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教育部“叫停”中小学生英语考级等11条

作者:佚名




  教育部“叫停”中小学生英语考级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严禁中小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近几年,一些地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人数有所增加,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不符合英语等级考试的目标要求。
  为此,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得以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和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等各种公共考试成绩作为招生依据。
  (摘自2007年5月13日新华社电)
  
  免费师范生需回生源省
  任教十年
  
  近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出台。
  《办法》指出,择优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办法》要求,免费师范生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十年以上,如果违约,应退还按规定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与此同时,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将作为评价师范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办法》还对非师范生打开了大门。《办法》规定,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两年内,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并由学校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摘自2007年5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教育部将建考试诚信档案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表示,今年高考在打击考试作弊上,除继续加强诚信考试宣传教育,大力倡导诚实守信、诚信高考的良好风气外,还将建立并完善教育部和省两级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网络平台,将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诚信记录提供给高等学校、招生单位和用人部门查询,对严重违规考生予以严肃处理。
  (摘自2007年5月10日《光明日报》)
  
  教育部:鼓励硕士生两年制
  
  日前,部分高校取消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全面改回三年制,引起了社会的争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立生表示,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年限,国家只有一个大致的要求,一般为两年至四年,不同的学校根据培养人才的规律和市场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教育年限,是学校自己的自由,属于各高校的自主权。
  王立生介绍说,中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前一般都是三年,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学校实行或试行两年制硕士培养模式,对此教育部是鼓励的,因为现在中国高校教育资源还比较少,硕士研究生“年头太多也没有必要”。
  虽然教育部对硕士培养模式的方向是两年制,向国际通行标准靠近,但王立生多次强调,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年限由各高校自主决定,即使在国际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年限都是根据教育传统历史形成的,长的有十年,短的如英国只有一年,要看具体专业具体情况,“不能简单说哪个好”。
  (摘自2007年5月10日《东方早报》)
  
  郑州高中毕业生可免试上中职
  
  从今年开始,郑州市高中毕业生凭毕业证可免试上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可获得资助。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的职业学校招生情况越来越好,全市职校生与普通高中人数持平。在今年的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中,郑州市的高中毕业生只要有毕业证或者结业证,而中等职业学校也愿意接收,就可以通过免试注册入学的方式直接到职业学校就读。往届生和高中毕业的进城务工人员也可以到中职学校学习。对于这类学生的教育,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来安排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得到中等职业教育学历。
  另外,郑州市的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跨地区、跨省招生,也可以根据学校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协议约定,在一年中组织多次招生。
  (秦国贞摘自2007年5月9日《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
  
  四川建成“留守学生之家”
  
  每年,四川有上千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学生人数高达300万左右。为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四川省委成立了由12个单位组成的四川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在为留守学生营造亲情港湾、维护留守学生权益、帮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到目前为止,已面向全省招募了10.7万名志愿者与留守学生开展“一助一”结对;依托学校、社区和民间力量,在留守学生较集中的乡镇建设了1500余所“留守学生之家”;在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了“四川省留守学生爱心基金”,累计筹集资金1200万元。
  通过建立规范的“留守学生之家”,使留守学生有课余学习、游戏、活动的最佳场所,有效地减少家长无力管教的后顾之忧。通过组织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结对,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爱,引导留守学生们成为“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的小主人,使“留守学生之家”成为留守学生的心灵家园和亲情港湾。
  (摘自2007年4月29日《四川日报》)
  
  香港中小学将开展马术教育
  
  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尚有一年多,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在全港约一千四百所中小学推行马术教育,教统局向全港体育老师派发教材、举办研讨会,另外,每所学校可选三十名学生,到马术学校参观及免费试骑。
  马术教材由香港马术总会负责筹备,包括五张光碟和一本马术生字册,通过短片、电脑游戏,轻松地介绍有关马匹与马术的知识。
  香港教育评议会副主席何汉权指出,香港的体育教育一向过于单调,离不开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举办奥运马术赛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令本地体育教学更多样化。他认为,马术是一种较为精致的运动,也可当作一种通识教育,让学生认识各国文化。
  (胡乐乐译自2007年4月2日《星岛日报》)
  
  日本将恢复中小学统一考试
  
  日本政府文部省决定以恢复考试制度来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以挽救日本教育在国际社会日渐下降的地位。早在43年前被革除的统一考试,4月24日重返日本的小学及中学。除了14所坚决反对政府恢复竞争性考试制度的学校外,日本99%的公立小学、中学以及66%的私立学校的二百多万名学生都参加了统一测试。考试科目是国语、数学以及能够调查日本学生智商的一般常识问题。
  日本政府为实施这次考试,耗资30亿日元筹备考题。为了加强考试的评分效率,还让多间著名的补习学校参与计分工作。一些学校还为了争第一,在考试前嘱咐学生必须全力以赴,为学校争光。
  日本教育界人士指出,日本文部省恢复统一考试,肯定会让日本过去实施的“悠闲教育”(又翻译为“宽松教育”)打上休止符。
  (胡乐乐译自2007年4月25日《联合早报》)
  
  英国中学将开“情商”课
  
  从今年9月份开始,英国将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学里开设“三讲”礼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讲公平竞争、讲尊重他人和讲各种礼貌。这些名为“社会与情商”的课程,将被纳入全国中学教学大纲,目的是给英国一些地区的青少年身上沾染的“无礼”和“暴力”等臭毛病来一次彻底治疗。
  英国相关部门的官员认为,“社会与情商”课程将有助于防止儿童变成“少年粗人”。自9月份开始,所有英国中学里11岁至14岁的孩子都将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新的课程指南将鼓励教师向学生言传身教如何冷静处理发怒和挫败等问题。
  该项课程大范围推广前,已经在英国普利茅斯地区的一所小学里进行了试运行。完成试点教学之后,教师们反映新项目开展后,教室气氛更平静,过去那种以强凌弱、凶暴专横的情况变少了,学生逃学的现象也少了,学习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一些内向学生的境遇也得到了改善,他们更容易融入到班级集体活动中。
  (杨金会摘自2007年5月8日《青年参考》)
  
  民办和公办学校都将纳入
  新政策资助体系
  
  教育部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有关情况。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新的文件是将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都纳入新的政策资助体系。
  张少春表示,民办学校学生如何享受资助,教育部正在研究一套计算的方法,将来要和民办高校的收费水平挂钩,要和民办高校学生的分数挂钩。助学贷款的发放要有不同的比例,学校招生的质量和水平不一样要有所区别,收费越高的学校所得到的资助会越少。
  (据2007年5月21日中国政府网)
  
  全国首个中职教师能力
  标准将出台
  
  近日在重庆市举行的“中澳职教项目行业协调委员会现场工作会”上,有关负责人透露,重庆市将出台全国首个中职教师能力标准,要求中职教师不仅会教学,还要有行业联系。
  据透露,能力标准包括职业道德、行业联系、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实施、交流与合作、健康安全保障教学、学生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等领域。其中将“教师行业联系”排在比“教学”更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今后的中职教师,必须走出校园,了解行业动态和社会需求,成为学生的第一个职业领路人。
  (摘自2007年4月28日《重庆晚报》)
  责编:熊春阳(本文编号:256)