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1期

教育不转型,国人只能卖苦力

作者:陈志武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广泛、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
  
  产业结构难转型,教育有责任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一直关注国内的教育,加上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到目前为止,我的生活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19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大学,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我有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13岁,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同时,也因为我跟国内的一些大学一直有不少交流,所以基本了解国内同行和教育界学者、业者每天的运作状况。这些经历和观察让我确实感触比较多,特别是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才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离开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
  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混得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可悲。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一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接触,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我们说,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现在提得比较多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点大家都讲。但想想中国为什么建设不了创新型国家?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中国的公司,不管是广东的,还是其它省份的,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很难通过品牌赚更多钱,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即使制造一些机器和电脑,技术含量也不高,只能是卖苦力。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教育重通才,中国教育重技术
  
  从历史来看,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化跟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总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古代中国的科举考试,从某一种意义上说,科举考试对于专制的农业社会是够用的,是可以行得通的:那时候的政府是小政府,当官的也用不着像今天这样宏观调控经济。当时的考试只是考四书五经,我觉得对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而言是合适的。
  可是,现在的社会与古代很不样,教学与考试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例如,中国经济今天以制造业为主体,这当然就需要有很多的工程院院士,需要大学培养很多的工程师。与中国国情不同,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85%以上,所以美国的教育体系侧重点也不同,它侧重通识教育,旨在培养通才。在中国和日本变为世界工厂之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州立大学和一些工程学院都侧重技能型的工程系科,像中国的大学一样侧重理工训练。但是,我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随着制造业向日本、韩国和中国转移,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了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了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在培养专家,让他们因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太深而忽视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
  当然这也跟耶鲁这些年出了那么多总统有关系。我们的历史系教授想,既然以前出了这么多总统,说不定今天在校的哪个学生以后也会成为总统,怎么办?于是我们就开一门大课,叫做“大策略”,由两个研究世界史最出色的教授轮流讲。课程持续一年,是一种综合型的训练,讲到孙子兵法、管子经济、古希腊策略,等等。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为考试死记硬背,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美式教育:没有家庭作业,不排名次
  
  为了支持以服务业为主的创新型社会,美国的学校是如何办的呢?我有两个女儿,老大现在读高二,老二在读初二。她们的经历大概是这样:首先,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前,没有家庭作业,下午放学就放学了,周末就是周末,不用担心学习。老师如果布置作业给学生,很多家长会抱怨,说:“你怎么给我的女儿(儿子)这么多作业,那他们还过不过日子了?他们一生的幸福是我们更关心的,你让他们回家后每分钟都花在作业上,最后他们将变成人还是变成机器?”有没有考试呢?初一之前没有考试。而这一点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可能觉得奇怪,没有考试学什么东西?其实大可放心。美国学生学的东西很有意思,比如,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他们的课程安排往往比较广泛。甚至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女儿她们每年都会有科学和一般的人文社会、语言方面的内容,一共有三四门课程。每门课程完全由老师决定用什么教材,教什么内容。比如,在人文社会课程方面,可能是今年重点了解一下亚洲不同的国家的历史,明年重点了解非洲、拉美,等等。从幼儿园到小学,讲的内容会慢慢地加深,但差不多每年或者每两年会绕着五大洲兜一圈,这是一种非常广泛的了解。
  你想一想,如果这些小孩以后出去做服务业,或做市场营销,或做外贸,如果他们对其他的国家一点都不了解,怎么能行?而有了这些从小学到的知识,今后到哪里去“全球化”,都不会有问题。当然,以这种方式去培养,很容易让我们说:“他们怎么能够做工程师,做专家呢?”但这也没关系,美国本身不需要这么多工程师,因为制造业已经由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胜任了。因此说,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其教育知识的结构,反过来,教育知识结构又会决定其经济的产业结构。
  另外,美国幼儿园、小学从来不会给学生排名——没有考试当然不会去排名。给奖状的时候是怎么给的?是每个人给一张。我以前就觉得纳闷,每个学生给一张奖状,总得有一个说法吧?后来仔细一读,老师根据每个小孩的特长,哪方面很突出,就给他那个奖状,更多地是鼓励每个学生:你首先是你自己,不管你数学好不好、语文好不好、画画好不好,还是历史好不好,只要你哪方面比较突出,有较强兴趣,老师了解以后,就会给你发一个这样的奖状。这跟中国完全相反,初一之前就给班里的学生每个星期、每个学期做排名,经常考试——这很残忍,因为这么小的小孩,还没有长大成人,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就要开始面对别人告诉他“你不行”。对人的个性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结论更具敌意和破坏性,让这么小的小孩就对自己失去信心,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美式教育:思辨能力的训练
  
  思辨能力的训练在美国是自幼儿园开始就重视的项目。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自托儿所开始,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另一方面,就是科学方法这项最基本的训练,多数校区要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都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而且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作为选民做好思辨方法论准备。我们别小看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因为即使到现在,我经常碰到国内的博士研究生,甚至是所谓的科学家,从他们做研究、思考问题、写论文的方法上,很难看出他们真的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和基本做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