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韩国教育青少年对网瘾说“不”

作者:李拯宇 干玉兰




  教育青少年对网络成瘾说“不”
  
  从3月8日起,韩国京畿道教育厅发起了名为“对网络成瘾说不”的活动,在韩国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
  此项活动旨在对自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青少年群体进行网络伦理教育,减少和消除青少年过度使用因特网、发送垃圾邮件、恶意发帖及手机短信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京畿道教育厅从校园教育着手,在2006年对全道6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网络伦理培训的基础上,2007年再对6000名教师进行培训,使每个学校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平均达到6名以上,以便他们能够就信息化带来的副作用对学生进行系统和科学指导。
  与此同时,京畿道教育厅还计划联合学生、教师和家长,举办“学生家长网络教室”“网络学校”“预防网络犯罪讲坛”“零网络成瘾运动”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和家长正确的网络意识,营造重视网络健康的社会氛围。
  此外,京畿道教育厅还将与政府下属的韩国信息文化振兴院和韩国信息通信伦理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合作,举行预防网络成瘾的宣传和指导活动,并对过度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通过治疗帮助他们尽早摆脱“网瘾”。
  在韩国,关注网络教育的不仅仅是京畿道教育厅。从3月起,韩国信息通信部和信息文化振兴院以全国的中小学和各教育厅为对象,对进行预防因特网成瘾的教育需求展开了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束后,韩国政府将协助各学校就信息通信伦理、网络成瘾以及预防网络犯罪等内容,对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长进行针对性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网络道德和网络规范教育。
  
  让网络成瘾者看到希望
  
  在韩国,由于因特网的开放性和网络游戏产业的高度发达,很多青少年沉溺其中,身心受到摧残,这已成为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为了帮助那些上网成瘾的青少年,韩国的很多民间机构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仁川市富坪区,有一家名为“韩国戒除成瘾福祉协会”的组织,从2005年起便开始为包括网络成瘾者在内的相关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和戒瘾治疗。
  该协会会长申养镐在组织志愿者参加活动时,积极宣传治疗“网瘾”的方法。他说,首先要让患者认识到自身已经对网络上瘾,通过与志愿者和其他患者交流,让他们产生克服“网瘾”的愿望,并看到治愈的希望。
  申养镐强调,这种治疗需要一个过程,如同病后护理和恢复一样,需要家人的参与、理解和关心。他创办的协会在为网络成瘾者提供心理治疗的同时,还为患者家属提供咨询和培训,定期举办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韩国,类似的民间机构还有很多,他们教授科学的治疗方法,帮助网络成瘾者及其家人树立戒除“网瘾”的信心,恢复健康快乐的生活。
  
  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
  
  韩国社会在积极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的同时,也提出了改变儿童不科学的网络使用习惯,培养他们健康生活方式的主张。
  韩国韩医专家卞基源在研究儿童网络成瘾现象后指出,长期使用电脑、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缺少肢体运动的儿童很容易患上注意力缺乏多动症,这类患者往往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上学、缺乏社交能力、语言能力下降等症状,还经常流露出忧郁和不安的情绪,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卞基源说,儿童8个月到3岁期间的教育十分重要。现在很多家长依赖音像节目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这时需要父母陪伴左右,进行辅导和补充说明,并尽量避免给幼儿看时间过长的节目,否则有可能对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造成不利影响。
  他说,对3岁以前的幼儿来说,每周以看一至两部45分钟的音像节目为宜;4岁以后,也应控制在每天1小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儿童从小养成依赖音像节目的习惯,减少以后网络成瘾的几率。
  (摘自2007年4月6日新华网)
  责编:子丑(本文编号: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