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教育的起点应该是多高?

作者:莫 芮




  我喜欢听别的老师讲课,从听课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我总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老师,我听别的老师讲课,就相当于在别的老师处进修。我并不觉得别的老师都比我强,也许有的老师比我还弱,但我还是要听他们的课,把他们当成我的老师,至少别的老师就是我的一面镜子。这并不是低调和谦虚,而多多少少有一点自私。
  我发现许多老师的数学有一个共性:认为现在的学生智力是一流的,于是给他们很高的起点。就好比让学生跳高,以为现在的学生的体质都是一流的,总把那标杆放在很高的位置。当许许多多的学生都跳不过时,老师便露出了失望的眼神。不管老师的心肠有多么好,期望值有多么高,他们总是在“寻找”失败的过程中消磨自己的生命。这是老师的一大悲哀。
  卢梭认为:“我们当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头一点做起,方才可以达到通常的理解程度。”“头一点”是什么?我想就是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基础。有的教师也知道基础的重要性,但确定不了基础的标高,于是,片面地认为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智力超常,标准应该较高,于是便把教学的标准确定在教材的标准之上。
  我认为“基础“的起点与智力没有多少关系。我们不能否认今天的学生知识面广、智力发展状况令人欣慰。但他们的生活常识却并不那么令人满意。说许多学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点都不过分。我曾经问过学生:白炽灯灯丝粗的瓦数大,还是灯丝细的瓦数大?竟然有多数的学生不知道。我们讲一些生活问题时,学生往往漠视,因为学生不知你所云。因此,“基础”的起点应有两个层面:一是书本知识,一是生活知识。这两个层面是彼此浸润而不可分割的。
  我们有的教师在确定教学的起点时,往往只考虑了书本知识的层面,而忽略了生活知识的层面。这正是有的教师认为课难教的原因之一。
  (荐自2007年4月27日人民网——教育博客)
  ■责编:子 丑
  (本文编号: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