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幸福人生不是教出来的

作者:张晓东




  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我发现孩子的幸福人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在他孩童时期我们当老师的应尽量尊重,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环境和舞台,给他们成长的空间。
  
  一个8岁的男孩这学期不想上学了,每天早晨懒得起床,呕吐、肚子疼、头疼,去医院也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回家后所有症状又都消失了。我了解到孩子的语文老师教学方法很机械,给孩子布置的作业量也很大,对学习不好的同学态度极为粗暴,几乎每个学生都很畏惧她。上学期期中考试,男孩的语文没有及格,老师把男孩父母请来,气急败坏的父亲当着老师的面就给了男孩几个耳光……
  像上面这样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的男孩大有人在。其实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更重要的是启迪、激发和调动的过程。前一段时间我不止听到一个学生议论:“我现在最喜欢写作文了。”“这样的活动真有意思。”孩子们总是兴致勃勃地在讨论每周的游戏话题。这源自我们一系列教育理念的改变,即:游戏+体验,做人+作文。就是在游戏中有深刻体验,在文字中有人生感悟。
  
  体验一:相互欣赏
  
  游戏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独特的叶;特殊的礼物。秋天的校园铺满厚厚的一层树叶,我们让学生找到自己认为最独特的一片,想办法记住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树叶:眼看、鼻闻、手摸。当大家都确信认识自己的树叶时,我们就把班上所有的树叶放进一个篮子里,随后大家开始一个挨一个地上台辨认。此时教室里沸腾起来了。起初大家怀疑是否记住了自己的树叶,但结果全班45人全部做到了准确辨认,学生一个个兴奋得如获珍宝一般。为什么每个叶宝宝都能回到自己的手中呢?有的学生说我的叶宝宝满身金袍所以好认;有的说满面沧桑的那个就像我孤独的心;还有的突然醒悟:对呀,我们每个人都像这树叶一样,万物造就了各不相同的树叶,人也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活动在自然中进行,感悟在游戏中生成,文章也就在充满激情中诞生。这样的文章最自然、最生动。
  承接上面的活动,我们又在班上开展了寻找每个同学的优点、评出班级之最的活动,评出了最爱笑的人、最会讲故事的人、最喜欢踢足球的人、剪纸最棒的人、最会说笑话的人……让大家给每位同学写一句欣赏的话,并做成一个小镜框,在新年联欢会上,把“我们欣赏你……”的精致小镜框送给每个学生。一个平时表现很不出众的女孩在作文中写道:“我捧着这珍贵的礼物逐条看了一遍又一遍,眼泪止不住流下来,真没想到同学们竟然这么肯定我。”
  
  体验二:天使在行动
  
  星期一早晨,阳光照进教室,我抱着一个贴着红纸的大盒子走进教室。红纸上写着“天使的秘密盒”。开始上课了,我告诉大家今天的主题是“天使在行动”。每人一张绿色的卡片,写上自己的姓名,然后投到“天使的秘密盒”里。全班同学都从盒子里抽取一张绿色的卡片,从此你就是这张卡片的保护天使,你要处处呵护它,在它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它。大家兴高采烈地抽取,我也加入其中,教室里热闹非凡……
  接下来学校组织大家秋游——爬蟒山,这给了天使们一个帮助同学的机会。你看吧,一路上,同学们都互相猜测:“你帮我拿水瓶了,你肯定是我的天使。”“你一个劲儿给我讲故事是不是在逗我笑呀,你是我的天使吗?”到了蟒山,我带领学生爬山,几个学生一直跟着我有说有笑。在半山腰,开始午餐了,四十多个学生分为7组。当我打开书包时,发现包里有一盒德芙巧克力,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吃了巧克力就会开心的——您的保护天使。”当时我真的非常感动。
  在这样看似游戏而又超乎游戏的活动中,我们的孩子体验着保护和被保护,欢快地付出爱和享受爱,收获是颇丰的。正如一个平时调皮而倔强的男孩说的:“本来我以为没有什么可需要他人帮助的,更何况我的天使是个小女生。但当我正为抖空竹的绳子死死缠绕在一起无法解开而心急时,她不声不响、耐心地一点一点帮我解开,我的心好像冰被瞬间融化,被人帮助的感觉真好。”
  
  体验三:时间布
  
  孩子们总是痛恨时间过得太慢,于是他们日夜祈祷,希望时间快一点过去,而且最好是跳过去,省略掉可能面对的所有困难——比如说考试。于是在一节作文课上,我扮演一位白发老奶奶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拿出一卷卷布和一枚枚针,告诉他们:“孩子们,你们渴望能够选择自己的时间,现在,我把时间交给你们,自己选择吧。”我给每个孩子一卷时间布,每隔一米就标上了时间,从1岁到2岁,再到10岁、20岁……一直到生命的终止。时间布的用法也很简单,它只需要一枚针,把想省略的时间或事情缝起来就可以了。只是,缝好的线永远不能再打开。
  同学们得到了时间布很兴奋。应该省略哪一天呢?当然是明天,因为明天要考试。有的同学拿起针,缝掉了明天;有的同学把这一学期都缝上,好直接到暑假。做一个孩子可真不容易。个子最高的一个小男孩把童年、少年时代都缝起来。同学们有说有笑不停地缝下去,缝下去……这时白发老奶奶发话了:“时间布缝到了尽头,你也成了一个老人,老得已经拿不动针了。”突然很多孩子停住了手中的针线,顿悟的孩子立刻动手要拆掉已缝好的地方,无奈他们缝得太结实了,拆不开。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明白了,我们一生,总觉得最美的风景在前面,于是匆匆赶路,匆匆缝合路上本来可以为我们带来无限欢乐的时间,幸好这是在游戏。”
  
  体验四:艺术的作文课堂
  
  在作文课堂上,我常常让学生或写或画。比如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后,学生要续写,写完还觉得不过瘾,便把想象中的故事一幅幅画下来。学生们喜欢自己编写剧本,排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所以我们的作文课有时看起来像是美术课,有时又像是话剧表演课,有时干脆就是电影欣赏课……老师在这样做之前是需要胆量的,因为弄不好会有家长向校长告状说你不好好上课;即使是开明的校长或许也会劝你别那么花哨,抓好作文基本功最重要。其实,唱歌、跳舞、画画、表演话剧等才是释放压力和快乐学习的重要形式。
  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我发现孩子的幸福人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在他孩童时期我们当老师的应尽量尊重,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环境和舞台,给他们成长的空间。我们的系列活动还在继续,真诚希望更多学生多一份快乐,多一份自由。
  (摘自2007年4月26日《中国教育报》)
  ■责编:子 丑 插图:邵 宇
  (本文编号: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