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2008年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免费等10则

作者:佚名




  2008年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免费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2007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达到5578.19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2.7%。财政部预计,2007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068亿元,增长76.3%。2008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并将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说,2008年财政部将继续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将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还将进一步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50%的奖励性补助。
  (摘自2007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首部终身学习法起草完成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第一部《终身学习法》有望出炉。目前,该法案已有可行性论证报告,并完成了起草工作。
  据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黄尧介绍,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23%,大学生在校数量约为2300万人,其中,高职学生数占到一半。此外,全国成人教育在读人数也超过500万,自学考试吸引了950万人次考生参加,另有250万人次的学生参与了非学历教育。虽然整个学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扩招”后经费投入的比重、办学条件、就业去向等矛盾仍很严峻,需要通盘权衡。黄尧表示,除了制定鼓励国民终身学习的国家大法以外,《职业教育法》也将进行修订,如何发挥公共财政导向、吸引更多青少年报考职业院校等问题均会被列入统筹考虑的范围之内。
  (摘自2007年12月24日《劳动报》)
  
  上海首次延长高级教师
  退休年龄
  今后,上海市教师退休不再按照年龄“一刀切”,有两类教师可以延长退休年龄。近日,上海市教委、市人事局等单位联合发布通知,中心城区选派到公建配套学校的中学高级教师、或选派到农村学校并连续支教2年以上的中学高级教师,身体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者,可适当延长1至5年退休年限,延长后的退休年龄,女教师最高不超过60周岁,男教师最高不超过65周岁。
  该政策实施后,有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促进郊区农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中学高级教师的余热。上海市北中学校长陈军认为,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项政策不仅保证这些返聘教师的权益,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对公建配套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辐射,有利于教育均衡化发展。
  (摘自2007年12月25日《新闻晚报》)
  
  广东大学生当乡村教师
  可退学费
  
  近日下发的《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实施办法(试行)》明确,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标准按每人每年6000元计算,经费由省财政统一安排。
  为鼓励广东省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从教,提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省委、省政府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后出台该《办法》,决定从2008年开始,在全省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
  《办法》规定,享受上岗退费政策的对象包括:省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及暂缓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其中,外省生源毕业生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省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及暂缓就业的广东生源本、专科毕业生。退费标准定为每人每年6000元,任教一年退一年费用,本科毕业生退费以4年为限,专科毕业生退费以3年为限。所需经费由省财政统一安排。
  接下来,广东还将考虑实施在校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为期半年顶岗实习的举措。
  (摘自2007年12月19日《南方日报》)
  
  北师大2008年
  将全招免费师范生
  
  近日,北师大公布2008年招收保送生和自主招生的政策,2008年招收的保送生原则上为免费师范生,自主招生则全部是免费师范生。这是免费师范生办法实施以来,第一次进行保送生和自主招生的招收。
  北师大招生办介绍,获得国家级奖项(多人合作获得的奖项只认可第一获奖人)不适合做教师或更适合学术发展者可报考非师范生。以外国语中学(学校)名义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只可申请英语或俄语专业,其中英语专业只招收免费师范生,俄语专业只招收非师范生。
  在自主招生方面,获得资格的考生可在同科类调档线下20分以内、且不低于一本分数线的情况下录取。如果达不到上述条件,北师大还特别对“偏科”严重的考生亮起绿灯,即语文、数学、外语中任一单科高考成绩不低于145分(150分制)或文科、理科综合成绩不低于290分(300分制)者,如果高考总分达到一本分数线,也能被录取。
  (摘自2007年11月22日《京华时报》)
  
  宁波“试水”12年免费教育
  
  为了让更多群众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宁波市鄞州区政府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职业教育后,决定为全区1.3万名普高学生的学费埋单,全区实现12年免费教育。
  早在两年多前,鄞州区就开始在章水镇杖锡学校“试水”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学生不仅免学费、书本费,而且还免住宿费。从2006年春季开始,鄞州区对全区7万名属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实行全免费教育。到2007年秋季,鄞州区又为区内职高生提供免费教育,1.5万名职校生不用再交每年几千元的学费。到2008年春季开学时,将免除全区1.3万名普高学生的学费。
  鄞州区同时还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样可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据鄞州区教育局统计,该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十二年免费教育后,将使全区近14万名中小学生受惠。区财政每年投入1.3亿元。按照现行的学校收费标准,一个鄞州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自负的教育费用将减少1.5万元左右。
  (摘自2007年12月26日《今日早报》)
  
  西安高中学籍
  实行“双卡”管理
  
  据悉,西安市开始对新入学高一学生的学籍实行学籍卡和会考卡并存的“双卡”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市普通高中的办学行为,以实现高中学籍管理与高考报名资格的统一,从源头遏制高考移民。
  2007年中考招生过后西安市教育局强调,必须切实加强学籍管理,任何学校不得自行招生,对自行招收的学生不发“卡”,不建档;任何学校不得自行接收学生,所有学生必须通过正式录取才能取得入学资格,学校录取的所有学生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审批而学校接收的学生将不建学籍,各学校必须按照录取人数领取学籍卡和会考卡,为高一新生建立正式学籍。同时,所有普通高中学校要按照统一标准建立高一新生学籍库。
  西安市教育局重申,各高中学校一方面必须建立高一新生学籍库实行网络管理,实现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管理的统一;另一方面必须实行学籍卡和会考卡的“双卡”管理,所有高一新生三年后参加高考报名时必须“双卡”齐备方有报名资格。
  (摘自2007年12月16日新华网)
  
  新疆2008年全面进行高中课改
  
  2008年秋季新疆将拉开高中课程改革的序幕。据介绍,在高中课程改革中,高中生要修够144个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16个,在必修学分中体育与健康要修11个学分,语文、数学、英语的学分是10个。体育与健康学分修不够就无法高中毕业。必修学分中还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3个科目,达到23个学分。而选修课由两个模块组成,共28个学分。新的课程有8个学习领域包括15个科目,8个学习领域是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15个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音乐与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其中通用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是3个新增设的科目。外语课的变化是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选择范围拓宽了,应用范围也就更广了,而新增科目主要是提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自2007年12月25日《新疆经济报》)
  
  美国越来越多孩子上家庭学校
  
  在美国,学龄孩子不上学是违法的,但是孩子和家长对教育的形式有选择权。随着“家庭学校”教育成果的显现,在家里接受初等教育的孩子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报道,美国目前在家里接受教育的学龄少年儿童已经超过200万,相当于每5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一名“家庭学校”的学生。专家说,在家上学的美国孩子的人数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学校所教的知识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且学校的授课方式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自己在家教小孩,可以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安排课程和进度,时间上也相当灵活。而且,弱小的孩子不用担心和其他同龄人竞争的压力,避免上学时被其他同学欺负或耻笑。特别是时不时发生的校园枪击案,使得一些家长对公立学校的安全更不放心。
  据报道,“家庭学校”全国中心的调查显示,全美高等学校中有68%已承认家庭学校中家长准备的成绩单。名校斯坦福大学对家庭学校的学生录取率为27%,高出其平均录取率的一倍。
  (摘自2007年11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英语教材将变脸
  
  我国首套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编写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将正式出版,这意味着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材将大变脸。
  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从三个方面对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进行重大改革,包括修改现有的教学大纲,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听说为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将被动模式转变为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使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都能达到基本听懂英文广播、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惠中表示,新教材将注重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加强学生的语言规范,而且新教材更具有趣味性。据悉,新教材包括了听说、阅读、写作、快速阅读,以及“经贸类”和“文化类”的选修课程等,目前已在部分高校试点,不久将在全国高校推广。
  (摘自2007年12月22日《新闻晨报》)
  ■责编:熊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