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全球教育开支集中在少数国家

作者:赵风波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发布了《2007年全球教育摘要》。这份报告指出,全球教育开支仅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等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开支均高于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教育开支。
  这份报告涵盖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地区,呈现了这些国家地区初等教育至高等教育阶段的最新统计数据。本期报告重点关注教育经费的筹措。
  报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学龄人口占全球的15%,但该地区的教育开支仅占全球公共教育资源的2.4%。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拥有的学龄人口仅占全世界的4%,但其教育开支却高达世界的28%。
  事实上,美国是全球教育领域最大的投资国。根据这份报告,美国的公共教育预算接近于6个地区的总和,包括阿拉伯地区、中东欧、中亚、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西南亚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公共教育开支位居全球第二,占全球教育总额的18%,仅次于北美和西欧。但是,与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28%,学龄人口占全球29%的数字相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教育支出仍大为逊色。
  西南亚地区的情况则刚好相反。该地区的公共教育资源开支仅占全球总额的7%,却承担着占全球28%的儿童和青年的教育工作。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情况比较均衡。这一地区的教育开支、学龄人口和社会财富均占全球总数的8%至9%。
  公共教育开支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在许多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各种费用主要还是依靠学生所在的家庭和社区支付,比如学费、教材和校服费用等,而且他们还要为教师薪酬和家长联合会募集资金。另外,在评估社会教育投资时,还必须考虑到私立机构的教育投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所长亨德里克·范德波尔说:“在政策辩论时,大家往往不赞成私人集资,但我认为确实应该对各个教育层级区别对待。就大学教育而言,无论贫富,很多国家都已依靠私人集资及合作伙伴来扩展大学教育。问题在于我们如何通过奖学金或无息贷款等机制,确保贫困学生能够同样获得大学教育。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情况则大不一样,这一层级的重要问题是教育公平。难道国家仍需要依靠家庭来维护孩子获得优质基础教育的权利吗?”
  报告举印度为例,印度中小学阶段,28%的教育费用需要由家庭承担,这无疑给贫困家庭孩子的就学设置了严重的障碍。然而,在大学教育经费方面,家庭只需要承担14%的教育费用,这对于家境富裕的学生特别有利。
  统计数据还显示,尼加拉瓜的家庭教育支出最多,家庭承担着近一半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成本。另外,智利、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私人教育支出比例也很高,分别为31%、25%和21%。
  范德波尔说:“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目前只有约60个国家提供了关于私人教育支出的可信资料。如果没有更多的数据,我们可能继续低估学校教育给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
  (摘自2007年10月29日《中国教育报》 插图:董苇)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