受了上司的斥责,却把怒气发泄到他所遇到的第一个无辜的二等兵身上这种行为[关于“本我”坚持发泄大量刺激的这一说法,实际上同弗洛伊德在他于1895年写成的《规划》(Project)一书中(第一部分、第一节)用半神经病学术语描绘为神经细胞活动基本原理的“神经细胞趋于放弃量”是完全一致的]。

 

    -- 29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392

 

    也许可以称作非逻辑的王国。在下意识中并非存在着两种目标相反的欲望,两者之间不需要进行任何调整。它们或者是彼此不发生任何影响,或者是相互产生了影响,却并不决出谁强谁弱,而是出现一种荒谬的折衷,因为这个折衷囊括两者互不相容的细节,由此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事实:相反的两样东西并不是相互分离,而是被当作相同物看待,因此,在外显的梦中任何要素都可能同时含有其相反的意义。某些语言学家发现在量古老的语言中也有同样情况:诸如“强——弱”

 

    、“光明——黑暗”以及“高——深”这样的反义词,最初都是用相同的词根来表示的,直到后来这些原始的单词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修饰意义,才开始分辨出两种不同的意思。

 

    这种本来具有双重意义的语言的残余甚至在拉丁语这样的高度发达的语言中似乎仍然可以见到,例如拉丁语中至今仍使用“altns”

 

    (“高”和“深”)和“sacer”

 

    (“神圣”和“可耻”)

 

    这样的词。

 

    鉴于外显的梦与隐藏在其背后的潜在内容之间的关系既错综复杂又模棱两可,提出下面这样的问题自然是无可非议的——如果有可能从前者推导出后者或从后者推导出前者,道理何在?我们所能依据的是否仅仅是借助于“新译”外显的梦中出现的符号而作出的一个幸运的猜测?我们也许可以这样回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问题都可以得到满意的解决,但必须借助于梦者本人根据外显的梦内容诸要素所提供的联想。任何其它程序都是武断的,也不能产生任何特定结果。但是梦者的联想却显露出了中间纽带,我们可以用这些纽带把两者(外显内容和潜在内容)

 

    之间的空缺连接起来,

 

    -- 298

 

    492弗洛伊德文集

 

    并藉此使梦的潜在内容复原,这样就能进行“释梦”。如果这种解释工作(和梦的工作方向相反)偶尔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那也是不足为怪的。

 

    我们还必须对睡眠中的“自我”为什么承担起做梦任务这一问题作出有力的解释。幸运的是,这种解释是容易找到的。任何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梦都借助于无意识对“自我”提出一种要求——如果这个梦是起源于“本我”的,就是要求满足某种本能;如果这个梦是起源于醒着时的前意识活动的残余,则是要求解决某种冲突,消除某种疑惑,或在形成某种意图。然而,睡眠中的“自我”却一心只想维持睡眠;它感到这种要求是一个干扰,因为,竭力设法摆脱这个干扰。

 

    “自我”

 

    通过一种似乎是顺从的行为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它以那种在特定情况下毫无害处的实现愿望的方式去满足这一要求,从而将它摆脱。这种以实现愿望来摆脱要求的现象始终是梦的工作的本质功能。用三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功能也许是有价值的——饥饿之梦、排忧之梦和性欲促发之梦。

 

    梦者在睡眠期间难以摆脱对食物的需要,他便梦见一顿香甜可口的佳肴,然后继续酣睡。

 

    当然,他完全可以进行选择,或在醒过来吃点东西,或者继续睡觉,他决定选择后者,以此来满足他的饥饿——这当然只能是暂时的,因为只要他的饥饿一直持续下去,他终究还是不得不醒来的,下面的第二个例子,一个睡着的人不得不醒过来,以便能及时赶到医院工作。可是他继续睡下去,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已经在医院了——只是变成了病人,因为病人不需要这时起床,第三个例子,睡眠者渴望享受某个不能得到的性欲对象——例如

 

    -- 29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592

 

    朋友的妻子——的欲念在夜间活跃起来,他做梦进行了性交——事实上并不是同他所渴望的这个人,而是同另外一个也有这样的名字而其实他并不感兴趣的人;或者,他和这个欲念的斗争也可能在他的完全无名无姓的情人身上得到表现。

 

    自然,并不是任何情况都是如此简单。尤其是在那些起源于前一天没有解决的残留事物的梦,那些只是在睡眠状态中获得无意识的增援的梦中,要揭示无意识的动力及其愿望的实现往往并非易事;但是我们可以假定它们总是存在的。

 

    梦是愿望的实现这一命题很容易引起怀疑,因为人们不会忘记有许多梦的内容确实令人痛苦,甚至使梦者在忧虑中惊醒,更不用说还有那无数并不带有确定的感情基调的梦。然而基于忧虑之梦提出的异议并不能充当推翻精神分析学的证明。我们不能忘记,梦永远是冲突的产物,是一种折衷调和的结构。

 

    某种对无意识的“本我”来说是满足的因素,可能正由于此而成为导致“自我”忧虑的原因。

 

    随着梦的工作的继续、有时无意识能更为成功的向前推进,有时“自我”则会用更大的力量进行自卫。忧虑之梦大多是那些其内容受到最少扭曲的梦。如果由无意识提出的要求过于强烈,致使睡眠中的“自我”竭尽全力也抵挡不住的话,它就会放弃睡眠的愿望重新醒来。如果我们说梦总是一种一成不变地试图以实现愿望的方式摆脱对于睡眠的干扰所作的努力,那么梦就是睡眠的卫士。之所以这样说,我们是把任何经验都考虑在内了。这种努力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也可能失败,这时睡眠者就会醒来,显然恰恰就是被梦所惊醒。正如以护卫本镇居民的睡眠为天职的了不起的守夜

 

    -- 300

 

    692弗洛伊德文集

 

    人,偶尔也会出于无奈而只好鸣响警报,惊醒沉睡中的镇民一样。

 

    在即将结束这部分讨论之际,我要提出一个能够说明我为什么在释梦问题上花费这么多时间的论断。

 

    经验已经表明,我们根据对梦的工作的研究而了解到的,并为我们解释了梦的形成的无意识活动机能,同样也有助于我们理解那些把我们的兴趣引向神经病和精神变态的种种令人迷惑不解的病症,这样一种相互一致性不可能不激起我们内心极大的希望。

 

    -- 301

 

    第二部分 实践任务

 

    -- 302

 

    第六章 精神分析技术

 

    由此看来,梦也是一种精神变态,具有精神变态特有的一切荒谬活动、妄想和幻觉,毫无疑问,短时期的精神变态是无害的,甚至还能承担一种有用的功能;这种短期精神变态往往是在主体的同意下开始的,并在他的意志控制下终止。

 

    尽管如此,这终究还是精神变态,而且我们由此了解到,即使是这样深刻的精神生活变化也是能够复原的,能够让位于正常的功能的。那么,如果我们因此而认为,使精神生活中那些可怕的自发性疾病屈服于我们的影响并使它们得到治愈也必然是可能的,这种想法是否过于大胆呢?

 

    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项任务的初步情况。

 

    根据我们的假设,只有“自我”才能完成下述任务,即满足由“自我”的三个依赖关系——与现实、“本我”和“超我”的依赖关系——所产生的要求,然而同时又保存其自身组织,维护其自主权。

 

    我们正在讨论的这种病理学状态的必要前提,只可能是“自我”

 

    的某种相对或绝对的削弱,使之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对“自我”提出的最严厉的要求也许就是遏制“本我”的本能欲

 

    -- 30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992

 

    求,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自我”就不得不把相当大的能量不断地消耗于“反精神注入”。但是,由“超我”提出的要求也可能变得如此有力,如此执着,以致使“自我”在其它任务面前可以说是陷入麻痹状态。我们可以借用产生于这种关键时刻的经济斗争来作出推测:“本我”和“超我”往往联合起来反对困境中的“自我”

 

    ,而“自我”为了恢复其正常状态便竭力依附于现实。假如联合起来的那两方变得特别强大,他们就能成功地松散并改变“自我”的组织,致使“自我”与现实的正常关系受到扰乱,甚至彻底崩溃。我们已经看到在梦中发生的这类情况:当“自我”同外部世界的现实分离时,它就会在内心世界的影响下滑入精神变态。

 

    我们的治疗计划就是建立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的。

 

    “自我”因内部冲突而被削弱,我们必须予以援助。这就像一场必须依靠外来盟军的援助才能决定胜败的内战中发生的情况一样。精神分析医生和病人的削弱了的“自我”必须以客观现实世界为基础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敌人,亦即“本我”的本能要求和“超我”的认真要求。我们彼此达成协定,患病的“自我”向我们保证做到最彻底的坦率,也就是说,保证把它的自我知觉所产生的所有材料都交由我们掌握,我们则向患者担保做到最严格的谨慎,并把我们在解释受到无意识影响和材料方面的一切经验都奉献给他。我们的知识将弥补他的无知,并使他的“自我”能够重新主宰他的精神生活中已经失去的那些区域。这个协定构成了分析学的概况。

 

    我们刚走到这一步,第一次失望就在等待我们了——对过于自信的第一个警告。如果病人的“自我”要在我们的共

 

    -- 304

 

    03弗洛伊德文集

 

    同工作中充当有用的同盟者,它就必须保持与现实要求的一定程度的连惯性以及对现实要求的一些零碎的理解,无论它受到敌对势力多么沉重的压迫。然而,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我”

 

    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因而它也就不能遵守这种协定,其实也几乎不可能达成什么协定。他很快就会把我们抛开,不要我们提供的帮助,并把我们送到对它再也没有任何意义的那部分客观世界中去。这样,我们就发现,我们必须放弃在精神病患者身上试验我们的治疗计划的念头——也许是永远放弃,也许是暂时放弃,直至我们找到另一个能更好地适用于他们的计划为止。

 

    然而,还有另外一类精神方面的病人,他们明显地同精神病患者极其相似,这就是成千上万遭受各种神经机能病折磨的人。

 

    这些人的病的决定因素及其发病过程必定是相同的,或者说至少十分相似。但是事实证明,他们的“自我”更具有反抗力,其组织机构也更少受到瓦解。尽管他们也表现出一些病症和一些机能缺陷,但是其中许许多多的人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自立。这些神经病患者有可能表现得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我们将把我们的兴趣集中在他们身上,看一看他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通过什么方法把他们“治愈”。

 

    于是,我们就同这种神经病人达成了协定:一方彻底坦率,另一方严格谨慎。看上去似乎我们的目的只是充当尘世的神父与忏悔者,但事实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我们要从我们的病人那里听到的不仅是他知道而对别人隐瞒着的东西,他还得告诉我们他不知道的东西。考虑到这一目的,我

 

    -- 30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103

 

    们就把我们所说的“坦率”的定义下得更为详尽,提供给病人。我们向他保证一定遵守分析的基本规律,此后他对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将受这条规则的支配。他不仅应该对我们讲述他能够有意识地、心甘情愿地说出来的东西,能够使他像作忏悔那样消除重负的东西,而且还应该对我们讲述产生于他的自我观察的东西,任何闪现在他脑海里的东西,即使他不愿意说这些东西,即使在他看来这些东西都是不重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如果他能够服从这道命令,成功地使他的“自我”

 

    评论失去效力,他就会向我们提供大量材料——思想、看法、回忆等。这些材料都已经受到无意识的影响,而且常常是无意识的直接衍生物,因而使我们能够推测他的被抑制的无意识材料,并通过我们给他提供的信息扩大“自我”对他的无意识的认识。

 

    但是,如果说病人的“自我”完全满足于担任这种被动地、顺从地把我们所需要的材料提供给我们并且相信和接受我们对这些材料的解释的角色,那是和事实相去甚远的。还会发生一些别的情况,其中有一些是我们也许已经预见到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必然会使我们感到惊讶的。最值得注意的是下面这种情况。病人并不满足于从现实的角度把分析学家看作援助者和劝导者,认为他们承担这项艰难的工作是领取报酬的,而且他们本人也心甘情愿充当诸如攀登高山险峰的向导之类的角色。相反,病人在分析学家身上看到了某个出自他的童年时代或者往昔岁月的重要人物的复返、再生,从而把无疑适用于这个原型的感情和反应转移到分析学家身上。这个移情现象很快就被证明是一个具有意想不到的重要

 

    -- 306

 

    203弗洛伊德文集

 

    性的因素,一方面是别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宝贵工具,另一方面又是严重危险的源泉,这种移情是矛盾的(ambivalent)

 

    :它含有对分析学家的肯定(爱慕)和否定(敌视)这样两种态度,分析学家通常被病人当作双亲中的任何一方,即父亲或母亲。只要这种移情是肯定的,它就会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它能改变分析的整个局面。

 

    病人置渴望健康、摆脱精神不安的理性目的以不顾,却产生出一种试图讨好分析学家、赢得他的赞赏和喜爱的新目的。这个目的便成了病人合作的真正动力;他的虚弱的“自我”加强了;在其影响下,他做出了通常是他力所不及的事;他的病症消失了,他看上去明显地已经恢复健康——仅仅是为了分析学家的缘故。分析学家也许会羞怯地暗自承认自己承担了一项艰难的任务,而丝毫不怀疑自己将能够掌握异乎寻常的力量。

 

    而且,移情所产生的联系还随之带来了两个进一步的裨益。

 

    当病人把分析学家置于他的父亲(或母亲)

 

    的位置时,病人同时也把他的“超我”施行于他的“自我”的权力交给了分析学家,因为,正如我们所知,他的父母就是他的“超我”的起源。这时,新的“超我”便有机会接受一种对神经病人实行的后教育(after—education)

 

    ,这种后教育能纠正病人的父母在教育他时所造成的错误。但是到了这一步,必须特别注意不要滥用这种新影响。不管分析学家多么想成为他人的老师、楷模和理想的典范,多么想依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一些人,他都不应该忘记他在精神分析中的任务并不是充当这些角色。

 

    事实上,如果听任自己为自己的偏好所驱使,就会和自己的任务背道而驰。倘若如此,他就只会是重犯那些

 

    -- 30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303

 

    以自己的影响摧毁了孩子独立性的父母所犯的错误,只会是以一种新的依赖性来取代病人早期的依赖性。在为了完善和教育病人所做的一切尝试中,分析学家都应该尊重病人的个性。他可以合理地允许自己施加多少影响应取决于病人所表现的压抑的发展程度。

 

    有些神经病人身上保留了很重的稚气,因此在分析治疗中也只能把他们当做儿童看待。

 

    移情的另一个益处是,病人会在我们面前清清楚楚地展现出他生活经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不是移情作用他很可能只会给我们简略地提一下这段经历。他可以说是在我们面前表演,而不是向我们汇报。

 

    现在看一下这个移情的另一方面。既然移情能再现病人与其父母的联系,他同样也会把这种联系的矛盾性接收过来。

 

    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种情况:某一天病人对分析学家的肯定态度会突然变为否定,亦即敌视的态度。这通常也是过去的一种反复。他对父亲的顺从(如果涉及的是他的父亲)

 

    ,他要求得到父亲宠爱的行为,都可以针对他父亲的一种与性欲有关的愿望中找到其根子。有时这种要求还会在移情中向前推进,执意得到满足。在精神分析的场合中,这种要求只能遇到挫折。病人与分析学家之间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性关系的,即使是更微妙的满足手段,如表示偏爱、亲密等,都很少为分析学家所准许。这样一种拒绝态度是促使病人转变所必须的;病人在童年时期的遭遇可能就是这样。

 

    在积极移情的影响下获得的治疗成功,容易被看作是具有挑逗性质的。假如消极移情占了上风,这种治疗成功就会像风中的稻壳一样被吹得无影无踪。我们会惊恐地发现,到

 

    -- 308

 

    403弗洛伊德文集

 

    目前为止我们所耗费的一切辛苦和劳动都是徒劳的。

 

    确实,我们原以为是病人获得的永久智力的东西,他对精神分析的理解和对其效验的信赖,全都一下子消失了。他的行为像个小孩一样,没有任何自己的判断能力,盲目地相信所有他喜爱的人,不相信任何一个陌生人。这种移情状态的危险显然在于病人对这种状态的性质的误解,没有把它们看成是过去经历的反映,而是看成了新鲜的实际经验。假如他(或她)意识到了潜藏在积极移情后面的强烈的情欲,他就会相信自己已经陷入炽热的恋爱之中;一旦这样移情改变了,他就感到受了侮辱和忽视,于是把分析学家当做敌人一样仇恨,愿意放弃这种分析治疗。在这两种极端的情况下,病人都是忘记了治疗开始时他与分析学家达成的协定,对于继续合作已经毫无用处。分析学家应该时时刻刻把病人从充满威胁的幻觉中解脱出来,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让他知道他以为是新的现实生活的其实只不过是过去的生活经历的反映,这是分析学家的任务。为了防止陷入一种无法获得任何征象的境地,分析学家应该注意不要让爱或恨达到极端。只要抓住恰当的时机使病人对这种可能性有所准备,并且不放过这种可能性的最初迹象,就会有所收效。按照上述方法谨慎掌握好移情,往往能取得丰硕成果。假如我们成功地使病人看清了移情现象的真正本质——这通常是能够做到的——,我们就等于是从他手中夺走了他用来抵抗的一件有力的武器,把危险化成了利益。

 

    因为病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以移情形式所获得的体验,这种体验比他用其它方法所能得到的东西都更有说服力。

 

    我们认为,假如在移情状态之外以行动来代替回忆,那

 

    -- 30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503

 

    是极不理想的。适合我们的目的的理想行为是病人在不接受治疗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表现得正常,只在移情中才表现出他的异常的反应。

 

    我们用来加强虚弱的“自我”的方法是以扩大其自我认识为起点的。

 

    这当然不是全部内容,而只是其中的第一步。

 

    失去这种自我认识,对“自我”来说意味着屈服于威力和影响;这是表现“自我”被“本我”和“超我”的要求禁锢和牵制的第一个明确的迹象。因此,我们必须提供的第一个帮助就是发挥我们的智力作用并鼓励病人合作。

 

    这项第一步的工作,如我们所知,将为另一个更艰难的任务铺平道路。我们不能忽视这个任务中的动力因素,即使是在最初阶段。我们要从各种不同的来源为我们的工作收集材料——例如,病人向我们提供的信息以及他的自由联想所传达给我们的东西,病人在移情状态中显示给我们的东西,我们通过解释病人的梦所得到的东西,以及病人因为失言或动作倒错(poapraxes)

 

    而泄露的东西。所以这些材料都有助于我们解释他所遭遇过但却已经遗忘了的事,以及目前正在他身上发生但他并不知道的事。但是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区别我们的认识和他的认识。我们要避免把我们在早期阶段经常发现的东西立刻告诉他,也要避免把我们认为已经发现的全部现象都告诉他。

 

    我们要仔细斟酌什么时候让他知道我们的某个解释,要等待我们觉得是合适的时机——这并不总是容易判定的。

 

    我们通常要拖延到他本人已经非常接近于了解我们的设想或解释,以致只剩下最后一步时才告诉他,尽管这一步事实上是决定性的综合。如果我们采用另一种程序,在他有所准备

 

    -- 310

 

    603弗洛伊德文集

 

    之前就把我们的种种解释统统地抛给他,使他不知所措,那么,我们的启发不是毫无效果就是激起一阵猛烈的反抗,这样就会使我们的工作进展更为困难,甚至会有彻底停止的危险。但是,假如我们把一切都准备得当,那就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病人会立刻为我们解释提供进一步的证据,主动地记起他已经忘记了的内心活动或外在事件。我们的解释和他已忘记的细节符合得越贴切,就越容易得到他的肯定。因而,在这种特定情况下,我们的认识也变成了他的认识。

 

    提到反抗,我们便触及到了我们的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任务。我们已经了解到,“自我”是以“反精神注入”的手段来保护自己,抵抗无意识和被抑制的“本我”的不利因素的侵犯,如果“自我”要发挥正常功能,这种防御就必须始终保持完好无损。

 

    “自我”越感到受压迫,它就越紧张地依附于(仿佛处在惊惧状态)这种“反精神注入”

 

    ,以便保护自己的剩余部分不再受到进一步的侵袭。但是这个防御目的无论如何不符合我们的治疗目的。相反,我们所希望的是“自我”信赖我们的援助而变得更加大胆。敢于采取攻势以收复失地。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意识到了这种“反精神注入”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抵抗的力量。

 

    “自我”

 

    惊恐地从这些似乎危险的、有可能令人不快的任务中退缩了;如果要让“自我”不辜负我们,就必须时时刻刻给他以鼓励和安慰。这种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并在每一个新的疗程重新获得力量的反抗,被称作——并不完全正确——起因于压抑的抵抗(。。。。。。。。resistenceduetorepresion)。

 

    我们发现这并不是我们面临的唯一反抗。

 

    有意思的是我们还注意到,在这种场合,双方的力量分布在

 

    -- 31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703

 

    某种程度上颠倒了:当“自我”竭力抵制我们的诱导时,通常是我们的反对者的无意识却来帮我们的忙了,因为他具有一种自然的“上升力”

 

    (up—wardrive)

 

    ,并最渴望冲破已定疆界,推进到“自我”以至意识。假如我们达到了目的,能够诱导“自我”克服它的抵抗,发展下去的斗争就在我们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其结果是无关紧要的——不管是导致“自我”

 

    在重新检查之后接受它以前始终拒绝接受的一种本能要求,还是再次将它排斥,这次是彻底地排斥。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排除了一个永久的危险,都扩大了“自我”的活动范围,都能避免白白消耗能量。

 

    克服抵抗是我们工作中最费时间、最麻烦的部分。

 

    然而,这是值得的,因为它能导致“自我”发生有利的变化,使它保持不受移情结果的牵制,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摆脱已经在无意识的影响下发生的“自我”

 

    的变化;因为每当我们能够发现“自我”中的衍生物时,我们总是指出它们的不正常的来源,并诱使“自我”去抵抗它们。

 

    要记住的是,任何由于无意识成分的侵入引起的这样的“自我”变化都不应该超出一定的界限,这是我们的互助协定的必要前提之一。

 

    我们的工作进行得越深入,我们看透神经病人的精神生活的认识越深刻,两个新的因素也就越明显地迫使我们予以注意,它们作为抵抗的源泉,要求得到最密切的注意。两者都是病人完全不知道的,在我们和病人达成协定时,两者都不能考虑在内;而且它们也不是产生于病人的“自我”

 

    的。

 

    这两个因素都被列在同一个名称之下,即“患病或受苦的需

 

    -- 312

 

    803弗洛伊德文集

 

    要“

 

    ,但它们有不同的起源,尽管在其它方面它们具有同类性质。第一个因素被称作内疚或内疚意识,尽管病人并不感觉到也不意识到。很明显它是由一个变得格外严厉和残酷的“超我”所产生的那部分抵抗。病人不能康复,反而必须保持病状,因为他只配如此。这种抵抗并不真正妨碍我们这项运用智力的工作,但它却能使我们的工作不起作用;事实上,它常常允许我们排除病人的某种形式的精神痛苦,但立刻准备以另一种形式、或许是某种肉体内的疾病来取而代之。内疚感也可以解释我们时不时地在重大灾祸发生之后所观察到的那些十分严重的神经病之所以能痊愈或好转的原因:关键问题就在于病人应该感到悲痛,至于怎样感到悲痛并不重要。

 

    十分显著而且也很能说明问题的是毫无怨言地听任灾祸临头——这种人往往以这种态度来忍受自己的不幸命运。在防止这种抵抗时,我们不得不把自己的任务限制于只诱使病人意识到它,并试图导致敌对的“超我”缓慢灭亡。

 

    阐明另一种抵抗的存在更难一些,我们特别缺乏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有一些神经病人,根据他们的所有反应来判断,自我保护的本能实际上已经颠倒了。他们似乎除了自我伤害和自我破坏之外没有别的任何目标。那些到头来确实走上自杀道路的人也可能属于这一类。我们可以设想,在这样的人身上发生了大规模的本能发泄,其结果是释放了过量的、本该控制在内部的破坏本能。这种病人不能容忍我们的治疗带来的康复,并竭尽全力反抗治疗。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我们还没有能够完善解释的病例。

 

    让我们重新来看一下我们正试图对神经病人的“自我”

 

   

 

    -- 31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903

 

    予帮助时所面临的情形。那个“自我”已不再能完成外部世界(包括人类社会)所赋予它的任务。它的经历并不能由它支配,它所贮存的记忆很大一部分都脱离了它。它的活动受到“超我”的严格禁止,它的能量消耗在竭力抵御“本我”要求的徒然努力之中。

 

    不仅如此,由于“本我”的不断干扰,它的机体组织受到损害,它不再能够起任何正常的综合作用,它被相互对立的要求、被尚未解决的冲突和尚未消除的疑虑搞得四分五裂。

 

    首先,我们使患者的被如此削弱了的“自我”

 

    参加我们的纯粹理性的解释工作,其目的在于暂时填补患者精神财富的空白,把患者的“超我”的权力移交给我们;我们鼓励“自我”努力抵制“本我”所提出的每一个要求,并征服与这种要求相联系而产生的抵抗。同时、我们通过对无意识中强行闯入“自我”

 

    的材料和种种要求的侦查使“自我”

 

    恢复正常秩序,并通过追溯它们的起因而使它们直接受到批评。

 

    我们以各种不同的功能为患者服务,既充当权威和他父母的替代者,又充当老师和教育者;而作为分析家,假如我们使患者“自我”中的精神活动程序上升到正常水平,使已经变成无意识的以及被压入前意识的材料发生转变,从而使它们再次变成患者“自我”的所有物,那么我们就是尽到最大的努力。

 

    在患者方面,有些理性因素的行为是对我们有利的,例如,在遭受痛苦主动要求恢复正常,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启示有可能唤醒患者对知识的兴趣;然而他和我们配合所作的积极的移情要有力得多。另一方面,同我们对抗的有消极的移情,由于压抑(亦即不得不接受施加于自身的艰巨任务而产生的烦恼)所致的“自我”的抵抗,由于和“超我”的关

 

15

 

    -- 314

 

    013弗洛伊德文集

 

    系而产生的内疚感,以及由于他的①本能的经济上的深刻变化而导致的对患病的需要。后面的两个因素是决定该病例应视为轻微还是严重的依据。除此之外,还可能发现其它一些具有有利的或不利的意义的因素。某种不愿放弃其固恋的精神惰性,或利比多的迟钝,是不可能受到我们欢迎的;患者纯化其本能的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他超越其本能的野蛮生活的能力,以及支配其理智机能的相对力量也同样起到很大作用。

 

    我们不会失望,恰恰相反,只要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所进行的这场斗争的最终结果取决于量的关系,亦即取决于病人身上能被我们动员起来发挥有利作用的能量和同我们对立的抵抗力的能量之间的比例,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这场斗争中上帝又是站在大部队一边的。

 

    诚然我们并不总是能大获全胜,但是至少我们通常能认识到不能获胜的原因。那些一直是出于治疗学方面的兴趣来注意我们这番讨论的人听到我们这样的供认之后,也许会不屑一顾。

 

    但是,我们在这里涉及的只是通过心理学途径的疗效;我们暂时还没有其它途径。未来可能会教会我们运用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对精神器官中的能量及其分布施加直接影响的方法,也可能还有其它意料不到的治疗方法。然而目前我们还没有比精神分析法更好的方法可以采用,正因如此,尽管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却还是不应该被轻视的。

 

    ①原文“seiner”

 

    ,其意思可以是“它的”也可以是“他的”

 

    ;这里似乎更可能是指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指“自我”。——译者注

 

    -- 315

 

    第七章 精神分析工作的一个实例

 

    我们已经对精神组织,对构成这个组织的各个部分、器官和媒介,对活动于这个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以及对这个组织的各部分所分担的不同功能有了一个总的了解。神经病和精神变态就是精神组织的功能表现出失调和紊乱的状态。

 

    因为研究者从中调停的心理学方法似乎只对神经病发生作用,所以我们选择神经病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我们一面努力对它们施加影响,一面积累使我们看清其起因及产生方式的观察。

 

    我在继续描述之前,将预先阐述一下我们的主要发现之一。神经病(不像传染病或其它一些疾病)是根本没有特定的决定因素的,要从中找出致病的刺激因素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它们能轻而易举地转入通常被描绘为正常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几乎没有任何可被公认为正常的、无法指出神经病人特征标志的状态。神经病患者具有和其它人大致相同的天赋禀性,他们有着同样的经历,也有同样的的任务要完成,那么为什么他们生活境遇要比其它人糟得多,困难要大得多,而

 

    -- 316

 

    213弗洛伊德文集

 

    且还要忍受更多的烦恼、焦虑和痛苦呢?

 

    我们不必伤脑筋就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神经病患者的机能不全和各种苦难必须归咎于量的不协调。事实上,决定人类精神生活所采取的一切形式的原因应该在天赋禀性和偶然经历的相互作用中寻找,某个特定的本能有可能生来就太强或太弱,或者某种特定的能力也可能在生活进程中发育迟缓或发展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在外部世界所获得的印象和经历也可能对不同的人提出强弱不等的体力要求;凭某个人的体质完全能处理的事情,可能对另一个人竟成为难以对付的艰巨任务。这些量的差别决定着各种不同的结果。

 

    然而,我们马上就会感到上述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这太笼统,太面面俱到了。我们所提出的病因学适用于精神折磨、精神痛苦及精神不健全等各种情况,但并不是所有这类状态都可以被说成是神经病。

 

    神经病有其具体的特征,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痛苦,因此我们最终还是不得不指望为它找出一些特殊的原因。

 

    或者,我们可以采纳这样一种假设:在精神生活必须执行的各项任务中,有几项能使精神生活特别容易遭到不幸,因此就可以探寻出常常是极其显著的神经病现象的独特之处,而不必撤回我们前面所作的断言。假如神经病人在任何实质方面都与正常人没有不同这个说法仍是正确的,那么对神经病人的研究就势必能为我们了解正常人作出宝贵的贡献。我们也许因此就会发现正常机体中的“弱点”。

 

    我们刚才提出的假设可以得到证实。分析的经验告诉我们,事实上人们确有一种企图处理最易失败或不能完全成功

 

    -- 31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313

 

    的事情的本能要求,同时人生中确有一段时期是专门的或最突出的可能导致神经病产生的阶段。这两个因素——本能的性质和人生的有关阶段——需要分别予以考虑,尽管它们是相当密切地联系着的。

 

    我们能以相当程度的把握来谈论人生阶段所起的作用。

 

    神经病似乎只在幼儿阶段产生(六岁以前)

 

    ,尽管其病症有可能到很晚才显露。

 

    童年期神经病可能只是短暂地显现一下,或者甚至可能被忽略。在任何情况下,晚期神经病总是与童年时期的前奏有联系。也许我们所说的创伤性神经病(由于受到过度的惊吓或肉体上的严重打击,例如火车相撞,因土崩而被埋在下面,等等)不属此例——这种病症和童年时代的决定因素的联系迄今还难以弄清。要说明为什么病因更有可能产生于童年时代的最初阶段是毫无困难的。我们知道,神经病就是“自我”机能的失调,因此,如果它在处于虚弱、不成熟和没有抵抗能力的状态时不能应付后来毫不费力就能完成的任务,也就不足以为怪了。在这种场合,来自内部的本能要求充当“创伤”

 

    的功能并不亚于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特别是如果这些本能要求中途和某些天赋禀性相遇就更是如此。孤立无援的“自我”以竭力逃跑来躲开这些要求(抑制)

 

    ,后来证明这种逃避是无效的,而且会使“自我”陷入不得不无休无止的限制任何发展的境地。

 

    “自我”

 

    的最初经历对它造成的伤害,会使我们感到它仿佛重大得很不相称;但是我们只要把它比作用针扎进正在分裂中的细胞群所产生的结果(像鲁克斯的实验那样)和用针扎进最终从这些细胞群发展而来的完全成熟的动物身上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重大差

 

    -- 318

 

    413弗洛伊德文集

 

    别,就不会被这个假象所迷惑①。

 

    没有一个人能免于这样的创伤性的经历,也没有任何人能逃避这些经历所导致的压抑。

 

    在“自我”

 

    这方面发生的这些令人怀疑的反应,也可能是达到为人生同一时期设定的另一个目标所必不可少的。这个目标就是,在几年的时间里,这样一个小小的原始生物必须变成一个文明的人;他必须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缩略形式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人类文化发展过程。这是凭藉遗传天性而成为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各方面的培育和父母的影响这些额外帮助,这也是几乎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些额外的帮助作为“超我”的先驱,以禁止和惩罚的方式限制“自我”的能动性,并鼓励或迫使各种压抑的形成。因此我们不能忘记神经病的决定因素中也应该包括人类文明的影响。我们能够看到,一个野蛮人要保持健康是很容易的,而对一个文明人来讲,这个任务却是艰巨的。想要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不受禁止的“自我”的欲望,对我们来说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如我们生活的时代告诉我们的,这种欲望在最深刻的意义上是和人类文明处于敌对状态的。既然人类文明的要求是通过家庭培育体现出来的,我们就必须牢牢记住人类的这种生物特性——童年依赖阶段的延长在神经病病因上所起的作用。

 

    关于另一点,亦即特定的本能因素的问题,我们偶然发现了理论和经验之间的一个有趣的差异。从理论上讲,设想任何一类本能要求都可能引起相同的压抑及其后果,是绝无异议的;但是我们的实际观察总是一成不变地告诉我们——

 

    ①威尔海尔姆。鲁克斯(1850—1924)

 

    ,是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

 

    -- 31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513

 

    仅就我们所能判断的而言——起到病原作用的这些刺激是从构成性生活的那部分本能产生的。也许可以说,神经病的病症不是某种性冲动的替代性满足,就是防止这样一种满足的措施,二者必居其一;一般说来,它们是两者之间的折衷,也就是和在无意识中的对立面之间发挥作用的法则相适合的那种折衷。

 

    我们在理论上的空白目前还不能立刻被填补;而且,鉴于性生活中的大部分冲动并不属于纯性欲的本质,而是产生于性欲本能和一定比例的破坏本能的混乱这一事实,我们要作出决断就更困难了。但是毋庸置疑,在生理学上表现为性欲的那些本能的神经病的病因中起着突出的、重大得出人意料的作用——这是否唯一的因素尚待定夺。同样也不能忘记,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其它任何功能遭到和性功能完全一样有力、一样广泛的摒弃。一种理论如果能提供这样一些表现出更深刻联系的暗示也就应该满足了——“自我”开始区别于“本我”的幼儿时期,也正是进入潜伏期就结束的早期性萌发期;而这个短暂的萌芽时期随之成为婴孩遗忘症的牺牲品也几乎不可能是偶然的;最后,性生活中的生物性变化(例如,我们前面已提到的功能的双相发端,还有性刺激的周期性特征的消失,以及女性的月经和男性的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转化等)——这些性方面的革新,在动物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想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把这些仍然分散的资料综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知识,还有待于未来的科学。这里的空白并不是心理学上的,而是生物学上的。我们这样说也许不会有错:“自我”机体组织中的弱点似乎在于“自我”

 

    对性功能的态度,就好像生物学意义上的自我保存和人种保

 

    -- 320

 

    613弗洛伊德文集

 

    存之间的对立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心理学的表现形式。

 

    分析的经验已经使我们相信,我们经常听到的所谓儿童是成人心理学意义上的父亲,以及儿童最初几年的经历对他以后整个一生都具有最重要的意义,这种断言是完全正确的。

 

    因此,如果有什么事可以被描绘成童年这一阶段的中心经验,我们就会特别感兴趣。我们的注意力首先被某些影响所产生的效果所吸引,这些效果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但也已足够普遍——例如由成年人造成的儿童的性滥用,稍年长于他们的其它孩子(兄姐)对他的性引诱,以及,也许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由于直接看到或听到成年人(他们的父母)之间的性行为而受到深深的触动——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人们并没有想到孩子们会对这些印象感兴趣,会理解,或者后来竟能始终记住的时候。这些经历在何种程度上激发了儿童的性感受,并促使他们自己的性冲动进入某种他后来不能离开的轨道,是不难证实的。因为这些印象一旦找到机会作为记忆重新出现时就会立刻或者很快受到压抑的支配;所以它们构成了神经病患者的强迫力的决定因素,这种因素后来会使“自我”不能控制性功能,并且很可能使“自我”永远厌恶这种功能。如果出现后面这种反应,结果就会是各种各样的性反常行为,或者,这种不仅对生殖而且对形成整个一生都是极为重要的功能将会变得完全不可控制。

 

    不管这种情况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启发,更大的兴趣必须放在下面这样一种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上。这种环境每一个儿童都必定要经历,而且总是由儿童受到别人关心并和父母一起生活的阶段的延长所造成的。我现在想到的是“俄狄

 

    -- 32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713

 

    浦斯情结“

 

    ,这样命名是因为其本质内容能在关于俄狄浦斯王的希腊传说中找到,幸亏一位伟大的剧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为我们保存了这个传说。这位希腊英雄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为妻。据说他这样做是无意识的,因为他并不知道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这种说法同精神分析的实际情况是有出入的,但这一点我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事实上还把它看作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对男孩和女孩(男性和女性)的成长过程进行分别描述,因为两性差别直到现在才第一次找到心理学的表现形式。我们在这里面临的是世间有两种性别这个生物学事实所产生的不解之谜,它对我们的知识来说是一个终极的事实,任何追溯都是徒劳无益的。精神分析对于澄清这个问题没有做出丝毫贡献,它显然完全属于生物学领域。在精神生活中我们只发现这个强烈对比的一些反映,而对这些反映作出解释则由于下述事实而变得更加困难。这个长期受到怀疑的事实就是,没有一个人是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别的反应模式的,而总是会为异性的反映模式留有一定余地,正如一个人的身体在具有一种性别的完全发育成熟的器官的同时,还具有另一性别的一些发育不全的、常常是无用的退化器宫。为了区别男性与女性的精神生活中的不同,我们利用了一个显然是不成熟的、经验主义的传统公式:我们称每一种强健的、主动的特性为男性,而称每一种柔弱的、被动的特性为女性。这个心理学上的两性事实,也使我们对这一课题的一切探讨陷入困境,并使这些探讨更加难以描述。

 

    婴儿的第一个性欲对象是哺育他的母亲的乳房;爱的来

 

    -- 322

 

    813弗洛伊德文集

 

    源之一是对满足营养需要的依恋。毫无疑问,一开始,婴儿不能区分母亲的乳房和他自己的身体;当母亲的乳房不得不和他的身体分离开并移入“外界”

 

    (因为婴儿屡屡发现乳房消失)时,他就把乳房当成了一个“对象”

 

    ,对它作出了一部分原始的自恋性的利比多精神注入。这个最初的对象后来转向母亲整个人而得到完善,母亲不仅哺育他,而且照料他,从而在他身上激起一系列别的肉体感觉,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母亲由于对婴儿身体的关心而成为婴儿的第一个引诱者。母亲作为第一个、也是最有力的爱恋对象和后来所有爱恋关系的原型(男女都不例外)的独特的、无可匹敌的、终生不变的重要性的根子,就在这两种联系之中。在所有这些关系中,种系发育的基础远远胜过个人的偶然经验,以致不管婴儿是真正从乳房中吸奶长大,还是靠奶瓶养育并从未享受过母亲关怀的温柔,都没有区别。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婴儿的成长发育走的是同样的道路;也许在第一种情况下,婴儿后来的欲望会变得更为强烈。不管婴儿爱母亲的乳房哺乳时间多长,在断奶之后他总会留下一种哺乳时间太短、哺乳太少的感觉。

 

    这段绪论并不是多余的,因为它能提高我们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强烈程度的认识。当一个男孩(从两岁或三岁开始)进入利比多发展的生殖器阶段,在自己的性器官上逐渐感觉到快感并学会随意通过手的刺激获得这种快感时,他便成了对母亲的爱恋者。他希望用他根据对性生活的观察和直觉推测的那种方式从肉体上占有他的母亲,并试图通过把他引以为豪的男性生殖器暴露给母亲看的方法来引诱她。一句

 

    -- 32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913

 

    话,他早早觉醒的男性本能总想在同他母亲的关系上取代他的父亲;由于他从父亲身上感觉到了肉体的力量并发现了父亲所拥有的权力,所以他的父亲在此之前一直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被他嫉妒的典型。到了现在,他的父亲成了挡住他的道路,他想摆脱的竞争对手。如果当他父亲外出时他被允许和他母亲同床、而当他父亲回来时他又被重新从他母亲的床上赶走,那么当他父亲不在眼前时他的满足和当他父亲重新出现时他的失望,也就成了感受很深的体验。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主题,希腊传说把它从一个孩子的幻想世界移入了假冒的现实之中。在我们的文明条件下,这是永远注定要落得可怕的下场的。

 

    男孩的母亲非常明白他的性刺激与她本人有关。她迟早会认识到不该允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她以为禁止他玩弄自己的生殖器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她的禁止不起什么作用,至多只是略微改变他获得满足的方式。最后他的母亲采取了最严厉的措施,她威胁他要把他用来跟她捣蛋的那个玩意儿除掉。为了使这种威吓更令人害怕、更为可信,她通常把执行权委托给他的父亲,声称她要告诉他的父亲,他父亲就会把他的阴茎割掉。

 

    说来奇怪,只有在这前后实现了另一个条件,这种威吓才起作用。在男孩自己看来,这种事情能够发生似乎太不可信了。但是,如果在威吓时他能够回忆起女性生殖器的样子,或者不久以后就看到了它们,也就是说,看到了那种真正缺少这个最宝贵部分的生殖器的话,他就会严肃对待他母亲说过的话,并在阉割情结的影响下经受他青春生活

 

    -- 324

 

    023弗洛伊德文集

 

    的最严重的创伤①。

 

    阉割的威胁所造成的结果是多种多样、变化莫测的;它们能影响一个男孩子和其父母以及后来和一般的男女之间的全部关系。一般说来,一个孩子的男性力是经受不住这种最初的打击的。为了保全性器官,他或多或少完全放弃了占有他母亲的企图;他的性生活常常会永远地受到这种抑制的妨碍。如果他本身具有一种较强的、我们称之为女性成分的气质,其力量就会因这种对男性力的威吓而增强。他不知不觉地对他的父亲采取被动的态度了,正像他母亲采取的态度一样。确实,这种威胁使他放弃了手淫,但并没有放弃伴随着手淫的想象活动。相反,由于现在这些成了他所保存的获得性满足的唯一形式,他就比以前更深地沉溺于这些想象中了,而且在这些胡思乱想中,尽管他继续把自己和父亲联系在一起,他却同时而且也许是主要地也把自己和母亲联系在一起。

 

    这种早期手淫幻想的衍生物和变相产物通常会进入后来的“自我”

 

    ,并在他的性格形成中起作用。除了他身上的这种女性气质的促动外,对他父亲的畏惧和憎恨也大大增强。可以

 

    ①在俄狄浦斯传说中也涉及到了阉割,因为当俄狄浦斯发现自己的罪孽之后以刺瞎双眼惩罚自己这个行为,以释梦角度而言,是代替阉割的象征。不能排除种系发育的记忆痕迹有助于这种威吓产生格外骇人的效果这种可能性——一种从史前原始家族中遗留下来的记忆痕迹,当时只要儿子成了和父亲争夺女人的对手而惹事的话,妒忌的父亲真的会剥夺儿子的生殖器。

 

    原始人行阉割礼的习俗,另一种阉割的象征表示,只能被理解为对父亲的意志屈从的表现(参考原始民族的发身期仪式Pubertyrites)。对于上述行为在不阻止儿童手淫的民族与文明社会中所采取的形式,迄今尚未作过调查研究。

 

    -- 32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123

 

    说,孩子的男性力退减为对父亲的敌视态度了。这种态度会以一种强迫的形式支配他以后在人类社会中的行为。他对母亲的性固恋的残余往往会以对她过多依赖的形式保留下来,并成为女人无法摆脱的枷锁①。

 

    他不再大胆爱他的母亲,但又不能冒险不被她爱,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会处于被她出卖给他的父亲并遭受阉割的危险之中。这整个经验有其它完整的一系列前因后果(我在这里仅能择其一二加以描述)

 

    ,它们都是从属于一种非常强烈的压抑的,并且,由于在无意识“本我”中起作用的法则的支配,那时产生出来的所有相互抵触的感情冲动与感情反应便有可能在无意识中保存下来,随时准备干扰青春期以后的“自我”的发展。当身体的性成熟过程把新的生命力带入已经被明显地压倒了的过去的利比多固恋中时,性生活将终于受到一定的抑制,消除了同性欲念和分化为相互冲突的冲动。

 

    阉割的威胁对一个男孩萌芽时期的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总是导致那些可怕的后果,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这将再次取决于量的关系,即造成了多少危害,避免了多少危害。

 

    这整个事件可以被认为是童年时代的中心经验,早期生活的最大问题和后来的性机能不健全的最有力的根源。它被成年人完全遗忘了,致使精神分析期间的重现遭到他们最确凿的怀疑。实际上,人们对这一经验的反感如此强烈,以致千方百计保持沉默,避免提及这个犯禁的问题,能够使人回忆起

 

    ①参看《可以终止的分析和不可以终止的分析》(1937年)第八节脚注(标准版,第23卷第252页)。

 

    -- 326

 

    23弗洛伊德文集

 

    这一经验的最明显的现象也被一种奇怪的智力空白所忽视。

 

    譬如说,我们可能听到这样的反驳:关于俄狄浦斯王的传说事实上与精神分析得出的结论毫无关系;两种情况完全不同,因为俄狄浦斯不知道他杀死的是他的父亲,也不知道他娶的是他的母亲。这里被忽略的是,如果是试图对这种材料作出富有诗意的处理,这样一种歪曲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处理并没有采用任何不切题的枝节材料,而仅仅是对这个主题所提供的要素作了巧妙的利用。俄狄浦斯的不明真相正是无意识状态的合理表现,因为对成人来说,这整个经验已经进入无意识;而且,使得或应该使得这位主人公成为清白的。

 

    那个预言家的强制力,也说明了注定每一个做儿子的都要经历俄狄浦斯情结的命运的必然性。此外,精神分析家们也曾指出,用俄狄浦斯情结来解决另一个戏剧性主角,即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之谜该是多么容易,因为这位王子是在惩罚另一个人所犯的恰好和他本人的俄狄浦斯式愿望的本质相一致的罪孽的任务中遭到不幸的——而文学界对这一点的普遍缺乏理解则表明了人类大众是多么容易牢牢保持其婴儿时期

 

    -- 32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323

 

    的压抑①。

 

    早在精神分析学问世前一个多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就在下面这句话中通过揭示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不同对俄狄浦斯情结的重要性提供了论证:“如果让这个小野人任意成长,保留他的全部愚昧,并存一个摇篮中的婴儿的幼小意识中添上一个三十岁男人的强烈情欲,他就会勒死他的父亲而和他的母亲睡在一起。”

 

    ②我可以斗胆地说,如果精神分析学所能引为自豪的成就仅在于发现了这种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结,那么单是这一发现就赋予了它跻于人类珍贵的新成果之列的权力。

 

    阉割情结对女孩子的作用更为一致,而且也同样深刻。

 

    自然,一个女孩不必担心失去阴茎;然而她必须对她未曾得到阴茎这个事实作出反应。她从一开始就妒忌男孩拥有

 

    ①威廉。莎士比亚这个名字很可能是个隐藏着许多未知之谜的笔名。

 

    牛津的伯爵爱德华。德。威尔(Edwardevere)

 

    ,曾被认为和莎士比亚作品的作者是同一个人,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失去了可敬可爱的父亲,并与他母亲彻底断绝了关系,因为他母亲在丈夫死后很短时间内就签订了新的婚约[弗洛伊德第一次提到这个观点是在1930年为《释梦》(1900年a)第五章的第一条脚注增添的一句话中(标准版,第4卷第266页)。他在他的《歌德故居演讲》(1930年e,标准版,第21卷第211页)以及1935年为他的《自传研究》(1925年d)所加的脚注中(出处同前,第20卷第63—64页对这一观点做了发挥。他在他的《摩西与—神教》(1939年a)第三篇文章第一部分第一节的的脚注中(标准版,第23卷第65页)又一次想到这个问题。弗洛伊德于1934年3月25日写给J。

 

    S。H,布兰森的一封信中有一段为这个观点辩护的较长论述。

 

    这封信发表在琼斯写的传记第三卷的附录A(第27号)中(1957年第487——488页)

 

    ]。

 

    ②引自《拉摩的侄儿》。弗洛伊德曾两次引用过这段话。参看他的《引论》第二十一篇(1916—1917年)

 

    (标准版,第16卷第337—338页)。

 

    -- 328

 

    423弗洛伊德文集

 

    这个器官;可以说她的全部发育都是在这种妒忌阴茎的色彩下进行的。她起先是徒然地试图做到和男孩平等,后来则更为成功地努力弥补自身的缺陷——这种努力最终会导致一种正常的女性态度。如果她在生殖器阶段像男孩一样试图用手刺激性器官来获得快感,那么结果常常是她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于是就把她因没有阴茎而产生的自卑臆断扩展到她的整个自身。一般说来,她会很快放弃手淫,甚至会完全厌弃性行为,因为她不愿意再想起她的兄弟或伙伴的优越性。

 

    如果一个女孩始终恪守她的最初愿望——变成一个男孩的愿望——在极端的情况下她将最终成为公开的同性恋者,否则她就会在以后的生活行为中明显地表露出男性特征,如选择一个男性职业,等等。另一条道路是导致她背弃她曾热爱的母亲,认为是她的母亲把她送到了这样一个不完善的世界里而不能宽恕她。在这种怨恨中她背弃了她的母亲,而把另外一个人当作她爱的对象,放到她母亲的位置上,这就是她的父亲。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爱的对象,最明显的反应就是以这个对象自居,可以说是通过自居作用从内心取代它。这种作用现在帮了女孩的忙。以她的母亲自居可以取代对她母亲的依恋。就像在游戏中经常做那样,年幼的女儿把自己置于母亲的地位;她试图在和她父亲的关系上取代她的母亲,并开始恨她曾热爱的母亲。她这样做是出于两个动机:对被剥夺的阴茎的妒忌和由此蒙受的屈辱。她同父亲的新关系起初也许只含有一个任意使用他的阴茎的愿望,最终则导致了另一个愿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个宝宝作为礼物。于是对宝宝的渴望代替了对阴茎的渴望,或者至少是从后者分化出来了。

 

    -- 32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523

 

    有意思的是,在女性的情况中,和男性的情况相比,俄狄浦斯情结与阉割情结之间的关系竟会出现如此不同的形态——事实上是相互对立的形态。在男性中,如我们已经了解的那样,阉割的威胁导致了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束;而在女性中则恰恰相反,我们发现,正是她们缺少阴茎这个事实,促使她们陷入俄狄浦斯情结。

 

    这不会给一个女子带来多少害处,只要她继续保持女性的俄狄浦斯情结态度。

 

    〔“厄勒克特拉”

 

    (恋父)情结这个术语就是为此而提出的〕①。在这种情况下,她就会根据父亲的特征来选择丈夫,并乐意承认他的权威。

 

    她的占有阴茎的渴望,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如果她能成功地完成把她对这个性器官的爱扩展到拥有这个器官的人身上,恰如以前她从依恋母亲的乳房进展到依恋母亲的整个人的情况一样,这种渴望还是可以得到满足的。

 

    如果我们问一个精神分析学家,他的经验表明患者身上最不易影响的精神结构是什么?回答将是:在女人方面是对阴茎的渴望,在男人方面是对他自己性别的女性态度,其先决条件,当然,是对失去阴茎的畏惧②。

 

    ①这个术语好像为荣格(1913年,370)最先使用。弗洛伊德在他的论文《论女性》(1913年,b)

 

    中曾反对引进这个术语(标准版,第21卷,第229页)

 

    ——译者注②弗洛伊德曾在他的《可终止的分析和不可终止的分析》(1937年G)

 

    第八节中用更大的篇幅讨论过这个问题(标准版,第23卷,第250页起)。——译者注

 

    -- 330

 

    第三部分 理论成就

 

    -- 331

 

    第八章 精神器官与外部世界

 

    我在第一章中提出的所有总的发现和假设,当时都是经过我在前一章中举例说明的那种艰苦、耐心的详细研究才取得的。现在我们也许迫切想要全面考虑一下我们通过这样的研究工作已经获取的知识的增长,并考察一下我们已经为更进一步的进展开辟了哪些道路。这样联系起来一看,我们也许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竟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迫超越心理学的疆界。我们所对付的现象并不仅仅属于心理学,它们同时也具有有机学和生物学方面的意义,因而在我们努力创立精神分析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一些生物学上的重要发现,并且也没能避免建立生物学上的新的假设。

 

    但我们暂时还是只考虑心理学吧。我们已经看到,要在精神正常与精神不正常之间划一条分界线并没有充分的科学道理,因此这两者的区别尽管有其实际的重要性,却只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价值。于是我们就理所当然地可以根据对精神失常现象的研究来了解正常的精神生活——如果这些病理状态,即神经病和精神病等,都是由于特定的原因才以异质

 

    -- 332

 

    823弗洛伊德文集

 

    体的形式活动的话,就不能采用这种方法。

 

    对出现于睡眠中的精神混乱的研究——这种精神混乱是短暂而且无害的,事实上,还起到有益的作用——给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那种长期性的、危害生命的精神疾病的钥匙。

 

    现在我们可以大胆断言,研究意识的心理学并不能理解精神的正常功能,正如它不能理解梦一样。心理学所能支配的仅仅是关于有意识的自我知觉的资料,这种资料已经在任何方面都被证明是不足以探测丰富多样、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揭示其相互联系以至认识其失调状态的决定因素的。

 

    我们假设的精神器官是在空间上延伸的,必要时又能合为一体,并随着生活的各种复杂要求而发展,它只是在某一特定时刻和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产生出意识的现象——这样一个假设使我们能够把心理学建立在与其它科学诸如物理学等,相似的基础上。我们这门科学中的问题和其它科学的一样,这就是:我们必须从所考察对象直接呈现于我们知觉中的那些特征(性质)的背后发现其它一些更不依赖于我们感官的接受能力,并且更接近于所谓事物真相的东西。我们没有希望能完全达到这种事物真相,因为显而易见,我们所推测的任何新事物必须重新翻译成我们的知觉语言,要摆脱这种束缚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我们这门科学的本质和局限也恰恰就在这里。

 

    这就像我们的物理学中所说的:“如果我们能看得足够清楚,我们就会发现,那呈现为固体的东西是由如此这般形状和尺寸的粒子构成,并占据如此这般的相对的位置。”

 

    同时我们试图最大限度地借助人工手段来提高我们感官的效能;但是或许可以预料所有这些努力都将不能影响最终

 

    -- 33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923

 

    的结果。真相将永远是“不可知的”。凭借科学工作产生的为我们的基本感知力所理解的成果,就在于认清了存在于外部世界的各种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这些联系和依赖关系似乎总能够可靠地重现或反映在我们的思维组成的内部世界中,对它们的认识使我们能“理解”

 

    ,预见甚至有可能改造外部世界的某些现象。我们在精神分析学中的程序颇为类似。我们发现了填补我们意识现象中的空白的技术方法,我们利用这些方法恰如物理学家利用实验一样。这样,我们推断出一系列其本身是“不可知的”过程,把它们插入到我们能意识的过程中。例如,假如我们说:“这里插入了一个无意识的回忆”

 

    ,这就意味着:“此刻出现了一个我们完全不能形成概念的现象,不过,一旦进入了我们的意识,我们就只能如此这般地描述它。”

 

    我们之所以作出这种推断和穿插的理由以及对它们的确信程度,当然在每一个个别的事例中都有待于批评;而且不容否认,要得出定论是极其困难的——这个事实表现在分析学家中间缺乏一致的意见。这应该归咎于这个问题的新奇——也就是说,我们还缺乏训练。但是除此之外还有这个课题本身固有的特殊原因;因为在心理学中,和物理学不同,我们并不总是和那种仅能唤起我们冷漠的科学兴趣的东西打交道。因此,如果一个尚未充分确信她自己对阴茎的渴望强度的女精神分析学家同样也不能给她的患者身上的这个因素以应有的重视,我们也不应感到怎么奇怪。但是这种产生于个人观察上的误差的错误,从长远看来并不十分重要。如果我们到旧教科书中考察一下显微镜的使用,我们就会惊讶地发

 

    -- 334

 

    03弗洛伊德文集

 

    现,当显微镜技术还很年轻的时候,对使用这种仪器进行观察的人的个性是有很多奇特的要求的——而这一切在今天都已不成问题。

 

    我不能担保能在这里完整无缺地描绘出精神器官及其活动的全部面貌;我应当认识到,除了别的障碍以外,我还受到精神分析学家迄今尚未来得及对所有这些功能作出同样程度的研究这一客观情况的阻碍。因此,我将只满足于对我在头一章中阐述的问题作一个详细的扼要的说明。

 

    我们的存在的核心是由那个隐晦的本我构成的,它与外部世界没有直接的交流,甚至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只能通过其它媒介才能获得。在这个本我内部活动的是机体的本能。它们本身是由两种原动力(爱欲与破坏欲)以不同比例融合而成的,并根据它们同器官或器官系统的不同关系而相互区别。

 

    这些本能的唯一推动力就是寻求满足,这种满足应该产生于器官在外部世界一些客体的帮助下产生的一些变化。但是这些本能的直接的、无意识的满足,如“本我”的要求,常常会导致与外部世界的危险冲突,甚至导致灭亡。

 

    “本我”从来不担心是否能保证生存下去,它总是无忧无虑;或者也许这样说更正确:它虽然能产生忧虑的感觉因素,却不会利用它们。有可能出现在假定的“本我”精神成分之中及之间的过程(原初过程)

 

    ,同我们凭藉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中的意识感知所熟悉的那些过程,是大相径庭的;它们也不受逻辑的关键性制约,因为逻辑规律把某些这样的过程看作是无效的,并试图将它们取消。

 

    与外部世界割裂的“本我”具有自己的感知世界。它能

 

    -- 33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13

 

    异常敏锐地感觉出自身内部的某些变化,尤其是其本能要求的强弱变化,这些变化就像从“快乐”到“不快乐”之间的一系列感觉一样能被意识到。诚然,我们很难说清这些感觉是通过什么途径、借助于什么感觉器官末梢产生的。

 

    但是,自我感觉——一般感觉(coenaesthetic

 

    felings)

 

    和快乐不快乐感觉——以专横的威力支配着“本我”活动的进程,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本我”遵循着坚定不移的快乐原则。但并非只是“本我”如此。似乎其它精神媒介的活动也能够做到只减弱快乐原则而不取消它;至于什么时候以及如何才有可能克服快乐原则,则始终是一个具有最高理论价值的问题,而且是迄今尚未解答的问题。认为快乐原则要求降低本能要求的强度——降到最低也许就是灭绝(即涅@)——的看法,引出了快乐原则和两个原动力(即爱恋本能和死亡本能)之间的尚未明确的关系。

 

    我们认为最了解并且用它最容易认识我们自己的另一个精神媒介,即所谓自我,是从“本我”的外皮层演变而来,这个外皮层由于被用来接收和排斥刺激,因此与外部世界(现实)保持着直接联系。从意识知觉开始,它就使“本我”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和越来越深的层次上受到它的影响,并且,在它始终依赖于外部世界的持续过程中,它一直带着表明其起源的难以消除的印记(就像“德国制造”

 

    ①一样)。其心理功能在于将“本我”的活动进程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动力水平(也许是通过将自由运动的能转化为受到限制的能,就像是适

 

    ①原文系英语。

 

    -- 336

 

    23弗洛伊德文集

 

    应前意识状态那样)

 

    ;其构造功能在于在本能产生的要求和满足这种要求的行为之间插入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一旦获得目前的状态并对早期经验作出估价之后,便努力通过实验性行动去估量将要采取的行为过程的后果。这样,“自我”就可以做出决定,究竟是努力获得满足还是延迟这种努力,或者是否有必要把这种本能要求视为危险而彻底抑制(这里我们要用到现实原则)。正如“本我”的唯一目的是获得快感一样,“自我”的活动规律总是为安全着想。

 

    “自我”肩负着自我保存的任务,而“本我”则似乎忽视自我保存。它(自我)把忧虑的感觉当作预告威胁其自身完善的危险的报警信号。既然记忆能和知觉一样成为有意识的,尤其是同语言残余联系起来时,因而也就有可能产生一种将导致误解现实的混乱。

 

    “自我”通过现实检验的手段来防止这种可能性,以保护自身。但由于在睡眠状态中占优势的那些条件的存在,这个手段在梦中是允许暂时失效的。在强大的机械力环境中谋求维持自身的“自我”

 

    ,受到首先来自外部现实的危险的威胁;但是,并不只是来自外部现实的危险威胁它。它自己的“本我”就能产生出相同的危险,而且出于两个不同的原因。首先,过强的本能力量能和来自外部世界的过多“刺激”一样损害“自我”

 

    ,诚然,前者不能毁灭它,但能够毁灭其独特的动力组织,并将“自我”重新变成“本我”的一部分。其次,经验可能已经告诉自我,满足某种本身并非无法忍受的本能要求将会引起来自外部世界的危险,以至那类本能本身就成了危险。因此,“自我”是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它既须同一个威胁着要消灭它的外部世界作斗争,又

 

    -- 33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33

 

    须同一个提出过多要求的内部世界作斗争。它对这两个敌人采取的是同样的防御措施,只是对内部敌人的防御措施特别不完善。由于它本来和这后一个敌人是完全一致的,而且此后一直最亲密地和它生活在一起,所以它要逃避内部的危险有很大困难。这些危险自始至终威胁着它,即使能够被暂时地抑制。

 

    我们已经了解,童年的第一阶段的虚弱的、不成熟的“自我”

 

    是如何被为了防御这一生活阶段独有的危险而承受的压力永久地损害的。儿童借助于父母的关心保护自己,抵抗从外部世界威胁着他们的危险。他们为这种安全付出的代价就是时刻担忧失去爱,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只好孤立无助。。。

 

    地去遭受外部世界的危险的侵害。当一个男孩置身于俄狄浦斯情结中时,这个因素便对斗争的结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这种情结中,从古老的源泉中得到增强的阉割的危险对他的自恋所产生的威胁征服了他。由于受到当代现实危险和具有其种系发育基础的记忆中的危险这两种影响的联合作用的驱使,这个孩子便开始试图防御——抑制。这种防御暂时是有效的,然而等到后来性生活的复苏使以前摒弃了的本能要求得到增强的时候,它就终于不那么有效了。如果情况确是这样,那么我们就不得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这样解释:“自我”在控制早期性冲动的任务上失败了,因为那时它还不成熟,无力胜任这个任务。正是在这种利比多发展缓慢的自我发展中,我们看到了神经病的本质前提;而且我们不能逃避这样的结论:假如儿童的“自我”不需要承担这项任务——也就是说,假如孩子的性生活像许多原始民族发生的那样,允

 

    -- 338

 

    43弗洛伊德文集

 

    许有自由发展的话,那么神经病是可能避免的。也许神经病的病因要比我们描绘的更复杂;即使是这样,我们至少也已经阐明了复杂的病因的一个本质部分。我们也不应忘记种系发育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以一些我们还搞不清的形式表现在“本我”中的,并且在早期对“自我”产生的作用必然比后期更有力。另一方面,我们逐渐认识到,这样一种抑制性本能的早期尝试——婴儿期性行为的被禁止导致年幼的“自我”如此坚定地效忠于外部世界,反对内部世界——对于后来个人接受父化薰陶是不可能没有效果的①。不得不放弃直接满足的本能要求,走上新的道路,去寻求替代的满足,在这种迂回的过程中,他们可能变得失去性能力,他们与最初的本能的联系也可能变得松散。由此我们可以预见这样一个结论,我们的很多很有价值的文明财富都是以性行为为代价的,并通过性冲动的限制而获得的。

 

    我们已不得不再三重复这一事实:“自我”

 

    的起源及其所获得的最重要部分都应归功于它同现实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自我”

 

    的病理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它仍然最接近于“本我”——是建立在这种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停止与松垮的基础上的。这十分符合我们的临床经验——即精神病突发的原因,不是由于现实已变得令人无法忍受地

 

    ①弗洛伊德曾在《为时代思索战争与死亡》(1915年b)一文的第一节中以一定篇幅讨论过“文化感受性”这个十分类似的概念(标准版,第14卷第283—284页)。在《一种幻觉的前景》(1927年)一文中再次提及(同上,第21卷第38页;国际精神分析文库版,第15卷第34页)。——弗洛伊德在“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的使用上未予区分。

 

    -- 33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53

 

    冷酷,就是由于本能已经变得异常强烈,而由于“本我”和外部世界对“自我”提出了相互冲突的要求,这两个原因必然都导致相同的结果。如果“自我”能完全脱离现实,那么精神病的问题就既简单又明了了。

 

    但这种情况似乎很少发生,或者,也许永远不会发生。

 

    我们从痊愈后的病人身上了解到,即使处在那样一个离现实外部世界如此遥远的、充满幻觉的混乱状态①,在他们心灵的某个角落里,(用他们的话说)也隐蒙着一个正常的人,他像一个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冷眼看着病疾闹哄哄地从他旁边经过。我不知道是否可以推断这种情况是普遍的,但我可以提供另外一些发病过程不是这么剧烈的精神病的同样情况的报告。我想起了一个慢性妄想狂的病例,病人每发作一次忌妒之后,就有一个梦向分析者传达出一幅表明突发病因的没有任何妄想的正确图像②。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对比:尽管我们习惯于从神经病患者的梦中去发现和他们清醒时迥异的忌妒,在白天病人清醒时支配他行为的妄想却为梦所纠正。我们很可能可以认为这种推断是普遍正确的,即在所有这些病例中出现的都是一种精神分裂。也就是形成了两种精神态度,而不是一种——一种是考虑现实的正常的精神态度;另一种则是在本能的影响下使“自我”脱离现实。二者同时并存。结局取决于它们的力量对

 

    ①弗洛伊德添了“精神错乱”

 

    (amentia)这一术语,这是米耐尔特(Meyn-ert)用来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

 

    ②这一病例在弗洛伊德的论文《几种神经病发病过程》(1922年b)中,有较大篇幅的介绍(标准版第18卷,第227页)。

 

    -- 340

 

    63弗洛伊德文集

 

    比。如果后者力量更强或变得更强,那么精神病的必要条件便构成了。如果相反,那种妄想狂错乱就会呈现出治愈的征象。实际上,它只是退入了无意识状态——许多观察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妄想总是在明显发作之前就已经现实地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所有精神病症中都有一种自我的分裂(Thesplitingofthego)的观点,如果没有被证明适用于较像神经病的其它状态,并最终适用于神经病本身的话,是不会引起我们如此重视的。我最早是在物恋病症中认识到这一点的。众所周知,这种可以视为性反常行为之一的反常现象的基础在于病人(几乎总是男性)认识不到女性没有阴茎这个事实——一个使他极度厌恶的事实(因为这个事实证明他自己有被阉割的可能)。

 

    因此他就否认自己的感官知觉,即女性生殖器缺少阴茎,并死守相反的信念。但是这种不承认的知觉却并不因此而对他完全不产生影响了,因为他尽管否认一切,却毕竟没有勇气声称他确实看见过女性阴茎。于是他便抓住某个别的东西来代替——身体的某个部分或某个别的对象——并指定这样东西来承担他不能放弃的阴茎的作用。这通常是他见到女性生殖器的同时所亲眼见到的某样东西,或者是一件可以恰当地充当阴茎的象征性的代替物的东西。由此可见,把构成物恋对象的过程说成“自我”的分裂是不正确的;它是一种借助于移置而形成的折衷,这种情况我们已经在对梦的探讨中非常熟悉了。但是我们的观察所告诉我们的还不止这些,物恋对象的产生是由于一种想要销毁阉割可能性的证据的意图,以致避免为阉割而担心。如果女人——其它生物亦然——也有阴茎的话,那么谁也不必因为

 

    -- 34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73

 

    继续占有自己的阴茎而担扰。可是我们还遇到过和非物恋者一样畏惧阉割并以同样的方式对之作出反应的物恋者。

 

    因此,他们的行为同时表现了两个相反的前提。一方面,他们不承认他们的知觉所表明的事实——他们在女性生殖器中从来没有看见过阴茎的事实;另一方面,他们又承认女人没有阴茎的事实,并正是从这个事实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两种态度在他们整个一生中都并列存在,但彼此互不影响,这种现象也许可以称作“自我”的分裂。上述情况也使我们理解了物恋为什么经常是部分地发展的。

 

16

 

    它并不单单支配对象的选择,还为更多或更少的正常性行为留下余地;确实,有时它会退入幕后扮演一个谦逊的角色,或者只限于提示几句台词。因此,在物恋者身上,“自我”从外部世界的脱离一直不能完全成功。

 

    我们不能认为物恋是“自我”分裂的例外情况;它仅是一个对于研究这个问题特别有益的课题。让我们再回到我们的那个论点上来,即儿童的“自我”

 

    在现实世界的支配下,通过所谓抑制的方法来摆脱不良的本能要求。现在,我们要对这一点作些补充;我们可以进一步断言:在人生的同一阶段,“自我”

 

    相当频繁地发现自己能够摆脱某种来自外部世界并使它感到痛苦的要求,而这种摆脱是凭籍否认使它了解这个来自现实的要求的知觉这一方法才得以实现的。这种否认是经常发生的,也并不只限于物恋者;每当我们能够研究它们时,总是发现它们处于折衷状态,试图脱离现实,却又不彻底。

 

    这种否认总是和承认相辅相成的;并且总是出现两种相互对立而又各自独立的态度,结果导致产生“自我”

 

    分裂的情形。

 

   

 

    -- 342

 

    83弗洛伊德文集

 

    里结局仍然取决于双方哪一方能获得更强的力量①。

 

    我们刚刚描述过的这种“自我”分裂的事实,既不是那么新鲜,也不是像它们刚刚出现时那样奇怪。在神经病人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着对于某个特定行为的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独立的不同态度,确实是神经病的一个普遍特征。但是在神经病的病例中,这两种态度有一种属于“自我”

 

    ,与其对立的另一种被抑制的属于“本我”。这种病例与另一种病例(即在上面那段讨论过的那种)的区别,本质上是一种地位上的或结构上的区别,所以在个别例子中往往不易断定我们所处理的是两种可能性中的哪一种。但它们都具有下列重要的共同特征。

 

    “自我”在保护自己的过程中无论怎么做,无论是竭力否认外部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还是竭立抵制来自内部世界的本能要求,它都不可能获得绝对圆满的成功。结果总是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态度,因为其中被击败的、较弱的一方导致精神混乱的程度并不比另一方小。最后,我们只须指出,在所有这些过程中,能通过我们的意识感觉了解到的情况是多么的微乎其微②。

 

    ①即更大的精神能量。

 

    ②本章关于物恋的阐述主要出自约十年前(1927年)

 

    就这个课题写的论文,在那篇早期论文中也能找到关于“自我”分裂的资料。参阅该文的编者注(标准版第19卷,第150—151页)。这两个问题在弗洛伊德未完的《防御过程的“自我”分裂》(1940年)〔1933年〕一文中也都接触过(标准版第23卷,第271页)。

 

    该文是弗洛伊德在写本书的前几月开始写的。

 

    该文编者注中对这一问题有所讨论(同上,第273—274页)。

 

    -- 343

 

    第九章 内心世界

 

    对于一整套同时发生的复杂活动的认识,我们除了对这些活动分别依次描述之外,没有其它传达的方法。

 

    正因如此,我们的所有叙述在开始时都带有片面的简单化的毛病,必须待到最后才能得到补充、加强,从而纠正过来。

 

    前面我们对“自我”作了这样的描述:它斡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接收前者的本能要求以便使它们得到满足,又从后者获得知觉,并把这些知觉用作记忆;它一心谋求自我保存,因而对于来自“本我”和外部世界双方的过分强烈的要求都进行抵御,同时,在作出任何决定时都由一种过度快乐原则的指令所支配——事实上,这样描述只适用于童年的第一个阶段结束之前,大约到五岁为止。大致就在此时会发生一个重要的变化。外部世界的某一部分已作为对象被抛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被抛弃了,反而通过自居作用被纳入“自我”

 

    之中,成了内心世界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这一新的精神媒介从此便承担起在此之前一直是由外部世界中的人(被抛弃的对象)所履行的功能:对自我进行观察、判

 

    -- 344

 

    043弗洛伊德文集

 

    断,向它下达命令,并用惩罚进行威胁,正如它所取代了的父母一样。我们把这个精神媒介称作“超我”

 

    ,并由于其法官般的明断功能而把它看作我们的良心(conscience)。

 

    值得注意的是,“超我”

 

    常常显示出一种现实中的父母从来没有提供过榜样的严厉态度,而且还要求“自我”不仅对其行为,而且同样对其思想以及尚未付诸实施的意图作出解释,而对于这一切“超我”似乎都是了解的。这就使我们想起,俄狄浦斯传说中的主人公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有罪,甘受自我惩罚,尽管从我们以及从他自己的角度来判断,神喻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应该已经为他开脱了罪责。事实上,这个“超我”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继承者,只有在这种情结消除之后才能形成。

 

    由于这个原因,它的过分严厉并不仿效现实中的榜样,而是和用来抵御俄狄浦斯情结的诱惑的力量保持一致,某些哲学家和信仰者断言,人的道德观念不是通过教育灌输的,也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的,而是从一种更高度的源泉注入人们心灵的,在这种观点的深处无疑隐含着对上述事物状态的推测。

 

    只要“自我”和“超我”合作得十分和谐,它们的表现形式就不容易区别;但是,它们之间的紧张、疏远的关系使得它们清晰可辨。良心的责备引起的折磨同孩子对于失去爱的畏惧恰恰相符——这种畏惧已被道德媒介所取代。另一方面,如果“自我”成功地抵御了去做某件会使“超我”反感的事的诱惑,它就会感到自己的自尊心提高了,自豪感加强了,仿佛获得了什么珍贵的东西。就这样,“超我”虽然已经成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却继续为“自我”扮演外部世界的

 

    -- 34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纲要143

 

    角色。在以后的一生中,“超我”就代表着一个人童年时代的影响,父母给予的关心和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父母的依赖的影响——由于人类共同的家庭生活,这个童年时代在人的一生中被大大地延长了。在这整个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并不仅仅是这些父母的个人气质,而且也包括一切对他们本身发生决定性影响的东西:他们生活的那个社会阶层的趣味和标准,他们出身的那个种族的先天气质和传统。那些喜欢概括和辩明区别的人可能会说,个人脱离父母之后就被投入外部世界,所以外部世界代表现在的力量;他的具有遗传趋向的“本我”代表有机体的过去,后来才加入它们的“超我”则主要代表文化的过去,这种文化的过去似乎会在一个儿童早期生活的几年中作为后天经验而重复。这样的概括不太可能是普遍正确的。文化成果的某一部分无疑在“本我”中留下了沉淀性影响;很多由“超我”奉献的东西会在“本我”中唤起回响;儿童的不少新的经验会得到加强,因为它们是某些原始的种系发育经验的重复。

 

    “把你的祖先遗传给你的东西都接收下来,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因此,“超我”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占据了一个中间地位;它把现在的和过去的影响集于一身。在“超我”的构成中,我们似乎能见到一个表明现在是怎样变成过去的例子……

 

    ①歌德:《浮士德》第一场,第一部分。——弗洛伊德曾在《图腾和禁忌》(1912—1913年)中引用过这句话(标准版第13卷,第158页)。

 

    -- 346

 

    精神分析五讲

 

    姚锦清 译

 

    一九○九年九月弗洛伊德在马萨诸塞州沃斯特的克拉克大学建校二十周年校庆期间所作的讲演

 

    -- 347

 

    ——谨以诚挚的谢意将此书题赠给克拉克大学校长心理学和教育学救授哲学博士和法学博士格。斯坦利。霍尔

 

    -- 348

 

    第一讲

 

    女士们、先生们:我是怀着新奇而又迷惑的心情来到这个新世界,在这样一些对我充满期望的好学的听众面前讲演的。毫无疑问,我之所以能享有如此荣誉,仅仅是因为我的名字与精神分析学有所联系;因此,我打算对你们讲的也就是有关精神分析的问题。下面我将尽可能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一新的诊疗方法的起源和发展经过。

 

    如果说使精神分析学诞生于世是一大功绩的话,那么这项功绩并不属于我①。

 

    精神分析学的初创没有我的份。

 

    记得我还是一个学生,正于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就有一位维也纳

 

    ①(这条脚注是1923年补加的)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也请参见我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一文中的有关说明——我在该文中表示自己应对精神分析学承担全部责任。

 

    -- 34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543

 

    的医生,也就是约瑟夫。布洛伊尔医生①最早(180—182年)对一位患有癔病的姑娘使用了这一方法。现在就让我们直接来看一看这个病例的情况及其治疗的前后经过——有关这方面的详细材料你们可以在后来我本人与布洛伊尔合作出版的《癔病研究》②(1895年)一书中找到。

 

    不过,在讲入正题之前我想先说一句开场白。我已听说我的听众中大多数都不是医学界人士,这一点并没有使我感到不满意。你们或许会担心,以为要听懂我所讲的内容必须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这种担心是大可不必的。诚然,在我们的探索征途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将和医生们同道而行,但是我们很快就会同他们分手,而要同布洛伊尔医生一起沿着一条十分独特的道路去进行探索。

 

    布洛伊尔医生的病人是一位二十一岁的姑娘,颇有知识,也颇有才华。她的病持续了两年多,在那期间,她出现了一系列显然不可忽视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紊乱症状。她的身体右侧的两肢患有僵硬性麻痹,感觉丧失,而且左侧的两肢也时不时受到同样病症的侵袭。她的眼睛运动失调,视力受到各种阻碍,头无法自由摆动。

 

    她还患有严重的神经性咳嗽。

 

    她厌恶进食,有一次竟一连几星期喝不进水,尽管渴得难以忍受。她的语言能力也大大下降,甚至达到不会说、也听不懂

 

    ①布洛伊尔医生(Dr。

 

    JoselBreuer)

 

    ,1842年出生,帝国科学院名誉院士,以呼吸周期及平衡感的生理现象等方面的研究著称。

 

    ②这本书中我所撰写的某些部分已由纽约的A。

 

    A。布里尔博士译成英文发表,题为《癔病论文选》(纽约,1909年)。

 

    -- 350

 

    643弗洛伊德文集

 

    自己的母语的地步。最后,她陷入了失神、迷乱、谵妄,乃至整个个性发生变化的状态。下面我们应该马上把注意力放到这些复杂的症状上。

 

    尽管你们不是医生,但是听了我刚才列举的这么多症状之后,你们想必会认为自己有把握作出这样的推断:我们所面临的肯定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很可能危及大脑。看来没有多大治愈的希望,甚至有可能导致这位病人早早死去。

 

    然而,你们或许会听到医生们提出这样的见解:在治疗相当多症状同样严重的病例时,我们完全有理由采取各种迥然不同的、远远更为乐观的态度。对于这种见解,你们不应置若罔闻。如果有一位年轻的女病人表现出这样一种状况:她的主要内脏器官(心脏、肾脏等等)经医疗器械检查均属正常,但她却时常出现剧烈的情感紊乱现象——而且,如果她的各种不同的症状在某些细微的方面与通常意料中的有所区别的话——那么,医生一般都不大会过于重视这病例,而是从古希腊时代起就被称作“hysteria”

 

    ①的那种不可思议的病症。

 

    这种病症具有产生一系列严重疾病的幻觉性图像的能力。

 

    他们认为,这种病不至于危及生命,而且恢复健康——甚至是百分之百的恢复——是完全可能的。要把这样一种癔病同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区别开来并不总是十分容易的。然而,我们没有必要知道这样的鉴别诊断是如何作出的;我们只要相信布洛伊尔的病人的病例恰恰就是任何一位合格的医生都不会诊断出是癔病的那种疾病就足够了。这里,我们还可以从这位病人的病

 

    ①即“癔病”。——译者注

 

    -- 35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743

 

    情报告中援引这样一个更深一层的事实:她的病是在她护理病重将死的父亲——她热爱自己的父亲——期间发作的,而且,由于自己的病症,她被迫停止护理父亲。

 

    直到现在为止,我们与医生们同道而行还是颇有裨益的,但是分手的时刻已经到来。因为你们不应该设想,由于把某种疾病诊断为癔病,而不诊断为严重的大脑器质性疾病,就能使病人接受医疗援助的前景得到本质性的改善。在大多数病例中,医疗技术对于严重的大脑疾病是无能为力的;同样,一个医生对于癔病性失调也是无计可施的。他不得不听凭仁慈的造物主来决定乐观的后果将在何时以及如何获得①。

 

    由此可见,是否把某种疾病诊断为癔病对于病人说来是无关紧要的,可是对于医生说来却恰恰相反。医生对癔病患者的态度同对器质性疾病患者的态度显然是大为不同的。他对前者不像对后者那样怀有同情心——因为事实上癔病患者的病状要轻微得多,但它又似乎要求被看作是同等严重的病。

 

    而且,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一个更深一层的因素在起作用。通过研究,医生已经了解了许多对外行说来仍是不解之谜的情况,他已经能对某种疾病的起因以及这种疾病所引起的种种变化——例如一个患有中风或恶性肿瘤的病人的大脑变化——形成一定的想法,而既然他正是必定在某种程度上是切中要害的。然而,当他面对癔病现象的具体表现时,他的所

 

    ①现在我已意识到这种说法不再妥当,不过在我的讲演中,我是把我自己以及我的听众放到180年以前的时期来考虑的。

 

    假如现在情况有了变化,那也在很大程度上是我正在简述其发展情况的这些活动的结果。

 

    -- 352

 

    843弗洛伊德文集

 

    有知识——他在解剖学、生理学以及病理学等方面所接受的训练——却把他抛置一边,不再帮他忙了。

 

    他无法理解癔病,在这种疾病面前他自己也成了门外汉。这对于任何一个通常十分重视自己的知识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于是就出现了癔病患者得不到医生同情的现象。他把这些患者看成是侵犯他的科学的法律的人——就像正统教派的信徒眼里的异教徒一样。他会认为这些病人什么恶劣的行为都做得出来,会指责他们夸大事实,故意欺骗,故意装病,等等。

 

    于是他就不再理解他们,以此给予惩罚。

 

    可是,布洛伊尔医生对他的病人的态度却不该受到这样的责备。他不仅对她表示同情,还对她发生兴趣,尽管起先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看来有可能是这位患者自己出众的智力和优良的个性减轻了医生治疗中的困难,这些他在病例记录中说得很清楚。此外,由于他的热心观察,他也很快就找到了为病人提供初步帮助的办法。

 

    他观察到,当病人处于“失神”

 

    (伴有神智混乱的个性变化)状态时,她总是习惯于自言自语地嘟哝几句,这些话仿佛是产生于她脑子里忽然闪现的某个思绪。她的医生便把这些话记录下来,然后使她进入催眠状态,再把那些话重复说给她听,以便使她把这些话当作起点。病人果然照办了,她就这样在医生面前把她隐入“失神”状态后始终占据她大脑的那些精神创造物重现出来,而我们就是从她吐露的那些支离破碎的话中了解到这创造物的存在。这些精神创造物都是深沉而忧郁的幻想——我们不妨称之为“白日梦”

 

    ,有时明显地带有诗一般的美,起点通常是一个姑娘坐在父亲病榻边的

 

    -- 35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943

 

    姿势。当她说出了一些这样的幻想之后,她就仿佛获得了自由,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精神生活。她的状况的好转通常会持续几个小时,而到了第二天又会再次隐入“失神”

 

    状态;这一次的病状也能以同样的方式消除——也就是让她把刚刚构成的新的幻想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现象使我们不可避免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她在“失神”阶段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的变化是这些充满情感的幻想所产生的刺激造成的结果。说来奇怪,每到这种时候,病人就只会说英语,也只能听懂英语。后来,病人自己把这种新颖的治疗方法命名为“谈疗法”

 

    (talkingcure)

 

    ,并常常开玩笑地把他说成“扫烟囱”

 

    (chimAney-sweping)。

 

    没多久,医生仿佛无意地发现,这种像打扫烟囱一样把心灵打扫干净的方法所能产生的成效并不仅仅是暂时减轻病人时常反复的精神迷乱。实际上,如果能让她在催眠状态中回忆起这些症状最早出现的场合和与此相关的经历,就完全有可能彻底消除这些令人痛苦的病症。

 

    事情发生在一个夏天,有几天天气热极了,病人口渴得受不了,因为她不知为什么忽然发现自己喝不进水去。有好几次她端起一杯水,心里多么想喝,可是杯子一碰到嘴唇她就像患有恐水症的人似的立刻又把杯子推开了。每逢这种时间,她显然总有几秒钟的时候是处于“失神”状态的。为了减轻那折磨人的干渴,她只能以水果为生,如西瓜等等。这种状况持续了六个星期左右,然后有一天,她在催眠状态中忽然嘟嘟哝哝地谈起了她的英国“女友”

 

    ,说她不喜欢这个

 

    -- 354

 

    053弗洛伊德文集

 

    人,接着便露出满脸厌恶的神情,一五一十地讲起了有一次她走进这位女人的屋子发现她养的小狗——那可怕的畜牲!——在玻璃杯里喝水的情景。

 

    出于礼貌,这位病人当时什么也没有说。此刻,她把当时抑制住的愤怒强烈地发泄了出来,然后就要水喝,并毫不费力地喝了很多水,等她从催眠状态中清醒过来时,那只杯子还贴在她的嘴唇上。从这时起,她的病就彻底消除了,再也没有复发①。

 

    请诸位允许我在这件事上多说几句。在那之前,还从来没有人用这样的方法消除过癔病的症状,也从来没有人对这种症状的起因有过如此深邃的洞察。只要能证实病人的其它症状——也许是大多数症状——也是这样产生,也能用这种方法消除,那么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布洛伊尔全力以赴想要证实这一点,因此他对这位病人的其它更为严重的病症的致病原因进一步作了系统的考察。事实果然如此。几乎所有的症状都是这样产生的,也就是作为某种情感经历的残余物——或可以称作“沉淀物”——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后来把这种情感经历称为“精神创伤”

 

    ,并通过所有症状和导致症状的创伤场景之间的关系来解释这种症状和导致症状的特定性质。用一个专门的术语来说,这种症状是由那些创伤场景所“决定”的,其实症状就是对这些场景的记忆的残余,因此,再也没有必要把它们说成是神经病的变幻无常、神秘

 

    ①《癔病研究》第84页。

 

    -- 35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153

 

    莫测的产物了。然而,有一个意料不到的问题不能忽视:使症状残留下来的并不总是单独的一个创伤经历;恰恰相反,这种结果往往是由于几个创伤经历的汇集而导致的,而且常常是由于大量相似的创伤的重复而导致的。因此,我们就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按照相反的时间顺序,亦即从现在到过去的顺序,重现出整个致病记忆的过程;要想跳过较后出现的创伤,以便更快地追溯出最早的、也常常是最有致病力的创伤记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前面我已经给你们讲了一个由于讨厌狗从玻璃杯里喝水而产生的对水的恐惧引起癔病症状的例子,现在想必你们会要求我再提一些这方面的例子。不过,如果我想遵守我自己的计划的话,我就应该约束自己尽量少举例子。譬如说,关于这位病人的视功能失调的问题,布洛伊尔这样描绘过他和病人一起回忆过去经历的情况,有一次——她两眼含着泪水坐在父亲的床边,父亲忽然问她几点钟了,可是她看不清楚,于是就把手表挪到眼前,费了好大劲儿还是看不清。那表面儿一下变得又大又模糊。同时,她又竭力忍住眼泪,以便不让病中的父亲看见①。

 

    而且,她的一切病态的感觉都来自她在看护疾病缠身的父亲那段时间。

 

    有一次她在半夜惊醒过来,病人在发高烧,她

 

    ①《癔病研究》第39—40页。

 

    -- 356

 

    253弗洛伊德文集

 

    焦急得不得了。当时她正急切盼望着一位约定要来给她父亲做手术的维也纳大夫快快到达。她母亲刚出门不一会儿,安娜坐在床边,右手臂搁在椅子背上。她虽然醒着,却恍恍惚惚做起梦来,忽然看见一条黑色的蛇从墙边向她父亲爬去。要去咬他(很可能她家后面的田里确实有蛇,而且曾经使这位姑娘受过惊吓,因此它们为她的幻觉提供了素材)。

 

    她想把蛇赶跑,可是忽然感到自己好像浑身麻痹了似的。她那搁在椅子背上的右手臂毫无感觉,像瘫了似的动弹不了。当她看自己的手时,那些手指都变成了一条条长着死人脑袋(指甲)的小蛇(看来很可能是她想用那只麻痹的右手去赶走蛇。结果手的麻痹就和蛇的幻觉联系起来了)。

 

    等蛇消失之后,她惊魂未定地想要祷告,却又在语言上遇到了麻烦——她找不到自己能说的语言了,直到最后她忽然想到几句英语的童谣,于是她发现自己只能用这门语言思考和祷告了①。

 

    当这位病人在催眠状态中回忆起这番情景时,自从他开始生病以来一直折磨着她的右手臂的僵化性麻痹一下子消失了,整个治疗过程就此告终。

 

    几年以后,当我开始对我自己的病人运用布洛伊尔的诊治方法时,我的实际经验同他的完全吻合。一位四十岁的太

 

    ①《癔病研究》第38—39页。

 

    -- 35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353

 

    太患有抽搐症,主要症状是每当她激动的时候(有时根本没有明显的原因)

 

    ,嘴里总会发出一种奇特的“噼噼啦啦”的声音。

 

    这个病症起源于患者的两次经历,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每次都是在她打定主意不发出任何声音的时候发生的,可事实上两次都有一种相反的意志力驱使她打破沉默,结果就发生上面提到的那种声音。这两次经历的第一次是她的一个孩子病了,当她费了好大劲儿总算哄那孩子睡着之后,她便暗暗对自己说,一定得保持绝对安静,别把孩子惊醒。另一次是她和她的两个孩子在一个雷雨天乘马车出门,路上马惊了,她心惊胆战地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生怕加重马的惊慌①。

 

    《癔病研究》一书中记载了几个这样的例子,我在这里给你们讲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女士们,先生们,如果允许我笼统地概括一下的话——其实在这样一番简略的描述中这是不可避免的——我想把我们到目前为止所学到的内容归纳如下:我们的癔病患者遭受的是记忆的折磨。他们的症状是特定的(创伤性的)经历的残余和记忆象征。假如我们把这种象征现象同其它领域的其它记忆象征作一番比较,我们也许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在某些大城市里使公众深怀敬意的那些纪念碑和纪念馆也是记忆的象征。如果你们到伦敦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的话,你们会在一个大火车站的前面见到一根雕刻精美的哥特式大圆柱

 

    ①《癔病研究》第54、58页。

 

    -- 358

 

    453弗洛伊德文集

 

    ——查灵克罗斯(CharingCros)

 

    ①。十三世纪英国金雀花王朝的一位国王曾下令把他心爱的王后埃莉诺的遗体运到威斯敏斯特去,并在王后的灵柩停留的每一站都立上一个哥特式十字架。查灵克罗斯是所有纪念送葬仪式的纪念碑中最后一座②。在同一个城市的另一处,也就是离伦敦桥不远的地方,你们会见到一根高耸入云、更为现代的大圆柱,它简单地被叫作“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一六六六年的该地段发生并烧毁了大半个城市的“伦敦大火”而设计的。因此可以说,这些纪念碑在充当记忆象征这层意义上同癔病的症状是相似的,到这一步为止,这番比较是能成立的。

 

    但是,如果今天有一位伦敦人一走到埃莉诺王后的葬礼纪念碑前就停下来深深地哀悼一番,而不是依照现代工作条件的要求而匆匆奔忙于自己的日常事务,或者也不是陶醉于他自己心上的年轻美貌的“王后”给他带来的欢乐之中,我们会作何感想呢?或者说,如果今天也有一位伦敦人站在那座纪念当年把他热爱的都市化为灰烬的那场大火的纪念碑前掉下了眼泪——尽管这都市早已重新建设得远远比那时更辉煌夺目,我们又会作何感想呢?然而,事实上每一个癔病患者或神经症患者的行为表现恰恰就同这两个不现实的伦敦人的做法一样。他们不但会回忆起很久很久以前的痛苦经历,而且在感

 

    ①又是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市一地名,那儿通常被视为首都的中心。原文Charing的含义不详。

 

    cross系“十字架”之意。——译者注②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是那种纪念碑的一个现代的仿造品。承蒙欧内斯特。琼斯博士告诉我,据认为该地名中的“charing”一词源于“chererine”

 

    ,法语意为“心爱的王后”。

 

    -- 35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553

 

    情上仍旧对它们依依不舍;他们无法摆脱过去的往事,而正是为了这些往事,他们竟忽视了眼前的真实的生活。这种在精神生活中对于致病性的创伤的“固恋”便是神经症最有意义、最具有实际重要性的特征之一。

 

    此刻,在座的各位很可能会根据布洛伊尔的病人的病史而提出异议,我十分乐意听取这种意见,因为它们是完全正当的。一点不错,她的所有创伤都产生于她在护理生病父亲期间,而且她的一切症状也只能被看作她父亲的病和死引起的记忆符号。由此可见,这些症状同哀悼守灵这样的表现是一致的,而且,在一个人死去这么短的时间里摆脱不掉对这位死者的记忆,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病态的,相反,这倒是一种正常的情感活动。我同意你们的看法,就布洛伊尔的病人的病例而言,她那种“固恋”于创伤的现象是毫不足怪的。但是在其它一些病例中——例如我自己诊治的那个抽搐病例,其致病的决定因素分别可以追溯到十五年和十年以上——一种不正常的依恋于过去经历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而且,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断言,假如当初布洛伊尔的病人没有在遭受那些创伤的折磨并出现那些症状之后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接受宣泄治疗的话,她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这种不正常的特征。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仅仅只是讨论了一个病人的癔病症状与她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布洛伊尔的观察中还有两个进一步的因素使我们能够对患病过程和治愈过程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定的观念。

 

    首先,必须重视的是,布洛伊尔的病人几乎在每一个病

 

    -- 360

 

    653弗洛伊德文集

 

    态的场合都被迫抑制一种强烈的情感,而不是让这种情感以合适的情感符号——语言或行动——发泄出来。在关于她的女伴儿的狗从玻璃杯里喝水的那段情景中,她为了不伤害那位女人的感情而抑制了她内心非常强烈的厌恶,一点都不流露出来。当她坐在父亲的病榻边看护他时,她始终留意着不让病中的父亲看出她的焦虑和痛苦的神情。后来她在医生面前重演这些情景时,在那之前她一直抑制着的情感格外猛烈地迸发出来,已经贮存了很久似的。事实上,由某一个这样的创伤性场景遗留下来的症状,总会随着逐渐接近其决定性起因而渐渐达到最强烈的程度,而当病人把这个起因完全表达出来时,她的症状也就消失了。另一方面,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只要病人出于某种原因在没有触发情感的情况下回忆起了某个场景,那么这番当着医生的面的回忆就不会产生任何结果。这些情感的情况就是这样,因此也许可以把它们看作可以取代的量(能量)

 

    ,无论对于发病还是对于治愈都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不得不这样假设,疾病的发作是因为这些在病态场合产生的情感的正常出口被堵住了,疾病的本质就在于这些“被窒息的”情感继而被投入了不正常的用途。它们一部分存留下来成了患者精神生活的永久负担,以及由于这种负担而产生的持续不断的精神刺激的源泉,另一部分则逐渐转变为异常的肉体性的神经分布和神经压抑,表现为该病例的生理性症状。我们为后一种现象创造了一个专用术语,叫做“癔病性转化”

 

    (hyserical

 

    conversion)。与此不同,我们的精神刺激中的某一部分是正常地沿着肉体性神经分布的道路前进的,所产生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表达

 

    -- 36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753

 

    感情“。

 

    “癔病性转化”夸大了某个倾注(充满)了感情的精神活动的这一部分发泄,代表了一种强烈得多的感情方式,这种方法已经进入了新的领域。如果一条河流的河床被分成了两条水道,而且其中一条水道的水流遇到了障碍无法向前流去,那么另一条水道立刻就会充满水而溢出来。正如你们所见到的,我们只要把情感活动放在前,很快就会获得一套关于癔病的纯粹心理学的理论了。

 

    布洛伊尔的第二个观察除了又一次迫使我们高度重视患者生活中一系列病态事件的特征以外,还迫使我们特别重视意识的各种状态。布洛伊尔的患者在处于正常的意识状态的同时,还时不时地表现出一系列精神异常现象,如“失神”

 

    状态,精神紊乱和个性变化等。在处于正常意识状态时,她对那些致病的场景及其与她的症状的联系一无所知,也已经将这些场景忘到脑后;或者说,至少已经切断了致病的环节。

 

    使她进入催眠状态之后,只要肯下功夫就有可能让她回忆起这些场景,而通过这项唤起记忆的工作便能消除症状。要不是在催眠术方面的实际经验和多种试验为我们指出了方法,要解释前面说的这个事实将是极其费劲的。对催眠现象的研究已经使我们对一种起初令人大惑不解的认识习以为常了,这种认识就是: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可能存在着几种精神组织体,它们能或多或少保持互相独立,也可能互相“一无所知”

 

    ,还可能互相交替地控制意识。

 

    这种情况有时也会自发地出现,这时就被称作“双重意识”

 

    (double

 

    conscience)的例子。

 

    如果在发生这样一种人格分裂的时候,意识有规律地保持只依附于这两种状态的一种,我们就称之为有意识的精神状态,而

 

    -- 362

 

    853弗洛伊德文集

 

    把另一种脱离这种状态的意识称作无意识的精神状态。在一种我们所熟悉的所谓“后催眠暗示”的状态中,一个在催眠条件下发出的指令后来在正常状态中也会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现象为了解无意识状态所能施加于意识状态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子;而且还为我们阐明癔病现象的缘由提供了一个可以依据的结构样式。

 

    布洛伊尔提出了一个假设:癔病症状是在他称之为“催眠”

 

    (hypnoid)

 

    的那种条件下产生的。

 

    根据他的见解,在hypnoid状态中产生的精神刺激很容易具有致病力,因为这种状态不为刺激过程提供正常的产物——症状。症状就像异质体一样钻入正常状态,继而对那种致病的hypnoid状态也就一无所知了。

 

    哪儿出现了症状,那哪儿就也有记忆缺失,填补这一缺失就意味着除去症状产生的这些条件。

 

    我所讲的最后一部分恐怕会使你们觉得不是特别清楚。

 

    但是你们应该记住,我们正在考虑的是一些新鲜而又困难的问题,或许可以说,要把这些问题讲得更清楚是不可能的——这说明我们要真正了解这一课题还须走漫长的道路。

 

    而且,布洛伊尔关于“hypnoid状态”的理论在现在看来是没有必要、甚至有害无益的,因此今天的精神分析学已将它摈弃。以后你们对后来的布洛伊尔竖起来的这道hypnoid状态的屏幕后面发现的影响和活动至少会略有了解。你们还会正确地形成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布洛伊尔的研究的成功之处只在于提供了一套关于他所观察的现象的很不完整的理论和不能令人满意的解释。

 

    然而,完整的理论决不是现成地从天上掉下来的,而且,假如有一个人在刚刚开始观察研究对象时就提出一套

 

    -- 36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953

 

    无懈可击的完整的理论,你们就会有更充分的理由提出怀疑了。这样的理论只能是这个人主观臆想的产物,而不可能是对事实所作的毫无偏见的考察的结果。

 

    -- 364

 

    第二讲

 

    女士们、先生们:大约在布洛伊尔对他所诊治的病人施用“谈疗法”的同时,巴黎萨尔拜特利尔医院的杰出人物夏科也已开始研究癔病患者,他的研究后来导致了对这种病的新的认识。当时他的发现在维也纳是根本不可能为人所知的。不过,大约十年之后我和布洛伊尔合作发表我们谈论癔病现象的心理机制的《初步交流》(1898年)时,我们已经完全被夏科的研究迷住了。我们把我们的病人的病原性经历看作精神创伤,并把它们同对癔病性麻痹症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夏科最早论证的——肉体创伤等同起来;而布洛伊尔关于hypnoid状态的设想本身只不过是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夏科曾在催眠条件下人为地重演过这种癔病性麻痹症。

 

    我在一八八五至一八八六年期间当过这位观察敏锐的伟大的法国科学家的学生。他本人并不倾向于采用心理学的观点。最早尝试对癔病中所呈现的奇异的精神活动进行更深入研究的是他的学生彼埃尔。雅内,而我们和布洛伊尔把心理

 

    -- 36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163

 

    的分裂和人格的分离当作我们的主要立足点就是从雅内那儿学来的,你们会发现雅内提出的关于癔病的理论十分重视当时在法国盛行的关于遗传和退化所起的作用的观点。根据他的理论,癔病是神经系统发生退化的一种形式,表现为心理综合能力的先天虚弱。他认为,癔病患者生来缺乏把复杂多样的精神活动综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能力,因此才出现了精神分裂的趋向。

 

    请允许我在这里打一个平常但是明了的比方,雅内的癔病患者使人联想到这样一位体力虚弱的妇女,她出门买东西,大包小包买了一大堆,但是她用两只胳膊和十个手指却拿不下这所有的东西,于是有一样东西掉落了,当她弯下腰去把它捡起来的时候,另一样东西又掉落在刚才那个地方,如此反复。这说明癔病患者的精神能力虚弱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我们在发现这种能力不足现象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能力部分增加的例子——仿佛是一种补偿。当布洛伊尔的病人忘记了她的母语以及其它所有的语言,而只记住英语的时候,她的英语能力竟增加到这样的高度:要是递给她一本德语书,她能一口气直接念出英语译文,既正确又流利。

 

    后来,当我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布洛伊尔开拓的研究工作继续下去的时候,我很快就对癔病性分裂的根源形成了不同的看法(意识分化)。

 

    由于我不像雅内那样是从实验室的实验着手研究,而是从心里怀有的治疗目的着手的,因此这样一种偏离——这对于随之出现的一切都具有决定性意义——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我是受实际需求的驱使才向前探索的。布洛伊尔

 

    -- 366

 

    263弗洛伊德文集

 

    所采用的那种“宣泄疗法”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使患者完全进入催眠状态,因为患者只有在催眠状态中才能了解他在正常状态中遗忘了的那些病原性关系。可是我很快就开始讨厌催眠术这个变幻无常、简直可以说是神秘莫测的同盟军了。当我发现自己费尽心机也只能使我的很小一部分患者进入催眠状态时,我便决心放弃催眠术,设法使“宣泄疗法”摆脱依赖于它的境地。既然当时我已经能随意改变我的大多数患者的精神状态,我便着手研究起他们的正常精神状态了。

 

    我必须承认,起先这项工作似乎是既无意义又无希望。

 

    我面临的任务是要从患者那儿了解到某些我一无所知、甚至连患者自己也一无所知的情况。一个人怎么能对这样的事抱有希望呢?然而,有一件事帮了我的大忙——我幸运地回忆起了我在南锡拜访伯恩海姆时(189年)亲眼见到的一项极其出色、极有教益的实验。伯恩海姆让我们看到,那些被他的催眠术诱入梦游似的状态中有些什么经历时,他们起先总是坚持说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但是他只要毫不让步,坚持追问,并明确告诉他们说他坚信他们是肯定知道的,那些被遗忘的记忆便总是会重现。

 

    于是,我也以同样的方法对待我的患者。当我追问到他们坚持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我就明确告诉他们说他们肯定是知道的,只要说出来就行。我甚至大胆地直称,只要我的手一按到他们的额头上,正确的记忆就会进入他们的头脑。就这样,我没有采用催眠术便成功地从患者那儿得到了确定他们已遗忘的致病性场景和从这些场景潜留下来的症状之间的联系所必需的一切证据。但是这是一种十分费力的

 

    -- 36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363

 

    方法,长此以往会使人筋疲力尽,因此不适合充当永久性的技术。

 

17

 

    然而,在我继续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为我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之前,我一直没有放弃它。我发现了能证实这样一个事实的证据:那些遗忘的记忆并没有真正丧失。它们仍然属于患者,并且随时可能在患者联想某些未遗忘的事情时重现。但是,确实有一种力量阻碍着它们进入患者的意识,迫使它们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力量的存在是可以确凿地断定的,因为当你试图对抗某种力量,把无意识的记忆引入患者的意识之中时,你就会感觉到有这样一股力量在同你的努力抗衡。这种造成病态的力量以患者的抵抗形式表现出来。

 

    正是这个关于抵抗的观念奠定了我对癔病的心理活动进程的论说的基础。事实证明,要取得治愈的效果就必须消除这种抵抗。现在,首先从治疗的机制着手,也就有可能对这种疾病的起因形成相当明确的见解。想必是现在正以抵抗的形式阻制已被遗忘的记忆材料进入意识的那些力量,当初导致了遗忘现象,把那些病原性的经历推出了意识。我把这一假设的过程命名为“压抑”

 

    ,我认为它的存在已经由抵抗的存在这一难以否认的事实所证实。

 

    于是,接下去我们便能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诸如:这些力量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从中看到癔病的病原机制的压抑究竟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等等。只要对我们已经通过宣泄疗法了解到的病原性情景进行一番比较研究,这样的问题就

 

    -- 368

 

    463弗洛伊德文集

 

    不难回答了。所有这些致病的经历都跟一种特定的愿望冲动的出现有关,这种愿望冲动同患者的其它愿望形成鲜明的对照,并被证明是同他的人格中的伦理标准和审美标准格格不入。它们发生过短暂的冲突,这场内心斗争的结果是,把这个不可调和的愿望“运载”到意识中的念头成了压抑的受害者,连同与它相关的所有记忆一起推出了意识的大门,从此就被遗忘了。由此可见,压抑的动机是这一特定的愿望同患者的“自我”

 

    (ego)之间的互不相容;压抑的动力是患者的伦理标准和其它标准。强行接受这种格格不入的愿望冲动,或者延长这种冲突,就会产生程度更高的不愉快;这样的不愉快通过压抑得以避免。因此,我们可以把压抑看作是起到保护精神人格作用的手段之一。

 

    我不打算在这里举一连串的例子,只想讲一个我本人诊治的病例,因为单凭这一个病例,就足以使我们看清压抑的决定因素以及压抑的优点。由于眼下的特殊情况,我不得不再次缩减这个病例的历史,并略去一些重要的基础材料。患者是一位姑娘①,她在分担了护理的责任之后,失去了她敬爱的父亲——同布洛伊尔的病人情况类似。此后不久她的姐姐结了婚,她的新姐夫在她心理勾起了一种奇特的同情心,不过这种情感很容易在家庭和睦的幌子下掩盖起来。又过了没多久,她的姐姐突然得病去世,临终时这位患者和她母亲都不在场。有人把她们急急召来,但到家之前她们并没有得到

 

    ①这是伊丽莎白。冯。

 

    R小姐的病例,亦即《癔病研究》(第135页以下)

 

    中详细阐述的第五个病例。

 

    -- 36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563

 

    关于这桩惨事的明确消息。当这位姑娘匆匆赶到她死去的姐姐的床前时,有那么一瞬间,她的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念头,用文字表达出来大致是这样的:“现在他可自由了,可以娶我了。”

 

    我们可以确凿地断定,这个向她的意识暴露出连她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对她姐夫的深挚爱情的念头,立刻就被压抑了,原因在于她对于这个念头产生了反感。

 

    这位姑娘病了,表现出相当严重的癔病症状。在她接受我的治疗时,我发现她已完全忘记了在她姐姐床前发生的那幕情景,以及当时在她心中出现的那个可惜的自私自利的冲动。在治疗过程中,她终于回忆起来了,并伴随着种种极其强烈的感情的表示重演了那致病的一瞬间发生的情景。治疗结果是,她又恢复了健康。

 

    也许我们可以从此时此刻我们所在的实际场合中借用一个不很贴切的比喻,来向你们提供一幅表现压抑及其与抵抗的必然联系的更生动的图画。让我们假设,在这个安静的讲演厅里,在这些如此令人专心致志、令我不胜感激的模范听众中间,却有那么一个人正在扰乱气氛,他时不时地发出粗俗无礼的笑声,不停地说话,还老用脚在地上蹭来蹭去,都使我无法继续讲演,就在这时,你们当中有三、四个身强力壮的人站了起来,经过一场短短的争斗,把这个扰乱秩序的人赶出了讲演厅。于是他被“压抑”了,我便能够继续讲演了。而且,为了防止这种扰乱秩序的事再次发生,为了防止那个被驱逐出去的人再次冲进讲演厅来,那几位用行动实现了我的意愿的先生便用他们的椅子堵住大门,这样,他们就在完成了“压抑”之后又建立起了“抵抗”。现在,如果你们

 

    -- 370

 

    63弗洛伊德文集

 

    把这场争斗的两方分别翻译成精神分析的术语“意识”和“无意识”

 

    ,你们的面前就会呈现出一幅表现压抑过程的较为清晰的图画。

 

    现在你们已经可以看出我们的观点和雅内的观点之间的区别。我们并不把精神分裂看作是由精神器官固有的缺乏综合能力的现象所造成;我们是从运动机能的角度、亦即根据相对的精神力量的冲突来对此作出解释,把它看作是两种精神组合互相发生能动的斗争所造成的后果。然而,我们的观点又引起了大量的新问题。可能导致精神冲突的情境当然是极其普遍的;“自我”

 

    努力躲避痛苦的记忆而并不产生精神分析结果的现象也是相当常见的。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假如这种冲突后来会导致分裂,那就必然还会出现进一步的决定因素。而且,我也很乐意在你们面前承认,关于“压抑”

 

    的设想并没有把我们领到一套心理学理论的终点,而是刚把我们领到这样一套理论的起点。然而,我们却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要获得完整的知识还必须等待更进一步的、更深入的研究成果。

 

    同时,试图运用“压抑”的观点来解释布洛伊尔的那个患者的病例也是不足取的。

 

    那个病例的历史不适合这一目的,因为与此相关的种种发现都是借助催眠术的作用而获得的。

 

    我们只有排除催眠术才能观察到“抵抗”和“压抑”

 

    ,才能恰当地看清真正病原性的事件的发展进程。催眠术掩盖了“抵抗”。使这堵墙后面的一切都无法窥见。

 

    我们从布洛伊尔的探索中得到的最有价值的教益,是涉及症状和病原性经历(即精神创伤)之间的关系的那一部分

 

    -- 37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763

 

    内容,现在我们不能忽略用“压抑说”的观点来考虑这些发现。一眼看去,要寻找一条从压抑通向症状形成的道路似乎的确是不可取的。我不想在此作复杂的理论阐述,倒愿意再借用一下我刚才用来解释压抑现象的那个比喻。你们不妨这样想一想,驱走那个捣乱分子并在门口设上岗哨,也许并不意味着那段故事就此结束了。可能那个被驱除的人现在感到愤愤不平,因此还会给我们继续找麻烦。诚然,他已不在我们中间,我们已经摆脱了他,摆脱了他那无礼的笑声和低声的谈话。然而从某些方面说来,这个“压抑”行为并未成功;因为此刻他在门外肆无忌惮地撒起泼来。他大喊大叫,用拳头砰砰地砸门,比刚才那种无礼行为更严重地干扰了我的讲演。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尊敬的校长斯坦利。霍尔博士肯出面充当调停者,起到息事宁人的作用,我们想必会感到庆幸。

 

    霍尔博士就得先去和门外那个不守规矩的人谈一谈,然后进来要求我们同意重新接纳那个人,他亲自担保那个人不会再胡闹了。鉴于霍尔博士的职权,我们便决定解除“压抑”

 

    ,这样我们就又得到了和平和安宁。

 

    这个比喻可谓较好地描绘了医生在用精神分析法治疗神经症的过程中应该承担的任务。

 

    说得更直截了当些,对癔病患者和其它类型的神经症患者的研究能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们针对那个和不可忍受的愿望紧密相联的念头所采取的“压抑”手段始终是个失败。固然,他们的确已把它赶出了意识,赶出了记忆,而且显然也使自己免除了大量的不愉快。但是被压抑的愿望冲动继续存在于无意识之中,它时刻都在窥测机会“卷土重

 

    -- 372

 

    863弗洛伊德文集

 

    来“

 

    ,一旦如此,就会成功地向意识输送一个经过伪装、已无法辨认的替身,去代替曾经被压抑的那个念头,而这个替身立刻就会同原指望已通过压抑免除了的那些不愉快的情绪难分难舍。这种压抑观念的替身就是症状,它能够抵制“自我”为了防御而发起的进一步攻击。因此,现在取代那种短暂冲突而出现的是一种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自行消亡的疾病。

 

    我们只要以症状中表现出来的畸形迹象为线索追踪下去,就能从中见到某种与原先压抑了的观念间接相似的残余内容。

 

    替代现象的产生经过可以在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法治疗的过程中追溯出来;为了取得治愈的效果,必须把症状顺着同样的道路往回引,使它再次变成那个压抑了的念头。如果被压抑了的念头又被重新带回到有意识的精神活动中——这是一个以克服大量抵抗为前提的过程——那么,患者曾竭力躲避的那种精神冲突就可以在医生的引导下取得一个比压抑行为所能提供的更好的结果。这样的理想办法有不少。它们可以使精神冲突和神经症产生令人满意的结局,而且在某些特定例子中可以结合施用。我们可以使患者的人格相信当初摒弃那个致病的愿望是错误的,而且有可能说服它全部或部分接受这个愿望;或者也可能把这个愿望本身引向一个更高的、因而是不会招致反感的目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愿望的“升华”)

 

    ;或者也可以把愿望的摒弃看作是正当的,而用借助于人类最高精神功能的谴责判断来取代那个自动的、因而也是无效的压抑机制——这样就实现了对这个愿望的意识控制。

 

    我没能以更清晰明了的方式向你们讲述如今被称作“精

 

    -- 37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963

 

    神分析“的治疗方法所涉及的这些基本问题,这是必须请你们原谅的。困难并不仅仅在于这是个崭新的课题。那个尽管遭到了压抑却仍能使我觉察它存在于无意识之中的不可调和的愿望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在可能导致压抑的失败并形成”替身“

 

    (即症状)

 

    之前必定存在于任何一个人的那些主观的、构造上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我都将在后面的讲演中再作补充说明。

 

    -- 374

 

    第三讲

 

    女士们、先生们:不说错话并不总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当一个人必须说得非常简明扼要的时候。因此,今天我不得不纠正我在上一次讲演中说的一句错话。

 

    当时我对你们说,放弃了催眠术之后,我仍然坚持要求我的病人把他们所想到的一切同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有关的念头都告诉我,并明确告诉他们说,他们其实知道每一件他们表面上已经遗忘的事,而且进入他们大脑①的那些念头中确凿无疑地会含有我们正在寻找的东西;然后我又对你们说,进入我的患者大脑的第一个念头果真产生了预期的结果,后来被发现就是那个被遗忘的记忆的延续。

 

    然而这并不是通常发生的情况,我只是为了做到简洁才把问题说得那么简单。实际上,只有开始几次是这样,我们所需

 

    ①此处原德文词是“Einfal”

 

    ,通常被译作“联想”

 

    (asociation)

 

    ;但后者其实是个容易产生疑问的词,因为整个争论的要点在于进入患者大脑的是否肯定是联想。

 

    因此,这里我们尽最大可能回避了这个词,甚至不惜采用这么长的解释。

 

    -- 37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173

 

    要的遗忘事件果然作为我单纯追问的结果出现了。这个方法继续使用下去时,患者头脑中的念头不断地涌现,它们都不能算作是我们所需的念头,因为它们并不合适,连患者自己也觉得不对而把它们摒弃了。在这种时候,坚持追问已不再起作用。于是我发现自己又一次后悔不该放弃催眠术了。

 

    在我如此不知所措的时候,我抱有一个偏见,这个偏见在几年后被我的朋友卡尔。荣格以及他在苏黎世的弟子们证明是具有科学合理性的。我不得不说,有时抱有偏见是极其有用的。我特别重视精神活动的决定因素的严格性;我发现我们不可能相信患者在注意力处于紧张状态时产生的一个念头会具有随意性,会同我们正在寻找的那个念头毫无关系。

 

    两个念头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个事实可以根据假设的心理状态得到满意的解释。在接受治疗的患者身上,总有两种力量在互相对抗:一方面,他的意识努力要把他无意识中遗忘的念头带入意识,另一方面,我们已经了解的那种“抵抗”却又千方百计要阻碍已被压抑的念头或者其衍生物进入意识。假如这种“抵抗”的力量极小或完全没有力量,被遗忘的念头就能毫不扭曲地进入意识。由此推导,设想阻碍我们正在寻找的念头进入意识的抵抗力越大,其扭曲程度也越严重,似乎也不无道理。因此,取代我们正在寻找的念头而进入患者大脑的念头也就像症状一样出现了:这是一种取代已被压抑的念头的、新的、人为造出来的、稍纵即逝的念头,而且就抵抗力造成的扭曲程度而言也和被压抑的那个念头不同。

 

    但是,由于它具有症状的性质,它还是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同我们正在寻找的那个念头有所相似。

 

    而且,只要抵抗力不是太大,我

 

    -- 376

 

    273弗洛伊德文集

 

    们便能够根据前者推测出后者,进入患者大脑的念头必定具有压抑内容的引喻的性质,就像用间接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内容一样。

 

    在正常的精神生活领域里,同我们刚才所设想的情形类似的场合能产生相似的结果,这样的例子我们并不陌生。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笑话。精神分析疗法涉及的问题迫使我不得不研究说笑话的技巧。我可以给你们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巧得很,这是一个英语的笑语。

 

    有这样一段真实的传闻①:有两位不是特别审慎的商人,一连做了几笔很担风险的生意之后,成功地发了大财,于是他们开始千方百计想挤入上流社会中去。有一个办法他们觉得颇有成功的希望,那就是请城里最有名望、收费最高的画家给他们画头像。这位画家的画是极有名的。画好的两幅珍贵的油画在一个大型晚会上第一次露面了,这两位晚会的主人亲自把当地最有影响的一位艺术鉴赏家和批评家领到并排挂着那两幅画像的墙前,希望听到他们对这两幅画的赞赏。

 

    这位鉴赏家左看右看,打量了好久,然后仿佛发现缺了什么似的摇了摇头,用手指点着两幅画之间空开的间隔轻声问道:“可是耶稣基督在哪儿呀?”我已看出你们各位都觉得这个笑话非常有趣。现在让我们来继续考察一番。很明显,这位鉴赏家真正想说的是:“两个是一对无赖,就像和耶稣基督一起

 

    ①参见《笑语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1905)第二章第二节,那里对这段趣闻有更详尽的讨论,而且附带说了这是一个美国笑话。

 

    -- 37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373

 

    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左一右的两个盗贼一样。“

 

    ①可是他没有这么说,相反,他却说了一句乍一听显得很不合适、毫不相干、似乎不伦不类的话,但稍稍一想,我们立刻就能明白这句话其实是他心里想要表达的耻笑的引喻,也是这种耻笑的一个绝妙的替换。我们不可能指望在笑话中发现我们认为进入患者大脑的念头所具有的一切特征,但是我们必须注重笑话和这种念头的动机的一致性。为什么这位鉴赏家没有把他想要说的话直截了当地对这两个无赖说出来呢?因为他心里有一种巧炒的“反动机”在抵制着他当着他们的面说出这些话的欲望。耻笑充当东道主招待你的人,而且还是家里养着许多拳头随时都能挥舞一阵的人,自然是要担些风险的,一不小心就会遇到我在上次讲演中用来解释“压抑”现象的那个人的命运。就因为这个原因,那位艺术批评家才没有直截了当地把他心里要说的话说出来,而是采用“辅之以省略的引喻”形式表达出来;而我们的患者不产生出我们正在寻找的那个被遗忘的念头,而是创造出一个或多或少的被扭曲了的替身,也是由于同样的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根据苏黎世学派(布洛伊勒、荣格等)的理论,把注入(充满)情感的一些各自独立的观念性因素的组合描述为“情绪”

 

    ,确是一个十分便利的方法。那样一来我们就会看到,假如我们从某个患者回忆起来的最后一

 

    ①源出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

 

    :耶稣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他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盗匪被同时钉上十字架。——译者注

 

    -- 378

 

    473弗洛伊德文集

 

    件事着手去寻找他的一个被压抑的情况,我们就完全有希望发现这个情结,只要这位患者把他的自由联想中的足够多的内容交由我们掌握。同样,我们也允许这位患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并坚信这样一个假设,不直接依赖于我们所寻找的那个情绪的东西是决不会进入患者头脑的。如果这样一个发现压抑内容的方法在你们看来是过于靠不住的话,那我至少能向你们保证,这是唯一能付诸实施的方法。

 

    当我们开始施用这个方法之后,我们又会受到另一种干扰。患者常常会吞吞吐吐,甚至完全停下来,声称他再也想不出什么可说的了,他的脑子里什么念头也没有出现。如果事情确是如此,如果患者说的完全正确,那么我们的疗法也就只好再次宣告无效。然而,进一步的观察告诉我们,这样的思绪停顿事实上是从来不会发生的。

 

    这种情况似乎发生,只是因为患者在伪装成对进入他大脑的念头的价值所作的各种批评性判断的抵抗的影响下,隐瞒或摆脱了他已经意识到的这个念头。我们可以防止这种情况产生,方法是事先警告患者不应有这种行为。要求他不去理睬这样的批评。我们告诉他说,他必须完全抛弃这种批评性选择,把进入他头脑的任何念头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即使他认为这种念头不正确或无关或无意义,尤其重要的是,即使他觉得听任自己考虑头脑中所闪现的念头很不像话。只要这条命令得到执行,我们便肯定能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材料,从而使我们走上找到被压抑的情结的道路。

 

    患者在抵抗而不是在医生的影响下轻蔑地加以摒弃的这种联想材料,对精神分析医生说来,可以说是起到了矿石的

 

    -- 37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573

 

    作用,只要借助于某些简单的阐述手段就能从中提炼出贵重金属。如果你急于要尽快地、临时性地了解一位患者的被压抑了的情绪,暂且不去探索其前后排列和相互联系,那么,你就可以采用当年荣格(1906年)及其弟子们发展起来的一种叫作“联想实验”

 

    (asociationexperim-ent)

 

    的检查方法,这种方法向精神分析医生提供的就是定性分析向化学家提供的那种知识。在治疗神经症患者的过程中。不用这种方法也无妨;但是对于情结的客观显示和精神变态的检查而言,它却是必不可缺的;苏黎世学派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研究患者在受制于精神分析主要规则时进入他们头脑的思绪并不是我们发现无意识的唯一技术方法。另有两种方法也能达到同样目的:解析患者的梦和探察患者的有缺陷的、不规则的行为。

 

    女士们,先生们,我不得不承认,我曾经犹豫过很长时间,总觉得与其如此简单化,泛泛而谈地向你们介绍整个分析领域的概貌,恐怕倒不如详尽深入地给你们讲一讲释梦的内容更有裨益。出于一个纯粹主观的、似乎处于次等地位的动机,我终于没有这样做。我似乎觉得,在一个致力于追求实际目标的国度中,以“释梦者”的身分出现,尤其是现在你们还不可能了解这门十分古老而又备受讥嘲的艺术所能具有的重要性,这样做简直是大丢面子的。事实上,释梦是了解无意识的捷径;它是精神分析学最坚实的基础。如果有人问我怎样才能成为精神分析学家,我就会这样回答:“去研究你自己的梦。”

 

    迄今为止,每一个精神分析的反对者以相当出

 

    -- 380

 

    673弗洛伊德文集

 

    色的辨别力不是对《释梦》一书的内容完全置之不理,就是想方设法以最肤浅的反对意见草草避过这些内容。假如你采取相反态度,能够接受解决梦中种种问题的方法,那么,精神分析学使你们的大脑面临的种种新鲜问题也就不会再给你们带来更多的困难了。

 

    你们应该记住,我们在夜里产生的梦境一方面具有与精神错乱的种种创造最紧密的外在相似性和内在亲缘性,另一方面又与我们清醒时完全健康的生活情景相一致。我可以毫不荒谬地断言:凡是以惊讶而不是以领会的态度看待这些“正常的”幻觉、妄想和性格变化的人,都只能像外行一样对病态的精神状态的反常结构一窍不通。你们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把几乎每一个精神病医生都算作这样的外行。

 

    现在我要邀请你们跟着我到梦域去作一次短短的游览。

 

    在我们清醒的时候,我总是习惯于轻视自己的梦,正如患者是轻视精神分析医生要求他们做的联想一样。我们也一样把梦摒弃了,通常是很快就忘记了,而且忘得一干二净。我们之所以轻视梦,是因为有些梦即使并不混乱,并非毫无意义,却仍具有奇异的特征,更是因为另一些梦显然荒谬怪诞,毫无意义。我们对梦的摒弃同梦中公开展现的某些无所禁忌的羞耻场面和不道德场面有关。众所周知,古代人并没有这种轻视梦的观念。同样,我们当今社会中较下层的人对梦的价值也是毫不怀疑的;同古人一样,他们也指望梦能够预示未来。我承认,我并不觉得有必要为了填补我们现在知识的空白而求助于任何神秘的假设;同样,我也从来没能发现在任何可以证实梦的预卜性质的根据。关于梦可以谈论的其它问

 

    -- 38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773

 

    题多得很——而且都是相当引人入胜的问题。

 

    首先,并非所有的梦都是同梦者格格不入、不可理解、混乱荒谬的。

 

    如果你们注意考察一下婴儿(从十八个月开始)

 

    的梦,你们会发现他们的梦极其简单,很容易解释。小孩总是梦见早一天在他心理激起但未得到满足的愿望实现了。你们根本不必运用任何阐释技术就能得出这个简单的答案,你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调查一下这个孩子早一天(所谓“梦幻日”

 

    dream—day)的经历。毋庸置疑,解开梦这个谜的最令人满意的答案是发现成人的梦也和小孩的梦一样——即也是他们在梦幻日所产生的愿望的实现。事实正是这样。我们只要对梦作出更细致的分析,在寻找这个答案的道路上存在着的困难就能一步一步地得到克服。

 

    最早出现的、也是最严厉的反对意见是,成人的梦的内容通常是不可理解的。因此决不可能是愿望的实现。我的回答如下:这样的梦已经受到了扭曲,构成其基础的精神活动过程,如果按原样用语言表达出来也许是不大一样的。你们必须分清外显的梦内容——即你们在早晨模糊地回忆起来并费力地(而且似乎是臆断地)想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内隐的梦思想——即我们必须设想存在于无意识的意念。

 

    梦的这种扭曲过程同你们在探索癔病症状的构成时已经了解的那种活动过程一样。它也表明,在梦的构成时已经了解的那种活动过程一样,也有那种精神力量的相互冲突在起作用。

 

    外显的梦内容就是无意识中内隐的梦思想的被扭曲了的替身,造成这种扭曲的是自我的防御力——抵抗力。在人们清醒的时候,这些抵抗力联合起来共同阻碍无意识中被压抑了

 

    -- 382

 

    873弗洛伊德文集

 

    的愿望进入意识;隐入轻度睡眠状态后,这些抵抗力虽然有所减弱,但至少有足够的力量迫使那些愿望戴上伪装的面具。

 

    于是,做梦人便同癔病患者不能理解其症状的起源和意义一样,也理解不了他做的梦的意思了。

 

    如果你们对梦进行一番分析——其分析方法同精神分析的方法是一样的——人们自然会相信确实存在着内隐的梦思想这样的东西,也会相信它们与外显的梦内容之间的关系确实像我刚才所描述的那样。你们可以完全不去考虑梦的各项内容之间的表面联系,只须根据精神分析的规则以自由联想的方式把进入你们大脑的同每一个独立的梦内容相联系的念头聚集起来。

 

    从这份材料中你们便可以得出内隐的梦思想,就像从患者涉及其症状和往事的联想中得出他的隐藏着的情结一样。这样得出的内隐的梦思想很快就会让你们看到,我们把成人的梦回溯到儿童的梦这种做法是多么理所当然,无可非议。

 

    这样一来,梦的外显内容已由梦的真实含义所取代,而这种真实含义始终是清晰明了,可以理解的,它的出发点在于早一天的经历,它本身其实就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的实现。

 

    因此,醒来时根据记忆所了解的外显的梦便只能被称作压抑了的愿望的伪装的实现。

 

    你们还可以通过一种综合的工作得以了解把无意识中内隐的梦思想变为外显的梦内容的那个过程。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梦的工作”

 

    (dream—work)。

 

    它值得我们在理论上给予最密切的关注,因为我们能够从中探究出在无意识中,或者更精确地说,在意识与无意识这样两个独立的精神之间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意料之外的精神活动,而这在其它方面是无法

 

    -- 38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973

 

    探究到的。在这些新发现的精神活动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压缩作用和移置作用。梦的工作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组合互相产生的作用的一种特殊情况——亦即精神分裂造成的后果的一种特殊表现,它似乎在本质上是同把压抑了的情结转变为症状(压抑不成功的表现)的那个变形过程完全一致的。

 

    从梦的分析(尤其令人信服的是从你们自己做的梦的分析)中,你们还会颇为惊讶地发现,幼年时期的印象和经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意想不到的重大作用。儿童长大成人后仍会在梦中追寻童年时期的生活,并竭力保存当时的一切特征和愿望冲动,甚至那些在后来的生活中已经失去作用的特征和愿望冲动。还会有许多发展、压抑、升华以及种种反应构成以不可抗的力量降临到你们身上,而一个具有完全不同的天赋的孩子就是通过这些变化而成为我们所说的普通人的,也就是承受如此历尽艰辛而获得的文明的重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深受其害的人。

 

    我还希望你们注意一点,即梦的分析已经向我们表明,无意识经常利用一种特殊的象征作用,尤其是用来代表性方面的各种情结。这种象征作用一方面是因人而异的,但另一方面却往往以一种典型形式出现,并似乎同我们推测构成我们的神话和童话之基础的那种象征作用不谋而合。借助于梦来对这种民间流传的心灵创造作出解释,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后,我必须提醒你们,有一种反对意见认为焦虑梦的出现同我们把梦视为愿望之实现的观点相矛盾。你们不要听任自己受这种异义的摆布。事实上,这种焦虑梦也和其它的梦一样,首先需要得到解析,然后我们才能对它们作出评价。

 

    -- 384

 

    083弗洛伊德文集

 

    何况笼统地说来,这种焦虑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地依赖于梦的内容。正确的想象还有待于对神经症的焦虑的决定因素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予以更大的重视。焦虑是自我试图摒弃已经被压抑但又重新获得力量的一种反应,所以,如果梦的构成形式是过于重视这些已被压抑的愿望的话,那么,这种焦虑在梦中出现的现象也就很容易解释清楚。

 

    正如你们所了解的,对于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涉及某些问题的知识,要通过别的途径获得这些知识困难颇大,因此就这一点而言,这项研究本身是很有价值的。不过,我们事实上是要通过这项研究去用精神分析法治疗神经症的课题。根据我已经谈过的那些内容,你们将不难理解释梦是如何使我们得以了解患者那些隐匿的、被压抑了的愿望以及由这些愿望培育成的情结的——如果患者的抵抗不给释梦造成太大的困难的话。

 

    现在我可以接下去讲第三组精神现象了,对于这种精神现象的研究已经成为精神分析的技术手段之一。

 

    我们要讨论的这种精神现象就是无论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都可能犯的一些通常不会引起重视的小小过失,例如,忘记一些可能熟悉或事实上是很熟悉的事(如一时想不起某人的姓名等)

 

    ;谈话中出现口误,这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是屡见不鲜的,类似的笔误或阅读错误,做事情笨手笨脚,丢失或打破东西等。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很常见的,一般说来,谁也不会去搜寻其中有什么心理决定因素。通常只是把它们看作是由心不在焉或一时疏忽或其它类似原因所造成的结果而不予以重视。除此之外,还有那些人们根本没有注意到就做出来的行为、动作,更不用说从心理角度予以重视了。例如,随

 

    -- 38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183

 

    手摆弄什么东西,哼哼曲子,触摸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触摸自己的衣服,等等①。事实上,这些“区区小事”同过失行为、症状性行为以及怪诞行为等都一样,并不像人们通常愿意默认的那么轻描淡写。它总是具有某种含义,而且这种含义通常能根据这些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轻而易举地、确凿无疑地得到阐释。结果,我们又一次发现这些表面上无关紧要的小事也同样表达了人们不得不隐匿于自己的意识之外的冲动或意图,或者也可以说,这些细小的行为实际上就来源于我们已经了解的充当症状的创造者和梦的构成者的那种被压抑的冲动愿望和情结。因此,它们也应当被当作症状来看待,如果把它们也好好研究一番,它们就有可能和梦一样使我们得到以揭开人的心灵中隐藏起来的那一部分。一个人最秘密的隐私往往都是借助于它们暴露出来的。如果它们即使在健康人、亦即无意识冲动的压抑总的说来相当成功的人身上也特别容易、特别频繁地出现,那么,这主要是由于它们本身的无足轻重和太不显眼。但是,正因为它们证明了即使在健康状态下也会发生压抑,形成替换,它们也就可以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

 

    你们已经看到,精神分析者的一个显著标志是特别严格地相信精神生活的决定因素。对他们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无足轻重的、随意的或怪诞的。他们期望在每一个事例中都能找到充足的动机,即使是那些通常没有人寄予这种期望的事例。确实,他们随时都想在同一个精神现状中找到几个动

 

    ①参见《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1901年)。

 

    -- 386

 

    283弗洛伊德文集

 

    机,尽管我们常人对于探寻因果关系的本能的渴求似乎总是满足于仅仅一个精神起因的。

 

    现在,如果你们能把我们所拥有的揭示人的心灵中被隐藏、被遗弃、被压抑的成分的每一种手段都汇集起来(对于患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所想到的念头的研究,对于患者的研究,以及对于他们过失行为和症状性行为的研究等)

 

    ,如果你们能在这些手段之外再加上对于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某些其它现象的探索(有关这些现象我后面将以“移情”为题有所论及)——如果你们记住这一切,你们就会同意我得出如下的结论:我们这门治疗技术已经相当有效,足以完成它所承担的任务,亦即把病原性的心理材料引入意识,进而消除由替换性症状的形成所导致的一切病患。要是我们在致力于治疗的过程中扩展或加深了对于无论是健康还是病态的人类心理的了解,那当然只能被看作是我们的工作中令人喜出望外的大好事。

 

    你们也许已经产生了这样一个印象,觉得要掌握我刚向你们介绍的这门治疗技术特别困难。在我看来,这门技术的难易完全要看它所要处理的材料如何。但是至少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这决不是一门无师自通的技术。而是必须经过专门学习才能掌握,正如必须经过专门学习才能掌握人体结构学或外科学知识一样。你们听到我下面讲的消息也许会感到惊讶,在欧洲我们已听到过相当多对这门技术一窃不通、也从不运用这门技术的人大谈精神分析,这些人还带着明显的讥嘲要求我们向他们证实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在这些反对

 

    -- 38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383

 

    者中间无疑也有一些通常并不反对科学思维模式的人,例如,这些人并不会因为对解剖标本所作的显微镜观察无法同肉眼观察达到一致就拒绝相信显微镜观察的结果,但是他们总要亲自用显微镜观察一番之后才会对这一问题发表见解。

 

    然而,就精神分析而论,要得到这样的确认,希望实在是较为渺茫的。精神分析所追求的是使精神生活中被压抑的内容得到意识的确认,而每一个对此形成一定见解的人自身就是人类的一员,也具有类似的压抑,或许也一直都在千方百计地维持这些压抑。因此,他们必须会同我们的患者一样在心里产生出那种抵抗,而且这种抵抗很容易把自己化装成一种理智的拒绝,也很容易作出我们在患者身上依靠精神分析的基本规则避开了的那种辩驳。我们常常领悟到,在我们的反对者身上,正如在我们的患者身上一样,判断力非常显著地受到感情因素的影响——亦即削弱。意识的高傲(例如以那样的蔑视态度抛弃梦境)是我们普遍具备的抵御无意识情况侵袭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我们之所以那么不容易使人们相信无意识这一现实,那么不容易教会他们识别一些与他们的意识知识相矛盾的新现象,原因也正在于此。

 

    -- 388

 

    第四讲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一定想要知道,我们借助于前面我讲过的那些技术方法究竟在神经症患者的致病情结和压抑了的愿望冲动方面发现了什么呢?

 

    首先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精神分析研究以确实令人惊异的规律性把患者的病状追溯到来自他们性生活的种种印象。它使我们看到,这些致病的愿望冲动本质上是由性本能组成的;它还迫使我们设想,在导致疾病的种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必定是性方面的紊乱,而且在男女两性中都是如此。

 

    我完全知道人们是不愿意相信我的这一观点的。甚至那些乐意仍照我的心理研究成果从事工作的人,也不免认为我过分强调了性因素所起的作用。

 

    他们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别的精神亢奋不会导致我在前面讲过的压抑现象和替代构成的现象呢?我只能这样回答:我不知道它们为什么不会,同时我也没有理由反对它们这样做。

 

    不过经验告诉我们,

 

    -- 389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583

 

    它们起不到这么重要的作用,它们充其量只是辅助性因素发挥作用,而不能是取代性因素。我决不是从一开始就在理论上提出这个观点的;当我和布洛伊尔医生于一八九五年合作发表《癔病研究》的时候,我还没有采用这个观点,直到后来我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触及这个问题越来越深入时,这个观点才逐渐在我头脑中形成。今天在座的听众中有我的几位最亲密的朋友和弟子,他们随我一起来到沃斯特。问一问他们,你们就会了解到,他们一开始都相信我提出的性病因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主张,最后他们自己的分析经验也使得他们接受这一主张。

 

    患者的行为并不见得真正能使我们更容易相信这一论点的正确。他们并不情愿向我们提供有关他们性生活的实际情况,而是想方设法隐瞒。

 

    在性的问题上人们普遍是不坦率的。

 

    他们从不随意表露自己的性欲,但为了隐匿便不得不穿上一件用谎言编织成的厚大衣,仿佛在性的世界中天气总是那么阴冷。倒也不能说他们有什么错。事实上,在我们这个文明世界中,太阳和寒风对于性行为确实是有害无益的;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够自由自在向别人呈露自己的性行为。

 

    然而,一旦你的患者在接受你的治疗时发现他们其实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惶恐不安时,他们便能抛掉这层谎言的面纱;只有在这时候,你才可以对这个容易引起争执的问题形成判断。不幸的是,甚至医生在亲身触及性生活问题时,也并不比其它人表现得更出色。他们中有许多人也无法摆脱大多数“文明人”在性欲问题上的一贯态度,既想纵欲,又装得一本正经。

 

    下面让我接着讲我们的发现。在另一组病例中,精神分

 

    -- 390

 

    683弗洛伊德文集

 

    析调查确实并未把症状追溯到性经历,而是追溯到普通的创伤经历。但是这一区别由于另一客观条件而失去了意义。因为要透彻解释和完全治愈一个病例所必不可缺的分析工作决不会停留于发病时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必然要回溯到患者的青春期和幼年期。只有在那儿才能触及到决定后来发病的印象和事件。只有童年时期的经历才能解释对于后期创伤的敏感,也只有通过挖掘这些几乎总是被遗忘的记忆踪迹并使它们进入意识这一途径,我们才能获得消除症状的力量。这里我们得出的结论和梦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一样,症状的构成力仅仅来自童年时期的不能灭绝的、被压抑的愿望冲动,没有这种冲动,对于后期创伤的反应就不会越出正常的轨道。

 

    但是,这些强有力的童年愿望冲动几乎无一例外地可以被说成是性的冲动。

 

    说到这里,我终于可以确信我已经使你们感到惊讶了。

 

    你们想必会问:“那么,真的有幼儿性欲这样的东西吗?

 

    难道童年时代不恰恰相反是以没有性本能为标志的人生阶段吗?“

 

    不,先生们,性本能肯定不是像圣经《福音书》中魔鬼进入猪的躯体那样在儿童到达青春期年龄时才进入他们躯体的。

 

    孩子一生下就有了性本能和性;他是和这些东西一起降临到这个世界来的;它们经过一个重要的、可分作许多阶段的发展过程之后,便形成了我们所知道的正常的成人性欲。在孩子们身上观察这些性行为的表现也是毫不困难的;恰恰相反,倘若要对它们视而不见,或者要把它们解释成不存在,倒是需要一些真功夫的。

 

    出于一个偶然的机遇,我现在可以就从你们中间找出一

 

    -- 39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783

 

    个证人来证实我的观点。此刻我手上正拿着桑福德。贝尔(Sanford

 

    Bel)

 

    医生写的一篇论文。

 

    这篇文章一九○二年发表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作者是克拉克大学的一名研究员,而我们现在也正聚集在这所大学的讲演厅里。这篇文章题目是《两性爱情初探》。

 

    它比我的《性学三论》(1905年)

 

    早三年问世。作者在文章中说的话同我刚才告诉你们的内容完全吻合:“性爱情感……并不像人们一直认为的那样,是在青春期首次萌发的。”

 

    他这篇文章的写法在我们欧洲通常被称作“美国格调”

 

    ,收集了历时十五年的不少于二千五百个积极的观察实例,其中有八百个是作者本人的观察。他认为这些产生爱恋之情的实例都是通过一定的迹象表现出来的。就这一问题他作了如下论述,“一旦观察到数以百计的男女儿童表现出这些迹象,任何一个不存偏见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把它们同性起源联系起来。倘若在这些观察上再加上那些在童年时代经历过程度显著的这种情感并且对童年时代的记忆较为情晰的人提供的自述,那么,即使是最苛求的人也应感到满足了。”

 

    不过,会使你们中间不愿意相信幼儿性欲的那些人感到最惊讶的是,事实上,这些很早产生爱恋之情的儿童中有许许多多竟是才三、四岁或四、五岁的幼儿。

 

    假如你们想要对你们这位亲密的邻居所做的观察比对我的观察寄予更大的信任,我是不会为此感到吃惊的。我自己最近也相当幸运,根据对一位患有焦虑症的五岁幼童的分析比较完整地了解到了儿童性生活早期阶段的肉体本能表现和精神产物。这次分析是由患者自己的父亲以正确的技术进行

 

    -- 392

 

    83弗洛伊德文集

 

    的①。而且我可以提醒你们,仅仅几个小时前,就在这个讲演厅里,我的朋友卡尔。荣格博士向你们报告了对一个年龄更小的女孩的观察。这个女孩有一个同我的患者相似的沉淀性病因(一个弟弟的出生)

 

    ,这使人们可确凿地推断这个病例中存在着几乎相同的肉欲冲动、愿望和情绪。因此,我并不感到绝望,仍相信你们最终是会接受这个乍看颇为怪诞的幼儿性欲观念的。而且我愿意在此向你们介绍苏黎世精神病专家尤。布洛伊勒医生这个值得称道的例子。布洛伊勒不久前曾公开宣称他不能理解我的性欲理论,但是在那以后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完全肯定了幼儿的性欲的存在。

 

    要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无论是医学研究者还是其它人)都对儿童性生活置若罔闻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他们在以文明生活为目的的教育的压力之下早已忘记了他们自己的幼儿期性的行为,并且不愿意再想起这些已经被压抑的记忆。

 

    如果他们打算以自我分析开始探索,对自己的童年记忆进行修正和解析,他们就会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信念。

 

    现在,我要请暂时抛开种种疑惑,同我一起从人生的最早阶段开始来考虑一下幼儿性欲的问题②。

 

    我们发现,儿童的性本能是由一系列因素构成的,因此可以分解为来源不相同的许多部分。

 

    最重要的是,它还没有同生殖功能发生联系,它要到后来才会承担起这一职责。它这时的任务是要获得各种

 

    ①《一个五岁男孩子的恐惧症分析》(1909年)。

 

    ②参见《性学三论》(1905年)。

 

    -- 393

 

18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983

 

    不同的快乐情感,我们通过类比与联系,把这些快乐情感统统归于性快感的观念之下。儿童性快感的主要来源是身体某些对刺激特别敏感的部位出现的适当亢奋状况。这些部位除生殖器以外。还有口腔、肛门、尿道、以及皮肤等感官表层。

 

    既然在幼儿性生活这一最初阶段的满足是从自己的身体获得的,外界事物根本不予考虑,因此我们(借用哈弗洛克。埃利斯①创造的一个词)

 

    称这个阶段为“自身性欲”

 

    (auto—erotiAcism)

 

    阶段。

 

    我们又把在获取性快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身体部位叫作“性感区”。

 

    幼儿吮吸拇指就是从某一性感区获得这种自身性欲满足的典型例子。第一个科学角度观察这一现象的人是布达佩斯一位名叫林德纳的儿科专家(1879年)

 

    ,他早已正确地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性满足,并透彻地描述了它向其它更高级的性行为形式过渡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另一种性满足是生殖器的手淫刺激,这种满足对后期生活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有不少人会一生不能克服这方面的影响。除了这些和其它的自身性行为以外,我们还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发现了把某个外界人物当作对象的性快感(或者用我们的话来说,是利比多)的本能组成部分的种种表现。这些本能成分是以主动与被动互相对立的形式成对出现的。我可以在此提一提这类本能成分中最重要的代表,那就是导致痛苦的欲望(施虐狂)与其被动的对立面(受虐狂)

 

    ,以及主动与被动的

 

    ①埃利斯(HavelockElis,1859—1939年)美国随笔作家,编辑,医生,研究过人类的性行为,主要著作有《性心理研究》(1897—1928年)等,提倡性教育。——译者注

 

    -- 394

 

    093弗洛伊德文集

 

    寻求欲,从前者派生出的是后来的好奇心,从后者衍生出的是对艺术表现与戏剧表现的冲动。儿童性行为的其它方面已经意味着“对象选择”的完成,亦即一个外界人物成了主要特征,这个人物的重要性首先出自自我保存本能的考虑。但是在这个早期阶段,性别还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即使认为每一个儿童都在某种程度上犯有同性恋,也不能算是不公正的。在儿童的这种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但又分裂的性生活中,每一个单独的本能成分都各自独立地追求自己的快感满足,但这种性生活后来会渐渐集中起来,形成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因而到青春期结束时,一个人的性个性通常会最终完全定型。一方面,这些单独的本能成分开始从属于生殖的职责,单独本能成分的满足也只是作为辅助和鼓励性行为为趋于正常的手段才保留着其重要性。另一方面,对象选择把自身性欲推入幕后,以致在一个人的性生活中所有性本能的组成部分都开始通过同被爱的那个人的关系寻求满足。然而,并非所有的原始的性欲成分都可以接受这一最终确定性欲的任务。甚至在青春期之前,对某些本能的极有力的压抑已经在教育的影响下得以实现,诸如羞耻、厌恶和道德之类的精神力量已经形成,有守夜人似的守护着这些压抑。

 

    因此,当青春期到来,性要求达到高潮时,这些起反作用或抵抗性的精神结构就会像水坝一样堵住这股“潮水”。

 

    并且引导它流入所谓的正常渠道,使它不可能重新唤醒已经被压抑的本能,尤其是童年时期的排泄冲动(Coprophilic—impulses)

 

    ——即依恋于排泄物的欲望,总是最严格地受到压抑,而且儿童对于最初作为其对象选择目标的人物的固恋亦

 

    -- 39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193

 

    是如此。

 

    先生们,在普通病理学中有一个人人熟知的说法,认为每一个发展过程就其可能被遏制、被延误,或可能半途而废这一点而言,总是随时带有病态倾向的种子。性功能的极其复杂的发展过程亦同样如此。它并不是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进行得那么一帆风顺,只要一出现问题,它就会在退化(即“回归”)的道路上遗留下种种反常现象或者埋下导致后来容易患病的种子。也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并非所有的本能成分都听凭生殖器区域的支配。以这种方式保持独立的本能就会导致我们所说的性变态,并且会用其自己的性目的来取代。。。

 

    正常的性目的。正如我已经说过的那样,自身性欲通常不能完全克服,后来出现的大量形形色色的紊乱现象为此提供了证据。男女两性作为性对象本来是具有同等价值的,这种现象仍继续保持,并会导致成年生活中含有同性恋行为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在特定条件下会得到强化,变成不折不扣的同性恋欲。这种类别的紊乱现象代表了性功能发泄过程中的直接阻抑,构成了性变态行为以及——这种现象绝不罕见——普遍的幼儿型性生活。

 

    导致神经症的倾向可以通过一种不同的方法追溯到性发展的受阻。神经症与性变态的关系是消极与积极的关系。性变态中的本能成分神经症中可以被看作情结的载体和症状的构造者,只是在神经症中它们是从无意识发挥作用的。

 

    因此,它们虽已遭到压抑,却仍能够在无意识中坚持下来,向压抑抗争。精神分析已经清楚地揭示出,这些本能在幼年时期过于强烈的表现会导致一种局部的固恋(fixation)

 

    ,继而在性功

 

    -- 396

 

    293弗洛伊德文集

 

    能构造中形成一个薄弱点。假如发育成熟后正常性功能的发挥遇到了障碍,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压抑就会恰恰在出现固恋的地方被冲破。

 

    不过说到这里,你们也许会争辩说这一切都不是性欲,我使用这个词的含义要比你们惯于理解的含义广泛得多。在这个限度之内,我非常乐意赞同你们。不过问题在于,你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仅仅把它局限于生殖的范围之内是否含义过于狭窄了呢?

 

    这意味着你们牺牲了对于性变态以及性变态、神经症与正常性生活之间的联系的理解;而且你们这样做也就使得自己不可能认识儿童肉体与精神性生活显而易见的开端的真正意义。但是,无论你们怎样选定词语的用法,反正你们应该牢牢记住:精神分析者是在完整的意义上理解性欲这一概念的,所谓完整,亦即根据幼儿性欲的探讨追根穷源地理解。

 

    现在让我们回到儿童性发育的话题上去。由于我们一直较多注意性生活的肉体现象而不怎么注意其精神现象,因此我们还需在此补充说明几点。儿童最初的对象选择源于其对外界援助的需求,这一行为要求我们予以深入探究。他的选择首先是针对每一个照料他的人,但是很快就集中到父母身上。我们根据对儿童的直接观察和后来对成人的分析考察都一致了解到,儿童与其父母的关系根本不是完全没有伴随性亢奋因素的。儿童把父母双方、尤其常见的是把其中一方当作自己满足性愿望的对象。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通常会依照父母的暗示行事,而父母的疼爱是其有最明显的性行为特

 

    -- 397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393

 

    征的,即便这是一种抑制了目的的性行为。一般说来,父亲总是偏爱女儿,母亲总是偏爱儿子。孩子对此作出的反应就是,如果是儿子,他就会希望取代父亲的位置;如果是女儿,她就会希望取代母亲的位置。在父母与子女间的这种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兄妹之间的关系)

 

    中激起的感情不但是一种积极的或充满爱慕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消极的或充满敌意的感情。这样形成的情结是注定会很早受到压抑的,但是它仍然会在无意识中继续产生极大的持久的影响。

 

    可以推知,这一情结及其延伸物构成了每一种神经症的核心情结,估计它在精神生活的其它领域里的活动也是相当活跃的。关于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王的神话几乎直截了当地表现了幼儿的愿望,这一愿望后来遭到乱伦障碍的对抗和排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同样植根于乱伦情结的土壤,只是披上了更巧妙的伪装而已。

 

    在儿童仍受到尚未压抑的核心情结的支配期间,他的理智活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已开始为性的利益服务。他开始询问婴孩是从哪儿来的,并且根据他所接触的证据猜想出成年人远远难以想象的种种事实。他对这种探究的兴趣通常是由一个新生儿的降临给他带来的威胁所触发的,因为他首先把这个新生儿看作仅仅是个竞争者。在活跃于他自身的本能成分影响下,他得出了一系列“幼儿性理论”——诸如把男性生殖器看作是男女两性共有,或者认为婴孩是在母亲吃东西的时候怀到腹中,在排便时生出来的,或者把性交看作敌对的行为,看作一种暴力的征服。然而,恰恰由于他的性器官构造的不完善以及由于不了解女性性器官的本质而造成的知

 

    -- 398

 

    493弗洛伊德文集

 

    识空白,这位年幼的探索者被迫承认自己的努力是一个失败,从而予以放弃。这种童年的探究本身,以及这种探究所揭示的不同的幼儿性理论,在决定儿童的性格形成以及任何时期神经症的内容方面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把自己的父母当作最早的爱恋对象,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常的。但是他的利比多不会始终固着于这些最早的对象上;后来,它会仅仅把这些对象当作样板,而且等到最后选择对象的时机到来时就会逐渐从这些对象过渡到某些外界人物身上。由此可见,只要一个儿童不面临与社会不相适合的危险,他同自己父母的这种分离便是一个不可逃避的任务。当压抑正在各种本能成分中进行选择,以及后来当父母的影响出现松懈——把能量消耗于这些压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的时候,教育的任务遇到了极大的难题,而目前人们无疑并不总是能以理解、无可非议的方式去处理这些难题。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不应该认为,上述关于儿童性生活及其性心理发展的讨论已经使我们远远偏离了精神分析以及治疗神经性疾病的问题。如果你们愿意的话,你们完全可以把精神分析疗法看作无非是旨在消除这些童年残余的教育工作的序幕。

 

    -- 399

 

    第五讲

 

    女士们、先生们:发现了幼儿性欲,并且把神经症症状追溯到了性本能成分之后,我们便在神经症的性质与目的方面得出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结论。我们发现,人是在其性需求的满足在现实中受到阻碍——由于外部的障碍或者内部的失调——的时候开始患这种疾病的。我们还发现,他们继而遁入疾病。以便能在疾病的帮助下找到一种满足,以取代已受到阻碍的满足。我们又看到,那些病理症状构成了患者的主要目的又是疾病所导致的主要损害,我们猜测我们的患者对恢复健康的抵抗决不是单纯的,而是含有好几个动机。不但患者的自我拒绝放弃压抑,而且其性本能也不愿摒弃它们的替代性满足,除非确信现实能为它们提供更好的东西。

 

    由于出现了生物性损伤而从令人不满意的现实向我们所说的疾病的逃遁(虽然这种逃遁从来不是对患者产生直接快感的)

 

    ,是沿着退化、回归以及返回性生活的早期阶段——亦即满足还不曾受阻抑的阶段——这条道路发生的。这种回归

 

    -- 400

 

    693弗洛伊德文集

 

    似乎是双重的,一是时序回归,即从利比多或性需求返回时间上更早的发展阶段而言,二是形式回归,即在表现这些需求时运用了最初的、原始的心理表现方法。不过,这两种回归都是指向童年的,并且在形成幼儿期性生活条件这方面达到了统一。

 

    你们在神经性疾病的病原方面挖掘得越深,就会发现越多的迹象表露出神经症与人类心灵的其它产物(包括最可贵的产物)的联系。你们会从中领悟到,我们这些有着高标准文明又承受自己内心的压抑重负的人,竟相当普遍地发现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就热衷于一种幻想的生活,喜欢创造出种种愿望实现的美景来弥补现实的不足。这些幻想中含有大量的构成一个人的个性的真正要素,以及大量一触及现实就被压抑的冲动。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愿望式的幻想成功地变成现实的人便是一个有能力、有成就的人。倘若由于外部世界的抵抗以及一个人自己的弱点而不能在这方面成功的话,这个人便开始逃离,躲进自己那个更满意的幻想世界,一旦患病,这个幻想世界的内容就会转化为症状。在某些有利的条件下,他仍然有可能找到另一条从幻想返回的道路,而不是回归到幼儿时期,以致永远与现实隔绝。假如一个与现实发生冲突的人具有艺术才华(从心理学来看,这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解之谜)

 

    ,他就可以把他的幻想转变为艺术创造,而不是转变为症状。这样一来,他就能逃脱神经症的厄运,并通过这条迂回的道路同现实重新取得联系。只要对现实世界的抗争持续不退,只要这种宝贵的才华缺乏或不足,那么利比多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执着于产生幻想,走上回归的

 

    -- 401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793

 

    道路,重演幼儿期的幻想,最后以神经症告终。

 

    曾几何时,凡是对生活感到失望或感到自己无力正视生活的人总会到寺院去寻找庇护之所;如今这些寺院已经被神经症取而代之。

 

    现在让我谈一谈对神经症患者的精神分析探究引导我们获得的主要发现。其实,神经症中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在健康人身上不能同样发现的心理内容。

 

    或者,照荣格的说法,导致神经症患者患病的那些情结恰恰也就是我们健康人也要与之斗争的情结。至于这场斗争究竟是以健康告终还是以神经症告终,那就取决于量的考虑,取决于相互冲突的力量之对比了。

 

    女士们、先生们,我还没有告诉你们证实我们关于性本能力量在神经症中起作用这一假说的最重要的观察。在对神经症患者的每一次精神分析治疗中都会出现一种我们称之为“移情”的奇怪现象。这就是说,患者会向医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爱恋之情(经常混杂着敌意)

 

    ,这种情感并不是建立在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基础上,而且正如这种情感出现时的每个细节所表明的那样,它只能被回溯到患者已变成无意识的早期幻想。因此,患者是通过他与医生的关系重新体验到了他的情感生活中再也无法回忆起来的那部分内容。而且,正是他在“移情”过程中的这种重新体验才使他相信了这些无意识性冲动的存在及其力量。借用化学上的比喻来说,他的症状就是在爱(最广义的爱)

 

    的领域内的早期经历的沉淀物,它们只有在患者移情经验过程中的加温条件才能溶解,转化为其它精神产物。对这个反应过程,我可以借用弗伦奇的一个

 

    -- 402

 

    893弗洛伊德文集

 

    恰到好处的说法,医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把这一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情感暂吸引过去。研究一下移情现象也能使你们得以理解我们起初用作探索患者无意识领域之技术方法的催眠暗示法。

 

    当时我们发现催眠术在治疗上是有一定实效的,但对于科学地理解事实却是一个障碍,因为它在清除了某一领域的心理抵抗的同时,却又在这一领域的边疆筑起了一道高不可测的围墙。而且你们不应认为移情现象(遗憾的是,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今天能告诉你们的实在太少了)是由精神分析的影响创造出来的。移情在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中都是自发产生的,如同在病人与医生之间一样。它在任何关系中都是传送治疗影响的真正媒介;你越不怀疑它的存在,它的作用力就越大。因此,精神分析并没有创造出它,而仅仅是使它呈现在意识中,并控制它,以便把心理活动过程朝着理想的目标引导。不过,在撇开移情这一论题之前,我不得不强调一个事实:这一现象不但在使病人产生信念而且在使医生产生信念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知道我的所有追随者都的确只是根据他们自己在移情方面的亲身经验才相信我关于神经症病原的主张是正确的;而且我也完全能够理解,在实施过精神分析并且亲身观察过移情作用之前,谁也不可能获得如此肯定的判断。

 

    女士们、先生们,我认为,我们必须从理性的角度考虑一下在认识精神分析中的两个特殊障碍。首先,人们不习惯于把决定论严格、普遍地运用于精神生活;其次,他们对区别无意识精神活动和我们所熟悉的意识精神活动的特异之处

 

    -- 403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993

 

    一无所知。对于精神分析工作的最普遍的抵抗之一是可以追溯到这第二个因素的——无论是在病人身上还是在健康人身上都一样。人们往往担心运用精神分析会造成危害;害怕把已被压抑的性本能带入患者的意识,仿佛这样会使患者面临那些性本能征服他的更高的道德倾向,剥夺他的文化修养的危险。人们注意到,患者的心灵中有一些痛疮疤,但又生怕加剧自己的痛苦而不敢去碰它们。

 

    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比喻。

 

    如果碰这些疮疤只会引起疼痛,那么无疑还是不碰为好。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要是一位外科医生打定主意要采取他相信会产生永久疗效的积极措施,他就肯定会抑制不住地要去检查和对付一种疾病的病灶。只要治疗达到最终的目的,患者以暂时的痛苦换来长期的健康,那么谁也不会因为医生的检查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痛苦,或者因为手术所引起的各种反应而责怪医生。精神分析的情况与此相似。精神分析在治疗过程中导致患者痛苦加剧的程度要轻得多,同外科手术导致的痛苦无法相比,而且相对于隐藏着的疾病的严重程度而言根本算不了什么。另一方面,人们如此害怕的最终后果——即从压抑中释放出来的本能导致患者文化个性的崩溃——是绝对不可能产生的。因为这样的惊恐同我们的实际经验确凿无疑地告诉我们的情况完全不符——具体说来就是,一旦压抑失败,一种愿望冲动的精神力量和肉体力量总是在无意识中要比在意识中强大得多,因此,使这种力量进入意识只可能是削弱它。一个无意识的愿望是不可能受到外来影响的,并且与一切对抗性的倾向不发生任何联系,而一个意识的愿望却受到其它一切意识的、与之对抗的因素的阻

 

    -- 404

 

    04弗洛伊德文集

 

    抑。

 

    由此可见,精神分析工作作为不成功的压抑的较好替身,恰恰是听命于最高尚、最宝贵的文化倾向的。

 

    那么,被精神分析释放的无意识愿望又会变成什么呢?

 

    我们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成功地使它们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危害呢?这样的途径有好几条。最常见的结果是,虽然精神分析实际上仍在继续进行,但是这些愿望已被与之对抗的理性精神活动所破坏。压抑被依照最佳途径施行的一种谴责判断所。。。。。。

 

    取代。这种结果之所以可能产生,是因为我们不得不摆脱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自我发展的早期阶段遗留下来的影响。患者只是在过去才能成功地压抑不起作用的本能,因为他本人当时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还很虚弱。照他目前的成熟程度和力量来看,他也许能够完全成功地主宰与他对抗的本能。

 

    精神分析工作的第二个结果是,由分析所揭示的无意识本能有可能被用于有用的目的。因为消除童年愿望冲动决不是本能发展的理想目标。由于本能的压抑,神经症患者已经牺牲了许多精神能量的来源,而这些精神能量的贡献本来对于这些人的性格形成及其在生活中的行为都是具有重大价值的。我们还了解到有一个远远更有利的发展过程,叫做“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幼儿愿望冲动的能量并不是受到阻抑,而是保存待用——各种冲动的失去作用的目标被一个更高的、不再具有性欲成分的目标所取代。碰巧的是,特别显著地具有这种升华能力的恰恰就是性本能的成分,它们可以用其性的目标来替换另一个相对遥远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目标。

 

    我们在文化修养方面的最高成就很可能应归功于这种能量对

 

    -- 405

 

    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五讲104

 

    我们的精神功能所作出的贡献。过早的压抑使得被压抑了的本能不可能发生升华;当压抑消除时,通向升华的道路便又畅通无阻了。

 

    我们不能忽略精神分析工作可能产生的第三个结果。某一部分被压抑的利比多冲动仍有寻找满足的权利,并且应该能在生活中找到这种满足。我们的文明标准使得大多数人类组织的生存过于艰难。这些标准最后会加剧脱离现实和神经症的发生,因为这种过量的性压抑是不可能导致文化上的过多收益的。我们不应当把自己看得那么高尚,以致完全忽视我们最初的动物本性。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个人幸福的满足作为我们的文明的目标之一是不能被抹杀的。性欲成分的升华能力所显示出来的可塑性确实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诱惑,竭力通过进一步的升华取得更大的文化修养。但是,正如我们不会指望我们的机器把所消耗的热量较多地转化为有用的机械功能一样,我们不应该去阻碍性本能的全部能量实现其正常的目的。我们想要阻碍也是办不到的;而且,要是过分地对性欲施加约束,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土壤枯竭的一切恶果。

 

    我在结束这次讲演的时候,我想提醒大家一点,但是在你们看来,这种提醒恐怕是过于夸张的。因此我只想冒昧给你们讲一个陈旧的故事,用它来间接地描绘我的信念,至于你们打算怎样看待我的话,那就只好随你们的便了。德语文学中经常出现一个叫做希尔达的小镇,据说这个镇上的居民能施展各种聪明的花招。他们拥有一匹健壮无比的马,这使他们引以为豪。但是这匹马也有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它每

 

    -- 406

 

    204弗洛伊德文集

 

    天得消耗那么多贵重的燕麦,这使镇民们颇感不满。他们决定慢慢地让它改掉这个坏习惯,每天给它减少一点食量,直到最后习惯于完全节食为止。有一段时间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渐渐地,这匹马的食量被减少到一天只吃一根燕麦,到第二天它就得什么也不吃了。第二天一早,希尔达的镇民们发现这可恨的牲畜一命呜呼了,但是他们搞不懂它是为什么死的。

 

    我们应该倾向于认为这匹马是被饿死的,而且一匹不吃燕麦的马是不可能干活的。

 

    我应该感谢你们的邀情,感谢你们始终那么专心地听我讲话。

 

    -- 407

 

 

 

 

最大的中文图书库,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