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1期

让我们一起过幸福的教育生活

作者:胡乐乐




  肖老师近日从成都借道青岛去沈阳,给我带来了渴望已久的他的新著——四卷本教育随笔的最后一部——《教育的情趣与艺术》(岳麓书社2008年5月第1版)。这本书论及教育的诸多方面,但其灵魂是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所有的主题和言说都是由此展开的,值得我们这些希望通过教育关注中国未来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用心品读。
  一如前三本教育随笔集,《教育的情趣与艺术》延续并发扬光大了肖老师清新、淡雅、细腻和简约的一贯作文风格,对教育、人生、社会和历史进行了多角度的透视与解析,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将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诸多紧要的教育课题一一剖析开来,并提出独具识见的解决之道。毋庸置疑,书中文章的确篇篇立意高远而又充满实践关怀,章章思想灵动而又言之有据,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肖老师的教育随笔通过轻快易读的文字、行云流水的表达、简洁短小的篇章,在传递与讲授教育理论的同时,将其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让读者在轻松自在的阅读之中,领会教育理论的力量和理论结合下的教育实践的魅力,鼓舞一线教育工作者在百忙之中享受教育的乐趣,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并尽量将这种思考变成铅字,过幸福的教育生活。这着实是一项虽艰巨但却深富意义的挑战性工作。
  肖老师的教育随笔属于论理随笔。且不说要完整、准确地掌握教育理论的难度之大,单要把一个复杂的东西深入浅出并明快地表达出来也不是一件易事,但庆幸的是,肖老师不仅做到了,而且愈发地出神入化。细细品读《教育的情趣与艺术》,在徜徉于教育的情趣与艺术之中的同时,我们深切感受到教育理论确实生于教育实践又归于并指导教育实践,而且,不为名利、淡泊致远的教育人所过的生活应当是幸福的教育生活。
  有人说,肖老师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目光深邃,思路清晰,文笔精致、明快、优雅,遣词造句意味无穷,在看似散淡实则缜密的演说中,充满着教育学者的无限豪放与潇洒,以及殷殷的实践关怀。其文独到之处是不人云亦云,不闪烁其词或不知所云,也不无病呻吟,而是力求篇篇章章有的放矢,字字句句一语中的。在犀利针砭甚至无情鞭挞教育时弊的同时,肖老师为我们的教育改革的未来贡献出他极具个人化思考的富有思想性的建设性观点。
  从《教育的情趣与艺术》一书中,我们可以继续看出肖老师不是一个被外力、外物所左右的或豢养或御用或虚伪的教育学者,而是一个矢志不渝地深深眷注于通过教育改造我们的国民性,从而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与国家的真正的学者。难怪他的文章深得众多真心铁杆拥趸的青睐——大家引颈翘首,满怀渴望,期待新作问世;甫一出版,便“岳麓纸贵”,蔚为壮观。在教育图书鱼龙混杂的今天,肖老师的教育随笔集以其为教师而作的著述灵魂和冷静而鞭辟入里的批判性思考,成为我国当代教育界、教育出版界的一道景观。
  (作者地址: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邮编:266003插图:董苇)
  责编: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