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下辈子还给您当学生

作者:苏景义




  退休已20年的中学教师孙广打开家门,发现地上有张请柬似的东西。他捡起它,眼睛却看不清上面的字。这时,送煤气的来了,他就让送煤气的帮着看。送媒气的看了一眼,说有人明天请他赴婚宴,在黄河大酒店。他问是谁家的孩子结婚,送煤气的又匆匆看一眼,说:“是个叫张静的。”
  送煤气的走后,孙广老师好一阵激动。张静是他30年前的学生。自打老伴去世,他搬到这个靠近市郊的住所,与学生们都失去了联系。张静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找到他,这学生没白教啊。
  第二天,由于路远,他到达酒店时,酒店已经坐满人了。他找了个角落悄悄坐下——他不想在这时打扰张静,准备席散时再去找张静说说话。忽然,广播响了起来:“宋文先生,请您听到广播后到大厅外去,有人找……”广播到第三遍时,坐旁边的一个青年对他说:“老爷爷,广播里正找您。”他一愣:“找我?不。”青年指指他放在桌边的请柬,说:“是找您,您这请柬上写着您的名字——宋文呢。”
  孙广忙抓起请柬离开了餐桌。他已明白是怎么回事:这张请柬是误投进他家的,那个叫宋文的可能就住在他那座楼或旁边的楼上。他不由得埋怨自己眼睛不好,也怪送煤气的家伙太粗心。他有些失望,决定回家去,免得见了张静两尴尬。但他走到门口时,两个负责接待的人拦住了他,说:“老爷爷,你怎么不吃饭就走呢?”他不会撒谎,就说了实话。“那您老怎么称呼呢?”青年人问。
  他一报名字,两个青年人立即惊叫起来:“您就是孙广老师、孙广老先生呀!张静叔这几天都在到处找您呢!”一个年轻人跑进厅去才片刻,张静就飞跑出来,他拉住老师说:“踏破铁鞋无觅处,神送恩师飘然来呀。我的任务终于可以完成了。”原来,他30年前当过班主任的初中201届3班在本地的36名学生,相约趁张静儿子婚宴之机聚会一次,要张静一定把班主任孙广老师请来。张静听说老师的眼睛坏了,就让人专门印制了几张特大号字的请柬,派人给孙广老师送去。令张静没想到的是,由于孙老师几度搬家,出动多人都没能和孙老师联系上。直到今日,他还安排负责报到登记的人逢人便问。
  张静把孙老师领进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孙老师一进去,人们就叫起来——这里全是初中201届3班的学生。厅里摆了4大桌,中间那个桌上,果然放着4张写着他名字的特大号请柬。张静说:“我把老师交你们了,等宴会散了我再来。”接下来,这个敬酒,那个鞠躬致敬,孙老师那镶着假牙的嘴,笑得合不拢了。
  大厅宴会结束,客人走后,小厅的宴会还没有结束。这时,张静走进来提议,每个人都报一下自己的名字,几十年了,让老师再熟悉熟悉。孙老师却摇手,说:“不用自报。还像当年开班会那样,我来按当年的学号顺序,点一下名吧。”有人忙把刚才统计的通讯录名单送上来,老师又摇手,说不用那个,给他他也看不清。说着,他就什么也不看,喊起名字来:王玉昆,冯小宝,宋丽珍……不待点完,学生们都已泪流满面。有女同学哭着说:“几十年了,老师还能把我们的名字,顺序记得一点不错,老师的记性可真好啊!”
  孙广笑了,说:“不是老师的记性好,是我经常看你们的名单。我18岁开始教书,62岁退休,44年中不算任课,光当班主任就带了21个班。退休这么多年,老师我眼睛不好,平时除了听听广播新闻,就是借助特大号放大镜,翻看我的21个班的学生的花名册,回忆师生共聚的欢乐……老师经常梦回当年。看来我是这辈子教书没教够,下辈子还教书吧。”
  学生们都感动得哭了,说:“老师,下辈子我们还给您当学生!”
  (荐自《青年时代》2008年第6期插图:姚腊远)
  责编:戴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